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95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习分享六大思维——十一要道之“不二法门”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萌哒
    2023-7-2 08:28
  • 633

    主题

    1233

    帖子

    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1242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8-13 10:24:2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白莲华香 于 2021-8-13 10:51 编辑
    从六大思维,辩证佛教与各教 ——探讨中国特色佛教系列报道之五

    以下是法华弟子心得体会分享,不圆融之处请以恩师讲记和开示为准

    (1群)分享

    “不二法门”感悟分享:

         【不二法门】:顾名思义,打官腔,打口头禅,从文字上来理解:
         【不二法门】:不能讲是一,也不能讲不是一;不能讲是二,也不能讲不是二;不能讲一不是二,也不能讲一就是二。所以讲到底,一当下不是二,一当下即是二,叫不二法门。换句话讲:非二即一,非一即二,即一即二的当下非一非二,随缘现一现二,此叫不二法门。

            然而,古今中外,天上天下,很少有人把这个问题解释清楚,一些高僧大德的论述里,谈到大乘佛法,只讲万法归一,天地万法都是一个念变现的。这句话本身并没有错误,只是在进一步分解的过程中错了,变成了万法就是一,而没有二。

           那么,我们想一想啊,万法既然都是一个念变现的,那么讲到【变】,变就有无量,就有彼此,就有你、我、他,就有林林总总,森罗万象。犹如《西遊记》所讲孙悟空有七十二变,而我们的心比孙悟空还要孙悟空,它有无量变。而讲到【现】,那只能是一,只能是一个东西现出来的,既然是一个东西现出来的,故能现和所现是不二的。然而上印下广恩师针对这个问题,在讲【心现识变】的时候,却给我们讲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了。既然是变,变就是无量;既然是现,现就是不二。

           如果按照圆教法一心三藏来讲:一心为总,三藏为别,一心为总,万法为别,而且互为总别,互别为别。就互为总别而言,本身就是不二法门,再进一步提升到互别为别,互别为也是不二法门,我们要从这个角度来理解来观照。要依了义不依不了义。

           所以在讲法的时侯,我们要在【圆融】二字上下功夫。衡量一个讲经法师,讲的法圆融不圆融的标准,就看他讲的法,是不是讲出去,又能讲回来。

           比如,藏教菩萨执相味性了,而通教菩萨又执性味相了,乃至一些人讲法时,不是只讲在相见性,就是只讲在性现相,说句不好听的话,都属于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只讲了一体两面其中的一面,而把另一面否完了,这样是不圆满不圆融的,更谈不上圆通。

           而圆教法是讲一体两面。既讲两面性,也讲一体性,并且还将两面圆融为一个本体,圆融一心三藏,圆融为不二法门。圆教的理论是在相见性,在性现相,性相一如,空有不二。此叫不二法门。比如,我们在画〇(圆)的时侯,一定是从始点到终点,而终点和始点就是一个点。如果终点回不到始点,那么不是一瓶不满又是什么?

           所以恩师的功德,一个主要的功德,就在于把不二法门讲清楚了。比如:一个苹果跟一个板凳,你不能讲苹果就是板凳,也不能讲苹果不是板凳。你不能讲是一个东西,也不能讲不是一个东西。为什么?因为苹果是食物,而板凳是个工具,这两个东西,各有各的相,各有各的样,并且它们各自的妙用也不相同,故:你不能讲它们是一个东西。但是你也不能讲它们不是一个东西,因为苹果和板凳都是由我们一个心变现的,既然都是一个心变现的,你说谁又不是谁呢?所以你不能讲这个苹果不是板凳,它就是一个东西。我们要把这个问题彻底搞明白才是。

           所以自古以来大乘佛法讲,这个天地万法皆是如来藏妙真如性这个理论。我们在讲没有哪一法不是哪一法的时候啊,彼此的个别的特征,就已经现前是吧,佛法讲一真一切真,一假一切假,所以,如果讲一是真的,天地万法都是真的,所以我们往往就容易造成执性味相,只讲了一半,而把另一半否定了。究竟讲:没有哪一法不是哪一法;哪一法也是哪一法。这样就把性和相圆融为圆中道了义啦!大家看一看,自古以来讲到,《金刚经》是大乘法,《华严经》是大乘法,《地藏经》是大乘法,那是按照一真一切真从分别法来讲的,他们虽是大乘法,但是,是不了义大乘。

           我们常讲的,如来藏为总万法为别,一心为总,万法为别啊。如果我们都讲苹果就是板凳的话,你连互为总别都没讲到,你只讲了一个如来藏为总,甚至只讲了个如来藏为一啊!所以不二法门,不仅要提升到互为总别,还要提升到互别为别。

           所以正确的讲来,苹果当下即是板凳,叫在相归性,苹果当下不是板凳,这叫即性周遍,随缘显现。其实《楞严经》在这个在这个问题上,已经讲的很清楚。

           佛陀首先从四科七大会相归性,即性周遍。四科就是我们通常讲的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楞严经.卷三》讲的五阴,就是《心经》讲的五蕴。【五蕴】:就是讲色、受、想、行、识这五蕴。五蕴皆空,就是讲五蕴归入空性。此句仅仅讲了在相见性。【六入】:就是讲我们眼耳鼻舌身意这六种思维识心。【十二处】就是讲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对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十八界】再由十二处互相作用。而成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六种识心,六根六尘而成六种意识心叫十八界。七大:指地、水、火、风、空、见、识。而且每一大的当都具足七大。

           此四科七大,是从相上来进行种种地分析,它到底从何而来?最后往何而去?都是由我们的真如本性,随缘现显,皆本如来藏妙真如性。佛又进一步,从地水火风空见识这七大解释,他是怎样随众生心,应所知量,随缘变现的,这是把森罗万象回归本如来藏妙真如性,这就是讲空如来藏。

           随后佛又在《楞严经.卷四》从168个字,关于168个字恩师有专门的讲解,讲解怎样从四相无明,还有六种粗相,开示世界相续、众生相续、业果相续,三相续相,来解释十方法界来龙去脉的,这就是从空出有来解释不空如来藏。

           最后圆融空、不空、空不空啊,三位一体,全面地介绍宇宙、世界本来面目,所以《楞严经》在第三卷、第四卷乃至第五卷,应该说对不二法门的解释是比较圆融的,大家在学习的时候,可以将这三卷对照恩师的讲记来观照。我们想要读懂《楞严经》,作为一个法师或老师,瞻前顾后,顾后瞻前是必须的,只有将前后系统圆融起来观照,你才能真正体会到《楞严经》的法味。

           所以自古以来把《楞严经》、《法华经》、《心经》说为天书,其实天书也不是天书。问题是佛讲法的时候,他必然要有先后次序去讲,不然开不了口。究竟讲万法就是一个东西,万法没有先后次序。

           同样我们讲法的时候,也必须要有先后次序,必须要有彼此分别,你不这样讲就没办法讲了,难怪佛在《楞严经》讲:“真非真恐迷,我常不开演”,这也是佛的感慨,没有办法的办法才这样讲。佛讲的这个真,是不能把真和非真分开的,佛这样讲呢,我们很难懂。但一分开来讲呢,我们又会有偏执,所以我们就能理解佛这样讲的良苦用心啦!世间万法万相,过去,现在、未来,东西南北上下,本来都是一个东西,本来也没有前后,而在讲的时候呢,必须要有前后。你总不能一张嘴,一句话就能把所有的法都讲尽了、讲绝了吧,这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必须按先后来讲,而这样呢,往往又容易执着先或者执着后。

           所以呀,只有当你登台讲《楞严经》的时侯,你才能真正体会到,《楞严经》是多么的难讲,你才能体会到佛陀的感慨以及恩师的艰辛和无可奈何,但我们不能因为《楞严经》难讲,就不去讲。往往越是逻辑性比较强,越是文字比较枯燥的地方,越容易让我们开智慧。《楞严经》之所以被祖师大德共认为开慧的楞严经,就是因为它逻辑思维性太强了,不仅如比,还因为楞严经讲的太真实了,把天地的秘密全盘托给我们了。这个世间只要有一个人讲《楞严经》,一个人诵楞严咒,妖魔鬼怪,邪门歪道就不敢轻举妄动,兴风作浪,故:《楞严经》被称为照妖镜、降魔杵、试金石、正法眼藏、灌顶章句。这也是当忍为什么酷爱楞严经,十多年来专讲楞严经的根本原因。

