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什么是道医?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9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9359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9 13:56:2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什么是道医?2016-12-22 尚道堂
道医,是一种介于中医和法术之间的医术。

道医和中医的区别

中医药和道医在治疗上最大的一个共同点就是,都使用天然药材和针灸为最常用的治疗方式。此外,导引术也被道医和中医使用,只在人们的印象中似乎道医使用得多一些而已。

而它们在治疗上的最大不同点则是道医学还注重运用内丹功、辟谷等气功修炼之类的养生康复方式,甚至还使用画符、占卜、求签、咒语等具有神秘色彩的方式。这也是道医学在在治疗方式上最具特色、也是最玄秘的地方。

道医起源

道医的概念源自于道家的修身学说,最初诞生于伏羲黄老学说中所提及的守一法之中,在2500年前已经形成一个非常完整的传统医学系统,其代表作以现存的《黄帝内经》最具有代表性。是以老子《道德经》的“道”为基本理论、以老子《道德经》的“道”为核心内容,以形神兼治为手段的医学及发展出来的“道医学”流派。

道医简介

道医是以《道德经》、《黄帝内经》等等道家经典为基本理论及阴阳五行学说为辨证施治手段。中医是依据《黄帝内经》及阴阳五行学说为辨证施治手段。道医与道教的关系:——道医是上至道家,下至宫观大德道士在日常生活中的经验累积。道医借用了道家(道教)的文化,同时也采用了传统中医的文化,运用一系列独特的内容,医术和方法,在道教中脱颖而出,形成了一个由教内宫观大德道士、教外的道家学者组成的特殊道医流派。道医古称“大医”。孙思邈祖师指出:“凡欲为大医,必须谙《素问》、《甲乙》、《黄帝针经》、明堂流注、十二经脉、三部九候、五脏六腑、表里孔穴、本草药对、张仲景、王叔和、阮河南、范东阳、张苗、靳邵等诸部经方。又须妙解阴阳禄命、诸家相法,及灼龟五兆、《周易》六壬、并须精熟,如此乃得为大医。次须熟读此方,寻思妙理,留意钻研,始可与言于医道者矣。又须涉猎群书。何者?若不读五经,不知有仁义之道;不读三史,不知有古今之事;不读《内经》,则不知有慈悲喜舍之德;不读《庄》、《老》,不能任真体运,则吉凶拘忌。触涂而生。至于五行休王,七耀天文,并须探赜。若能具而学之,则于医道无所滞碍,尽善尽美矣。”

定义
道医学是道教在以医传教的宗教活动和追求长生成仙的修炼过程中,通过对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认识和体悟,形成的一套具有宗教色彩或民俗文化性质的心身医学体系。

特点
1, 以“三元(源)化生学说”为基础,预防和化解“三因”,即本因、内因、外因,对人体的作用力,作为重要的医疗方法;
2.天人合一、三中有二、二本禀一、一生于倒O。“知其白,守其黑”,“见素抱朴,少思而寡欲”。
3,形神兼治
4,修身修真、练命修性

内容

基本定义

道教为追求长生成仙,继承和汲取中国传统医学的成果,在内修外养过程中,积累的医药学知识和技术。道教医学包括服食、外丹、内丹、导引以及带有巫医色彩的仙丹灵药和符咒等,与中国的传统医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医学和药物学的精华,为中国医药学的组成部分。这是目前最具权威和影响力的一个定义。

但仅仅凭借某一定义并不能揭示出道教医学全部、丰富的内容,这就需要人们就道教医学的具体内容从不同方面、各个角度和层次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方能得出全面、具体、深刻的结论来。

起源

道教医学的正式产生,从逻辑上说只能在道教创立之后,伴随着道教的创世和发展,逐步形成并完善,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道教医学的历史源头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的巫术医学。

