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春种秋收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不诽谤,只探讨。请教哪个佛经的解释才是正确的?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3-25 08:34
  • 1

    主题

    573

    帖子

    570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701
    131#
    发表于 2017-6-9 15:18:55 | 只看该作者
    春天来了 发表于 2017-6-9 14:23
    首先,法门平等我是学习前人是法师的讲法,所以呢不用等我明心见性,早有此说。

    其次呢,文殊菩萨拣择 ...

    众生平等,法法平等是第一义谛法,恭喜师兄终于能抛弃著相,做一次平等观。
    但我还是个没开悟的凡夫,根器比阿难差很多。楞严经云:彼等修行,实无优劣前后差别。我今欲令阿难开悟,二十五行谁当其根?兼我灭后,此界众生,入菩萨乘,求无上道,何方便门得易成就?……文殊菩萨随后说了二十四个“云何获圆通”,为阿难独选观音菩萨的耳根圆通法门。我认为这是在告诉我们,在凡夫位方便法门有难易之分。
    法华经云“药王今告汝 我所说诸经 而于此经中 法华最第一”,所以,我认为在第二义谛,法门有高下之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3

    主题

    96

    帖子

    113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36
    132#
    发表于 2017-6-9 17:31:49 | 只看该作者
    光明镜 发表于 2017-6-6 14:39
    作如是观:是的。佛讲学佛法一定要警惕六种外道:
    佛说大乘金刚经论外道六师论第十八:  
      文殊师 ...

    没看出师兄要表达什么啊!

    该用户从未签到

    3

    主题

    96

    帖子

    113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36
    133#
    发表于 2017-6-9 17:38:17 | 只看该作者
    楼主一直没有说话,是发完帖就再也不来了?
    一直拖拖拉拉的没有认真讨论交流这个主题,今天看到这么多内容,恐怕我还是需要再学习学习后参与一下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3-25 08:34
  • 1

    主题

    573

    帖子

    570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701
    134#
    发表于 2017-6-12 21:17: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xiang96 于 2017-6-12 21:31 编辑

    楞严经:彼尚淫女,无心修行,神力冥资,速证无学。云何汝等,在会声闻,求最上乘,决定成佛,譬如以尘,扬于顺风,有何艰险?
    楼主观点:圆瑛法师讲:
    且登伽习厚,尚属淫女,无心修行,但由神咒,不测之力,资熏之功,尚能速证无学果位。云何,深怪之辞,谓云何汝等,惑习微薄,在会声闻者,兼有学及无学也:有学断见惑,无学断思惑,非同登伽,尚为淫女耶。且其所求,惟是最上一乘,决定自信,成佛之道,亦非同登伽之无心修行耶。譬如以尘,尘喻习气,顺风喻神咒。以微尘扬于顺风,尘无不尽;喻习气遇于神咒,习无不除,有何艰难险阻之事哉?初历明预先严戒竟。。(意思:自信成佛之道,有不良习气不用担心,不良习气在楞严咒面前,如微尘扬于顺风,有何艰险?)


    看看楞严经卷四怎么讲的:如摩登伽宿为淫女,由神咒力,销其爱欲,法中今名性比丘尼。与罗㬋母耶输陀罗,同悟宿因,知历世因,贪爱为苦。一念熏修无漏善故,或得出缠,或蒙授记。
    再看看楞严经卷七怎么讲的:且汝宿世与摩登伽历劫因缘,恩爱习气,非是一生及与一劫。我一宣扬,爱心永脱,成阿罗汉。彼尚淫女,无心修行,神力冥资,速证无学。
    楞严经上下文说得明明白白:摩登伽女证果是因为佛讲了法,使她悟宿因、闻熏闻修,一念熏修无漏善故,成阿罗汉。神咒之力只能销其爱欲,冥资在这里只能翻作助缘。
    所以,“求最上乘,决定成佛,譬如以尘扬于顺风,有何艰险”,按圆瑛法师的这个翻译,与楞严经前后文逻辑上有矛盾。1、前面就讲了摩登伽这种人证果都很容易,何况这些己证果的在会声闻,其志向难道就是除习气这么大?难道只是志求除习气很容易吗?既是这样,又何必把摩登伽的例子拿来做铺垫?2、求最上乘就是上求成佛之道,决定成佛四个字圆瑛法师隐去没翻,因为他知道靠楞严咒是不可能决定成佛的,楞严咒除习气还是有作用,但是除习气与决定成佛不是牛头不对马嘴吗?所以圆瑛法师才会隐去四个字不翻。
    但是“决定成佛”这么重要的四个字怎么可能是个摆设呢?
    结合楞严经前后文,决定成佛之所以容易,靠的就是卷四说的“不如一日修无漏业”(因为摩登伽只是一念熏修无漏业就证三果)。而楞严经前四卷就是在讲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七大本如来藏妙真如性。所以无漏业即是如来藏妙真如性。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

    主题

    87

    帖子

    918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918
    135#
    发表于 2017-6-17 15:12:13 | 只看该作者
    作如是观 发表于 2017-6-9 17:31
    没看出师兄要表达什么啊!

