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2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道教内丹心理疗法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9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9359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14 14:36:3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道教内丹心理疗法2017-01-13 尚道堂

内丹心理疗法是道教医学的一个显著特征,也是道教以道为最高理想的特性必然要求。唯有性命双修才能合之于道,故道教追求延年益寿之时,重视修炼心性;追求羽化登仙的最高目标之时,同时要求自身具备高尚的德行。这样,道教在追求心灵与身体和谐统一的过程中,通过吸收部分传统医药学的治疗方法,形成了自身颇具特色的解决心理因素引发的疾病的理论与方法。


一、内丹炼养心理之剖析



1内丹炼养的心神基础。



道教内丹学以“精气神”为“三宝”,其中“神”,除了表达生理、生命意义外,还具有心理意识的内涵。祖国传统医学认为,心为神之宅,故“心”也常用以表达心理意识概念或“心神”并称以表达心理意识概念。

内丹学在草创之初就十分重视对内炼心理意识的心神结构分析,了解不同层次心理意识的作用,以便内炼之时运用与调控。《周易参同契》就把人的心理意识活动分为“情”与“性”两种类型:一、“性”是合乎自然之道,属先天;二、“情”则动之于心现之于表,属后天。人的先天之性与后天之情各安其所主,以维系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阴阳为度章第六十三”云:

性主处内,立置鄞鄂;情主营外,筑垣城郭。城郭完全,人物乃安。爰斯之时,情和乾坤。坤动而直,气布精流,坤静而今翕,为道舍庐。

情性之间必须要相互维系,才能达到阴阳平衡,故“昴毕之上章第四十七”云:“推情合性,转而相与。”内丹家还认为全神合道的关键在于勿扰先天之“性”,“耳目口三宝章第六十六”章说:

耳目口三宝,固塞勿发扬。真人潜深渊,浮游守规中,旋曲以视听,耳阖皆合同,为已之枢辖,动静不竭穷。离气内营卫,坎乃不用聪,兑合不以谈,希言顺鸿蒙,三者既关键,缓体处空房。

委志归虚无,无念以为常。证难以推移,心专不纵横,寝寐神相抱,觉悟候存亡。

他们把“耳目口”感觉器官当成三宝(精气神)出入之门户,认为从这里入手能够截断导致各种不正常心理现象发生的外在根源,摒弃各种杂念,从而凝神入于虚无之境。

至宋代,内丹家对心神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张伯端在《青华秘文》中对心神、心性作了系统的理论阐释,充分展现了“神”的内涵与具体层次。张氏以先、后天论“心神”,把“神”划分为两种类型:先天“元神”与后天“欲神”;与此相应,“性”也有两类,即先天(本元)之性与气质之性。他认为,“元神”“乃先天以来一点灵光也”,是“先天之性也。”又说:“欲神者,气禀之性也。”而“气质之性本微,自有生以来,日长日盛”,以至于“日用常行,无非气质之性。”就是说,人在少、长、壮、老的过程中,气质之性日彰,先天(本元)之性日微,以至气质之性胜过本元之性,从而役使本元之性。气质之性与本元之性两者,孰为主导则取决于“心”。他指出:“盖心者,君之位也,以无为临之,则其所以动者,元神之悟耳;以有为临之,则其所以动者,欲念之神耳。”而“有为者,日用之心;无为者,金丹之心。”对于炼养家而言,“心清即念清”,“心静则(元)神全,神全则(元)性现。”先天元神与后天识神二者其实是一物二体,可以相互转花:“形而后有气质之性,善返之,则天地之性存焉。”或者“气质之性虽定,先天之性则无有。”这种转化,就“气”而言,其实是功能的变化。反应人的身体上,先天气作为“灵光”之气具有生生之功,以维持生命的存在。其实,人的成长就是“气质之性”逐渐得以“定”的过程也就是人的意识思维、智力得到开发的过程,所以人最具有灵性,但是这种灵性却是识神用事,不利全神养生。

《青华秘文》还特别提到了心肾起作用的一个重要形式“意”。内丹学中采用《内经》把人的心神(神 魂 魄 意志)活动分属五脏(心 肝 肺 脾 肾)的观点,意在脏归脾,在五行属土。“意”其实就是心神的功能活动,故又称“心意”。心肾坎离得以相交济的原因有二:首先就是因为心肾之气交会于“意”所居处之中位;其次,“意”充当着媒介的作用,故称“意为媒”。心肾相交而和气降,则得以立鼎得药,招引先天之气。“意”起作用贯穿于整个筑基功、采药、结丹等整个炼养进程。可以说“意”在整个内丹炼养进程,促进人体保持稳定状态具有重要的作用。故《青华秘文》“意为媒说”云:

意者岂特为媒而已?金丹之道,自始至终,作用不可离也。意生于心,然心勿驰于意,则可;心驰于意,末矣。

由于“意”产自于心,也是人的意识自控能力的具体表现。因此,个人心性修养水平决定了“意”受控制的程度。通过心性修养而合于大道,则能以“意为媒”合于炼丹之道,从而在炼养实践中切实改善人体体质。

清乾嘉时期,内丹家兼道医刘一明甚至把儒学之伦理思想“仁义礼智信”完全纳入到内丹医学的先天说之内,《会心集》“采取药物论”云:

人之本来性情精神气,五元一家;仁义礼智信,五德一气。无修无证,既无所谓药,更何有所采?及交后天,后天精神魂魄意五物用事,喜怒哀乐欲五贼张狂,先天五元分散,五德各偏,加之积习成性,一身内外皆病,不有药医待死而已。祖师慈悲设金丹有为之道,教人去妄存诚、明善复初者。即采药以医病者。

刘一明认为人在后天之时因五德失常而致身体内外发生疾病,并指出治疗疾病宜寻其心性之根源。还认为所谓“复归”即是明善,而善即疗疾之良药,云:

医病者,既复初也。医病须药物,复初须明善。善即药,明善即采药,明善复初,采药医病,同一理也。未有无药而能医病者,未有不明善而能复初者。所明者何善?善即仁义礼智信也。仁义礼智信非身外之物,乃吾本来天命之性所固有者。后天气质即病,先天善性即药,采药即采此仁义礼智信之善性也。

刘一明就这样完全把儒家的道德伦理观念完全融入到内丹关于先天论之中,内丹炼养与个人修身养性就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种结合也客观上为内丹学入世和普及尊定了思想基础。

清末内丹家黄元吉继承了张伯端对“神”的层次分类以及刘一明的纳儒学心性论入道的观点。他进入一步把人之神概括为:“元神”、“识神”并予以更为明确的阐释。“论药物”云:

古经云:先天元神,体也;后天识神,用也。无先天元神,大道无主;无后天识神,大道无用。尔等用功修炼,必要于混混沌沌、无知无觉时,养得先天元神以为主宰;然后一惊而醒。一觉而动,发为后天识神。此个识神,非朋从而思,憧憧往来之私识,乃是正等正觉之元神,因其发动而有知觉,故曰识神。只怕此识一起,即纷纷扰扰,恶妄杂念,纷至沓来而不已者,就堕于私流于欲,而不可以炼丹也。惟有一心了照,矢志糜也。如此用志不分,乃凝于神,神凝而息可调,息调即丹可结。故曰:“一心之在丝纶上,不见芦花对岸红。”如此一心,虽曰识神,其实元神耶。

一到识神用事,焉有光明正大吗,可以对天地、质鬼神的事业出来?惟混混沌沌中,神焉一感而动,此时天理纯全,毫不挟后天识见,如能稳立脚根,端然行去,即纯乎天理,而无一豪人欲之私。

黄元吉其实把“识神”分成两种类型:其一。非私识,正等正觉之元神,若用西派丹家李涵虚的话来概括,则这类识神属于可用之后天,乃是“后天中之先天”;其二,有知觉之私识,能引发纷纷扰扰,恶妄杂念,属于“不可用之后天”,需要于锻炼之际遣去。从上述第一类概念出发,黄氏以儒家之天理来阐释修性功夫,通过对“识神”的转化,使之回归“元神”的状态。因此,他说:“吾故教人于无知无觉时,寻玄关一窍,良以此时与天地一体,与虚空一致。”我们发现,在黄元吉的认识中,修性之功其实就是对后天“气质之性”的净化;从心理要素来看,就是人的意志品质、思想境界的提升。黄元吉之发挥在于强调了“后天识神”的功能,并认为凝神于“一心”而得到的所谓“识神”就是“元神”。这种心理认识是向内寻求的表现。

总之,内丹学对于先天之性、神等概念内涵的设定始终是与道教自然之道联系在一起的,符合“道”的内涵或代表其自然品质均可以被纳入对先天的理解。正因为如此,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清代内丹家刘一明、黄元吉就把儒家伦理之五德或“天理”收纳为道的先天自然品质。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元神”其实是把某些净化了的“有意识”属性加入到“无意识”的内容中来,具备了社会道德伦理属性。


2道教内丹炼养心理表现特征。



随着唐末五代以后道教内丹学的成熟,内丹文献中描述内丹炼养体验所得到的心理现象越加具体、详细;从浅层感官感知,至心理意识层次的梦境或幻景,再至深层次人格气质、个性的变化等均有体现。特别是南宋、金元以来,随着道团的出现,内丹功夫修习队伍的扩大,积累的各类心理体验的资料丰富。《钟吕传道集》“论磨难”把这些心理现象归纳为三类:一曰身外见在,二曰梦寐,三曰内观。“论证验”对内丹炼养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变化做出比较具体的描述。结合“论磨难”所述,将伴随者生理反应所涌现出来的主要心理现象,分述如下:


1

心理感知,有如光感、色感、味觉、嗅觉、听觉等:“心经上涌,口有甘液”、“居暗室而目有神光自现”、“鸣雷一声,关节通连而惊汗四溢”、“身体光泽神气秀媚,圣丹生味。灵液透香,真香异味,常在口鼻之间,人或知之而闻之”、“以目睹百步耳见秋毫”、“胎仙常欲腾飞,祥光生于卧室”、“静中时闻乐声”、“常人对面,虽彼富贵之徒,亦闻腥秽,盖凡骨俗体也。”


2

意象在梦境、幻境中,如“魂魄不定,梦寐多有恐悸之境”、“静中外观,紫霞满目,顶外下现金光罩体”、“梦中雄勇,物不能害,而人不能欺,或如抱得婴儿归”等 。


3

整体上心理、心灵的舒适和超脱,如“情思舒畅,意气洋洋”、“尘骨将轻而变神室,步趋奔马,行止如飞”、“对境无心,而觉嗜欲”,“内观明朗而不暧昧”,“内志清高,以合太虚,凡情凡爱,心境自觉;下尽九虫,上死三尸”、“魂魄不游,以绝梦寐;神彩精爽,更无昼夜”等。


4

身心完全超脱的理想,如“生死不能相干,而坐忘内观以游华胥。神仙之国,女乐楼台,繁华美丽,殆非人世所有也”、“神彩自可变移,容仪成而仙资。可比玉树,异骨透出金色”、“行止去处,常有神扶自来朝现,驱用指呼,一如己意”、“身中忽化火龙飞,或而玄鹤起,便是神灵似脱骨而超出俗流,乃曰超脱。超脱之后,彩云缭绕,瑞气纷纭,天雨奇花,玄鹤对飞。异香散而玉女下降,授天书紫诏既毕,而仙冠、仙衣之属具备。节制威仪,前后左右不可胜纪。相迎相引,以返蓬莱,而于紫府朝见太微真君。契勘乡原名姓,校量功行等殊,而于三岛安居,乃曰真人仙子”等。

此外,元代玄全子在《诸真内丹集要》“金丹证验”中也描述各种心理现象,如云:“六者,智神踊跃,自歌自舞,口发狂言,著撰诗词。不能禁止,乃是三尸所使,若不守之,前功俱废也。七者,或喜或悲,逢人谈笑,论玄说道,亦是三尸鬼惑乱也。”文中所述是介于精神病发病前兆与智力灵感突然之间的心理现象。又指出:“小便漩下五色硃砂,此是盗得万物也。若不谨守,气有走失。心若懈怠,体弱心虚,三尸齐起,六耗皆来,扰乱心神。静坐生疑,惧怖不安,睡卧惊悸,恶境无穷矣。”这就人为必须强化人意志力量作用,使心不虚,才能抵御各种扰乱心神的杂念。作者又指出:“真气满足,自然无阴时,后神光罩体,百脉冲和,乐声千派,已绝阴魔,是谓修真之士应验也。”因此,通过修炼的进程做到身体之“百脉冲和”、“真气满足”,才能使自身的心理获得真正的超脱。

内丹炼养者所坐出的各种心理现象具体描述,虽然有其局限性即主要是练功者这一特殊群体对自身体验出来的心理行为记录,然而他却是古人对人类心灵深处各种心理行为发生缘由进行探究的尝试。就某种意义而言,他们所深入探讨的心理层次即便现代心理学研究也未曾发现。鉴于人类心理行为的共通性,他门的探索其实具有普遍意义。因此,深入探讨内丹医学的心理现象无疑具有参考价值与现实意义。


二、内丹炼养心理的个性特征


内丹心性炼养从根本上来说是为实现炼养者最高宗教思想(即证道成仙)而进行的心理实践行为,体现了内搭炼养心理的个性特征。五代宋初以来,道教内丹炼养功夫开始提倡性命双修,其性功其实就是心理调控的功夫。因为其入手功夫就首先针对人的后天心理意识而设,对因的命而有“情”、逐渐散失命宝的身体进行修补;又进一步通过炼养之功返还先天,从而合于自然之道。因此,内丹修养心理具有明显指向性,即以虚无、自然为目标,锻炼人的心性。人的性格、气质等要素都会随着炼养者功夫层次的进展而逐渐向理想的人格、气质方向发展。这种趋向是由内丹炼养的复归要求所决定的,炼养者心性、人格气质都必然指向合于自然之道。内丹学对于先天之性。神等概念内涵的设定始终是与自然之道联系在一起的,符合“道”的内涵或代表其自然品质均可以被纳入对先天的理解。从上述认识出发,内丹炼养心理的个性特征可归纳为以下几个点:

其一,指向自然之道的特色。内丹炼养术应对炼养中发生的各种心理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则即是“勿忘勿助”。这一原则是对自然之道的完全遵从。内丹学认为各种意识现象在本之上都是对人体元神的消耗,因而心理病症的病因即是耗散元神太过所致。

其二,内景心理样态的层次性和多样性。很明显,内丹炼养中的内景心理样态是伴随着内丹炼养过程中生理变化而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的情形。从根本上来说,得道是后天情性逐渐退化的过程,也是与先天之性逐渐相一致的过程。

其三,心性修养过程的阶段性与层次性。炼养者对自身心性控驭能力层次是随着功夫的精进而不断提高。唐宋以来,内丹炼养家认为通过积善累功就能使个人对心性,特别是人格气质,趋于完善。也就是说,能够心如止水而不为外物所动,则道德臻于至善;从而能与道合一,达到复归之目的。

其四,心性修养与身体炼养渐趋生活化、一体化。内丹功夫成为俗人生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可以与日常生活并存,心、身修养完全是一体化的。《乐育常语录》(卷二)“心性空明章第二”云:

吾见生各有家务,有妻室儿女,不能如方士出游在外毫无一点事情,必有人伦之应,遮物之酬,稍不及防,思虑纠缠,即属凡火伤丹。吾今特将上品炼法示之。尔生务须随事应酬,不可全不经心,亦不宜太为计较,唯从容静镇,思一过即置之,行一念即忘之。如此酬应,虽日夜千头万绪,无伤矣。如此用心,用而不用,不用而用,益生聪明智慧,益见安闲恬淡,此即大道常存,而真气日充矣。吾见生行工数年,疾病难蠲,只缘动念起火而伤元气。如依法行持,元气一壮,百病潜消,长生可得矣。

黄元吉认为有家室的人不可避免有世俗应酬,但同样能入于丹道之门。其关键在于要明了丹道之理而“随事应酬”,做到“思一过即置之,行一念即忘之”,养成处事从容的习惯。进而,就能把炼养之道合于日常生活之中,故有养生长寿之效。

其五、心性境界趋向伦理化。内丹炼养术吸收了儒佛心性的思想,从而明确提出性命双修的命题。由于儒佛的伦理思想被奉为所谓“天理”,当然就等同于道家自然之道。因此,凡是符合儒佛伦理的行为就与自然之道没有冲突,清代刘一明、黄元吉有着惊人相似的观点。但黄元吉走的更远,他把内丹入门至关重要的“阳生”现象生活化,《乐育堂语录》卷一“阳生之道章第三”云:

诸子谈及阳生之道,已非一端,总不外无思无虑而来。即如贞女烈妇,矢志靡他,一旦偶遇不良,宁舍生而取义。又如忠臣烈士,惟义是从,设有祸起非常,愿捐躯以殉难。此真正阳生也,不然,何以百折不回若是耶?由是推之,举凡日用常行,或尽伦常孝友,或怜孤寡困穷,一切善事义举,做到恰好至当,不无欢欣鼓舞之情,此皆阳生之候、只怕自家忽焉见得,忽焉又为气阻。又怕自家知道,因而趾高气扬,喜发于言,形动于色,洋洋诩诩,不知自收自敛,视有如无,因被气习牵引而散矣。又或读书诵诗,忽焉私欲尽去,一灵独存,此亦阳生之一端也。又或朋友聚谈,相契开怀,忽然阳气飞腾,真机勃发,此亦阳生之一道也。更于秦棋书画,鱼樵耕读,果能顺其自然,本乎天性,无所求亦无所欲,未有不优游自得、消遣忘情者,此皆阳生之象也。

上文中,黄元吉把所谓“阳生之道”与古代社会中的女性节烈、取义成仁之士等种种义举、德行相提并论;又融于品茗燕坐、高谈阔论之时,以及“琴棋书画,渔樵耕读”等等常人生活之中。这样,“其实无处不在,确如张伯端《悟真篇•后序》所说“大丹之法至简至易,虽愚昧小人得而行之,则立超圣地。”这样,内丹功夫就个人心理修养来看,确实有引导向善、向圣功的功能。


三、道教心理疗法机理与心疗方


内丹修炼之功具有治疗某些心理疾病、净化和平衡人的身心以及陶冶人的心灵、气质等实际效果,因此可以说内丹修炼之功其实等同于医学心理疗法。作为性命修炼之学,内丹炼养术之性功专注于人的心理与自然合真,追求超脱,善于在内炼之中把人人体的心理疾病化解于无形之中,随人体体质的提升而化解一切病根。因而,内丹医学的疗法显著特点就是以内丹为药,首先通过净化人的心灵,解除发病的心理根源。早在明代初期臞仙朱权就明确地把人发病的根本原因归之于心,《臞仙活人方》(上卷)云:

古之神圣之医,能疗人之心,预使不至于有疾;今之医者,惟知疗人之疾,而不知疗人之心,是犹舍本逐末,不穷其源,而攻其流,欲求愈疾,不亦愚乎!虽一时侥幸而安之,此则世俗之庸医,不足取也。••••••太白真人曰:欲治其疾,先治其心,必正其心,乃资于道。使病者尽去心中疑虑思想,一切妄念,一切不平,一切人我,悔悟平生所为过恶,便当放下身心,以我之天而合所事之天。久之,遂凝于神,则自然心君泰宁,性地平和。知世间万物皆是空虚,终日营为,皆是妄想;知我身皆是虚幻,祸福皆是无有,生死皆是一梦。慨然悔悟,顿然解释,则心地自然清净,疾病自然安痊。能如是则药未到口,病已忘矣。此真人以道治心疗病之大法也。”

朱权批评了“世俗之庸医”疗疾未能穷究其源,只是“攻其流”,其治愈疾病只是“侥幸”而已。他认为治病必须抓住疾病发生之“本”,所谓“本”指的就死病人的心理病因。他进一步提出了治病之要首先要疗人之心的论点。朱权还引述太白真人心“资于道”的论断,指出若病人能澄心涤虑,使得心归于虚无,则“心地自然清净,疾病自然安痊”。这就是所谓内丹医学之“以道治心疗疾之大法”,能够做到未病先防。消除医家祝登元也吸收朱权的疗疾先疗心的思想,《心医集》“静功妙药醒悟”云:

诸病皆有药,独此心一动,诸患为招,虽百华佗扁鹊在旁,无处下药。••••••苟能默省已愆,心既清净,体亦安泰,虽醉业亦已消除,况微疴宁不速灭?昔贤云:人有一病,便有一治法。如病惊悸,习散忘以平之;忧郁,习欢喜以开之;风湿,习导引以驱之;流泻,习提咽以堤之;不足,俭塞以培之;有余,淡薄以伏之。因病发药,即迷起照,静功而已。”

祝氏强调出心动之为病,能够招徕多种病患,即便像扁鹊、华佗这样的神医也无从下手用药,故称心病难治。而患者若能通过修习静功而入清净之境,则能消除病源,那么,即便小病也无从发生。祝氏还通过比较不同类型的疾病的发病及其不同诊治方法,指出味有内丹静功具备“因病发药,即迷起照”而迅速应对的优点,是其它各种疗法远远不能做到的。《天仙真诀》还融合儒家正心之说于内丹静功法之中,指出防病在于提高自身的心理、心性修养,云:

但凡欲身之无病,必先正其心,不使狂思,不使嗜欲,不使迷惑,则心先无病,心先无病,则内辅之五脏,虽有病不难疗也。外之九窍,亦无由受病矣。况药已有君臣有佐有使,苟或攻其病,君先臣次,然后用佐用使自然合其宜。

上文认为“正心”提高自身的心性修养能够养护人体之心,指出人之心得到养护则身体内其他脏器能安和自养,体外九窍亦能开阖有度,外邪也就不能侵入。正如方剂有君药、臣药为主为辅,又用佐、使之药配合,就能够配合于用药之度,攻疾却病。

颇为有趣的是朱权在《臞仙活人方》中还仿中药方剂之用药法度,以个人之各种善性、善德为“药物”,开出了以调和心肾之功为主的“汤剂”,云:

中和汤

专治医所不疗一切疾,服之保固元气,邪气不侵,万病不生,可以久安长世而无憾也。思无邪、行好事、莫欺心、行方便、守本分、莫嫉妒、除狡诈、务诚实、顺天道、知命限、清心、寡欲、忍耐、柔顺、谦和、知足、廉谨、存仁、节俭、处中、戒杀、戒怒、戒暴、戒贪、慎笃、知机、保爱、恬退、守静、阴陟。右三十味,咀嚼为末,用心火一斤,肾水二碗,慢火煎至五分连查(渣),不拘时候温服。

朱权认为通过人的品性修养臻于高尚,则心火下降,肾水上升,自然交媾;心肾时时相交,自然身体健康无病。清代内丹炼养家南昌方内散人亦极其重视对自心的修养,指出:“身病易医,心病难医。”他把人身体疾病分成身病与心病两种类型,并且从内丹性功立意,辨别病因,确立治疗原则,以所炼“内丹”为药进行对症治疗。他提出了以丹药疗疾的原理,以及四等病的病因与治则,云:

纯阳祖师执中蕴义云:丹者,药也,所以治病。但治病有四等:病症结者,宜攻散;疯狂悖者,宜针砭;病积滞者,宜消导;大病去而本原未复者,宜大补正心。攻散之剂,治症结业;敦伦针砭之方,治狂悖也;性学消导之法,治积滞也;元功大补之汤,亦曰续命汤治本原未复也。四者不容缺一。