道教医学源远流长,内容十分丰富,从其发生和发展来看,它肇端于秦汉,形成于魏晋南北朝,在唐宋发展至鼎盛,是我国医学中的瑰宝。

发展

道教医学的形成与发展是以其人生哲学和宇宙论为基础的。在道教学者看来,人与宇宙天地万物共同源于"炁","炁"者,"气"也,或称"无极"。葛洪在《抱朴子内篇─至理篇》中明确指出:"夫人在气中,气在人中。自天地至于万物,无不须气以生者也。"陈抟说:"两仪即太极也,太极即无极也。两仪未判,鸿?未开,上而日月未光,下而山川未奠,一气交融,万气全具,故名太极,即吾身未生之前之面目。"(《玉铨》)人类模拟自然的一切手段,包括道教医学中提取药物的种种方法和治疗手段都是以人物同源论为基础的。老子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诠释之即为人法地而生,地法天而行,天的运行是循着道的,道便指自然,实际上是要求人"法自然",依照自然界的规律行事。道教医学认为"人是一个小乾坤",是天地自然的一部分,天供人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人应顺应天地自然的关系和规律,使之达到"天人相应"的境界,这样才能"长生久视",尽终天年,反之则灾害降临,疾痛丛生。

道教医学通过认识自然界的变化规律来研究掌握人体生命活动的变化规律,发现自然界的运动变化常常影响着人体,会使人产生心理、生理及病理的变化。如自然界的风寒暑湿燥火六种自然气象被称为六气,正常时不会引起人们致病,若太过、不及或不应时,则成为六淫,影响到人体的调节适应机能及病原体的孳生传播,成为致病的因素,侵犯人体而造成疾病的发生,这种取类比象的方法不但阐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而且广泛应用于医疗保健之中。葛洪曰:"夫五谷犹能活人,人得之则生,人绝之则死,又况于上品之神药,其益人岂不万倍于五谷耶? 夫金丹之为物,烧之愈久,变化愈妙。黄金入火,百炼不消,埋之毕天不朽,服此二物,炼人身体,故能令人不老不死。此盖假求于外物以自坚固,犹如脂之养火而不可灭。铜青涂脚,入水不腐,此是借铜之劲,以插其肉也。金丹入身中,沾沾荣卫,非但铜青之外传矣"。(《抱朴子内篇.金丹篇》)。这段话生动而形象地描述了人们对健康长寿的追求和向往。幻想人也能像某些自然物一样永世长存。

道教人生哲学提倡修道成仙,追求长生不死,这种信仰和理论促使其信奉者孜孜追求长生不老之药,并伴随"内以养己"的炁功,通过养生、避世、清心寡欲以达到祛病延年、强健体魄的目的。并在修炼过程中积累了大量有关医药养生、祛病延年、保健强身的知识与方术,它包括了服饵外用、内丹导引等。在对不死之药的代代相继追求中,炼"仙丹"以求长生不老之药,服金石以求长生不老之道的风气曾炽盛。但守一、内视、存思、存神、行气、胎息、导引、按摩、辟谷、服食、房中术、调摄、外丹术、内丹术等虽然掺有一丝神秘色彩但也不乏医学底蕴和“合理内核”。

代表人物

董奉,葛洪,鲍姑,陶弘景,杨上善,王冰,孙思邈,许逊,王怀隐,崔嘉彦,刘完素,赵宜真,周履靖等人就是同时在道教史和中国医学史这两个领域 上都享有盛誉的道教医学。

观点

一、大百科关于“道教医学”的观点在目前学术界关于“道教医学”几种流行定义中,最具权威和影响力的是《中国大百科全书·宗教卷》所下的一个定义:“道教为追求长生成仙,继承和汲取中国传统医学的成果,在内修外养过程中,积累的医药学知识和技术。它包括服食、外丹、内丹导引以及带有巫医色彩的仙丹灵药和符咒等,与中国的传统医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医学和药物学的精华为中国医学的组成部分。”由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宗教卷》首次将道教医学作为一个正式条目列入,意义十分重大,这对于确立道教医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分支,促进这一领域的学术研究,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二、国外汉学界关于“道教医学”的观点在国外汉学界,也有一些学者从事道教医学这一领域的研究。其中日本学者吉元昭治所著的《道教与不老长寿医学》一书,有较大影响。该书也给道教医学下了一个定义,称:“所谓道教医学,可以说就是以道教为侧面的中国医学。这些被看作是道教经典中的主要内容。不过现在,就象道教淹灭在民间信仰(民俗宗教)之中那样,道教医学可以在民间医疗或民间信仰中的信仰疗法中见到其踪迹。”显而易见,吉元昭治关于道教医学的观点过于悲观。

