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wlxg201302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定弘法师:太上感应篇汇编讲记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9-2 17:42
  • 1966

    主题

    5593

    帖子

    6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66553
    31#
     楼主| 发表于 2018-2-14 20:06:21 | 只看该作者
    「该不该救?这样救会不会产生什么负面效果?」这疑心一起来就没有勇心,不肯去承担。我讲个最简单的例子,你在路上走着走着,忽然见到一位老人家晕倒在地,你不认识他,旁边的路人见到了也不肯伸出援手,从他身边走过,不理会他。这时候你看到,你能不能够立即去救他,或者马上送他到医院,叫部的士车就送医院,自己掏钱,让他入院赶快治疗,你能不能干这个事?可能第一念想去干,马上第二念想到,「这个人是真是假,他真晕倒吗?他要是诈骗我,拉着我说是我把他推倒的,让我赔偿损失怎么办?或者是他真的晕倒了,我把他送医院,结果他儿女找上门来,说我把他推倒的怎么办?」这些念头都起来了,这念头一起来,于是就不敢干了。所以疑是大烦恼,断人的善根,断人行善的功德,那都是因为对因果不相信,或者不十分相信,你要对因果十分相信,你就不必去疑了。如果真的他是骗我的,那也是我欠了他,上辈子我欠他,我这生就还他,我这么做是对的,对得起我良心,这符合天理。他需要帮助,我就去帮助,甭管那后果如何,即使后果不好,也是应该我受的;如果我救人的后果都不好,那你说我的业障多重,这不是消业障吗?如果我不救他,那后果就更差了。你深信因果就没什么疑的,该干就干。

      譬如说我们现在要发心弘法利生,这是救人,救人的法身慧命,这是好事,是世出世间法最大的好事,但是困难重重,你做这个事情会不会有疑?首先第一个,我能不能做?我又不是佛菩萨再来,我是个凡夫,这事我能做吗?这个疑一起来就不敢做了,那都是佛菩萨的事业,护世息灾、续佛慧命,那是佛菩萨的事,跟我有什么关系?我觉得这是好事,但我做不来。怀疑自己的善根,那你就做不来了。或者是自己还是很想做,但是怀疑说,「我能力不够,虽然说佛菩萨应该会加持,但能加持多少?如果说佛菩萨加持我,为什么还遇到这么多障碍?」对佛力也有疑惑。就像《无量寿经》讲到最后「边地疑城第四十品」,两种疑惑,一种疑自力,自己的善根,一种疑佛力,这两种只要有一种,往往心就会退;如果两种都有,那你肯定干不成。所以疑乃菩萨最大的障碍,断菩萨的精进善根,有疑就不能精进,护持正法也是要精进。在遇到障碍的时候我们可以退让,但是绝对不退心,退让是为了以后更好的成就,退心那就完了,前功尽弃。所以这个疑一定要把它断尽,深信自己善根,自己本来是佛,这件事情就是我要做的,我本分内事,别人不做那是当然,他没发心,我发了心,我就要承当,整个世界没一个人承当,我一个人能承当,正法复兴就我一个人来做,我都要做。然后也相信佛力加持,这件事当然不可能是我一个人做的,十方诸佛一起做,所有圣贤、佛菩萨一起来干,凡夫不肯干,佛菩萨怎么会不肯干?我没有能力,佛菩萨有能力。所以,只要这是好事,我们认定方向,我们就一直做下去,中间肯定有考验,考验都是帮助你提升的,但是你要相信最后一定能绝处逢生,而且你的成就会意想不到。

      我们看师父上人一生,他的弘法路程那是很多坎坷、曲折,往往都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为什么?因为他没退心,佛菩萨就能加持得上;如果退心、不干了,佛菩萨也就加持不上了。那你就眼看着佛法衰亡在你手上,你忍心吗?你要是不忍心,就要承担,再苦再累、再多的委屈都要承受,而且要恬然容受。不是说觉得很苦,憋在心里,那不叫恬然,恬然是很欢喜,心还是那么安稳,顺逆境界都是那么欢喜、那么安稳,满怀着信心、满怀着愿心去做我们自己本分的事情,相信最后佛菩萨加持一定能成功,我们善愿必定能成就。我自己出家就是为了走弘法利生的道路,如果是为了自己了脱生死、求往生,不必出家,我出家前把教理都学得很通,我都开始讲《无量寿经》了,怎么往生我知道,不必要出家,而且在家更容易。《无量寿经》里面你看在家人居多,在家的菩萨有十六位上首列名,出家的菩萨只有三位,就显得这个净土法门在家人容易修,适合在家人。那我为什么要出家?就是为了弘法。以出家身分弘法方便,而且真正要复兴佛法、绍隆佛种,就要绍隆僧种,要自己以身作则,带起僧团回归佛陀教育。当然这件事情绝不是我一个人的能力能做到,但是我有信心,我有这个愿,就等着阿弥陀佛、佛菩萨给我安排。所以师父常常提醒我们,只要你真心为佛法、为众生,什么样的安排都是对你最好的,那都是佛菩萨安排,你自己不用操心。我就学着不操心。这是讲不能疑。

      下面说『或身勉为善而口有过言』,身体行为勉强的去行善。譬如说见到别人行善,自己跟着做,不做不好意思,勉勉强强;看见人家印经布施,自己不好意思不掏点钱,随喜一下;看见人家做义工,觉得挺赞叹,「好吧,我也跟你做两天」,很不情愿,不是发自内心真心去行善,当然这个果报就不会那么殊胜。而且还会口有过言,那就更麻烦了,这是怨天尤人。譬如说你看见人家行善做好事,你不好意思不做,你跟着做,做了之后有点麻烦,心里就抱怨,甚至说抱怨的话,「你看我早跟你讲不要干了,你偏偏要干,干到现在你看多麻烦」,这是口有过言。这些都是我们初学的人常常会犯的过失,口业很容易造,尤其是批评人。所以《无量寿经》里讲善护三业,第一就是「善护口业,不讥他过」,不能批评人、不能讲人过失,尤其是背地里讲人过失,损阴德。下面,『或醒时操持而醉后放逸』,清醒的时候能把持得很好,能够断恶修善、能够恭恭敬敬,但是一喝酒喝醉了就放逸,了凡先生还没有戒酒,五戒没持好。本来酒戒不是性戒,是遮戒,就是喝酒本身没罪,喝醉了容易犯罪。

      所以佛制五戒,前面四条是性戒,杀生、偷盗、邪淫、妄语,这是本来就有罪,你不持这个戒,你造这个恶也是一样有犯罪,也一样有果报;当然,如果是持戒、受了戒还会犯,那就是罪上加罪,不仅有性罪,就是本来的罪,还加上破戒罪。饮酒这一条叫遮戒,遮是防止,防止你喝醉了造杀盗淫妄;如果你酒量很大,像郑康成「会须一饮三百杯」,三百杯下肚,一点小小礼节都可以不缺,一点都不乱,这种酒量就没问题,他绝对不会犯杀盗淫妄,一般人不行。所以佛要制定这个戒,就是防止你破性戒。了凡先生就是喝醉了就放逸,功夫就破了,所以酒一定要戒。这里讲『以过折功,日常虚度』,他做功过格,了凡先生就是用《感应篇》做功过格,功要记下来,过也要记下来,然后看看抵消之后还剩多少条功,结果以过折功,最后剩下的没几条,也可能没有,甚至还有负数,日常虚度,这天就虚度了。这就是刚刚开始改过的人往往出现的状况,我们都有,你知道这是正常的,但是要突破,不能原地踏步,更不能够这时候退缩,要继续努力精进。下面说:

      【自己巳岁发愿。直至己卯岁。历十余年。而三千善行始完。】

      这是他发愿先修三千件善事,求中举人、考功名。他是『己巳岁』发愿,我们统计看他的历史,他那时候应该是三十五岁遇到云谷禅师,当时发愿修三千善事。『直至己卯岁』,这是十一年后,『历十余年,而三千善行始完』,头尾十一年才把这三千善行做完,不容易。他这三千善行是以过折功,就是以恶折善之后剩下的,这么积累下来三千条,虚度的不算,譬如说这一天干了十条善事,又干了五条恶事,那十减去五剩五条,只能算五条,积累到最后三千条,相当不容易。就是因为原来的过失抵消的很多,所以善他也是拼命干,但是抵消也太多了,所以十一年才完满他的三千善事的愿。我们可以学他,也可以发愿修三千善事,你也用功拿出十年断恶修善。那善和恶怎么来算?你用《感应篇》就行,《感应篇》里讲到的善就算功,讲到的恶就算过,一天到晚你看以过折功剩几条。其实这个积累也很快,因为《感应篇》总共这个功过格有一百九十五件事情,犯了就剔除,很快。等了凡先生四十五岁这年就圆满三千善行了。

      【遂起求子愿。亦许行三千善事。辛巳生男天启。】

      这是发的第二个愿。愿不要老发,人家了凡先生十几年才发一个愿,你得干完,圆满了一个愿再发第二个愿,别天天发愿,都不能兑现,发到最后自己都变成一个老油条了,随口就发愿,全都是打妄语。所谓君子发长愿,小人常发愿,别做小人,天天发愿,要发就发长久的愿,希望能够把这个愿心一生都坚持不懈,你成就了,一个愿就成就了。你看法藏比丘当年发四十八愿,无量劫来成就,人生能够圆满一条愿就不简单了。『辛巳』,他求子,也许行三千善事,第二个三千善事。因为命中无子,这在古代社会就觉得很对不起祖宗,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既然已经成家,那就要有后才行,德不够就没有后。曾经我在北京大学做演讲,那是二OO九年,北京大学请我去讲传统文化,底下有五百师生听课。我讲完之后,因为我讲孝道,有一个人提的问题很尖刻,他问我,『孟子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那您现在怎么还没成家,您怎么还没后?你是谈孝道的』。我说,「是,这个问题我首先给你讲什么叫后。后,不是说你生了儿女叫后,能生就叫后,那简单,猪狗都叫有后,对不对?猪狗都是孝,那人怎么能跟猪狗相媲美?猪狗生的还多。你拿这个做标准,岂不是太下劣了?这个有后,是有真正好的后代能够承传祖上的家风、家学、家道、家业,而且能发扬光大、光耀门楣,这才叫有后」。

      我就问他,「传统文化从我们中国老祖宗,尧舜禹汤、文王、武王、周公、孔孟这样传下来,几千年了,历代都有人能够发扬光大。传到今天,传统文化几乎没有人肯去学了,我们能对得起老祖宗吗,老祖宗看了会不会伤心?我们老祖宗就没有后了,那我们算不算孝?」然后我跟他举了个比喻,我说,「老祖宗就好像一个父亲,养了十个儿子,九个儿子成家立业了,都生养了后代。第十个儿子最小,他在那想,这九个哥哥工作很忙,他要为了维持家业全心全力去做,自己的儿女往往教育就会疏忽。而如果儿女不去教,他将来又怎么能承传父亲的家业?他会败家的。这第十个小老弟于是就发心,全心全意为他的九个哥哥来教育他们的后代,自己牺牲了,不成家,他的任务就是做老师教这些孩子,把这些孩子都教成人,教成优秀的圣贤人物,让自己父亲的家业有后」。然后我跟他们讲,「你们都是那九个哥哥,我愿意做那第十个小老弟,你们的儿女我来帮你们教,我全心全意投入到教育事业,让我们的老祖宗有后」。他听明白了。所以人的心量不能太小,就想到自己一家、自己那一支有后,老祖宗很多分支都希望要有后,我们都是炎黄子孙,不能搞自私自利,要着眼于至少是一个民族来传承后代,这是最起码的心量。实在讲一个民族都不够,全世界所有的民族我们都要帮他们有后,优秀的传统文化,各民族的、各宗教的文化我们都要去传承、都要去护持,让正法兴隆,那是人类有后。这是大事业,要牺牲奉献才能做得到。

      这是个小插曲,讲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个事情我们就明白了,什么叫大孝,什么叫小孝?只为自己家有后,那是小孝;为整个民族、整个天下人有后,这是大孝。了凡先生在这里起了『求子愿』,他是求自己有儿女,他就又发愿做三千件善事,结果感应很快。辛巳这一年,你看从己卯到辛巳就是过两年而已,这「天干地支」大家会算,就只过了两年,也就是他四十七岁这年生了一个男孩,取名『天启』,袁天启,这感应很快,三千善事没做完,马上就已经有感应。他第一次发愿也是这样,发了愿行三千件善事,第二年就考中举人。但是愿不能虚发,不能说这愿已经成就,举人到手,我就后面不再履行那个愿望了,那不行。他是兢兢业业的把三千善事做完,然后再起第二个愿。你看这个人多好,老实,不自欺、不欺天。他第二次这个愿两年成就了,但是要完成三千件善事恐怕还得十年,也得干。底下说:

      【余行一事。随以笔记。汝母不能书。每行一事。辄用鹅毛管。印一朱圈于历日之上。或施贫人。或放生命。一日有多至十余圈者。至癸未八月。三千之数已满。】

      这里讲了凡每行一件善事都以笔记下来,很认真,这个诚敬难得。『汝母』,这是对他儿子讲,因为《了凡四训》是写给他儿子的家训,说「你的母亲」,就是了凡先生的夫人不识字,所以不懂得写,她怎么做?跟她先生一起干,每行一事就用鹅毛管印个朱圈,朱是红色,印一个圈在那个『历日』上面,就是日历上面,看这一天有几个圈,就是干了几件好事。这里面很多,举几个例子说,或者布施贫人,或者买放生命(放生)等等。一天有的多到十余圈,一天可以干十几件好事,这样积累,至『癸未』这一年八月,你看从辛巳到癸未也是又过了二年,这一年是四十九岁,『三千之数已满』,第二个愿圆满。

      【九月十三日。复起求中进士愿。许行善事一万条。丙戌登第。授宝坻知县。】

      这是了凡先生发的第三个愿,他起了『求中进士』的愿。原来是命中没有举人、没有进士,他第一个愿是中举,中了;第二愿求子,得子了;第三愿他要求进士,这是最高的功名,他发的愿是很大了。『许行善事一万条』,他许的愿也比以前的大,大概也有信心了,你看三千、三千都干下来,这回发了一万条善事的愿。第一次的三千善事用了十一年,第二次的三千善事用了四年,第三次他想按这个速度应该很快,所以他就敢发一万条善事这个愿,结果没想到感应很快。『丙戌登第』,丙戌就是癸未之后,癸是最后一个天干,再就是甲、乙、丙,又过了三年,就是五十二岁这年登第,进士考中,满愿了。朝廷封他一个官叫『宝坻知县』,宝坻就在现在的天津市(天津古时候就是个大市,现在也是直辖市,就在北京旁边,明朝的首都是北京,天津是很重要的一个港口),在那里做知县,知县就是县长,是个很重要位置的县官,他命中本来在四川做一个小县官,这个官就完全不同了,命运都在改。下面:

      【余置空格一册。名曰治心编。晨起坐堂。家人携付门役。置案上。所行善恶。纤悉必记。夜则设桌于庭。效赵阅道焚香告帝。】

      这几句体现出了凡先生真干,你看他用一个小册子,『置』就是放置在案头,『空格一册』,就是这个册子里头都是空格,专门是给他记善恶功过的,这个册子就叫『治心编』,对治心里的毛病习气。『晨起』,早上起来,『坐堂』就是上班,当知县要断案子,『家人』,家里的这些仆人就会把这个《治心编》也带着,『携』就是带着,『付』是交给,『门役』,衙门门口看门的人,就是让他转交到了凡先生的办公室。『置案上』,放到办公桌上,让了凡先生每天别忘了做这个事情,
    真诚 清静 平等 正觉 慈悲
    看破 放下 自在 随缘 念佛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9-2 17:42
  • 1966

    主题

    5593

    帖子

    6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66553
    32#
     楼主| 发表于 2018-2-14 20:07:08 | 只看该作者
    就是记录自己的功过。『所行善恶,纤悉必记』,纤悉,纤是非常细小的善恶,哪怕是起心动念都不放过,悉就是全,全记下来,必定记下来。晚上把一个供桌设在他的庭院里面,效法赵阅道『焚香告帝』。赵阅道之前我们有介绍过,是宋朝的一位御史大夫,为人刚正不阿,人称「铁面御史」,专门弹劾那些不如法的官员。他学佛修禅,最后开悟,临终预知时至,坐着往生,他这种修行功夫都是从断恶修善、老老实实真下功夫来的。你看他每天晚上焚香告帝,把今天所作的一切善事、恶事全部禀告上天,一点不欺瞒,不敢告诉上天的就不敢做,用这个来激励自己。袁了凡也学赵阅道,把他一天的功过格拿出来,也向上天禀告,这样来真诚的断恶修善。下面说:

      【汝母见所行不多。辄颦蹙曰。我前在家。相助为善。故三千之数得完。今许一万。衙中无事可行。何时得圆满乎。】

      这是他的夫人为难了,见到现在当了官,宝坻知县,不像以前那样可以很多时间行善,所以所行的不多。于是,『辄』就是总,总是『颦蹙』,就是皱着眉头,就是很忧虑,说「我之前在家里帮助你去做善事,一条一条我们都很认真的干,所以三千善事数目很快就能圆满。可是你这次许愿一万条善事,而你又当官了,在衙门里平时很少能够有机会去像以前那样做善事了」,『无事可行』。像施贫人,你不能亲自跑去外面施贫人了;买放生命,因为你的工作关系,你也不能天天去干,那何时才能够圆满这一万条善事?了凡先生也觉得挺忧虑,真是不容易,一万条,这干到何年何月?结果有了感应。

      【夜间偶梦见一神人。余言善事难完之故。】

      晚上睡觉,了凡先生做了个梦,梦到一位神人、天神,于是了凡就在梦中跟这个神人说了心里一直耿耿于怀的事情,说,「这一万条善事什么时候能完?很难」。结果神人怎么对他说?

      【神曰。只减粮一节。万行俱完矣。】

      『只』是只是、仅仅,你曾经减粮这件事情,一万条善事就圆满了,底下就把这原委说出来。

      【盖宝坻之田。每亩二分三厘七毫。余为区处。减至一分四厘六毫。委有此事。心颇疑惑。】

      他在梦中梦到神人给他这么说,他就想起,说宝坻那个农田要征税,这些农民就等于上缴所得税,每亩上缴二分三厘七毫,这税相对比较重。了凡先生说,『余』,余就是我,我为区处,『区处』就是处理、安排的意思,我为这些农民做一个调整、安排,把原来的税收减至一分四厘六毫。你看减了一半,减了不少。这件事情确实有,『委有此事』,委就是确实,确实有这件事情,神都知道。『心颇疑惑』(原文是「心颇惊疑」),颇是很,心里很疑惑,不明白为什么神这么说?这只是一件善事,顶多算是一件,为什么说一万件都圆满了?

      【适幻余禅师。自五台来。余以梦告之。且问此事宜信否。】

      『适』是刚巧,刚巧这时候有位出家人幻余禅师,也是一位善知识。你看从幻余,他的名字就可以知道,他知道「我」是虚幻,不是真的,所以叫幻余,假的,没有我。这位禅师从五台山来,当时了凡先生跟这些佛门的大德交往很多,于是大概就向他请教。他以梦告之,把这个梦汇报给幻余禅师听,而且问他此事应不应该相信,这神人说的话可不可以当真?