           由于当年佛所处的时代的特珠原因,佛不得不感慨万分,万分感慨讲到:“真非真恐迷,我常不开演”,时过境迁,如今正值第五个五百年的最后十五年,我们要争分夺妙和时间赛跑,利用所有可以利用的时间,大力弘扬正法,传播正能量,真非真恐迷,我们要常常开演,而不是常不开演。只有常常开演,才不辜负释迦佛陀对我们的希望,只有常常开演,才不辜负上印下广恩师对我们的慈悲教导和栽培。

           正所谓:妙湛总持不动尊,首楞严王世希有,销我亿劫颠倒想,不历僧衹获法身,愿今得果成宝王,还度如是恒沙众,将此深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
       ——山西省岚县东土峪观音寺释当忍

           天地万法,森罗万象为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无量相待之法,其相万千皆为真如绝待随缘显现,真真如性心现识变。既说为变,不妨分别有二对待,十法界风云雨雾,天人鬼畜等必有无量呈现,谁即是谁;既说为现,则不妨无分别,如来藏中,不二绝待之性,心外无法,法外无心,唯是一念,谁不是谁!二非不二,二即不二,是非是即,二不二也。

          此心非真非妄,非二非不二,非一非无量,非绝待非对待,离一切法;随缘现真现妄,现一现无量,现绝待现对待;此现,一归万法,万法归一,谁即是谁当下谁也不是谁,不相舍离,不碍发挥,一多不执,不住而住,真也是真也是我,妄也是妄也是我,即真即妄也是我,不离当体!!
    ——莱阳当开
    万法一念变现:

            既曰变,就有无量的万法。森罗万象,千变万化的花花世界,你、我他、山河大地,树木花草。既曰现,只能是一,只能是一个东西现出来的。

            天地万法,你说他是一吧,她有不同的名字、特点、妙用,你说它是二吧,它又是由一个东西变出来。所以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非一非二,现一现二,即一即二。总之,一当下就不是二,一当下即是二。我们不能执一昧二,也不能执二昧一。

            万法一念,-念万法。一即无量,无量即一。一心为总,万法为别,互为总别,互别为别。总即一个东西,别即分别、个别、次第、差别。天地万法是有差别的,你是你,我是我,他是他,泥巴瓦块是泥巴瓦块。但任何一法都是那个总,相互之间也互为总,互为别。也就是说任何一法非同非异。
                   ——眉山当开

            不二法门,冷眼看去或理解那就是一法门,二表无量,否定无量那不就剩一了吗…这也就是非此即彼的思维模式。真正的[不二法门]乃圆顿大法,圆融一切顿开智慧,二当下即二即不二,无量当下即无量即一。随缘变二变不二变无量变一,变即变化,它当下就是现,即是本体妙用。一动念展现了时空万法,本有的性具功德,万法为别,已经呈现,不能否定,别当下即总,任何一法当下是全体当下是个体,非总非别,现总现别。[不二],已是双重含义,不即一,二即无量,辩证当下统一。乃真真如性随缘变一变无量,双隐双显。智慧一旦打开,不会执着,任何一时一物一事当下什么都是什么都不是,无物可计较,唯叹息折腾无量劫弄了一场原班人马的闹剧,生来死去哭天喊地,实在冤枉,太难也太简单了。明白了就歇了,安乐涅槃,同时出定扬德,与时俱进,和光同尘!
                             —— 长春当教

             这个不二法门,从它的文字上看它的含义,是二又不是二。这个不二法门,很难用世间的语言来表达,唯有用智慧来观照。

           我们的一只手,现出拳头又能现出手掌,这一只手,说是一还是二呢?说一可它能变现二个相, 说二它当下就是一只手,一也是它,二也是它.归根到底,现一现二,皆是我们一念在变现.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皆是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佛陀从不同的角度,将我们的心从粗慢慢引向细.让我们了知,真心本来面目,非此生,非彼生,又非彼此生,找不到娘家也找不到婆, 却宛然存在,它随缘显现出一显现出二.明白不二法门的理,我们就能转识成智,深信不疑,刻骨铭心,一切万法就是我当下一个念在随缘变现.自他不二。
                          ——枣阳左当门

           不二法门″即对立又统一,相上千差万别对立,性上周遍法界统一。对一说二,在性见相。对二说一,在相见性,性相一如,空有不二,非一非二,即一即二。随缘现一现二。你不能讲它是一,一的当下即无量。你不能讲它是二,二当下即是一。一即无量,无量即一。一念现万法,万法本一念。
                                                                                                                                                    ——哈尔滨当莲
           不二法门,以文解字,就是对二说不是二,不是二那就是一,辩证对立统一。就是圆顿大法的万法皆一人一念之所变现!一即无量无量即一。

    其实现实中处处是这样例子,比如:

           我们的身体,外表是由眼耳鼻舌手脚,内部由五脏六腑,这些器官里还有无量的细胞组成,这一个身体是由无量个组成,无量组成了一个身体!有情是这样,无情也是这样,每个外表的整体都是无量组成的!随手拈来都是这个道理,就是楞严经里佛讲的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本如来藏妙真如性,打官腔就是宇宙真理“一心三藏”,非一非三,即一即三,随缘现一现三!一即无量,无量即一,现一现无量都是自性随缘智慧妙用!不明白如来藏道理的就会执性昧相,执相昧性,就有漏非究竟彻底!天上天下只有恩师把这个法讲透讲绝了!

             听到恩师今天分享的有句说,有些法师,而且也有咱们内部的讲经法师有时会讲成执性昧相,听到这末学又流泪了,恩师慈悲一再强调叮嘱圆顿大法是圆融圆满圆通的,千万不可偏颇哪一端!末学愚钝惭愧,恩师的法也没学透有待精进,故现表达不清!今发拙见敬请师父师兄们斧正圆融!顶礼所有善知识
    ——临沂左开叩上

            万法是一个念就是真如,空如来藏;对二说不二,是一体现空有两面。

           万法非是一个念就是妄相,即万法有无量的差别相,不空如来藏;二而不二,空有当下即一。
    由真真如,变现出真如,变现出妄相,变现出妄心,变现出半真半妄之心,变现无量万法万相。即性即相,相妄性真,即空不空如来藏,当下一心三藏,这是讲绝待之法,不二法门。

           讲对待之法: 万法当下就是一念,无量即一;一念变现万法有无量差别,一即无量。因万法有无量的差别相,无量的妙用,是圆融圆满圆通一切法。

            非一非无量,即一即无量。离即(不空如来藏)离非(空如来藏),是(不空如来藏)即非(空如来藏),即空不空如来藏,三藏一心。

            一心为总,三藏为别。一心总摄性具功德,周遍法界;互为总别,互别为别。一心随缘应量变现森罗万象,每一法每一相都是一心;每一法每一相都是无量妙用的显现。
    这叫一真一切真,真实法门!
          ——济南左开

           不二法门,是圆教,是一心三藏法门。不二法门就是这个法界的实相,也叫人生本来面目。不二法门,也可称为真真如性,一心,一念,等。不二法门不是指是一,是一的话叫不二,不能称为不二法门。是一,就又执空性了,落入别教次第。不二法门,是对二说不二。

           这个:二,是指无量万法万相、不空如来藏。是指有形有相的对立关系。这个:不二,是指一。是空如来藏,是无形无相的统一关系。

            不二法门,就是对立统一关系,把有形有相、无形无相圆融为一个本体,一个绝待的本体。即空不空如来藏。这是整个佛法的命脉。

           不二法门,是讲在你,我,他,万法万相,是识变,是谁也不是谁的当下,又是心现,谁又是谁。

            不二法门,即否定了二,又肯定了二。即否定了一,又肯定了一。在二的当下是一,在一的当下是二。也叫双非法门。比如苹果不是板凳,是否定一肯定二;苹果即是板凳,又是否定二肯定一。也叫在相即性。
             ——齐市左开

    非一非不一,
    非二非不二。
    一二同不得,
    一二异不得。
    开口说法,必有先后,
    有了先后,即是次第,
    若无次第,无法说法,
    若有次第,众生易着。
    不是执前,便是执后,
    执前执后,皆非圆融,
    真妄恐迷,常不开演,
    知佛苦心,唯圆解者。
          ——大连当莲(左开)

           就恩师今天分享的:十一要道之“不二法门”的心得分享:

           真心本来面目是一个绝待的本体,因为一念无明而随缘变现万法。即曰变,就有无量的万法万相,千差万别、森罗万象。

            即曰现,真心与万法就是一体。所以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你不能说它是一,因为它当下还是无量。你也不能说它就是无量,因为它当下还是一。所以一的当下就是无量,无量的当下就是一。就如《楞严经》所讲:一既无量,无量即一。

           恩师着重告诉我们,千万不要执性昧相。也就是说,不要只落在“”一“”,而忽略了它当下即是无量。也不能只落在无量,而忽略了它当下即是一。

           所以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就是:非一非二(就是无量),即一即二,现一现二。此为“不二法门”
           真心本来面目为总,万法为别,互为总别,互别为别。每个法当下都是那个总,当下又是别。没有哪一法不是哪一法,因为是一个心一个念。

           但是当下谁又不是谁,相有异,性无殊,非同非异。
      
           我们与一切的万法虽然是一个本体,一个心 ,但是真心随缘变现了无量相,所以解脱还得靠各自去悟“一心三臧”、性相一如、空有不二,悟的当下就是修,修的当下就是证,即悟即修即证,这就是圆顿大法的微妙之处。
                                                                                                                                                  ——齐齐哈尔右当开
      
           万法一念变现,不能讲是一,也不讲能不是一,不能讲二,也不能讲不是二,一当下即是叫不二法门,万法一念变现,既然就是一念变现(变)就无量,有,你,我,他(现)只能是一个东西现出来,既然讲变就有无量,既然讲现就是一,如来藏就是一心三藏,就是,就是阿弥陀佛,一心为总,三藏为别,一心为总,万法为别,而且互为总别,互别为别,互为总别,阿弥陀佛,阿为总,弥陀为别,阿为一,弥陀为无量,阿为空如来藏,弥陀为不空如来藏,阿弥陀佛空不空如来藏,三位一体全面的解释宇宙世界本来面目,不二法门的圆融。
                                                                                                                                                          ——东莞市左开

    (2群)分享

            怎么「不二法门」?这个拳头跟这个手掌当下是不是一个东西?你说它是一个东西,它有两个相,拳头相和手相。你说它两个东西,这两个相是不是一个东西?说不二法门,是对二说不二。

            佛法是不二法门,正如母亲做梦生了一个儿子,儿子当下就是母亲一念之所变现,非一非二,即一即二,随缘现一现二。
    ——海林当平

            不二法门,不能讲是一(因为他有两个相:空相、有相),也不能讲不是一(因为两个相当下就是绝代一心真真如性)。不能讲是二(因为都是一个真真如性),也不能讲不是二(因为毕竟有两个相)。不能讲 一不是二(一就是多,空就是有,因为都是真真如),也不能讲  一即是二(因为相上看,确实有一多之别,空有之别)。

            归根到底,一当下就不是二(相上看是有别),一当下就是二(从根本说究竟说都是真真如性)。叫不二法门。
    真性有为空。万法就是一个真真如性,非一非二,现一现二,即一即二。三藏一心,一心三藏。
    ——廊坊当安

            我们真心本来面目非空非有当下即空即有,随缘现空现有,空有不二。不二法门,这就是如来藏心地法门,就是一心三藏。不二,就是一体二相,体是一个,相不同。

            1,不能讲是一,因为有空相、有相二相。对一说非一即是二。

            2,不能讲是二,因为空、有都是真心一念变现,体是一个。对二说非二即是一。
    非一非二即一即二,从本体说,随缘现空现有,从妙用说,体用双彰,不二法门。

            《过五关度六将证菩提》中第四关,天地万法,唯识所变,唯心所现,一个变一个现,就圆融了天地万法 ,讲变就有无量,讲现必然是一,一即是无量,无量即是一,一多不二。师徒有没有分别,不能讲有,都是真心现的,是一个东西,也不能讲没有,徒弟要尊敬师父,有各相有各用,师徒不二。不能万法归一,把相昧了,不执性昧相,不执相昧性,非性非相,随缘现性现相,性相不二。

            《楞严经》卷三,从四科(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七大(地、水、火、风、空、见、识),种种分折,从何而来,把四科七大归如来藏妙真如性(空如来藏),又从卷四恩师开示168字,专门讲从空出有,讲四相无明六种粗相,讲世界相续、众生相续、业果相续三相续相,来解释十方法界(不空如来藏)的来龙去脉,空即是不空,不空即是空,就是空不空如来藏,三个藏是一个东西,三位一体,这是一心三藏,全面介绍了宇宙世界的本来面目。一心三藏,一心为总,万法为别,互为总别,互别为别。大光明藏谁是谁,谁非谁。
    ——燕郊当门

           1. 师父以十一名相概念出世间语言,对圆实佛教本体论高度概括,使上中下跟机行人通过此十一要道不二法门,直圆通真心本来面目。可见师父良苦经营利生弘道之慈悲。

            2. 师父十一要道不二法门,可是与“十如是”遥相呼应。圆融,圆通,真心本体,“性,相,体”三位一体,此从前四要道从宏观以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展示。

            3. 中五要道以战术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从微观局部具体管窥,圆实本体如是力——缘起性空;如是作——双遮双照;如是因,缘,果,报——两种授记。论述圆偏不二,小大不二,体用不二。

            4. 最后二要道,可谓本末究竟,彰显否定之否定,对立统一,辩证思维,此也以法治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全局总体观对前九要道进行圆实本体概括总结,而华开莲现。又由本沦为末,终归究竟成佛极果,而瓜熟蒂落。其间之无量的渐进,比量与现量不二,相融相通,趋向圆满。
    综述。

            圆实本体之“性,相,体”经寂照不二,现性相一如,一多互用,体用双彰,为生佛一体。当下不二,非不二,随缘现二,现不二,即二,即不二。圆融,圆满,圆通,十法界宇宙万法本体无非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长沙当门

            万法    是一个念就是真,万法不是一个念就是假;真当下就是假;假当下就是真。这叫不二法门,叫真真如性。
    万法    是一个念叫真如,万法不是一个念叫假相,假相当下就是真如,真如当下就是假相。这叫真真如。

            由真真如变现出真如,变现出假相,变现出假心,变现出半真半假之心。这在讲绝待之法。讲对待之法:由空变成有,由有变成空。几千年以来,天上天下都停留在万法一念,万法一念本身是不对的!

            它只讲了万法就是一念,而没有讲,万法不是一念;而且没有讲出当下就是一念,当下不是一念;一念当下就是万法,一念当下不是万法。这叫不可思议的不二法门!!!

            虽然是强词夺理,但可以讲, 可以听懂,可以听明白。离即离非,是即非即:这两句话就是空不空如来藏。
    它是对即说离,对非说离。「离即」当下就是空。「离非」当下即是有。是不是讲空不空如来藏啊?所以这「离」字,是双遮双照。它离开了空,离开了有,是不是双遮?离即的时候照到空,离非的时候就照到有,是不是双照啊?
    所以「离即」当下就是双遮双照。双遮空有二边,双照空有二边。遮空照有,遮有照空。

            「是即非即」:就是「是即是非即」。「离即离非」是从体上来说明这个真心本来面目的特征;「是即非即」是从用上来说明这个问题。道理是一样的。

    「一切俱非」就是讲如,「一切俱即」就是讲是。这里「离即离非,是即非即」就是讲我,就是讲【如是我闻】。
    河南省西峡县黄石庵寺
              ——释当常

            不二法门,就是一个念,这一个念当下就是十法界万法,怎么不二法门,比如拳头和手掌当下是不是一个本体?你说它是一,它有两个相,拳头相和手掌相,你说它两个东西,是不是一个本体,所以我们真心本来面目,非空非有当下即空即有,随缘现空现有,一心三藏圆融圆满圆通,圆顿大法究竟了义,一实相印,真真如性。藏教法门执相昧性,通教法门执性昧相,别教法门执性执相次第三藏,但中道义,圆教法门非空非有,圆教中道,空有不二,性相一如,胜义中真胜义性。比如梦人表空相,在做梦的当下梦人见不到自己,虽然见不到自已,梦人就真实存在,梦境表有相,梦中梦到一切,有树木花草、老爸老妈、风云风雾,各种境界,既然梦境由梦人一念变现,梦人当下即梦境,梦境当下即梦人,梦人梦境不二,空相有相当下不二,都是当人当下一念心变现而已,佛法教育目的就是让我们从梦中醒来,回归真心本来面目,觉悟真理,无非都是阿弥陀佛自性智慧在示现表演而已。
                                                                                                                                                       ——天津当来

