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09|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上学下诚法师的《楞严经》感悟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萌哒
    2023-4-21 15:42
  • 1791

    主题

    1万

    帖子

    1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97749

    宣传达人最佳新人论坛元老优秀版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2-7 16:32: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上学下诚法师的楞严感悟
    2015-04-30 花开莲现

    上学下诚法师的楞严感悟
    (学诚法师,现任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佛教协会会长。......)
    【楞严经和大乘经典的当机众】
      常讲的几部大乘经典,古人读起来都不费什么劲,现代人读着就吃亏了,因为都是文言文,我们读的时候,除了一些有古文功底的人,大多数都要先熟读古代行文,然后在心里转化成方便理解的白话,才好逐渐深入经意。
      深入经意之后,有机会由文入观,获得体悟,当然,也有人根本就不用经文,听法师讲了一段,直接就悟了,《楞严经》里讲的那个摩登伽女就是这样,在世尊面前,没几句就全都通了。
      而当机众阿难就有劳世尊左讲、右讲、放光讲、敲钟讲、叠手绢讲、举手讲、握拳讲,掰开揉碎地讲,然后又反问,又采用各种逻辑方法,排除法,启发法,无所不用其极。
      就为了让阿难开悟。可是,这个阿难就是不解。
      所以,《楞严经》非常地有意思,很多人误以为这是一部谈玄说妙的经,那是因为古文和现代人的距离的问题,当然,还有一个非常重大的问题,正因为大道至简,有可能搞出狂慧出来。
      《楞严经》实在是细致简洁,相对于别的经典要好读的多。
      《金刚经》的当机众是须菩提,这部经太高了,五千多字,实在是不好理解,这个须菩提就问了问“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世尊简单地说了说,须菩提就基本解悟了,到了“离相寂灭分第十四”的时候,全经也就刚进行到两千多字,前后的客套话一去掉,描述再去掉,须菩提的问题再去掉,以每分钟二百字标准汉语播音速度计算,不超过十分钟,就是说,世尊跟须菩提地就讲了不到十分钟的话,须菩提就彻底通达,以至于“深解义趣,涕泪悲泣,”,然后就这样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为后代众生请法,意思是,我都已经彻底明白了,那么后代的众生如何明白呢?请世尊接着再为他们讲讲吧。
      于是世尊再为后人接着又讲了两千多字,就结局了。
      《妙法莲华经》的当机众是舍利弗,这个人更是了不得,跟世尊请法,没过多少话,就彻底通达,然后现买现卖,把世尊常用的比喻直接拿过来用,当场说了几个精彩的比喻,来告诉世尊,我已经彻底明白了。
      而《楞严经》却和以上的这些大乘经典有巨大的不同,当机众是佛的堂弟阿难,一开始,阿难差一点就被摩登伽女的淫术拉下水,有劳世尊用神通给阿难救了出来,然后给他们说法,最神奇的事情发生了,这个没读过什么书,似乎也没修过什么行的摩登伽女就在世尊的开导下,竟然就解悟了,而长年追随世尊,见多识广,见过世尊和无数大菩萨讲法,有着多闻强记的本领的阿难竟然一点消息也没有。
      好了,故事开始了,佛教历史上最精彩的一场教学得以上演,在这场著名教学当中,释迦牟尼佛使用了一切可能的手法,语言、肢体语言、比喻、反证、排除、反问,包括声、光等等效果。
      而且,世尊在这场教学当中,讲,今天要告诉你们佛法最核心的机密,真正的意趣。以前讲的很多都是方便说法。
      所有人当场都听晕掉。我们的心哪里去了,长久以来都是用的这颗心,倘使没有了这颗心,我们岂不是跟草木一般了吗。于是,世尊耐心地跟阿难开讲。
      其实,这种教学法在《妙法莲华经》里也用过,世尊和已经彻底解悟了的舍利弗一唱一和,在一个精彩的比喻故事之后,由舍利弗说出了“诸法戏论之粪”的经意来。
      而《金刚经》用了一个比较温和的比喻,说“如阀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意思是过了河就不要背着船了。
      好像也都是一个意思。
      《心经》二百六十个字,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全都讲明白了,但是,对我们这些读经的后人,却是听得云里雾里。
      《楞严经》就不一样,十卷中,世尊不辞辛苦,一点点地,有次第,有顺序,有步骤地开演,从眼睛到耳朵,到鼻子,到舌头,到体触,全都讲了个遍。
      最逗的是,第一卷中讲见性,讲众生因为妄想而生死流转,如讨伐贼寇一样,要先知道这个贼寇在哪里,于是就问阿难,你的心在哪里,阿难也不含糊,里里外外,合情理的与不合情理的一共找了七个地方,结果,全错。
      世尊见讲不通,那就再换个方式来,还不行,于是再换个方式来,结果还不行,再换,还不行,阿难就是执着在文字和名相上,虽然也在苦苦思维,苦苦祈请,但就是不开窍。
      “知识越多越反动”,这句话有片面性和极端性,但是也有真理的一面,阿难就是懂得太多,所以不得解悟,摩登伽女脑筋简单,估计什么佛法都没怎么学过,这个名声不怎么好的妇女就是想要一个好老公,使坏脑筋要把阿难搞回家过日子,结果未遂,后来被世尊一点拨,悟了。
      阿难呢?多年追随在世尊的身边,大小法会,大小菩萨,大小场面,全都见过。却……
      后来,世尊拿出了一个新的教学设备,一条手巾,打结,打一个解释一个,打一个解释一个,阿难还是不明白。再后来,二十四个圣者看不下去了,纷纷站出来,现身说法,把自己解悟的契机讲了出来,各有所长,精彩纷呈。
      阿难还是没有解悟。世尊又说了一个佛教里最长的咒语,楞严咒,这个咒就是后世汉地佛教寺院里每天早上必诵的咒语。出家受戒之前必须要背诵下来。
      阿难还是没有解悟。
      经的最后,不管阿难悟没悟,世尊依然开演出了禅定的不同境界,以及不同的着魔的境界,甚至连末法时期那些附佛外道、邪教的特征都讲了出来,他们会说男佛女佛,大佛小佛,穿如来衣等等。在这个时代读起来令人目瞪口呆,不得不服。
      十卷过后,阿难还是没有开悟。
      当然,有说这是示现,当然,这是另一个境界,按人类历史去考证的话,就不好用这个词了。因为阿难直到世尊涅槃,他还没有开悟,悟了弟子们有事都不带他玩了,搞得阿难灰头土面地很别扭,后来是大迦叶观机设教,帮他彻底解悟。
      一读《楞严经》,不读世间糟粕书,确实是这样。现在的人不好读,主要是障碍在名相上,也障碍在对佛教了解的比较少。稍作了解,还是可以读进去,然后深解意趣。
      《楞严经》版本上有科判,这个科判要是能背诵下来,然后将那些名相做一些了解,会对整个次第和结构有一个了解,能从宏观上去理解经意。
      有古文经验的,就可以读进去了。
      没有古文经验的,先读熟,诵到心比较静的时候,如果有人、有条件给讲一讲,也会深入进去。
      经文简直就是有意思的不得了,百读不厌,越读越有意思。读不到心开意解,读个欢天喜地也挺好的。


