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583|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xin宇宙全息论--“如来藏”思想最经典有力的科学证明!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7-10 17:00
  • 823

    主题

    2039

    帖子

    3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511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5 21:51: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阿弥陀佛!宇宙全息论,堪为佛法“如来藏”思想最经典、有力的科学证明!
      ”如来藏为总,万法为别,总就是别, 别就是总, 互为总别,互别为别!“在文章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自古以来,成佛的法华、开悟的楞严,与现代科学竟然如此相融、相通!
      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
      顶礼恩师上印下广法师!!!
      顶礼伟大科学家!
    !!
    宇宙全息论的提出
           全息思想由来已久,但以前并没有人提出“宇宙全息论”这一新名词。
    宇宙全息论的主要内容
           宇宙全息论的基本原理是:从潜显信息总和上看,任一部分都包含着整体的全部信息。
           宇宙全息论的核心论点是:宇宙是一个各部分之间全息关联的统一整体。在宇宙整体中,各子系与系统、系统与宇宙之间全息对应,凡相互对应的部位较之非相互对应的部位在物质、结构、能量、信息、精神与功能等宇宙要素上相似程度较大。在潜态信息上,子系包含着系统的全部信息,系统包含着宇宙的全部信息。在显态信息上,子系是系统的缩影,系统是宇宙的缩影。通俗地说,一切事物都具有时空四维全息性;同一个体的部分与整体之间、同一层次的事物之间、不同层次与系统中的事物之间、事物的开端与结果、事物发展的大过程与小过程、时间与空间,都存在着相互全息的对应关系;每一部分中都包含着其它部分,同时它又被包含在其它部分之中;物质普遍具有记忆性,事物总是力图按照自己记忆中存在的模式来复制新事物;全息是有差别的全息。