    不二就是万法真相,即绝待之楞严大定,如人以自已的手摄住自已的脖子使劲往他处甩,结果无处用力,因是一本体,宇宙实相是非-切,即一切,无所住而无所不住,非一切即会归一心,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七大皆是如来藏妙真如性,不从空来,不从自身来,不从他处来,皆由本来妙心中来,法尔如是,本来就是,即一切是指我们的妙心无所不包,无所不现,无所不是,万法当下自动现前,随众生心,应所知量,三昧之身无所不能,世界相续,众生相续,业果相续。归根结底,我们的妙心非一非三,即一即三,非真非不真,空即是色,色即是空,性相一如。
    ——北京石景山当门




    (3群)分享

            烦恼即菩提,这句话。在圆教的不二法门里,要观照为,烦恼即是菩提的当下(归于一心一念),烦恼也是烦恼,菩提也是菩提(妙用不一样)

            譬如一把刀子,可以杀人,可以救人。杀救都是同一把刀(不二),但是,妙用天壤之别(有二)。所以,圆教的不二法门是,不二的当下同时有二,次第圆融。

             我们经常会说,众生在烦恼,佛菩萨在菩提。而实际上,准确来讲,在释迦佛这样的境界里,是当体当下,证得,即是一切迷,同时是一切觉(正觉,正等正觉,无上正等正觉)。虽然一切迷,一切觉皆是,佛是住于,首楞严大定的境界里,一切了了分明,自在如意,任运而起一切大机大用。

           天地万法,不能说是一,不能说不是一;彼此之间,不能说彼就是此,不能说彼不是此,这是圆教的不二法门。所以口头禅说为,大光明藏中,谁也是谁,谁也不是谁。

            众生即佛,表不二,同体大光明藏。众生也是众生,佛也是佛。哪怕到了圆满佛的层次,也不能说是不二,也不能说是有二。

            你说有二吧,释迦佛也好,药师佛也好,都是安住心体大光明藏的,本体之本地风光里,自在如意。
            你说不二吧,各有各的愿力,各自示现的佛国净土,不一样,缘起不一样,佛号不一样,等等。
           总结来讲,圆教的不二法门,是如实认知到,大光明藏,在复杂中圆融,圆融中复杂的,真实情况也。
       —— 连云港 当胜

            不二法门,从文字上,故名思义,不能讲是一,也不能讲不是一;不能讲是二,也不能讲不是二;不能讲一是二,也不能讲一不是二。

            归根到底怎么讲呢?一当下就不是二,一当下即是二,叫不二法门。很难用世间语言、思维、文字表达,唯用智慧思维。辩证思维、逻辑思维都远远没达到这个境界。恩格斯说辩证法来源于佛教,佛教辩证法是圆满的,是超哲学的哲学。

            古今中外,到目前为止,对不二法门都没有解释清楚,只把大乘法讲为万法归一。若进一步分析就变成万法就是一(无分别,只讲对一半)而没二(分别)。

            万法既然都是一念变现,既然言变,就有彼此,就有无量,所谓无分别不妨分别。
            既然言现,就只能是一,所谓分别不妨无分别。
            一心三藏,一心为总,三藏为别。一心为总,万法为别,互为总别,互别为别。就互为总别而言本身就是不二法门,进一步提升到互别为别。

            法华道场恩师的主要功德就在于把不二法门讲清楚了。比如:苹果和板凳二者比较相差悬殊:一个能吃,一个不能吃。不能讲苹果就是板凳,也不能讲苹果就不是板凳,所以自古以来大乘佛法讲天地万法皆如来藏妙真如性这一理论,没有哪一法不是哪一法。但是我们在讲没有哪一法不是哪一法时,彼此的个别特征就已经现前。佛法讲一真一切真,一假一切假。如果讲一是真的,天地万法都是真的。这就容易造成执性昧相。

            自古以来,从分别法讲,讲《地藏经》、《金刚经》、《华严经》。一个是工具,各有各相,各有各用,但皆是我一一个心变现。既然是一个心变现,谁不是谁呢?所以不能讲苹果不是板凳。如果讲苹果就是板凳,连互为总别都沒有讲到,更谈不到互别为别,那就只讲到如来藏为总的层面,还要提升到互为总别,互别为别。正确讲法:

            苹果就是板凳(在相归性),苹果不是板凳(即性周遍,随缘显现)《楞严经》第三卷,佛陀从四科七大会相归性,即性周遍。

           先将五蕴归入空性;六入:六种思维心归入空性;六根对六尘十二处归入空性;由十二处互相作用而形成六识,六根六尘而形成六识心十八界归入空性。把四科(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从相上进行分析,归如真如本性,空性。又从七大解释怎样随众生心,应所知量,随缘变现。

            《楞严经》第四卷168字,从真如不守自性,一念无明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从四相无明,六粗相无明,开示出世界、众生、业果三相续相,解释十方三世十法界来龙去脉,从空出有。

            最后,空、不空、空不空三个如来藏,三位一体。离即离非,是即非即。全方位解释了不二法门。值得注意的是:对三个如来藏,容易落入执性昧相,一定要注意:万法(相)归一(性)是前提,万法已经存在了,怎样归一?一定要注意首尾呼应,讲空时一定是空不空。

            万法就是一个东西,没有先后次序,但讲时必须有先后次序。佛讲这个法时都感慨万分:
    【真非真恐迷,我常不开演】。世间万法,过现未就一个东西,无前后,因讲时有先后,我们就易执先执后。

    此一心三藏,总说为一心
    三藏即为别,万法即为别
    互为总和别,互为别为别
    非一非不一,非别非不别
    倘若说是一,一佛成就时
        一切皆成就,能有此事乎?
    若说不是一,一佛成就时
        他人永不成,能说此理乎?
    倘若说不别,佛菩诸圣贤
    情无情诸凡,万类炽然异
    倘若说有别,圣不多一丝
    凡不缺一毫,四大五蕴同
    梦人与梦境,不二法门
    拳头与手掌,不二法门
    佛菩与众生,不二法门
    一心与三藏,不二法门
    ——廊坊当真(左开)
      不二是对二讲不二,从文字讲不能讲一,也不能讲不是一,不能讲二也不能讲不是二,即一即二,非一非二,是名不二。

      二是从相上讲有二,有三……有无量的无量……,比如我讲阿弥陀佛,在没有讲之前在不在,一定在,否则我讲不出来,在哪里?在心里,这心只一个,而且还无形无相的,看不见摸不着,用空表示,讲出来的阿弥陀佛有声音有字形,这是有形有相的,我不但会讲阿弥陀佛,还会走路穿衣吃饭,干活发明创造等等等等,这相有无量,用不空表示,这讲出来做出来想出来的一切万法,当下就是那个无形无相的心,这不空当下是空,空当下是不空,这不二就是一心三藏,二当下就是无量,是非二非无量,即二即无量,二与无量当下即是一即是心,一当下即是二即无量,是非一即一,就是真真如也,此不二法门也,没有谁不是谁!明白此理妙用无穷,解脱自在,离苦得乐!
          ——释当妙


    (4群)分享

    在如来藏中本来就存在有两个相,不能执相味性,也同时不能执性昧相。
    性:空如来藏为法身,比如昨天讲的电脑坏了,内存在的资料在不在呢?在,而看不见。(在同时也包括三藏)
    相:不空如来藏为化身,指显现出的一切万法,各各作用不同,碗与饭就是两个不同的作用。(当体皆空,知妄即真,碗就是饭,饭即是碗)
    性相不二:空不空如来藏就同是一个东西,真真如性在作用。不能说一也不能讲不一,空当下不空,不空当下空,即真即妄,相互圆融空不空如来藏。
    全真全妄妙如来。
    ——破天僧
      
          不二法门。让我们用辩证思维这一世间人的认知来进而进入佛法的妙理妙义。佛法中,有时间必有空间,必有万法。不二法门恰似非纵非不纵,非横非不横,对立统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就是我,我就是你,你还是你我还是我,看似矛盾,确实要用智慧来观照,进而体会如来藏为总,互为总别,互别为别。扎扎实实的与万法融为一体,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太原当教

           所谓不二,前提是有二,二代表无量,其次,二当下是一,无量的分别对立当下是一,一当下是无量的对立分别,一即无量,无量即一,既不执无量,又不执一,圆融圆满,辩证统一!

