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魔考!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9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9359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1-4 19:22:2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魔考的意义
    魔,就是磨难,磨其意志,以此可以减少其过失也;考,就是考验,考验其真伪也,以此可以增益其所不能也。俗语说:不受考验不成佛、不受磨难不成道。故有真道必有真考,不考则真伪难辨、不磨则过失难改。不但修道如此,自古以来,凡是要成为国家栋梁之人才,或作中流砥柱之大器,或掌持世道之英杰,莫不备尝艰辛,考魔并受。孟子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也。”由此观之,魔考乃是佛圣神仙及大材大器者,所必须经历之阶梯也。释迦牟尼佛有被哥利王割截身体之难;妙善公主有火厄及杀身之祸;孔子有陈蔡绝粮之灾;邱祖则大饿七十二回;刘备有当阳之惨败;韩信有胯下之辱;张良有进履之谦……。古往今来,圣贤仙佛、王公将相,莫不备受考验磨难而成就者。
   
2、考验的种类及原因
    天考:渺茫宇宙,浩大乾坤,道德见弃,理教尽衰,人心不齐,浩劫将至。欲挽转人心,维持世道,非真天大道而莫属,但是天不言、地不语,必待人来弘道,并非道可弘人也。上天降下真道,必当有济世之人来代天宣化,显扬道宗。故在此末法期间,选拔三千六百圣、四万八千贤,委以重任。若没有考验,如何能见其本真,哪能知其修道是否真诚,意志有无坚决,动心忍性如何,持戒若何,只有大加磨难,严行考炼,方能辨别良莠。此乃是选精拔萃之用意,原是为了爱护之慈心,并非故意为难,或无端苦人也。

    天考之种类:顺考、逆考、有情考、无情考,借事考,借灾考、病考、风考、内考、外考,种种不一。例如富贵亨通则为顺考,贫苦灾病则为逆考等。逆考易悟,顺考难觉。故修道人,必须发冲天大志,立坚决信心,忍辱耐苦,要有任考不退,任磨不屈,愈考愈坚,愈磨愈固。所谓:「真金经火炼千回,此物原来七宝魁」,这才是真人。

    魔考:魔考有生前宿孽之魔考,就是宿世积孽也。有今生招惹之魔考,就是内心之魔障或外来之魔障也。人生降世以来,六万余年,经过生死轮回,未免造下种种罪孽,以及无数的债账,自然有冤报冤,有仇报仇,世世纠缠不了,永远仇讨不休,愈结愈多,这就是所谓不了缘也。今生之魔障何来,皆为人落后天,理微气显,道心隐晦,血心用事,欲盛理衰,举止不合常道,行动多踰规矩,轻举妄动,骄矜狂妄,心思失当,行作颠倒,难免冤愆,怨尤滋生,业障由此而生了。自己内心既有魔障,自然会生贪妄骄奢,放肆横行,妄起邪念,妄求非份,外魔便趁机而入,内外勾结,招是惹非,即成魔考。

    值此末劫,六万年来总清算,不论新仇旧恨总要清偿,不得再拖延下去了。试观近几十年来,天灾地变之频繁,人祸之惨酷,屡见不鲜,绵绵不休,即是大清算之前奏!
   
3、如何解脱
    天考之来,虽云由天而降,实是半由修道者持心不坚,信道不笃,见难思迁,遇考而惧,易反易覆,易动易惑所招也。苟能认理实修,一心无二,勇往迈进,排除万难,煽惑不动,邪说不入,不贪小利,无欲望,不贪功,逢考忍受,遇难不惧,只有一心并无二念,坚持到底,死守善道,则天考不消而自消矣!

      魔考之来,皆由人自招也。魔考有夙孽考,有外魔考,有内魔考。修道之人,须真心向道,矢志真修,慎守规戒,行功立德,清还宿债,解脱数世因果,即宿孽自消了。尔后须实修内功,速除心中十恶八邪,毛病脾气,邪思妄念,恢复本来清净心,则内魔自消。内魔既灭,外魔则无机可乘,魔考自然不消而自消也。

魔的种类
魔的种类有四魔和十魔两种。先说四种魔:
   一、五阴魔:五魔又译为五蕴,即色、受、想、行、识五者。由此五阴积聚而成吾人的色身,吾人因此而起惑造业,因五阴是令吾人造业的因由之一,所以叫「魔」。

  二、三毒魔:人因一念贪嗔痴而为非作歹,都是愚痴的表现。能让人迷于理事,颠倒是非,所以也称「魔」。

  三、死魔:俗话说;「人命无常呼吸间」,一口气不来,任你有呼天唤雨,移山倒海的大本领也没法施展,人寿是一定的,决不可能让你长命百岁,永远不死。少年的时候不懂学佛行善,年年月月在名利场中打滚,一旦觉悟回头,却已至人生终站,徒唤奈何,故死也是魔。

