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3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法华经] 《法华经》讲记·普贤菩萨劝发品第二十八(第四次修订)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萌哒
    2023-4-21 15:42
  • 1791

    主题

    1万

    帖子

    1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97622

    宣传达人最佳新人论坛元老优秀版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9-10 11:15: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法华经讲记·普贤菩萨劝发品第二十八

    普贤菩萨在四大菩萨里是「大行普贤」。之所以讲「大行」,跟「普贤」这个法号有因缘关系。「普贤」为「佛后普贤」,是老古佛倒驾慈航示现菩萨相,普度一切众生。观音、文殊、普贤、地藏,有没有哪一个菩萨不是普贤呢?都是老古佛倒驾慈航,现菩萨相教化众生。凡夫不是倒驾慈航,是恨不得要超越。怎么超越?没有成佛就提前当佛,没有明心见性就提前说自己明心见性,未得谓得,未证谓证。这都是我执。普贤菩萨是东方不眴国的教主,他示现菩萨相护持《妙法莲华经》,护持修行普贤十大愿王的一切众生。
    普贤,由梵文翻译而来,音译为「三曼多跋陀罗」,意译为「普贤」,或「遍吉」。遍吉也好,普贤也好,都是指以平等心帮助一切众生修正法,证菩提。〈劝发品〉,普贤菩萨以极其权威的身份劝告修行人受持《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首先由诸佛护念,是三世诸佛共同护持的秘密之藏。不仅有佛,还有菩萨护法,这就是「普贤」;前面还有药王菩萨、勇施菩萨,这都是些等觉位、妙觉位的大菩萨。不仅有菩萨,更有天龙八部。

    尔时,普贤菩萨以自在神通力,威德名闻,与大菩萨无量无边不可称数,从东方来。所经诸国,普皆震动,雨宝莲华,作无量百千万亿种种伎乐。又与无数诸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大众围绕,各现威德神通之力。

    这段经文,体现了一个老古佛倒驾慈航不可思议的气氛。自在神通力:「自在」就是我们的法身本体。观自在,这是我们的本来面目。这种神通力是天然本定,殊胜无比。威德名闻:以「一心三藏」之「威」、之「德」、之「名」而闻。这个「闻」,表对十法界的应化之力。十法界万法只要懂得了普贤行,懂得了「如来藏」之法理法义,他就自然而然与这种力道交感应,就「威德名闻」。与大菩萨无量无边不可称数:这里是表大众之力、众生之力。一个力就是见闻宇宙人生本来面目,这种心力称为「大力」。「无量无边」是从数量而言;「大」是从质量而言。
    这是表诸佛菩萨对于受持弘扬《妙法莲华经》这件事不可思议的重视,从释迦牟尼佛与多宝佛到无量分身佛、无量大菩萨众——普贤菩萨是无召自来。一旦听闻讲《法华经》,基本上就跟派兵打仗一样,倾巢而动,倾国而来。诸佛菩萨对于受持《法华经》这样重视,我们作何感慨?能不能无动于衷?谁把这个问题想明白,在这里感慨万分,恨不得觉都不想睡了,你大成就。老古佛把这个事情看得这么重,我们在心里看得有多重?要找一找这个差距啊!有些菩萨明白道理以后,那是真的日日夜夜奔波弘法。如果每一个人都是这样,何愁正法不能久住。不能麻木不仁呐!
    所经诸国,普皆震动:就跟妙音菩萨来一样,「普皆震动」即为「六反震动」。诸佛菩萨不动则已,动到哪里都是在传法。来也好,往也好,首先「六反震动」。修行人,你走到哪里也要「六反震动」。看到一只猫、一只狗,你都要合掌给它三皈依,给它传法。不是走到哪里就搞名闻利养,搞人我是非;修行人要职业化、专业化,走到哪里化到哪里。你看到西瓜,它是西瓜吗?这就是阿弥陀佛。是不是就在震动呐?时时事事处处提起我们的观照:「我是佛,你是佛,他是佛,大家都是佛,一切都是我们一个心在变现。」一个人时常处于这种境界,你说哪个踩他一脚,他会不会瞪眼睛呐?哪个障碍他一下子,他会不会发脾气啊?不会的。
    「所经诸国」:广义来说,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都是「诸国」,时时事事处处都是「诸国」。你在家睡的床铺也是「诸国」;衣食住行,无所不是「诸国」。「所经诸国」,你震动了没有?你怎样在震动?并不是我们约定某年某月某日到哪里去参加拜忏,震动一下子。你只要吃饭、穿衣、洗澡,在不在震动啊?跟家里人沟通交谈是不是震动啊?三句话不能离开我们的老本行,叫「普皆震动」。嘴里不讲,心里也要在想,心里也在震动。
    雨宝莲华:就是「普皆震动」,时时事事处处都是我们成佛的道场,都是我们成佛之因。有的就不是「雨宝莲华」,叫桃花、杏花、梨花,是搞名闻利养之花,让我们眼睛也花了,耳朵也花了。修行人就要懂得转变心态,转识为智,转花花世界为「雨宝莲华」。命自我立啊!「即因即果」啊!
    作无量百千万亿种种伎乐:「种种伎乐」这是表智慧的力量,表成就我们的神通法力和道力。你作如是的观照,你一定会奇迹出现,灵感爆发。「伎乐」,表解脱智慧、解脱之力。
    又与无数诸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前面的「所经诸国,普皆震动,雨宝莲华」、「无量伎乐」,都是表自利,开智慧了。那么后面的「天、龙、夜叉、乾闼婆」是与我们面对的无量的法界道交感应为一体。我们不要采取那种天真的想象——普贤菩萨带着一大队人马,一边走,一边敲锣打鼓,一边吹喇叭。要往深处想,要往细处想。这都是在开示菩萨自利利他的功德,开示菩萨的行持,应该怎么样做,不应该怎么样做。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时时、事事、处处要观照,你有没有行普贤行?普贤行就是时时、事事、处处「普皆震动,雨宝莲华」,你「雨」了没有?「动」了没有?与一切的众生都要打成一片。对泥巴瓦块、树木花草我们都要以柔软的心去沟通。有些人修得孤苦伶仃,这种心态要赶快调整。修行人要明白,走到哪里都包容一切,而不是要求人家来包容我们。特别是出家人要当好人天师表。在经典里对诸如此类的描述司空见惯,你看懂了没有?你心动了没有?每当我们看到这样的场面,你能不能再感慨起来?还是无动于衷?

    到娑婆世界耆阇崛山中,头面礼释迦牟尼佛,右绕七匝,白佛言:世尊,我于宝威德上王佛国,遥闻此娑婆世界说法华经,与无量无边百千万亿诸菩萨众,共来听受。惟愿世尊当为说之。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如来灭后,云何能得是法华经?

    学生不管到哪里,要懂规矩。普贤菩萨是老古佛再来,他是帮助释迦牟尼佛弘法,在尊者面前示现恭敬相,千篇一律。不管是世间法还是出世间法,上下有序;否则你就是犯上作乱。不管你有理没有理,不可以以下犯上。
    右绕七匝:有的讲右绕三匝,不要去执著。无量百千万亿人在那转来转去,他发傻了?「七」和「三」都是表圆融之数,绕就是心里绕;也可以讲把佛团团围绕在中间。把佛放在我们的心中,恭敬到极致。
    前面妙音菩萨是受佛之请而来,普贤菩萨是不请自来。看这段经文,宝威德上王佛国:这些国土的名字都是吉祥加持之义。「宝」,非「真」不可以为「宝」。「宝」一定是见宇宙人生真理。「宝威德」,不见真不堪为「宝」,不为「宝」不堪为「威德」。「上王」,上是表无上之法。「王」表自在,表解脱自在之义。
    遥闻此娑婆世界说法华经:「遥」体现出我们的心没有国界,没有边界。在《楞严经》讲,诸佛与大菩萨在其三摩地中,见十方国土如在眼前。这也是显现出我们真心本来面目不可思议的殊胜功德,不管在哪里,整个尽虚空遍法界有个动静,诸佛大菩萨无所不知,因为那种动静是不是就是他自己?所以,与无量无边百千万亿菩萨大众共来听受:是表明普贤菩萨自告奋勇,护持道场,护持法会,这是他的责任。不请自来,大乘菩萨要做众生不请之友。
    惟愿世尊当为说之:普贤菩萨请佛开讲《妙法莲华经》。你不要讲:「刚开了法华大会还要开讲啊?」《妙法莲华经》三言两语行不行啊?怎么不行?行啊!他来就是听《妙法莲华经》的,给他再开示一下。实际上借这个机会再一次对十方世界进行一次加持。
    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如来灭后,云何能得是法华经:在如来灭度以后,真心想了生死成佛道的人怎样才能得到《法华经》?也就是说没有肉身佛在世时,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我们就能遇到《法华经》?

    佛告普贤菩萨:若善男子善女人,成就四法,于如来灭后,当得是法华经。一者,为诸佛护念;二者,植众德本;三者,入正定聚;四者,发救一切众生之心。善男子善女人,如是成就四法,于如来灭后,必得是经。