    中国古代全息思想
           全息思想的显现有一个漫长的过程。中国古老的伏羲先天易学与周文王的后天易学中充满着闪光的全息智慧。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内脏有病可以反映到体表。现代医学通过检查血液、尿液来分析内脏疾病,体温计、脑电图、心电图通过体表记录人体生物电传导情况判断病情,望口唇苍白诊为贫血等,都证明中医的古代全息思想是正确的。
    西方光学全息科技的出现
           中国古人的全息易学思想直接或潜在地影响着西方的哲学全息、光学全息的形成与发展。1948年,英籍匈牙利科学家加博尔提出并证实了全息照相理论,为光学全息科技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1960年发明的激光技术,提供了良好的相干光源,使全息照相获得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1971年,D.加博尔为此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82年,一件惊人的事发生了。在巴黎大学由物理学家AlainAspect所领导的一组研究人员,他们进行了一项也许会成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实验。
           你不会在晚间新闻中听到这件事。事实上,如果你没有时常阅读科学期刊,你可能从来没有听过Aspect的名字,虽然有些人相信,他们的发现可能会改变科学的面貌。
    Aspect和他的小组发现,在特定的情况下,次原子的粒子们,例如电子,同时向相反方向发射后,在运动时能够彼此互通信息。不管彼此之间的距离多么遥远,不管它们是相隔十尺或十万万里远,它们似乎总是知道相对一方的运动方式,在一方被影响而改变方向时,双方会同时改变方向。
           这个现象的问题是,它违反了爱因斯坦的理论:没有任何通讯能够超过光速。由于超过了光速就等于是能够打破时间的界线,这个骇人的可能性使一些物理学家试图用复杂的方式解释 Aspect的发现。
           革命性的解释:宇宙只是一个幻像
           但是它也激发了一些更有革命性的解释。
           例如,伦敦大学的物理学家David Bohm相信Aspect的发现是意味著【客观现实并不存在】,尽管宇宙看起来具体而坚实,其实【宇宙只是一个幻象】,一个巨大而细节丰富的全像摄影相片(Hologram)。
           要了解为什么Bohm会做出如此惊人的假设,我们必须首先了解什么是全像摄影相片。
               全像摄影相片是靠雷射做出的一种三度空间立体摄影相片。要制作一张全像摄影相片,物体首先必须用一道雷射光束照射,然后第二道雷射光束与第一道光束的反射产生绕射的图案(两道光束交集的地区),被记录于底片上。底片洗出后,看起来像是无意义的光圈与条纹组合。但是 当底片被另一道雷射光束照射时,一个三度空间的立体影像就会出现在底片中(这不同于一般印刷式的所谓全像相片,只有狭窄的角度可见立体影像。真正的全像摄影相片是没有角度限制,而且必须用雷射光才可见影像。)。
           影像的立体不是全像摄影唯一特殊之处。如果一朵玫瑰的全像相片被割成两半,然后用雷射照射,会 发现每一半都有整个玫瑰的影像。
           事实上,即使把这一半再分为两半,然后再分下去,每一小块底片中都会包含着一个较小的,但是完整的原来影像。不像平常的相片,全像相片的每一小部份都包含整体的资料。
           全像相片的这种「整体包含于部份中」的性质给予我们一个全新的方式来了解组织与秩序。
    西方分解理论与全息论相矛盾
           西方科学的历史多半是基于一种偏见,认为要了解任何事物现象,不管是只青蛙或一阵风暴,最好的方式是分解事物,研究事物的部份。全像摄影教导我们,宇宙中可能有事物不会配合这项假设。
           如果我们试把某种全像摄影式结构组成的事物分解开来,我们不会得到部份,而会得到较小的整体。
           这项理论使Bohm建立了另一种用来了解 Aspect发现的解释。Bohm相信次原子的粒子能够彼此保持联系,而不管它们之间的距离多远,不是因为它们之间来回发射著某种神秘的信号,而是因为它们的分离是一种幻象。
           他说在现实的某种较深的层次中,如此的粒子不是分离的个体,而是某种更基本相同来源的实际延伸。
           毕竟,由于摄影机是在不同的角度,所得到的影像也会稍有不同。但是当你继续注视这两条鱼时,你会觉察到两者之间有特定的关系。当一条鱼转身时,另一条也会做出稍微不同,但互相配合的转身;当一条面对前方时,另一条会总是面对侧方。如果你没有觉察到整个情况,你可能会做出结论,认为这两条鱼一定是在互相心电感应。但是显然这并非事实。Bohm说这正是在Aspect实验中的次原子粒子的情况。
           根据Bohm,次原子粒子之间的超光速连接现象其实是在告诉我们,现实有更深的层次是我们没有觉察到的,一种超过我们空间的更复杂空间,就像那水族箱。
           而且,他补充,我们会把次原子粒子看成分离的个体,是因为我们只看到它们部份的现实。如此的粒子不是分离的「部份」,而是一种更深沉与更基本整体的片面,这种整体具有全像摄影的结构,就像先前所提到的玫瑰一样无法分割。而且由于现实中的一切都是由这些幻影粒子所组成,于是整个宇宙基本上是一个投影,一个全像式的幻象。除了这种幻象的性质之外,如此的宇宙也包含著其他更为惊人的特性。
           如果次原子粒子的表面分离是一种幻象,这表示在现实的更深层次,宇宙中的一切最终都是相互关连的。在人脑中的一个碳原子中的一个电子是连接到太阳表面的一个氢原子中的一个质子,而它们又连接到所有在水中游泳的鲑鱼,所有跳动的心脏,及天上所有星辰的次原子粒子。一切事物都交互贯穿一切事物,而虽然人类的本性是去分类处理宇宙中的种种现象,一切的分类都是必要的假象,而一切的终极本质是一个无破绽的巨网。
           在一个全像式的宇宙中,甚至连时间与空间都不再是基本不变的。
           因为在一个没有分离性的宇宙中,位置的观念会瓦解,时间与三度空间就像电视监视器中的鱼,只是一种更深秩序的投影。这种更深的现实是一种超级的全像式幻象,过去,现在,未来都共同存在于其中。
           这表示只要有适当的工具,将来有一天会有可能进入这种超级全像式的现实层次中,取出过去古老的影像。这种超级全像式的宇宙还包含了什么,是一个开放而无解答的问题。为了方便讨论,假设这种超级全像式的结构是宇宙一切事物的由来根源,至少它包括了过去和未来所有存在的次原子粒子─一切事物和能量的所有可能组合,从雪花到夸粒子,从蓝鲸到伽马射线。它可被视为一种宇宙性的储藏库,包括了所有存在过的一切。
           虽然Bohm承认我们不可能知道在这超级的全像结构中还隐藏了什么, 他大胆地说我们没有理由假设它没有包括着更多。
           如他所言,也许这种超级全像式结构的现实层次只是一道「阶梯」,在它之上还有「无限多的发展」。
    早期发现
        Bohm 不是唯一的研究者发现宇宙是一个全像摄影式的幻象。在脑部研究的领域中,史坦福大学的脑神经学家Karl Pribram也分别独立地相信现实的全像式本质。Pribram研究脑部是如何储存记忆,因而被全像式结构模型所吸引。近几十年来,许多研究显示,记忆的储存不是单独地限于特定的区域,而是分散于整个脑部。
           在一九二零年代的一连串历史性的实验中,脑部科学家Karl Lashley发现不管老鼠脑部的什么部位被割除,都不会影响它的记忆,仍旧能表现手术前所学到的复杂技能。唯一的问题是没有人能提出一套理论来解释这种奇怪的「整体存在于每一部份」的记忆储存本质。
           然后在一九六零年代,Pribram 接触到全像摄影的观念,知道他发现了脑神经科学家一直在寻找的解释。Pribram相信记忆不是记录在脑神经细胞中,或一群细胞中,而是以神经脉冲的图案横跨整个脑部,就像雷射绕射的图案遍布整个全像摄影的底片上。
           换句话说,Pribram相信头脑本身就是一个全像摄影相片。
        Pribram的理论也解释了人类头脑如何能在那么小的空间中储藏那么多的记忆。曾经有人估计人类头脑在人的一生中能够记忆约一百亿位元(bits)的资料(大约是五套大英百科全书)。
           相似的,除了其他功能之外,全像摄影也具有惊人的资料储存容量─只要改变两道雷射照射底片的角度,就可以在同一张底片上记录许多不同的影像。有人示范过,在一公分立方的方块底片上可以储存一百亿位元的资料。