            比同一枚硬币,不能说它是一,因为有两面,也不能说它是二,因为还是一枚硬币,一体两面,非一非二,即一即二,二当下是一,一当下是二!

           或如拿手好戏,拳即掌,掌即拳,拳非掌,掌非拳,拳掌即手,拳掌非手,总是总,总是别,别是别,别是总,互为总别,互别为别,太过绕口,当细观照!
                  ——太原当宣

           这个不二法门讲起来很微妙,不能讲是一,也不能讲不是一,不能讲是二,也不能讲不是二,不能讲一不是二,也不能讲一就是二,只能讲一当下不是二,一当下即是二,这叫不二,都知道万法一念变现,变就有无量,现就是一,因为是一个东西现出来的。如来藏一心三藏,一心为总,三藏为别即是万法为别,而且互为总别就是不二法门,进一步提升到互别为别,一心三藏的功德就是要把不二法门讲清楚,打个比方说一朵鲜花和牛粪在相上就不能讲是一个东西,但确是我们一个心变现而己,才知道谁不是谁呀,知道鲜花就是牛粪是在相见性,鲜花不是牛粪叫即心周遍,随缘显现。

           楞严经在四科七大会相归性,四科是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五蕴是受想行识这五蕴皆空,归于空性,六入是讲我们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思维识心,对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十二处互相作用成为六种意识心叫十八界,把四科七大从相上种种的分析归入到我们真如本性空性,随缘显现。

            佛又从地水火风空见识这七大来解释怎样随众生心应所知量随缘变现,把森罗万相会归为如来藏空如来藏。
    168字是从四项无明和六种粗相开示出世间,世界相续、众生相续、业果相续这三相续来解释十方法界来龙去脉,从空出有来解释不空如来藏,从空、不空、空不空三位一体详细诠释了宇宙全部的本来面目。

            所以我们都知道了万法就是一个东西,没有先后次序,但我们讲时还必须要有先后次序,必须要有彼此分别,从分别中才能讲清楚无分别,到究竟之法,所以说万法就是一个东西,这一个东西当下又什么都是,明心见性之人就知道一切万法万相都是一念心的全体随缘所现,这就靠我们用辩证思维自性智慧去活学活用,圆融一切万法相,恩师的详细开示受益匪浅,无比感恩!浅谈到此敬请圆融。
    ——牡丹江当芳

            《不二法门》这个不二法门呢,我们先从文字上,打官腔来分析:不能讲是一,也不能讲不是一。(即一非一)
    不能讲是二,也不能讲不是二。(即无量非无量)不能讲一不是二,也不能讲一就是二。(即一即无量,非一非无量)。归根到底就是讲,一当下就不是二,一当下即是二,叫不二法门。(无量即一,一即无量。一切即一,一即一切。)
          如来藏就是一心三藏:代表真真如性。(代表4)
           一心为总三藏为别~代表真空~空如来藏,法身佛,无相之实相。(代表1)
           一心为总万法为别~代表妙有~不空如来藏,化身佛,无不相之实相。代表(2)
           互为总别,互别为别~代表真空妙有~空不空如来藏,不空空如来藏,报身佛,无相无不想之实相。(代表3)
           互为总别而言本身就是不二法门。再进一步提升到互别为别。

            讲123如来藏分别法,就是为了讲这个(4)无分别法(即真真如性)。不讲123没有办法开示悟入到这个(真真如性4)上来,所以啊,真非真恐迷,我常不开演。所以这个不好讲,简直是太妙了。
    ——尚志當祥

            “不二法门”弟子的体悟:如来藏为总,即阿弥陀佛。一心三藏。一心为总,万法为别。比喻一张白纸,白纸表“空”智,表阿,一切智。纸上的各种不同的字,画,表不空智,差别智,表弥陀。白纸和文字当下就是一体,叫一切总智,即空不空如来藏。明白此理就是明心见性。(分真即佛)互为总别:在相上有不同的差别相,无量的差别相,都是一个真心随缘显现,即然都是一个真心所现,它当下就是真心,叫一真一切真,哪一个不是哪一个,互为总。互为别,哪一个又不是哪一个。互别为别:不能说它是一,也不能说它不是一。随心应量,都是这个心随缘而现。叫不动道场,周遍法界。一个心可以随缘现无量法界,无量法界当下就是一个心。叫不二法门,叫空不空如来藏。三空一体,即“一心三藏" “不二法门”就是宇宙世界的本来面目。没有先后次序,随缘而现。但我们总得一句一句讲,否则没有办法开口。
    一一浙江当悟

            实际上没有哪一法当下不是不二法门。包括行住坐卧以及一举手一抬足。首先还是以分别法讲不二法门与一心三藏,如是我闻,五蕴皆空,无量等名相对应,之后用打比喻的方式圆融法理法义。
    不二法门的二对应:不空如来藏,是,五蕴,量。
    非二对应:空如来藏,如,皆空,无。
    不二对应:空不空,如是我,五蕴皆空,无量。

           下面打一比喻说明为什么不二法门?比喻我们有情无情是不是都是地水火风同一种元素啊?比喻(一)。即然是一的话是不是说明没有谁不是谁啊!没有哪几个不是哪几个啊!没有哪一部分不是哪一部分啊!没有哪几部分或哪一个不是总的一啊!互为总别,互别为别,互别为总等等。即然是同一元素为什么有男女老少,大小内外,有情无情呢?因为我们的用心不同,配料不同。从而成就世界相续,众生相继,业果相续。比喻(无量)。即然是无量的话你就不能说它就是一啊!那么到底它是一还是无量呢?不能说一,也不能说不是一。不能说无量,也不能说不是无量。所以我们把它说为非一非无量。即一即无量。因为变就是无量的,因为现就是一。这个一也是方便说!就是一个念在随缘变现而已!故说为(不二法门)。明白这个道理为觉为闻。(分真即佛)。无修无证,不立阶梯。真是三根普被,利顿全收啊!要想成极果如来,那就悟后进修!你说妙不妙!不圆融之处请师父大德们指导!
    ——青岛释妙辉

           首先师父从文字上进行了开示。不二法门就是不能讲它是一,也不能讲它不是一;不能讲它是二,也不能讲它不是二;不能讲一是二,也不能讲一不是二。归根结底:一当下就不是二,一当下即是二。这叫不二法门。

           其次就互为总别而言,本身就是不二法门。这个法很难讲,唯有用智慧来悟!当前逻辑思维辩证思维远远没有达到解释不二法门的境界。恩格斯说:辩证法最初来源于佛教,恩格斯认为佛教的辩证法是最圆满的。从这个角度出发呢,习主席做出指示:佛教界要做好解经工作,注重新的解经成果。深入挖掘教义教规。古今中外乃至天上地下到目前为止,这个问题都没有解释清楚。一些高僧大德谈到佛法就是万法归一,天地万法就是一人一念变现。这没有错!但是在进一步分析阐述中,就只变成了一,而没有了二。万法既然一念变现,那么变就是无量,就有你我他,就有彼此;而现,就是一。即万法由一所现,心现识变。心就是真心,空如来藏,识变就万法,不空如来藏。空如来藏不空如来藏当下就是一体,就是空不空如来藏。一心为总,三藏为别,一心为总,万法为别,互为总别。

           第三,举例子讲解不二法门。苹果与板凳。从苹果板凳的作用不同而说为二,但是呢,二者又都是一念变现的,都是四大和合,又是一。所以这也是不二法门。

           第四,从四科七大开示不二法门。佛陀从四科七大,把万法会相归性,即性周遍。又从七大解释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再一次把森罗万象会归如来藏妙真如性,就是讲的空如来藏。之后佛又从168字开示怎样从四相无明,六种粗相,世界相续,众生相续,业果相续,这三相续相来解释十法界的来龙去脉。这就是从空出有,讲不空如来藏。最后呢空、不空、空不空三位一体,全面揭示宇宙世界的本来面目。这就是对不二法门的圆融开示。

           第五,目前在修行人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只讲万法归一,而忽略了万法。千万注意。这样的话,就滑落到执性昧相的境界。一定要即讲万法归一,还要讲 一 现万法!
    天地万法就是一个东西,当下还就是无量的东西。当下就是一不是二,当下是二即是一。
    ——通辽当成