    四法」中成就任何一法,你来生来世在没有肉身佛的时代,你都能得到《妙法莲华经》。
    一者,为诸佛护念:这不是异想天开:「我表现得特别好,天天烧香拜佛,佛就来护我。」「为诸佛护念」根本在于「一念信解」的功德。明心见性之人知道,十方法界上至诸佛菩萨下至天人鬼畜,旁及山河大地、树木花草、风云雨雾一切无情物,都是当人当下一念所变现而已,你得「诸佛护念」。你已经与万法融为一个本体。你得「诸佛护念」是因为你护念了诸佛。这就叫「应供」——应你自己对诸佛的护念,而得到诸佛对你的护念。佛不度人,唯人自度。
    《楞严经》是讲修心,行善积德毕竟也能与佛法结缘。可是我们正修必须明理,必须见道,这叫「得诸佛护念」。从释迦牟尼佛到观世音,到牛马猪羊,到泥巴瓦块,都是「诸佛」,都是我们一个念变现而已。做到这一点,按照藕益大师的判断,你即已「住入佛家」,在住位菩萨以上的境界,初住位乃至到十住位。
    这里的见道位根本就涉及不到「行」,与修行没有关系的。修行就进入十行位的菩萨,那就是解行并重;在住位菩萨只论解,不论修、不论行。见道位普遍而言,可以在初住位到十住位之间。这还是方便说啊!有些在见道位就可以直接到等觉、妙觉。所以一大部分人要经过修证达到行位、回向位。大根基之人可以一念成就,一时成就。
    二者,植众德本:这是由住位菩萨大作佛事,按照藕益大师的判教,「植众德本」相当于行位菩萨,初行到十行位。见道以后历事炼心、转境界,进一步破除无明烦恼、我执习气。一切功德之本在于这个心,言为心声,行为心使,身为心役。所以心是德之本。正因为心是德之本,对于利根人而言,见道即是修道、证道,「即开、即示、即悟、即入」。
    三者,入正定聚:「正定聚」就是一个层次一个层次积功累德,步步上升。「植众德本」,因为我们这个「本」是从根本心地而发。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练,我们自然而然养成一种习气。三句话不离本行,说话、吃饭、穿衣、走路、待人接物,时时事事处处念念在道,这叫「正定聚」。这是养成了一种习气,不是刻意做作。按照藕益大师的判教,在这个阶段相当于地位菩萨。初地位以上的菩萨已证念不退,念念流入萨婆若海——萨婆若海就是智慧的海洋;也可以理解为身口意这三业随智慧行。这个功夫并不难。只要我们注意不断地提醒自己,你做什么事情都能做到「正定聚」。
    你就是给人家当保姆,给人家打工,你能不能做到「正定聚」啊?给人家带小孩,那个小孩就是阿弥陀佛,就是你;不用管他给你多少钱,对你什么态度,全心全意地服务。给老板打工,老板就是老佛爷。我们尽职尽力多为老板创造点财富,他多为国家创造税收,是不是在供养社会,供养大众啊?大众都是我自己。钱在我这里和在老板那里都是一样。你自然和颜悦色,老板也会喜欢你,周围的同修也会喜欢你,一听你说就知道:「哎呀!你是受持《法华经》的。」好了,一大帮都给你度过来了。
    要培养「正定聚」,进入地上的菩萨难不难呐?即使把你放到监狱里,你能不能「正定聚」?那我正好在这里观照。没有什么事情的话,我就求往生。没什么了不起的事。监狱是不是阿弥陀佛,是不是极乐世界啊?没有哪一法不是正法道场,只看你会不会用心。你不要呼天喊地:「我怎么这么冤枉呐!那个不学佛的人儿女满堂、飞黄腾达呀!我这个天天刻苦学佛的人还搞得倾家荡产、家破人亡!」怨天尤人,你这还是修行人?这就是历事炼心,心能转境。「我修行这么样地勇猛精进,别人还在专门找我的短处,横挑鼻子竖挑眼,岂有此理啊?」所以这种心态,你用「正定聚」一观照,是不是马上就应该感恩呐?一切人都是我自己。
    四者,发救一切众生之心:发大悲心度化一切众生。第四跟第三好像位置反了。第四点判为回向位的菩萨,救众生就是「回自向他」——他就是我啊,成就了救度一切众生的大慈悲心。
    善男子善女人,如是成就四法,于如来灭后,必得是经:这四种功德成就,其中任何一项功德成就,在如来灭后你都能遇到《妙法莲华经》。即使遇不到道场,你也会读诵《妙法莲华经》。能够读诵《妙法莲华经》的菩萨可以以此印证自己的功德。你不要以为:「哦!这是我老姐给我的。这是我的一个老同修给我的。」错了,都是你自己给你的,因为你在过去世中已经成就了这四项功德,鬼使神差他就能让你以种种的机缘读到《妙法莲华经》,那更不用说我们在这里整本整本地听闻《妙法莲华经》,那功德更不可思议!

    尔时,普贤菩萨白佛言:世尊,于后五百岁浊恶世中,其有受持是经典者,我当守护,除其衰患,令得安隐,使无伺求,得其便者。若魔、若魔子、若魔女、若魔民、若为魔所著者,若夜叉、若罗刹、若鸠盘荼、若毗舍阇、若吉蔗、若富单那、若韦陀罗等,诸恼人者,皆不得便。

    后五百岁浊恶世中:我们现在是不是正是「后五百岁」?佛在《妙法莲华经》不提正法,不提像法,不提第一个五百、第二个五百、第三个五百,也不提第四个五百,为什么单单提第五个五百,而且反复提?
    谁把这个问题想得很认真,想得很真实,你的功德不可思议。想明白了你会感慨万分,你就知道我们现在是一个什么样的时空点,我们肩上的担子有多重。在《楞严经》也是反复讲,在末法时代,现在就是末法时代。那「后五百年」提得更为明确,更为具体。联系起我们发的大愿:「要把万年末法扭为正法,要把弥勒出世前五十六亿七千万年灭法扭为正法。」我们要作如是的观照,敞开心量去迎接未来。
    我当守护:普贤菩萨也怪,他非讲后五百年守护,佛当年还没有灭度啊!因为就是在这第五个五百年,佛法有个根本的惊天动地的改变。在这第五个五百年有人提出来要否定末法时代,是不是啊?而且佛还给这个人撑腰,怎么讲的?这是先佛所讲。在哪一品知道吗?在〈法师功德品〉的意功德第六。讲末法时代,讲灭法时代,都是在搞激将法。
    昨天晚上我还跟一些菩萨在研究这个问题,越想越觉着这里面大有文章可作。五个五百岁,不提一、不提二、不提三、不提四,偏偏提第五个五百岁;佛也是提第五个五百岁。在〈药王菩萨本事品〉是不是「后五百岁」?在《楞严经》、在许多经里都拼命地提末法时代。不提正法、不提像法,唯提末法。所以我们有心人到了这个问题应该再三地深思,而且正好结合到我们现在这个时代,正是全世界宗教发展的一个光亮点。而且又是只有我们这么一个道场,在全国几十个分场广泛弘扬《法华经》。佛在〈见宝塔品〉那个大会上,当着诸佛菩萨各位老大的面,而且也是讲末法时代,能弘扬《法华经》的人你给我站出来讲一声。人均寿命进入两万岁,我们这个世界进入五浊世;人均寿命进入一百岁,这个世界进入恶世。所以说特别在这个时候,弘扬正法显得尤为重要。乱世出英雄,恶世出菩萨。是不是这个道理啊?就这个道理。
    第五个五百年是「斗诤坚固」。是正法战胜邪法,还是邪法战胜正法?真理是在斗诤中产生、成长、壮大。现在铺天盖地就是讲,「要得佛法兴,就得僧赞僧」。你赞的是不是正法?你斗,是不是斗的邪法?这才是最关紧要。佛当年如果不斗诤的话,谁来受持《法华经》?可是这几千年以来的形势还是很糟糕。佛法在今天好不容易有了一个起色。再回顾佛在两千五百年之前反反复复强调后五百年——后五百年包括第五个五百年和第五个五百年以后全部在内。这期间就看在座的各位怎样发心,怎样把这个局面扭转过来。还有九千多年,我们能不能把佛的末法时代扭转为正法?然后再去说还有五十六亿七千万年的灭法,怎样把它转为正法。现在我们把这个大旗已经举起来,这个法鼓已经擂起来,法螺已经吹响,这个法雨已经开始下,要知道我们肩上的担子啊!
    这就是在学佛,把我们的心调到最佳状态。这个最佳状态包括质量,包括数量。在这个时候,你心怎么观照这个问题?这就是在提升你的品位和境界。在这个时候把心调得很好,你不知不觉中上升了多少个品位啊!
    除其衰患,令得安隐:让受持《法华经》的人有一个安定的环境——人事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会修行的人,随遇而安。所以「除其衰患,令得安隐」,你可不要以为我走到哪里听经闻法都是住的宾馆,里面都有卫生间、洗澡间、空调。住在那里,你并不一定就安稳。「安隐」是我们的心随遇而安。现在天气这么热,特别居士们都挤在一个大房间里,有些人又要吹电风扇,有些人又不能吹电风扇,你能不能随遇而安?要吹的跟不要吹的,我们都能理解。没有谁对谁错。
    在这个时候可以互相调整一下,怕吹风的人集中在一边睡,不怕吹的集中在一边睡,不很好嘛?可是有些人很固执,他非要混在一起睡,谁也不让谁。有必要这样吗?这种想法师父不能理解,只有释迦牟尼能理解,可释迦牟尼不在啊,他把这事情委托我来处理啊。自己要会调心。你不能睡觉,可以念佛、观照,有时不想睡还就睡着了。冒汗的人呢,想到这个夏天冒冒汗好啊,不要剥夺冒汗的权利,把我的毒都排掉了。睡不着觉就证明我还有精神,如果没有精神的话就算打雷我也睡得着。睡觉的人没有吃亏,不睡觉的人也没有吃亏。我念一句佛号,就提高一个品位,是不是就很愉快啊?不管在什么地方都要随遇而安。
    你们以为师父怎么样?师父也不知道吃过多少苦。天气这么热,天气非常冷,师父都是过来人。零四年去北方弘法的时候,那个非常非常冷的冬天,他那个被子估计是春秋战国时代的被子,钻到里面都是湿的,连衣服都不敢脱,跟乌龟一样躲在里面睡觉,我们也是照样弘法,心里感到很快乐。我们并没有感到不自在,一心就是想把这个大法让更多的人成就。只要想到我们干的是惊天动地、利益十方三世的大事业,现在如果吃一点苦的话,是不是给你逮到了?这就是你的功德啊。这个世界上哪有白吃的苦啊!想到这一点你就快乐:「便宜给我占光了,睡得着也好,睡不着也好,便宜都给我占光了,都是大功德。」
    「除其衰患,令得安隐」,这才是真正安隐,真正去除了我们的衰患。并不是:「我这么苦,你普贤菩萨干啥啊?也不搞一个宾馆给我化城,给我们住住再说。」使无伺求,得其便者:既指外在的鬼魔想找我们的空子找不到,也使得我们内在的心魔、烦恼习气钻不到我这个法身慧命的空子。「伺求」,等待机会。「得其便」,钻空子。所以我们时时观照普贤大行,就是时时、事事、处处、念念在道,没有不自在的道理。  
    若魔、若魔子、若魔女、若魔民、若为魔所著者,若夜叉、若罗刹、若鸠盘荼、若毗舍阇、若吉遮、若富单那、若韦陀罗等,诸恼人者,皆不得便:「魔、魔子」,一般是修歪门邪道的人,是指修行人求鬼求神。「魔民、魔所著者」,由于这些人在某种意义上来讲并没有坏心,他执著于他那个小法,他来诱导你,他是好心好意做坏事。十个走火入魔的人,有九个半都认为自己是修行。他认为别人才是魔,可悲即在此。魔讲法跟佛讲法几乎没有差别,你注意!他总是讲行善、断恶、积德,总是些我修什么法门,能看到什么,能听到什么,能成就什么。所以佛讲:「我讲法跟魔都是一样的,只有一个法不一样,就是如来藏,就是《法华经》《楞严经》。」(世尊说实道,波旬无此事。)为什么师父讲话非要拍桌子打板凳?即使是这样,有些人离开这个时间,离开这个空间,仍然会被外道小法转境界。所以有时候师父顾不得许多,该狂呼乱叫还是要狂呼乱叫,不能两全其美。
    我对一些菩萨讲,你每天都要诵持《法华经》,最好再诵《楞严经》。把《楞严经》读懂以后,你就是一个合格的讲经法师。你把《法华经》读懂了,一般只能自利,利他比较费力。把《楞严经》听懂了,你什么经都能讲,不管是佛经、泥巴经、瓦块经、树经、花经、风经、雨经,统统不在话下。特别是对于歪魔邪道,那真是火眼金睛,一看便知。只懂得《法华经》,是凭我们对《法华经》坚定不移的信念就可以抗拒外魔;而到了《楞严经》,你可以去领导外魔、化解外魔,使他变成你的护法。
    「为魔所著者」:就是这个人身上有附体,这个附体是歪魔邪道,是修行的那种魔附在他身上。有些人就是魔来投胎了,他就是奉魔王之命混入道场,来毁我正法,他是魔的使者。比如有些人就是天上魔王天转世来的,或者些鬼道邪魔、邪鬼转世来的。他本身就是魔,他是自己这个灵体来转世。有些他不来转世,他灵体附在另外一个人身上,叫「魔附者」。
    「夜叉、罗刹、鸠盘荼」,这是指不修行的那些恶鬼。他根本不跟你讲佛法不佛法,他就是捉弄你,伤害你。「毗舍阇」,叫啖精气鬼。这种鬼跟你在一起,他抱住你、吸你的精气,你还不知道。为什么?他没有色身,是虚空身。所以鬼道的众生也有胎、卵、湿、化、各种各样的情况。在《楞严经》讲得比较详细,但是即使有肉团身的鬼,在我们白天,在我们这个频道里你看不到他。那么我们在进入阴性功能——比如说在睡梦之中,你可以见到他。「韦陀罗」,译为起尸鬼,恶鬼的一种,依附死尸的吸血鬼;拥有可让尸体复活,指使其杀害仇人的道力。

