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yuqingd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什么是比量功德?哪部经对比量功德有提到或解释?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3-25 08:34
  • 1

    主题

    573

    帖子

    570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701
    11#
    发表于 2017-12-7 09:09:3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xiang96 于 2017-12-7 09:32 编辑
    南无不动如来 发表于 2017-11-22 20:53
    佛告文殊师利:“若得佛十力,若有闻是经者,等无有异。若得无生法忍,闻是经者,亦等无异。”        文殊 ...

    佛告文殊师利:“若得佛十力,若有闻是经者,等无有异。若得无生法忍,闻是经者,亦等无异。”

    这段经文证明了:见道即是证道。

    对于见道的人来说,证道已是定业,见道可以当下即是证道,也可以无量劫后才证道。见道了,明白过去现在未来都在当下一念,时间只是假相,梦醒后谁还在乎梦境中的时间感。比如我们读一本连环画,读的时候,故事情节有过去现在未来,见道的人,故事的大圆满结局已定,证道是必然,只要合上书本,则过去现在未来就都在当下你的手上,你还会去在乎这本连环画是厚还是薄吗?明白了就是合上画册、退出游戏这么简单。所谓不动而至、乘愿再来,就是重新又翻到第几页的场景而已。

    所以,无所谓见道与证道之分,明白了就是道,说见道与证道,只是在描述明白人的侧脸和正脸,不明白的人一提到正脸、侧脸就喜欢去研究,是侧脸美还是正脸美。


    请法:那么这个比量与现量,能不能理解成见道与证道的关系呢?它们有什么异同呢?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5-24 08:10
  • 523

    主题

    693

    帖子

    5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77806
    12#
    发表于 2017-12-11 10:33:53 | 只看该作者
    各位师兄,比量和现量知道它的意思就可以了,何必搞那么复杂呢?我举个例子:比如说您现在不在溜冰场,也没溜冰鞋,但您会溜冰,这时的会溜冰就是您的比量功德。等您到了溜冰场,穿上了溜冰鞋,溜冰就是您的现量功德了。
    流通印广法师播经机:法华妙店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3-25 08:34
  • 1

    主题

    573

    帖子

    570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701
    13#
    发表于 2017-12-18 15:18:2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xiang96 于 2017-12-18 15:22 编辑
    上海当进 发表于 2017-12-11 10:33
    各位师兄,比量和现量知道它的意思就可以了,何必搞那么复杂呢?我举个例子:比如说您现在不在溜冰场,也没 ...

    我明白了,非常感恩师兄!
    师兄看看我理解得对不啊!通过听经闻法、观照万法是一,而明心见性,这是现量。但是明心见性后不可能时时都在现量中,我们还有贪嗔痴习气未了,在处事待人接物中会生烦恼,这是比量,(所以平时要多用一心三藏起观照,多熏习可以提升位次、消除习气,这就是禅宗说的保任)死后随着肉团身的解体,现量功德就会现前,时时都在现量中。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12-6 21:11
  • 3

    主题

    467

    帖子

    5722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722
    14#
    发表于 2017-12-19 10:28:39 | 只看该作者
    师兄:请见《妙法莲华经》之 “常不轻菩萨品第二十”:是比丘、临欲终时,于虚空中,具闻威音王佛、先所说法华经二十千万亿偈,悉能受持,即得如上眼根清净、耳鼻舌身意根清净。得是六根清净已,更增寿命二百万亿那由他岁,广为人说是法华经。
    比量功德即现量功德。法师或者大德高僧说比量功德和现量功德,也是方便引导。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3-25 08:34
  • 1

    主题

    573

    帖子

    570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701
    15#
    发表于 2018-1-21 07:58:41 | 只看该作者
    师兄,我还是有疑惑,怎么才能会溜冰?一定要穿上溜冰鞋,经过多次摔倒体验后才能学会溜冰的。师兄是说活着时就要先有现量的功夫吗?
    阿难在楞严法华时就是已经心悟实相,是见道位,但在证量上还只是初果阿罗汉。佛涅槃后集结经典,要求证到四果才能参加经典的集结。佛弟子们个个都是明心见性的大阿罗汉,都是参加过楞严法华大会的,难道他们不知道比量就是现量吗?为什么在结集经典时,他们却不认可见道位,要以证量作为门槛?请师兄们释疑!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12-6 21:11
  • 3