南昌方内散人亦仿朱权以中医处方之意,独具一格地以内丹静功中运用的诸心性、意念为“药”,每一种“药”也均有“主治、性味、归经等”,并组合出“中药复方”,称为“六味疗心方”,云:

然大病初除,而余邪未尽,骤用大补,恐致夹邪,复滋反复。宜用调中理气法,先服养心定性丸。一日立志,味苦入心经,治萎靡因循摇夺诸证,令人专一,强筋骨,久而不变者良。二日绝欲,味咸专补肾经,固精益髓,壮元阳,久服令人长寿,交心肾,闭而勿泄者良,泄则无效。一法擦肾堂,摩小腹热极为度,可保勿泄。三日细心,味辛,益智慧,除迷惑,久服能开悟性,通元奥。四日忍耐,味淡无气,入火不燃者良,平肝火,泻心火,除烦躁,解瞋怒,和平定性,中宫要摇,服之令人廉静寡欲,以三自反制之,兼治横逆,外感杂症。五日忘己,味甘,滋五脏六腑,通耳、目、喉、舌、四肢,无人我者佳,先以为四勿汤洗净,能治视、听、言、动、非礼诸病。再以四绝汤泡制,能杜意,必固我之根,久服则私欲净尽,天理流行,心性中圣药。六日养气,性温,鼻息出入者为后天气,藏于气海者为先天炁,异名同根,出元关祖窍,周行经络,通任督,常依心君神火,能成大丹,忌情欲,过则消耗,恶暴喜静,勿忘勿助,制之由调息以至真胎息者效。其药六味,主人翁采办道地,入心斋神室,依方虔制诚意为丸,光明子大,每早二丸,中和汤化服,不拘剂。外更有二法,一名转河车,一名内关心地,最助药力,宜兼用之。至余邪尽散,性定神清,元气充足,接服上乘久还丹。

上述所列各“方剂”其实就是内丹性命双修之功的要素:“立志”而凝神,“绝欲”以保精,“忘己”而进入无我自然得境界,“养气”调息而发动先天之气,得丹降。而“细心”、“忍耐”实为人格气质趋向平和的心性标志。前四者属性攻,从个性心理而言,是对人的性格、气质、自控能力等品质生化锻炼;后两者则是性命双修,通过引导与催动性体内真气的运行,使人的身体、心灵向自然复归。总之,依此六要素正心诚意守中,则心性之功可成;兼之以运转河车逆转任督,内观起火,运用火候,则可除却心、身之疾病,而进入更高的境界。

内丹医学关于心性炼养理论认为其疗心之术把握了心理疾病发生的根源,并通过心法与具体程序堵截各种扰乱心神的渠道。那么,心神的生理就复归于自然,与道合一。这是作为脱俗的修道者,有可能抛弃世俗之事而做到上述的要求和境界。道教医家认为现实生活中人也可以通过一个短时间的内丹功夫修炼而达到治病的目的。

历代内丹文献反映出高明的内丹炼养家也大多精通歧黄之术,不但能够应对内丹修炼中心理疾病的预防与诊治,还能够运用内丹功夫疗法以治疗相关疑难杂症并取得疗效。内丹炼养家上述关于心病疗法的论述是以丰富的临床实践依据的,并推己及人,因而具有普遍意义。

首先,丹家取得心理治疗的理论认识是始于自身的炼养实践。祝登元《静功妙药醒悟》述云:“昔陈烈苦质纯,静坐百日,顿开记性,遂一览无遗。”进而解释说:“夫未来之觉尚可使之有,岂以往之疾不能使之无?《坐忘篇》曰:心者身之主,神之帅也。静则生慧,动则生昏,信然。”很显然,祝氏把这种开智的效果归之于修炼内丹静功。俞琰在《易外别传》指出:

夫神守于肾,则静而藏,伏坤之道也;守于首,则动而运,行乾之道也。藏伏则妙合而凝,运行则周流不息。妙合而凝者,药也;周流不息者火也。••••••故内炼之法,以目视鼻,以鼻对脐,降心火入于气海,盖不过片晌功夫而已。

俞氏所述“降心火于气海”的内涵就是心肾水火相济,也是内丹丹法取得治疗生理、心理疾病的根本依据。他的说法应该是本于唐宋以来关于心肾相交即弹药的观点。如五代丹家陈朴《内丹诀》云:“心火肾水交媾而丹降”,其生理效应是“百脉流通,万窍开张。”又说“心中温热,四体和畅,心神摇动”。即出现人体内经络气血畅通,无滞碍之征象,“阴阳大和”的身心平衡状态。《诸真内丹集要》“论八关节”亦大致相同的说法,云:“坎离交媾,精气逆流,方得百关通透,四肢百脉和气通流也。”
清初道医陈士铎则本于丹功交通心肾之心理效应,对心肾相交能够益智的生理机制作出了理论说明。他在分析“健忘症”之病理机制时,云:

人有对人说话,随说随忘,人述其言,杳不记忆,如从前并不道及,人以为有崇凭之夜,谁知是心肾之两开乎!夫心肾交而智慧生,心肾离而智慧失。人之聪明非生于心肾,而生于心肾之交也,肾水资于心,则智慧生生不息,心火资于肾,则智慧亦生生无穷。

虽然陈氏之说视为其用药作理法说明,却同样阐述了心肾相交能够改变人的心灵气质的内在机制。以往医家治疗健忘症这类病多从心论治,而陈士铎则另辟蹊跷从心肾论治,这不能不归功于内丹医学思想的启示。


四、道教内丹心理疗法验案


在医学史上,部分道教医家把内丹静功与中医药相结合用以治疗由于心理因素引发的相关疑难疾病,确实能取得显著地疗效。明清时期的医学文献中不乏此类案例,以下举数例明清医家之验案,以明其理。

案例1:明代道医家孙一奎医案中记录了一则运用内炼静功配合方药诊治崔百原右侧肋痛、手足痛之难症,云:

崔百原公者,河南人也。年四十余,而为南勋部郎。患右肋痛,右手足筋骨俱痛,艰于举动者三月,诸医作偏风治之不效。驰书邑大夫祝公证予治。予至,视其色苍,其神固,性多躁急。诊其脉,左弦数,右滑数。时当仲秋,予曰:此湿痰风热痹也。脉之滑为痰,弦为风,数为热。盖湿生痰,痰生热,热壅经络,伤其营卫,变为风也。公曰:君和以治?予曰:痰生经络,虽不害事,然非假岁月不能愈也。随与二陈汤加钩藤、苍耳子、薏苡仁、红花、五加皮、秦艽、威灵仙、黄芩、朱沥、姜汁饮之。数日手足之痛稍减,而肋痛如日。再加郁金、川芎、白芥子,痛俱稍安。予以赴漕运李公招而行速,劝公请假缓治,因嘱其慎怒,内观以需药力。公曰:内观何为主?予曰:正心。公曰儒以正心为修身先务,每苦功夫无下手。予曰:正之为之,一止而已,止于一,则静定而妄念不生。宋儒所谓主静。又曰:看喜怒哀乐,未发以前作何气象。释氏之止观。老子之了得万事毕。皆此义也。孟子所谓:有事勿正、勿忘、勿助长、是其功夫节度也。公曰:吾之止矣。上疏请告,如法调养,半年而病根尽除。

孙一奎通过辩证以二陈汤加以崔百原之症,使其手足以及肋痛得到痛减而“稍安”;但他认为这只是对气血瘀滞、失调营卫的形体暂时疏通预调和。孙氏进一步指出崔氏之病根乃是在于劳心过度,治本之法则在于对患者内在心理进行彻底地调整,以澄其源,故建议患者制怒并行静功,“内观以需药力”。由于患者的配合,本病最后通过调养而取得完满的疗效。

案例2:《韩氏医通》“家庭医案第五”雪翁述韩懋治疗其疾,云:

予平贼后,在官守;但觉头重眼晕耳聋牙痛,便脚如不着地,绝无知为何疾者。致仕归,四弟亦自北归。一日,予梳洗毕,腹痛;少间,手足俱不能举。弟脉,惊曰:“兄素无此疾,何以致此?此盖平生心劳,近数年从征,形亦劳矣。此火症也。”检玉机微义,余始一一知之。期辛散之剂十贴,第恐有消渴痿瘅疮疡之患,移居江园。弟每夜半自煮药,候予醒进之。屏谊哗静坐,果十剂,耳呼人呼,体如蚁风发痒,成疙瘩,然后知头在我而脚踏地,亟入山静养之。偶以不得致仕文移,怒火一发,遂渴,如欲狂者,一日瓜梨泉水无计。弟告曰:“此非草木之药可扶矣。”不恤物议,偏求人乳,日进十盏,旬余可减。又偶以家事发怒,手足不举,如一软物。卧四月,乃服乳无算而瘥。脉之,心经濇,曰:“疮作矣。”幸不生大毒,患马眼脓疥,八阅月乃止,能使徒步登山,再以驻颜小丹助之。遂复完如少时。••••••因念士夫中多心劳,有如区区火证者,此药方不可不知也。

