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20|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以千百担的纯金布施给贫穷人 不如拿一点泥巴抹在佛塔破裂处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7-10 17:00
  • 822

    主题

    2038

    帖子

    3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499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4 21:02:0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法华当开 于 2014-12-15 08:51 编辑

              塔是佛教用来供放僧侣舍利(梵文音译,意为尸体或身骨)、经卷和各种法物的一种雄伟建筑物。佛塔又称为佛宝塔,源于古代印度。
    尼泊尔(博达哈大佛塔)   
               
             关于佛塔在印度的缘起,还有一种说法,据《菩萨舍身饲虎起塔因缘经》记载,古印度诃摩国国王的第三个王子摩诃萨缍看见生有七只虎子的母虎即将饿死,他于心不忍,将自己身体刺破流出鲜血让母虎添食,而最后自己则只留下一堆白骨舍利。摩诃国王造了一座塔形墓来埋葬舍利,做为永久供奉的纪念标志。从此,佛塔这种原为埋葬和供奉舍利的佛教建筑
    ,随着佛教的传播,而在世界信仰佛教的地区广泛兴建起来。后来佛塔除了作为收藏佛教高僧大德的舍利、活佛的骨灰和肉身的灵

             
             塔外,还供奉经书、佛像、衣冠等佛教法物。

              佛塔是诸佛的意所依,从历史上看,释迦牟尼佛之前就有佛塔了:《百业经》中有个国王叫哲巴,他前世造过拘留孙佛涅槃后的舍利塔;迦叶佛时代有个直智国王,他也造了许多佛塔;释迦牟尼佛出家时,是在清净佛塔面前出家的;尼泊尔的香根佛塔,也是好多佛之前就存在了
    ……所以说,佛塔的历史跟佛像、佛经的历史有所不同。

             在印度,佛陀涅槃以后,阿育王于世界各地修了八万四千座佛塔;龙猛菩萨造了释迦牟尼佛的舍利塔;印度金刚座那里也有一座佛塔……印度大乘和小乘的塔相当多。佛塔传到藏地时,国王赤松德赞在卫藏造了以桑耶塔为主的许多佛塔,后来又传到安多、康区,逐渐遍及整个藏地。在汉地,洛阳白马寺的齐云塔,算是最早的一座佛塔了,它修建于两汉时期,但现在有人认为,普彤塔的年代比这个更早。不管怎么样,自佛灭度之后,佛塔传遍了南赡部洲的每一个角落,信奉、供养、朝拜的人相当多。尤其阿育王所造的舍利塔,是人与非人的供养福田,对之礼拜供养有相当大的功德。
    时轮金刚塔
               至于佛塔的分类,印度有八大佛塔,藏地比较信奉时轮金刚塔,密宗各个仪轨里也有不同的佛塔,在莲花生大士的伏藏中,还有一些修行的佛塔。据《涅槃经》等大乘经典所述,佛塔与声闻缘觉的灵塔在形状上、加持上有所不同。佛塔是佛陀的意所依,《密集金刚》云:诸佛之住处,宫殿乃佛塔。应把佛塔当作诸佛的宫殿来想。小乘的《根本律释》中云:佛塔即法身。这一点在《宝积经》中也有说明,经云:何人供养承事住世之我与涅槃后之佛塔,其二功德相等。何以故?因佛陀以法身而立,非以色身而立因此,佛塔是三宝的所依,是佛陀的法身,是佛陀的意所依。
             但凡佛教兴盛的地方,佛塔都比较多。譬如在泰国,无论你到山上去、到城市里,一路上佛塔随处可见。同样,在我们藏地,哪里都可以看见白色的佛塔。泰国好多佛塔都是贴金的,所以是金黄色,而我们藏地比较贫穷吧,没有金,白色的佛塔比较多。藏族人有种传统:见到佛塔、寺院或出家人时,会马上摘下帽子,双手合掌。如果没时间到跟前顶礼,远远在车里或者马上、路上恭敬合十,这样功德也非常大。