    是人若行若立,读诵此经,我尔时乘六牙白象王,与大菩萨众,俱诣其所,而自现身,供养守护,安慰其心,亦为供养法华经故。

    对于受持《法华经》的人诸佛菩萨不会袖手旁观。俱诣其所:你走到哪里都有诸佛菩萨在护持。不光普贤菩萨这样讲,释迦牟尼佛这样讲,诸佛菩萨都这样讲,把受持《法华经》的人抱在手里,「以衣覆之」。所以我们要心安理得。这种观照虽然真实,仍然是皮毛而已。你自己不发心,诸佛菩萨跟在后面也是白跟。你自己不发心,你照样受到邪鬼邪神的伤害,为什么?是你自己的心。从第一义来观照,你自己就是诸佛菩萨在护念自己。因为你护念一切的万法,诸佛菩萨是不是平等地把这个心回向给你啊?连魔鬼都是诸佛菩萨在护持你。
    我尔时乘六牙白象:「六牙」是表六度万行。果真深信不疑万法皆唯「我」一念之所变现,你时时都是「乘六牙白象」。我就是六牙,六牙就是我,万法皆是「我」一念。「白」是表根本之义。明白「一心三藏」,这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是一步登天之法。「象」是来比喻明心见性之人,他的法力、道力彻法源底。三兽过河,兔子在水面上扑打扑打,它是四条腿在这里走;牛呢,头在水面身子在水中,是不是比兔子更加扎实?大象它沿着河底走,脚踏实地,来比喻我们受持「如来藏」心地法门,彻法源底,究竟了义。「王」表自在之义。你得自在了,那种自在、那种法喜,只有自己知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与大菩萨众,俱诣其所:十方法界天人鬼畜、树木花草,无非「大菩萨」,无非是你自己一个念,时时都在护念你。为什么?因为你时时在护念一切的万法。而自现身:其实是你自己现身。你明白了一切万法都是你,是不是「自现身」?你自己现出身来,这是明心见性。
    供养守护:明白了一切万法都是我,这个心吃了秤砣铁了心,一块石头落地了,是不是你自己的心在守护你?「我独无所畏」。只要还有你讨厌的人,还有你的冤亲债主,你不能讲「供养守护」。你还有防人之心,你这个心没有清净。冤亲债主我们在所难免,你不要去防他,不要去害他,你要想怎样来化解来度他。要明白,这也是得到了供养。佛都有冤亲债主。他是谁啊?他就是你自己。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理好讲,没有什么好不好、坏不坏,只在于抓住当下。
    安慰其心:得到了供养、守护。我们知道万法都是「我」,自己供养自己。「供养守护」是讲身;「安慰其心」是讲心。所以从「我尔时乘六牙白象」到「安慰其心」这一段经文就是在讲「自性三宝」:「我」就是佛义;「六牙白象王」就是法义;「安慰其心」就是僧义。「安慰其心」是表清净心,表解脱功德;「六牙白象王」是法义,无量万法皆是「我」;这个「我」就是佛义、法身义。「六牙白象」也好,「安慰其心」也好,都是由「我」一念变现而已。

    是人若坐,思惟此经,尔时我复乘白象王现其人前。其人若于法华经有所忘失一句一偈,我当教之,与共读诵,还令通利。

    供养佛、供养法、供养僧,这是一体。所以普贤菩萨唯恐众生愚钝,在这里还是补上一句,供养僧也是供养经。怎么供养经呢?你好好坐在那里,「思惟此经」,我为了供养你也好,我为了供养《法华经》也好,我也会「乘六牙白象」现其人前。对人是如此,对经也是如此。你忘失一句,普贤菩萨还能提醒你。
    这段经文我们也可以双重观照。并不排除在背诵《法华经》时诵到哪一句中断了,头脑会有人提醒一下。从第一义观照,仍然是帮助我们开智慧,不是帮助我们来记忆多少多少东西。怎么开智慧呢?对于修行人,读《法华经》始终强调要全性起修,不漏一人,不舍一法,就是要教我们培养无分别心,培养平等心。有所忘失一句一偈:你这个心中不能有一点点的分别心,万法都是你一个念。你有了分别心就是「忘失一句一偈」。所以这个时候通过我们本来面目加持,普贤王菩萨是不是就是我们的真心本性?他自然而然让你生惭愧心:「我怎么能这样?」凡是明心见性的菩萨,他有一时一处难免出现一些习气,但当下他就懂得忏悔。一而再、再而三,他就能克服某种习气,叫「还令通利这是指我们的修证过程。这个法很妙啊。
    现在有些人傻呆呆的:「我一天读一部《法华经》,都读了十几年了,普贤菩萨怎么不来教我背诵啊?」你就是能背诵了有什么了不起?阿难比你会背诵,阿难对所有的经典都背诵如流,可是他不能因此究竟解脱。你关键的懂了一句话、一个字,胜过修无量无量劫功德的无量倍,这个法怎么不珍惜?不费吹灰之力解脱成佛。当然,你把经读得很熟很流利,也许师父几句话一点你就破,这个听经效果不一样。
    所以这里的「我当教之」,是我们自己发的那个心。你见道以后有没有发心破我执,破烦恼习气,不断地提升我们的品位?这点很重要。特别是那些贡高我慢、好发脾气、好耿耿于怀的人,必须把这个道理要搞得非常非常透彻。你所讨厌的那些人是谁呀?他到底是谁啊?讲第二义谛,不也是你过去世的父母儿女至亲骨肉?第一义谛不用讲了,是你自己啊!为什么跟他过不去?这个是魔,那个是鬼,你是谁啊?这就是普贤菩萨在救我们。「普贤」怎么「普」?不漏一法,不漏一人,万法皆是「我」。

