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66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什么是“三惑和二死”?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9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9359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9-22 13:18: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什么是“三惑和二死”?
                              梦斋山人

   在佛教和佛经中经常看到三惑、二死的名词,为了方便初入佛门者更好地学习佛法,特此写文以解读。
    一、三惑: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见思惑也叫枝末无明,无明惑也叫根本无明。见思惑又分见惑、思惑。见惑 又叫五利使,就是身见、边见、见取见、戒见取见、邪见。思惑又叫五顿使,就是贪、嗔、痴、慢、疑。因为见惑相比思惑容易断除,所以叫五利使,思惑相比之下不易断除,所以叫五顿使。
   (一)见惑
   1、身见,也叫我见。就是执着有个我,执着有个身体,这就是能执,接着就有了所执。我的妻子儿女,我的钱财,我的汽车楼房等等,能所不断,认假为真不能自拔。
   2、边见,因为有了我见,进入了能所对立之中,处处都是二元对立:大小、多少、你对我错、高矮、平等差别等,就是不能把事物的理体和性相圆融一起。执有、执空都是边见。以禅宗排斥净土宗,以净土排斥其他宗派,都是边见。
   3、见取见,认为一切都是实有,认为身见、边见都是正确的。就是以错误的见解去执着错误的见解,就是见取见。无因计因,非因计果,都是见取见。
   4、戒见取见,不按佛法戒律修行,执持狗戒、牛戒等邪法戒律。
   5、邪见、执着前面四种见解,和一切违背佛法的见解,都是邪见。
   (二)思惑
    1、贪:贪著财、色、名利、食、睡,贪法,求神通,好为人师、好大喜功等等,不肯布施,悭吝不舍,害怕失去一切,都是贪。
    2、嗔:憎恨,嫉妒,怀疑一切,打倒一切,看不得别人比自己好,小心眼等。
    3、痴:愚昧、固执,好赖不知,香臭不分,正邪不辨。追随邪法,执理废事,执修废性,搞个人崇拜等。
    4、慢:骄傲自满,目中无人,妄自尊大,自以为是,刚愎自用,好为人师,觉得谁也不如自己等。
    5、疑:不信正法,不听佛语,排除异己等。
   见惑有八十四品,思惑有八十一品。具体可见界诠法师编制《佛教基础知识》和相关书目。
    (三) 尘沙惑
        尘沙惑:就是形容像灰尘和沙子一样多的无明。
    (四)无明惑
       无明惑,分四十二品: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从初住位菩萨,破一品无明,就证得一分法身,直到妙觉菩萨破掉最后一品生相无明,而圆满成佛。十住、十行、十回向菩萨,也叫三贤位菩萨,只有十地以上的菩萨,可以叫圣人。这就是通常说的“三贤十圣”菩萨。这是大乘圆教的教理。
  二、二死:分段生死、变异生死。
     1、分段生死:六道轮回的众生,都是分段生死,今生做人,来生做狗等等不一。只有断除见思惑,在小乘证得四果阿罗汉,在大乘证得七信位菩萨,这才跳出三界不在轮回。
     2、变异生死:从七信位菩萨至道到等觉菩萨,虽然跳出三界,没有色身轮回生死,但还有不同程度的无明没有断掉,念头还有生灭,每一次念头的生灭就是一次生死,这就叫变异生死。只有到了妙觉菩萨,断掉最后一品“生相无明”,这才彻底证得本来面目,圆满成佛。
   学习佛法,要循序渐进,要有基础知识的积累,不可以走马观花,没有小学、中学、大学来做基础,怎么可以成为博士导师呢?佛说: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不听经闻法,不进行闻、思、修的训练,哪能开智慧呢?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