              造塔的具体功德,《佛说造塔经》中讲得很详细。《譬喻经》中也说,造佛塔者不会生于偏远之地、不会极其贫穷、不得具有邪见之身等,讲了大概十种功德。《佛说造塔延命功德经》中,也阐述了造佛塔者不会横死等七种功德。所以从大乘经典来看,有条件、有能力的话,我们应该造佛塔。在藏地,不管寺院还是村落,很多人都想发心造佛塔。  佛经中记载略述:

    ■佛经中云:造塔、绕塔、顶礼佛塔甚至只是见到佛塔或被其影子触及身体的众生,都能得十八种很大的利益。
    ■一只苍蝇为追逐粪便的臭味,无意中飞行绕了佛塔一周,因为这无心中造下的绕塔善行,它在后来生中转生人间,更成为佛陀的弟子!
    ■孩童在玩戏时做的那些佛塔,也能成就广大善根福德。《妙法莲华经》云:“乃至童子戏,聚沙为佛塔,如是诸人等,皆已成佛道。”孩童们把细沙堆积成佛塔,逐渐也会获得佛果。所以小孩在玩耍的过程中,如果有一些善根,就会与佛像、佛塔等结上善缘,成为解脱之因。
    ■须漫尊者把佛的头发、指甲带到寂静的地方修塔供奉。当时那里住了500位罗汉,见此犹如佛陀亲临,于是早晚绕塔礼拜。这座山中还住了500只猕猴,每天看到阿罗汉至心虔诚地礼塔,也学样用泥土堆成一座佛塔,早晚顶礼膜拜。后来山里出现一场洪水,猕猴没有来得及躲避,全部被淹死了。猕猴丧命后即刻转生于天界,500个天人用天眼一观,才知道是过去世造塔礼拜的因缘所致。后来在佛陀面前闻法而获得了圣果。
    ■修补佛塔的功德也很大。《僧祇律》云:“真金千百担,持用行布施,不如一泥团,散心治佛塔。”
              以千百担的纯金布施给贫穷人,不如拿一点泥团抹在佛塔破裂处的功德大。

               汉地如今比较而言,造佛塔的现象不太多,以后自己有能力的话,应该在一个地方建佛塔,这样的话,看见、转绕、顶礼它的众生都能得到解脱。
    佛陀在《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中讲了造塔的许多功德,并说:若五无间罪者,或在塔影,若遥见佛塔,或闻塔钟声,或闻其名,此人所有五无间罪、一切罪障皆得消灭。所以,造佛塔的功德不可思议。
            
                 当然,造佛塔的标准比较严格,如果这一辈子没有能力,也可以花钱请一座小佛塔,这个是很容易的。佛陀在《造塔功德经》中讲了佛塔的种种类型,并说即使佛塔有枣叶那么大、针那么细,也能得到非常多的功德。这么一个小小的佛塔,现在很多佛店都有卖,按理来讲佛塔里面要装藏,如果没有装藏的咒语,佛经中说把那四个偈子装上也算是一种装藏。然后把它供在佛台上,那就成了三宝所依。
    倘若造塔实在没有能力,也应该请一个金子、银子、木头、石头、玻璃等材料做的佛塔,里面装藏送给别人,跟他结缘,这样功德也非常大。

             不要说度量标准的佛塔,甚至孩童在玩戏时做的那些佛塔,也能成就广大善根福德。《妙法莲华经》云:乃至童子戏,聚沙为佛塔,如是诸人等,皆已成佛道孩童们把细沙堆积成佛塔,逐渐也会获得佛果。所以小孩在玩耍的过程中,如果有一些善根,就会与佛像、佛塔等结上善缘,成为解脱之因。我又想起自己的童年,觉得因缘还是比较好。我跟隔壁很多小孩一起玩的时候,虽然住的地方是山沟,没有沙子,但是经常拿一些尖尖的石头当作佛塔,然后在前面散花供养。有时候找一些白色的小骨头,有些是尖尖的,有些是圆圆的,就当作佛塔、佛像来供养顶礼。当时也没有读过《妙法莲华经》,但在童年时这样的经历比较多,应该能渐渐成为解脱的种子。
               