    大脑的特征
           如果脑部是根据全像摄影的原理来操作,我们就比较能了解我们那特殊的能力,能迅速从我们那庞大的记忆仓库中取出所需的任何资料。
           如果一个朋友要你告诉他,当他说「斑马」这个字时,你会想到什么。你不需要笨 拙地搜寻某种巨大的脑部字母档案才能得到一个答案。相反地,一些联想,如「条纹」,「马」,和「非洲野生动物」等会立刻跳入你的脑中。
           的确,人类思考过程 的一项最惊人的特征是,每一件资料都似乎与其他所有资料相互连接─这也是全像摄影幻象的另一项基本特性。因为全像摄影幻象的每一部份都与其他部份交互关连着,这也许是大自然交互关连系统的最终极例子。 在Pribram的全像式脑部模型的启发下,记忆的储存不只是脑部科学唯一稍获解答的谜。另一项谜题是脑 部如何翻译它从感官所得到的大量波动(光波,声波,等等),使之成为我们知觉的具体世界。
            记录与解读波动正是全像摄影最擅长的。正如全像摄影像是某种镜头,某种传译的工具,能把显然无意义的波动图案转变为连贯的影像,Pribram相信脑部也有一个镜头,使用全像式原理来数据式地把经由感官收到的波动转变为我们内在知觉的世界。
           有大量的证据显示,脑部是使用全像式原理来进行操作。事实上,Pribram的理论得到了越来越多脑神经学家的支持。

    应用到听觉
               阿根廷籍的意大利脑神经研究者Hugo Zucarelli最近把全像式模型应用到听觉的世界中。他迷惑于人脑在即使只有一只耳朵有听觉的情况下,也能够不用转头就侦测出声音的来源方向。
        Zucarelli发现全像式原理可以解释这种能力。Zucarelli也发展出全像式音响的科技,一种录音的技术,能够几乎真实无误地重新复制出声音现象。Pribram相信我们的脑部根据外在波动的输入,以数学方式建立出「坚硬」的现实。这种想法也得到许多实验上的支持。实验发现,我们感官对于波动的敏感度要比我们先前所认为的远为强烈。
           例如,研究者发现我们的视觉对声波也很敏感,我们的嗅觉是与我们现在称为oamic的波动有关,而甚至我们体内的细胞也对很广大范围的波动敏感。如此的发现使我们推论,只有在全像式的知觉领域中,这种波动才能被整理归类为正常的知觉。