      【师曰。】

      就是幻余禅师的话。

      【此心真切。即一行可当万善。况合县减粮。万民受福乎。】

      你看这位法师真的是有见地,过去出家人为什么士大夫都佩服?你看他讲出来的话就是不同凡响,所以了凡先生进士出身都要虚心向这些法师请教,人家有道德、有学问。我们自己要惭愧,我们自己没有道德、没有学问,人家看不起佛法,我们也有责任,所以自己要真正好好修,才能振兴佛法,所谓「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幻余禅师说,你的心真切,『真』是真诚,『切』是恳切,用这种真诚恳切的心来行善,则能『一行可当万善』,做一件事就等于万善了,用心不一样。有的可能万善还不如人家一行,很努力的干了很多事情,他的功德可能当不上人家一次做善事。了凡先生后面又举例说,有一个贫女,很贫穷的时候拿两文钱去布施寺院,这是她全部财产,全布施出去了,结果老和尚亲自给她来回向(大概老和尚有他心通,是一位证果的高人)。后来这位贫女福报现前,被皇上看中,选为妃子,入宫做了贵妃娘娘,她就感念当时曾经在那个寺院里面修的一点福报才有今天,所以她要还愿。于是带着千两黄金去那个寺院布施,结果老和尚没有亲自出来见面,叫一个小和尚代表,给她回向。这贵妃娘娘心里很不爽,就找到老和尚来询问,说:「我过去做贫女,只布施两文钱,你老人家还亲自给我回向。为什么我现在布施千两黄金,你只是打发一个小和尚来,马马虎虎就了事?」这个老和尚讲:「过去妳虽然布施两文钱,但是此心真切,两文钱超过千金。但是现在妳富贵了,傲慢习气都起来了,千金对妳不算什么,妳布施的心远不如往日真切,所以不需要老衲,只需叫个小和尚足矣。」这就是说明修福、修积功德最重要的就是你的心要真切,真诚恳切,不在乎事的大小,在乎你的心是不是真切。

      底下说『况合县减粮』,禅师跟了凡讲,你做宝坻知县,你给全县人民减粮,『万民受福』,你这个恩惠惠及万民,这县里不只一万个人,可能有几十万都受福了,所以你看这是不是一行可当万善?了凡先生明白了,真的原来公门里面好修行,当了官要行善积德很容易,一个好的政令下去,万民受福,这比以前修善方便多了。你看以前修善,第一个三千件善事修了十一年,第二次三千件善事还修四年,这第三次,一万条善事一天就搞定了,一念之间。有权有势,修善积德太容易了,反之,如果是造恶也很容易,它成比例的,一个错误的决定可能万民受灾,所以不能不谨慎。了凡先生明白了,于是:

      【吾即捐俸银。令其就五台山。斋僧一万而回向之。】

      『吾』就是我,了凡就马上把自己的俸银,就是俸禄、薪水,把薪水所得的银两全捐出来,交给幻余禅师,请他,『令』就是使,叫他,『其』就是指幻余禅师,『就』就是回到五台山,『斋僧一万』。你看供万僧斋,过去的出家人都有修行,这一万个人里面往往都有佛菩萨再来,所以供养万僧斋功德很大,等于供养佛菩萨一样。现在估计很难,现在一万个出家人里面能有几个真修行就很难说了,所以功德相对就比以前少,少多了。一定是要提倡佛陀教育,真正以戒为师、以苦为师,真有道心的出家人,你供养他,这个功德才大,它是人天福田。这里了凡先生是敬奉三宝,供万僧斋回向,也就是他一万件善事圆满了。这是他一生改过得福、改造命运的经历,给我们很深的启示。底下是讲他的一些结语、结论,非常的精辟。

      【孔公算余五十三岁有厄。余未尝祈寿。是岁竟无恙。今六十九岁矣。】

      孔先生曾经给我算命,说五十三岁我就得要寿终正寝,这个『厄』就是困厄、灾难,就是该走了。但是我未尝祈寿,我从来没有去祈求寿命,一生就发了三个愿,第一愿中举人,第二愿生子,第三愿中进士,都得了。没有求过寿命,但是寿命也得了,到五十三岁那年竟然无恙,『恙』是病,没有病苦,平安度过,今已经六十九岁了。了凡先生写这篇家训的时候是六十九岁,他实际上是七十三岁离开人世,你看五十三岁到七十三岁,多活了二十年,改造命运很明显。

      【书云。天难谌。命靡常。又云。惟命不于常。皆非诳语。】

      《书经》所说天道难相信,这个『谌』就是相信,天道就是因果,因果一般人不肯相信,但是它是事实。『命』是天命,『靡』当无字讲,『靡常』就是无常,天命没有说恒常不变的,它是可以改的。怎么改?根据你的心在改,不仅你自己的命运可以改,家有家运,国有国运,世界有世运,都可以改。你看马雅人几百年前就预言,二O一二年十二月二十一号有灾难,现代的科学家也发现太阳黑子活动剧烈了,可能会引发很多灾难,不都有吗?结果我们大家努力的祈祷、努力的念佛回向,护世息灾,不就改了吗?马雅人的预言不就不灵了吗?天道难相信,天命没有恒常的,都是可以改的,世界有世界的运,改的方法都是断恶修善,这个原理原则不会变。但是大家可不能懈怠,一懈怠,「行了,这已经没灾难了」,甚至说「原来灾难都是假的、骗人的」,继续为所欲为,可能变本加厉的造恶,那就完了,灾难可能在你根本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就会出现,难说,为什么?天道无常。『又云,惟命不于常』,这个命就是天命,只有天命是没有长久的,都在改,随着人心在改。这些都不是诳语,就是不是欺骗人的话,都是真实的话。

      【吾于是而知。凡称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乃圣贤之言。若谓祸福惟天所命。则世俗之论矣。】

      所以这里了凡明白了,我们也明白了,凡称祸福都是自己求得的,这是圣贤之言,圣贤是这样教我们的,就是「祸福无门,惟人自召」,自作自受;如果说祸福是惟天所命,这是天安排的,上帝给你注定的,这是世俗之论,也就是迷信之论。所以懂得这个道理我们就可以改。下面说:

      【汝之命未知若何。即命当荣显。常作落寞想。实时当顺利。常作拂逆想。即眼前足食。常作贫窭想。即人相爱敬。常作恐惧想。即家世望重。常作卑下想。即学问颇优。常作浅陋想。】

      这几段话特别的精彩,可以做为自己的座右铭,不断的来警醒自己。这是了凡对他儿子讲的,说「你的命不知道如何?」其实了凡先生得到孔先生的邵子《皇极数》正传,他能够算,但是他不给儿子算。你看他这里说,「你的命我也不知道」,这就比孔先生要高,他会算都不算,为什么?命是可以改的,何必要去算?所以即使你的命运当荣显,应当是荣贵显耀的命,大富大贵,也常作落寞想。这样好,心能够卑下,不会傲慢,福报大的人容易傲慢,我常作落寞想,落寞就是潦倒、不顺利,那我就不敢放肆,不敢穷凶极欲,不敢放纵自己的欲望。即使时当顺利,你现在很顺利,考试都能及格,成绩很优秀,努力设定目标都能达到,这就是很顺利,『常作拂逆想』,拂逆就是不顺,那你就不会生傲慢。譬如说你遇到好的缘分,你不能觉得「这是我命中该有」,你要想到「万一我失去这个缘分怎么办?」很可能当你正在傲慢的时候,这缘分已经失去了,你就会痛苦。有这样的缘分赶紧珍惜,每一天都当作最后一天想。

      『即眼前足食,常作贫窭想』,你能够吃得饱、穿得暖,也要常常想到「我要是贫穷的时候怎么办?所以现在丰衣足食,我要多去布施、多修福报,等到真正有天灾人祸的时候我不至于很难过」,为后来要打算。富贵的时候不懂得修福,福享完了,到穷困潦倒的时候,那真的是很难挨;年轻的时候不懂得修福,到晚年没有福报,那是最难过。福要留到晚年享最好,年轻的时候拼命享福,都糟蹋完了,到晚年很凄凉,那才是真苦,年轻苦一点没关系,身体好,能挨过去,到晚年那是真苦。所以有钱多做善事、多布施,给自己修福,也给子孙积阴德。即使人相爱敬,人能对你敬爱,你要常作恐惧想,想想自己的德够不够,人家的敬爱是不是太过?太过了,我名不符实,那我就会有灾难。特别是你做弘法利生的好事,别以为「我有本事」,那是佛菩萨加持你的,你怎么能够把佛菩萨的功劳据为己有?这绝对不可以。即使家世望重,出身于名门贵族,很有声望,也常作卑下想,自己要谦卑、要低调、要尊敬别人。即使学问颇优,你很有学问,你读书很多、见多识广,你常作浅陋想,觉得「我学问还是不够」。山外有山,我们现在好像周围的人比不上了,但是跟古大德比起来怎么样?真的是太不如了,自己如果是因学问稍微好一点就傲慢、看不起人,这是浅薄,真正有道德学问的人觉得你根本一无是处。所以孔子说,「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你稍微有傲慢、稍微吝啬,不肯去帮助别人,你那些学问全是假的,不足看了。下面说:

      【远思扬祖宗之德。近思盖父母之愆。上思报国之恩。下思造家之福。外思济人之急。内思闲己之邪。】

      这就是正思惟,前面讲的「常作落寞想、常作拂逆想、常作贫窭想、常作恐惧想、常作卑下想、常作浅陋想」,这都是正念正见。这里讲我们的思惟,远思发扬祖宗之德,祖宗虽远,不能忘记,自己要努力修学,发扬祖宗之德,不能让祖宗蒙羞。『近』,近处的父母我们能看得到,要常常思惟『盖父母之愆』,愆是过失,父母难免有过失,你不能张扬父母过失,批评父母、背后说父母,那都是大不孝,要盖住,隐恶扬善。父母知道了,他也会良心发现,也会改过。这是孔子说的,「父为子隐,子为父隐」,能懂得隐父母之过。对上要思报国之恩,这是尽忠,前面讲尽孝,这里讲尽忠,国土、人民对我们都有恩,我们要报。『下思造家之福』,想到自己以后的儿女、儿孙后代,让他们要有福报,那我们怎么造福?多积阴德、多行好事,这就是造家之福,这家就能够长久。『外』,对外要常思惟济人之急,济是帮助人,别人有急难赶快帮助,不要犹豫、不要怀疑。『内』,对自己,『思闲己之邪』,闲是防的意思,防止自己产生邪念、邪行,这是对治自己的毛病习气。

      【日日知非。日日改过。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于自是。一日无过可改。即一日无步可进。天下聪明俊秀不少。所以德不加修。业不加广者。只为因循二字。耽搁一生。】

      了凡先生劝导、劝谏儿子非常的恳切,苦口婆心,我们也要像了凡先生的儿子一样接受这位智慧的父亲的教诲。了凡说『日日知非』,非就是过错,谁的过错?不是别人过错,自己的过错,你看别人过错就全错了,天天要知道自己的过错,怎么知道?认真学《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你就知道。知道有错赶紧改,日日得改过,一天都不能懈怠。『一日不知非』,你这一天反省反省,好像没犯什么过错,这就有麻烦了,这就是你一日安于自是,你这一天偷安苟且、自以为是了,觉得自己很美,傲慢心、懈怠懒散都起来了,哪里说没有过失?没成佛之前都不可能没过失。还有一种觉得自己没过失,就是一阐提,满身的过失他看不出来,他觉得自己很美,目空一切,看别人全是过失,自己是最完美的人,这种人是地狱种性,将来必定堕地狱。『一日无过可改,即一日无步可进』,所以修行进步就是天天改过当中得来,说这一天没有什么过失可改了,你这一天就没有进步,你觉得自己很好,那说明你就不能再好了;你认为自己不好,你就能再好。所以改过很重要,《感应篇》、《弟子规》天天不能够离开,
    真诚 清静 平等 正觉 慈悲
    看破 放下 自在 随缘 念佛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9-2 17:42
  • 1966

    主题

    5593

    帖子

    6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66553
    33#
     楼主| 发表于 2018-2-14 20:08:40 | 只看该作者
    都拿板子打它,显现对这种奸臣的痛恨,遗臭万年。这就是那一生他造的恶现在报,这个报都叫余报,自己本身的报在地狱。

      还有的『福中有祸,祸中有福』,这福和祸交错在一起。这是什么原因?『非纯善纯恶也』,因为他造的因不是纯的善,也不是纯的恶,也是善恶交错在一起。譬如说他做好事,一半是为别人,一半是为自己。为别人好,真的他有这个心,同时也忘不了自己的名利;如果是只为别人好,自己一点名利都没有,他可能就不干了,他里头夹杂自己名闻利养。譬如说弘护正法的大好事,那是为了利益众生、觉悟众生,有没有这个心?也有这个心。但是做起来他还计较自己的名利,他有从里头得到的荣誉感、成就感,放不下名闻利养,放不下控制、占有的念头,这些念头是恶。所以他的善恶混杂在一起,将来受的果报有祸也有福,福祸也混杂在一起。最明显的,我们讲福气很大,福是很大,大富大贵,可是气也很大,天天生气。享富贵的人天天生气,看什么人都不顺眼、什么事都不顺心,虽然吃的是山珍海味、住的是豪华别墅,心里就是不快乐,这是什么原因?过去他布施的时候心不是纯善的,很多计较,有得失心、有傲慢心、有争强好胜的心理来做善事,所谓修罗心态。修罗就是争强好胜,别人做好事,我要比他做得更大,抢在他前面,这种心,感得的福里头就有祸了。

      下面说,『始福终祸,善心退也』。有的我们看到刚开始享福,最后遭到祸殃,这是果报,因在哪里?前生他刚开始行善,有善心,但是后来退了,所以福最后就变成祸了。譬如说你要帮助人,帮助人不能够一心到底,中途就退掉,自己烦恼现行,不干了,那么你的福就不能到究竟,将来享福,享着享着最后会有祸殃现前。

      还有『始祸终福』,刚开始是遭到很多的灾祸,最后转变成福报。这是他前因是『恶心悔也』,曾经造了恶,后来后悔了,悔过自新,所以那个恶必定有恶报,但是最后他悔过,转成善了,善也会有善报,彼此不抵消。不是说我造恶后悔了,那个恶报就没有了,不行,还是有。但是你悔过之后行善了,那个善也有报应,各报各的,它不会互相抵消的。但是我们能在缘上控制,我们希望自己善报先现前,那你现在就努力的断恶修善,创造善的缘,那么善报就容易现;如果我们现在要造恶,等于是给阿赖耶识里的恶种子创造缘分,那恶的报也会容易提早现前。

      『苦乐不移』,这是另外一种情况,『显直报也』,不移就是不改变,苦报一直苦到底,没有改的,或者是乐报一直乐到底,也没有改。那是因为他以前造因,造恶的时候一直恶到底,他没有悔过、不肯回头,所以将来享的苦报也一直苦到底,这是执迷不悟;乐报一直乐到底,是因为他前生坚持行善,不退缩、不退心,果报就很殊胜。你看乾隆皇帝,这是历史上享受乐报可以说是第一人。他的父辈、祖辈给他创下了基业,顺治、康熙、雍正都是很好的皇帝,打下很好的基础给他。所以乾隆皇帝上任、登基了,什么都很好,不用他操什么心,自己享福,做了六十年的皇帝。而且他当皇帝的时候真的是天下太平,他的疆土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版图面积相当大的,北至西伯利亚,西至中亚,南至南洋,全是中国国土。自己做六十年的皇帝,本来他还可以继续当下去的,但是因为他的祖父康熙只做了六十年皇帝,他就不想超过祖父,这是他的孝心、谦卑。所以他把王位让给儿子,自己做太上皇,还做了四年。所以他自己自命为「十全老人」,十全十美了,乐报没有改变。你可想而知他前生修的善有多大,而且一定是很长久的、不懈的、努力的在修才有这个福报。

      『灾祥互出,隐巧报也』,这又是另外一种情况,有灾祸、吉祥互相更替出现。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因为前生造因的时候隐巧,他内心的善恶没有让别人发现,这叫隐,行为上又很巧,他不让别人知道。如果是善不让人知道,这是好事,积的是阴德;如果恶不让人知道,那叫大恶。所以内心里头善恶互相的更替,都不为人知,而实在讲那个果报可不会有差错,将来它也就变成灾殃、吉祥,而且往往是人家意料不到的。『更有』就是还有,『隐德隐过』,把自己的德行隐藏起来,这是所谓韬光养晦、谦卑低调、行善不欲人知,往往这是大德。隐过那就反之,掩饰自己的过错,别人指出来了都不肯承认,甚至用种种的方法、巧妙的手段把自己的过失掩盖得很好,没有人知道。那么得到的善恶自然就会很大,愈隐的过其实更是大过,愈隐的德更是大德。『非人耳目前之善恶也』,不是在别人面前显示出来的,耳闻不到、目视不到,但是这个善恶总有报。『亦非人耳目前之报也』,那个报应也是人家看不出来的。这里举了一个很好的例子:

      【栾黡之汰报在书。栾盈之死报在黡。颠之倒之。其例亦多矣。】

      这是一个历史故事,我们要解释解释。栾黡是春秋时期晋国的人,是栾书的儿子。底下『汰报在书』,这个书是栾书,是栾黡的父亲。栾黡是一个暴虐之人,很残暴、骄奢,这个汰报的汰就是骄奢、残暴。骄奢、残暴之人没有得到现世的报应,所以你看他最后得好死、善终,看不出他有不好的报应。他的父亲栾书其实也是一个很残暴之人,这里有个故事就讲到,当时晋国把这位栾书劫持了,结果没有杀他,把他赦免了。栾书就趁着厉公出游的时候,带兵回来造反,结果把厉公给囚禁起来,六十天之后就把厉公给杀死了。厉公当年把他赦免了,但是他却没有放厉公。这种行为叫以怨报恩,人家过去没杀你、赦免了你,你这回抓了人家,把人杀了,从这个举动就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残暴之人。所以他生的这个儿子也是残暴,这是所谓父亲的余殃。

      『栾盈之死报在黡』,这个栾黡的报应也没现前,他父亲的报应和他的报应在现世都看不出来,他的儿子栾盈,栾盈是他儿子,结果就报出来了。在历史上记载,栾盈的母亲跟人家私通,竟然还诬告她自己的儿子作乱,这家里出现这么个问题。当然这也等于栾黡的夫人是一个邪恶的女人,所以能败家。结果后来这个栾盈逃到了楚国,又逃到了齐国,最后还是被围杀,而且这栾氏家族都被灭了。从这里可以看到栾盈这一生,本来栾盈历史上记载是一个喜欢布施的人,反而被杀死,而且这一族也被灭掉,那可以推到前面他的父亲、他的祖父所造的恶业。所以因果通三世,这个三世在世间来讲就是三代,祖父一代、父亲一代,到他自己一代,真的可以看出「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所以『颠之倒之』,这看起来有点颠倒,你从他现世来看,这个人残暴居然得善终,栾盈是个好善乐施的人,竟然会死于非命。但实际上这里面的因果复杂,愚痴的人看不出来,明眼人看得非常清楚,这种事例在历史上很多。底下又说:

      【而白起之坑降卒。李林甫秦桧之毒流苍生。非一生可毕其恶也。】

      这里又举到历史的人物白起,他是春秋时期的,他在打仗的时候把敌军四十万人都坑杀了,而且这四十万人都是投降过来的。这在历史上可以说是非常惨烈的一个大屠杀,你看日本在中国南京屠杀三十万人,白起当年是四十万人,这个业造得太重。在《感应篇》里讲,「诛降戮服」,投降了的兵士你还要把他杀了。在伊斯兰教《可兰经》里讲,敌人放下了武器就要把他看成兄弟一样。怎么还能够去杀他?这是不仁,所以他自己的报应就很惨。根据《历史感应统纪》这部书说的,白起杀了四十万的兵士,万死不足以蔽其辜,就是他万世之后那个恶报都不会消失。在很多史书上有记载,说江南曾经出现一个女子陈氏,年十七,十七岁,不识字、没看过书,也不知道白起这个人。她有一次得病,到快死的时候忽然对别人说,「我是秦将白起(我是秦国的白起,白起是秦国人),过去杀人数十万,在地狱受无量苦,最近才得到人身,但是世世都要做女子,而且寿命不超过二十岁,今天又死,这是又一报」,说完就死了。然后又有记载说,在明朝,在吴山三茅观,有一次打雷,击死了一个白蜈蚣,白蜈蚣很长,有一尺多长,牠的背上写了「白起」两个字。又有说到,有一次一个屠夫宰一头猪,牠的皮上写的「秦白起」这三个字,可见得他确确实实生生世世在轮回受报。