    尔时,受持读诵法华经者,得见我身,甚大欢喜,转复精进,以见我故,即得三昧及陀罗尼,名为旋陀罗尼、百千万亿旋陀罗尼、法音方便陀罗尼,得如是等陀罗尼。

    注意,是「受持读诵法华经者」。「受持」:不见道能不能认可啊?你不认可能不能接受啊?你不接受能不能坚持啊?所以前提必须是见道!你没有办法不坚持,因为你已经知道时时、事事、处处皆是你。持也持、不持也持,你没有办法不持。
    得见我身:你如果见到有形有相的普贤在你面前的话,我跟你讲,你也差不多走火入魔了。这就是《金刚经》讲的「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你别高兴得不得了。遇到这样的境界你不要执著,由它去就是好事;你一执著就完蛋。《楞严经》讲得可怕啊!天魔飞精附人,马上来你这讨好,飞精附人或者现人相,或者天相、鬼神相。你到时候欢天喜地:「哎呀,老天爷!我终于跟老佛爷在一起了!」你完了!不管是见人形、天形,你都不要执著。有一个菩萨从五台山下来,看到天上云彩,是观世音菩萨现相。这个也不假呀,既可以是观世音来现相,也可以是鬼魔来现相,不要大惊小怪,都是你自己的心在变现,有什么了不起?有些是佛菩萨来安慰你、提醒你,让你生起信心;有些是冤亲债主来糊弄你,让你走火入魔。但是,不管哪种,你不要执著境界。
    佛曾经打了许多比喻,什么踩着大石头过河,什么背着一个银河系的大千世界上天,对银河系的大火一口吐沫叫它熄掉然后吹一股风就起来,是不是啊?像这些人都不如讲解《法华经》的万分之一。可是我们现在看到那些东西可能都傻眼了,一个个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快来看佛啊!」佛讲法讲得这么逼真,真是入木三分,你相信不相信?如果现在外面大运河里,观世音菩萨在水面上翩翩起舞,还有天龙八部在那跳舞,大家问问自己,是不是到时去看那个西洋景,还是在这儿听师父讲经?这就是境界来考验我们。  
    「得见我身」:以佛的金口玉言来解释,受持《法华经》的人即是见我释迦牟尼,即是见舍利弗,即是见诸大菩萨,即是见多宝如来,即是见分身佛。《法华经》就是如来全身:法、报、化三身一体。
    甚大欢喜:这就是解脱知见,「得见我身」就是明心见性。在这里,普贤菩萨有没有哪一句讲到受持《法华经》的人经过十年拜佛、八年持咒、九年拜忏,然后「得见我身,甚大欢喜」?有没有?没有。这都是要老命的法呀!是救命的法宝。
    转复精进:首先要明白心地法门全性起修,转到左边是精进,转到右边是精进,仰面朝天是精进,翻身脸朝下是不是也是精进?反正除了精进还是精进。因为他明白「一心三藏」道理,他精进也精进,不精进也是精进。那么持之以恒,境界不断提升。
    受持《法华经》的人一天是一个境界,一个礼拜是一个礼拜的境界,一年是一年的境界,你不断地感到自在快乐。当你遇到吃饭吃得也很糟糕,睡觉的环境也很糟糕,人事环境、社会环境都很糟糕,虽然很糟糕,你总是感到快乐自在,你成就了。即使坐在垃圾堆里,佛菩萨没有不自在。这个世界上什么叫快乐?什么叫自在?就是你一念心。你若不明理,即使当将军、元帅、国王、总统,就是拥有无量百千万亿的财产,你都不自在。你一天到晚心事重重,愁眉不展,接踵而来的什么糖尿病、高血压、富贵病,接二连三。你说你快乐不快乐?自在不自在?一点点都不假啊!我看到有些讨饭的可能几百年都没有洗脸,手上是乌黑的,在垃圾堆里捡那个人家丢的烂面包吃,他还没有病。真怪事了,他也是天生的抵抗力,当然这是痴福。自在不自在全靠我们一念心。
    以见我故,即得三昧:「见我」,你明白了万法皆是「我」一念所现,这就是「法华三昧」,这就是「首楞严三昧」。开权显实,明白了佛你就是佛,这就是「法华三昧」;即念即佛、即因即果,这就是「法华三昧」;不历修证,一步登天,这就是「法华三昧」。及陀罗尼:「三昧」和「陀罗尼」是一体二用。「三昧」的共同体都是如如不动;而用处有不同。「三昧」一般是在证道位能变现出种种的色身,带有寂用之义。怎么寂用?我变现无量色身,而我的心如如不动。「陀罗尼」叫显用。陀罗尼可以通过语言文字来表述万法之理、万法之义。一个是以身现,一个是用语言来表达,但是总离不开意业——就是心呐。身口意是「陀罗尼三昧」的本体,他明白了宇宙万法的根本规律,通过两种方式来显现。
    名为旋陀罗尼、百千万亿旋陀罗尼、法音方便陀罗尼:三种「陀罗尼」,这是从「陀罗尼三昧」这个智慧利用、从本体上来说明。
    「旋陀罗尼」:又可以说为「一旋陀罗尼」。这个「一」不是「一二三四」的「一」,这个「一」即是无量,无量即是「一」。它把一切的万法会归我们的自性本心之空性。用分别法来讲,就是破一切的万有,会归于一个空性,一个真如。所以受持《金刚经》进入初住位就是这个「一旋陀罗尼」。「旋陀罗尼」也是指在证道位刻骨铭心地体会到:「哎呀,我现在证道了。」证道的时候你才知道:「哎呀,原来在我见道位就是这么见的。」所以圆顿大法在见道位所见到的真如本性与在证道位证到的真如本性无二无别。即使没有证道,他刻骨铭心深信不疑,等证道以后就是这样,他也不感到什么奇怪,一切都是预料之事。所以「一旋陀罗尼」对应为「总相智、入空智」,与空如来藏、空谛、真谛相对照。
    「百千万亿旋陀罗尼」:这是讲从空出假,在俗谛中来成就「道种智」、「分别智」,证「分真即佛」。所以它与「不空如来藏」、与「俗谛」或者叫「假谛」相对照。这是证道位的功夫。他不仅懂得,而且通过语言文字来加以开示讲解。如果「百千万亿旋陀罗尼」还能显现出色身来,那就是百千万亿无量「色身三昧」。
    「法音方便陀罗尼」:「法音」指妙音说法。依上面的一旋和无量旋作为两种法音,而成就中道第一义这种智慧。它与「空不空如来藏」,与「中谛」相对照。
    得如是等陀罗尼:又是个「如是等」,在《阿弥陀经》《楞严经》《法华经》,这个「如是等」屡见不鲜,时不时地提醒我们有个「如是等」。不要被这个无量「旋陀罗尼」旋得头晕目眩。它就是个「如是等」。「一旋陀罗尼」是「如」,「无量旋陀罗尼」是「是」,这个「等」是「法音方便陀罗尼」。这三个旋陀罗尼是不是「阿弥陀佛」啊?「一旋」是不是「阿」?「无量旋」是不是「弥陀」?「法音方便」是不是「佛」?「阿弥陀佛」。
    无量佛法讲来讲去就是一个老面孔,它从不同的角度来解释,这就是佛的智慧。到最后就是一个念。《六祖坛经》里讲:有那么一个东西,没头没尾没面没背,这是个什么东西?

    世尊,若后世后五百岁浊恶世中,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求索者、受持者、读诵者、书写者,欲修习是法华经,于三七日中,应一心精进。满三七日已,我当乘六牙白象,与无量菩萨而自围绕,以一切众生所喜见身,现其人前,而为说法,示教利喜。亦复与其陀罗尼咒,得是陀罗尼故,无有非人能破坏者,亦不为女人之所惑乱,我身亦自常护是人。惟愿世尊,听我说此陀罗尼咒。
    即于佛前,而说咒曰:
    阿檀地 檀陀婆地 檀陀婆帝 檀陀鸠舍隶 檀陀修陀隶 修陀隶 修陀罗婆底佛驮波膻祢 萨婆陀罗尼 阿婆多尼 萨婆婆沙阿婆多尼修阿婆多尼 僧伽婆履叉尼 僧伽涅伽陀尼 阿僧祇 僧伽婆伽地 帝隶阿惰 僧伽兜略 阿罗帝婆罗帝 萨婆僧伽地 三摩地 伽兰地 萨婆达磨 修波利刹帝 萨婆萨埵 楼驮憍舍略阿㝹伽地 辛阿毗吉利地帝

    这是第二次提「后五百岁」,我们不再重复了。这是提醒大家要把挽救如来家业、挽救佛法这个重担承担起来。
    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这是四众弟子为主的佛法大军,主力骨干是四众弟子。天龙八部,不要看他们在天上飞来飞去,他都是我们的统战对象,都是我们的护法。真正的弘法大军在人道,是佛的四众弟子。所以我们的身价是天龙八部不可相提并论的。我们是自愿来现肉身教化众生。
    腾云驾雾、排山倒海这种神通是我们的本能,不需要修,做鬼就有,因为我们的心是不可思议的。我们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去羡慕那些鬼神通。诸佛出世就是来讲道理。有没有哪个佛:「现在开始教大家翻跟头!现在开始教大家腾云,下午四点钟开始驾雾。」有没有这个道理?没有。佛都是来讲道理给我们听,不是来教我们学神通,没有那个道理。神通是我们的本能,不需要学。把我执、烦恼习气放下以后自性现前,来成就众生。否则你学神通,只是把自己往三恶道里送。你执著于神通,就会放纵自己,目空一切乃至破戒、犯戒,伤害别人。
    在太原有几位很认真的修行人,在家里诵《法华经》二十一天,很少睡觉,非常精进。他问师父:「怎么普贤菩萨没有骑着大白象来啊?」这就叫依文解字。我说:「普贤菩萨明明去了,我都看到了,你们怎么没有看到啊?」我故意逗他们玩儿。「师父你真看到了?」我说:「我现在就看到了,现在就在这里。」什么道理啊?
    第一,普贤菩萨时时都在。大至佛刹,小至微尘,一片风、一滴雨无非诸佛法身真常啊!诸佛菩萨、祖师大德都是这样教化我们。你怎么非要见一个坐着白象的普贤?你那还叫智慧?第二,普贤王菩萨也是骑着白象王来的,你看不到他不能怪他啊,他就是在这里而现其身。
    有一个人修弥勒净土法门。有一天他看到狗身上长疮流脓流血,他用自己的嘴巴给狗把身上的那个毒脓毒血吸出来。这个时候弥勒菩萨现身了,他感慨万分说:「弥勒菩萨呀,我念你念得好苦,念了几十年,你怎么今天才出现啊?」弥勒菩萨讲:「我不是一直跟着你嘛。你第一声弥勒菩萨,我就在这里护持你啊。」
    诸佛菩萨护法神明时时跟着我们,可是我们不见他们。什么原因呐?频道不一样。他们是一频道中央台,我们是三频道地方台。频道不同,不能在一起。不要说你念佛,你就是不念佛,佛有没有跟你在一起?你开始念的时候,你心越念越清净,你清净到什么程度,清净到什么境界,你就跟哪个见面。这些法仍然是方便法。
    这段经文从第一义来观照。三七日中,一心精进:这个「三七日」,并不是指三七二十一天,也可能二十二天,也可能八天、九天,也可能三年零六个月。「三」和「七」在佛法里是不定数,是圆融数,功到自然成。「三七日」还表时时、事事、处处,不光表时间、空间、万法都在。就看我们会不会圆融、圆满、圆通地观照我们当人当下,以及所面对的一切外在环境。
    精进是这样精进。也就是《阿弥陀经》所讲的「饭食经行」。以「饭」表一切法,以「食」表一切行。一切法、一切行对于一个真正明白阿弥陀佛的人,他都是在念佛、拜佛,他都是在成佛,所以叫「满三七日已」。也与《阿弥陀经》里的「若一日、若二日……若七日」,他那个七日跟这里「三七日」是不是一样的?是表同一个法。这个「满」,圆融、圆满、圆通。这个「已」是表成就,你功夫到了。
    我当:「我」就是你自己。你已经正当名分地获得了六牙白象的功德。因为你一修一切修,是不是六度万行呐?因为是彻法源底,是不是大象啊?你从根本上把握了宇宙人生的真理,是不是白呀?与无量菩萨而自围绕:是你围绕着无量菩萨,也是无量菩萨围绕着你,「自他不二」。以一切众生所喜见身:这就是法身。这个「身」就是一个念。一切众生都是归于这一个「身」而已,你明心见性,成就了法身功德。「一切众生」是分别身,「所喜见身」是唯一的真身。现其人前,而为说法:是你现于一切众生面前,现于普贤菩萨面前说法,这就是「应供」。明白了「如来藏」,你就懂得了一切万法都在你面前说法。
    示教利喜:你当下感慨万分:「我解脱了!」这是诸法在「示教利喜」。人家来打你、骂你、骗你,你欢喜不欢喜?欢喜。但是有些人开始生烦恼,烦恼现前他能觉知并忏悔,是不是「喜」?知妄即真也是「喜」呀。就怕你不知道生烦恼,没有惭愧心,没有忏悔心,你就麻烦了。有人说越念佛妄想越多,我说我恭喜你!如果不念佛的话,你在妄想中还不知道妄想呢!你知道有妄想这是不是功德?
    亦复与其陀罗尼咒:普贤菩萨护法有「陀罗尼咒」。要明白,我们现在能得到这个「陀罗尼咒」,是不是就证明我们已经满三七日了?不要以为说说而已啊!普贤菩萨就在这里,千真万确。不管你看到不看到,他都在这里教我们陀罗尼;那么多诸佛菩萨龙天护法都在!
    亦不为女人之所惑乱:男女淫欲是坏定大魁,万恶淫为首。能够破得此关,你就是出尘罗汉。我身亦自常护是人:所以持普贤菩萨的神咒,视同于普贤神力在护持修行人。

    世尊,若有菩萨得闻是陀罗尼者,当知普贤神通之力。

    这是讲给佛听,其实是讲给修行人听。当知普贤神通之力:凡是能够听闻到普贤菩萨陀罗尼咒的人,他就能得到普贤佛力加持。

    若法华经行阎浮提,有受持者,应作此念:皆是普贤威神之力。若有受持读诵,正忆念,解其义趣,如说修行。当知是人行普贤行,于无量无边诸佛所,深种善根,为诸如来手摩其头。