    全像式模型理论的提出
           但是当Pribram的全像式脑部模型与Bohm的理论放在一起时,才显现其最令人匪夷所思的地方。因为如果这个世界的坚固只是一种次要的现实,而真正「存在」的是一团全像摄影式的波动,而如果头脑也具有全像式结构,只从这团波动中取出部份的波动,数学式地转换成感官知觉,那么客观现实是什呢?
           简单地说,客观现实就停止了存在。
           正如东方宗教的教义,物质世界是一种maya,一种幻象,虽然我们也许以为我们是实质的生物,活在一个实质的世界中,这也是一个幻象。
           我们其实是漂浮在一个充满波动的大海中的「接收者」,我们从这个大海中抽取出来,并转变成实质世界的波动,只是这个超级全像式幻象的许多波动之一。
           这种对于现实的惊人新观点,Bohm与Pribram的合成理论,被称为全像式模型理论(holographic paradigm), 虽然许多科学家以怀疑的态度看待它,但这个理论风靡了其他人。

    全像式模型理论的延伸:世界是一张全息图
           一小群逐渐增加的研究者相信,这也许是科学到目前为止,关于现实最准确的模型。
           更有甚者,有些人相信它可以解释许多科学以前未能解释的神秘,甚至使超自然也成为自然的一部份。
           许多研究者,包括Bohm与Pribram,注意到许多超心理学的现象在全像式模型理论下变得较为容易了解。
           在这个宇宙中,个别的头脑实际上是一个大全像结构的个别部份,而一切都是相互连结的,心电感应其实就是进入了全像式的层次。如果一个分别的个体A的意念能够传送到个体B的脑中,如果这两个分离的个体原来已经是连接的,这种现象就很容易了解。
    世界是一张全息图,如果你问别人物理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他很可能告诉你是“物质和能量”。但只要我们学过一点工程、生物和物理的话,就知道信息同样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只给汽车厂的机器人金属和塑料,它们不可能做出任何有用的东西,只有给它们下达如何焊接的指令它们才能组装出汽车。我们身体细胞中的核糖体拥有阿米诺酸组建模块和ATP合成为ADP过程中释放的能量,但如果没有细胞核中DNA所携带的信息,同样无法合成任何蛋白质。类似地,一个世纪以来物理学的进展告诉我们,信息在物理系统和物理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实际上,现在就有一个学派认为物理世界是由信息构成的,它的创始人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John A. Wheeler。该理论认为信息才是最重要的,物质和能量不过是附属物而已。
           这种观点引发了对许多古老问题的重新审视。硬盘之类存储设备的信息存储容量获得了飞速发展。这样的进展什么时候会终止?一个重量小于1克,体积小于1立方厘米(这大约是计算机芯片的尺寸)的设备的终极信息存储容量是多少?描述整个宇宙需要多少信息?这种描述能被装入计算机的内存中吗?我们真的能象William Blake说的那样“透过一粒沙看世界”吗?抑或这种说法只不过是诗人的狂想?

    宇宙全息论的通俗表述
           宇宙是个浑沌体,这个浑沌体是由能量和道构成的,犹如人这个生命体由物质的肉体和精神的灵体构成一样。从庞大的宇宙天体到显微镜下才能看到的微尘,都是息息相关、相互贯通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从宏观的角度讲,能量充满宇宙的一切时空,道控制着宇宙万事万物的运行和发展变化。所以,宇宙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看似互不牵连的多个天体、多个现象、多个人却是宇宙这个大有机体的有效组成部分——细胞。从微观的角度讲,一个原子、一个分子、一个人都是结构与能量的联合体,与外界相互感应,共处于道和能量这个统一体中。