      李林甫,这是唐朝人,曾经做过宰相。李林甫是口蜜腹剑,嘴上很甜,心里很狠毒,排斥异己,对他能够阿谀奉承的就举用,而尽忠职守、刚正不阿的这些忠臣就被他排挤。独权专恣,而且杜绝言论,他等于是一个人把皇上给封起来了,皇上听不到下面真实的言论,大奸臣。结果后来唐玄宗遭到了安史之乱,要知道奸臣当道就会乱,这个奸臣是大权独揽,挟天子以令诸侯,那肯定就会遭乱。所以当时安禄山反叛,几乎把唐朝给灭了,幸亏郭子仪率兵把唐朝给救过来了。李林甫到最后病死的时候,相传有一个张牙舞爪、很凶恶的鬼物,他看到了,不久之后李林甫就七窍流血而死。死了以后遭到杨国忠的诬陷,杨国忠当然也是个奸臣,他俩有矛盾,所以李林甫一死,杨国忠立刻就诬陷他,所以他被削了官爵,子孙都被流放,家产全部没收。在历史上还有一些记载说,惠州有一个娼妓,妓女,被雷给震死了,当街震死,她的身体上用红字写着「李林甫毒虐弄权,帝命三震之」。就是李林甫狠毒、暴虐,弄权,以权谋私,上帝下命要三次把他震死,出现这么一个情形。还有后来有一个人杀鸡的时候,发现鸡背上写着「李林甫」三个字。还有一头牛被雷震死了,被震开的那个皮肤里面也写着「此是唐朝李林甫,三世为娼,七世为牛」,这都是有记录的。

      秦桧,这大家都知道,历史上的大奸臣,可能他可以排上首位了,以「莫须有」的罪名害死了岳飞。

      『毒流苍生』,他们对于天下苍生的毒害很严重,而且很深远,所以造的恶就太重了。『非一生可毕其恶也』,一生肯定这报应不可能就完了,生生世世都要受报,而且在地狱里面时间会很长。下面说:

      【总之前生后生。同是一生。人诛鬼诛。等是一痛。世更不之忖也。然则报应何尝有爽哉。】

      『总之』就是做一个小结,『前生后生』,这报应『同是一生』,不管你在哪一生受报,那报应肯定是有。『人诛鬼诛』,诛是诛灭、杀死,一个人过去造恶,可能被人诛杀,譬如说王法,这是人诛;王法逃离了还有鬼诛,上天、鬼神不饶他,也一样诛杀。就像李林甫一样,王法虽然当时没把他诛杀,是他死后他的官爵被削掉、子孙被流放。他生前还没事,但是他被鬼诛杀,在阳间我们看是病死的,实际上都是被恶鬼弄死的。『等是一痛』,报应的痛楚是一样的。世间的人没有去认真的思惟,这个『忖』就是思惟,看得就浅薄了,看不出这个前因后果,就随便的说报应也会有差错,这是粗心大意,眼睛被蒙蔽。『然则』就是然而,『报应何尝有爽哉?』爽是差错,报应哪里会有差错?

      【而或者犹曰。王者彰善瘅恶。岂贵因循。天何不即施行。使人警惧。而有姑徐徐云者何也。】

      有的人还会问,这因果道理不是那么明了。『或者』就是有人,『犹曰』,他还会这么说。『王者彰善瘅恶』,王者是指圣王,圣贤的君王表彰善人善事,瘅就是憎恶恶人恶事。能够这样做,自然这善恶大家就能够认识清楚,善就会愈来愈多,恶就愈来愈少,人都不敢造恶。所以国家领导人对于扶正社会风气的作用是最大的,他要是能够表彰善人善事,社会就出现很多善人善事;他能够表态,而且自己以身作则、憎恨恶行、断除恶行,那社会的人自然也就会跟着断恶,不正之风就没有市场。总是上行而下效,上梁不正下梁歪,国家领导人自己正了,社会就正。这里说王者彰善瘅恶,『岂贵因循?』因循就是拖延,怎么会拖延,或者是轻忽、没重视这个问题?那就不叫王者,真正好的君王不会拖延表彰善行、憎恶恶行。连人里头的圣王都是这么做的,『天何不即施行?』上天为什么不立即去施行善恶之报,让人马上就看到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使人『警惧』?警是警惕,惧是畏惧,自然就不敢造恶了。上天应该很慈悲,为什么不把这个善恶显示得非常明显,那大家自然就会回头?他问的也很有道理。『而有姑徐徐云者何也?』姑是姑且,而又姑且,徐徐是缓慢,很缓慢的来显现这个报应。就像前面讲的,有现生报、来生报、后生报,甚至报应善恶祸福交错在一起,你很难去判断,为什么上天没有把这些彰显得清楚?我们看下面回答:

      【此岂知王法尚有遗漏。天道必无疏虞。且王者不忍。必与矜全。天心至仁。每容悔祸。古称天公最有耐性。在人亦当有忍心。】

      这里回答得很好,这种问答帮助我们对于因果的道理弄清楚。理愈明,信就愈深;如果有疑夹杂,信心就容易被破坏,听到别人说几句话心就动摇了。所以这个《感应篇》有理有事,让我们信心坚固、深信因果。这里说『此岂知』,此就是前面那个人说的话,就可以知道这个人怎么能知道『王法尚有遗漏』?他不知道。其实王法也不是一点遗漏都没有的,这种遗漏不是疏忽,而是往往在执法的时候给予罪人机会悔过自新,这就是执法人的慈悲。『天道必无疏虞』,王法可能会有遗漏或者有疏忽,或者是因为慈悲就有遗漏,不惩罚罪人,但是天道必定是没有疏虞,就是疏忽、失误。所以报必定会一丝毫不差错,那就比王法更加的周密,不会疏漏。『且王者不忍』,圣王有不忍之心、慈悲,只要看到罪人能悔过,都尽量的减刑甚至赦免。『必与矜全』,矜就是怜惜、可怜,保全他。『天心至仁』,老天爷的心至仁,仁慈到极处。『每容悔祸』,这每当常字讲,就是常容许人悔过自新,只要有悔心,这个祸就得到减免。『古称天公最有耐性』,古人讲天公最有耐性,就是只要人肯回头,都尽量赦免他的罪,只要人能够回心转意,就不让灾难现前,除非他实在不能回头,那只好让灾难现前了。『在人亦当有忍心』,所以我们做人也要像天公那样,要有忍耐的心,要有包容、仁慈的心。

      【譬犹负债。责偿在后。但所限岁月有异耳。夫一世二世。至于三四五世。是亦天地偿限之大数也。报迟则息必倍焉。】

      这里举譬喻,犹如负债,这个债必须得还,现在借了债以后得还,所以『责偿在后』,偿债在后面。什么时候偿还这个债务,那就不一定,『所限岁月』是有差异的,就是限期偿还的这个时间有长有短,借债的时候谈好,譬如说一年得还清或者十年还清,这有长短不同。同理,因果也是一样。『夫一世二世,至于三四五世』,多生多世,这都是『天地偿限之大数』,天地因果报应偿还时限的大数,它论世世,前生造的恶这一生受报,它的时间跨度很长。报得迟就报得很厉害,就像还债有利息一样,你欠的债愈长、愈久,还的利息就愈多,『必倍焉』,
    真诚 清静 平等 正觉 慈悲
    看破 放下 自在 随缘 念佛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9-2 17:42
  • 1966

    主题

    5593

    帖子

    6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66553
    34#
     楼主| 发表于 2018-2-14 20:09:27 | 只看该作者
    加倍的来偿还。

      【且人视为久远。天视之旦暮也。】

      况且人看到这个报应好像很久远,可能几十年之后才报,可能是好几世之后才报。可是上天看这个时间很短暂,就像早晨跟晚上,就是从早到晚而已,这是事实。佛经上讲四王天,这是天道最低的一层天,它的一天等于人间五十年,所以五十年之后报应在他们看真的就是『旦暮也』。忉利天一天等于人间一百年,所以人间一个世纪对他们讲就是一天。天愈往上层,那个时差就愈大,倍倍增加。再往上夜摩天又增一倍,一天等于人间两百年;兜率天一天等于人间四百年,如是倍倍增加。所以上天看人间真是短暂,朝生而暮死。

      【故曰。造作善善恶恶。报应如影随形。莫道造恶不报。直待恶贯满盈。莫道修善无应。直待善果圆成。】

      这是引一个格言的话,『造作善善恶恶』,人所造的善也好、恶也好,报应都如影随形,必定不差。所以莫说,不要说善恶没有报应,你一直等待他恶贯满盈再去看他。『恶贯满盈』这个成语最初是来自于《书经》(《尚书》),《尚书》里面记载商朝最后一个皇帝纣王暴虐到极点,恶贯满盈。所以讲「商罪贯盈,天命诛之」,这是《尚书》的话,商是讲商纣王,商纣王的恶行积得太满了,到最后上天要诛杀他。所以就有武王革命,武王革命是人民推动,他自己并不想去革命,但是商纣王太恶劣了,人民忍无可忍,所以武王是等于替天行道。纣王是自己自杀的,不要说造恶的没有报,你看他造恶的时候真是为所欲为,不听任何人的劝谏。像比干是忠臣,劝谏他要改过自新,结果他把比干的心给挖出来了,对忠臣都这样来下毒手,你就可以想象到他的福报已经将尽了。愈是他最恶劣、最狠毒的时候,愈显示他已经到尾声了,强弩之末,就像蜡烛烧到最后会一下亮起来,但是很快就熄掉了。『莫道修善无应』,不要讲修了善没有报应,你要等待。『直待善果圆成』,你的善还修得不够,所以那个善的果报没有圆满、没有成就、没成熟,你要一直行善,行到最后善果成熟,中间不能气馁、不能灰心。底下引佛经的话:

      【又曰。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这个我们刚才讲到。

      【是知三界苦乐。六道升沉。皆悟自心感召。天网难逃。即欲妄生趋避。如中路遇雨。四望皆濡。茫无躲处。】

      『是知』就是是以,所以我们要知道,『三界苦乐』,三界是欲界、色界、无色界,就是讲六道轮回这三界。三界苦是真的,乐是假的,所以三界统苦,没有出三界根本享受不到真乐。真正的乐极乐世界有,没有苦,但受诸乐。在六道里面升沉,六道轮回时而作人、时而生天,时而又堕到了地狱、饿鬼、畜生,升升降降,无量劫就搞这个,都没出过六道,可怜可悲。而六道的这些果报你要悟,『皆自心感召』,就是你的善恶念头感召来的。因为你有念头,你的妄想、分别、执着不放下,所以就感召得六道里面的果报。善恶都是妄想、分别、执着,如果执着善,就能得善道,在六道里面升;如果是执着恶,那在六道里面就感得恶道,这是沉,全是自己感召。想真正脱离六道,必须把善恶的念头都放下,执着没有了才能出六道。『天网难逃』,天网就是讲因果的规律,逃不过。『即』,即使,『欲妄生趋避』,你想生起这个念头趋和避,趋是趋善,避是避凶,趋吉避凶,希望得到吉祥、福报,而逃避灾难、祸患。你这个念头只想着得好报,没去种好因,那叫妄念,所以叫妄生趋避。你真想得好报,你得修好因才行,不修好因,在那空想好报,不可能。这里举例,『如中路遇雨』,走到半路,走到荒郊野岭的时候忽然下雨了。『四望皆濡』,没有躲避的地方,东南西北四方望一望,全是浸湿的地方,濡就是浸湿,全是雨水浸泡,你上哪躲?『茫无躲处』,茫然没有躲避的地方。这是比喻没有好好修因,徒望好报,就如同中路遇雨,你想要躲避也躲避不了,该是什么报就是什么报。

      【但世人不悟。置焉不察。其报之远者。固不及见矣。即及见之。其寻常顺逆。既忽之而不觉。至大迪吉大逆凶之可信者。又援他不尽验之事。以自眩自疑。沉豫不反。就使阅历既久。觉悟忽生。而人老习成矣。少年豪气正炽。又复不信。此世之所以多迷途也。悲哉。】

      这里讲,但是世人没有悟到「善恶之报,如影随形」的道理,对因果就不相信,也不能够细细的去省察。『置焉不察』,这个焉是代词,当之字讲,置之而不去觉察,放那儿,没有认真的去体会、省察,所以对因果道理就看得很浅,或者是看偏,自己看走眼了。『其报之远』,报应在很远,譬如说来生报、后生报。『固不及见矣』,固然就看不见了。即使是见到的报应,有些报应现世报,你能看得到。『其寻常顺逆,既忽之而不觉』,他总觉得很平常,这些报应他觉得也没什么大不了,好像也没说明什么问题,觉得很寻常。这个顺逆是讲顺逆天道、天理,顺天理的能得善报,逆天理的得恶报,他觉得这些事情又不太明显。实际上已经能看出来了,他还是不太相信,看得非常的粗浅。所以既忽之而不觉,对这些忽之,轻忽,没去重视、没去仔细的观察。实际上你仔细观察,眼前全是因果报应,你要从他的心上看,他是真在做善还是真在做恶。表面上好像在行善,实际上造的是恶,所以他的恶报现前了,你就知道必然是这样的,不能看表面,要看透他。当然这需要时间,而且深入圣贤的学问,慢慢你就会观人,学这些教诲的同时,在待人、处事、接物上你去落实、去留心,愈看就愈清楚,逃不过你的眼睛。所谓有学问的人有智慧,看一叶而知秋,叶子黄了就知道秋天到了。一片叶子就说明问题,不用找所有的叶子来证明秋天到了,不需要,一片叶子下来就知道秋天到了,这是明眼人。所以明眼人看人,你一个举动就知道你将来是什么报应。

      像历史上记载,曾经有这么一个人,国君派他去治理河水,河水泛滥他也不知道怎么治理。结果遇到一个车夫,当地人,就跟他讲,「这个事情很简单,你就好好的祈祷水神,江河之神,请他不要泛滥,就能治好了」。结果他去禀告那个国君,国君就相信他,于是向这个神灵祈祷,果然那河水就不泛滥了。国君很高兴,这个臣子出了一个好的建议,嘉奖他,就问他,「你这个建议是你自己想出来的,还是别人告诉你的?」结果他说,「这是我自己想出来的」。《感应篇》里讲「窃人之能」,人家的主意说成自己的主意,来邀功。结果孔子知道这件事情之后就说,「这个人将来要子孙都断绝」。果然后来他出事了,犯了罪就被削职,好像也是被斩杀了,子孙后来都流放,最后真的家族就灭掉了。孔老夫子厉害,就听你那一句话就知道你心里什么心地,就能够预卜将来你的报应,一般愚痴的人却是忽之而不觉。『至大迪吉大逆凶之可信者』,《书经》上讲,「惠迪吉,从逆凶」,迪当道字讲,道路的道,惠是顺,顺着道的就吉,逆着道的就是凶。这讲因果报应,也就是大是大非、大善大恶必有大的报应,这个应该相信。譬如前面讲的纣王恶贯满盈了,结果就最后被诛杀,这个哪能不信?可是这些愚痴的人,尤其是现在很多人就不信,还『援他不尽验之事』,援是援引、引证,他是另外的一些不那么特别应验的事情,善好像没有善报,恶也没有恶报。他用这些说法『以自眩自疑』,这个眩是迷惑,自己迷惑自己,生怀疑。

      『沉豫不反』,沉是沉沦,豫是犹豫,怀疑圣教,沉沦在自己的恶行恶念当中不能自拔、不能够回头。即使是最后『阅历既久』,这一生下来,阅历多,时间久了,『觉悟忽生』,终于有一天觉悟,但是人已经老了,而且已经养成恶习,要改就很难了,这就很可惜。『少年豪气正炽』,又不信。所以能够在青少年的时期接受正法教育是福报,少走很多弯路、少造很多恶业。千万不可以豪气正炽,目空一切、自以为是、不信因果、不信圣教,这就很悲惨了。『此世之所以多迷途也』,这个话对现在来讲,真的可以说是当今的写照,迷的人太多,误入歧途的人太多,都是不读圣贤书之过。『悲哉』,太可悲了,所以应当回头,应当好好学习因果,才不会虚度一生。

      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这里。有讲得不妥之处,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太上感应篇汇编  定弘法师主讲  (第十六集)  2013/2/18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57-109-0016

      尊敬的诸位同修大德,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太上感应篇汇编》,请大家打开经本第四十九页倒数第三行。我们继续讲《感应篇》「善恶之报,如影随形」这一节经文,这里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

      【清崇明黄永爵。相者决其无子。寿止六十。后有南洋一舟。遇风将覆。黄急出银十两。买渔舟救之。全活十三命。复遇相士。骇曰。君满面阴骘纹。必有盛德。不特有子。且登大魁。己亦上寿矣。后果生子。名振凤。中康熙己未会魁。己寿九十余善终。天道之可恃如此。人何不去恶为善乎。】

      这段是讲到清朝,在崇明岛,这是在长江入海口的地方,现在属于上海市,有个人叫黄永爵,他自己因为修了一个大善,改造了命运。他有次遇到一位相面的,看他的面相就跟他讲,「你这一生没有儿女,断后了,而且寿命只有六十岁」。说得很肯定,这个相士也是一位高人,他很会看。结果黄永爵有次在南洋遇到一个事情,这个南洋不是指新加坡那边的南洋,在过去清朝到民国时期,把中国沿海地区划分为南北两洋,就是两个区,南洋是属于山东以南的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各省,那个沿海地区就叫南洋,江苏以北的山东、河北、辽宁各省叫北洋。黄永爵在海边见到有一艘船,是个小船,『舟』是小船,『遇风将覆』,海上刮起大风,这船几乎就要翻了。此时黄永爵就立刻拿出十两银子,跟岸边渔船的渔民来求请,请他们赶快去搭救那个将要翻的船,因为船上有不少人。结果这些渔民就纷纷出动去救援,全活了十三条人命,这是做了大阴德。后来又遇到这位相士,相士看到他的脸,面相已经变了,很惊讶,『骇曰』,就是很惊讶的说,『君满面阴骘纹,必有盛德』,君就是对他的尊称,说「您老人家现在满脸都是阴骘纹」。这阴骘纹也就是阴德所现出来的面纹,看面相的人就懂得看,这个阴骘就是《文昌帝君阴骘文》的那两个字。阴骘怎么修?文昌帝君在《阴骘文》里就讲得很清楚,重在心地。黄永爵出十两银子救活十三条人命,是出于至诚心,在当时危急时刻他没有想到自己、没有任何顾虑,也不会想「我救了这些人,那我没有银两了怎么办?这些渔民去救他们,万一救不成怎么办?我这银两不是白费了吗?」他没有这些思考,就是一心去救人。

