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己二、往生正因分三南无阿弥陀佛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9-2 17:42
  • 1966

    主题

    5593

    帖子

    6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6655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4-24 15:26: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摘自《净公上人净土大经科注正释经义》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谛知五阴法,深修六和敬,
    远离不恭敬,除去六触身,
    观六度相续,舍彼六爱身。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
    罪亡心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
    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无我见,无人见,无众生见,无寿者见。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
    始从今日,乃至命存,
    皈依佛陀,两足中尊;
    皈依达摩,离欲中尊;
    皈依僧伽,诸众中尊。(三遍)

    诸佛正法圣贤僧,直至菩提我皈依。
    以我所修施等善,为利有情愿成佛。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真诚 清净 平等 正觉 慈悲
    看破 放下 自在 随缘 念佛
    诚敬谦和,仁慈博爱。一门深入,长时薰修。
    敦伦尽分,闲邪存诚,信愿持名,求生净土。

    父子有亲 夫妇有别 君臣有义 长幼有序 朋友有信
    父慈子孝 兄友弟恭 夫和妇顺 君仁臣忠 朋实友信
    仁义礼智信 温良恭俭让 礼义廉耻 孝悌忠信 仁爱和平

    从心上放下自私自利、是非人我、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嗔痴慢、怀疑嫉妒、忧惧牵挂、七情情执、爱憎怨亲、胜负得失、身见对立、成见邪见、控制占有。

    舍利子!十二缘生者,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如是生者,即一大苦蕴生。舍利子!彼无明灭即行灭,行灭即识灭,识灭即名色灭,名色灭即六入灭,六入灭即触灭,触灭即受灭,受灭即爱灭,爱灭即取灭,取灭即有灭,有灭即生灭,生灭即老死、忧、悲、苦、恼灭;如是灭,即一大苦蕴灭。舍利子!世尊如是说,为十二缘生。
    菩提树下。四十八日。乃于癸未二月七日之夕。入正三昧。二月八日明星出时。廓然大悟。成正等觉。叹曰。奇哉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惠能即会祖意,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祖知悟本性,谓惠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我作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远离分别,诸根寂静。若不决定成等正觉,证大涅槃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寿命无量,国中声闻天人无数,寿命亦皆无量。假令三千大千世界众生,悉成缘觉,于百千劫,悉共计校,若能知其量数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光明无量。普照十方。绝胜诸佛。胜于日月之明。千万亿倍。若有众生。见我光明。照触其身。莫不安乐。慈心作善。来生我国。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十方世界无量刹中。无数诸佛。若不共称叹我名。说我功德国土之善者。不取正觉。
    东方恒河沙数世界。一一界中如恒沙佛。各出广长舌相。放无量光。说诚实言。称赞无量寿佛。不可思议功德。南西北方。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四维上下。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何以故。欲令他方所有众生,闻彼佛名,发清净心,忆念受持,归依供养。乃至能发一念净信,所有善根,至心回向,愿生彼国。随愿皆生,得不退转,乃至无上正等菩提。
    每自作是念,以何令众生。得入无上道,速成就佛身。
    无边殊胜刹。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自致不退转。

    一心观礼,娑婆教主,九界导师,如来世尊,于五浊世,八相成道,兴大悲,悯有情,演慈辩,授法眼,杜恶趣,开善门,宣说易行难信之法。当来一切含灵,皆依此法,而得度脱,大恩大德,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清净法身,遍一切处,无生无灭,无去无来,非是语言分别之所能知,但以酬愿度生,现在西方极乐世界,常寂光土,接引法界众生,离娑婆苦,得究竟乐,大慈大悲,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止贵愿力强,那怕妄想多,散乱固成病,分别易入魔。
    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
    误人第一是多疑,疑网缠心不易知,勘破疑魔勤念佛,功纯自有佛加持。
    疑能生苦苦生疑,咬定牙关念阿弥,念得疑情连蒂断,到此方知我是谁。
    疑心净尽见真心,凡圣良由一念分,全在功夫绵密处,非关慧解与多闻。
    正念坚持即是慧,思量卜度转成痴,扫除自己闲枝叶,除却阿弥百不知。
    弥陀教我念弥陀,口念弥陀听弥陀,弥陀弥陀直念去,原来弥陀念弥陀。
    老实,听话,真干。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
    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依法不依人。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己二、往生正因 分三