    佛说大乘金刚经论在讲什么是外道:凡是讲不修不证、不禅定、不持戒、不须投明师求法;执著肉身,理悟为佛,与佛无二,我即佛体。上无师传下无师证、不加修功,自言成道都是外道邪说。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

    主题

    87

    帖子

    918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918
    136#
    发表于 2017-6-17 15:20:39 | 只看该作者
    作如是观 发表于 2017-6-9 17:38
    楼主一直没有说话,是发完帖就再也不来了?
    一直拖拖拉拉的没有认真讨论交流这个主题,今天看到这么多内容 ...

    师兄:这还用说。答案很清楚:学佛要参求明师,选择师傅很重要。谁讲的符合佛的真实意思谁就是明师。历代高僧大德都证到修到了,所讲的法都是准确可靠的。那些讲色身即是佛、不修不证、或有学的,一言一句,便为究竟。未得谓得,未证谓证的、欺骗无知的人就是外道邪说。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3-25 08:34
  • 1

    主题

    573

    帖子

    570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701
    137#
    发表于 2017-6-19 05:59:27 | 只看该作者
    仁清法师解答:《佛说大乘金刚经论》是不是佛教经典
    应该说这部经典在三藏十二部经典中能找到它。但是大藏经当中,有一个部叫存疑部,你看到过吗?存疑部,大藏经最后一部是八十五部,它叫存疑部。里边又列举了好几部经典,为什么叫它个存疑部?就是从大藏经当中我们能找到它。但是呢,历代的高僧大德根据读诵这个经典啊,看了他跟佛经的意思不完全一样,包括他们的名词、名相,它们的意思跟佛教的含义,跟传统的历史上的佛经、经典有差别,所以就把它列为存疑部。不敢说它是假的,只是说怀疑它跟传统的经法不完全一致。所以大藏经当中有存疑部,里边有好多经典,完全可以去读诵。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3-25 08:34
  • 1

    主题

    573

    帖子

    570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701
    138#
    发表于 2017-6-19 06:00:05 | 只看该作者
    佛不度佛,将心觅佛不识佛。但是外觅佛者,尽是不识自心是佛。亦不得将佛礼佛,不得将心念佛。佛不诵经,佛不持戒,佛不犯戒,佛无持犯,亦不造善恶。若欲觅佛,须是见性。见性即是佛,若不见性,念佛、诵经、吃斋、持戒亦无益处。念佛得因果,诵经得聪明,持戒得生天,布施得福报,觅佛终不得也。——《达摩血脉论》。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3-25 08:34
  • 1

    主题

    573

    帖子

    570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701
    139#
    发表于 2017-6-19 06:04:44 | 只看该作者
    【正法明灯:浅谈末法时期,佛法里的“传承”.】
    ——五台山慧眼法师开示