      至诚心修的德就大,所以相士说,「你必有盛德」。盛就是盛大、崇高,你的德盛大、崇高,面相改了,命运也改了。所以相士对他说,「你不仅现在有子女,可以有后了,而且你的儿子将要考上全国大考第一名」,叫「大魁天下」,魁就是第一名。而且说「你自己也得上寿」,就是你有高寿,原来看你的命相,你只有六十岁,现在不止了,你会活很长命。后来黄永爵果然生了一个儿子,名字叫黄振凤,他中了康熙己未年的会试第一名,『会魁』,会试里头的第一名。古时候考科举有三大考试,会试是属于第二等级的。第一个是乡试,第二是会试,会试就是乡试里面考出来,做了举人才有资格参加会试。会试考中的叫贡士,就是士兵、士人的士,贡士才有资格参加殿试,就是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殿试考中的就称为进士。黄永爵的儿子考上了康熙己未年(康熙十八年)会试的第一名,也就是他以第一名的身分参加殿试。而且黄永爵自己活到了九十多岁,得到善终。从这里就可以看到一个人能发起至诚心来行善,改造命运会改得非常明显。这里最后两句是评论,『天道之可恃如此』,恃是依靠,天道是很可以依靠的,这个天道实际上就是讲因果的规律,那是决定真实的,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祸福都是自己求之。所以『人何不去恶为善乎?』这是反问,就是更加肯定的跟你说,你为何不去恶为善,把恶都去除掉,认真的行善?你能够断恶修善,果报是真实的。下面再看,还有一个故事,这是讲一个反面的例子,造恶得到的恶报。

      【秀水屠潘奇。多行不义。教人斗讼。攘人财物。淫人妻女。小不如意。怨讟神天。忽死。经夜复醒。呼妻集众。曰。阎君言死者受报。生者不知。受者方苦。作者仍炽。真可悲痛。今潘奇恶极。借尔以告万众。乃操刀自割其阴曰。此宣淫报。自剜目曰。此瞋视仙佛父母及众生报。自截手曰。此屠宰生灵报。剖腹刲心曰。此阴险残贼报。断舌曰。此欺妄诅骂报。远近观传。莫不警惧。奇宛转六日。体无完肤而死。自作自受。其速如此。】

      这个例子也是讲很明显的果报。讲的是在『秀水』,这是在浙江省嘉兴这个地区,有一个人姓屠名潘奇,屠潘奇。这个人『多行不义』,就是干坏事干得很多,凡是不正义的都会做。这里举出几个例子,『教人斗讼』,就是唆使人去争斗、诉讼、打官司,让人不和,甚至让人父子兄弟不和。『攘人财物』,这个攘是侵夺,侵夺人家的财产。『淫人妻女』,这是邪淫,强暴他人的妻女。小小的不如意就会怨天尤人,甚至这里讲『怨讟神天』,这个讟就是诽谤、毁谤,因为自己有怨气,不能够反求诸己,就把怨气发在骂神、骂天上,亵渎神灵到极点。『忽死』,就是有一天忽然死了,暴死,经一个晚上又苏醒过来,这时候其实已经不是他,他完全身体是被鬼神给主宰了。他于是就呼喊,把自己的妻子叫来,把众人都集合起来,当众对着大家说,『阎君言死者受报,生者不知』,阎君就是阎王爷,专门主管人的生死,说死了的人受报应,活着的人不知道。『受者方苦,作者仍炽』,在恶道里面受苦的人,他很苦,可是正在造恶业的人不知道,还在拼命的造恶业。这个炽是炽盛,造恶业很炽盛,就是说丧心病狂,坏事做绝了,不知道将来要受地狱苦报,真可悲痛。

      从这里可以看到阎王爷都很慈悲,他是执法的,根据人的善恶来判决,可是他内心是慈悲的,不希望人造恶,不希望人堕地狱。但是人偏偏不相信因果报应,所以这次是把屠潘奇拿出来警策大家。于是他又说了,还是这个屠潘奇本人说,实际上是鬼神借他的身体向大家来宣告,『今潘奇恶极』,这个屠潘奇罪大恶极,今天借他来告诉大众。『告万众』,这个万众不仅是当时在场的人,他之后,你看我们现在读到的《感应篇》,我们所有的人都通过他的例子知道了,他要给大家显示「善恶之报,如影随形」的道理。所以他就操刀,把刀拿起来,『自割其阴』,把自己的下阴割掉,然后说,『此宣淫报』,宣是公开的意思,
    真诚 清静 平等 正觉 慈悲
    看破 放下 自在 随缘 念佛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9-2 17:42
  • 1966

    主题

    5593

    帖子

    6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66553
    35#
     楼主| 发表于 2018-2-14 20:11:00 | 只看该作者
    心就不正了。要心正,就是老法师常讲的要放下十六个字,放下自私自利、放下名闻利养、放下五欲六尘、放下贪瞋痴慢,你能够正其心,你就能够修无限的福报。这个福报能够令你的子孙都得到荣显,你自己就更不用说了,将来不是生天,必定也是大富大贵;如果你要求生净土,那是决定得生。《大学》又讲正心要在诚其意,意要真诚,诚意要致知,致知在格物,致知是致良知,人都有良心,所以他有良知、良能,这是我们本来具有的,现在为什么良知不会显现?像这个曹翰,竟然会做出伤天害理之事,来屠城,就是他没有做格物的功夫。物是物欲,就是你的烦恼、恶习,你没有跟它格斗、没有把它格除,所以良知就现不出来,意当然就不诚,心就不正了。下面引司马温公的话:

      【司马温公曰。积金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子孙必有受其报者。】

      这都是可以做为我们的格言,常常去读。『司马温公』是宋朝的名相司马光。他说过这么一段话,「你能够积累金银财宝给儿孙」,这个『遗』就是遗留给他们,我们讲遗产,这些遗产『子孙未必能守』。你苦心经营一辈子的财产交给这些子孙了,他们能守得住吗?他们要能守得住,都是有福的人,没有福报守不住;如果他们德行不好,很快就把家给败完了。所以,既然如此,给子孙培福更重要,有福的,你不给他金银财宝,他将来也能够赚到;没福的子孙,你给他一座金山,他都能把你败掉。所以司马温公也是提醒我们,不必去给儿孙留什么财产。『积书以遗子孙』,这往往是书香门第,比较清高,财产不给子孙了,那写书,把书留给子孙,可是子孙未必能读。虽然你是很好学、很爱读书、学问很高,但是子孙未必能像你这样,这也要看他有没有这样的操守、德行。所以『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这才真正为子孙积。你能够积阴德在冥冥之中,冥冥是暗中,没人看到、没人知道你在做善事,这叫阴德。阳德是人家都知道了,人家赞叹你,对你吹捧得很高,你的福报都报掉了,那也积累不下来,所以积阴德才是真实的。『子孙必有受其报者』,祖上能积阴德,子孙就能有福报,福荫子孙。所以有财与其留给子孙,不如把财布施了,换成阴德给子孙,那个财拿来做利益社会、利益众生、护持正法这些工作,这就是真有智慧的人。你有很高的学问,也不必一定要子孙去继承,你可以广开学路,让所有愿意求学的人都来你的会下学习,你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把你平生的学问都教给他们,这也是积德,子孙都能受享。我们再看底下,又讲了一个故事。

      【潘从先曰。予友阮见田。见屠人宰一猪。皮有秦白起三字。此沉沦鬼狱中。偶遣一方作猪。以彰业报。其千余年来。除受生屠戮外。必不绝刀山剑树之苦。未知何年。可结长平一案也。】

      『潘从先』,有这么一个人,说过他亲闻的一件事情,说『予友』,予就是我,我的一个朋友叫『阮见田』,你看有名有姓。有一次见到一个屠户,就是卖猪肉的、宰猪的一个人,宰了一头猪,那个猪皮上面竟然发现有三个字,叫『秦白起』,白起是战国时期秦国的一个大将,他在跟赵国打仗,赵括是纸上谈兵,不懂打仗,被白起打赢了,白起竟然把赵国四十万的军队全都活埋,坑杀了赵国四十万降兵,那一战是长平之战,可以说是历史上惨绝人寰的一次战役,就是把赵国军队全军都坑杀,白起造的杀业就重了。当时好像不可一世,他不知道后来果报之惨烈。这个猪就是白起投胎来的,要被宰杀了。这里评论说,『此沉沦鬼狱中,偶遣一方作猪』,作猪也都便宜他了,实际上他是死后沉沦在饿鬼、地狱当中,那个比作畜生要苦。只是偶然被遣送在一方作猪而已,换句话说,就像被关在监牢狱里面的罪人放出来,放放风而已,作猪等于是放风出来了,作完猪,被杀了以后还要回去受地狱苦报。这事也是可能阎王爷为了彰显因果业报,把他放出来作猪,还在牠的皮上写了三个字,秦白起。从战国时期到那个时候潘从先的朋友所见到的这个猪,已经有千余年,一千多年了,大概讲的应该是宋朝的时候。这白起『除受生屠戮外』,就像那一生他变成猪,受生做猪了,被屠杀、杀戮来还这个命债,很可能那个屠夫就是他以前坑杀的一个士兵,很可能他来还命债。除了这种还债之外,『必不绝刀山剑树之苦』,必定少不了在地狱里面受刀山剑树的苦刑。

      我们看到佛经讲的刀山地狱,那个刀非常尖锐,往上,罪人被恶鬼驱赶跑上刀山,脚踩下去就被刺得稀烂了,然后他因为痛就抬起来,一抬起来他的脚能恢复,因为地狱的身体都是化身,当然抬起一只脚,另外一只脚又得踩下去,所以另外一只脚又被刺得稀烂,于是他就拼命的在抬脚,愈拼命抬脚这刑罚就愈苦。剑树也是,那些鬼卒驱赶罪人,他们于是爬上树,爬上树他是为了逃避,结果没想到那是剑树,都是锋利的双刃剑,他们在爬的过程中就把身体割碎了。这都是过去生中他造杀业所得的苦报,完全是自己的恶心所变现出来的境界。过去章太炎先生,这是民国初年的国学大师,他是学佛的,学问很高,连鬼神都知道他。有次他被东岳大帝请去,请他做判官,判官的职务就相当于现在秘书长一样的职务,这是东岳大帝敬重他的学识,刚好可能这判官休假了,有个空缺,就请他做了一个月代理判官。结果每天晚上小鬼抬着轿子来迎他,他就睡过去了,睡得很死,不省人事,一直到天要快亮的时候他才回来,他才苏醒,这是过去讲走阴差,现在还有,我都见过走阴差的人。

      章太炎的这个官职很大,所以用轿子来抬。章太炎见了东岳大帝,想起他在经上看到有一种刑罚,就是炮烙地狱,这是罪人被逼着抱那个烧得火红的铜柱,一抱上去身体都焦烂。他认为这种刑罚太不人道了,于是就求请东岳大帝免去这种刑罚,东岳大帝微笑不答,派了两个小鬼带他去看刑场,走了一段路小鬼说,「到了,前面就是」。章太炎先生看到什么都没有,忽然他就醒悟了,才知道原来那些刑罚不是阎王爷、不是东岳大帝制造出来的,是那些罪人自己造了这个恶业,业力变现的。章太炎自己没有这种业,那个刑场就在眼前他都看不到,更不可能去受,所以都是自作自受。那个炮烙刑罚是淫业造的,罪人生前邪淫心很重,在这个地狱里面,他这种淫心就变现境界了,他看到那个烧得通红的火柱以为是美女,于是就抱上去,一抱身体就焦烂,死过去,阴风一吹他又复活了,但是他马上又忘了苦,看到那个火柱又以为是美女,又抱,如是无数次的受罚。等到什么时候他才能够从地狱中出来?他记起来了,「上一次我抱的是火柱,我这次不能抱了」,他能够记得,不敢抱了,这个时候回头,才能出地狱。所以都是自己恶心所变现的境界,白起在刀山剑树当中,那个刀山剑树哪里是阎王爷制造出来的?全是他自己心变现的,造杀业那个残忍的心就现这种境界,自己在里面受苦。受这种苦,『未知何年,可结长平一案也?』不知道等到哪一年才能够结掉长平这个杀戮四十万人的案?这个案子不好结,可能都得要千万年受报,才能把这个案子结了,还要把所有的命债都还了,至少得投胎四十万次,作猪或者作牛等等,受宰杀、还命债。下面又讲了一个故事:

      【又一耕牛。为雷震死。一士过之曰。不向人间除恶孽。偏从田内打耕牛。言讫。雷复震牛。裂肤作字云。此是唐朝李林甫。三世为娼七世牛。而今绝矣。由今计之。其受生现世所报。约略三百余年耳。外此阴府严刑极苦。殆无虚日。并求暂假为娼与牛。而复不可得者。恶业之难逃天网。固如此哉。】

      这又是讲到一个案子,这个案子是讲唐朝的李林甫,这也是一位名宰相,他后生的报应。这是讲到有一次田里有一只耕牛,就是耕田的牛,忽然天上打了个雷就把这个牛给震死了,正好这时候有个读书人,『士』是读书人,走过这里,看到雷打死了牛,就很感叹,说了一句话,『不向人间除恶孽,偏从田内打耕牛』,他就觉得有点不平了,替这个耕牛打抱不平,说「老天爷你怎么不在人间除那些恶孽、恶霸,那些造恶业的人,你不去打他们,不把他们震死,为什么在田里头把一头牛给震死了?那牛还是对人有好处的,牠们在耕田」。他就发表了这句感叹。话可不能随便说,这一说老天爷就知道了,所以『言讫』,讫就是完,讲完了,话音刚落,『雷复震牛』,复就是再次,天上又打了一次雷,把那头牛又给震了一次。这回就把牛的身体都震开了,『裂肤作字云』,牠的皮,牛皮是很厚的,全都给震裂了,翻开来,里面的皮肤上写了几个字,『此是唐朝李林甫,三世为娼七世牛,而今绝矣』,就写了这几个字。读书人看到这个字,这是老天爷给他的回答,他不是不平吗,说这耕牛为什么无缘无故被震死了?还觉得是不是天道给这些众生的报应有点不公平?其实没有不公平,完全是公平的。

      这个牛是谁?是过去唐朝的李林甫。李林甫其人大家应该很熟悉,所谓是口蜜腹剑。这个人心地奸险、排除异己,当时在朝的很多忠义之士都被他排挤,他嘴很甜、心里很恶毒,所以叫口蜜腹剑,口上讲的话像蜜糖那么甜,心里头是一把剑,杀人都不眨眼。他又很能够取悦皇帝唐玄宗,唐玄宗听信他很多的谗言,所以很多忠良的臣子都得不到重用。最后也是国家出现了动乱,就是安史之乱,差一点唐朝就被推翻了,李林甫负很大责任,这是个大奸臣。相传他死的时候见到一个鬼物,钢牙利爪,要跟他讨命,他吓得九窍流血而死。他死了以后,子孙也被朝廷贬斥,最后流落他乡,家破人亡。他自己死了以后遭杨国忠的弹劾,所以皇上给他定了罪,削去了他生前所有的官职,而且他的尸体还被从棺材里拉出来鞭尸。他本人的果报就是老天爷在这牛皮上写的字,三世为娼、七世为牛,做了三世的娼妓,这是地位很卑下、很贱的人;七世做牛,当然也是要还这些命债。『而今绝矣』,这些报应到今天才算是绝,才算完。原来这头牛被震死绝对不是偶然的,都是前生造的恶业,这生又遭报应,而老天爷慈悲,用这个公案显示给大家看,让大家知道善恶报应。『由今计之』,当时说「由今天来计算」,从唐朝到那时候其受生现世所报,约略三百多年。那个时候应该是宋朝的时候,大概是三百多年了。

      『外此阴府严刑极苦,殆无虚日』,实际上李林甫决定是下了地狱,在阴曹地府受严刑极苦,地狱里的时间跟我们这的时间又不太一样,时空不同,我们人间是三百多年,他在地狱里面那个时空,在他自己感受上就是好多劫了,因为地狱里面是度日如年,何止是度日如年,度日如劫,痛苦不堪。『殆无虚日』,这个殆是大概的意思,大概因为写这本书的人也没下地狱看过,只能说个大概,但是绝对是真实,没有虚日。在阴间地狱里头没有一天是闲着的,天天得受严刑极苦,《地藏经》里就讲的真实话,一日之中万死万生,死一万次,又活过来一万次。地狱不能够一死就死了、就没了,那不行,死了以后阴风一吹又活过来,因为他是化身,随着念头一动,他又出生一个身体,继续受报,所以那个苦是不间断的,一天二十四小时里面要生死一万次。你看那个频率,就好像刚才讲的炮烙地狱,一天得抱一万次,死一万次,你就可想而知那个痛苦到什么程度。『并求暂假为娼与牛,而复不可得者』,在阴间里面,这些地狱的众生苦得就希望能够求得暂时的放假,希望不要受苦了,希望能够做一个娼妓、做一头牛都不可得,对他们讲那都是大福报。对地狱众生,做娼妓、做畜生都是他们梦想不到的,就可见得那种苦受跟畜生比都不是,天地之差别。『恶业之难逃天网,固如此哉』,恶业难逃果报,这里讲天网,实际上就是因果规律,所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因果报应丝毫不爽,固如此哉,确实如此。这是又举到这些历史上的名人来示现的果报,讲到「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决定不差,这句经文就讲到此。下面经文:

      【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

      这里是做一个总结。这个『是以』就是因此,说到天地之间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的轻重来夺取人的寿算。批注里讲:

      【此句至算尽则死为一节。】

      这是一节经文。

      【言人之一生。日夜时刻。上下四旁。皆有鬼神鉴察也。】

      这是讲鬼神的鉴察。

      【天有三官五帝。百神诸司。地有五岳四渎。城隍里社。又有举意司。专主关达人起念处之善恶。凡此皆为司过之神。】

      这里先解释『司过之神』,道家讲得比较详细,这些天神有哪些?举出几个例子,一个是讲『三官』,天上有三官,这是道家讲的天官、地官、水官,又称为三帝。传说是天官赐福,我们经常会看到有小楹联上面讲「天官赐福」;地官是赦罪的,人犯了罪,他来赦免,总得我们自己要悔罪、改过自新才能够招来赦免;水官是解厄的,解除我们的灾难,所以是三官。『五帝』是古代讲的五方上帝、五方天帝。『百神』,这百字也不是确指,就是讲众多的神灵,『诸司』,这些神灵各司其职,各人管各人的事情,各有职权,就像刚才讲的,有专管赐福的、有专管赦罪的、有专管帮人解厄的,或者专管记录罪行的等等。『地有五岳』,地上有五岳,五岳就是我们中国讲的五座名山,所谓东岳泰山、南岳衡山(在湖南)、西岳华山(在陕西)、北岳恒山(在山西)、中岳嵩山(在河南),这叫五岳,这山都有山神。

      还有『四渎』,就是四条江河,所谓长江、黄河、淮河、济水,合称为四渎,这是讲水神。底下讲『城隍』,城隍是守城池的神,一个城都有城隍,当然城隍有大有小,城市也有大有小。『里社』就是讲土地神,这个就比城隍要小,就像一个乡、一个里里面的神灵。『又有举意司』,这又是一种神,举意司,『专主』,主是主管,专门主管关达人起念处之善恶,人起心动念是善还是恶,神灵都知道,善的记在善薄上,恶念记录在恶薄上。你看连念头神灵都不放过,更何况做出行为?『凡此皆为司过之神』,这些就是经上讲的司过之神,司就是主管,尤其是人犯的过错决定逃不过神灵的眼目。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

      【犯。即自召也。夺。除去也。算。百日也。】

      这是解释这三个字,依人所犯,这个犯都是自作自受,自己造的罪业,将来神灵就根据这些罪业给他定罪。『夺』是除去,就是除掉他的寿算,『算』是一百日为一算。后面有讲到,这个罪业如果是重的甚至能够夺一纪,一纪是十二年;如果是轻的,轻的是一百日,一直把人的寿命全部夺完为止。下面讲:

      【天心仁爱。欲人于独知之地。为善去恶。因有司过之神。检察人之所犯。量度重轻而夺算焉。】

      我们看到这里,
    真诚 清静 平等 正觉 慈悲
    看破 放下 自在 随缘 念佛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9-2 17:42
  • 1966

