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568|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愣严经七处破妄识之一:认为心在身内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萌哒
    2023-7-2 08:28
  • 633

    主题

    1233

    帖子

    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1229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14 21:52:2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白莲华香 于 2015-1-14 22:12 编辑

         1. 阿难第一处征心,认为心在身内。佛第一处破妄识。

        【经文】阿难白佛言:“世尊,一切世间十种异生,同将识心居在身内。纵观如来青莲华眼,亦在佛面。我今观此浮根四尘,只在我面。如是识心,实居身内。”

        佛告阿难:“汝今现坐如来讲堂,观祗陀林今何所在?”

        “世尊,此大重阁清净讲堂在给孤园,今祗陀林实在堂外。”

        “阿难,汝今堂中先何所见?”
        “世尊,我在堂中,先见如来,次观大众。如是外望,方瞩林园。”
        “阿难,汝瞩林园,因何有见?”
        “世尊,此大讲堂户牖开豁,故我在堂得远瞻见。”
    【直译】
    ***************************************************************
        阿难说:世间一切的有灵性的众生,识心都位于身体之内。至于眼睛,就连您的青莲华眼,也是长在脸面上,所以我的肉眼也应该长在脸面之上,而能识别的识心,应该位于身体内。
        佛问阿难:你现在坐在如来讲堂内,你看祗陀林在什么地方呢?
        阿难回答:这个庄严清净的大讲堂,是在给孤独园中,那祗陀林是在讲堂之外。
        佛说:你在讲堂内先看见了什么呢?
        阿难说:我在讲堂中先见到您,再看见与会大众。再往外看,才看见园林。
        佛问:你是从哪里去望见园林的?
        阿难说:这个讲堂门户开阔,所以我在讲堂中一眼就能望见园林。
    ******************************************************************
        【解释】“十种异生”,指十种众生。其实总共有12类众生,即胎生、卵生、湿生、化生、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色、非无色、非有想、非无想。这里将无色和无想这两类众生排除在外。因为无色类众生指无色界众生,他们没有肉身,只剩下一个灵体;而无想类众生指诸如泥巴瓦块一类的无情众生,没有很明显的识心。
        虽然这十种众生形体各异,但都具备见闻觉知,他们的识心——也就是能辨认识别之心——都在身体之内,并不是我阿难一人这样认为,而是大家都认为心在身体之内。
    “青莲华眼”是阿难形容佛眼的殊胜。佛眼清净修广,庄严美妙,是智慧之眼。“莲华”表华开莲现,即因即果。你明白了什么,你当下就是什么!迷惑于贪嗔痴,你就是凡夫众生;明白了一心三藏的真理,你当下就是佛(分真佛)!
        阿难认为,佛的眼睛是长在脸面上的,那么推而广之,我的眼睛自然也长在我的脸上,同时,我的识别之心也就在我的身体肚皮之内。
        “浮根”指肉眼,“四尘”是色、香、味、触。其实我们都很可怜,连自己最亲近的五官都看不见。有人说:我可以照镜子呀。镜子里并不是真正的你,否则你把镜子打破了,你也应该随之消失。可见,镜子里面并不是真实的自己。
    佛没有直截了当告诉阿难,你的认知是对是错,而是先慢慢引导。佛问阿难:你现在坐在如来讲堂中,你看祇陀林在哪里呢?佛在祇树给孤独园讲经,孤独园的外面是祇陀太子布施的树林。
        佛经中常用树林比喻智慧。树木能给人蒸蒸日上、欣欣向荣的感觉,有智慧的人观照树木就能开智慧。我们看见枝、叶、梢都是从树根生长出来的,虽然眼睛不能见到树根,但心能见到。比如,我们走在马路上,听到后面有汽车的喇叭声就知道避让。虽然我们的眼睛没有见到,但能够心见。
        “重阁”,外面看起来是两层建筑,其实里面只有一层,表不二法门。正规寺院的大殿一般都是这样的建筑。“清净讲堂”是表法会大众皆能修清净心,没有过多的杂念,因此清净之心能够加持讲堂,讲堂也回报给人清净之感,这就是“应供”。阿难认为,讲堂外是祇树太子布施的树林,那么树林当然是在讲堂之外了。
    佛继续追问:你现在讲堂中,能够看到什么?阿难说:我在讲堂中,先看见佛在这里讲经,也能看见与会大众。然后我往外面去看,才能看见外面的树林花园等。
        佛又问:你看见外面的树林花园,是用什么来看的?佛一直引导阿难往心内观照,思考“能见”的是什么。但阿难仍执著不已,他回答的是自己为什么能见到这些场景。“户”指门,“牖”指窗,“豁”指通达。阿难答非所问:因为讲堂的门窗都是开的,我当然能够通过门窗往外看,所以在讲堂中能够看到讲堂之外的树林。
    【经文】佛告阿难:“如汝所言,身在讲堂,户牖开豁,远瞩林园。亦有众生在此堂中,不见如来,见堂外者?”
    阿难答言:“世尊,在堂不见如来,能见林泉,无有是处。”
    “阿难,汝亦如是。汝之心灵,一切明了。若汝现前所明了心,实在身内,尔时先合了知内身。颇有众生先见身中,后观外物。纵不能见心、肝、脾、胃,爪生、发长,筋转、脉摇,诚合明了,如何不知?必不内知,云何知外?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内,无有是处。”
    【直译】
    **************************************************************************
    佛告诉阿难:你刚才说,因为门户开阔,所以你在讲堂内就可以远眺园林。那么,会不会有些人,身在讲堂之中,只看见堂外的园林,却看不见如来呢?
    阿难回答:身在讲堂之中,只看见堂外的园林,却看不见堂内的如来,这是不可能的。
    佛说:你就是这样的人啊!如果你那能知能觉的心位于身体内,就应该先见到身体内的东西,然后再看见外物。有没有人能先见到身内的东西,再看见身外之物呢?
    纵使不能看见身内的心、肝、脾、胃,但是爪生发长,筋骨轮转,脉搏跳动,也大体能够知道。如果不能知道身内的情况,又怎么知道身外的情况呢?所以你要明白,你所说的能知能觉的心位于身内,是没有道理的。
    **************************************************************************
    【解释】“汝之心灵”,之所以称为“心灵”,是因为识心具备灵知的作用。佛告诉阿难:你的识心灵明洞彻,如果识心确实在身体内,那么应首先明了身体内部的情况。“颇”是有没有的意思。有没有这样的人,能够首先看见身体内的五脏六腑,再看见外面的事物?就像人坐在讲堂内,应该首先看见讲堂内的场景,再见到讲堂外的场景一样。
    可能阿难你认为,心在身内,离心肝脾胃的距离太近了,反而不容易看见,那么指甲的生长、头发的生长,筋骨的轮转和脉搏的跳动,总该能够看见吧?
    想一想,我们能见到指甲的生长吗?往往7、8天之后,我们发现指甲长了该剪了,这是突然长出来的吗?当然不是。指甲每时每刻都在生长,但我们肉眼见不到,速度非常快。据说第七识的生灭速度是每秒钟21万6千次生灭,还有一种说法是每秒钟1280万亿次。比如说,我们能看见一只鸟从眼前飞过,但未必能看清一颗高速运行的子弹。我们第六识的心念很粗浊,不能分辨运动速度非常快的物体。
    注意!有些开了天眼或练气功的人,到了一定境界,心念变得微细,确实能够见到自己指甲头发的生长、细胞的破裂变化等。佛这里只是引导阿难往回观照,所以有此一问。
    既然不能见到内部的情况,你怎么还说,能见到外部的情况呢?我们连自己身体内部的情况都不知道,怎么知道外面的山河大地呢?言外之意,你先了解了自己再说吧。真正了解了自己,就是了解了一切众生。
    我们不能自以为是,我们并不了解自己,还往往用自己的标准来衡量别人。其实是非好坏皆因众生的妄想执著而产生。比如吃东西的口味,有人爱吃这样菜,有人爱吃那样菜,那么就菜本身而言,有没有好坏之分?
    接下来佛总结说:阿难你认为,能觉能知的心在身体之内,没有这样的道理。一般人往往认为身体内的肉团心是自己的真心,其实不是。现在的医疗水平非常发达,可以将生病的肉团心,换上塑料心脏。如果肉团心是你的真心,怎么换了心还能继续活下去呢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5-17 20:42
  • 8

