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白莲华香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习《楞严经》牢记两个“根本”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萌哒
    2023-7-2 08:28
  • 633

    主题

    1233

    帖子

    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1218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 23:24:3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白莲华香 于 2015-1-11 23:33 编辑


       《楞严经》是大乘佛教中的一部著名经典。《楞严经》的开始就要我们知道两个“根本”。只有知道两个“根本”,才能顺利地理解《楞严经》的全文,才能正确地修行!
       我们不知道两个“根本”会是什么情况呢?世尊在《楞严经》中,一开始就说:“一切众生,从无始以来,迷失了真实的本心,从而产生了种种颠倒妄见,以至起惑造业,终招苦果,循环不息;又有一些修行的人,之所以不能成就菩提道果,而另成为声闻、缘觉和外道、诸天魔王及魔眷属,都是由于不知二种根本的原因,而错乱修习,就像煮沙成饭一样,那是永远不可能的。”。

         什么是我们不知道的两个“根本”呢?
         第一,我们不知道:“无始以来,一切众生都以‘能知能觉’、不断向外攀缘的‘心’为真实的,而不知道正是这个所谓的‘心’,使他们六道轮回”。
        第二,我们不知道:“无始以来的菩提自性,它不生不灭,它本来清净”,一切众生都抛弃了自己本来那妙明觉圆的菩提自性(也叫:真心)而不知道,枉自受业力的牵引,而沦到各种不同的生死轮回之中。

           《楞严经》中的两个“根本”,是佛教大乘区别于成声闻、缘觉,和外道、诸天魔王及魔眷属的标志!
    要彻底理解两个“根本”,就要在破妄和显真的过程中才能达到。下面我们来看看《楞严经》是如何具体、细致和有条有理,进行“破妄”和“显真”的。         
        第一步“破妄”。

    要“破妄”就要知道什么是“妄”,而这个“妄”反映在什么地方呢?《楞严经》在“破妄”方面分了两个步骤进行。
    第一个破的“妄”,是反映在我们日常不停使用的“心”,这个所谓的“心”,它在什么地方呢?请看《楞严经》中的精彩论述(注意:为了论述的需要,本人在翻译原文时,有一些压缩,但这绝不影响原文的内容和精神)。

        在《楞严经》中,世尊问阿难:“当你初发心学佛,是因为看见如来的三十二相,你用什么看的?是谁在爱,谁在乐”?
    阿难回答:“用我心和目,用目来看见如来的胜相,由心产生爱和乐”。
    世尊说:“如你所说,真正的这个爱和乐起源于你的心和眼,...那我问你,你的心和目在什么地方”?阿难回答:“能够理解外界事物的心,都在他们的体内,他们的眼睛都长在面上”。阿难的回答,是我们世人的标准的回答,从世俗的角度上来说,是完全正确的;但是从佛教第一谛的角度上来说,那是荒谬的!下面再看世尊用世俗的比喻来破除阿难的荒谬回答。

    世尊引导式问:“你现在堂中,先看见什么“?
    阿难回答:“我在堂中先看见如来,然后看见大众,再望出去,才看见外面的林园”。
    世尊用比喻的话告诉阿难:“另有众生,在这个讲堂内,看不见如来,只能见到堂外”。
    阿难争辩地说:“世尊,在讲堂中,看不见如来,却能看见外面的林泉是没有这个道理的”。
    世尊说:“阿难,你就是这样的,假如你那个能明白一切事物的‘心’,确实在身内。那么,你现在应该先知道身体内部的一切。是不是应该先看见自己的身内,然后再看见外边的事物?你纵然看不见自己身体内的心、肝、脾、胃等,那么外面指甲的生,头发的长,筋脉的摇动,那应该知道吧!可为什么又不知道呢?既然你对体内的事物一无所知,怎么知道体外的事物?

        世尊那精妙绝伦的诘问,使阿难无言对答。那“心在身体之内”的荒谬,是显而易见!按照我们凡夫的见识,当我们知道那个能够理解外界事物的‘心’不在身体之内,那就无话可说,而只能承认我们身体里的“心”是虚妄的,我们要学习佛教大乘就必须破掉这个所谓的“心”!