    主题

    5593

    帖子

    6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66553
    36#
     楼主| 发表于 2018-2-14 20:12:32 | 只看该作者
    不是走路,是匍匐着往前爬到台阶下,然后听这个召唤,一直爬到帝君的案前。此时帝君就对他说,「功名的事情」,就是读书人该不该考上这些名册,「这种事情属于天曹秘录,是上天秘密的档案,不能够随便泄密的」。帝君召他来,这里讲是因为他有至诚心。『因汝至诚』,因为你侍奉帝君真有一种真诚心,十几年如一日,所以给你特别的教育。教什么?就是教因果。所以把你召来,给你细细的分析一下。然后帝君接着说:

      【汝祖父甚朴谨。自食其力。从无负人。已注尔前榜乡科。彰传家忠厚之报。因汝平生遇神佛稽首。但默求功名如意。及妻杨氏病痊。白头相保。孀母在堂。并未祈佑一语。以此降尔两科。中在下榜五十三名。汝宜改行。毋更触天心也。用予叩头谢罪。】

      帝君就跟他细细的分析,告诉王用予说,「你的祖父为人很朴实、很谨严」,谨言慎行,这是很厚道的一种人品。『自食其力』,从来不去求人,『从无负人』,也没有亏负过任何人,没有做过亏心事。因为你祖父的这种德行,所以帝君已经批注了,把你定为此次乡榜本来是考到前面几名,就是属于高中,这样来表彰你家里头『传家忠厚之报』。祖父有阴德,阴德能传家,他忠厚传家。可是你就不争气,『因汝平生遇神佛稽首』,你也信神、信佛,都跟他们叩头。也求,只是默求功名如意,求你自己得到功名,做事情能够一切如意,为自己求;以及为妻子求,妻子杨氏得了病,你求她的病好、痊愈,跟你能够白头相保,一直夫妻到老。可是你自己的孀母在堂,孀母是寡母。他的父亲已经去世了,就剩一个老母亲在堂。你却并未祈佑一语,从来没给你妈祈过福,只是求神、求佛保佑你自己、保佑你的太太,没给你妈求过。因为你这种自私自利的心,已经把你降了两科,本来你是名列前茅的,现在你只能中『下榜五十三名』,本来是上榜,现在变成下榜。然后帝君就告诫他,『汝宜改行』,宜就是应该,你应该好好改你的德行,不能再自私自利了,要求也先给你妈妈求,不要先求自己,然后你把心量扩大,要能为天下人求,你这种仁心才能感得天的好报。『毋更触天心也』,毋是不要,不要再触怒天心了,天帝这样提醒你,这是对你慈悲,你赶快改过。王用予听了文昌帝君这一番话,说的都是事实,立刻叩头谢罪,还好幸亏早听到帝君的告诫,要不然连下榜都上不了。下来:

      【帝君又曰。同社周吉。今科本省解元也。时社中惟吉最恂懦。而文字复不胜诸人。闻之不胜愕然。因叩问中元之故。】

      帝君又接着跟王用予讲,「你们这文昌社里头还有一个读书人叫周吉,是山西省这一次考乡试的第一名」。『解元』是乡试第一名,就是中举人,他是本省第一。『时社中惟吉最恂懦』,王用予当时听了也觉得很惊讶,因为他们社里头只有周吉这个人是最温顺,恂懦就是温顺、恭谨,很谦虚,对人很恭敬,所以谦能受福。他写的文字,就是他的文章也并不怎么样,并不能够超过其它这些书生,所以王用予听了之后就不胜愕然。『愕然』是很惊讶,惊讶得不得了,这是绝对想不到,他居然能中乡试第一名,解元。所以就叩问中元之故,于是又给帝君叩头,来请问为什么周吉能够高中乡试第一名?

      【帝君曰。周吉父祖俱为士。从无一字入公门。从不奸淫一妇女。相沿三代。未尝形人一短。暴人一恶。且其曾祖作百忍说以劝人。感化者多。故其父子祖孙。以简静基福者。六十余年。最上阴德。人皆不知。上帝克嘉。注昌三代。今吉发元。特福泽之肇端耳。】

      王用予听说周吉居然高中乡试第一名,解元,所以叩问什么原因。帝君就给他详细的解说,周吉的父亲、祖父都是士人,就是读书人,所以他也是书香门第。但是他的祖父、父亲从来没有写过状纸,没有一字入公门,就是没有跟任何人打过官司、没有诉讼、没有给人写状纸,这就是积阴德。《朱子治家格言》里面就讲,「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不仅自己不要去争讼,也不要帮助人去争讼。过去读书人相对比较少,所以有些人打官司会找读书人写状纸,周吉家里祖父、父辈都没有做过这种事情。而且从来不奸淫一个妇女,家里祖祖辈辈为人都很清高,绝对不会做那些亏心事。『相沿三代』,从祖父到他三代了,都未尝形人一短、暴人一恶。你看祖孙三代人,为人都是厚道,特别是口业,绝不会去揭人的短处,人家有毛病,不放在心上,更不挂在口上。不暴人一恶,就是不暴露人的恶行,就是《感应篇》里面讲的不讦人之私。

      底下又说,除了这种厚道存心以外,他的曾祖,就是祖父的父亲,还作过『百忍说』以劝人,作了一篇文章,劝大家要忍耐,百忍成金,劝大家能够忍,这是很有功德的。现在这个社会乱,就是乱在大家都不能忍,都在争名逐利,都会损人利己、互相的争斗。这个「百忍说」劝了很多人、感化了很多人,这是法布施,功德很大,以圣贤教育来教化大众,这个功德是尤其的大。所以其父子祖孙,从他的祖祖辈辈下来,『以简静基福者,六十余年』,简默、安静,就是为人能够廉洁、安分守己,以积厚福,做为福德的根基,就是培这样一种福报已经有六十多年了。这是最上的阴德,而且人都不知道,正因为人不知,这才是阴德。阴德天报之,所以感动了上帝,就是一般我们讲玉皇大帝,佛家里面称忉利天主,上帝都嘉奖,准备要令这一家发起来。『注昌三代』,注就是已经下了批注,要使他们家三代昌盛,从周吉开始,就是周吉、周吉的儿子、周吉的孙子三代都昌盛,这是祖上有德,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这次周吉发元,就是他中了解元,这是乡试第一名,后面他还要继续考试,乡试完了要会试,会试完了还殿试。会试的第一名称为会元,殿试就是考进士,第一名是状元。周吉是刚刚开始,『特福泽之肇端耳』,这只是他家里的福泽之肇端,开端,后头的福报会延绵不断。这下王用予服了,才明白原来谁该考中、谁该不中,那都是靠德行来感召的。

      【用予复叩首云。】

      他又继续叩头问,因为他最看好同社的两个人,一个是俞麟,一个是郁从周。他就问:

      【同社俞麟。郁从周。未审发科第否。】

      这两个人不知道该不该考上功名?『科』是中举人,『第』,及第就是中进士。

      【帝君检阅太原士子册。色若不怿云。俞麟应得一科。因事亲腹诽。且溪刻论人。不近情理。而妄以君子自命。故黜其科。使其穷年潦倒诸生间矣。】

      文昌帝君此时也满王用予的这个愿,帮他查一查他问的这两个人的档案,即是『检阅太原士子册』。太原在山西,这些人属于太原管。文昌帝君把那些读书人的名册翻出来,找到他们俩的名字。脸色很不好看,『色若不怿』,好像很不愉快、很不悦,就说,俞麟这个人,他本来应得一科,本来这次乡试应该考上的,但是因为他『事亲腹诽』这个罪,这是第一条。事亲是好事,你看前面讲到俞麟这个人以孝谨称,大家认为他是很孝顺父母的,而且为人也很恭谨,但是帝君一查,原来他事亲腹诽。后面有解释什么叫腹诽,腹是肚子,诽是诽谤,肚子里诽谤自己的父母,表面孝顺,实际上不孝顺。『且溪刻论人』,溪刻就是很苛刻,在评论、批评别人的时候,讲得非常的苛刻、尖酸刻薄、不近情理,让人听了都受不了。而且他还妄以君子自命,因为他懂了一些道德仁义的道理,以为自己做得不错,别人也这样的称叹他,所以他就觉得自己是个君子,『以君子自命』,自以为是、觉得了不起,这样的心行就把他的福报给折了。『故黜其科』,黜就是罢除,本来他能够考上举人的,现在给罢免了,就是落榜。而且他一生都没有机会再考上举人了,『使其穷年潦倒诸生间矣』,他这一生只能做个秀才,秀才不算功名,功名是指举人、进士,秀才还是个学生。穷年潦倒,没办法做官,连公务员都当不上,穷年就是一生都潦倒,很不如意。王用予听帝君说了一个罪名,叫事亲腹诽,于是:

      【用予请问。何谓腹诽。】

      这个是什么意思?

      【帝君曰。彼于父母。言语举动。心辄不然。但勉强不露声色。浮沉顺之。真性日离。伪以相与。是视亲如路人矣。假行窃名。最撄神怒。故尔罚之。】

      这一段如果不是文昌帝君给我们说出来,可能我们自己犯了都不知道。帝君就解释什么叫事亲腹诽,说俞麟对他的父母,『言语举动』,父母的一言一动他心里很不以为然,就是瞧不起他的父母,没有打心里头生起对父母真实的恭敬心,只是勉强不露声色。毕竟是个读书人,读书人要讲求孝悌忠信,如果是表面上没做出来,那别人也会批评。更何况他们结了文昌社,提倡修身、立德,德以孝为本,所以必须得做个样子出来,更何况别人还赞叹他,以孝谨称,乡里头都称叹他这个人很孝顺,所以他必须得做出个样子来。虽然对父母没有真正恭敬心,他勉强不露声色,装得很像,表面上挑不出他的毛病,确实礼节上都做到了。对他父母,别人看来不错,这只是浮沉顺之,浮沉是随顺世俗、随波逐流,不是用真心来尽孝,而是勉强随着世俗、随着应有的这些礼节来顺着做,所以做的是假的,不是真的。『真性日离』,心与行不一致,这就一日一日跟他的真性远离了。真性本来具足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些德行,不是人教的,不是从外面学来的,都是真性中本有的。我们修这些德,目的就是为了回归真性而已。现在我们表面做一套,内心又是一套,这就是跟真性愈来愈远,全是虚伪假造,『伪以相与』,一日一日就变得虚伪了,人愈来愈谄曲、虚伪。到最后『视亲如路人矣』,他的孝心愈来愈淡掉、没有了,看父母就像路人一样。

      底下又说『假行窃名』,最麻烦的是他的这些德行都是假的、装出来的,而又得了好名声,你看乡里都称他孝谨,虚名而已;如果名不符实,『最撄神怒』,撄就是受,最受神怒,神最怨怒的就是那种搞假的、虚伪的人,欺世盗名、没有实德,全是做表面功夫、博别人的赞叹,而自己一天一天在堕落。『故而罚之』,帝君就以这个罪名来惩罚他,事亲腹诽,所以剥夺了他的功名。这真的是我们凡人意想不到的,一个表面上看起来很有道德的人,怎么最后穷困潦倒?我们之前有读过、讲过《俞净意公遇灶神记》,这个人大概跟俞麟是同一类的人,他也是在乡里结文昌社,也是提倡修身立德,但也是搞假的,而自己事事不顺,还怨天尤人;如果不是遇到灶神点化,那他这一生灾难会愈来愈惨重。如果不是他遇到灶神,灶神给他开示,他把这些写出来,我们真的自己都意料不到,很可能我们也是这种人。特别是读圣贤书的人,发心学圣贤,只学了个表面,没有真正学到实德,所以表面上的学问愈好,可能离真性就愈远、愈是虚伪;而得到的名声愈好,愈招神怒。真的像《俞净意公遇灶神记》里讲的,天罚日甚,何由祈福哉?你还想祈福报?不可能。这是俞麟的下场。至于第二个人,郁从周这个人,他下场就更惨了。前面有提到郁从周,这是一个很有风度的才子,学问又好、文笔又好、辩才又好,人皆赞叹,可是你看他什么下场?

      【至郁从周。生畀异才。二十六成进士。三十余应迁中丞。四十五晋大司空。兼领司农司寇诸印。五十四以少保致仕。至六十九岁善终。】

      这是他本来应得的福报。这个人很有才华、很聪明,『生畀异才』,这个畀当赐字讲,生赐异才,就是天赐他这种俊才,他非常有才华,天生的。当然也是前生修得好,这一生有这个福报。按照他原来的命,应该是二十六岁就考上进士,三十出头就应该官做到中丞,中丞是古时候御史大夫底下设的部门的主管,我们现在说应该是副部长这样的职务。到四十五岁晋大司空,四十五岁晋升到大司空这个官职,大司空在古时候专门掌管工程,就是工部尚书,专门是管建设的部长。『兼领』,还不只是一个部,他还兼管『司农』,这是农业部长;『司寇』,这是主管刑狱纠察的,有点像我们现在讲的最高检察院检察长,是一个大官,身兼三大部的部长,他拿这些部的印,就是掌管这些部门。到五十四岁退休的时候,以『少保』这样的爵位退休,少保是太子的老师,所谓少师、少傅、少保,这是很高的荣誉,寿命应该活到六十九岁,善终。所以一生非常的好,可以说是享受到富贵荣华、长命寿终。可是下面说:

      【缘自十七岁为诸生后。恃才傲物。谐谑讥弹。语多凑巧。冥司录其轻薄口过。已满二千四百七十余条。上帝震怒。注于阴恶籍中。悉除所有。倘不知悔过。溢三千条。将夺其寿算矣。将录其子孙入丐籍矣。】

      帝君讲了他之前应得的福报,可是皱着眉头就说,这个郁从周因为从十七岁考上秀才以后,做了诸生,『恃才傲物』,因为他自己很有才华,口才也好、文笔又好,所以就很傲慢,什么人都看不起。于是谐谑讥弹,口才好就经常调侃、戏谑他人,或者是讥讽、抨击他人,出语伤人。『语多凑巧』,他讲的话可以说表面上看起来都讲得很有道理,实际上都在尖酸刻薄的挖苦人,而且都讲中,所以讲得让大家都服气,可是这种轻薄的口过在冥司、阴间已经被记录下来了。口业很容易犯,特别是已经说习惯了,自己最后是不知不觉,所以就积累起来。这个郁从周已经满了二千四百七十多条口过,这是在神灵的档案当中记录下来的,这使上帝震怒,这个人就应该惩罚了。

      所以『注于阴恶籍中』,把他的这些口过全部记录在阴恶籍中,这些恶叫阴恶,别人看不出来的恶。杀生、邪淫固然很明显;口过,随口说出来的话,自己没有觉察,别人可能也不怎么觉得这是大恶,但是鬼神确实不会放松惩罚,所以将郁从周本来命中应得的所有这些功名富贵『悉除所有』,都除掉了。『倘不知悔过』,倘若他还不知道悔改自己的过错、过恶,等到这个口过满三千条之后就要夺去他的寿算,本来他应该活到六十九岁,对不起,寿命得减短,就像《感应篇》里面讲的,「大则夺纪,小则夺算」。如果是大的口过,譬如说把人的隐私揭露出来,诽谤中伤,让人一生名誉扫地,可能至少是除掉一纪,一纪是十二年;如果是小过失,只是随便调侃别人,挖苦一下、批评一次,就夺一百天,看这个过失的大小。不仅他要被夺寿命,而且要把他的子孙录入『丐籍』,他子孙将来要沦落成乞丐。你看,本来他是大富大贵人家,子孙应该是很不错的,现在全把福报除掉了,变成乞丐的命。下面是帝君一段评论,也是特别的深刻:

      【伤天地之和。犯神明之忌。莫此为甚。故其罪与杀生邪淫等。尔辈慎之。】

      把郁从周为什么惨遭天罚的业因点出来了,他伤天地之和,造的口业太多,把天地间的和气给伤了。要知道批评人、中伤人、毁谤人,不仅伤了人与人之间的和气,伤久了,
    真诚 清静 平等 正觉 慈悲
    看破 放下 自在 随缘 念佛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9-2 17:42
  • 1966

    主题

    5593

    帖子

    6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66553
    37#
     楼主| 发表于 2018-2-14 20:13:19 | 只看该作者
    天地的和气也被你伤了。这就震怒天地鬼神,『犯神明之忌』,神明最忌讳、最痛恨的就是这种常讲轻薄言语的人,随口说出那些中伤批评的话,神明都会被触怒。所以『莫此为甚』,轻薄口过这个罪业是最严重的,伤天地之和、犯神明之忌,口过最严重。『故其罪』,这种罪业与杀生、邪淫是一样的、同等的。『尔辈慎之』,就是你们这些读书人特别要谨慎,不要犯。因为读书人最容易犯口业,读了圣贤书,不是用圣贤道理来修自己,反而专去挑别人的毛病,那是最损阴德的。下面说:

      【良久。又谕云。】

      过了好长一段时间,大概王用予意想不到郁从周是这个结局,所以帝君就让他思考、消化。然后再跟他说,谕就是帝王对臣子的告诫,又谕云:

      【淫。杀。口过。丝粟有报。不待言矣。但淫杀二业。自爱者。犹知禁戒。至于口头讪笑。随意讥弹。诛隐贼心。习矣不察。究至言貌心胸。尽成轻薄。鬼神悉记。凶恶相随。向来福泽胎元。顿易为贫穷躯壳。可惜可惧。汝当广劝世人。鉴兹为戒。毋烦吾签榜时。大费踌躇也。】

      这一段是帝君对王用予最后苦口婆心的开示,告诫这一班读书人,最重要的是我们自己要反省,我们自己有没有这种过错?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帝君说,『淫、杀、口过』,邪淫、杀生、口业,犯这些罪的,『丝粟有报』,丝就是一条丝,粟就是一粒米,这都是极小的东西,意思说犯这些罪,哪怕是极小的行为都有报应。『不待言矣』,这个不需要多说了,你是读书人,本来就应该知道,《尚书》里头就讲,「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因果报应丝毫不爽。

      『淫杀二业,自爱者,犹知禁戒』,这个比较粗、比较明显,邪淫、杀生,只要是自爱的人都会禁戒,他不会犯。至于读书人的口头讪笑,读书人很爱发表评论,读的书多,言辞就多,口头上就造了口业,很容易嘲笑、挖苦别人,批评、毁谤、随意讥谈,随着自己的欢喜,肆无忌惮的来讥讽、抨击别人,或在人面前来批评、挖苦,或在人背后毁谤、中伤。『诛隐贼心』,这个隐是暗中,诛是诛伐,就是害别人,但是自己害人的心隐藏得很好,用言语来害人比用刀子害人要隐蔽,但是可能更厉害,习惯之后自己都不觉察了。怕就怕这一点,有错,你知道自己错了,还能改;如果都不觉察这是过失,这罪业一直在累积,最后就是无法弥补了。『究至言貌心胸』,最后到究竟,以至他的言语、容貌、心胸,『尽成轻薄』,变成尖酸刻薄的人,老爱批评人,最后就变成轻薄的人。『鬼神悉记』,他每一次犯口业都给记下来,就按照这种罪业来惩罚,所以凶神恶煞都跟着他。「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如果我们自己的心总是跟人对立,不能够容忍人、宽恕人,没有慈悲的爱心,而常常是批评人、毁谤人,这叫害人之心,自然就感召喜欢害人的凶神恶煞。以至于『向来福泽胎元』,向来是过去的,可能是生生世世积下来的福报,先天的元气、福德之气,『顿易为贫穷躯壳』,易就是变,最后整个就变成了贫穷躯壳。那个身子本身是一个福德之身,因为轻薄口过就变成了贫穷、下劣、没有福报的躯壳,里头装的不是福德,全是罪业。『可惜可惧』,真是太可惜,让我们要真的生起畏惧,果报是不讲情面的。