    ◎ 往生正因第二十五
    解前品三辈往生,主要显往生后之位次,而未广论往生之因行。故于本品增广之,名为往生正因。此两品互作经纬,彼此涵摄。盖前品三辈往生者之所行,亦皆是往生正因。本品中所示之正因,其果亦即是前品之三辈。
    又本品所示诸因,多契于《观经》之净业。《观经》云:「生彼国者,当修三福:
    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
    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
    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如此三事,名为净业。佛告韦提希,汝今知不?此三种业,乃是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净业正因。」又曰:「复有三种众生,当得往生。何等为三:一者,慈心不杀,具诸戒行。二者,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三者,修行六念。回向发愿,愿生彼国。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观经》所示,与本品内容,多相吻合。
    庚一、三类差别 分三 辛一、尽持经戒二利得生 分二 壬一、胜因 分六 癸一、闻持本经 
    经复次阿难: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此经典,受持、读诵、书写、供养,
      解上文乃本品之首段。明第一类正因,发心念佛,兼受持经戒,自他二利得生。(此文全自《宋译》。)
    第一类正因,共有六句:(一)受持本经。(二)求生净土。(三)发菩提心。(四)严持诸戒。(五)饶益有情。(六)忆佛念佛。(一)《观经》曰:「读诵大乘。」《观经约论》云:「不读大乘则不明佛心。不明佛心,则不契佛智。不契佛智,纵生彼国,不得见佛。」今经首云:「闻此经典,受持读诵。」此经即此《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此经乃净土第一经,亦中本之《华严》也。又此经乃世尊独留于将来经道灭尽之际,住世百岁,为末后众生留作津济者也。又「此经」,亦兼指《无量寿经》汉、吴、魏、唐、宋诸译本,及王氏、彭氏、魏氏诸会节本。但能受持,均是正因。但此会本,独称善本,故持经功德弥胜也。
    癸二、一心求生 
    经昼夜相续,求生彼剎。
    解「昼夜相续」,明勇猛精进,无有间断。(二)「求生彼剎」,以受持、读诵、书写、供养种种功德,回向净土。
    癸三、发菩提心 
    经发菩提心。
    解(三)「发菩提心」。因「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乃本经之宗,三辈往生之正轨,故重见于本品也。
    癸四、严持禁戒 
    经持诸禁戒,坚守不犯。
    解(四)「持诸禁戒,坚守不犯」此即《观经》之「具诸戒行」或「具足众戒,不犯威仪」。盖无戒则同漏器,虽勤念佛亦难圆满。
    癸五、饶益有情 
    经饶益有情,所作善根悉施与之,令得安乐。
    解(五)「饶益有情」是菩萨利他行。如《普贤行愿品》曰:「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是故净业行人,应于众生广行饶益。「所作善根,悉施与之」。指自作之一切功德与善根,悉皆施与一切众生,令彼离苦得乐。如密教行人。愿己之一切功德,悉施一切众生。众生一切罪苦,悉皆由我代受。
    癸六、忆彼依正 
    经忆念西方阿弥陀佛,及彼国土。
    解(六)忆佛念佛。「忆念西方阿弥陀佛,及彼国土」。盖念佛妙行,众善中王。乃妙中之妙,径中之径。于正因中,发心念佛,实为首要。
    以上是因,下明其果。因果相随,如身与影。
    壬二、妙果 分二 癸一、生相同佛 
    经是人命终,如佛色相,种种庄严,生宝剎中,
    解「是人命终,如佛色相」。其人如佛,真金色身,卅二相;并具种种如佛之功德庄严。
    癸二、闻法不退 
      经速得闻法,永不退转。
    解「生宝剎中,速得闻法」。此人命终,色相如佛,并速得闻法。
    辛二、精修十善自利得生 分二 壬一、胜因 分三 癸一、当修十善 
    经复次阿难:若有众生欲生彼国,虽不能大精进禅定,尽持经戒,要当作善。所谓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淫欲。四不妄言。五不绮语。六不恶口。七不两舌。八不贪。九不瞋。十不痴。
      解上第二类正因,其中共三句:(一)修行十善。(二)昼夜念佛。(三)志心归依,顶礼供养。