        可是阿难的执着心很重,他的见识比我们凡夫多得多,在第一次的辩论被驳倒后,又提出那个‘心’在其他六个地方,即:在身体外、在根(人体器官)里、在腑藏里、在随所合处、在中间、在一切无著,可是这六个地方何处有‘心’的影子?
    世尊用大量无可辩驳的事实和精辟的语言驳倒了阿难的虚妄设想。使阿难折服。这一段《楞严经》的内容就是大家说的“七处征心”。

        被折服的阿难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我是如来最小之弟,蒙佛慈爱,虽今出家,犹恃娇怜。所以多闻未得无漏。不能折伏娑毗罗咒。为彼所转,溺于淫舍。当由不知真际(佛的真心境界)所诣。惟愿世尊,大慈哀愍,开示我等奢摩他路(无上正定的道路),令我抛弃邪知邪见。”为此《楞严经》进入了第二个“破妄”阶段。

        《楞严经》要破的第二个“妄”是我们一直使用的“心”,首先这“心”是属于什么,它在逻辑上应定义为什么概念呢?只有知道这个问题,才能予以破除,下面我们看世尊用循序诱导的问话方式,来确定我们世俗“心”的概念,然后予以破除之!

    世尊用五轮手指握成拳问阿难:“你能看见吗?”阿难回答:“能看见”,世尊问:“你看见什么?”阿难回答:“我看见如来屈指握为‘拳’”,世尊问:“你用什么见?”,阿难回答:“我和大众都是用眼见”,世尊问:“你的眼睛可以看见,但你用什么来知道我的拳呢”?阿难说:我“...这个能够推究寻找的,就是我的心”。
    对阿难的用妄想而推逐的回答,世尊突然用严厉的口吻说:“咄!阿难这不是你的‘心’!
    阿难听了这话,先是无语,而后又问:“这不是我的‘心’,那它是什么?
        世尊明确地告诉阿难,
    这个“心”是:“由六尘(色、声、香、味、触、法)的相状而引起的所思所想”。

    并且强调:这个所思所想的“心”,就是虚妄!这个“心”的危害是:“迷惑你的真性,...使你坠入生死轮回之中,而不能自拔”!
        可悲的是阿难和我们凡夫却“认贼(妄心)作子”,而不觉悟。

    在2500年前,世尊把我们这个能知、能觉、所思、所想,而且世人称之为万物之灵的“心”,说成是“虚妄”,这就不能为当时的阿难所接受,直到现在我们凡夫也同样如此!
        当时,阿难就提出质疑,他说:“弟子修行勇猛精进,而且不畏一切艰难,都是凭著这个‘心’去做的,即使是歪曲了佛法,绝灭了智慧,也是因为这个‘心’。如果像如来揭示的那样,这个‘心’不是我的心,那我就是无‘心’之人,这就与泥土草木一样了。离弃了能觉能知的心,我就什么也没有了。如来您为什么要说这不是我的‘心’呢?我实在害怕极了!在场众人都有一样的迷惑”。

         阿难的提问是相当有份量的,为了圆满地回答阿难和大众的问题,并让他们的心深入到“无生法忍”(即:不生、不灭;如如不动;又无去无来。)的境界。世尊安坐在狮子座上,为阿难摩顶,然后从两个角度上回答阿难提出的问题。
    第一,从正面的角度上回答:“如来常说,一切尘世器物都是‘真心’的现示(这‘真心’是指“常住真心”,又叫:“无垢、无染、妙明、觉圆的菩提自性,而不是指我们现在的虚妄之‘心’),一切事物的因果关联,一切世界间事物,都是由于‘真心’的作用而结成物体。
        “阿难,各方世界中的一切,以至于小草细叶,推究它们的根本,都是有其本体本性的,即使是虚空,还是有其名相外貌。怎么说无垢无染妙明觉圆的心,倒没有自身本体”?
    第二,从反面的角度上回答:“如果你持执那能感觉、能分别、能认知的,就是你的‘心’,那么,这个‘心’一旦离开了所有与相关联的尘境后(如色、香、味、触、法),就应该有它自己独立完整的本性”。