      『汝当广劝世人』,这是帝君劝王用予,「今天我把你召来,跟你说的这番话,跟你说清楚这个因果报应,尤其是阴德之报和阴恶之报,你听清楚了,回去人间要广劝世人、教化大众」。『鉴兹为戒』,以俞麟还有郁从周,包括你自己的这些过失为戒,不可以蹈他们的覆辙,使这些读书人要考功名的时候可以顺顺利利。『毋烦吾签榜时,大费踌躇也』,不要累得我在签这些榜的时候,本来你命中该中的,我还要很犹豫不决、大费周折,该让你上榜还是不上榜?想得很多,浪费我的时间精力。意思说,是你自己德行不够,所以让神灵想帮都帮不上忙。

      【用予再拜而退。晨钟惊寤。鸡三唱矣。遂叩谢而援笔记之。及秋榜开时。周吉果冠一省。用予因布此告世云。】

      王用予听文昌帝君这一番教诲,很感谢,这是一般没有因缘得不到的教诲。『再拜而退』,退了之后梦就醒了,『晨钟』,早晨有钟声,因为他那天晚上住在文帝行宫,大概有钟,道家的庙早上可能要做早课,敲着钟就该起床了。惊醒,『寤』就是醒了,这时候鸡也啼了三次,就是该天亮了。他起来之后就向文昌帝君像前叩谢,于是提起笔把梦中所遭遇到的这些事、所听到的文昌帝君的教诲全部记录下来,记录下来怕别人不信,先收着。等到秋天乡试开榜之后,看到果然如梦中所听闻的,『周吉果冠一省』,在山西省他是第一名,中了解元,这是应验了,说明这个梦不是假的。于是王用予就把他所记录的东西公布于世,以告诫世人,因为这是文昌帝君叮嘱他的,他一定得做。这一段故事可以跟《俞净意公遇灶神记》,这两篇文章互相来参看、互相的补充,两个文章是同类的,一个是遇灶神,一个是遇文昌帝君,都是讲内心隐讳的罪恶,外头的人看不见,但是因果报应绝不会有偏差。所以这一篇文章甚至可以单独流通,譬如说挂在网上,用白话文做一个解释,给大家以警策。下面又讲了一个故事:

      【宋光孝安禅师。定中见二僧相语。初有天神拥护。倾听久之。散去。俄而恶鬼唾骂。仍扫脚迹。盖二僧初论佛法。次叙间阔。末谈利养也。】

      这是讲在宋朝光孝寺,在广州,这是我家乡,我过去常常去的光孝寺。当时有一位『安禅师』,他入定,在定中见到有两个僧人,这两位僧人在那谈话。一开始有天神拥护他们,而且倾听,天神也来听他们谈话,听了很久,慢慢就散去,天神就走了。不久,『俄而』就是不久,恶鬼上来了,这些恶鬼对着他们唾弃,吐口水、骂他们。当然这两个僧人也没听到,这是不同维次空间里的生命,他们不知道,但是肯定有一种气场,这气场就不好了。而且恶鬼,这个『仍』是而且,扫了他们的脚迹,大概就是对他们的一种轻蔑。安禅师看到这一幕,是怎么回事?底下把原因说出来了。『盖二僧』,盖是提起这个原因,这两个僧人一开始在谈论佛法,所以天神来拥护。像我们这样在一起谈论佛法,我相信也是有天神拥护的。可是谈着谈着就开始,『次』就是其次,接着在那叙旧,『间阔』就是久别重逢,他们两个人可能很久没见面,阔别时间很长了,重新见面,开始谈久别之情,这是世情。谈世情的时候,天上神就没必要留在这,所以他们就散去了。结果谈着谈着,『末谈利养』,到最后谈起利养来了,说「你最近做经忏赚了多少钱?人家给你多少供养?你要准备在哪盖庙?」开始谈利养了。结果就招恶鬼上来,唾骂他们。你看这报应多么神速,真的是感召,那些天神、恶鬼都是自己感召的,像《感应篇》里讲,「夫心起于善,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或心起于恶,恶虽未为,而凶神已随之」,吉凶祸福都是自己招的。底下评论说:

      【夫谈及世事。尚被鬼神瞋责。况今人之身口意业。有不止此者。其为神瞋鬼责。又当如何。亦可畏已。】

      你看这两个僧人在谈世事,世间的这些事情、利养,一般凡人都会谈,我们都觉得没什么罪恶。他们尚且被鬼神瞋责,鬼神听到了都会瞋怒、苛责他们,为什么?因为出家人修道,道业未成,却谈世间名闻利养,当然会被鬼神瞋责。『况今人之身口意业』,就是现在的人,不要说别人,就看自己,自己的身口意业还不止谈利养的问题,可能还会造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事情,可能满腔的贪瞋痴慢。『有不止此』,甚至会谋算、暗害别人。『其为神瞋鬼责』,遭到神的怒、鬼的责罚,又当如何?所以不能不生起畏惧,你果然知道头上三尺有神灵,你还敢造恶吗?敢造恶就是亵渎神灵。过去不知道就罢了,现在咱们学了《感应篇》,就没有理由不知道,现在如果还继续造恶,那对不起,这叫明知故犯,最招神瞋鬼责。我们再看《感应篇》下面一句:

      【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

      『算』,刚才我们有提到,是指寿命一百天。前面讲到鬼神依我们所犯罪恶的轻重来夺去我们的寿算,一直减除寿命,到最后福报尽了,就会出现『贫耗』,又『多逢忧患』。批注讲:

      【自此至算尽则死。皆实言夺算之事也。】

      从这里开始,到下面『算尽则死』这一句,都是讲鬼神夺算这些事情所获得的果报。算减则贫耗:

      【贫是无财。耗是家破。】

      多逢忧患:

      【多逢。言不善之人。处处遇之也。】

      不善的人处处会遇到忧患。

      【忧出于己。患生于外。】

      自己心里头生出来的叫『忧』,在外面遭到的不幸叫『患』,祸患,忧患都是因为恶业感召,换句话说,行善积德之人没有忧患。所以孔子讲,「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一个有仁慈心的人,也就是他行善积德都做得很好,自然就不会有忧患了;有忧患的人往往都是不仁的。倒过来就是这样讲,仁者不忧,忧者就不仁。智者,有智慧的人就不会迷惑,他深解因果报应丝毫不爽,哪怕现在他自己遭遇到不幸,他也不忧,这就是不迷惑。为什么?该报的就报,这是我过去造作不善得到的苦报,我继续行善、努力行善,最后离苦得乐,这不迷惑。勇者,勇敢的人没有畏惧,而真正没畏惧的是「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俯仰无愧,没有做亏心事。他能勇于改过自新,他就没有畏惧,不会惧怕有恶报。所以多逢忧患的人都是因为他自己恶业所感。

      【盖不善之人。其欺掩为神所窥。至于算减。故贫耗忧患接踵而至也。】

      这大概是因为不善之人欺掩,不善的人作了不善还欺骗别人、掩藏自己的罪恶,那就是大不善。本来人都有习气,造作了不善,勇于忏悔改过,这就是善。「倘揜饰,增一辜」,倘若自欺欺人、掩盖自己过失,那就是大恶了。以为自己能够欺骗别人、能掩藏自己的过错,但是神都看得很清楚,『为神所窥』。窥就是暗中看到,他自己不知道,神看得很清楚,于是根据他所造的恶行减除他的寿算,最后让他福报消完。『贫耗忧患接踵而至也』,接踵,踵是脚跟,接踵就是后面的人接着前面人的脚跟,意思就是一个接一个,很密,贫耗忧患一个接一个就来了,他会有很多不幸的遭遇。再看下面的经文:

      【福善祸淫。造化之定理。人欲避凶趋吉。必迁善改过。其要当先治心。检己三业。勿令放逸。堕于邪网。应递相劝诫。心口相训。心语口言。汝当说善。莫说非法。心复语身。汝行精进。莫行懈怠。一日一时。一刻一念。乃至剎那。如是简默。自制我心。自慎我口。自治我身。久久无间。自然不以外境动心。湛然无欲。全体是善矣。岂至减算而贫耗忧患乎。】

      这一段也讲得很精彩。『福善祸淫』,行善的人必定得福,所以叫福善;祸淫,这个淫就代表重恶,所谓「万恶淫为首」,造重恶之人一定得祸殃。因果报应的道理是『造化之定理』,造化就是指大自然,大自然一定的道理、规律。自有天地以来,因果规律就已经有了,这个道理佛家讲得最明白。因果报应怎么来的,为什么会有因果?佛家大乘佛法里讲,宇宙的由来,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这是《华严经》里讲到的道理。我们的真心本性能现宇宙万物;我们的识,就是我们的妄念,能够把心所现的境界变成跟自己念头相应的境界。譬如说你的念头是善,它就能够变成善境界,人道、天道,这是善道;如果我们的念头是恶,贪、瞋、痴的念头,就把心所现的境界变成了三恶道,地狱、畜生、饿鬼这三恶道。

      像现在量子力学家都已经发现了,原来整个宇宙万物,构成它的基本粒子,都源自于人的意识、念头,是念头的波动才引起物质的产生,所以物质分析到最后只是波动而已,那个波动就是念头在动。一念动,这宇宙万物就发生了,这一念灭了之后,宇宙万物就没有了;然后又一念发生,宇宙又出现了,念头随即又灭,宇宙就又灭了。这个念头是用极快的速度在那相续,《菩萨处胎经》里面就讲,一弹指有三十二亿百千念,速度极快,就在这极快当中,念头的相续导致了宇宙的幻相在相续,实际上没有,只是念头。就像梦境一样,梦境实际上是没有的,是你念头变现的。一念接一念的相续相,造成我们所看到的宇宙。念头的相续就有因果的相续,当下这一念是因,它所现出的境界就是果,因果同时。这一念是善,马上现出善境界;这一念是恶,立刻现出恶境界,同时出现。如果你的善念在相续,那善境界就相续,所以我们就看到有人道、天道;甚至如果这念头是净念,念阿弥陀佛,你就看到极乐世界在相续,而实体全是空的,都是念头。所以,因果实际上是一个相续的相,福善祸淫当然就是自然的道理,如是因就如是果,如是念就产生如是的境界,造化之定理。如果念灭了,宇宙就灭了,天地就没有了,那你就等于回归常寂光,一念不生,本自清净。

      这道理很深,圣贤为我们大众讲这么深的道理,大众不容易理解,于是就讲因果报应的道理给我们,这是我们眼能见到、亲身能感受到的,从这里入手。我们深信因果,最后穷究根源,你就能豁然大悟,原来是一切唯心造。所以彻悟禅师说得好,「善谈心性者,必不弃离于因果。深信因果者,终必大明乎心性」。佛菩萨善谈心性,肯定是从因果讲,因为心性就是因果,因果是相,心性是体,它们是一不是二。我们凡人能深信因果,最后一定大明心性、大彻大悟。所以因果教育是圣贤、佛菩萨度化众生的下手方便,根本方便。

      『人欲避凶趋吉,必迁善改过』,道理浅显易懂,可是里头的义是极深的。对一般凡人讲,大家都希望避凶趋吉,避免凶灾、趋向吉祥,就是得好报。那就告诉你,必须要迁善改过,把自己的过错改掉、努力的行善,你就能趋吉避凶。『其要』,要就是关键,关键怎么做?『当先治心』,因为心是行为的根本,修我们的心,自然就能修正我们的行为,连儒家《大学》也这么说,「修身在正其心」。可是我们的心,这个心是讲我们的妄想心,念念在相续的这个心,如果不经过修持,它就乱动,所以要治心,要对治它,起心动念歪了、邪了,要把它纠正过来。还要『检己三业』,三业是身、口、意的造作,我们要不断的检查,检自己的三业,不要检别人的三业。『勿令放逸』,我们的身口意不能放逸,『堕于邪网』,堕入邪见网或者邪行网中不能自拔,这就麻烦了。

      应该『递相劝诫』,递就是交替,相是互相,跟一起志同道合的同修道友互相来劝诫,就像我们现在一起共修、一起学习《太上感应篇》,就是递相劝诫。要首先劝自己,然后顺便劝别人,有机会要跟大家说,甚至能够发心讲《感应篇》、讲《汇编》就更好。『心口相训』,先是对自己,自己劝自己,
    真诚 清静 平等 正觉 慈悲
    看破 放下 自在 随缘 念佛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9-2 17:42
  • 1966

    主题

    5593

    帖子

    6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66553
    38#
     楼主| 发表于 2018-2-14 20:14:06 | 只看该作者
    我的心跟我的口互相来劝诫。我的心对口说,『语』是当动词讲,对口说。『汝当说善』,我的心对我的口说,「你要讲善的言语,不要讲恶的言语」;『莫说非法』,不善的叫非法,具体而言就是《十善业道》里面谈到的,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这就属于非法之语。妄语是骗人的话,两舌是毁谤中伤、挑拨离间的话,恶口是骂人的话、难听的话,绮语是花言巧语、虚伪不实的话,这些都不要讲,我的心要对我的口常常劝诫。『心复语身』,心要对我们的身体、四肢说,『汝行精进,莫行懈怠』,你要精进的修行,最起码不能杀生、偷盗、邪淫,要努力行善,不要懈怠、偷懒。这个心是主宰,心就好像皇帝一样,中医里面也讲,心是君也,五脏里面心是君,它统理身、口,要往善的方向走。

      『一日一时,一刻一念,乃至剎那』,这是讲时间上,每天我都要对自己这样要求,就是自己的心要检点自己的口业、身业。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每天都要反省。实际上每天才反省一次不够,要每个时辰都得反省;一个时辰反省一次还是不够,功夫愈绵密愈好,乃至一刻一念。一刻就是一刻钟,古时候一刻钟跟我们现在一样,就是大概十五分钟。一刻钟就得检点一遍,这个功夫就绵密很多。用得纯熟了,每一念都能够检点,我刚起心动念,刚要发动身、口造业的时候,立刻就要检查我这个业是善还是不善,善的可以去做,不善的马上放下。乃至剎那,剎那的时间更短,经上讲,一弹指有六十剎那。一弹指如果弹得快,一秒钟能弹四到五下,一下就是六十剎那,大概就是三百分之一秒,可能比你一个念头起来还要短。这个功夫就成片了,不善的念头就不起来,完全压住。压的时间久了,就得定、开智慧,这就是佛家讲的戒定慧三学。戒是戒自己的身、口、意,身不造杀、盗、淫,口不造妄语、两舌、恶口、绮语,意不造贪、瞋、痴。每天、每时、每刻都对治自己的身口意,时间久了就变得纯善,得定了;定久了就开智慧,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就作佛了。所以十善业道是作佛的根基,《感应篇》就是这样教我们的。这得要真正下功夫,不能有懈怠、放松,不能自恕,自己宽恕自己,「反正犯点小过错,就算了」,不行,不能自欺,对自己要负责任,因为因果报应丝毫不爽。

      『如是简默』,简是简静,默是沉默。真正用功的人,他的念头都在观察自己身口意的造作,全神贯注,没有功夫去看别人,更不会去讲人家的过失。改自己的毛病还来不及,哪有闲工夫去说别人的过错、想人家的过错?所以六祖惠能大师说,「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你还看世间人的过失,甚至你还说人的过失,完全就不是修道人,那是假学佛的,不是真学佛。搞假的不行,因地不真,果招迂曲。你想往生极乐世界,你得干真的;干假的是自欺欺人,到最后往生不了,那你可不能怨阿弥陀佛。连鬼神你都骗不了,你看像文昌帝君讲王用予、俞麟、郁从周这几个人,他们的行为能骗得了世间人,骗不过天地鬼神,阿弥陀佛你更骗不了。所以不能搞假的,一定得干真的。这样绵密用功,自然能够心安静下来,就得定了。得定的人,话一定很少;很爱说话的人,那是心浮气躁。『自制我心』,自己降伏我的妄心,不让它起邪思。『自慎我口』,我的口业要谨慎,不随便讲话,更不能随便批评人。『自制我身』,对我的身业、我的一举一动都要去认真的检点、修正。这三句跟《无量寿经》中,阿弥陀佛在因地上善护三业这个经文是一样的,所谓「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善护身业,不失律仪;善护意业,清净无染」,用经文解释这三句就很好。

      『久久无间』,用功久了没有间断,就成片了,功夫成片就得三昧。『自然不以外境动心』,外面的这些境界不会干扰你,你的心能够内守、不浮动,就得定了。这是孟子说的,真学问在收心,把你放出去的心给收回来。『湛然无欲』,湛然是心地清净、一念不生,当然就更不会有欲念。『全体是善』,心地变成纯净纯善。到了这种境界,『岂至减算而贫耗忧患乎?』《感应篇》讲「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就是讲那些造恶的凡人。你要认真修养自己的三业,到最后心地都纯净纯善了,鬼神岂能够还找到机会惩罚你?尊敬你都来不及,哪里还会减你的寿算?你还会有贫耗忧患这些苦恼吗?不会了。我们可能问,有的人心很善良、行为很善良,我们却看他很贫穷,好像也很多忧患。最明显的是孔子的弟子颜回,就是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但后面有一句,孔子说他「回也不改其乐」,我们看他好像贫耗忧患,人家很快乐。《中庸》所谓「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不管是处在什么境界,他都快乐,他不以贫穷为苦,他以贫穷还为乐,安贫乐道、乐在道中。这就成真人、成圣贤、成佛菩萨,就完全超越三界的因果,是出世间的圣人。

      经文讲到此地,这句经文的批注没讲完,时间到了,我们就先讲到此地。讲得不妥之处,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太上感应篇汇编  定弘法师主讲  (第十八集)  2013/2/20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57-109-0018

      尊敬的诸位同修大德,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太上感应篇汇编》,请大家翻开经本第六十一页最后一行,这里讲到经文:

      【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

      前面《汇编》为我们开解了道理,下头为我们举出例子加以证明。我们看批注:

      【奉符令钱若愚。奸险隐愎。早岁补官。在处多不成任。晚益困阨。子女沦丧。衣食不继。因祈于神。梦神曰。汝以罪恶夺算至此。尚苦贫耗耶。】

      这讲到的是在山东奉符这个地区,这是山东省泰安市,是山区,泰安城这个地方。有一个县令叫钱若愚,为人『奸险隐愎』。这个愎是刚愎自用的愎,意思就是任性、执拗,隐就是内心里面很多见不得人的想法,很隐晦、不可告人。这个人自私自利到极处,到了奸险的地步,所思所想都是去谋算别人、利益自己。这种人的心已经坏了,所以福报就不可能降临到他头上,降临到他头上的只有灾祸。底下讲他『早岁补官』,说明他其实本来很有福报,早年就做了官。这个补官就是有官缺,有一个缺的位置他就能补上去。但是仕途并不顺利,每在一个地方做官,『多不成任』,换句话说,做没多久就被调离了。因为他做官肯定是管理不好,人民百姓没有得到利益,所以朝廷对他也就不能予以重用。到晚年『益困阨』,益就是更,更加的困厄、困窘,福报愈来愈少,所以不顺利的情形就愈来愈多了。『子女沦丧』,他的孩子们最后死的死、亡的亡,后代都没有了。『衣食不继』,穷困潦倒,甚至连衣食生活都成了问题。

      于是他就向神灵祈求,希望能够降下福报,就梦到神灵告诉他,『汝以罪恶夺算至此』。你因为罪恶太多,每次造了罪恶,神明就把你的寿命和福报减除,到今天,你现在福报已经没有了,甚至寿命都没有了。尚苦贫耗乎?你还以贫耗为苦吗?衣食不继、子女沦丧都是你寿命将尽的征兆,福报享完了。这就是所谓的「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最后「算尽则死」。幸好这个人对神明还能够相信,所以能够向神明祷告,感得神明托梦来教训他。只要人一口气还没断,要改还来得及,最怕就是他连神明都不相信,那真的是没有救了。我们看到《俞净意公遇灶神记》,俞净意也是为人有很多的虚伪、很多行为上的不善,所以也是感召得子女沦丧、衣食不继,到中年以后愈来愈困厄。幸好相信神明,他向灶神爷祈祷,灶神应化来点化他。四十七岁这年他开始改过自新,最后他的命运完全改造。所以当我们遇到困厄的时候、遇到灾难的时候,不可以怨天尤人,应该反求诸己,为什么我会有这样的处境?要相信感应,一切境界是惟人自召,心就平了,心平气和才有改过立命的机会;如果满腔的怨气,把矛头全都指向别人,都是别人的毛病,自己不能够反求诸己,那就天也救不了他。下面一段又举了一个故事,也在说明「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这句经文。