    南无妙法华,南无首楞严,南无妙法华,南无首楞严。
    我们有幸承蒙诸佛慈悲,蒙上印下广法师慈悲,蒙上学下诚法师慈悲,蒙所有讲解大乘的法师慈悲,蒙父母大人的慈悲,蒙虚空法界诸法的慈悲,多么的庆幸,多么的幸福!愿我们趣真归净,圆满菩提,阿弥陀佛!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敬请关注法华论坛:http://www.fahua123.com/portal.php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1-16 18:52
  • 36

    主题

    2194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8808
    沙发
    发表于 2017-2-7 16:38:22 | 只看该作者
    顶礼学诚大和尚

    该用户从未签到

    0

    主题

    4335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0023
    板凳
    发表于 2017-2-7 16:46:4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12-28 19:47
  • 7

    主题

    5742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831
    地板
    发表于 2017-2-7 17:11:2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佛在《楞严经 .  卷四》开示富楼那说道:由于众生迷惑颠倒而不觉悟,以向外攀缘心与六尘相结合,所以造成各种心苦、身苦,故显出世间万法万相。叫【背觉合尘】。         佛紧接着开示之一【见性】:【我以妙明,不生不灭,合如来藏】。            意思说,我现能够明明白白知道,在见到万法万相同时,当下就能用心见到不生不灭、如如不动的我们真心本来面目,而且知道万法万相之不空如来藏当下就是我们真心本来面目之空如来藏。          佛开示之二【明心】:【而如来藏,唯妙觉明,圆照法界】。          意思说,而这个空如来藏,本妙本觉本明,当下就能够圆融圆满圆通观照到十法界一切万法万相,而且,无形无相的空如来藏,当下就是有形有相的不空如来藏。                     果真明白了以上佛这两段开示,即可达到明心见性。前者,以世间相合如来藏,就是【在相见性】,就能达到事无碍法界。明心见性的人,就会在有形有相当下见到无形无相,当下明白一切万法万相都是我的心。他的区别心会越来越小,相与心的障碍会逐渐失去,这时就会程度不同证到在娑婆世界当下见到极乐世界。谓见性。         后者,由于【在相见到了性】,回归了自性佛,证得了在大光明藏中,原来整个尽虚空遍法界都是我,都是佛,本自一体,圆融圆满圆通,并且明白了,原来这些万法万相,早已以无形无相形式存在于我们真心中,我们的真心具足一切万法和智慧德能,都是我们真心随缘所现出来的,所以这时就达到了【在性即相】理无碍法界,谓明心。                    果真达到明心见性,就能转迷为悟,转凡成圣,转【背觉合尘】为【灭尘合觉】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5-21 15:16
  • 0