               修佛塔时,标准当然非常好,但不标准也有很大的功德。在佛陀时代,须漫尊者把佛的头发、指甲带到寂静的地方修塔供奉。当时那里住了
    500位罗汉,见此犹如佛陀亲临,于是早晚绕塔礼拜。这座山中还住了500只猕猴,每天看到阿罗汉至心虔诚地礼塔,也学样用泥土堆成一座佛塔,早晚顶礼膜拜。后来山里出现一场洪水,猕猴没有来得及躲避,全部被淹死了。猕猴丧命后即刻转生于天界,500个天人用天眼一观,才知道是过去世造塔礼拜的因缘所致。他们为了感恩,一起降到人间,对猕猴尸体绕行七匝,散花供养。后来在佛陀面前闻法而获得了圣果。

               一般来讲,造佛像、佛塔必须要标准,但由于对境殊胜之故,有时就算不太标准也有不可思议的功德。试想,《妙法莲华经》中的小孩堆细沙,那肯定是不标准,有各种各样的形状,刚才这些猕猴的技术再好,也比不上人修的佛塔。而且,小孩完全是一种玩耍的心,猕猴也只是模仿他人的心,既没有想解脱,也没有把它当作殊胜的供养对境,但因为所缘的是佛塔,所以就有这么殊胜的功德。这些甚深的因果道理,大家绝不能随便轻视。佛教八大佛塔

    聚莲塔──纪念佛陀在蓝毗尼降生时行走七步,地生莲花的殊胜经过。

    菩提塔──纪念佛陀三十五岁时在菩提伽耶菩提树下成就无上道境。

    法轮塔──纪念佛陀在成道后,在鹿野苑初转法轮,向五比丘宣讲四谛法义。

    神变塔──于本师于五十岁时,有外道六师在发园以神通挑战进攻,本师便示现各种神通令其折服皈依。此塔为纪念佛陀示现神通。

    天降塔──在悉达多太子出生后不久,其亲母便病终,因其善业转生于天界。太子成佛后,曾于四十二岁时以神通力升至天界为母说法。于说法毕,佛陀由天王陪同重返人间。此塔便是为纪念佛陀上天说法后重返人间而建。

    和合塔──佛陀在世时,曾有弟子另立宗派,导致僧团分裂,本师便亲到王舍城竹林精舍开示,令僧团重新团结一致。此塔是为纪念该事迹而建。

    胜利塔──纪念佛陀证达自主生死之境界而建。

    涅槃塔──纪念佛陀肉身八十岁时在拘尸罗什涅槃。

            在后世,这套八座佛塔之风格被套用于很多佛塔建筑上,有单一出现的,也有八座同时修建的。在青海塔尔寺,入门处便有一套八座的这种佛塔。

            在阿育王时代,此信奉三宝的国王又曾把佛之舍利安奉于许多新建的塔内。据记载,大王得到了「非人」的协助,一夜之间在许多地点建成了共八万四千座塔,一一安奉佛陀舍利。这批富传奇性的佛塔,现在尚存不少,其中一座便在中国五台山的市中心(藏于大白塔内)。


            除表佛身及五大外,佛塔下层基台表十善业、三阶表三宝、狮座表法住于世、莲座表六度、基座四角表四无量心...整个佛塔表包括三十七道品在内的六十名数。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处-鹿野苑-达密克塔

    关于窣堵坡的形式,许多佛经都有记载,其中律部《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中记载:

               我今欲於显敞之处以尊者(指舍利弗)骨起窣堵波。得使眾人随情供养。佛言长者随意当作。长者便念。云何而作。佛言应可用砖两重作基。次安塔身上安覆钵。随意高下上置平头。高一二尺方二三尺。準量大小中竖轮竿次著相轮。其相轮重数。或一二三四乃至十三。次安宝瓶。长者自念。唯舍利子得作如此窣堵波耶。為餘亦得。即往白佛。佛告长者若為如来造窣堵波者。应可如前具足而作。若為独觉勿安宝瓶。若阿罗汉相轮四重。不还至三。一来应二。预流应一。凡夫善人但可平头无有轮盖


              桑奇大塔是印度早期佛教塔式建筑的典范之作,始建于公元前三世纪,后经多次扩建。大塔直径约36.6米,高约16.5米,周围有四座塔门,都是用砂石雕刻而成,高约10米。位于中央邦首府博帕尔附近的桑奇村。桑奇离中央邦首府博帕尔只有28英里,是印度有名的佛塔之城。

