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432|回复: 5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这是“有为法”还是“无为法”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2-11 23:01
  •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6448

    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论坛元老荣誉管理优秀版主突出贡献最佳新人灌水之王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3-8 11:17: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金币
    请问:我们听经,看讲义,记重点,念经念咒,观照等等,是“有无法”还是“无为法”?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2-11 23:01
  •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6448

    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论坛元老荣誉管理优秀版主突出贡献最佳新人灌水之王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3-9 08:49:26 | 只看该作者
             foyin31师兄说得好!我的理解是这样的,如果明心见性了,明白了真心后,也就是说从“性”上和“相”上来观照思维,有为就是无为,非“有为”非“无为”,当下即“有为”即“无为”。没有明心见性,没有明白真心,就只能从“相”上来看问题,所以也只能得出要么是有为,要么是无为的结论。清净自性的东西,你能说他是“有为”或说他是“无为”吗?有为无为都是方便说。
           正如师父讲法说到,没有明心见性,说万法平等就是在造业。师父为什么这样说呢?为什么没有明心见性,说万法平等就是在造业?说得就是“性”与“相”的问题,明白了心,见了性,就是知道了为什么。没有见性,心不明,只能看到是什么。
          这一点我认为很重要,学习佛法就是要搞清楚是什么?为什么?这个问题搞明白了就是明心见性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10-15 19:20
  • 445

    主题

    2190

    帖子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0113
    板凳
    发表于 2015-3-9 15:30:48 | 只看该作者
    也交流一下见解,以求指教圆满。法华经里有个穷子喻。
    这就比喻,众生不觉佛性,怎么修都是缘心求缘法,以凡夫心,行有为法。以仆人心,做一切工作,都是为生计。
    还比喻,虽缘心缘法,行有为法,但本是清净心,妙法,入住佛家,众生本圆满清净,有为法无为法无二无别。就像穷子虽然不知自己是大富长者的儿子,不论做什么工作,不论以怎样的心来做,但他的确是真儿子回了家,为生计所行的法就是主人当行的法。
    所以看讲义,记重点,念经念咒,观照等等缘心缘法有为之法,归于如来藏一念。如来藏一念随缘不变,不变随缘,本自无为。是名有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2-11 23:01
  •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6448

    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论坛元老荣誉管理优秀版主突出贡献最佳新人灌水之王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5-3-9 17:02:45 | 只看该作者
    感恩张力手师兄参与讨论,阿弥陀佛{:soso_e183:}。
          我认为凡夫只识相不识性,行的也就只能是有为法。明心见性者即识性又圆融相,所以有为法无为法无二无别。
          有为法无为法无二无别,这就要求我们即要识性又要圆融相, 才能说性相不二,不能只说其一。这一点十分重要,如果只说性,不圆融相,别人不能明白其理只说相不说性又会落入旁门。这是我今天的最大收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7-1 19:38
  • 218

    主题

    640

    帖子

    8734

    积分

    论坛元老

    周正道

    Rank: 8Rank: 8

    积分
    8734
    5#
    发表于 2015-3-9 18:22:12 | 只看该作者
    阿弥陀佛。
    只论法不论门派亲疏远近以及一切法外因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4-28 10:32
  • 1

    主题

    111

    帖子

    133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330
    6#
    发表于 2015-3-10 07:07:06 | 只看该作者
    心照 发表于 2015-3-9 17:02
    感恩张力手师兄参与讨论,阿弥陀佛。
          我认为凡夫只识相不识性,行的也就只能是有为法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10-15 19:20
  • 445

    主题

    2190

    帖子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0113
    7#
    发表于 2015-3-10 09:23:18 | 只看该作者
    张力手 发表于 2015-3-9 15:30
    也交流一下见解,以求指教圆满。法华经里有个穷子喻。
    这就比喻,众生不觉佛性,怎么修都是缘心求缘法,以 ...

    受各位同修启发补充一下,不觉不悟不明心见性,则不自在,觉者自在。有为无为在乎一念迷悟用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2-11 23:01
  •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6448

    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论坛元老荣誉管理优秀版主突出贡献最佳新人灌水之王

    8#
     楼主| 发表于 2015-3-10 10:51:39 | 只看该作者
          法就这么一个,无二无别。迷者行之就是有为法,悟者行之就是无为法。迷与悟也就是一念之间。
          为什么”迷者行之就是有为法,悟者行之就是无为法“呢?迷者只能从”相“上去面对万法。悟者则不同,悟者即是从”性“上去面对万法,同时还圆融万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6-26 10:43
  • 1

    主题

    182

    帖子

    597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971
    9#
    发表于 2015-3-10 15:50:24 | 只看该作者
    阿弥陀佛,确实如此呀。无为心做有为法是无为,有为心看一切皆有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68

    主题

    816

    帖子

    553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535
    10#
    发表于 2015-3-10 16:49:20 | 只看该作者
    有为无为,为心之一念,随缘变现,当下即是有为,也是无为,当下也是无为心行有为法,不再分别,不思量不分别

    凡夫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修行者,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觉悟者,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

    真明白了,哪里会在这些起分别心分别意呢

    当下该吃饭吃饭,该念经念咒就念经念咒,怎么会再去思维分别还是无分别呢,怎么还会起念呢,当下该干嘛就干嘛

    点评

    说得好!!!  发表于 2015-3-10 18:4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