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心照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邀请师兄们来参与讨论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主题

636

帖子

6091

积分

禁止访问

积分
6091
371#
发表于 2017-7-23 09:06:1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烈火厚土 发表于 2017-7-22 20:28
此心即是佛,佛即是众生。为众生时此心不减,为诸佛时此心不添,乃至六度万行河沙功德,本自具足,不假修添 ...

黄檗禅师之禅法对上根之人,中下之人莫窥涯涘。
《五灯会元》
若会即便会。若不会即散去。珍重。问。如何是西来意。师便打。自余施设。皆被上机。中下之流。莫窥涯涘。唐大中年终于本山。谥断际禅师。


中下根人业障深,不修行,悟不了此心,学点死的名相而已。后人莫误解黄檗禅师的传心法要,如果不用修行,佛就不用立教下了,只一个“宗门”得了
  • TA的每日心情
    大哭
    2018-2-19 12:43
  • 23

    主题

    952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25
    372#
    发表于 2017-7-23 09:25: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想家的孩子 于 2017-7-23 09:29 编辑
    18861332172 发表于 2017-7-23 08:49
    一心当下就是三个如来藏;
    三个如来藏当下就是一心。
    用一句话表达,就是《楞严经》所说的:一切唯心所 ...

    师兄:
    一心当下就是三个如来藏。
    当下就是真空。
    您说‘’如来藏能变现万法,能不能变现真空?‘’等于说‘’真空能变现真空‘’,等于说‘’真空能变现另一个真空‘’。
    是不是?

  • TA的每日心情
    大哭
    2018-2-19 12:43
  • 23

    主题

    952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25
    373#
    发表于 2017-7-23 09:37:46 | 只看该作者
    凡夫,之所以是凡夫,是因为:凡夫活在过去、现在、未来之中。
    佛陀,之所以是佛陀,是因为:佛陀把过去、现在、未来圆融成一念,佛陀活在一念当中。

    点评

    师兄说的太好太好,点个赞。  发表于 2017-7-23 09:55
  • TA的每日心情
    可爱
    2017-4-19 12:42
  • 136

    主题

    725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612
    374#
    发表于 2017-7-23 10:12: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烈火厚土 于 2017-7-23 10:30 编辑
    想家的孩子 发表于 2017-7-23 09:37
    凡夫,之所以是凡夫,是因为:凡夫活在过去、现在、未来之中。
    佛陀,之所以是佛陀,是因为:佛陀把过去、 ...

    随喜师兄,说得好!受益。
    也感谢觉照师兄发起的讨论,使得后学对空有名相认识更清晰了。
    非空非有,即空即有。 当下一如,不是离有更有一空,不是离空更变一有,否则不名当下即是。当下非空非有,即空即有。空不离有,有不离空。一体两说。
    一念心性,立处即是,莫假他求。

    阿弥陀佛!

    一念万法,万法一念。随缘现万法,万法皆实心。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主题

    636

    帖子

    6091

    积分

    禁止访问

    积分
    6091
    375#
    发表于 2017-7-23 11:26:3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春天来了 发表于 2017-7-23 09:06
    黄檗禅师之禅法对上根之人,中下之人莫窥涯涘。
    《五灯会元》
    若会即便会。若不会即散去。珍重。问。如 ...

    憨山大师:禅教不二
    今弃教参禅者。果能先解本无凡圣。不属迷悟。是为见地。依此参究。当人一念。若存丝毫情见。及玄妙知解。总是未透。皆生死边事。岂可便以为得耶。今无明眼知识印证。若不以教印心。终落邪魔外道。
    但不可把佛说的语言文字。及祖师玄妙语句。当作自己知见。必要参究做到相应处。如经云。一切烦恼。应念化成无上知觉。如此便是顿悟的样子。不得将烦恼习气。夹杂知见。当作妙悟也。亦不是别有。只是消尽烦恼习气。露出本来面目耳。故云。悟了还同未悟时。依然只是旧时人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主题

    636

    帖子

    6091

    积分

    禁止访问

    积分
    6091
    376#
    发表于 2017-7-23 11:36:5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憨山大师:一切烦恼应念化成无上知觉,如此便是顿悟的样子。。。。。。。所以你还有烦恼就是没悟,你还有讨厌的人就是没悟,你还看别人不顺眼就是没悟。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主题

    636

    帖子

    6091

    积分

    禁止访问

    积分
    6091
    377#
    发表于 2017-7-23 11:44:1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憨山大师:若不以教印心,终落邪魔外道。所以佛在教下讲的戒定慧,六度万行,如果随便丢掉,贪究禅宗的几句玄妙语句,以为那就能悟本心,再学十年,你还是个旧模样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主题

    636

    帖子

    6091

    积分

    禁止访问

    积分
    6091
    378#
    发表于 2017-7-23 11:45:0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悟了还同未悟时。依然只是旧时人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2-11 23:01
  •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6448

    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论坛元老荣誉管理优秀版主突出贡献最佳新人灌水之王

    379#
     楼主| 发表于 2017-7-23 12:00:34 | 只看该作者
    【不即、不离,不住、不著,纵横自在,无非道场。】
          不是见闻觉知,也不离见闻觉知。不住见闻觉知,也不可以著见闻觉知,简单讲就是,离一切相,即名诸佛,诸位!这一句话是不是很简单,慧律法师常常说:修行是一个很简单的事情,只要我们肯放下,好端端的清净自性,就任我们应用。所以古来祖师大德讲一句话,非常有艺术的,说:参禅悟道者,生擒活捉,不费吹灰之力。这个讲得实在是太好了!大彻大悟的人生擒,生擒这个烦恼、活捉这个烦恼,不费吹灰之力,真的!离一切相嘛,连动到一两的力都不要,我们说:四两拨千斤,我无心,连一两的力量都不要用得上,不费吹灰之力,但于境,离一切境,连起心动念都省了,那就OK了!所以我们要是学禅师,生擒活捉,不费吹灰之力,就是离一切相。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2-11 23:01
  •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6448

    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论坛元老荣誉管理优秀版主突出贡献最佳新人灌水之王

    380#
     楼主| 发表于 2017-7-23 12:08: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心照 于 2017-7-23 12:09 编辑

    这一句,要好好的牢记:不如当下无心,决定知一切法本无所有,亦无所得,无依无住、无能无所,不动妄念,便证菩提;
          见一切相,就全部放下,一切的是非莫管,不落两边,就解决了!确定一切法本来就无所有,起心动念都离开了本法。【能】是指心,【所】是指境界,也没有所谓的执着这一颗心,因为无心嘛,也没有所执着的这些境界,不动妄念,便证菩提,就这么简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