    这是第二次提醒。在娑婆世界,凡是能受持《法华经》的人,都「应作此念」。「此念」即是我已得普贤菩萨佛力加持,无复任何的顾虑和恐惧。
    皆是普贤威神之力:我们能够遇到《法华经》,能够读懂《法华经》、能够弘扬、流通、受持《法华经》,这种力量当下就是普贤神力。懂得观世音菩萨,你就是观世音菩萨;懂得阿弥陀佛,你就是阿弥陀佛;懂得普贤行,你就是普贤行。这是我们真心本来面目的特征。你看什么、听什么、信什么,你当下即是什么。
    诸佛菩萨出世就是讲经说法,最终归于《法华经》《楞严经》。诸佛本愿就是要众生跟自己一样自在解脱,秘诀就在于「善用其心」,你这个心用好了没有?这段经文我们可以参考一下藕益大师的解释,为什么讲受持《法华经》的人「皆是普贤威神之力」?
    藕益大师讲:「因在自根,缘在普贤。」自根——普贤、《法华经》是我们的根,就在这里。这句话解释得妙极了!「因在自根」。为什么?因为我们就是普贤,就是《法华经》,这是真的。「缘在普贤」,缘在阿弥陀,缘在释迦牟尼。我们自己就是缘,我们自己就是释迦牟尼,就是阿弥陀;而显现出肉团形相的那个所谓的阿弥陀、所谓的观世音、所谓的释迦牟尼,他是来「开权显实」,是我们自己来教化自己。所显现的佛相、菩萨相都是缘,因为我们众生本来就是实,本来就是因,本来就是佛缘,所以「佛种从缘起」,从现相而入。这个「开」的功德在于化身佛,可如果我们不是佛,他来「开」什么?来「开玩笑」?没有「开」的价值。因为我们本来是佛,所以他来「开」;因为有因,才有缘来「开」;以缘开因,以「权」来开「实」,开「权」就显「实」,叫「开实」。所以藕益大师这两句话是一针见血,把话说绝了!好好悟进去,你拍案叫绝。「因在自根,缘在普贤」!
    这就是《法华经》,是发心的经。然后由此继续观照,叫作「观及万法,其体绝待」。这就是「一真法界」的「一」,由观自、观普贤然后再进一步观及一切万法之本体,没有相对,没有二,是唯一。
    「如实不虚,万法融摄」。「如实不虚」这就是越观越真,怎么样都假不了。不是当成口头禅,不是当成官腔。有道无道自己知道,你刻骨铭心、深信不疑,万法万相皆由当人当下一念所变现。当万法归真以后,我再往外看一看,你又会体会到「万法融摄」——万法相互之间互相圆融,互相摄受。科学家牛顿虽然说出了万有引力,可是他没有办法解释为什么。在佛法来讲,是不是轻而易举就能明白?因为万法都是「我」一个念之所变现,万有引力,不漏一法,没有哪一法跟你没有吸引力。连你最讨厌的老鼠药、牛屎狗粪都跟你在互相吸引。「万法融摄」,这就是法界,以此我们明白什么叫「一真法界」。
    「皆是普贤威神之力」:「普贤」二字,它是对一真法界、十法界森罗万象相互之间的关系、这个本质特征的一个概括。我们的一念心「普」于一切万法,「贤」于一切万法——「贤」包含解脱智慧之义。
    若有受持读诵,正忆念,解其义趣,如说修行。当知是人行普贤行:注意,讲经、听经、受持、读诵,这是一条龙啊。见道、修道、证道,在「受」之前不见道,你不可能接受;见道以后,你持也持,不持也持,你没有办法不持。这就是「菩提不退」。能受、能持,即为「自利」。「读」,在「自利」的同时还要「利他」,「读」可以观照为解、行、证,不断提升我们的境界。到了「诵」,已经到了自在、通达,圆融、圆满、圆通这种境界。「诵」还有表达通利之义,是表一种解脱。
    「正忆念,解其义趣,如说修行」:是对「受持读诵」具体的、分别的解释。「受持读诵」是笼统而言,下面是作具体的分别。「正忆念」就是随文入观,我们要被《法华经》牵着鼻子走,随着它的境界往内观照。「解其义趣」,我们再牵着《法华经》的鼻子走,互相牵,来与我们当人当下、一切的万法相互对照、观照。「如说修行」就是在「正忆念」、在解、在观的同时转境界,心能转境。
    所以这四句话是整个修行的次第——见道、修道、证道。当然这种次第,强调一下,是时时、事事、处处,否则你这个修行不「如说」。怎么不「如说」?「一心三藏」本身就是解决时时事事处处的问题,这点必须要强调。
    「当知是人行普贤行」:果真做到如此,你就是普贤菩萨,你即是在「行普贤行」。所以千法万法,唯有刻骨铭心见「如来藏」之法理法义,才能够做到普贤行,才能够做到念念在道。
    于无量无边诸佛所,深种善根:这是进一步解释:对十法界一切万法——从诸佛菩萨、天人鬼众,旁及山河大地、风云雨雾、大小多少、香甜苦辣,我们所能耳闻目睹身受一切的万法——我们刻骨铭心、深信不疑皆是我当人当下一念而已,这叫「于诸佛所深种善根」。从数量上来讲,无量无边、不漏一法;从质量上来看,这个竖穷三际,无边无际,唯有「一心三藏」能够达到这种境界。
    为诸如来手摩其头:这里的「手摩其头」,与上面「普贤行」、「无量佛所种善根」解释相同。一切的万法都是你,以此转变你的心态,这叫「灌顶」。《楞严经》就是「灌顶章句」,「法华三昧」即是「灌顶章句」,是以法理法义开我们的智慧,灌我们的顶。佛在诸大法会开讲之前往往手摩菩萨之顶,其意在于告诉你:「安心,我马上要传大法了。」是安慰而已,并不是摩顶就把你摩开了智慧。

    若但书写,是人命终当生忉利天上,是时八万四千天女,作众伎乐而来迎之,其人即著七宝冠于婇女中,娱乐快乐,何况受持读诵,正忆念,解其义趣,如说修行。
    若有人受持读诵,解其义趣,是人命终,为千佛授手,令不恐怖、不堕恶趣,即往兜率天上弥勒菩萨所。弥勒菩萨有三十二相,大菩萨众所共围绕,有百千万亿天女眷属而于中生,有如是等功德利益。

    若但书写,是人命终当生忉利天上:你仅仅书写一遍《法华经》,来世就生在忉利天。在〈劝持品〉讲,外面进来一个人,你让半个座:「来,坐到这儿听经。」这一点点功德,来世就能生忉利天,可见弘扬《妙法莲华经》何等不可思议!注意,这是讲人天福报,涉及不到「一念信解」的问题,信解了你就开智慧,那是后面的功德。
    八万四千天女,作众伎乐而来迎之:天人有性别之分,男尊女卑。「八万四千」也是不定数。当一个天子,福报很大。上上胜下下,天女载歌载舞来迎接。其人即著七宝冠:「七宝冠」是富贵的象征。
    有一些人说:「师父啊!不瞒你讲,我什么都能放下,就是、就是……」讲不下去了。就是男女生活放不下。我说你这个人真没有出息!咬咬牙几十年不就过去了?到天上好看的老婆多得很。佛当年就是这样度他的弟弟——孙陀罗难陀。当然我们真正明白这个道理,你还不是横下一条心,一不做二不休,成佛再说吧!因为人天福报不究竟呐!即使想一想天堂的生活,我们都应该看破放下,都应该生惭愧心。
    于婇女中,娱乐快乐:这是把人天福报写到极点。想一想,天上人间有没有比这个再快乐的了?那么多人就热热闹闹,无忧无虑。因为在天上不用担心地震,也不用担心那个什么瘟疫、干旱、水涝。我过去从来没有感觉到今年这样热,就像在烤火一样,还没有进入暑天竟然这样。在这么热的天,我们能在这里开着空调听经,这是不是前世修来的大福报啊?在那水害地区的众生,是不是很苦啊?我们应该感恩呐!
    下面跟着来一个「何况」——这是佛惯用的手法。何况受持读诵,正忆念,解其义趣,如说修行:这是一种圆满的修行次第,已经进入真修行。当一个人见道以后,从此根本不需要人教,他知道该怎么做,他进入「无功用道」。不修圆顿大法,他提心吊胆;假修行人在里面忘乎所以,他得到了一点境界已经是飘飘然。但是对于见道、明白「一心三藏」道理的人,一直到成佛,中间不打闲岔。在《楞严经》所讲,中间没有「诸委曲相」。
    若有人受持读诵,解其义趣,是人命终,为千佛授手,令不恐怖,不堕恶趣:也就是说,已经见道、明心见性之人,「是人命终」——这里我们不要理解为是人死了以后,死了以后是个鬼。诸部经典都是讲成佛、成菩萨、成阿罗汉都是活着成就——这里的「命终」就是讲明心见性之人,我们的这个法身慧命已经圆满。「终」解释为究竟、圆满。不能像有些人解释《阿弥陀经》:「哦,临命终——我们快断气的时候,大家来给我助念、送往生啊。」这是佛法的悲哀!叫「平时不烧香,临死抱佛足」。你抱得怎么样?能不能抱住说不准。更何况绝大多数人到临死的时候有没有人来给你助念还是个问号,那个时候你后悔不及。
    「千佛授手」:这个「千佛授手」是表无量佛授手,你愿意到哪一个佛土去——你一念「我到药师佛」,「我到大通智胜佛」或者「我到多宝佛」,一念而至;那么多佛都在天涯海角吗?在哪里?都在你心里。你想哪一尊佛,你的心当下就是在哪一尊佛土,不可思议。无量法界就在我们当下一念,就在这个讲经堂,看你懂不懂。好好看一看大通智胜佛那一段,通过佛力加持,在地球人的空间,突然现出天人国土?平时看不到,那通过多宝佛的神力加持,在一个特定的时空点让我们大开眼界。
    平时到了傍晚,那个大街上人和鬼混在一起,但谁也不会撞谁。那么白天的时候虽然看不见鬼,鬼在不在?他在不在这里?都在。那天人在不在啊?二十七层天的在不在?阿罗汉、辟支佛的天在不在?统统都在同一个空间。这个空间没大没小,就这么怪,就这么妙。好好作这些观照,非常非常有意义,就能开我们的智慧。
    你可不要傻呆呆地认为非要到临终的时候「千佛授手」,怎么一个人也没有授手啊?这个时候你要明白,你想什么佛你就是什么佛,你想阿弥陀佛你就在极乐世界国土。你这念一出,这里一片明亮,因为我们现在即已经证到了这分佛土。
    「令不恐怖、不堕恶趣」:明白了是非好坏都是我,可是我们在现量境界上要面对无量法界——天堂地狱、饿鬼畜生、诸佛国土都在我们面前。我们在中阴身期间的功德也是不动而至啊!所以在这个时候,没有正知正见的人无所适从,他不知道该往哪里去;即使他看到了那些所谓天堂,还不一定真实,他心里没有底。即使好的境界现前也抵挡不住糟糕的境界,冤亲债主跟他吵闹不休。但是明白道理的人他不害怕,即使恐怖境界现前,即使恶趣现前,你不会恐怖,不会堕恶趣。为什么?你的气氛不一样。
    即往兜率天上弥勒菩萨所:佛法不离世间法。虽然是「千佛授手」,但是你还有乡土观念。因为你留恋本乡土,那好吧,你就往生兜率天上,这是我们娑婆国土。因为弥勒菩萨是未来佛,将来陪弥勒菩萨去龙华三会广度众生。「兜率天」上弥勒菩萨的住所叫弥勒内宫。「兜率天」是凡夫天的国土。在这凡夫天有一个内宫是常寂光净土,就是弥勒内宫。
    弥勒菩萨有三十二相,大菩萨众所共围绕:因为他是未来佛,他已经成就了妙觉菩萨的果位,已经成就了三十二种大人相,他仅仅是在那里考察,观察四千年,看他下世的时候怎么样像释迦牟尼佛那样安排他的那一段佛法——肉身住世、正法、像法、末法有个什么计划,他也在那里调理。所以我们现在在这受持《法华经》,是不是弥勒菩萨在调理啊?既是释迦牟尼佛计划中的事情,又是弥勒菩萨将来变化中的事情。古佛、今佛、未来佛,一脉相承。所以普贤菩萨,不仅护持现在佛释迦牟尼佛,还护持未来佛弥勒菩萨。提醒一下,可能不少人或者到弥勒菩萨那里去,当然也有些人到极乐世界或者其它世界,等弥勒佛来的时候我们再来嘛,不是一样?我们都能各如所愿。
    有百千万亿天女眷属而于中生:到了弥勒内宫,你可不要打妄想:「哎呀!比忉利天的美女还要多!」这可不是美女,这都是菩萨修行,他是示现天女之相。这种「眷属」是菩萨眷属,而不是儿女情长的那种「眷属」。
    有如是等功德利益:就好像我们有时读《阿弥陀经》,「如是功德庄严、如是功德庄严……」,每读一次,这个念都要飞快地观照一次:「如是等」就是「阿弥陀佛」,就是「诸法空相」,就是「如是我闻」,就是「性相一如、理事不二」「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都提醒我们作「一心三藏」这个观照。一念观照足矣,一定要观,有观必有得。观是功,境界的提升是得,就怕你不观。即观即得,不断提升品位。
    修行人「相见无杂言,互勉念佛声」。吃饭、穿衣、走路,你都是「如是等大米、如是等馒头、如是等路……」,都在观照。佛不可能从头到尾大家一起「如是等、如是等」。他要讲许多话,所以忙里偷闲提醒你一句「如是等」。他不可能通篇经文都「如是等」呐!他把话匣子打开以后,总是来提醒你一下,我怎么样讲都是个「如是等」,这样讲是「如是等」,那样讲是「如是等」,再这样那样翻来覆去讲还是「如是等」;除了「如是等」还是「如是等」。一会儿讲到天上,一会儿讲到地下,一会儿讲到海龙宫,一会儿讲到风,一会儿讲到雨,都是个「如是等」。这就是诸佛菩萨出口腔,就是「如是等」,就是「如是我闻」。
    所以佛在世的时候讲诸部经典,开头没有「如是我闻」;临终遗嘱规定,把「如是我闻」作为每一部经的第一句话。所以小乘人明白这个道理以后:「原来如此!怪不得佛在讲许多经典的时候老是讲如是等、如是等啊!」佛把大乘金刚种子不知不觉就已经种在我们心里,到最后捅破一层窗户纸,原来如此。