        世尊说得好!世界上哪里有所谓:看得见、摸得着的“心”存在?!
    世尊向阿难坦明地说:“就如你现在听我说法,是因为有声音才能分别认知(即存在),即使你除去所有引起见、闻、觉、知的东西,向内守望那一片寂静空无,那也是尘世器物种种的分别幻影(即,不是‘心’的实体存在)”。
    为了启发阿难,世尊退一步地说:“我没有责怪你依持一个假的心,只要你仔细揣摩这个‘心’,如果它离弃了六尘(即,色、香、味、触等物质世界)境像,仍然有能分别的体性(实体)存在,那就是你的‘真心’。如果这个能分别的‘心’,离开了六尘境界,就不存在,那么,它不过是六尘境界的分别影像罢了;再说,六尘境象不会常存不变,如果它变易生灭,那么这个‘心’也就像龟毛兔角一样,空无所有,这样的话,还有谁去修证那无生法忍的‘真心’呢”?
        世尊的这段合情合理,又出乎阿难意料的讲解,使:“阿难和大家都受到震动,默不作声,无能发问。
        世尊进一步地说:“世间一切修行参学的人,虽然能成就至高的禅定,但是仍然不能断灭一切烦恼,仅仅成就阿罗汉果位。这都是把生死妄念的‘心’认为是自己的‘主人’,所以你虽然博学多闻,仍然不能修证到佛的正法”。

    这时,阿难已经心悦诚服,他改变了自己无量劫以来所认定的“妄心”观点,他向世尊检讨说:“自从我发心追随如来出家以来,秉持了佛的威德神明,因此常常自己思想,不须我自己艰苦修行研习,如来就会惠赐我获至无上正持正定正觉的智慧,殊不知各人的身体和心都不能互相代替,从而失却了我的真实本心。现在我身虽然出家,但是我的心却没有真正进入佛的圣道,这就像儿子舍弃了父现自己逃走一样。今天我才知道,我虽然博学多闻,如果不自己行持修习佛法,就与没有听过法一样。又好比一个人光说饮食,而不能把肚子说饱一样的。
       “世尊,像我这样的人被世间的烦恼障和认知障所纠缠,实在不知道止寂不易之心(真心)的本性”。
           《楞严经》到此“破妄”已经成功!

        随后,阿难恳求世尊说:“祈愿如来垂怜我们的无知,为我们指示妙觉圆明之心,开示我们能观知真和妄的辨道之眼”。
        从这里开始,《楞严经》进入了“显真”的阶段。
       《楞严经》的“显真”,是由浅入深,逐步推进的;《楞严经》的“显真”是从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能感觉、所能理解的“见”入手,通过对‘见’的解说,来使我们了解“见”的性质和特征,也叫“见性”,这“见性”实际上是‘真心’的再现,《楞严经》通过对“见性”的开示,使我们形象地看到了菩提自性,它不生不灭,本来清净的那“真”的特征!这样也使我们产生能观知真和妄的道眼!

    《楞严经》对“见性”,分好几个层次论述,进行全方位地展示。展示的情况是:
    一,“见性”的初级显示
        1,“见性”的定义,
        2,“见性”的不动,
        3,“见性”的不灭,
        4,“见性”的不迷,
    二,“见性”的中级显示
        1,“见性”的无还,              
        2,“见性”的证明,                 
        3,“见性”的无碍,
        4,“见性”的是非,
    三,“见性”的高级显示
        1,“见性”与外道和小乘根本不同,
        2,“见性”与世俗“识见”的区别,            
        3,对“妄见”的论述
        4,通过“见性”,破除因缘的和合相与不和合相



        《楞严经》经过多方位的展示,把我们原来那“妙明觉圆之心”的“真”,完全地显示出来了!

    一,“见性”的初级显示

           1,“见性”的定义。
    《楞严经》中,世尊为了满足阿难的“显真”要求,他先示现神通,从胸前‘卍’字中,涌现出宝光,这光极为光明显耀,有千百种颜色。十方所有微尘那样多的有佛的世界,都被这光所遍照。同时这光遍灌十方所有世界中众如来的头顶。又回转来灌阿难及在座大众的顶。
    显示神通后,世尊对阿难说:“我今天为你建立大的‘法幢’( 法幢:含有立正摧邪的意义,此处表显‘真心’的大用,即摧毁‘妄识’。),同时令十方世界的一切众生,能从这里得到精深微妙而隐密难知的清净妙明心性,得到清净的道眼”。
    然后世尊进入正题对阿难说:“阿难,先前你说看见了我的光明拳,那么你是用什么看见的呢?
        阿难回答:“我用眼睛观看,看到佛屈握五指,拳的外形由此而生”。