三、盖建民关于“道教医学”的观点盖建民在他的《道教医学》一书中说:“道教医学是一种宗教医学,作为宗教与科学互动的产物,它是道教徒围绕其宗教信仰、教义和目的,为了解决其生与死这类宗教基本问题,在与传统医学相互交融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医学体系,也是一门带有鲜明道教色彩的中华传统医学流派。”盖建民受西方文化影响,将道教医学界定为“道教徒”专有的一种“宗教医学”、“特殊医学”,这就限定了对道医学的深入探究。

四、胡孚琛关于“道教医药学”的观点胡孚琛在他的《中华道教大辞典》中,为“道教医学”定义道:“道教医学是一种社会医学和宗教医学,重视调节人的社会环境和心理因素,激发患者的宗教感情来抗病,有用精神疗法治病的特点和人神交通的巫术倾向。”在这里,胡孚琛对道医“神”治的基本属性颇有体会,但是,中医丰富的“形”治内容居只字未提。在稍后出版的《道学通论》一书中,胡孚琛说:“道教医药学大约分三个层次,内部核心层次是汤药及保健药品、针灸等,和现代的中医学范围相当;中间层次是气功、导引术等健身治病方法,相当于健身术;外围层次是符箓、咒语、药签及祝由、祭祀、驱鬼、盟誓等法术。”在这里,胡孚琛把中医学补充到道教医学的范畴之内,但黄老道家的“身国互喻”、“身国共治”的“神”治精华在这里全然不见,胡孚琛对道医“神”治的定位又回到原始巫术上去了。

区别

中医和道医在治疗上最大的一个共同点就是,都使用天然药材和针灸为最常用的治疗方式。此外,导引术也被道医和中医使用,只在人们的印象中似乎道医使用得多一些而已。

而它们在治疗上的最大不同点则是道医学还注重运用内丹功、辟谷等气功修炼之类的养生康复方式,甚至还使用画符、占卜、求签、咒语等具有神秘色彩的方式。这也是道医学在在治疗方式上最具特色、也是最玄秘的地方。

治疗方式

导引术:古代的一种健身方法,由意念引导动作,配合呼吸,由上而下或由下而上地运气。相当于现在的气功或体育疗法。不过,中医也使用导引术治病,如《内经》中总结导引疗法的适应症有“痿、厥、寒、热”和“息积”,临床配合“按乔”(按摩)进行;还提到以烫药、导引配合治疗筋病。东汉名医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强调以“导引、吐纳、针灸、膏摩”治疗四肢“重滞”症。

内丹功:以人体精、炁、神为修炼对象,以意守三丹田、通任督二脉、追求人体的和谐通畅。修炼的层次,各家方法有别,一般可分为5个阶段:筑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

辟谷:即不食五谷杂粮。道教从为,人食五谷杂粮,要在肠中积结成粪,产生秽气,阻碍成仙的道路。因此为了清除肠中秽气积除掉三尸虫,道士们模仿《庄子 ·逍遥游》所描写的“不食五谷,吸风饮露”的仙人行径,企求达到不死的目的。

画符:道士画的驱使鬼神的图形或线条,充当文字符号,代替语言的力量,用来作避邪镇妖之用。

占卜:“占”意为观察,“卜”是以火灼龟壳,认为就其出现的裂纹形状,可以预测吉凶福祸。

求签:占卜的其中一种形式。现今的道观、寺庙和民间的庙宇,大多摆上签筒供人抽取签条问卜。在福建白礁慈济祖宫长期保存着保生大帝吴真人的神方——药签。

咒语:咒语乃沟通精神及自然力量的一种方式。咒语的文字表现形式是符箓。中国旧时,人死后请道士念经超度亡灵,要在房屋四壁上贴符;盖房上梁时,在房梁上贴符;孩子生病时到寺庙里求符。

崇尚道德,悬壶济世!

微信公众号:shangdaotang

服务生命之美!——  中华上古医道文化研习中心欢迎您!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