    是故智者应当一心自书,若使人书,受持读诵,正忆念,如说修行。世尊,我今以神通力故,守护是经,于如来灭后,阎浮提内,广令流布,使不断绝。

    一心自书:也就是要见道,因为见道的功德比仅仅书写的功德要大无量倍啊!弥勒净土是「常寂光净土」,是我们娑婆世界的佛土。那弥勒净土在兜率天,同时在不在灵鹫山呐?在不在这里?都在我们心中。就跟电视机频道一样,你心里开哪个频道,你就得哪个频道的因缘。
    「一心书」:你自己书写也好,花钱请别人书也好,书经是为了流通,是为了「利他」。在几千年、几百年前,乃至五六十年前,你写一本经书功德无量啊!在五六十年之前你要看一本经书,得到那些大的图书馆、藏经楼,不准带出来,只准在里面抄录。在几百年前,你要想出钱请人写一本书,几乎要花费你一半的家产,小户人家倾家荡产可以供养一本经书。所以这里又回到「受持读诵,正忆念,如说修行」。这样的功德不可思议。
    世尊,我今以神通力故,守护是经,于如来灭后,阎浮提内,广令流布,使不断绝:「广」,是对整个国土,没有一个地方可以不受持《法华经》;「不断绝」,是从时间、从纵向上来看,过去、现在、未来不可以断绝;纵横交错,就表时时事事处处。要生惭愧心!现在哪里是这种局面呐?就是现在形成这种局面已经太晚太晚太晚!有多少人在奔走呼号啊?「依法不依人」。好好想一想这句话的重要性。只看你是不是弘扬《法华经》!

    尔时,释迦牟尼佛赞言:善哉!善哉!普贤,汝能护助是经,令多所众生安乐利益。汝已成就不可思议功德,深大慈悲,从久远来,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意,而能作是神通之愿,守护是经。我当以神通力,守护能受持普贤菩萨名者。

    唯有受持《法华经》,护持《法华经》,是从根本上护持正法。而且这里好玩,两个人做交易:「你护持我的学生受持《法华经》,我也护持你的学生受持普贤十大愿王。」佛法不离世间法,「无分别不妨分别」,体现出诸佛菩萨良苦用心。连世间的那种因缘法都得利用起来。释迦牟尼佛是我们的本师,他良苦用心、慈悲用心到何种程度啊!能哄能骗能吓唬的手段统统使用上了。佛对任何经典没有这样的口气,这是从来没有的。

    普贤,若有受持读诵,正忆念,修习书写是法华经者,当知是人,则见释迦牟尼佛,如从佛口,闻此经典;当知是人,供养释迦牟尼佛;当知是人,佛赞善哉;当知是人,为释迦牟尼佛手摩其头;当知是人,为释迦牟尼佛衣之所覆。

    像这样的话,佛反反复复讲。能够受持《法华经》的人,「当知是人」就是见佛;不能受持《法华经》的就是看到佛,他见佛了没有?那不是佛。他不认识什么是佛。许多人念佛念到最后,念到鬼道里去当一个土地佬,当个城隍老爷。为什么?他把有形有相的那一个佛当成佛,不叫见佛。有些人问:「你说你明心见性了,你看到佛两千五百年前在灵山法会讲法了吗?」你见到了能怎么样?即使见到了,你也是见鬼。「佛来佛斩,魔来魔斩」,真见佛,是「见不见之见」。
    明白了「如来藏」的道理,你看到这个西瓜,是不是见佛啊?这是真见。这个法妙啊!这个法太重要!没有哪一法不是我们的自性显露。其它的经典都是讲善、讲美,让你对于丑、对恶,生起厌离心,对初上路的修行人必须做这种引导。「引导」是桥、是路,并不是最终目的,你不能一屁股就坐在那个桥上、坐在这个路上:「我成佛了。」所以在《法华经》里叫作「化城」,目的就是让你到达宝所。
    特别提出,你能够认可、受持《法华经》,就是见佛,就是明心见性,就是当下往生佛土。但见到了佛,注意:你还没有究竟成佛,见佛叫「分真即佛」;如果你破除了「四十二分无明」,你圆满成佛。
    受持《法华经》的人则为见佛,就是「花开莲现」——受持了《法华经》就是「花开」;「莲现」,你已经成为「分真即佛」。也叫「如是我闻」——「闻」就是「花开」,「我」就是「莲现」。「闻」到什么?「闻」到「如是」,「花开」了;「莲现」什么?「现」的还是「如是」。即如即是、即因即果、即念即佛。
    如从佛口,闻此经典:如同我当年释迦牟尼佛肉身示现亲自在给各位讲《法华经》。三世诸佛不打妄语,「如」就是「如」,不可以打任何折扣。明白了「法华三昧」,明白了法华真义,你就是从佛口亲自闻法。《法华经》就是如来全身。那么讲解《法华经》的人就是「如来报身」。「佛种从缘起」,无师不足以成道。
    当知是人,供养释迦牟尼佛:「当」,正当名分。你就是供养释迦牟尼佛,就是供养多宝佛,供养分身佛,供养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一供一切供。回顾一下《阿弥陀经》里的「常以清旦,各以衣裓,盛众妙华,供养他方十万亿佛」。有些人解释得可天真了:「极乐世界的菩萨有神通,一大早供养了无量的佛土十万亿佛。」用「圆顿大法」心地法门观照那个「供养」,我一念观照,十方法界森罗万象、千变万化,无非当人当下这一念,就是供养十万亿佛。你现在在这里是不是当下供养十万亿佛啊?这都是佛金口玉言呐!「一念信解」也好,「一念信解」胜过无量劫修无量法门的功德的无量倍!是不是一念供养无量佛啊?受持《法华经》一句,生一念欢喜心,胜过以满虚空七宝供养诸佛菩萨阿罗汉。
    当知是人,佛赞善哉:是不是印证你成就了,给你授记了?为什么叫大家举手对号入座?就是根据佛的金口玉言给我们提供的标准答案。当知是人,为释迦牟尼佛手摩其头;当知是人,为释迦牟尼佛衣之所覆:这是证明这些人已经大解脱。「衣」表保持、覆护之义,以佛的衣服把你保护起来,能把你推到六道轮回里吗?