    主题

    467

    帖子

    5722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722
    16#
    发表于 2018-1-21 10:18:4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法华之子 于 2018-1-21 11:45 编辑

    末学有个比喻,不知是否恰当,请各位师兄指教:

    比如一人开车,在路上行驶,结果发现方向是反的。即需要刹车,掉头。

    知方向错及时刹车(比量),但车子惯性还要行驶一段时间(定业不可转),直到车子掉头(现量)才重新走在正确的方向道路上。

    知错就改,比量功德;车子掉头,现量功德。

    比量功德的当下,就是现量功德。因为从刹车开始,就是知途迷返的开始。

    又:印广法师讲解,“闻在本识”。每个听经闻法的第七识在当下就懂了,但肉团身的定业还没转。对于第七知而言,“他”已经回光返照了,当下“他”已经成就了。

           因此,当本期分段生死了结时,第七识当下的现量功德便得到体现。但由于我们定业和肉团身,我们还无法知道第七识已经瞒天过海。但第七识的现量功德,不是我们肉团身结束才获得,是在肉团生在的时候听经闻法获得。

           所以,印广法师有讲到“比量功德当下就是现量功德”,末学是认可的。也符合《法华经》中 <常不轻菩萨品>的经文描述。

           即:“是比丘、临欲终时,于虚空中,具闻威音王佛、先所说法华经二十千万亿偈,悉能受持,即得如上眼根清净、耳鼻舌身意根清净。得是六根清净已,更增寿命二百万亿那由他岁,广为人说是法华经。”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3-25 08:34
  • 1

    主题

    573

    帖子

    570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701
    17#
    发表于 2018-1-21 16:31:39 | 只看该作者
    法华经讲比量当下就是现量,见道当下就是证道,这个我能理解。因为法华经纯实无权,是佛境界。在佛境界没有任何分别对待,明暗、色空、成住、三途六趣、四生九有、诸恶苦趣皆是佛境界。离佛境界外,别无众生境界;舍众生境界,别无佛境界。所以,比量当下就是现量,是成佛之后得出的结论。
    三界唯心,万法归一,这是佛得出的结论,这个结论我们都知道了,问题是我们能体悟佛当年得出结论时的精神状态吗?肉团身一解体就能体验这种精神状态?谁能保证?看看法华经,佛的授记并不是一死之后就成佛的。
    中学生都知道牛顿三大定律,但是他们能还原牛顿得出这个结论的思维过程吗?能说中学生都比牛顿聪明吗?所以,圣言量是别人的经验,证量才是自己的经验。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3-25 08:34
  • 1

    主题

    573

    帖子

    570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701
    18#
    发表于 2018-1-21 16:45:26 | 只看该作者
    闻在本识,是指反闻、入流,就是反闻闻自性,见性的意思。并不是我们糊里糊涂在法会上打瞌睡,第七识也能瞒天过海偷偷成就。如果有这等好事,只要有播经机的地方,那里的山精鬼魅、畜牲凡人都能免受轮回之苦了。那佛还辛苦一辈子,善巧方便何苦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12-6 21:11
  • 3

    主题

    467

    帖子

    5722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722
    19#
    发表于 2018-1-21 19:20:5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法华之子 于 2018-1-21 19:28 编辑

    法华经功德不可思议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3-25 08:34
  • 1

    主题

    573

    帖子

    570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701
    20#
    发表于 2018-1-21 19:52:42 | 只看该作者
    比量功德当下就是现量功德,这是悟后的证境,不是悟前的观行方法。
    一心三藏,既是悟后的证境,也是悟前的观行方法。

    比量是认知,现量是实践。从道德的认知到道德的实践是否是一个必然的过程,在哲学上是有争议的。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Socrates)主张「知即是德」,认为在道德上有了认知,必然能够实践,一个人之所以会在道德上犯错,必定是出自无知的结果。中国明代的大儒王阳明也提倡「知行合一」的学说,认为「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知与行不是两件事,而是一件事。」然而希腊另一个哲学家亚理斯多德(Aristotle)则主张,道德上的犯错并不一定是出自无知的结果,因为确实有人知而不行,而且也有人明知故犯。 比如:很多宗教徒虽然相信「善人死后升天堂、恶人死后下地狱」,可是却偷偷摸摸的做坏事,信仰和行为严重的脱节,成为表里不一的伪君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