    2500年前左右,伟大的“本师释迦牟尼佛”降临世间,从此正法三宝开始住世;
    2500年后的今天,佛陀正法已经由当初的“正法时期”,进入了“邪师说法如恒河沙”的“末法时期”;在这圣教不兴、群魔乱舞的“末法时期”,对于诸学佛修行人,若想让今生的修行,得以成就、降服烦恼、出离轮回、成就圣果,到底是所谓的“传承”重要?还是所讲、所修的“法”更为重要?
    今天说这样的话,并不是要去否定佛法里各宗各派的“传承”,该尊重的,应当还是给予尊重!
    佛法从古印度,由古至今,传遍全世界的各个角落,尤其是在中华大地上生根发芽、发展壮大,“传承”起了很大的作用和贡献,这是应当肯定和尊重的。
    但是,诸学佛修行人,不论是在家、出家,还是高僧大德、初学新修,都要睁开眼睛看一看:现在的佛法,确确实实已经进入了乱相群生的“末法时期”。
    世间法里的历代王朝,比如唐朝、宋朝、明朝、清朝,由刚开始创立,之后一代代传承,到最后一个个衰败、灭亡。
    因为不同时期,众生业力的不同,佛陀正法住世,其法运分为三个时期:
    1.“正法时期”,从佛陀住世开始,大约1000年;
    2.“像法时期”,正法时期结束后的1000年;
    3.“末法时期”,像法时期结束后的10000年。佛陀示现灭度2500年后的现在,这个世界的佛法,早已经进入了“末法时期”,已经开始了“万年末法”的第一个“一千年”。
    若是诸位佛子、各位菩萨,对于当今已经衰微的圣教,还是不发广大心、不发虔诚心,不付诸行动,不力挽狂澜,不扭转局面,没有人护持正法,没有人光大正法,那么再过九个“一千年”,这个世界就会进入没有佛法三宝住世的“法灭时期”。若是到了那个时候,社会将更加混乱,众生会更加苦楚,惨不忍睹,不能言说,巨痛无比!佛法三宝的传承,到了今天很多都变质变味,丧失原本的精神和宗旨,比如:
    1.原本是以教化“人”、“天”,两道为主的圣教,现在很多寺院道场,不讲佛经、不说正法,却都在忙着磕头烧纸、只为死人服务的超度;
    2.原本是宣扬正法、破迷开悟、净化心灵的古刹名山,现在很多变成了观光旅游、消遣娱乐、消费享受的名利场所。
    3.原本是以清静苦修、勤俭节约、精进悟道为风气的修行,现在变成了招摇过市、铺张浪费、互相攀比、名牌享受的假修。《佛说首楞严三昧经》云:
    佛告坚意:“菩萨住首楞严三昧,六波罗蜜,世世自知,不从他学”。
    此段经文,讲解如下:
    在庄严的“首楞严三昧法会”上,本师释迦牟尼佛,告诉坚意菩萨:已经通达佛法、明了佛法,能够达到“住持首楞严三昧”的菩萨,六波罗蜜等佛法深义和妙智,不论是在天上地下,还是他方法界,生生世世可以“自己”知晓,“自己”明了,“自己”通达,不需要通过另外的“其他人”学习获得。
    本师释迦牟尼佛,在临灭度时,交代后世的诸四众弟子,应当依“四依法”为修行准则和指南,即:(1)依法不依人;(2)依了义不依不了义;(3)依义不依语;(4)依智不依识。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末法时期,一些恭高我慢的学佛人,自谓名门正派、传承正宗,不是“依法”,而是“依人”,不看你法讲的怎么样,只看你有没有“传承”,就像是某些自以为尊的皇室贵族,看不起没有名望、没有出身的普通老百姓,不懂得“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道理,也不知道诸佛菩萨“外现凡夫相、内秘菩萨行”的善巧方便、大智大慧、大慈大悲。
    在这当今邪师恒沙的“末法时期”,与其看重外表的“传承”,不如去看重内在所传的“法”!
    (1)若是空有传承,传播相似佛法、外道邪法,为了护持正法、弘扬正法,为了给佛祖一个交代、为了对众生负责任,不应当给予放纵包庇、袖手旁观,应该给予如理如法的批判和匡正;
    (2)若是虽然没有传承,却能够真正宣讲如来正法,弘扬佛陀正法,不应当给予歧视、鄙视和轻视,为了自己的法身慧命,为了天下广大众生,为了如来正法大业,应该给予尊重恭敬、护持帮助、随喜赞叹!真正的正法佛子,必定会真正遵佛教诲,依教奉行;若是在日常的生活和修行当中,不能够遵佛教导,甚至逆佛教诲,不能够依教奉行,则不是佛弟子,而是魔弟子、鬼弟子、外道弟子!
    通达佛法、明了佛法、修行很好的人,未必个个都具有“传承”,因为本师释迦牟尼佛,在《佛说首楞严三昧经》里开示: “菩萨住首楞严三昧,六波罗蜜,世世自知,不从他学”。
    不论是有传承,还是没有传承,他是不是乘愿再来的菩萨,应该给予默摈、敬而远之?还是给予尊重、随喜赞叹、护持帮助?——这要看他讲的是什么法!因为佛陀灭度前已经交代过了,如来四众弟子,必须要“依法不依人”
    末法时期的佛教界,有些所谓的“高僧大德”和“活佛法王”讲:“一个人开悟必须要有师父传授,所有的一切都来自于师父传承”;“若是没有传承,这是直接断灭佛法的因”;“不论是哪种佛法都需要清净的传承,否则完整纯正的佛法就会衰败乃至彻底中断”;“唯有具备清净传承的人才能够讲经说法,没有正规传承的人则不能讲经说法”;……。
    以上种种说法,全都违背本师释迦牟尼佛的教诲,全都在错解如来真实义、乱解如来真实义,是末法时期破坏佛法、毁灭正法的邪知邪见,是谤佛、谤法的极重罪,误导、断送众生的法身慧命,罪过无量无边!
    再说一次,一个人能否开悟明理、见道明心,是否有资格讲经说法,不一定必须全都要有所谓的“传承”。本师释迦牟尼佛,在《佛说首楞严三昧经》里开示: “菩萨住首楞严三昧,六波罗蜜,世世自知,不从他学”。在佛教界,流传有这么一句话:自古以来,成佛的法华;开悟的楞严。
    “法华”,即是指“妙法莲华经”。妙法莲华经,开权显实,会三归一,道诸佛出世之本怀,宣诸法实相之妙义,说如来智慧之面貌,讲转凡成佛之密藏,让人破迷开悟、明了本心、一步登天、直趣佛果。
    正是因为如此,古今中外的高僧大德,一致将“妙法莲华经”誉为:“成佛的法华”!本师释迦牟尼佛在《妙法莲华经》中开示:
    1、若复有人,受持读诵,解说书写,妙法华经,乃至一偈,药王当知:是诸人等,已曾供养,十万亿佛,于诸佛所,成就大愿,愍众生故,生此人间;
    2、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法华经,乃至一句,受持读诵,解说书写,种种供养,如是之人,一切世间,所应瞻奉,应以如来供养而供养之;当知此人,是大菩萨,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哀愍众生,愿生此间,广演分别,妙法华经;
    3、若是善男子,善女人,我灭度后,能窃为一人,说法华经,乃至一句,当知是人,则“如来使”,如来所遣,行如来事。
    4、“药王,若有恶人,以不善心,于一劫中,现于佛前,常毁骂佛,其罪尚轻;若人以一恶言,毁呰在家出家,读诵《法华经》者,其罪甚重!请认真看一看,本师释迦牟尼佛,在《法华经》中,关于佛灭度后,发愿留在娑婆世界弘扬正法的“如来使”和“大菩萨”,他们“已曾供养,十万亿佛,于诸佛所,成就大愿,愍众生故,生此人间”;“当知此人,是大菩萨,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哀愍众生,愿生此间”!
    请好好看一看,佛陀有没有讲,在佛灭度后,唯有具备清净传承的人,才能当“如来使”?有没有说,唯有具备正规传承的人,才能通达佛法、明了佛法,才有资格讲经说法?——没有!!!
    “不论是白猫、黑猫,只要能抓住老鼠,就是好猫”,这是世间人,全都懂得的道理。
    不管是有传承、没有传承,只要能善解如来真实义,只要能够真正讲出佛陀正法,就是一个好法师,就是真正的明师”,对于这个道理,也是当今学佛修行人,应该明白的道理。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主题