    如是之人,不复贪著世乐,不好外道经书手笔,亦复不喜亲近其人及诸恶者,若屠儿、若畜猪羊鸡狗、若猎师、若衒卖女色。是人心意质直,有正忆念,有福德力。是人不为三毒所恼,亦不为嫉妬、我慢、邪慢、増上慢所恼,是人少欲知足,能修普贤之行。

    这三点每个人都能检验。第一种啊,比如现在到卡拉ok舞场,你们感不感兴趣?一点点都不感兴趣。对吃肉啊、喝酒啊、打麻将啊、吸毒啊……感不感兴趣?感到太无聊了!第二种呢,「不好外道经书手笔」。「外道经书」就不贪了,谁也不去看。「手笔」就是写毛笔字啊、画画啊,修行人感不感兴趣了?你写得再好、画得再好,我感到是无聊,都不重要。
    明心见性之人,当下身价百倍。你「一念信解」胜过修无量法门、无量经典的功德无量倍。他那会画画、会写字、会指挥打仗的人不过是其中之一啊!即使无量法门,你又会打仗,又会画画,又会吟诗作对,又会唱歌跳舞、走钢丝……你就是全部具足了,都不如「一念信解」正法功德的无量分之一!哪是千倍、万倍、亿亿倍,你没有办法比。你要不要受持《法华经》?仅仅「一念信解」即如是功德,何况你还读诵、受持、供养,是不是?还要讲给他人听,那更不可思议!这是全性起修、一步登天!
    亦复不喜亲近其人:因为这些人我执特别重。但是你为了教化他,引导他,你不喜欢也装作喜欢——真不简单,怎么写得这么好啊?目的是要把他引导到正法。你甚至可以攀缘:「教教我嘛!学一学嘛!」你是为了接近他,可不是为了真正去学什么字画,没有那个必要。
    「不好」,「不亲近」,并没有叫你去整天斗他、骂他、训他。佛不度无缘之人,最多你没有办法度他,不就算了?如果高标准来讲,你应该想到是你自己道行不足;最低标准,你惹不起,躲得起他,你别管他。那高标准,你应该自己生惭愧心:「我德不服人,罪过在我。」有气质、有水平的人走到哪里,哪需要开口讲多少话?眼睛看一看,嘴巴「嗯」一下,他就能解决问题。会修行的人哪里不是道场?
    你觉得我们这个道场乱七八糟,你可以离开嘛。你既然是个菩萨,是真修行,你在哪里不能教化众生呐?作为弟子、作为学生应该处处让师父宽心。那些菩萨见了佛都是问长问短,绝对没有哪个来讲:「释迦牟尼,娑婆世界众生这么糟糕,你怎么搞的?」有没有这样讲的?娑婆世界众生就是糟糕啊!都是来安师父的心。师父有理也有理,没有理也有理,就这么简单。师父就是有他的道理,这是你不能理解的。你要能理解了,你就当师父了。为什么那么固执啊?有些话师父能讲出来,有些话师父还不能讲出来,讲出来又变成另外一种是非。
    「亦复不喜亲近其人」,你不亲近他就行,没有必要去咬牙切齿的,要想对他怎么样下手。及诸恶者,若屠儿、若畜猪羊鸡狗、若猎师:「畜」就是养猪、养羊、养鸡、养狗的人,更不用说杀鸡、杀狗的人。「猎师」就是打猎的人。若衒卖女色:可以说为是妓女,或者为歌女,有的是卖艺不卖身,这都是有伤风化,腐蚀人们的精神生活。
    是人心意质直,有正忆念,有福德力。是人不为三毒所恼,亦不为嫉妬、我慢、邪慢、增上慢所恼:这就是师父刚才讲的这些话,我们对照起来检点自己。「质」,为人老实本分。「直」,讲话待人接物直来直去,不会拐弯抹角。不会拐弯抹角并不是讲你就可以粗鲁。用智慧,跟那个用心机装模作样是两回事。
    「有正忆念」:唯一之「正」,就是明白一切万法是怎么回事,这个人事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跟我是什么关系,这叫「正忆念」。一切的万法都是「我」,都是一个念变出来的;从第二义谛讲,他就是我前世的父母儿女。你有这个「正忆念」,不需要老师来教你,你就知道怎样对付。那些好为人师的人,你「正忆念」有没有?那你学佛这么长时间你学什么了?难道就是学了卖嘴皮?有道无道自己知道啊!你这样还想得到别人的认可?
    师父有时候被别人辱骂的时候,乃至被自己的弟子辱骂的时候,他翻来覆去发信息来,我都是「阿弥陀佛!谢谢你的教诲!」我没有第二句话,没有去跟他争。你跟他争的话,一年三百六十六天你都争不完。一天一夜,二十五个小时你都没有办法完成这些问题。一边修自己的忍辱,一边给对方加持力,就跟常不轻菩萨一样,人家骂他、打他,他说:「阿弥陀佛!你们都要成佛的。」打跑了,看看打不到了,再回过头来:「阿弥陀佛!你们都要成佛!」是不是总是这样?要做一个修行人很简单,并不复杂啊。我再三讲没有什么是是非非,他非要争个是是非非,你何苦来哉?哪有是非啊?是非是不是释迦牟尼啊?
    「有福德力」:一者,前世他已经明白佛法,今生今世来享人天福报,这是以道受乐;二者,这个人虽然前世没有明白,他今生今世明白了,也是以道受乐。这「福德力」自他不二。身心安乐是不是最大的福德?再也不会被烦恼所束缚。「依报随着正报转」,他从此待人接物,种种的气质与凡夫不一样。你自己没有这个境界,没有这个心态,你再怎么样装都不像,人家看了讨厌、恶心。这个一定是自性流露,不需要你推销自己。任何人见你第一眼,就能被你摄受,这就是一种无形的力量。
    这是靠自己成就自己,不是靠别人来吹捧,也不是靠谁来给你加持。如果别人来加持,来给你介绍,往往还会适得其反,大家明白吗?修行就在成就这种功德,这是你自己的「福德力」。命自我立。这种「福德力」不是靠自己刻意地去做作——我会用心机、我会做生意、我会赚钱、我会写文章登报得到领导的信任,我会投机取巧、拍马屁、走后门来叫领导赏识……不需要。你形成了这种气质,天地鬼神对你都会另眼相待。这就在讲心地法门,你只管用好你这个心。你处处为别人着想,就能生生世世把自己置于安全地带。「为人果有良心,初一十五何须烧香点蜡?做事若昧天理,半夜三更须防铁链钢叉。」就是要修好我们的心,你自然得到天地鬼神之护法。
    当自己感到闷闷不乐,感到有某种疾病的时候,你赶快生忏悔心。你做了哪些错事,跟哪些人有怨结,你赶快回心转意,在心里默默地祈祷。你不要一天到晚忧心忡忡,一切都看不惯,这样只会起反作用。「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修行人是最快乐的人,一天到晚快快乐乐,最起码你这些面部表情放松下来。你可以对着镜子放松,看到美了以后就保持这种状态,你的周边环境也会很快改变。天人鬼神有目共睹:「哎呀!这个人一下改得这么好啊!」你一定要相信别人,明白吗?你有一点点微小的进步,周边环境都会看得清清楚楚,所以调好自己的心。
    「是人不为三毒所恼」:「三毒」就是贪嗔痴三毒。不为自己的贪嗔痴所恼,也不为别人的贪嗔痴所恼,看到别人那么贪心,看到别人脾气那么大,看到别人那么愚痴,你也不要生烦恼,生慈悲心就可以。「亦复不为嫉妬、我慢、邪慢、增上慢所恼」。这里都是对自他双方而言。自己的「嫉妒、我慢、邪慢」和别人的「嫉妒、我慢、邪慢」,你不能说:「你贡高我慢,我比你还要贡高我慢。」《楞严经》讲那个「我慢」,讲得很有意思,叫慢水上流。本来水是往下流,但是慢水呢?它是往上。就说明你是贡高我慢多厉害。为什么说外道不能成就啊?他破不了我执,他讲我能怎么样,我能怎么样。佛讲「无我」,你只要想到一切人都是我,保持这种楞严大定,以此观照调整心态,你与万物圆融为一个本体,你得大自在。
    是人少欲知足:对周边的环境,他没有过多的奢求,到哪里都是随遇而安。这几天很热,大家睡不着觉。你们就是这个时候应该感恩,应该庆幸自己,你忍下来就是功德。没有哪一个人会白吃苦。老前辈在山洞里、草堆里,哪里不能修行啊?慈航净苑搞基建搞了一年多了,有时搞到晚上十二点钟,那个工地上咚咚哐哐、咚咚哐哐……不也都过来了?到了一定的时候,就是在旁边敲锣打鼓,你都要睡觉,不必把这些事情看得太重。有理也好,没有理也好,人家来冤枉你几句也好,正是成就你的时候。你拿钱都买不到这种机会,有什么烦恼可生?晚上睡不着觉无非听课时打打瞌睡,也没有关系的。我讲你在这里睡觉照样成就了,因为你是两个人在这听课,你里面那个电脑它会一字不漏地给你录下来,都是你的。在那讲经堂是猫啊、狗啊……照样来回直窜的,还有四五岁的小龙男、八九岁的小龙女前后乱蹦的。这就是培养我们的定力。我们修的动中定,修的是烦恼即菩提。大乘佛法就是在这种环境中来适应我们自己。
    在佛当年那个六群比丘,到最后真相大白:最调皮捣蛋的迦留陀夷是十地菩萨再来;最坏的那个提婆达多是佛生生世世的老师。逆行菩萨,八地以上才有资格来做。你知道他是谁啊?千万不能错用了心。所以这个「知足」就涉及到我们怎样修忍辱的问题。你始终坚信这个世界上没有白吃的苦,没有白吃的亏。能吃苦、能吃亏方为志士,方为贤人,吃不得亏、吃不得苦的人,心量很浅,他经不起一点点风浪,这种人不能成就。
    能修普贤之行:这个之行(xíng)、之行(hèng),有些同修很执著,是到底念行(xíng)还是念行(hèng)?大乘法「依义不依语」,你把它读什么都行。所以,读(hèng)、读(xíng)、读(chéng)、读(dà)都没有关系,明白吗?你随便给它接一个音,你不读都没有关系,跟咒文不一样。咒文是「依音不依义」,经文是「依义不依语」,把道理搞明白就行。那「普贤之行」集中体现为十大愿王。

    普贤,若如来灭后,后五百岁,若有人见受持读诵法华经者,应作是念:此人不久当诣道场,破诸魔众,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转法轮,击法鼓,吹法螺,雨法雨,当坐天人大众中师子法座上。

