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52|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法印与心印--实相印(上)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11-23 16:05
  • 91

    主题

    101

    帖子

    187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87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7-4 19:56:0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二、实相印
    大乘唯一实相印的说法,出于一类大乘佛经。《大智度论》卷二二云谓“佛说三种实法印,广说则四种,略说则一种”,略说一种,即涅槃的异称实相。实相印,实际上是三法印内容的概括和深化。
    实相,即实体之相或绝对相,诸法实相,指一切事物未经人的主观认识所改造的本来面目,或宇宙终极实在的相状,近于康德所言“物自体”。大乘经论中所举实相异名多达数十,表诠角度各有不同。从客观真实或实体、理性的角度而言,有真如、如如、法性、实际、真性、法界、实性、圆成实性等,其中最常用的是真如、法性、法界。真如,梵语曰tathatā,字义为“如实”,《成唯识论》卷九释云:
    真谓真实,显非虚妄,如谓如常,表无变异,谓此真实,于一切位常如其性,故曰真如。
    真如,盖指认识论意义上的真实不妄者,实体论意义上的不变易者,总之指真常的东西。
    法性,梵语曰dharmadā,指一切现象普遍共具、不变不易的本性或体性。《大智度论》卷三七谓“诸法本性,名为法性,性名真实”。同论卷三二喻云:
    法性名本分种,如黄石中有金性,白石中有银性,如是一切世间法中有涅槃性。
    以法性指现象内所蕴藏的不生不灭性。《唯识述记》谓“性者体也,诸法真理,故名法性”,“一切法体,故名法性”。体,义为“主质”,与之相对的是相或用。性,乃本具不变的东西,体、性合言,相当于现象背后不变的本体或现象所以存在的终极因。
    法界(dharmadhātu)之界,有性、因、体义,法界可包括真如、法性、实相的所有含义。《大般若经·显相品》谓“法界即是不虚妄性、不变异性、诸法真如”。
    从真理的角度而言,实相、真如等有“第一义谛”(第一真理)、“胜义”(Paramãrtha)、“真谛”之称,《大般涅槃经·憍陈如品》云:
    实相是名法界,名毕竟智,名第一义谛、第一义空。
    从内藏于众生身心而为其成佛之本的角度而言,实相、真如等又被称为“如来藏”(佛所含藏的功德或佛的功德含藏于众生者)、“佛性”,《佛性论》谓“佛性者,即是人法二空所显真如”。
    从如实智慧的角度而言,实相、真如又被作为“般若”、“实相般若”的异称。
    从佛所证的功德而言,实相、真如等与“涅槃”、“法身”实为同义语,《中论·观法品》谓“诸法实相,即是涅槃”。《胜鬘经》谓“隐为如来藏,显为法身”。
    这些异名的表诠角度和细微含义虽然不无区别,但总的看来,有其基本共义,皆指真实不妄、绝对不变易的东西,这种东西在佛学家那里也往往含义浑沦,即便作微细区分,不论是以之为客观的理性、真理也好,实体也好,真理的证会者也好,按实相论的究极义,所指归的东西终归是一。
    大乘诸宗的实相论,莫不以离言绝虑、唯自内证为实相的“第一义”,这是大乘千经万论中的一致之谈,如《胜天王般若经》云:
    当知真如深妙,但唯智知,非言之能说,何以故?诸法真如过诸文字,离语言之境,一切语业不能行故;离诸戏论,绝诸分别,非此非彼,离相无相,远离寻伺,过寻伺境,超过二境……非识之所了。
    《宝雨经》谓“实义者,所谓不虚妄,即真如也。此法自内所证,非有文字能施设之。何以故?此法超过一切文字言说及戏论故”。《解深密经》谓胜义“超过一切寻思境界相”,“不可言说”、“绝诸表示”、“绝诸诤论”,“是诸圣者自内所证”。《华严经·十地品》偈云:
    法性本寂无诸相,犹如虚空不分别,
    超诸取著绝言道,真实平等常清净。
    《法华经》谓“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总之,实相、真如、法性,不是用任何名言概念所能表述,非是依通常主客对立的二元化认识渠道所能体认,但也并非如康德所说物自体之不可知,而是可由理性认识之外的另一条认识渠道所体证的。佛学认为这种体证实相真如的能力,乃人先天本具,不过被名相分别的通常认识活动所遮盖而未得显现,一旦以禅调心,离却概念分别及主客二元化的心理活动,便可以本具的超越性觉性(智)直觉真如,这叫做“自内证”。所谓自内征,意味着它是一种神秘的主观体验,在这种体验中,真如实相不是被作为客观的对象被认识,而是能知的主体与所知真如契合无间,这种不同于通常对某种知识之知的认知(识),叫做“证知”。证知真如的体验乃常人经验中所无,故无法用从常人经验中抽象出来的名言概念予以表述,强欲表述,也只能用“遮诠”的否定语式,以非、不、无否定一切概念分别。佛学把人概念活动的模式归纳为是(肯定)、非(否定)、双是(肯定两端)、双非(否定两端)“四句”,广言之,可多到一百零八句,经论中常说实相、真如“超四句”、“绝百非”,无非是全盘否定一切概念分别。《解深密经》卷一比喻说,如一生只知苦辛味的人,对于蜂蜜的甘甜无法寻思比度,不能信解。对没有自内证真如经验的众生说真如,那是很难的事,不得不说时,也只能说蜂蜜不是苦、不是辛、不是又苦又辛、亦非不苦不辛,但这样也还是表达不出蜂蜜的甘甜,欲知蜂蜜甘甜,只有亲口去品尝,欲知真如实相,只有按佛学所说的方法去修证。《瑜伽师地论》卷七二即说“真如唯是修所成境”。而禅定止观,便是自调其心以内证真如的修行之道。
    实相、真如论包括的内容涉及诸多哲学问题,《法华经》中总结为十如是: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等。大乘诸宗对这些问题的解答,既有共同点,又有各自不同结构的思想体系。大体而言,大乘诸宗的哲学体系可粗略地分为性空缘起、阿赖耶识缘起、真心缘起三说,唐释宗密称为空、相、性三宗。空宗主张性空缘起论,为印度中观派、中国三论宗,藏传迦当、格鲁等派所宗;相宗主张阿赖耶识缘起论,为印度瑜伽行派、中国摄论师、法相唯识宗所宗;性宗主张真心缘起论,印、藏密乘及中国天台、华严、禅、真言等宗的哲学观,都可归于此类。三家实相论所探讨的主要问题,大略有实相之相、实相之性、实相之体、空有关系、染净因果五大方面。