    636

    帖子

    6091

    积分

    禁止访问

    积分
    6091
    140#
    发表于 2017-6-19 06:35:0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xiang96 发表于 2017-6-19 06:00
    佛不度佛,将心觅佛不识佛。但是外觅佛者,尽是不识自心是佛。亦不得将佛礼佛,不得将心念佛。佛不诵经,佛 ...

    浅根之人看这段《达摩血脉论》会害自己,且宣扬这段文字会害别人,令很多人以为,他学的是高深的法,他不用持戒,饮酒食肉甚至嫖娼都可以,因为他没有分别心,嫖娼和不嫖娼是一样的。《楞严经》佛说四种清净明诲告诫弟子,淫心不除成不了佛。

    《金刚经》《达摩血脉论》《心经》《楞伽经》等,依凡夫浅识,依字面理解,会坏佛法

    佛临涅槃之前,弟子问了四件事,佛涅槃以后,弟子们以何为师,佛说,以戒为师




    点评

    可惜啊!这么浅显易懂的文句,浅根之人都看不懂!  发表于 2017-6-19 16:48
    浅根之人执着身戒而不知明心见性,这段话就是讲给浅根之人听的。呵呵  发表于 2017-6-19 16:41
    宣扬达摩血脉论会害自己?害别人?哪个人说不用持戒了?  发表于 2017-6-19 08:18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