    主题

    276

    帖子

    6063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063
    沙发
    发表于 2015-1-15 00:05:44 | 只看该作者
    感恩顶礼阿弥陀佛{:soso_e196:}{:soso_e163:}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主题

    214

    帖子

    186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863
    板凳
    发表于 2015-1-15 09:10:14 | 只看该作者
    阿弥陀佛。随喜
    普及如来藏,传递正能量。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26 14:13
  • 40

    主题

    1362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6956
    QQ
    地板
    发表于 2015-1-18 16:25:30 | 只看该作者
    阿弥陀佛 随喜赞叹师兄法布施
    世尊法久后 要当说真实
    顶礼如来藏 无漏不思议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主题

    214

    帖子

    186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863
    5#
    发表于 2015-1-27 14:01:28 | 只看该作者
    阿弥陀佛,随喜师兄法布施。
    普及如来藏,传递正能量。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主题

    147

    帖子

    128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287
    6#
    发表于 2015-3-1 13:41:16 | 只看该作者
    楞严经七处破妄识之一:认为心在身内
  • TA的每日心情
    萌哒
    2016-6-9 12:00
  • 287

    主题

    3393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4249
    7#
    发表于 2016-6-11 08:14:0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南无观世音菩萨摩诃萨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6-11-20 10:07
  • 185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59685
    8#
    发表于 2016-6-11 08:44:0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随喜赞叹 ,感恩一切善知识,阿弥陀佛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1-15 09:13
  • 8247

    主题

    1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3133
    9#
    发表于 2016-6-11 09:42:1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阿弥陀佛感恩一切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1-18 09:28
  • 879

    主题

    4736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4924
    10#
    发表于 2016-6-11 09:42:3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阿弥陀佛感恩一切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