    (6群)分享

            不二法门:一当下就不是二,一当下即是二,这个法很难用世间的文字来归纳表达,唯有用智慧思维,万法既然都是一个念变现,变就有无量,就有彼此,就有你我他,现只能是一,只能是一个东西现出来的,一心三藏,一心为总,万法为别,如来藏为总,万法为别,互为总别,互别为别。 既然是一心变现万法,就不能说谁不是谁,苹果就是板凳,这叫会相归性,苹果不是板凳,这叫即性周遍,随缘变现,从师父慈悲的笑声中,弟子感觉到师父的无奈,感悟到诸佛出世的本怀,真非真恐迷,佛都不常开演,万法本就一个东西,很难用言语去讲,但不讲又没人能成佛,所以,我们只能通过标月指去体悟真心本来面目,千万不要分别名相不知休,死在文字相上!
    圆顿教,勿人情,有疑不觉只须争,不是修者逞人我,修行恐落断常坑!
    ——青岛平度当弘
    不二法门:

           佛陀用方便法次第法,把众生由浅入深的次第引导到究竟法,即不二法门第一议谛法,不二法门,不二你不能讲它是一,也不能讲不是一,不能讲它是二,你又不能说它不是二,不能讲一不是二,又不能讲一是二,因为一的当下就是二,二的当下就是一。我们的真心它是一法不立,没有分别没有对待,它是绝待之法。老法师又有更深入的开示,万法皆一念变现就变成就是一,变就有彼此有无量,有你我他,是非好坏了,有分别对待了,现只能是一个东西变的,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如来藏为总,万法为别,互为种,互为别,互别为别,互为总就是不二法门。

           比如说手掌和拳头,拳头表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手掌表无量的万法,拳头为总,手掌为别,手掌当下就是拳头,拳头当下就是手掌,你不能说拳头是手掌,各有各的用处,你又不能说拳头不是手掌,手掌的当下就是拳头,拳头的当下就是手掌真心(通教境界)非一即一可随缘现一,非二即二,可现二,它离一切相,当下即一切法,一真一切真,一假一切假,真心是真的,万法也是真的。叫不二法门。
    ——吉林松原长山镇当化
    不二法门:

            从文字上讲,顾名思议,不二法门,不能讲是一,也不能讲不是一,不能讲是二,也不能讲不是二,不能讲一不是二,也不能讲一就是二,归根到底一当下就是二,一当下就不是二,叫不二法门。很难用世间语言表达,唯用智慧思维观照。古今中外没有人解释清楚,恩师根据习主席讲话精神,与时俱进,做好解经工作,深入挖掘教义教规,把《法华经》《楞严经》真实的如来藏法理法义解析公之于众,高僧大德的说法万法归一,天地万法都是一个念变现的,总的说没有错,但解释的过程中变成只有一,而忽略了二(有形有相的万法)的真实存在,变成万法就是一,我们想一想,即然万法都是一个念变现的,变就有无量,就有彼此,就有你、我、他,现只能是一,只能一个东西现出来的,一心三藏,一心为总,三藏为别,一心为总,万法为别,而且互为总别,互别为别,就互为总别来讲就是不二法门,在提升到互别为别,要从这个角度来理解,把不二法门讲清楚。比如苹果和汽车,这两者截然不同,不能讲苹果就是汽车,不能讲苹果他不是汽车,所以自古以来大乘佛法如来藏这个理论,没有人像恩师这样讲的清晰明白。佛法讲一真一切真,一假一切假,真正明白了如来藏的道理,哪一法都是大乘法。正确讲苹果就是汽车,这是一,叫在相归性,第二苹果不是汽车,这是即性周遍,随缘显现。
    一一长春当法




    (7群)分享

    不二亦非一。
    纯纯当下是。
    于理不执着。
    于事不昧惑。
    ——大连开发区当开
    对不二法门的理解:

            从《楞严经》三、四、五卷分述了四科七大,即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地、水、火、风、空、见、识都归入到本如来藏妙真如性。有形有相的天地万法即是由无形无相的真心本性遇缘之所变现。有形有相的万法当下就是无形无相的真心。拳头、手掌就是整个一只手,手掌的当下即是拳头,拳头的当下即是手掌。用智慧观照苹果与板凳,苹果是好吃的水果,板凳是用来坐的工具,不能说它俩是一,也不能说它俩不是一,不能说它俩是二,也不能说它俩不是二,说一都是地、水、火、风所组成,说二,它俩的形状、用途不一样,也就是随众生心应所知量的问题,需要吃苹果就现苹果,需要坐板凳就现板凳。总的来讲就是非一即一,非二即二,即不二法门。如来藏为总,万法为别。互为总,互为别,互别为别。   
    ——北京密云当宝

            用做梦打比方,梦人是一、梦境是无量,梦人梦境是一,你讲是一的话,他当下就是无量的梦境,所以不能讲是一,也不能讲他不是一,不能讲他是无量也不能讲不是无量。也可以讲他是一、也可以讲他是无量,因为无量当下就是一。即然都是一、就是没有哪一个不是哪一个、没有哪一个不是哪九个、九个当下就是一百吨大米丶一百吨大米当下就是两堆狗屎、两堆狗屎当下就是三棵树、三棵树当下就是孙吾空。所有的一切的一切都是一个念在变现。这就是不二法门。
    ——北京怀柔当道

       “不二法门”就是诠释“一心三藏”的法理妙义,揭示宇宙人生的本来面目,即是“如是我闻”。

       “不二法门”就是对“二”说“不二”。“二”是有形有相的万法,是“空有不二”中的“有”;“性相一如”中的“相";“一心三藏”中的“不空如来藏”;“如是我闻”中的“是”。皆为是即非即(在有非有,在相非相,在不空非不空,在是非是)。会相归性,万法皆一真法界,皆如来藏妙真如性。

      “不二”即是“空有不二”中的“空”;“性相一如”中的“性”;“一心三藏”中的“空如来藏”;“如是我闻”中的“如”。皆是离即离非,皆一个人,一尊佛当下一念而已,万法皆我。明白了,通透了,通达了义,就是“如是我闻”,就是在诠释“一心三藏”的法理妙义。



      “ 二”与“不二”皆一体,在“二”非“二”,在“不二”非“不二”,现“二”现“不二”。“不二法门”离即离非,是即非即,就是唯一佛乘。
         ——齐市查农当开
    “不二法门”心得体会:

          “一心”就是我们的一个念。这一个念当下就是十法界万法。万法即一个念,一个念即万法。也就是“不二法门”。
           如拳和掌:拳头和手掌当下是不是一个本体。你说他是一,他有两个相,拳头和手掌相。你说他是两个东西,却是一个本体,这就是一个念,叫“不二法门”。

    “不二法门”就是不对立。
           人有两只手,两只眼睛,两只耳朵,两个脚,你说他是二吗?他两都是谁的?都是你的。不能讲是一,也不能讲不是一;不能讲是二,也不能讲不是二;不能讲一不是二,也不能讲二不是一,一当下即是二,二当下即是一,也即是一心三藏。如来藏为总,万法为别,一心为总,三藏为别,互为总别,互别为别,没有谁不是谁。我们都是一个大光明藏。不对立,不分别,也就是“不二法门”。

              性相一如,空有不二,空即是色,色即是空,地道的不二法门。

              一心三藏即首楞严大定即不二法门。其实就是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非一非三,即一即三,随缘现一现三。当下即不二法门!
       ——北京当祥

    (8群)分享

    分享不二法门(苹果与板凳):

            心现苹果与板凳,板凳、苹果、心一性。苹果是苹果,板凳是板凳,随缘显相来应供。执着苹果是板凳,执性昧相一法门。执着苹果非板凳,执相昧性二法门。妙用苹果当下是板凳,苹果当下非板凳,不二法门道尽天地万法一颗心。
           ——内蒙古巴彦淖尔五原当法  
    分享不二法门:

            佛來世间的真正目的就是让我们认识天地万法的来龙去脉,《楞严经》讲明了天地万法就是真心一念随缘变现,所以佛法叫不二法门。不二就是对二说不二(非一非二,即一即二),从而不二法门充分体现了佛法是最圆满的辩证法。

            楞严经第三卷佛将四科七大会相归性,这就是告诉我们无量即是一(即一)。佛在第四卷通过168个字讲清真心怎么变现万法的,就是讲明一即是无量(即二)。既然是变就是无量(非一),既然是现就是一(非二)。
    圆顿大法就是讲明了如来藏为总,万法为别,互为总别,互别为别!
    ——盘锦当扬