    如来对阿难说:“现在真真切切的告诉你,那些有智慧的人,也必须听到譬喻而能开悟。”下面世尊就用比喻的对话来使阿难开悟。
    世尊说:“阿难,就拿我的拳来说吧!如果没有我的手,就不会产生拳的外形,如果没有你的眼睛,就不会产生你所看到的拳的外形。以你的眼根,来比我的拳,这道理是不是一样的?
        阿难回答:“这是一样的,世尊。没有我的眼睛,就没有我所见到的。以我的眼根来比如来的光明拳,这里的道理是一样的”。

    如来对阿难说:“你说道理,在表面上看是一样的,其实这并不一样,为什么呢?一个没有手的人,他就没有拳,那是一定的;但是,一个没有眼睛的人,就不能说看不到任何东西。

        “你试著去问那些路上的盲人,问他看到的是些什么,那盲人必定回答:‘我的眼睛只看见一片黑暗,看不到其它任何东西’。
        “从这道理来讲,世界的一切(前尘)就是黑暗的,而见本身并不会受到影响”。
        阿难争辩地说:“盲人眼前,只看见一片黑暗,为什么说他有见呢”?

    如来对阿难说:“那些盲人没有眼睛,只看得到黑暗,这与那些有眼人处在暗室看到一片黑暗,有什么两样”?
    阿难回答:“世尊,处在暗室的有眼人和那些盲人所观见的黑暗,并没有什么不同”。
    如来又说:“阿难,如果那些盲人面前所见只是黑暗,这时他的眼睛忽然复明,再看面前器物世界,就看得到种种现示的事物,这叫做眼见,这是因眼睛而能现示事物。
        “同样,那些处在暗室的明眼人,他面前所见也只是黑暗,这时忽然有灯光亮起,他们也看见了种种事物,假如把这个‘看见’叫做‘灯见’,那么灯就叫能看见?灯如果能够看,就不能叫做灯,只能叫做灯观,再有,如果用灯去观看事物,这与你的眼睛有什么关系呢?
        “所以你应当知道:灯能够显现事物,而由此能看见东西,是眼睛的作用,绝不是灯的作用。同样的道理:眼睛能够显现事物,而由此能看见东西,是‘心’的作用,而不是眼睛”。

       以上《楞严经》的对话,纠正了我们的一个误区,那就是:我们原来都以为,能看见的是因为眼睛、是因为灯光。这是不对的,因为真正能“见”的是我们“真心”中的“见性”,而眼睛和灯光只是起显物而已,不能起本质上的作用。
        我们的“见性”,不论有眼也好,无眼也好;有灯也好,无灯也好,始终不影响它的功能;我们不能因为只看见亮,看不见黑,而否认“见性”的存在。
    认识到“见性”的存在,那就是“获至佛法的微妙密义,获至严净明澈的心性,获至真妄能明的道眼”!
    阿难和大家虽然息心静心地听世尊的开导,“但是仍然没有领悟到其中的奥义。他们合掌礼请如来慈悲,再宣法音”。
    对阿难和大家的一时不理解,这也没关系,世尊继续进行开导。

            2,“见性”的不动。
        世尊先用旅途行人投宿旅舍的事例来叙述“客人”和“主人”的不同,又用清晨阳光初出时的事例来叙述“尘”(即:摇动)和“空”(即:寂然不动)的不同。世尊用两个不同来说明“妄”与“真”的不同,并用这两种不同来开导阿难等人。
        世尊对众人合起五轮指又放开,放开又合起,问阿难:“你看见了什么”?
        阿难回答:“我看见如来的百宝轮掌,在大众面前又开又合”。
        如来问阿难:“你看到我的手掌在大众面前又开又合,是因为我的手掌有开有合呢?还是因为你的‘见性’有开有合”?
        阿难回答:“世尊的宝手在大众面前有开有合,我看见如来的手在自开自合,并不是因为我的‘见性’有开有合。

        如来问:“谁是动谁是静?

        阿难回答:“如来的手在动,我的‘见性’,连静相也得不到,怎么会有动相?