    主题

    5597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4714
    5#
    发表于 2017-2-7 17:29:3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唯有到了《法华经》《楞严经》才讲真话。
  • TA的每日心情
    可爱
    2017-5-27 18:03
  • 557

    主题

    3万

    帖子

    18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80960
    6#
    发表于 2017-2-7 18:46:1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有人说 不相信世上有轮回,轮回你还要到哪里去找?每时每刻心随境转,就是轮回之因,也是即因即果,都是同时呈现。      人就是一会高兴一会悲伤,这个心情带着我们一会天堂一会地狱,那就是轮回。        有人不相信因果之说,每个人的生活都各有差异,相貌也完全不同,你以为这些是上天安排的吗?全与自己用心不同有关,贫富美丑本身就是因果。       有人会说,你说的无常我不理解,难道你生活中没有喜怒哀乐吗?喜怒哀乐的心情是不断变化的,那不就是无常吗?      你即便不走近佛法,你却不可能离开生活,如果你能用心去感悟生活,就能体会到生活本身就是法!佛法就在生活中!
  • TA的每日心情
    可爱
    2017-5-27 18:03
  • 557

    主题

    3万

    帖子

    18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80960
    7#
    发表于 2017-2-7 18:46:3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大乘妙法莲华经讲解。什么是湼槃?复见诸佛般涅槃者;涅槃就是证入|不生不灭|的境界,汉语译做圆寂。圆就是槃,寂就是涅。涅和寂表寂静义,表无形无相义。槃和圆是表县足圆满一切功德,有形有相,普现于十方法界,显现出森罗万相,叫做无量色身三昧。这是真正的涅槃义。涅槃有四种;一者性净涅槃,也叫自性清静涅槃。一切众生,法尔如是。过去,现在,未来,都是如是。随拈一法,当下而即是阿弥陀。这是从理上而言。二,有余依涅槃。佛出世三十一岁 成道,即进入涅槃,但是仍然以肉团身于世间弘法四十九年。这四十九年依靠这肉团身教化众生,叫有余依涅槃。三者,无余依涅槃。佛在八十岁那年以三昧真火焚于自身,从此这个世界上没有佛的肉团身,这叫无余依涅槃。四者,无住涅槃。不住生死,不住涅槃,不住中流,心无所住,无处不住。万法是心。心现万法。十方万法无非诸佛法身真常。现空现有,空,有一如。这叫无住涅槃。它包含了前面三种涅槃。
  • TA的每日心情
    可爱
    2017-5-27 18:03
  • 557

    主题

    3万

    帖子

    18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80960
    8#
    发表于 2017-2-7 18:46:5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大乘妙法莲华经讲解。什么是湼槃?复见诸佛般涅槃者;涅槃就是证入|不生不灭|的境界,汉语译做圆寂。圆就是槃,寂就是涅。涅和寂表寂静义,表无形无相义。槃和圆是表县足圆满一切功德,有形有相,普现于十方法界,显现出森罗万相,叫做无量色身三昧。这是真正的涅槃义。涅槃有四种;一者性净涅槃,也叫自性清静涅槃。一切众生,法尔如是。过去,现在,未来,都是如是。随拈一法,当下而即是阿弥陀。这是从理上而言。二,有余依涅槃。佛出世三十一岁 成道,即进入涅槃,但是仍然以肉团身于世间弘法四十九年。这四十九年依靠这肉团身教化众生,叫有余依涅槃。三者,无余依涅槃。佛在八十岁那年以三昧真火焚于自身,从此这个世界上没有佛的肉团身,这叫无余依涅槃。四者,无住涅槃。不住生死,不住涅槃,不住中流,心无所住,无处不住。万法是心。心现万法。十方万法无非诸佛法身真常。现空现有,空,有一如。这叫无住涅槃。它包含了前面三种涅槃。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7-7 13:18
  • 1730

    主题

    2万

    帖子

    18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88676
    9#
    发表于 2017-2-7 20:03:0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南无阿弥陀佛!
  • TA的每日心情
    萌哒
    2017-8-30 16:57
  • 0

    主题

    535

    帖子

    670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708
    10#
    发表于 2017-2-14 13:13:02 | 只看该作者
    南无大佛顶首楞严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