            覆钵式塔的基本结构相同,有八种不同的风格。塔的每层结构都表达着一种宗教意义。覆钵式塔基本都是由四部分组成,从下向上分别是:


    ■基座:有圆形、方形、八角形、多角形,其中圆形很少见,山西代县圆果寺里的覆钵式塔即是圆形几座。最多见的为方形,采用须弥座式建造,即通常是方形或亞字形折线式束腰。在基座半腰部位雕有伏莲或仰莲,有的还有狮子。多角形的基座是方形的折角,每个转交折五个尖角。基座上多有台阶,称为“金刚圈”,用以承托塔身。藏式喇嘛塔的基座很宽大,有的开辟为房间,用于存放物品或居住喇嘛。

    ■塔身:也成为塔肚子、覆钵、覆钵丘,形如倒扣的钵,因此得名。有的塔在塔身上开有佛龛,称为眼光门。塔身多是圆肚,也有做出棱角,内蒙古无神奇乌审召塔就是八角形的,这种样式多见于尼泊尔。
    ■塔脖子:又称为相轮,因叠成圆锥形的相轮最多有十三层,所以也叫“十三天”。塔脖子有的短粗,有的细长,一般都砌出奇数(七、九、十一、十三)条线条,也有的做成象征性的光面。
    ■塔刹:由伞盖和宝刹组成。伞盖位于十三天的上部,通常包括华盖和流苏,也有采用天地盖的造型。宝刹的形制有三个系统:日月刹、金属高刹、宝珠刹。


    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楼阁式塔

            古代印度的佛教建筑塔在东汉时期随佛教传入中国,之后迅速与中国本土的楼阁相结合,形成中国的楼阁式塔。后由于木结构易腐烂,易燃烧,又按照楼阁式塔的形式,演化出了密檐式塔。

    大理崇圣寺三塔- 密檐式塔


    慧崇塔-山东济南长清灵岩寺-单层重檐亭阁式塔

              随着佛教传入中国的窣堵坡与中土的重楼结合后,经历了唐宋元明清各朝的发展,并与临近区域的建筑体系相互交流融合,逐步形成了楼阁式塔、密檐式塔、亭阁式塔、覆钵式塔、金刚宝座式塔、宝箧印式塔、五轮塔、多宝塔、无缝式塔等多种形态结构各异的塔系,


    彭州龙兴舍利宝塔-金刚宝座式塔


    潮州开元寺(镇国禅寺)唐玄宗年号开元-宝箧印式塔

    宋代长干寺地宫-七宝阿育王-宝箧印塔


    长沙岳麓山-北伐纪念碑-五轮塔

    元朝-普陀山普济寺-多宝塔

             建筑平面从早期的正方形逐渐演变成了六边形、八边形乃至圆形,其间塔的建筑技术也不断进步结构日趋合理,所使用的材质也从传统的夯土、木材扩展到了砖石、陶瓷、琉璃、金属等材料。14世纪以后,塔逐渐从宗教世界走向世俗世界,因此按照经律系统,塔可以分为佛塔和文峰塔。

    清乾隆-颐和园万寿山-多宝琉璃塔

                  在建筑学层面,塔是一种非常独特的东方建筑,其体量高大用料多样,在不同的地区地质条件不同,建塔技术也不同,对塔的建筑学研究涉及了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壤学、地质学等诸多方面。


    修佛塔时,标准当然非常好,但不标准也有很大的功德。

    值得注意的是,绕塔时一定要右绕,经中说“右绕三匝”。
    绕塔必须顺时针,
    如果逆时针方向绕,不但没有功德,反而有非常大的过失。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1 分享淘帖 顶 踩
    心涵太虚,量周沙界,万法皆我一念!一念即是无量万法。如来法藏自在圆融无碍。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7-10 17:00
  • 822

    主题

    2038

    帖子

    3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4996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5 08:14:55 | 只看该作者
    阿弥陀佛!
    心涵太虚,量周沙界,万法皆我一念!一念即是无量万法。如来法藏自在圆融无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闭嘴
    2017-3-6 18:15
  • 1

    主题

    265

    帖子

    682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827
    板凳
    发表于 2014-12-21 08:24:11 | 只看该作者
    阿弥陀佛{:soso_e160:}{:soso_e16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