            《心经》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语石破天惊!佛法是不二法门,是对立和统一。在相上千变万化,森罗万象,在性上是绝对的统一的。智者大师云“听经,讲经,读经,会相归性就是修行”!不会相归性,不能解脱,不能圆满,不会性向相我们不能度众生,在度众人的过程就是圆满自己。!佛法就是要离一切相,即一切法,即一切法离一切相。性相一如,拳头和手掌是一个东西!
    ——海口当婵

    “不二法门”有感:

    1、天地万法皆一人一念之所变现,变出来的万法万相就是有千差万别,方便说成是二;可是在性上呢,都是共一个心一个念。所以不能说万法万相是一或是二,不是一或不是二。万法万相非一非二的当下即一即二。
    2、万法万相(不空如来藏)与真如(空如来藏)一个是有形有相,一个是无形无相,方便说为二;但是万法万相与真如当下就是一个心的随缘变现。所以不能说真如(空如来藏)与万法万相(不空如来藏)是一或是二,也不能说它们不是一或是二。
    “不二法门”是对一说非一,对二说非二!一也好,二也好,无量也罢,都是方便说,都是我们的妄想执着分别,哪有什么一和二?都是一个心的随缘变现。说一都已经落入分别,但是不方便说也开不了口讲这个法呀。
                                ——信阳当慧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12-11 11:35
  • 8

    主题

    51

    帖子

    654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540
    QQ
    沙发
    发表于 2021-8-13 11:02:3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学习分享六大思维——十一要道之“不二法门”

    从六大思维,辩证佛教与各教 ——探讨中国特色佛教系列报道之五

    以下是法华弟子心得体会分享,不圆融之处请以恩师讲记和开示为准

    (1群)分享

    “不二法门”感悟分享:

         【不二法门】:顾名思义,打官腔,打口头禅,从文字上来理解:
         【不二法门】:不能讲是一,也不能讲不是一;不能讲是二,也不能讲不是二;不能讲一不是二,也不能讲一就是二。所以讲到底,一当下不是二,一当下即是二,叫不二法门。换句话讲:非二即一,非一即二,即一即二的当下非一非二,随缘现一现二,此叫不二法门。

            然而,古今中外,天上天下,很少有人把这个问题解释清楚,一些高僧大德的论述里,谈到大乘佛法,只讲万法归一,天地万法都是一个念变现的。这句话本身并没有错误,只是在进一步分解的过程中错了,变成了万法就是一,而没有二。

           那么,我们想一想啊,万法既然都是一个念变现的,那么讲到【变】,变就有无量,就有彼此,就有你、我、他,就有林林总总,森罗万象。犹如《西遊记》所讲孙悟空有七十二变,而我们的心比孙悟空还要孙悟空,它有无量变。而讲到【现】,那只能是一,只能是一个东西现出来的,既然是一个东西现出来的,故能现和所现是不二的。然而上印下广恩师针对这个问题,在讲【心现识变】的时候,却给我们讲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了。既然是变,变就是无量;既然是现,现就是不二。

           如果按照圆教法一心三藏来讲:一心为总,三藏为别,一心为总,万法为别,而且互为总别,互别为别。就互为总别而言,本身就是不二法门,再进一步提升到互别为别,互别为也是不二法门,我们要从这个角度来理解来观照。要依了义不依不了义。

           所以在讲法的时侯,我们要在【圆融】二字上下功夫。衡量一个讲经法师,讲的法圆融不圆融的标准,就看他讲的法,是不是讲出去,又能讲回来。

           比如,藏教菩萨执相味性了,而通教菩萨又执性味相了,乃至一些人讲法时,不是只讲在相见性,就是只讲在性现相,说句不好听的话,都属于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只讲了一体两面其中的一面,而把另一面否完了,这样是不圆满不圆融的,更谈不上圆通。

           而圆教法是讲一体两面。既讲两面性,也讲一体性,并且还将两面圆融为一个本体,圆融一心三藏,圆融为不二法门。圆教的理论是在相见性,在性现相,性相一如,空有不二。此叫不二法门。比如,我们在画〇(圆)的时侯,一定是从始点到终点,而终点和始点就是一个点。如果终点回不到始点,那么不是一瓶不满又是什么?

           所以恩师的功德,一个主要的功德,就在于把不二法门讲清楚了。比如:一个苹果跟一个板凳,你不能讲苹果就是板凳,也不能讲苹果不是板凳。你不能讲是一个东西,也不能讲不是一个东西。为什么?因为苹果是食物,而板凳是个工具,这两个东西,各有各的相,各有各的样,并且它们各自的妙用也不相同,故:你不能讲它们是一个东西。但是你也不能讲它们不是一个东西,因为苹果和板凳都是由我们一个心变现的,既然都是一个心变现的,你说谁又不是谁呢?所以你不能讲这个苹果不是板凳,它就是一个东西。我们要把这个问题彻底搞明白才是。

           所以自古以来大乘佛法讲,这个天地万法皆是如来藏妙真如性这个理论。我们在讲没有哪一法不是哪一法的时候啊,彼此的个别的特征,就已经现前是吧,佛法讲一真一切真,一假一切假,所以,如果讲一是真的,天地万法都是真的,所以我们往往就容易造成执性味相,只讲了一半,而把另一半否定了。究竟讲:没有哪一法不是哪一法;哪一法也是哪一法。这样就把性和相圆融为圆中道了义啦!大家看一看,自古以来讲到,《金刚经》是大乘法,《华严经》是大乘法,《地藏经》是大乘法,那是按照一真一切真从分别法来讲的,他们虽是大乘法,但是,是不了义大乘。

           我们常讲的,如来藏为总万法为别,一心为总,万法为别啊。如果我们都讲苹果就是板凳的话,你连互为总别都没讲到,你只讲了一个如来藏为总,甚至只讲了个如来藏为一啊!所以不二法门,不仅要提升到互为总别,还要提升到互别为别。

           所以正确的讲来,苹果当下即是板凳,叫在相归性,苹果当下不是板凳,这叫即性周遍,随缘显现。其实《楞严经》在这个在这个问题上,已经讲的很清楚。

           佛陀首先从四科七大会相归性,即性周遍。四科就是我们通常讲的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楞严经.卷三》讲的五阴,就是《心经》讲的五蕴。【五蕴】:就是讲色、受、想、行、识这五蕴。五蕴皆空,就是讲五蕴归入空性。此句仅仅讲了在相见性。【六入】:就是讲我们眼耳鼻舌身意这六种思维识心。【十二处】就是讲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对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十八界】再由十二处互相作用。而成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六种识心,六根六尘而成六种意识心叫十八界。七大:指地、水、火、风、空、见、识。而且每一大的当都具足七大。

           此四科七大,是从相上来进行种种地分析,它到底从何而来?最后往何而去?都是由我们的真如本性,随缘现显,皆本如来藏妙真如性。佛又进一步,从地水火风空见识这七大解释,他是怎样随众生心,应所知量,随缘变现的,这是把森罗万象回归本如来藏妙真如性,这就是讲空如来藏。

           随后佛又在《楞严经.卷四》从168个字,关于168个字恩师有专门的讲解,讲解怎样从四相无明,还有六种粗相,开示世界相续、众生相续、业果相续,三相续相,来解释十方法界来龙去脉的,这就是从空出有来解释不空如来藏。

           最后圆融空、不空、空不空啊,三位一体,全面地介绍宇宙、世界本来面目,所以《楞严经》在第三卷、第四卷乃至第五卷,应该说对不二法门的解释是比较圆融的,大家在学习的时候,可以将这三卷对照恩师的讲记来观照。我们想要读懂《楞严经》,作为一个法师或老师,瞻前顾后,顾后瞻前是必须的,只有将前后系统圆融起来观照,你才能真正体会到《楞严经》的法味。

           所以自古以来把《楞严经》、《法华经》、《心经》说为天书,其实天书也不是天书。问题是佛讲法的时候,他必然要有先后次序去讲,不然开不了口。究竟讲万法就是一个东西,万法没有先后次序。