  四、天魔:虽有天福惜无天德,心存不正,妖邪惑众,障碍人修道,所以叫天魔。
  
以上四种魔,再加以下六种魔:
  一、业魔:吾人造业,生生不息,世间恶人比善人不知多多少,吾人今生若不作恶,难保前生多生皆不作恶,万一有一个前生的恶业种子成熟,发为现行,则非障道不可。偈云:「假使千万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所以业是魔。

  二、心魔:心生傲慢,恃己之能而瞧不起人,不肯虚心问道,凡事自以为是,不愿听人教诲,是属心魔。

  三、善根魔:稍有善根,故步自封,不肯向上,令善根增长或稍做善事,便因此自得,自足,不肯广施,这种便是善根魔。

  四、三昧魔:三昧即定。修学禅定,本属精进。但是,有的人稍学打坐或小有成就,便自以为不可一世,不再用心前进,或不知禅定之法,盲修瞎练,这也是魔。

  五、善知识魔:学识渊博,却吝法不肯教人,犹如有良药不肯救人一样,故是魔。

  六、菩提法智慧魔:虽能深入经藏,得佛法之益,但偏执一法,不能理事圆融无碍,故也是魔。

  后六种魔和上四种魔共为十魔。总之,凡障碍圣道,危害吾人慧命的,都称作「魔」。《愣严经》第九卷介绍禅者可能遭遇的心外恶魔有:悲魔、狂魔、忆魔、易知足魔、忧悉魔、好喜乐魔、大我慢魔、好清轻魔、空魔、欲魔。由此可知,禅的修行者,只要心有所缘、所念,只要一念离开修行的方法之时,就可能有魔鬼趁势而入;而且那些魔境能够鱼目混珠,使你感到已经成佛,所以禅的修行者在其未悟之前,乃至未有独立自主的把握之前,必须依止明师修行,惟有在明师的指导下,才能避免恶魔的困扰及利用。


                      佛乃我心,魔亦我心
    李炳南老居士说,佛乃我心,魔亦我心,佛、魔皆在一心。见性即佛,昧性即魔;净心即佛,染心即魔;无相即佛,着相即魔。楞严咒、大悲咒虽可却魔,但心不净也无用。果能做到一心不乱,佛尚不可得,安有魔在?自心若无魔,外魔岂奈你何?居士既问却魔之法,此“一心不乱”即是。

    净空法师讲,末法时期法弱魔强,邪师说法如恒河沙,魔已混进佛门。现在学佛的人,变为魔眷属、变为外道者甚多,自己还不知道。凡是心外求法的就是魔,五欲六尘是魔,求名闻利养的是魔,修有漏果报的是魔,修四禅八定的也是魔。总之,凡是障碍我们明心见性的都是魔。在日用平常中,若依旧用“第六意识”即属魔外。
     魔在人间的时候都是学佛的,没有学好,就变成魔了。佛与魔的区别,就是觉与迷而已。一念觉,就是佛;一念迷,就是魔。其迷悟的根源,就是公与私。故大公无私就是佛,自私自利就是魔。学佛的人若是带有一分贡高我慢嫉妒之心,虽然也修布施,也修禅定,并有相当的功夫,命终多趋向于魔道。

    《王凤仪嘉言录》指出,千思万虑、忧愁烦恼,就是魔扰“心”;贡高我慢、怨恨恼怒,就是魔扰“性”;吃喝嫖赌,满身嗜好,就是魔扰“身”。

    《元始四十九章修道经·魔戒章》云:学道甚难,鬼神魔王,败人成功,欲置人于死,心始快乐。汝将道成,复有诸天仙人,来试尔身,仙人试以所欲、或试以所不欲、或试以所难、或试以所畏,皆于心之所不悟,心之所不知之。酒色财气、名利恩爱,八大魔王,近于修道者身旁。众生切勿向魔低头,试之过者,诸天保举,魔王奉迎,是谓得道。

    由此可知,天魔干扰,一定是对已经修道且将要成就的人。不过,如果你的心内无魔,外魔就无法下手。所以,修行人当知魔事魔境须不怕、不着、不受、不拒、不为所动,你便能克服一切魔障。真正修道的人,没有魔境的阻绕乃是不可能的事!凡有一人真心向道,发菩提心,修行佛法,魔宫就会震动,魔王心中便着急。所以,释迦世尊在成道之前,仍得有降魔的阶段。

   古来的祖师在他们的开示中也谈到一些对付魔境的方法,这些方法以口头相传的方式传下来,对我们今天的人来说仍然有参考价值。比如虚云老和尚就告诉我们,如果有魔境出现,就念《楞严心咒》,那是最灵验的。眼睛睁开,手握拳头,好像自己很有力量一样,然后念《楞严心咒》,求三宝的加持,这样就能够化解魔境。这种方法不只是在遇到魔境的时候才使用,平时我们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来预防内外魔的干扰。每一座我们都可以先念这个咒子,然后再入定做工夫,这样效果会更好。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