在本案中飞霞子韩懋认为“心劳”、“形疲”乃是雪翁得此眩晕重症的根本原因,因此针对其兄身心俱劳之病因确立了双管齐下,标本兼治的治疗方案。首先,选用方药调养后天之形体为主以治其标。其次,以疏解病人之心,使之复归自然为本。韩懋不离其作为内丹炼养家的本色,强调了“静坐”之功。并在病人用药之同时,还屏除外部干扰而“静坐”用功;病稍退,又转移病人“亟入山静养”。其中,还提到运用“人乳”疗疾的特别效果。这其实反映了韩氏对同类阴阳丹法的推崇,“同类勿药章”指出:“服人乳,大能益心气,补脑,治消渴症,治风火证,养老尤宜。每用一吸,即以指塞鼻孔,按唇贴齿而漱,乳与口津相和,然后以鼻内引上吸,使气由明堂如脑,方可徐咽下。”现代中外医学工作者还通过临床实践证实了人乳具有杀灭癌细胞的功能,国内外均有这方面的临床实例的报道。

笔者按:上述二例均与劳心过度有关,以草木药均未能取得全功。由于二位患者均为官吏,具备较高文化素养,均能接受以静功修性养身之术,从而,患者通过配合实施医生的所指导的静功治疗方案而竟取得全功。此外,祝登元《心医集》亦记载了运用内丹静功结合服用草木药而成功诊治疑难病二则,其中一例还以内丹静功为主要治疗手段(参见本文第七章第二节的详细描述)。

从上述具体实践上来看,内丹静功取得对心理相关疾病疗效的本质在于以“自然”、“无为”为要旨,对人的心理进行整体调适,力求使人恢复到自然的动态平衡状态,也即是道教所认为合于“道”的生命理想状态。他也是人的生理与心理健康所要求达到平衡的舒适、安宁状态。从内丹道意义来说,就是所谓“有用用中无用,无功功里施功。”随着现代社会文明成都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生存竞争越来越激烈,许多疾病的发生与精神心理因素的关系极大。要做到平衡个人的生理和心理社会之间的关系,不是某种新技术或者新发明的药物能够解决的,关键在于转变人们心头上那思绪万千而导致的紧张、疲惫的心理,使之趋向自然、安宁。内丹医学思想通过与古代中医学理论之间的互动,并在具体的心理治疗实践中体现出来。因此,内丹功夫可以被看成是一种富有特色的心理疾病治疗模式。无疑传统道教内丹学之心理疗法从理论和实践上,为解决现代人的某些心里相关的疑难疾病提供了一个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仍然值得进一步深入挖掘并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概括起来,内丹医学的心理学思想研究是道教心理学研究中颇有使用价值的方面。它以内丹炼养过程引发的生理变化进而触动的各种心理征象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炼养者的人体体质变化的层次性特征以及相应的心理特质的状况分析,从而揭示内丹炼养过程中心理本质属性及其特殊性。随着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生存竞争越来越激烈,许多疾病的发生与精神心理因素的关系极大。要做到平衡个人的生理、心理及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不是某种新技术或者新发明的药物能够解决的,关键在于转变人们心头上那思绪万千而导致的紧张、疲惫心理,使之趋向自然、安宁。内丹医学的心理学思想通过与古代中医学理论之间的互动,并在具体的心理治疗实践中体现出来。

因此,内丹功夫可以被看成是一种富有特色的心理疾病治疗模式。其价值意义包括两个层面:其一,通过研究内丹炼养过程中的正常心理意识现象、病理现象的特点,为内丹炼养的正常进行提供可供对照的正常心理现象参考。其二、探索内丹炼养受干扰或不能正常进行而发生心理疾病的病因机制,以及内丹静功预防、应对心病发生的具体特色。其价值在于运用内丹静功,在治疗由心病因素引发的疑难疾病中发挥的特有作用。毫无疑问,传统道教内丹学之心理疗法从理论和实践上,为解决现代人的某些心里相关的疑难疾病提供了一个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仍然值得进一步深入挖掘并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本章小结

道教医学心理疗法内容十分丰富,各类信仰疗法(诸如玄武信仰、药王信仰等),祝由疗法以及内丹疗法等,均属于心里疗法的范畴。其核心就是通过对生命最高层面——心神对调节以到达对各种具体疾病治疗的目的。道教信仰疗法主要采用其多种多样带有鲜明道教色彩的信仰载本,如梦神何九仙、吕祖、各类医药神,帮助信仰者获得强大的精神力量,从而调整、改善病人情绪,为病人缓解疼痛乃至消除病魔,达到治愈(或某种程度的愈病)效果。道教祝由符咒疗法继承了上古时代巫术疗法的传统,将心理暗示或疏导与药物治疗融为一体,主要以治疗情志类及其它各种病症。内丹心理疗法以“自然”、“无为”作为要旨,对人的心理进行整体调适,力求使人的身心状态复归到自然得动态平衡状态,即是道教所认为合于“道”的生命理想状态;也即是现代医学所认为人的生理与心理健康所要求达到平衡的舒适、安宁状态。

崇尚道德,悬壶济世!

微信公众号:shangdaotang

                       服务生命之美!——尚道堂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