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礼缺貌 发表于 2018-7-20 11:08:53

那么经文里无情说法的依据:
林木池沼,皆演法音,交光相罗,如宝丝网。是诸大众,得未曾有,一切普获金刚三昧。
圆瑛大师讲义:
林木池沼,本属无情,今皆演奏,实相音,无畏音,十力音等,正显六尘皆具佛性,情与无情,同一真体

极乐世界,水流花间,风吹行树,皆演法音,此即情与无情共一体

有礼缺貌 发表于 2018-7-20 11:09:24

宣化上人《楞严经浅释》摘录:

“无想”,这无想的众生是什么呢?就是土、木、金、石。这个无形的,就是“销沉”;本来也是众生来着,但是它堕落,就空散销沉;它不过是在一个时期里是这样子,有的时候,还会托生去做人的。

有礼缺貌 发表于 2018-7-20 11:10:07

海仁法师《楞严经讲义》

若诸非人,有形无形,有想无想,乐脱其伦;我于彼前,皆现其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前现人身,是统人王宰官等不尽之机;今现非人,是俱摄天龙八部不尽之类。有形即有色蕴,如休咎精明等;无形即无色蕴,如空散销沉等:有想,谓无色蕴,而有余四蕴者;如鬼神精灵等,无想,谓仅有色,而无余四蕴者,如精神化为土木金石等。不论有形无形,有想无想,如好乐度其本伦,转生人道者,大士皆于彼等之前,一一随类现身,应机说法,令其成就所愿。

有礼缺貌 发表于 2018-7-20 11:11:05

《楞严经讲义》第十八卷(原经文第七卷):看到和此相关开示,一起分享到这里:

从第一劫,乃至后身,生生不生,药叉罗刹,及富单那,迦吒富单那,鸠槃茶,毗舍遮等,并诸饿鬼,有形无形,有想无想,如是恶处。

有形:即是有色,如休咎精明。
无形:即是无色,如空散销沉。
有想:即灵通怪变,如鬼神精灵。
无想:即凝滞坚顽,如精神化为土木金石等。
如上诸处,各有自苦,遮障圣道,故曰恶处。然既生生不生,则圣道可修
(此处能看到,有人如果不修行解脱,是有可能托生到无想的,当然有人会说是无想天,但经文这里明确说明是恶处
同时,也说明有情能转无情)

再看看圆瑛大师讲义如何说:
无想:即凝滞坚顽,如精神化为土木金石等。如上诸处,各有自苦,遮障圣道,故曰恶处。然既生生不生,则圣道可修,宜乎因圆果满,而至最后身矣!

有礼缺貌 发表于 2018-7-20 11:12:53

有礼缺貌 发表于 2018-7-20 11:11
《楞严经讲义》第十八卷(原经文第七卷):看到和此相关开示,一起分享到这里:

从第一劫,乃至后身,生 ...

补充这一帖:

圆瑛法师讲解的 无想,正是妄想凝结,所以说精神化为土木金石!而不是无想天的无想,无想天的无想是什么都不想的禅定,是无明,大家要善会其义,不要被字面所左右!

有礼缺貌 发表于 2018-7-20 11:14:03

宣化上人的《楞严经浅释》:、

有想、无想:
“有想”,就是有思想的;“无想”,就是没有思想的。没有思想是什么呢?就是土、木、金、石。有想的,就有生命;没有想的,就没有生命。

有礼缺貌 发表于 2018-7-20 11:16:18

那么无情不但有见闻觉知、佛性,无情还能说法!


【林木池沼。皆演法音。交光相罗。如宝丝网。】

前面讲正报,你看此地讲依报,

不但是根根圆通,这个地方说了,尘尘圆通。

这种境界通常我们在《华严经》里面看到,在净土经论里头看到,西方极乐世界的境界就是六尘说法。所以我们在这个世间如果证得理一心不乱,我们这个世间六尘说不说法?读这段经文就晓得了,我们这个世界六尘也说法,与极乐世界、与华藏世界没有两样

(尘说、刹说、无尽说)

有礼缺貌 发表于 2018-7-20 11:17:31

(无情说法)


华藏世界的人、极乐世界的人他知道六尘说法,他得六尘说法的功德,
我们这个世界六尘说法我们不知道,我们得不到六尘说法的功德利益,

(娑婆世界无情也说法,我们不知道,是我们愚痴,而不是无情不说!)

有礼缺貌 发表于 2018-7-20 11:18:53

无情转有情

《楞严经》第七卷:

由因世界,怨平声害轮回,杀颠倒故,和合怪成,八万四千,食父母想。如是故有,非无想相,无想羯南,流转国土。如土枭等,附块为儿,及破镜鸟,以毒树果,抱为其子。子成父母皆遭其食,其类充塞。

(下面分享几个法师的开示)

有礼缺貌 发表于 2018-7-20 11:19:33

以下是海仁法师的《楞严经讲义》部分,供师兄参考一下:

土枭鸟,亦名角鹰,亦名猫头鹰。地下作巢,故曰土枭。昼伏夜出,有雌无雄,因附土块为儿,子成先饮其血,次食其肉,方能飞行。破镜鸟亦名破镜兽,有雄无雌,故抱毒树果,以为其子,子成遭害,故有枭鸟名食母,破镜名食父之说。

以下也是出自海仁法师《楞严经讲义》

温陵曰;‘不了谛理,固守愚痴,痴钝之极。’则顽冥无知,而精神化为土木金石。此乃业果使然,若顽念顿消,依然流转,如无想天,报尽入轮,亦此类摄。

精神化为土木金石,精神就是有情,土木就是无情,这是有情转无情,法师又说,报尽入轮,就是说无情是一种业报,报尽还要入轮回的;所以有第六卷观音菩萨为无情说法,无情听观音说法而解脱无情果报,入人伦

。。。。。。这种兽也不是它自己生出来的,它用毒树果------那一种有毒的树上果,也可以孵出它的儿子,所以是非无想。
。。。。。。这种鸟,它本来没有什么蛋的,它就“附块为儿”,孵那一个土块,它就会孵出它的子来;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无情、本来是佛的话题(兼答“清凉的夏天”师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