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6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如何是三谛、三惑、三观、三智、三德?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9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9360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1-9 12:40: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如何是三谛、三惑、三观、三智、三德?

梦斋山人编制


   《 始终心要》一文,乃唐朝高僧大德荆溪大师湛然撰述。文中把三谛、三惑、三观、三智、三德,解说十分明了。山人不才,兹录如下,以飨读者。全文如下:

    夫三谛者,天然之性德也。中谛者,统一切法;真谛者,泯一切法;俗谛者,立一切法;举一即三,非前后也。含生本具,非造作之所得也。悲夫!秘藏不显,盖三惑之所覆也。故无明翳乎法性,尘沙障乎化导,见思阻乎空寂,然兹三惑,乃体上之虚妄也。
     于是大觉慈尊,喟然叹曰:真如界内,绝生佛之假名。平等慧中,无自他之形相。但以众生妄想,不自证得,莫之能返也。由是立乎三观,破乎三惑,证乎三智,成乎三德。空观者,破见思惑,证一切智,成般若德。假观者,破尘沙惑,证道种智,成解脱德。中观者,破无明惑,证一切种智,成法身德。
    然三惑、三观、三智、三德,非各别也,非异时也,天然之理,具诸法故。然此三谛,性之自尔。述兹三谛,转成三惑,惑破借乎三观,观成证乎三智,智成成乎三德。
   从因至果,非渐修也,说之次第,理非次第。大纲如此,网目可寻矣。

  编者按:如有闲暇,山人将用偈颂形式,解读大师此文,愿有缘人,尽享佛法沐浴之福乐。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