    全息论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
           试着拿针尖扎一下自己的脚趾头,扎的同时全身肌肉会紧缩一下,大脑同时做出应急反应,假如自己的父母或恋人在旁,也会立即对此做出反应,因为人体是全息的。
    打开电脑,接通网络,全球信息会根据自己的索取出现在屏幕上,因为电脑网络是全息的。
               关节炎患者会提前获悉降雨的信息,许多动物会提前感应到地震的信息,因为地球是全息的。
           月亮的盈亏会引起海潮的变化,太阳黑子的活动直接影响着地球气候的变化和地球生命的节律,因为太阳系是全息的。
           整体中包含着局部,局部中包含着整体。
           人体是由一百三十万亿个细胞构成,而每一个细胞中都包含着有关人体整体的全部信息。用佛眼看这一个个细胞的时候,这一个个细胞是一个个人,五官七窍骨骼毛发五脏六腑四肢皮肉一件都不少,再分裂这个细胞,发现这个微末细胞又是由一百三十万亿个更微末的细胞组成。
           站在穿衣镜前面,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完整的自己,但若把这个穿衣镜分成两片,我们就可以看到每片穿衣镜中有一个完整的自己,也就是说,一个人化身成了三个人,假如把这个穿衣镜分裂为三片,每片中仍然可以看到一个个完整的自己,一个人化身成了四个人……依此类推,假如把这个穿衣镜粉碎成十万片、十万亿片,每一微片中依然可以看到一个完整的自己,就可以化身万亿。
           一粒植物的种子,即使它没有被埋入土壤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用法眼也可以看到它的全貌,它的叶子的形状、生长的形态等等。
           一片生长着的叶子,剪去一半,从剩下的一半中可以看到整片叶子的全貌。
    从宇宙全息角度看宇宙及人生
           明白了宇宙是全息的,我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就会发生颠覆性的飞跃,再来理解老子讲的道和释迦牟尼讲的佛法及耶稣的思维及其科学的理论,就会全线贯通,一目了然,我们的灵觉也就开了,根器深的人可以开发出一系列的特异功能了,我们处理日程生活中的事务也就轻松如意了。
           举个例子,人生中有一大苦恼,就是男女情爱,恋人或夫妻之间总希望单一纯洁,若相恋或夫妻的一方偷恋第三方,另一方就苦恼悲伤,不论这一方费尽唇舌表白“我也爱你,我真的爱你”,已经无济于事,因为另一方决不相信“你既然也爱他(她),怎么能再爱我呢?毫无疑问,你的爱是假的,起码你给我的爱是残缺不全的。”
           从宇宙全息来讲,不论一个人爱几个人,甚至是几百个人、几万个人,几十亿个人,他(她)对任何一个人的爱都是完整的,是真心的,绝对不是残缺不全的,就像看穿衣镜一样,一块镜片中只有一个自己,两块镜片中有两个自己,十亿镜片中有十亿个自己,并且每一个自己都是完整的自己。
           将任一物体逐步打碎到电子、质子的地步,它们好似不具物体的特性,其实不然。虽然当我们注视电子时,它的行为像一种极小的粒子,但是它们更多的时候就像是一团能量云,以类似波的方式分散在空间中。这一点与全息图像非常相似。当你观察全息图时,它才对你栩栩如生呈现在你面前,可是当你试用于摸它们时,你才发现手可以穿过它们。就好像我们在很远地方看到海市蜃楼,但当我们走近时,却能很随意地穿过它——是个幻影。
          在特定的条件下,如果我们把基本的粒子,如电子同时间向相反的方向发射,它们运动的时候能彼此互通信息。不管彼此之间的距离有多么遥远,不管它们是相隔10cm还是10亿公里之遥,它们似乎总是知道相对一方的同伴运动方式,这体现了在当一方受到干扰而改变运动的方向时,其同伴也会同时改变方向。
           这一现象如佛陀证悟的:举心动念法界皆知,万法同体牵一而动全身。它们之间的通讯联系几乎不需要时间的间隔,这突破了爱因斯坦相对论关于光速问题的论述:没有任何通讯速度能超越光速,因为一旦越过了光速,就等于是能够打破时间的界线,也就是时空不存在了。
           被我们认为无生命的电子竟然也会在距离如此遥远时互通声气,一起运作,此发现意味着客观现实并不存在,尽管宇宙看来是具体而坚实的,但其实它只是一个幻象,是一张巨大而细节丰富的全息摄影相片。
           基本粒子能够彼此保持联系,而不管它们之间的距离多远,不是因为它们之间来回发射的信号有多么“神秘”,而是因为它们的分离是一种幻觉,在现实下面更深的层次里,这样的粒子并不是分离的两个单独的个体,而是某种更大整体的两部分。
           全息理论为我们引出了一个新的视角,世界的每一个局部似乎都是包含了整个世界。如:细胞克隆技术利用一个细胞复制出与原来同一动物,而每一细胞都包含了这个动物的全部遗传信息;一根磁棒折断成几段,每个磁棒南北极特性依然不变,每个小段都是它整体的全息缩影。