        如来说:“是这样”。

        随后,如来从百宝轮掌中飞出一道宝光在阿难的右面,阿难立刻转头向右面看,又一道宝光射向阿难左面,阿难急忙回头向左看。如来对阿难说:“刚才你的头为什么摇动”?
        阿难回答:“我看见如来放出宝光在我的左面和右面,于是我向左、向右观看,所以头就摇动起来”。
        如来说:“阿难,你看宝光时头就左、右摇动,这是你的头在动呢?还是你的见在动”?
        阿难回答:“世尊,这是我的头在动,我的见性,连静相也得不到,怎么会有动相?”?
        如来肯定阿难说:“是这样”。
        然后,世尊启发众人说:“如果有人以‘摇动’叫做‘尘’,不住叫做‘客’,那么你们看,虽然阿难的头在摇动,然而‘见性’本身并不会随之而摇动,你们再来看我的手虽在开合,然而‘见性’本身也不会随著舒卷流动”。
    在这里世尊用形象的比喻告诉我们:阿难头的摇动就是‘尘’、就是‘客’、就是“妄;而“见性”是‘寂然不动’、是‘主人’、是“真”!
        世尊在这段“见性不动”论述的最后,责问阿难:“你为什么要以摇动的东西为本体,以摇动的东西为实境呢?你就是这样从始自终,随顺著摇动的事物而生灭,从而遗失了真心,颠倒行事,自取生死轮回的苦海”。
    到这个时候,阿难和和大众一时身心安稳泰然,意识到自己从久远以来,就已失却了本真的心性,从而以幻影为真实。今日听了如来教诲,开启了智慧,就如同迷失了的婴儿又回到了慈母的怀抱,他们一起合掌顶礼,又祈愿如来为众人显示身和心的虚妄与真实,现示身和心(指‘真心)的生灭与不生不灭的二种真实性相。
    为此《楞严经》的“显真”进入下一个阶段。

    3,“见性”的不灭
    当时,波斯匿王站起来先对如来自诉以往的过咎,他说:“从前,我还没有领受到如来教诲时,我去见迦旃延和苦修者毗罗胝子,他们都说,人死后一切断灭就叫做涅槃。虽然我尊奉佛法,但是我现在仍然有疑惑”。
    然后他请求世尊开示:“怎样才能证明这个‘真心’确实是不生不灭的?在法会中没有证到无漏圣位的大众都愿意聆听如来的教诲”。
    世尊对波斯匿王说:“你这身躯如今犹存,那么,我问你,你这肉质身是像金刚石那样常存不坏呢?还是会衰变毁坏呢”?
    波斯匿王说:“世尊,我这身躯终究会灭绝的呀”!
    如来说:“大王啊,你还没有灭绝,为什么就知道你会灭绝呢”?
    波斯匮王先说:“世尊,我这变易衰坏的身躯,现在虽然还没有毁灭,但是我看现在的情形,念念之间,都在不断的变化谢落,新生的组织刹那之间又被更新的所代替,永不停留,就像火焰燃烧成灰烬,渐渐销殒直至灭亡......”,然后他详细叙说自己身体结构的变化,也就是说身体内部的气和血,身体外部的容颜和肤发的变化,来确定“身躯渐渐销殒直至灭亡”的道理。
    如来对波斯匿王说:“你看到了变化,这变化迁移流转不息,从而起启发你知道自己终将灭绝的道理;然而你可知道:在你的身躯变易之时,你身中还有不会灭绝的东西吗”?
        波斯匿王合掌对如来说:“我不知道”。
    如来说:“那我就为你指出不生不灭的自性”。
    世尊问波斯匿王:“大王,你初见恒河时是几岁”?
    波斯匿王说:“在我三岁时,母亲带我去拜谒长命天神耆婆天,经过这条河,那时,我就知道了恒河”。
    如来说:“大王,如你所说,二十岁时比十岁时衰老,如此直到六十岁时,你的身体日日月月年年都在流化迁变,那么,你三岁时看到的恒河,到你十三岁时,它的流水有变化没有”?
    波斯匿王说:“恒河水不变,就如我三岁时的所见,如今我六十二岁了,也没有什么变化”。
    如来说:“今天你感叹自己白发皱皮,认为容颜必定比童年衰老,那么,你今天看恒河的‘见性’,与你童年时的‘见性’相比,有差别吗?
        波斯匿王说:“没有不同,世尊”。
    如来又说:“大王啊,虽然你的容颜衰皱了,但是你的‘见性’并没有衰皱。皱是变化的,不皱就是不变的。变化的会灭绝,不变化的,本来就没有生灭,‘见性’怎么会和你的身体一同灭绝呢?你为何还要引用外道们的说法,认为身体死后就一切都灭绝了呢”!