      【吴中徐行。性贪而恶。初为药材牙子。掯骗致富。及挟资往辽东贩人参。值寇至。备受惊恐。万死中得一生。又后往山东登莱。复遇仇家。指为白莲余党。执欲送官。尽费其资得免。最后又往川中贩药材。及还。舟至中途。忽流贼至。弃之而归。自是家即沦替。忧抑病死。】

      这里讲的是在吴中这个地方,就是现在的苏州,江苏苏州,有一个人叫徐行,为人『性贪而恶』。他的习性贪婪而且奸恶,自私自利到极点。一开始他做药材生意,『牙子』是贩子、中介,就是倒卖药材的人。他做生意『掯骗致富』,这个掯就是压制,压迫人、刁难人、骗人,靠偷摸、压制人、欺骗人这样的手段来致富。实际上他不知道,他能够赚到的钱都是他命中该有的,他不必用那些下流手段来赚钱,赚到的都是自己该有的,那何苦来?你用那些手段,实际上是把命中的福报大大的折损了。赚了点钱又『挟资往辽东贩人参』,挟资就是带着资财,带着很多钱财到辽东,就是辽河以东,现在辽宁东部、南部这些地区,贩卖人参,在东北。『值寇至』,值就是遇到,遇到强盗来了,要抢夺他的钱财。『备受惊恐』,强盗抢到钱财还好,要是抢不到,可能会恼羞成怒,就会杀人害命,所以他备受惊恐。因为他是爱财如命的人,而且对自己的身命当然也是非常执着,强盗来了当然他非常的害怕。『万死中得一生』,幸好没被杀掉,可能钱财都被抢走,捡了一条性命。这是遇到了困厄,是属于耗。贫耗,贫是无财,耗是家破,他的家产都被夺走了。

      『又后往山东登莱』,登莱就是现在龙口市,是山东属于烟台市管辖的一个地区。『复遇仇家』,又遇到了仇人。一个人自私自利、损人利己,肯定是很多仇家,他就会树敌,尤其是在生意场上,得罪的人肯定很多。这个仇家就指责他,检举他,实际上是诬陷他,说他是白莲教的余党。白莲教在元、明、清每个朝代都有,他们打着佛教弥勒菩萨的旗号,就是讲弥勒下生了,实际上是一个秘密的反动团体,叫白莲教,曾经造过反。这个人就被诬陷说是白莲教的余党,朝廷要捉拿他。这属于邪教、反动教派,所以『执欲送官』,官府就来捉拿他,要去审判他,他也很害怕。『尽费其资得免』,于是他就拿出很多的钱财才把自己赎回来,他家里的钱财因此就耗尽了,也算捡了一条性命。你看,多逢忧患,这是无缘无故加在他头上的灾难。『最后又往川中贩药材』,到四川去贩卖药材,还是干那个老本行,大概贩卖不少假药材,前面讲他是掯骗致富,卖假药卖了很多。结果从四川回来,路上坐船至中途,『忽流贼至』,流贼就是流氓强盗来打劫,要抢他的钱财。他可能带了不少的财物,结果为了逃命,全都抛弃掉了,孤身一人回到家乡。等于是到川中贩卖药材,所有得到的这些钱财是血本无归。『自是家即沦替』,从那以后他的生意就再做不起来了,沦替就是衰落,家道衰落,愈来愈贫穷,最后是『忧抑病死』。所以他就很烦恼,忧抑成病,最后就病死了。

      这是很明显的「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的例子。如果我们不懂因果,还觉得这个人真的挺不幸的,虽然他是骗人,可是他自己遇到这么多的忧患,好像报应不是直接从被他骗的人那里得到的,而是其它的方面。如果不从因果、不从《感应篇》的角度来看,真的未必能够看明白。一个人,人心险恶,特别是做坑人、骗人的事情,这叫「横取人财」,最后一定是导致家破人亡。这些例子实际上我们身边都有,细细留意你就能看得出来。最重要的是自己不可以作恶,绝不能骗人、绝不能害人。像现在的食品、药品,很多是造假,甚至是有毒、害人的,他们经营者的下场你就可想而知了。这句经文批注就讲到此地,下面一句:

      【人皆恶之。】

      这是作恶的人得到的第二种果报。前面「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是讲他自己遇到种种的灾殃,这里讲别人对他都很厌恶。

      【恶。厌弃也。】

      因为一个人作恶,他的行为与天理相背离,所以也就跟民心相背离,人民对他自然就会厌弃。

      【玉枢经曰。】

      这是道家的一部经典,说到:

      【若人不修善业。天必为之斩神摄魄。使之颠倒。人所厌恶。人所嫌害。】

      一个人如果不修善业、不做好事,常常都是想自己、不想别人,甚至干损人利己的勾当,那上天就会把他的神给斩了、把他的魂魄给收摄、收掉了,就等于是让一个人颠倒胡涂。往往老天爷降临祸殃给人,首先让他迷惑颠倒,他就会干出很多坏事来。一个人福报将要现前的时候,上天总是会开他的智慧,未发其福,先开其慧,使他能够改过行善,使他能够谦虚恭敬,必然就能让人对他欢喜,就会人皆敬之。这里相反,修不善业,天斩其神、摄其魄,『使之颠倒,人所厌恶、人所嫌害』。说话都会颠倒,想问题都不正常,人对他就会起厌恶的心,甚至会嫌弃他、甚至会害他,他遇到的仇敌、跟他一样不善的人,可能就会下手害他。所以当我们跟人相处的时候,假如发现别人都不喜欢我,甚至厌恶我、嫌弃我、远离我,这时候不能够去指责他人,应该反观自己为什么会这样,肯定自己有问题。如果不是一个、两个人嫌弃我,是很多人,每个人在我身旁,我都觉得跟我格格不入,那我自己就要反省,是不是自己有不善业?要自己断恶修善、改过自新,才能获得「人皆敬之」的果报。下面说:

      【今夫恨人之欺我者。岂知天夺其鉴。令不逢世乎。自今有幸。当请易志洗心。从善去恶。则天心仁恕。不诛悔罪之人。前愆可赎。后行可图。生知。困知。成功则一。万毋自弃也。】

      这都是《汇编》作者苦口婆心的教诲。『今』就是现在,我们目前遇到的这种人,当然最重要的是检点自己是不是这种人。『恨人之欺我者』,当别人欺负我、厌恶我,我对他有恨意,矛头指向别人,实际上也就把自己改过自新的机会放弃掉了。『岂知天夺其鉴,令不逢世乎?』当出现这种情况,你怎么知道这是不是上天把我的鉴别能力给夺掉了?我们恨人欺负我、嫌弃我,本来可能是因我的不对,我怎么能恨别人?我自己没有办法鉴别自己对错的时候,往往就会怨天尤人,这是我的智慧被夺掉,所以后来就会有恶报跟随了。『令不逢世』,就是令这个人处事不顺意,处处都不顺叫不逢世。所以,祸福虽然果报上有天渊之别,但是最初起念的时候就在于你自己一念之间。当你能够自己反求诸己,你就能将祸变为福;不肯反求诸己,反而去怨恨别人,那就是快速的消除福报,祸殃就会到来。『自今有幸』,自今就是从现在开始,我们闻到正法,学习了《感应篇汇编》,这是大幸事。圣贤的教育就是我们改造命运的一个转机,
    真诚 清静 平等 正觉 慈悲
    看破 放下 自在 随缘 念佛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9-2 17:42
  • 1966

    主题

    5593

    帖子

    6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66553
    39#
     楼主| 发表于 2018-2-14 20:14:52 | 只看该作者
    我能够随顺圣贤教诲,从现在开始就能够改造命运。怎么改?先从心地上改。

      『当请易志洗心』,你看这作者多么谦虚,他不是用教诲的口吻,而是请你,应当请你易志洗心,易就是改、转变,改你的志向、洗你的心。可能我们原来的志向是为了功名富贵、为了多多赚钱,是自私自利的想法,现在要改变。自私自利,你所得到的不是福,而是祸。心地上有种种贪瞋痴慢疑的恶念,要把它洗除掉,有一念不善都不能允许它留存。『从善去恶』,我们能够努力的修善,除去恶念、恶行,『则天心仁恕,不诛悔罪之人』,上天的心地是仁恕的,仁者爱人,恕是宽恕,天爱人,所以能够恕人。人有过恶,只要肯改,上天都不会诛杀、惩罚悔罪之人。最怕的是不肯悔罪,继续我行我素,虽然天心仁恕、天爱人,可是他不自爱,天也没办法,那灾祸该降临的时候就会降临。『前愆可赎』,愆就是过恶、过错,以前的过错可以赎罪、弥补,只要你肯忏悔。圣贤告诉我们,「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只要你肯改过,这就是大善。没有不能忏悔的罪业,就怕你自己不是真心忏悔。什么是忏悔?后不再造,以后再不犯,这就是赎过去的罪了。『后行可图』,以后我们的行为可以改变成善行,福报自然就会跟来,意思就是还有好的希望,不要自弃、不要灰心。你看佛家里面有讲到,那些十恶不赦之人,甚至造了五逆重罪的人,这种人是临终必定堕阿鼻地狱的。只要临终能忏悔,遇到善知识劝他念佛求生净土,他能够一心念佛,一样能够带业往生,这就是「前愆可赎,后行可图」。

      『生知、困知』,这是出自于《论语》里面的话,孔子讲,学道的人有三等人,上等的人「生而知之」,这些道理他生来就知道。实际上佛家从三世的角度看,这个人是属于再来人,所以你不用教,他就会了,就自动的行善,他不受污染。这种人是属于前生善根深厚,或者是菩萨再来,生而知之。其次一等人是「学而知之」,他的善根有,但是不算很深厚,也不是再来人,要通过学习圣贤之道,才能够懂得圣贤道理,这是学而知之。一般的人都要通过学,不学真的不知道,而且非常容易在社会中受污染。受了污染,恶念恶行就会遭到报应,报应就是困,遇到困境、遇到挫折、遇到灾难了。第三种人,他没有学,又不是再来人,在人生路上碰了很多壁,甚至碰得头破血流了,「困而学之」,这是又其次,又次一等的人。第三等人是困而学之,也不错,困而能学,学而知之,我们现代大部分人可能都属于这种人,困而学之。学而知之的也是很有福报的人,从小父母、老师教诲,他就不用遇到那么多困境。孩子从小接受圣贤教育,打下做人的基础,根基牢固,心地能够善良、慈悲、爱人,行为上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有很深的根基,他自然就不会遇到太多的困境。从小没扎好根的,现在要恶补,困而学之,而且终生都要学,经书不可一日不读。古人讲,三日不读圣贤书,则面目全非,那是古代社会,社会风气还算不错。现在三日太久了,一日不读圣贤书、不学习圣贤经教,就面目可憎。甚至求学的心稍稍懈怠了,烦恼习气就会现起来,可能压都压不住。所以天天都会遇到困境,天天要学才避免困境。

      如果是「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这是孔子讲的,遇到困境还不肯求学,这个人就没救了。民斯为下,这是下等人,根性陋劣到极点,这种人将来必堕恶道。佛家里面称三类人,一个是正定聚、一个是不定聚、一个是邪定聚。这种人属于邪定聚,聚是类,就是邪定这一类人。他的心与贪瞋痴慢疑相应,他的行为常造杀盗淫妄酒,未来当然是入恶道,所以可见得学多么重要。

      《感应篇汇编》是我们弥补因果教育最好的教材,我们有幸能够遇到这么殊胜的圣贤教育,我们一起来学习、来悔罪、来改造命运。『成功则一』,我们不是生而知之,从小也没有认真的学过,现在困而学之,学成了,最后成功是一样的,也有指望、有机会成为圣贤,这一生求生净土就有把握了。『万毋自弃也』,这个毋就是不要,千万不要自暴自弃。什么叫自弃?不肯学就是自弃,学了不肯依教奉行、改过自新,这也叫自弃。人一定是先自弃而天弃之,自己不肯自弃、肯努力改过自新,天心仁恕,一定会给他机会,一定会加持、帮助他。下面一段又讲到:

      【行恶之人。人人厌恶。盖公道在人。亦其良心本善处。但望推此一念。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自勉于有善无恶之地。若徒疾人之恶。而不去己之恶。岂免又为人恶哉。】

      行恶的人造恶多端,当然人人厌恶,为什么?因为『公道在人』。人心都有一把秤,你是好是坏,久而人皆知之,这不可能隐藏很久的。天理自在人心,即使是一个造恶之人,他也有本善、他也有良心,他也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因此造恶之人就会感得人皆厌恶。公道在人心,『亦其良心本善处』,也是人良心的本善处。《三字经》讲,「人之初,性本善」,这个本善就是天良、良心,佛家讲佛性,人皆有之。圣贤之所以能成为圣贤,就是能够保持自己的良心,在万事万物之中致良知,处处是良心起用、本善起用,所以得到天下人的敬仰。而凡人、恶人不肯用自己的良知,把自己的良心给障蔽了,我们讲昧着良心做人。良心虽然在,不起作用,被蒙昧了,于是就沉沦于恶道。这里讲『但望推此一念』,「但」是只,只求你能够推此一念,这一念就是良心、就是本善。其实在我们待人接物的时候,第一念就是良心、就是本善。

      孟子举了个例子,当一个人看到一个小孩在井边玩耍,很危险,可能会马上掉下去,这个人第一念就会想到救这个孩子,快步冲上去,一把把这个孩子抓住,不让他掉到井里。此时他这一念是善心,就叫良心本善,这就是「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之端也」,仁是圣贤得到的境界,仁者爱人,爱心广大、博爱,这是圣贤。一般的人做不到博爱,可是都有恻隐之心,看到孩子危险,马上去救,没有经过思考,直下是良心本善起用。孟子就告诉我们,这是人皆有之,就看你能不能够将这一念本善推广、延续、保持。你能够保持不变、终身行之,这不就是圣贤吗?凡夫往往不能保持,可能第一念就想到要救这个孩子,这是本善起用。但是马上第二念起来了,「这孩子是谁家的?我该不该救他?万一我救不成,那小孩掉到井里了,他的父母会不会诬赖我,说是我把小孩推下去的?我救成了,他的父母会感恩我吗?」首先起了疑虑,疑虑一起来,把良心本善就蒙蔽住,紧接着自私自利就会起来,有自私自利的心就不敢行善了,可能就眼睁睁看这个孩子掉到井里而无动于衷,不仁到极处。这都是把第一念本善给蒙蔽了,用第二念、第三念,自私自利,那就堕落成凡夫。所以这里说,但望推此一念,这第一念可贵,要勇于行善、斩尽疑惑。

      『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这是《论语》里面的话,在「季氏」篇里面。孔子说,见到善言善行,见到善人,如不及,就好像远远不及他,所以要起心发愿追赶、效法,这是见善如不及,是努力行善的意思。见不善如探汤,汤是热水、沸水,你手伸下去就会被烫伤,所以赶紧得收回来,赶紧收住。这是比喻见到不善的言行,我们要赶紧收住,不能够造下去。这是对自己,就是断恶修善要勇猛,不能够有迟疑。『自勉于有善无恶之地』,自勉是自我勉励,要很勤奋、很精进的断恶修善,最后自己的心地和行为都到达纯善无恶的境界。像《十善业道经》里面讲的,菩萨修行以十善业道为基础。而能够像这里讲的「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勉力行之,最后到了纯善无恶,能够「昼夜常念、思惟、观察善法,令诸善法念念增长,不容毫分不善间杂」,这就是有善无恶之地。

      『若徒疾人之恶』,徒就是只,如果只疾人之恶,疾就是厌恶别人的恶行。『而不去己之恶』,没有认真的去除自己的恶行,光看别人、不看自己。『岂免又为人恶哉?』为人厌恶的人多半都是因为疾人之恶而不去己之恶,所以就遭到人家厌恶,那你怎么能免除被人厌恶的果报?学习圣贤之道,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反求诸己,不能够要求别人,你只有自己做好样子,感化别人。印光大师开示里说,见人皆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静坐常思己过,闲谈不论人非;专看人好样子,不看人坏样子。自然你的德行就建立了,当然就不可能被人厌恶,反而被人尊敬。所以要以德感化人、以德服人,不能够以势服人。《弟子规》讲,「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理是什么?按天理行事,人自然就服了。而按天理行事怎么做?「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这也是孔子说的。你要说、你要教别人,首先你自己得做到,自己没做到就说,人家不服;自己做到了再去说,人家没有不服的,甚至你不用说,人家就跟从你学习,效法你。而后从之,他就会跟着你做了,你可以带动大家断恶修善。所以古人讲,以身教人,「身教则从」,大家就跟从;「言教」,没有用身教,「则讼」,讼是诉讼的讼,就会起争执、起矛盾、起对立。所以圣贤重身教,不重言教。言教是当别人请问了,这时候才会说;没有人请法,不必讲,先做,做到了,人家受感化,他自然就能够向你请教,这样就会受人敬仰。下面举出例子,讲「人皆恶之」的这些案例。

      【唐来俊臣。为侍御史。赃赂如山。冤魂塞路。竟坐异谋弃市。人争噉其肉。抉目取心。须臾而尽。】

      这是唐朝一个很有名的恶人,叫来俊臣,曾经做过侍御史,他是一个酷吏。侍御史就等于是副御史的意思,御史大夫是一个很高的官位,他是一个副职。来俊臣当时是武则天手下的一个酷吏,专门掌管刑狱,得到武则天的重用,所以为所欲为,收到很多的贿赂。『赃赂如山』,这是人家都贿赂他,为什么?当官员受到弹劾,送到他那里,就要遭罪了,他用酷刑来惩罚那些官员,所以一般官员害怕了,都会送很多的贿赂给他,以求把自己救赎出来。满朝文武没有不害怕他的,而且有些忠义之人没有贿赂他,那就被折磨致死。我记得他的那个酷刑的刑场好像叫做丽景门,实际上就是人间地狱。他发明了种种的酷刑,让人死都死得非常的惨烈。所以『冤魂塞路』,在他手下死的人不计其数,冤魂把路都堵塞了,说明那是不计其数。

      这个人果报就很惨了,最后自然会有治他的人。他也是被另外一个酷吏给打击下去了,说他是谋反。所以『竟坐异谋弃市』,坐就是犯了罪,犯什么罪?异谋,就是图谋不轨,意思就是反叛。古时候凡是反叛的罪就是死刑,犯上作乱一定是杀头的。弃市就是杀头,拉到市场上斩首。因为这个人一生造恶多端,激起了民怨,所以当他被杀头以后,尸体在刑场上,围观的人就已经忍耐不住了,争着上去吃他的肉、挖他的眼睛,剖膛破腹、取他的心肝。结果『须臾而尽』,他的尸体没多久就被人群给抢光、吃光。可见得人皆恶之到什么程度,不是恶贯满盈也不可能如此。当然人群这样的一种怨气也会有鬼神的加持,那些鬼神都是过去被来俊臣杀害的人的魂,他们也肯定来到刑场,一起跟这些人去报复。来俊臣死了,他的魂魄能上好地方吗?肯定被那些怨鬼拉去报复了,拉到地狱道受极刑。过去他用那些刑罚去治人,刑罚的那种苦楚,他必定要百倍、千倍的来受。下面:

      【又宋丁谓与寇莱公。同在政府。天下之人。谓寇。必曰忠荩。言丁。必曰奸佞。闻一善。必以归寇。未必皆寇所为也。闻一恶。必以归丁。未必皆丁所为也。】

      这里又讲了一个历史人物,讲到丁谓,也是人皆恶之的一个典型。丁谓是宋朝的一个大官,为人也是奸险狠毒,甚至谋害忠良。寇莱公是一位忠臣,就是寇准,他是莱国公,所以这里称他是寇莱公。他们同在政府,就是在朝廷里面一起做官。一个是忠臣,一个是奸臣,结果这两个人的行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要知道群众眼睛都是雪亮的,你是好人坏人,瞒不过天下人的眼目,时间久了大家都知道。所以出现『天下之人,谓寇,必曰忠荩』,对于寇准,都称他是忠诚的臣子,忠臣,这个荩也是忠诚的意思。『言丁』,说丁谓,『必曰奸佞』,丁谓,一谈起他就说这是个奸邪谄媚的小人。这个佞是谄媚,很会说好听的话,巴结皇上,佞臣,所谓巧言令色之人,大家形成这个印象。所以『闻一善,必以归寇』,天下人听到有善的举动,譬如说朝廷颁布了一个好的政策,必以归寇,就说这一定是寇准的建议,把这个功劳归到寇准那里。其实『未必皆寇所为也』,这也未必一定是寇准提倡的,但是人都说这是寇准做的。『闻一恶,必以归丁』,凡是有不好的举动,譬如说政策不太好,一定说这是丁谓的主意,一定是他干的。可是实际上『未必皆丁所为也』,当然未必每一件坏事都是他干的,但是人们都这么认为。为什么?因为丁谓是人皆恶之,而冠准是人皆敬之,一个是流芳千古,一个是遗臭万年。下面又讲了一个遗臭万年的人。

      【又宋秦桧欺君误国。贼害忠良。百世之下。莫不恶其奸。而岳王精忠报国。后世亦靡不景仰其风。其祠有铁铸秦桧及其妻王氏像。跪案前。悬一木掌。远近之人。进谒者。皆钦拜岳王。而执木掌以批铁像焉。】

      这个人在历史上也很有名,『秦桧欺君误国』,金兵攻打宋朝,岳飞带兵抵抗,节节胜利,结果秦桧就嫉妒,怕岳飞回来之后功劳很大,将来位子就会超过他。秦桧是宰相,自私自利,于是就欺君误国,向皇帝进谗言,说岳飞企图要谋反,赶紧把他调回来。于是皇上听信了他的谗言,用十二道金牌把岳飞从战场上调回来。前线战斗正在吃紧,眼看着岳飞要全胜了,结果正在此时,最关键的时刻,岳飞就被调离了。一开始,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但是皇上十二道金牌,一道一道的来,岳飞就不能不回去。金兵就欢喜了,他们最害怕的是岳飞,岳飞走了,金兵就可以长驱直入。所以宋朝后来北宋亡国,建立南宋,等于是一半的江山被夺去了。秦桧贼害忠良,把岳飞调回来之后,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处死了。秦桧『百世之下,莫不恶其奸』,从他之后的历史记载,他的这种行为是大奸臣。百世之下,从他以后千年百世,所有的人讲起秦桧都知道,这个人是大奸臣,阴险毒辣的小人、欺君误国的大奸臣。甚至没有人再用这个桧字做自己的名字,我们有没有见过谁叫张桧、李桧?没有。为什么?因为秦桧臭名昭著,连他的子孙都不敢去认这位老祖宗了。

      『而岳王精忠报国』,岳飞从小母亲善教,但因出生寒门,母亲把他拉扯大也是含辛茹苦,所以岳飞对母亲很孝顺。自己又好学,所以十三岁就做到武状元,未有成年就可以领兵打仗了。他要从军之前,母亲在他的背上用针刺了四个字,就叫「精忠报国」,等于是教诫他一定要做忠臣,
    真诚 清静 平等 正觉 慈悲
    看破 放下 自在 随缘 念佛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9-2 17:42
  • 1966

    主题

    5593

    帖子

    6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66553
    40#
     楼主| 发表于 2018-2-14 20:15:39 | 只看该作者
    岳飞做到了。虽然他死的时候只有三十九岁,但是这种忠义,『后世亦靡不景仰其风』。后代人谈到岳飞,没有不竖大拇指的,这个人是大忠臣,对他无限的景仰,对他的道德、风范都非常的景仰,以他为忠义、忠诚的代表。后人给他建了庙,「岳王庙」,来供奉岳飞。这本身也是一个教化的场所,教人精忠报国,里头供着岳王的像。这是在杭州,我也去瞻仰过,在西湖边上,那里面有铁铸的秦桧和他妻子王氏的像,铁像跪在那里,跪在岳飞案前,这个像旁边还悬挂着一只木掌,木头做的手掌。『远近之人』,来朝拜岳飞的,『进谒』,谒就是拜见,来朝拜岳飞的。『皆钦拜岳王』,钦是敬仰,拜就是对他顶礼,这是表达对岳王的一种恭敬。拜完岳王之后就用木掌去批那个铁像、打那个铁像,有打他的脸、有打他的身子,骂他,「你这个大奸臣,害死岳飞,遗臭万年!」所以你看,不仅是当时、现世的人厌恶他,后世千秋万代的人都厌恶秦桧。

      【合而观之。民非有私好私恶之心。其同异者。善恶之应耳。】

      把这些前面讲的故事合起来观察,我们来思惟,前面讲的这些「人皆恶之」的例子,可以看出什么?『民非有私好私恶之心』,人民百姓没有徇私情而好恶。不是说我跟你好,我就会欢喜你、尊敬你,我跟你不好就厌恶你,不是那样的。你看后世的人对秦桧,也跟他没有什么私情、私交,为什么还拿木掌打他的像?这就是人皆有良心,自然就有一个标准,善恶的标准。你作恶,自然就会引起人的厌恶;你行善,自然就得到人的尊敬、爱戴。岳飞为什么大家都爱戴他?不是因为跟他有亲戚关系,是对他的敬仰。『其同异者,善恶之应耳』,所有人善恶的标准实际上都相同,因为所有的人都有良心,所以善恶的分判就会自然明显。从这里我们看到,人皆恶之都是因为自己造恶所感应的。下面我们再看经文:

      【刑祸随之。】

      这是又一条果报。人造恶多了,前面讲的多逢忧患,寿命减除了就会有贫耗、忧患,人皆恶之,这里讲『刑祸随之』。

      【刑。是官罚。祸。是天殃。】

      『官罚』是人由政府处置,『祸』是上天降下来的灾殃。

      【随。跟定不离之意。】

      显出果报如影随形。

      【太虚真人曰。人若遇我以祸。我以福往。则福德之气。恒生于我。害气重殃。自生于彼。兹言刑祸。随定恶人。即害气重殃。恒在其身矣。】

      『太虚真人』,这是道家的一位成就者。他说,『人若遇我以祸』,别人给我加祸,『我以福往』。人报我以祸,我报人以福;人报我以怨,我报人以德;人家不能善待我,我要善待别人。『福德之气恒生于我』,我所生的是福德之气,因为我能对人善。而『害气重殃自生于彼』,『彼』就是对我不善的人,他怨怒我、嫁祸于我、谋害于我,他所生的是恶的害气重殃。他的心坏了,所以气息就不好,加害于人的心就自然形成一个害气,加害人的气场,我们讲杀气。一个人杀气重、害人的心强,别人在他身旁都感觉毛骨悚然,而自然怨鬼就会围绕在他身旁,所以一个人的磁场就很不好。重殃就是很重的灾殃,怨鬼围绕,自己又是被杀害之气笼罩,当然就会感来祸殃,自然出生了。『兹言刑祸,随定恶人』,恶人自然就会招来刑祸。兹是这里,这里说的刑祸是跟定了罪人、跟定了恶人。即是『害气重殃,恒在其身矣』,这就是刑祸随之的意思。下面一段引佛经:

      【华严经曰。阎浮提内。五浊众生。不修十善。专造恶业。杀。盗。邪淫。妄言。绮语。恶口。两舌。贪。瞋。邪见。不孝父母。不敬三宝。更相忿争。互见毁辱。任情起见。非法谋求。以是因缘。刀兵。饥馑。疾病。死丧。人祸。天刑。种种受报。】

      这一段是《华严经》的经文。『阎浮提内』就是我们这个地球上,佛经里称阎浮提。『五浊众生』,众生生活在五浊恶世里面,这个五浊就是五种污浊的状况,浊是污染。这个社会我们看到污染严重,环境的污染、身体的污染、心灵的污染,确实现在比古时候要严重得多。《阿弥陀经》里面就把五浊给列出来了,所谓劫浊、见浊、众生浊、命浊、烦恼浊,这叫五浊。劫浊这个劫就是时代,整个大时代都是污秽,众生多起恶念、恶行,造业受报,这是劫浊。见浊是众生的见解,起贪、瞋、邪见,整个思想都被污染了。众生浊是我们这人身,身体从里到外都是污染。现在你看,连吃的东西都是污染,想吃一点没有化肥、农药的,天然、自然、绿色的食品都比较难找了。烦恼浊是众生的种种烦恼非常炽盛,贪、瞋、痴、慢、疑、恶见,真的现在与日俱增。命浊就是我们寿命短暂,福报微小,所以寿命短,人身又难得而易失,佛法、正法又难闻,这就是我们所处的环境和时代。

      五浊众生,『不修十善』。十善是身、口、意三业的造作,身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这是身的善;口的善是不妄语、不两舌、不绮语、不恶口;意的善就是不贪、瞋、痴,这叫十善。众生不肯修十善,反过来造十恶,『专造恶业』。『杀、盗、邪淫』,现在是非常严重。『妄言、绮语、恶口、两舌』,这是口业。妄言是欺骗人;绮语是讲花言巧语、不实的话语;恶口是难听的话,骂人、毁谤中伤人;两舌是挑拨离间、谈说是非。『贪、瞋、邪见』是意业的不善,种种的贪婪,财色名食睡坚固的执着。贪而不得就会瞋,脾气不好、喜欢生气,包括傲慢、嫉妒、怨恼等等。邪见是见解偏邪,与真理相违背。

      『不孝父母』,这是大不善,所谓百善孝为先,不孝父母的人就会造作种种的恶业。『不敬三宝』是不能够尊师重道,三宝是佛、法、僧,它是代表师道。佛是我们根本的老师,三千年前在古印度示现成佛;流传下来的佛陀教育,这些经典的教诲都是法;出家为僧是续佛慧命、弘扬正法的这些人。三宝存在世间可以做人天眼目,可以导人以正;如果不敬三宝,就等于毁坏正法,让众生起种种的邪见,导致社会大乱。所以不孝父母、不敬三宝的罪都在地狱,现在你看多少人在造这些罪业。『更相忿争』,竞争升级就是斗争,斗争升级就是战争,总由贪、瞋、邪见导致。忿就是瞋,争的根源在于贪,因为贪就会争。『互见毁辱』,互相之间毁骂、侮辱,不能够互相恭敬,所以不和,互相之间成为怨仇,小小的不如意就会起很大的忿争。乃至于父子、兄弟、夫妇之间都会变成仇家;大至国与国之间,甚至到了剑拔弩张的境地,战争可能会一触即发。而起因都是因为一点点的小事,不能够忍让、不能够豁达大度,而有贪夺之心,这就会导致人类的灾难。现在的战争就不是像过去的战争,除非不打,一打起来肯定就会动用核武、生化这些武器,那就是人类的毁灭。『任情起见,非法谋求』,任情就是恣意,随心所欲、起诸邪见、自以为是。非法谋求,所谋求的不如法,完全是不正当的、没有理由的,我们讲贪婪成性。所以,所作所为违背天理良心,造这些重罪。

      『以是因缘,刀兵、饥馑、疾病、死丧、人祸、天刑,种种受报』,这些恶业哪怕动了念头都会有果报,更何况去造作?所以果报就会有刀兵,就是战争,战争是人与人之间互相忿争、对立感召的。饥馑是饥荒年,现在你看世界粮食大量的减产,这绝不仅是因为气候反常导致的,那是表面原因,根本原因在人心,恶业太多了,天就降下灾殃。气候反常不也是人为所致吗?人不敬天地、不爱大自然,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大肆的破坏环境,所以才导致气候反常。疾病,现在说瘟疫,年年都有,特别是春天,往往是瘟疫会起来的季节。而现在的瘟疫一个比一个厉害,过去从来没见过的瘟疫病,现在都能出来,还找不到对治的药品,一染上瘟疫,可能很快人就会死亡。这些瘟疫是防不胜防,究其根本原因,都是人造太多的杀、盗、邪淫。譬如说禽流感,十年前没听说过,现在几乎每年都有。禽流感一起来,人就把所有的鸡都杀掉,把那些生禽都杀掉,这能解决吗?不仅不能解决,反而会留下更大的祸种。因为人杀生太多了,禽鸟都要报复,牠们没有力量报复,于是禽流感这些瘟疫就会起来,这等于是牠们反抗。而人不能够反省,消除杀业,反而造更多的杀业,这只能够令将来的灾祸更加严重,所以疾病、死丧在所难免。

      人祸、天刑,人的灾祸,就是官罚、人为的动乱等等,包括战争,这都是人祸。天刑,这是天降下的灾难,这些年来似乎是愈来愈多、愈来愈严重。地震、海啸、风灾、火灾、山林大火、火山爆发、全球气候反常,乃至山体滑坡、地面塌陷等等,种种的果报皆因人心不善。佛家讲贪心招感的是水灾,贪心重就会引起海平面上升、江河泛滥,欲望所致;瞋心招感的是火灾,火山爆发就像人生气的时候怒气冲天,就等于是火山爆发了,人人都火山爆发,当然感召地球也火山爆发,瞋恚;愚痴感召的是风灾;地震是傲慢、不平感召的;怀疑导致的是地陷山移、地质疏松,这些灾祸完全是人心感应的。

      【由此而言。可见总是自业所招。非由他作。】

      可见得都是自作自受,不是天不爱我们人类,不能够把原因往别人身上推。自己造的自己受报,自己受报自己要认,而且能够改过自新,就能改变未来。

      【然趋避介于一念。堂狱只在目前。若果有人。实修诸善。而得恶报者。必无是处。】

      『然』是转折,虽然说自作自受,作了恶业就会遭到果报,但是趋吉避凶只在一念之隔。这个『介』字就是隔开的意思,吉祥与灾祸最初往往就是一念之隔,一念善就带来吉祥,一念恶就带来灾殃,所以天堂、地狱就分判了。『只在目前』,实际上在我们造作善恶的时候,当下就已经决定了是往天堂路上走,还是往地狱门里钻。就像秦桧,刚起一念谋害岳飞的时候,这一念刚萌发起来,是自私自利的心起作用,是嫉妒人、损人利己的心。这一念发动,还没等造作,地狱已经形成了;如果此时不能够立刻斩掉这个恶念,那么念念相续,自然就会付诸行动。所以秦桧欺君误国、贼害忠良,就把地狱打造成了,死后就到他自己所造的地狱中受报。明眼人就从他起心动念的时候已经看到那个地狱形成了。其实秦桧也是人性本善,就是因为愚痴颠倒、不能回头,所以果报是遗臭万年、死陷地狱、永劫难复。

      『若果有人』,如果,果然有一个人,『实修诸善』,实是真实心,真实心来修诸善法,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等等,不造诸恶,能够敬人、礼人、爱人。如果他还会得恶报,『必无是处』。必无是处,就是不可能的。这些恶报都是因为恶业感召,绝对不可能说修善会得恶报。可能我们会看到岳飞精忠报国是善,为什么他得到被砍头的恶报?这个恶报当然是他过去生中或者今生恶业感召,往往是因为杀业。做一个将领,不会误杀一人,这当然是非常不容易,但是他精忠报国的心行必定是得善报。所以他来生也一定是会有福报的,这一生等于是还了秦桧的命债,可能过去生中跟秦桧就是冤家,秦桧是来报仇的。但是我们相信,善必有善报、恶必有恶报,一报跟一报之间互相不会抵消,善与恶各有各的报。懂得这个道理,我们就实修诸善、努力的断恶,自然就会得到殊胜的果报。

      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有讲得不妥之处,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太上感应篇汇编  定弘法师主讲  (第十九集)  2013/2/21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57-109-0019

      尊敬的诸位同修大德,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太上感应篇汇编》,请看经本第六十六页第一行,这一段仍然是讲「刑祸随之」这一句经文。

      【汉梁统。乞增重法律。朝廷不从。统后梦神曰。虽幸朝廷不从尔言。阴府已录尔过。尔今欲以刑毒人。子孙之报。能免乎刑哉。获罪于天。无所祷也。统子皆死于非命。至冀。罪恶愈深。竟灭族。】

      这个故事是讲,在汉朝有一个官员叫『梁统』,这个人当年也掌握了朝廷的重权,他向皇帝建议要加重刑罚,用严刑、酷刑来防止人作恶,希望用法治、用严刑来达到政权的巩固。这里『乞』就是乞请,乞请皇帝『增重法律』,就是加强刑罚。要知道法律是用来辅助道德的,人民如果能够遵守道德规范,法律就用不上。因为人不守道德、违法乱纪,不得不采用刑罚,所以这是不得已而为之。孔子曾经说过,如果能够用道德和礼治,人自然就能够自觉防范过失了;如果只是用刑罚,不重道德教育,虽然可能人民勉强、不得已,怕遭受刑罚而遵守法律,但是会流于没有羞耻心了。孔子的原话是讲,「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个耻就是有羞耻心,懂得道德、懂得礼,他知道做坏事是羞耻,他自然就能够格正自己,这个格当「正」字讲,不会去作恶。如果是「齐之以刑」,用刑罚,那就「民免而无耻」,虽然免于刑罚处治,但是他没有羞耻心。所以法治是用于辅助礼治的。古人懂得这个道理,所以当时皇上没有采纳梁统的建议,『朝廷不从』。可是梁统这种心是用加强刑罚来毒害人,已经震怒了鬼神。

      所以『统』,梁统后来作梦,梦到神明对他讲,「虽然很幸运,朝廷没有听从你的建议,没有加重刑罚,可是阴府里头已经记录了你的过恶。你现在希望用严刑毒害人,违反了天心,因为天心是仁爱的,所以你子孙的报应岂能得免于刑罚?你起心动念要用刑罚毒人,那么你的子孙也会遭到如此的报应」。然后又说了一句,『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这句话是《论语》里孔子讲的,是《论语.八佾第三》里面的一章经文,原文是,「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这是孔子跟王孙贾的一个对话,王孙贾是卫国的大夫,这人也是个小人。卫国当时的国君卫灵公非常赏识孔子,所以邀请孔子到卫国来。可是卫灵公也是一个好色之徒,他的夫人南子长得很美貌,深得卫灵公的宠爱,于是南子专权,她能够控制卫灵公。但是南子品行又不端,所以在朝廷里面就为所欲为,满朝文武都不得不屈服于她的淫威。南子见孔子来了,想借孔子的声名来壮大自己的声势,所以想笼络孔子,就召孔子来见面。孔子一开始没去,后来她连续的召请,孔子最后不得已,还是去见了。王孙贾这个人跟南子又不和,见到孔子去见南子,就误会了,以为孔子也想巴结南子,想求个一官半职,所以就说出这句话,「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说话很含蓄,就是问孔子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这句话大概是一句俗话,当时大家流传的,这个媚是谄媚,奥就是房屋里面的一个神明位,一般古人把他供在西南角,所谓的中溜神;灶就是灶神,他是主饮食。王孙贾告诉孔子,「你与其去谄媚巴结那个中溜神,不如来求媚于灶神」。这个话什么意思?实际上他的意思就是希望孔子不要去巴结南子,来巴结他,
    真诚 清静 平等 正觉 慈悲
    看破 放下 自在 随缘 念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