    (一)修行十善。据《法界次第》,十善即是「止恶」。止前之恶,则不恼于他。行今之善,以利乐一切。(1)不杀生,止前杀生之恶行,当行放生之善。(2)不偷盗,止前盗他财物之恶行,当行布施之善。(3)不淫欲(不邪淫),止前于非妻妾淫欲之恶行,当行恭敬之善。(4)不妄言,止前虚言诳他之恶行,当行实语之善。(5)不绮语(绮,音同“起”。绮语:花言巧语,目的是叫别人上当,用花言巧语来欺骗。绮语的范围很广,凡是令人邪思这类的言语,都属于绮语),止前绮侧乖理之恶语行,当行有义语饶益之善。(6)不恶口,止前恶言加人之恶行,行软语之善。(7)不两舌,止前构鬪(同斗)两边之恶行,当行和合之善。(8)不贪,止前引取无厌之恶行,当行不净观,观诸六尘,皆欺诳不净之观行善。(9)不瞋,止前忿怒之恶行,当行慈忍之善。(10)不痴(不邪见),止前拨正因果,僻信邪心之恶行。当行正信,归心正道,生智慧之善心。上之十善,均是世善。《报恩论》曰:「凡是善行,皆可往生。但必常常念佛回向,即转世善为净因。故佛说诸经,总兼世善。而此十善业,且特说专经(《十善戒经》)。以净身三、口四、意三诸业,为修持根本也。」
    癸二、昼夜忆念 
    经如是昼夜思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种种功德、种种庄严。
      解(二)昼夜念佛。经云:「昼夜思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种种功德,种种庄严。」天亲菩萨《往生论》立「五念门」:(1)礼拜门。(2)赞叹门。(3)作愿门。(4)观察门。(5)回向门。论云:「云何赞叹?口业赞叹,称彼如来名。」又「彼观察有三种:何等三种?一者观察彼佛国土庄严功德。二者观察阿弥陀佛庄严功德。三者观察彼诸菩萨庄严功德。」今经所云,正是第四观察门。或兼口念,则兼第二赞叹门。如是观察或赞叹,昼夜相续,故云「昼夜思维」等等也。
    癸三、志心归依 
    经志心归依,顶礼供养。
      解(三)「志心归依,顶礼供养」,是第一礼拜门。论云:「云何礼拜?身业礼拜阿弥陀如来应正遍知,为生彼国意故。」又「归依」即归命。《往生论注》曰:「故知归命即是礼拜。然礼拜但是恭敬,不必归命。归命必是礼拜。若以此推,归命为重。」今经云,归依顶礼,复是志心,更兼供养,弥显精诚。
    壬二、妙果 
    经是人临终,不惊不怖,心不颠倒。即得往生彼佛国土。
    解《往生论》云:「若善男子、善女人,修五念门行成就,毕竟得生安乐国土,见彼阿弥陀佛。」妙因感果,是故临命终时,蒙佛本愿加威。「慈悲加佑,令心不乱」。故得「不惊不怖,心不颠倒」。「不惊」者,不惊慌失措。「不怖」者,不畏怖恐惧。「不颠倒」者,心不错乱,忆佛之正念依然现前。故得往生。本品经文,未言临终见佛,但既得往生则佛必然来迎。因佛本愿,临终接引。若无佛迎,则凡夫自力不能往生。今不言者,以此品专论因行,故不多涉往生之果境。
    辛三、忙里偷闲正念得生 分二 壬一、胜因 分四 癸一、端心精进 
    经若多事物,不能离家,不暇大修斋戒,一心清净。有空闲时,端正身心。绝欲去忧。慈心精进。
    解上第三类,有二句:一修行世善。二忙里偷闲,正念得生。此类指事物繁多之人。平素暇时甚少,未能大修斋戒。更难于一心清净。如是之人当努力行善。并应忙里偷闲,善择时机,遇缘即修,不使空过,亦定得往生。净宗之妙即在「不离佛法而行世法,不废世法而证佛法」也。(见《报恩论》)
    「有空闲时」。承上所言,事物繁多,未能身暇心净,大修斋戒。则当善用时机,遇闲即修。摒除世虑,勇猛专修。此句「有空闲时」总贯下文,直至「一日一夜,不断绝者」。
    「端正身心」,端身正意也。《浊世恶苦品》云:「汝等能于此世,端心正意,不为众恶,甚为大德。」又《重重诲勉品》曰:「若曹作善,云何第一?当自端心,当自端身,耳目口鼻,皆当自端。」是故遇空闲时,首应端正身心也。「绝欲」者,在此期间绝断男女间之爱欲。「去忧」,放下世间忧虑。「慈心」,与众生乐之心,今此修持是为饶益有情而修也。「精进」者,勇猛于修善断恶也。《辅行二》曰:「于法无染曰精,念念趣求曰进。」《华严大疏八》曰:「练心于法,名之为精。精心务达,目之为进。」盖谓:精者,乃精一其心于佛法也。以此精心,唯以达本为务,是名为进。本者本源也。明自本心,见自本性,是为达本。《大疏》之义较胜。
    癸二、断恶修善 
    经不当瞋怒、嫉妒。不得贪餮悭惜。不得中悔。不得狐疑。要当孝顺。至诚忠信。
    解从「不当瞋怒」至「至诚忠信」,乃第一句,为人乘之世善。「嫉妒」,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真诚 清静 平等 正觉 慈悲
    看破 放下 自在 随缘 念佛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9-2 17:42
  • 1966