           西方全息论发展过程中引伸出的“世界是幻像、是全息图”的观念与佛教对世界的认识不谋而合。
           事实上,佛教很早就发现并利用全息规律。大乘法性宗以绝对一心依缘起论解释生死唯一真心现,宇宙全息具足于当下一念,将本体论,体用论发挥得淋漓尽致。《大佛顶首楞严经》中写道: 如来藏唯妙觉明圆照法界。是故于中,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小中现大,大中现小。不动道场,遍十方界。身含十方无尽虚空。于一毛端现宝王刹。“一为无量,无量为一”,也是典型的古代全息理论。 思维下去,你会发现,每一件事物当中都包涵着整个法界,即使在一个小微尘里也有整个三千大干世界。所以《楞严经》说:"于一毫端现宝王刹,坐微尘里转大法轮。" 这段经文则说明了宇宙在超宏观与超微观上无限层次的全息。 我心即是宇宙,宇宙即是我心。三界唯识变,万法唯心现。
           而佛教所谓“同体大悲,无缘大慈”,正是基于宇宙全息立场看待所有生灵为一体。


      
    阿弥陀佛!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心涵太虚,量周沙界,万法皆我一念!一念即是无量万法。如来法藏自在圆融无碍。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7-10 17:00
  • 823

    主题

    2039

    帖子

    3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5116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6 08:41:35 | 只看该作者
    foyin31 发表于 2014-10-16 06:42
    阿弥陀佛,真是一篇好文章,感谢版主的分享!追求真理殊途同归!

    阿弥陀佛!感恩师兄!
    心涵太虚,量周沙界,万法皆我一念!一念即是无量万法。如来法藏自在圆融无碍。

    该用户从未签到

    153

    主题

    653

    帖子

    5713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713
    板凳
    发表于 2014-10-16 11:09: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苏芳之子 于 2014-10-17 15:31 编辑

    阿弥陀佛!讲的好,顶!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26 14:13
  • 40

    主题

    1362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6958
    QQ
    地板
    发表于 2014-10-18 13:15:40 | 只看该作者
    阿弥陀佛  感恩师兄分享
    世尊法久后 要当说真实
    顶礼如来藏 无漏不思议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8-15 09:32
  • 72

    主题

    642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如来使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3312
    5#
    发表于 2014-10-20 23:28:37 | 只看该作者
    阿弥陀佛  感恩师兄分享{:soso_e163:}
    世尊法久后 要当说真实
    顶礼如来藏 无漏不思议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主题

    47

    帖子

    57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73
    QQ
    6#
    发表于 2014-10-21 08:24:16 | 只看该作者
    阿弥陀佛!
    尽有生之年,弘扬“如来藏”,愿众生早日开悟解脱!阿弥陀佛![img]http://imgstore0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0

    主题

    194

    帖子

    6424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424
    7#
    发表于 2014-10-22 16:46:15 | 只看该作者
    xin宇宙全息论--“如来藏”思想最经典有力的科学证明!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2-11 23:01
  •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6448

    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论坛元老荣誉管理优秀版主突出贡献最佳新人灌水之王

    8#
    发表于 2014-11-2 15:02:40 | 只看该作者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闭嘴
    2017-3-6 18:15
  • 1

    主题

    265

    帖子

    682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827
    9#
    发表于 2014-11-2 21:01:59 | 只看该作者
    阿弥陀佛,真是一篇好文章,感谢版主的分享!追求真理殊途同归!{:soso_e18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