    ⑴、实相之相——无相无不相
    相,即相状,指前六识对外境相状的分别。《楞伽经》卷四解释:
    彼相者,眼识所照,名为色,耳鼻舌身意意识所照,名为声香味触法,是名为相。
    《瑜伽师地论》卷七二谓相乃“所有言谈安足处事”,即感觉与料和概念,是形成语言的基本材料。诸法实相离一切相,非色声香味触法,非大小长短方圆,非可由眼耳鼻舌身意六识了知,谓之“无相”,这是大乘诸宗关于实相的一致之谈。《金刚经》云:
    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
    大乘诸宗,皆通过对认识的分析,说明六识所得相是相对的、乃至虚妄的因缘所生法,非实相之体的本来真面。空宗要典《大智度论》卷十五说:
    若诸法实有,不应以心识知故有。若以心识知故有,是则非有,如地坚相,以身根身识知故有,若无身根识知,则无坚相。
    谓依根尘识缘合的认识途径所得相,便非本然实有;又说根尘识缘合而知者若为实有,则其相不应有变异,但事实并非如此,如水为温相,天寒结冰则转为坚相。又说实相不但离六识所取相,而且离无相之相,因为“无相”本身依于有相而设,也是一种意识中构画的相,与有相同属相对。
    相宗发挥经部之说,对认识的形成分析最称精密。说根尘识三缘和合时,必须由能缘根识的主观作用,变起一个相似于境相的“影像尘“而分别,变而缘故,经过了主观的加工,便非本然真相。影像尘终归为自心变现,故认识活动终归为自心分别自心。《密严经》谓“相是心境,心境不实”。《解深密经》等分诸法之相为遍计所执相、依他起相、圆成实相三义,因缘和合生识,为依他起相,此所得相依缘而生,非自然实有,属于相对,由“虚妄分别”而形成。《成唯识论》等还从时间上分析,说前一刹那心缘境,第二刹那意识才起相、名分别,此时所分别的前一刹那境相已灭尽,但意识中还以为所分别者为前一刹那境。在依他起相上对所得名言概念产生执着,死执为实,以相对相为绝对相,以为事物客观的本相绝对如此,这叫“遍计所执相”。比喻说,遍计所执相就像人误认绳为蛇,依他起相虽认绳为绳,然绳本身非实,乃四大、人工等众缘合成。只有离却依他起、遍计执二种相对相、虚妄相,才可显现无相之实相,称“圆成实相”。性宗一方面说实相无相,一方面又说实相能随缘现起一切相,《无量义经》云:
    如是无相,无相不相,不相无相,名为实相。
    意谓实相因本无固定相,才随缘现起一切相,并非有个无相之相。佛典中把实相无相而无不相的性质,比喻为印度传说的一种本无色相而能映现一切色相的如意宝珠(摩尼)。
    ⑵、实相之性——毕竟空
    性,意为不变不动、本来具有者或本性。大乘诸宗,皆说实相性空,或以空为性。空宗从实体论出发,力论诸法从缘起故,无“自性”(svabhāra)——自己本有、自在不变的实体,无自性故空,不仅有为法空,无为法亦空,空亦复空,无一法不空。《般若经》中,凡说十八种空义。说空的实质,是否定一切言说概念能表述实相。《大智度论》以名、相共论,称之为假,该论卷六一有云:
    假名相者,如车如屋,如林如军,如众生,诸法和合中更有是名。
    名依相立,缘生故,非本实相。不符实相的名言概念分别,被称为“戏论”(prapanca)——概念游戏,《中论》把众生的戏论总结为生灭、断常、一异、来出(去)四双,用归谬法或二难推理法—一推论其不能成立,证明诸法实相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出,名“八不中道”。八不中道的最终结论是:
    诸法实相者,心行言语断,无生亦无灭,寂灭无戏论,无异无分别,是则名实相。
    谓实相绝非概念分别、寻思推度可证知,只有离绝戏论、超越主客对立的认识方式,才能证见实相。
    相宗主要从认识论出发,立三性三无性说阐释实相性空义,三无自性以第二生无自性性为根本,谓诸法依他起故,由因缘而有,非自然本有,故名生无自性性(无生)。于本来无生的依他起相上安立名言概念,执之为实,然其所执绝对非实,名“相无自性性”(无相)。于依他起相上遣除对相、名的执着,离言绝相,即可证知圆成实性。《密严经》偈云:
    名为遍计性,相是依他起,名相二俱遣,是为第一义。
    与中观派实相论的最终结论同趋一轨。此宗认为最根本的实执“法执”,是执心外有独立实境的朴素实在论,建立阿赖耶识缘起说以解释一切,先把一切归于心识,遣境存识,次则连唯识之念亦遣。《大乘庄严经论》卷二云:
    心外无有物,物无心亦无,以解二无故,善住真法界。
    可谓以万法唯心、心亦无心为究竟空义。
    性宗综合空有二宗空义,认为实相、真如空,只在于它离众生的一切妄念分别。《大乘起信论》云:
    所言空者,从本以来,一切染法不相应故,谓离一切法差别之相,以无虚妄心念故,当知真如自性,非有相、非无相、非非有相、非非无相、非有无俱相,非一相、非异相、非非一相、非非异相、非一异俱相。乃至总说,依一切众生,以有妄心,念念分别,皆不相应,故说为空。
    意谓空的仅仅是众生以无明为本、名相为工具、不离主客二元对立的“妄念”分别,空只是遣执之词,井非说真如自体是空。若离妄念而证真如时,真如将显现其“妙有”,而非仅为空。
    摘自:≪佛教禅学与东方文明≫
    第二章 由禅思所见的身心世界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陈兵,1945年生于甘肃武山。兰州大学中文系卒业后在新疆劳动、工作10年。1974年开始研习佛法。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宗教系。现任四川大学宗教学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佛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特邀研究员、四川省文史馆馆员、成都市第12届政协常委。指导佛教专业的博士、博后、硕士生70余名。
    研究范围涵盖汉传、藏传、南传三系佛教及道教,主要长于佛教思想、佛教禅定学、佛教心理学、中国近现代佛教、道教炼养学、宋元明清道教,著有《佛教禅学与东方文明》、《生与死》、《佛陀的智慧》、《新编佛教词典》、《道教之道》、《道教气功百问》、《佛教心理学》、《二十世纪中国佛教》(合著)、《中国道教史》(合著)、《道藏提要》(合著)等,发表有关论文百余篇,著述达六百余万言。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 TA的每日心情
    萌哒
    2023-4-21 15:42
  • 1791