        以上,世尊用波斯匿王切身的经历和感受,“见性”不灭的这个“真”,实实在在地显示给我们,使我们“获得‘微妙秘密难知的清净妙明心性,获至真妄能明的道眼”!我们能得到如此精妙开示和感悟,除了世尊,谁能有这样大的智慧?!
            波斯匿王听了世尊的话,确信这个身体死亡之后,并不是完全消失,而是舍掉了现前的身体,又走向了新的生命,于是与在座大众一样,都踊跃欢喜,是从来没有感受过的。
    到此,“见性”不灭的“显真”已经圆满结束,但此时,阿难又有新的疑问提出,因为阿难‘多闻’,因此他的疑问不断,世尊的难点就是不断地向阿难等人解释疑问,只有解释好疑问,才能将“显真”向前推进,“显真”进入下一阶段。

           4,“见性”的不迷。
    阿难的疑问是:“ 世尊!既然这个见闻觉知的本性原本不生不灭,为什么您斥责我遗失真性、颠倒行事呢?希望如来慈悲,洗去我心中迷惑的尘垢”。
    世尊先垂下金色的手臂,手指示向下,然后反问阿难说:“你现在看我的手形,是正的还是倒的呢”?
    阿难说:“世间一般的众生,都习惯地认为这样是倒的,但我并不知道哪样是正?哪样是倒”?阿难的回答很是狡诘,因为他前几次的自信回答都被世尊据理驳回,所以这次回答格外谨慎。
    世尊对阿难说:“如果世间的人,以这样为倒,那么世间的人,以什么为正呢”?
    阿难说:“如来把胳膊竖起,绵花一样柔软的手指向上指向空中,这样就叫做正”。
    世尊随即把胳膊竖起来,对阿难说:“假如这就是颠倒,只不过首尾相互交换而已,你们仔细观看,就会知道好你的身体与如来的清净法身相比,也同这个道理一样,如来的身体,称为正等的普遍觉知,而你们的身体,就叫做自性的颠倒。
        “现在随你细心观察,你的身体和佛的身体相比较,你们称为颠倒,这个颠倒的名字,它的地方在哪里呢?
        这时,阿难和在座的大众,都瞪大眼睛,眨都不眨一下呆呆地看着佛陀,不知道身心的颠倒究竟在哪里?

    在这里,世尊虽然没有具体说出“颠倒”的究竟,但是我们可以将《楞严经》的前文和后文联系起来看,就能理解这“颠倒”,这个“颠倒”是一个带‘迷’性质的“妄”,它和前面的“眼睛能见物”的“妄”、“头随物转”的“妄”、“身体的消亡”的“妄”,都是一样的!

    阿难和大众的“妄”是无始以来形成的,而且是根深蒂固的,因此他们在《楞严经》的开始阶段,还无法理解世尊的开示,那也不奇怪。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6 天前
  • 8

    主题

    276

    帖子

    6063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063
    沙发
    发表于 2015-1-12 00:29:37 | 只看该作者
    感恩师兄法供养阿弥陀佛{:soso_e196:}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26 14:13
  • 40

    主题

    1362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6956
    QQ
    板凳
    发表于 2015-1-12 09:29:23 | 只看该作者
    阿弥陀佛 感恩师兄法布施
    世尊法久后 要当说真实
    顶礼如来藏 无漏不思议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6-29 15:42
  • 44

    主题

    299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8028
    地板
    发表于 2015-1-12 11:12:34 | 只看该作者
    阿弥陀佛!随喜赞叹!
    受持成佛的法华和开悟的楞严!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主题

    214

    帖子

    186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863
    5#
    发表于 2015-1-12 13:08:30 | 只看该作者
    阿弥陀佛。随喜赞叹
    普及如来藏,传递正能量。

    该用户从未签到

    0

    主题

    42

    帖子

    106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061
    6#
    发表于 2015-1-12 14:13:3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啊弥陀佛感恩法歩施随喜占叹
  • TA的每日心情
    萌哒
    2016-6-9 12:00
  • 287

    主题

    3393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4249
    7#
    发表于 2016-6-11 08:14:3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南无观世音菩萨摩诃萨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6-11-20 10:07
  • 185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59685
    8#
    发表于 2016-6-11 08:24:1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随喜赞叹 感恩一切善知识阿弥陀佛!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6-11-20 10:07
  • 185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59685
    9#
    发表于 2016-6-11 08:24:2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随喜赞叹 感恩一切善知识阿弥陀佛!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6-11-20 10:07
  • 185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59685
    10#
    发表于 2016-6-11 08:46:2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随喜赞叹 ,感恩一切善知识,阿弥陀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