    佛又提出「后五百岁」。五个五百年,不提一、二,也不提三、四,偏偏盯着这个「后五百岁」,这是什么意思?在《楞严经》反复强调末法时代又是什么意思?不提正法,不提像法,偏偏咬住末法,值得我们深思啊!因为并不是我们这一代人才读《法华经》。第一个五百、第二个五百、第三个五百、第四个五百是不是都有人在读《法华经》啊?当然没有形成气氛而已啊,以佛的智慧他知道过去、现在、未来,是不是都在当下一念啊?那么我们想佛在两千五百年之前讲这个《法华经》的时候,他有没有看到我们今天在这里讲《法华经》啊?如果看不到的话他不能算佛。我告诉你,连鬼都能看到两千、几千年以后的事,鬼神都能看到。不要说两千五百年,二十五亿年以后佛都知道,第六尊佛、第九百尊佛、第一千尊佛怎么出世弘法佛统统都知道。这点事情算什么事情啊?
    过去讲这个五百年的时候没有感触、没有这么深,因为想起了自己发了这个大心、肩上有这个担子,越读越觉得这里面大有文章。五个五百年,他偏偏只提我们现在,正法、像法、末法,他偏偏只提末法,而且是翻来覆去地提。佛也提,通过菩萨的嘴巴也在提。就跟那个镜头一样,就对准了我们现在,是不是?镜头对准了我们现在啊!我们肩上担子有多重?任重道远,我们要发大心。
    若有人见受持读诵法华经者:读诵受持《法华经》不是哪一个人,是指我们整个法华道场。你能够认真受持《法华经》的人「应作是念」。这个「应」既是应该,也是道交感应,也是「如是」。
    此人不久当诣道场:「当」是正当名分,「诣」就是到。「道场」,广义来讲,时时事事处处皆是「道场」;狭义讲特指成圆满之佛教化众生。「不久」,在〈法师品〉讲,就跟打井看见了湿泥巴一样,快有水了,以此比喻开始受持《法华经》的人,成佛已经指日可待。你即使一亿年、一百万亿年、一万万亿年是不是都是「不久」啊?因为我们从无始劫走到现在没有数字可计;当有了一个数字,哪怕是一千万万亿亿亿年,都是「不久」,都是指日可待。所以这个「不久」啊,长则几万亿亿亿亿年,短则几百亿年、几千年、几百年、几个月、几天、乃至当下。这个伸缩性是不是很大呀?当下。「如来藏」心地法门不可思议!只看你发心。从一秒钟到无量百千万亿大劫,只要有个数字都叫「不久」。相反地来讲,那些不能受持《法华经》的人,免开尊口,无从说起,不能用大概、可能、也许、差不多等这些糊里糊涂的话,那都是糊弄。他还没有入门啊!他还在门外啊!
    破诸魔众:广义而言,我们的「心魔、外魔」,周围的种种的障碍都叫「魔众」;狭义而言,特指在成佛前,破除「生相无明」之前,这个时候已经是等觉位菩萨,这是我们的主考官波旬魔王特种菩萨,给我们出考试卷,看你能不能过这个关。先叫魔女去勾引媚惑,然后魔兵魔将去舞刀弄枪,最后魔王亲自出马诱导,看你信心坚定不坚定,三关通过你成佛。这里的「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得圆满菩提,归无所得。
    转法轮、击法鼓、吹法螺、雨法雨:在〈序品〉已讲,这完全是成就究竟圆满之佛的气氛。「转法轮」,我们今天在这里是不是「转法轮」呐?把一个道理搞明白,破除我们的一个邪知见,就跟轮子一样把这个地压平了,把这个心转成了平等心、柔顺心。「击法鼓」是表示一种气氛和威力,一听到打鼓的声音,浑身是不是每个细胞都在张开了?「吹法螺」是叫我们勇猛精进,像吹冲锋号一样。一吹号,要与我们自己的烦恼习气作战。「雨法雨」就是甘露雨,滋润我们各种真善美功德,不断地提升。
    当坐天人大众中师子法座上:这就是佛示现庄严相,接受人天请法,我们不可以倒果为因。许多人说诸佛都是盘腿坐在那儿成佛的——那是佛呆子。成佛以后盘腿示现庄严相,而并不是说盘腿能够成佛。成佛一定要在众生中成就,在教化众生中你才能成佛。自利利他,这是菩萨之道。你坐在那里干什么?一个人打瞌睡你能成佛?

    普贤,若于后世,受持读诵是经典者,是人不复贪著衣服、卧具、饮食、资生之物,所愿不虚,亦于现世得其福报。

    以此来检点一下我们的心态。受持《法华经》的人再也不会为吃啊、住啊、穿呐去搞买卖赚钱,他不会打这些闲心思。连这个东西都是假的,何况身外之物。整个尽虚空遍法界都是我们一念所变现,我们要成就这样的大福报,怎么可能再为名闻利养去煞费苦心啊?
    所愿不虚:这个「所愿」就是成佛。能够做到于一切名闻利养而不贪著,他发愿要成佛,绝对不会虚过一场,而他自己也知道他就能成佛,而且已经成了「分真即佛」。
    亦于现世得其福报:他首先解除了对死亡的恐惧,解除了对「名闻利养」的执著,人到无求品自高。并不是说读了《法华经》,当了国家主席、国防部长,所以「现世福报」。当下感到自在快乐,你即使流浪街头都感觉自在快乐,要这样来检验自己。受到别人的诽谤、轻慢、中伤,你仍然感到快乐,因为帮你消了业障,因为成就了你的忍辱功德。

    若有人轻毁之言:汝狂人耳,空作是行,终无所获。如是罪报,当世世无眼。若有供养赞叹之者,当于今世得现果报。若复见受持是经者,出其过恶,若实,若不实,此人现世得白癞病;若轻笑之者,当世世牙齿踈缺,丑唇、平鼻,手脚缭戾,眼目角睐,身体臭秽,恶疮、脓血、水腹、短气、诸恶重病。

    如果对受持《法华经》的人信口开河:「哎呀,那是菩萨修行的法门,你有什么资格去受持?」小心你的果报!此人世世无眼。这还比不上在前面《譬喻品》那破口大骂,是不是?在弘扬《法华经》的道场,同修要互相尊重呐!
    若有供养赞叹之者,当于今世得现果报:恭敬、供养受持《法华经》的人,你今生今世就能得到实惠,要么得财产的果报,要么得健康长寿的果报,要么得开智慧的果报。
    若复见受持是经者,出其过恶,若实,若不实,此人现世得白癞病:「白癞病」是什么病?是麻风病,是红斑狼疮,很难看好的。特别讲了一点,对受持《法华经》的人,你讲他的过错,「若实若不实」,是不是有点欺人太甚啊?他就是真有这个过错也由不得你讲,你讲了你都要得现世报,何况不一定是你所认为的那样。菩萨教化众生可以用各种办法,你没有办法猜测人家的心态。所以明白这个道理,你宁可把自己舌头咬破了,都不要讲受持《法华经》人的坏话。是不是这个道理啊?你不管他是不是,你就是不能讲。
    即使破戒比丘,他戒坏见不坏。他再坏,他讲的这个《法华经》没有错,你指责他的过错,必然使许多人——因为许多人是「依人不依法」,可能你就因此葬送了许多人的法身慧命!更何况你讲的那些东西到底是不是真的,都不一定。就是真的,你都不能讲,你知道他是谁呀?在我们这个道场,讲白了,没有哪一个是专门来搞破坏的,无非是在某些问题上看法不一样,互相有误解而已。这点很重要啊!有些同修一再地拒绝师父的良苦用心。所以佛在这是不是把话讲绝了?他有问题他受果报,与你无关,你只管把他往好处想。
    若轻笑之者:前面是讲他的坏话,这里是轻贱他。
    当世世牙齿踈缺:生生世世你的牙齿都不齐全,乱七八糟、破破烂烂的。丑唇、平鼻:五官不端正,这个嘴唇要么就大,要么就薄,要么就豁,要么就下唇长、上唇短,这都是过去世中的业障。
    手脚缭戾:小儿麻痹症还有中风的人,样子很苦恼的,走路也是磕磕绊绊的。所以我们要抓住今生有利的条件好好修行,要不然你生生世世的苦恼苦不堪言呐!你知道来世会怎么样?现世那些人是不是很可怜?而且这些人还没有这个福报来听经闻法。对六根齐全、五官端正的人身,要懂得珍惜。要想生生世世五官六根更加完美,你要好好受持正法,依报随着正报转。要不然你怎么装都是假的,除非你专门去演戏培训。但那也是的,有人演戏演好人,他就变成好人了。我们比演戏要快,你只要把心态调整了,变成自性流露,比那种演出来的美还要美,还要真实。
    眼目角睐:对眼,还有的人斜眼。看到这些人,你不要轻慢他。他自尊心特别强,你稍微有点不恭敬他,他对你耿耿于怀,就是一个冤亲债主。修行人就是为了让别人快乐,特别是对有缺陷的人,别人不恭敬他,我们要尊敬他,你就把他度过来了。你戏弄人家的短处,这就很麻烦。
    身体臭秽:这一定是穷光蛋,洗澡都洗不起,换衣服都换不起。恶疮、脓血:身上长疮,流脓流血,这都是业障病。同样生活在一个空间,同样的饮食,有些人他怎么样调理都调理不好。水腹、短气:有腹水啊。诸恶重病:有些大病、重病都是过去世的业障所致,这个时候我们更要生惭愧心,调整心态。

    是故普贤,若见受持是经典者,当起远迎,当如敬佛。

    远远看到你就要生欢喜心。就是跟你天涯相隔,你都要生欢喜心、生思念心,这是你的功德福报。
    当如敬佛:对于受持《法华经》的人,互相恭敬如佛,这是讲所有受持《法华经》的同修。有些同修过去皈依了某某师父,现在仍然要恭敬他们为师父,但是心里要变化,你要去度他,不要被他的境界所转。

    说是普贤劝发品时,恒河沙等无量无边菩萨得百千万亿旋陀罗尼,三千大千世界微尘等诸菩萨具普贤道。

    《法华经》就是这么妙,每讲一品都有人当场证果。「」,说了这一品时。这一品如果按照佛当年讲法的速度,半个小时完了。我们现在要解释啊!佛当年这么讲就是解释。
    恒河沙等无量无边菩萨得百千万亿旋陀罗尼:前面解释了,就是「道种智、差别智」。这都是证道位的功德。那么这里「三千大千世界微尘等诸菩萨具普贤道」,能把普贤菩萨十大愿王修行得圆满具足,被判为十地菩萨。
    那么前面「得百千万亿旋陀罗尼」,这是行位以上的菩萨。菩萨从空出有大行菩萨道,修证法界差别智,这是行位以上的菩萨。厉害不厉害?修行人没有离开讲经堂啊,听佛讲半个小时的一品经,当下成就行位菩萨、十地菩萨的功德。有些人真是敢想敢说:「哦,这些菩萨呀,他是菩萨来示现的。」言外之意,他本来就是十地菩萨,来装个样子,说通过听经半个小时证到十地菩萨。这种讲法真是可怕呀!你怎么这样看待《法华经》,看待佛啊?你这不是讲佛在戏弄我们?你不是糊弄我们?可不能这样想啊!还有的人讲:「哦,佛讲这个经可以嘛,你后来凡夫讲这个经怎么可以啊?」这又是在诽谤佛法。佛讲的是「依法不依人」,只看是什么法,不管谁讲。

    佛说是经时,普贤等诸菩萨,舍利弗等诸声闻,及诸天龙人非人等,一切大会,皆大欢喜,受持佛语,作礼而去。

    皆大欢喜,是解脱成就之法喜。
    受持佛语,作礼而去:「作礼而去」干什么?教化众生,从此以这个法,如普贤菩萨讲,广令流布,使不断绝。在每一片国土,每一个道场,每一个寺庙都必须流通《法华经》,否则不能叫「广」。使不断绝:时时、年复一年,就跟接力赛跑一样的,就是这一本《法华经》传世。当然其它经典能不能传世啊?也能。但是必须把「如是我闻」讲出《法华经》的法味。《法华经》《楞严经》就是讲一句「如是我闻」。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敬请关注法华论坛:http://www.fahua123.com/portal.ph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