    主题

    1万

    帖子

    1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97654

    宣传达人最佳新人论坛元老优秀版主

    沙发
    发表于 2016-10-12 19:22:36 | 只看该作者
    过五关 度六将 证菩提(修订版2015)
    http://www.fahua123.com/forum.ph ... 33&fromuid=1687
    (出处: 法华论坛)
    敬请关注法华论坛:http://www.fahua123.com/portal.php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5-1 10:20
  • 430

    主题

    1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0318
    板凳
    发表于 2016-10-12 20:11:0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南无阿弥陀佛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8-7 17:21
  • 0

    主题

    4445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6202
    地板
    发表于 2016-10-12 20:22:1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南无阿弥陀佛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8-7 17:21
  • 0

    主题

    4445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6202
    5#
    发表于 2016-10-12 20:22:2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南无大乘妙法华经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8-7 17:21
  • 0

    主题

    4445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6202
    6#
    发表于 2016-10-12 20:22:4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南无大佛顶首楞严经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11-20 21:52
  • 0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8883
    7#
    发表于 2016-10-12 20:59:5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南无大乘妙法莲花经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11-20 21:52
  • 0

    主题

    1万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8883
    8#
    发表于 2016-10-12 21:00:2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南无大佛首楞严经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12-26 22:05
  • 700

    主题

    7147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5135
    QQ
    9#
    发表于 2016-10-12 23:40:2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xNjAyMjY2Nw==&mid=204592355&idx=1&sn=5816bab909890b2533af42e26a9bc91b&scene=1&key=c3acc508db72037622c0cfe154a244e8b1daa49f1b2cff1cd9ccb454fa77a28a29dfa30e84dca4e3381d5239a2356e62&ascene=7&uin=MTk4ODc5MDUzNA%3D%3D&devicetype=android-19&version=26031b31&nettype=WIFI&pass_ticket=76io3U6MhWPVL9tteo5crb1zunoqQP2EjwyAbDKUHmdJFgoyV2cKw7iRJdOhROy3&wx_header=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