    主题

    5593

    帖子

    6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66553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8-4-24 15:27:06 | 只看该作者
    妒忌他人之盛事。又害贤曰嫉。「贪餮」。「餮」者,贪食也。「悭惜」,《大乘义章》曰:「吝惜财法称悭。」即耽着于财与法,不能施舍利人之心。「中悔」,信仰不坚,先信后疑,故曰「中悔」。「狐疑」,狐性多疑,故曰狐疑。犹豫不决曰疑。疑念害善根。譬如毒刺。故《万善同归集》云:「坚信根而拔疑刺。」「要当孝顺」即《观经》之「孝养父母」。见于彼经三福之首。乃三世诸佛净业正因之一也。「至诚忠信」。「诚」者,真心,真实无伪也。「至」者,登峰造极也。诚之极,故云至诚。「忠」者,尽心竭力,忠于国家。忠孝二字,为世间美德之本。「信」,此处指世法,谓真实不欺也。下明第二句,忙中念佛。
    癸三、深信因果 
    经当信佛经语深。当信作善得福。奉持如是等法,不得亏失。
    解「当信佛经语深」。此中「信」字,指出世法。谓于诸法之实体,三宝之净德,与世出世之善根,深为信乐,使心澄净,是为信。《唯识论》云:「云何为信?于实德能深忍乐欲。心净为性。」又《大乘义章》云:「于三宝等,净心不疑,名信。」又《俱舍论》云:「信者,令心澄净。」今闻佛经,并信经语甚深。《大论》曰:「信为能入。」故能从人乘,而直趋大乘圆门,念佛求生也。复信因果不虚。故信「作善得福」而精进向善。「奉持如是等法」,指上述诸善法,「无得亏失」。「亏失」者,减损也。以上数句经文(从「当信」至「亏失」),表从世间人乘,趋向极乐一乘也。
    癸四、忙中念佛 
    经思惟熟计,欲得度脱。昼夜常念,愿欲往生阿弥陀佛清净佛国。十日十夜乃至一日一夜不断绝者,
    解此下明忙里偷闲,精进念佛。「思维熟计,欲得度脱」,即深思熟计,欲脱生死也。「愿欲往生」,舍秽求净,以一切功德,回向往生也。「昼夜常念」「阿弥陀佛清净佛国」,乃忆佛念佛往生正行也。相续十日十夜,一般行人所需之功行也。一日一夜,乃多善根者,所需之功行也。但随其善根于十日夜乃至一日夜能不断绝,命终皆得往生。
    壬二、妙果 
    经寿终皆得往生其国。
    解故云「寿终皆得往生其国」。此第三类正因之行人。其功德逊于前之二类也。
    下明种种往生之人,因行各异,但生彼国已,悉是大乘,咸同一类。
    庚二、住大乘者往生妙果 
    经行菩萨道,诸往生者,皆得阿惟越致,皆具金色三十二相,皆当作佛。欲于何方佛国作佛,从心所愿。随其精进早晚;求道不休,会当得之,不失其所愿也。
    解「行菩萨道」。表诸往生者,皆是大乘也。以下,明上述因行之果。因虽千差,其果一味。大乘行人寿终生彼,悉「皆得阿惟越致」,并悉皆紫金色身,具足卅二种大丈夫相。不但身色如佛,且「皆当作佛」也。诸往生者,愿于何方作佛,莫不随其心愿而得成就。故云「从心所愿」也。至于成佛之期,则随行人之「精进早晚」而异。早日精进则早日成佛,是则平等中之差别也。平等有差别,成佛有早晚也。差别中之平等,则皆当成佛也。故云:「求道不休,会当得之,不失其所愿也。」盖谓求道之心,精进不休,皆当成佛。决无违失其成佛之本愿者也。
    庚三、义利无尽诸佛共赞 
      经阿难:以此义利故,无量无数、不可思议、无有等等、无边世界,诸佛如来,皆共称赞无量寿佛所有功德。
    解「佛告阿难」。世尊为唤起会众之重视,故重呼当机阿难之名而告之曰:「以此义利故」。此处利有二义:一者坚利如金刚,可坏一切而不为一切所坏。二者利益,因此法门,能惠予一切众生真实之利也。盖谓往生法门之义理,举体是金刚智慧,故云利(坚利)也。同时又是大慈悲之流现,普施众生真实究竟之利。故云利(利益)也。是故无量无数无等无边世界诸佛,「皆共称赞无量寿佛所有功德」。凡夫往生皆不退转,位齐补处菩萨,此乃十方世界之所无,是故十方如来悉共称赞无量寿佛也。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佛弟子妙音代父母师长、历劫冤亲、法界众生礼佛三拜,求生净土。

    祈愿:
    诚敬谦卑。和顺义理。欢乐慈孝。去恶就善。奉持经戒。吃素印经。看破放下。忍辱精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并愿以印行功德,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所有六道四生,宿世冤亲,现世业债,咸凭法力,悉得解脱,现在者增福延寿,已故者往生净土,同出苦轮,共登觉岸。

    真诚 清静 平等 正觉 慈悲
    看破 放下 自在 随缘 念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