           同样我们讲法的时候,也必须要有先后次序,必须要有彼此分别,你不这样讲就没办法讲了,难怪佛在《楞严经》讲:“真非真恐迷,我常不开演”,这也是佛的感慨,没有办法的办法才这样讲。佛讲的这个真,是不能把真和非真分开的,佛这样讲呢,我们很难懂。但一分开来讲呢,我们又会有偏执,所以我们就能理解佛这样讲的良苦用心啦!世间万法万相,过去,现在、未来,东西南北上下,本来都是一个东西,本来也没有前后,而在讲的时候呢,必须要有前后。你总不能一张嘴,一句话就能把所有的法都讲尽了、讲绝了吧,这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必须按先后来讲,而这样呢,往往又容易执着先或者执着后。

           所以呀,只有当你登台讲《楞严经》的时侯,你才能真正体会到,《楞严经》是多么的难讲,你才能体会到佛陀的感慨以及恩师的艰辛和无可奈何,但我们不能因为《楞严经》难讲,就不去讲。往往越是逻辑性比较强,越是文字比较枯燥的地方,越容易让我们开智慧。《楞严经》之所以被祖师大德共认为开慧的楞严经,就是因为它逻辑思维性太强了,不仅如比,还因为楞严经讲的太真实了,把天地的秘密全盘托给我们了。这个世间只要有一个人讲《楞严经》,一个人诵楞严咒,妖魔鬼怪,邪门歪道就不敢轻举妄动,兴风作浪,故:《楞严经》被称为照妖镜、降魔杵、试金石、正法眼藏、灌顶章句。这也是当忍为什么酷爱楞严经,十多年来专讲楞严经的根本原因。

           由于当年佛所处的时代的特珠原因,佛不得不感慨万分,万分感慨讲到:“真非真恐迷,我常不开演”,时过境迁,如今正值第五个五百年的最后十五年,我们要争分夺妙和时间赛跑,利用所有可以利用的时间,大力弘扬正法,传播正能量,真非真恐迷,我们要常常开演,而不是常不开演。只有常常开演,才不辜负释迦佛陀对我们的希望,只有常常开演,才不辜负上印下广恩师对我们的慈悲教导和栽培。

           正所谓:妙湛总持不动尊,首楞严王世希有,销我亿劫颠倒想,不历僧衹获法身,愿今得果成宝王,还度如是恒沙众,将此深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
       ——山西省岚县东土峪观音寺释当忍

           天地万法,森罗万象为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无量相待之法,其相万千皆为真如绝待随缘显现,真真如性心现识变。既说为变,不妨分别有二对待,十法界风云雨雾,天人鬼畜等必有无量呈现,谁即是谁;既说为现,则不妨无分别,如来藏中,不二绝待之性,心外无法,法外无心,唯是一念,谁不是谁!二非不二,二即不二,是非是即,二不二也。

          此心非真非妄,非二非不二,非一非无量,非绝待非对待,离一切法;随缘现真现妄,现一现无量,现绝待现对待;此现,一归万法,万法归一,谁即是谁当下谁也不是谁,不相舍离,不碍发挥,一多不执,不住而住,真也是真也是我,妄也是妄也是我,即真即妄也是我,不离当体!!
    ——莱阳当开
    万法一念变现:

            既曰变,就有无量的万法。森罗万象,千变万化的花花世界,你、我他、山河大地,树木花草。既曰现,只能是一,只能是一个东西现出来的。

            天地万法,你说他是一吧,她有不同的名字、特点、妙用,你说它是二吧,它又是由一个东西变出来。所以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非一非二,现一现二,即一即二。总之,一当下就不是二,一当下即是二。我们不能执一昧二,也不能执二昧一。

            万法一念,-念万法。一即无量,无量即一。一心为总,万法为别,互为总别,互别为别。总即一个东西,别即分别、个别、次第、差别。天地万法是有差别的,你是你,我是我,他是他,泥巴瓦块是泥巴瓦块。但任何一法都是那个总,相互之间也互为总,互为别。也就是说任何一法非同非异。
                   ——眉山当开

            不二法门,冷眼看去或理解那就是一法门,二表无量,否定无量那不就剩一了吗…这也就是非此即彼的思维模式。真正的[不二法门]乃圆顿大法,圆融一切顿开智慧,二当下即二即不二,无量当下即无量即一。随缘变二变不二变无量变一,变即变化,它当下就是现,即是本体妙用。一动念展现了时空万法,本有的性具功德,万法为别,已经呈现,不能否定,别当下即总,任何一法当下是全体当下是个体,非总非别,现总现别。[不二],已是双重含义,不即一,二即无量,辩证当下统一。乃真真如性随缘变一变无量,双隐双显。智慧一旦打开,不会执着,任何一时一物一事当下什么都是什么都不是,无物可计较,唯叹息折腾无量劫弄了一场原班人马的闹剧,生来死去哭天喊地,实在冤枉,太难也太简单了。明白了就歇了,安乐涅槃,同时出定扬德,与时俱进,和光同尘!
                             —— 长春当教

             这个不二法门,从它的文字上看它的含义,是二又不是二。这个不二法门,很难用世间的语言来表达,唯有用智慧来观照。

           我们的一只手,现出拳头又能现出手掌,这一只手,说是一还是二呢?说一可它能变现二个相, 说二它当下就是一只手,一也是它,二也是它.归根到底,现一现二,皆是我们一念在变现.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皆是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佛陀从不同的角度,将我们的心从粗慢慢引向细.让我们了知,真心本来面目,非此生,非彼生,又非彼此生,找不到娘家也找不到婆, 却宛然存在,它随缘显现出一显现出二.明白不二法门的理,我们就能转识成智,深信不疑,刻骨铭心,一切万法就是我当下一个念在随缘变现.自他不二。
                          ——枣阳左当门

           不二法门″即对立又统一,相上千差万别对立,性上周遍法界统一。对一说二,在性见相。对二说一,在相见性,性相一如,空有不二,非一非二,即一即二。随缘现一现二。你不能讲它是一,一的当下即无量。你不能讲它是二,二当下即是一。一即无量,无量即一。一念现万法,万法本一念。
                                                                                                                                                    ——哈尔滨当莲
           不二法门,以文解字,就是对二说不是二,不是二那就是一,辩证对立统一。就是圆顿大法的万法皆一人一念之所变现!一即无量无量即一。

    其实现实中处处是这样例子,比如:

           我们的身体,外表是由眼耳鼻舌手脚,内部由五脏六腑,这些器官里还有无量的细胞组成,这一个身体是由无量个组成,无量组成了一个身体!有情是这样,无情也是这样,每个外表的整体都是无量组成的!随手拈来都是这个道理,就是楞严经里佛讲的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本如来藏妙真如性,打官腔就是宇宙真理“一心三藏”,非一非三,即一即三,随缘现一现三!一即无量,无量即一,现一现无量都是自性随缘智慧妙用!不明白如来藏道理的就会执性昧相,执相昧性,就有漏非究竟彻底!天上天下只有恩师把这个法讲透讲绝了!

             听到恩师今天分享的有句说,有些法师,而且也有咱们内部的讲经法师有时会讲成执性昧相,听到这末学又流泪了,恩师慈悲一再强调叮嘱圆顿大法是圆融圆满圆通的,千万不可偏颇哪一端!末学愚钝惭愧,恩师的法也没学透有待精进,故现表达不清!今发拙见敬请师父师兄们斧正圆融!顶礼所有善知识
    ——临沂左开叩上

            万法是一个念就是真如,空如来藏;对二说不二,是一体现空有两面。

           万法非是一个念就是妄相,即万法有无量的差别相,不空如来藏;二而不二,空有当下即一。
    由真真如,变现出真如,变现出妄相,变现出妄心,变现出半真半妄之心,变现无量万法万相。即性即相,相妄性真,即空不空如来藏,当下一心三藏,这是讲绝待之法,不二法门。

           讲对待之法: 万法当下就是一念,无量即一;一念变现万法有无量差别,一即无量。因万法有无量的差别相,无量的妙用,是圆融圆满圆通一切法。

            非一非无量,即一即无量。离即(不空如来藏)离非(空如来藏),是(不空如来藏)即非(空如来藏),即空不空如来藏,三藏一心。

            一心为总,三藏为别。一心总摄性具功德,周遍法界;互为总别,互别为别。一心随缘应量变现森罗万象,每一法每一相都是一心;每一法每一相都是无量妙用的显现。
    这叫一真一切真,真实法门!
          ——济南左开

           不二法门,是圆教,是一心三藏法门。不二法门就是这个法界的实相,也叫人生本来面目。不二法门,也可称为真真如性,一心,一念,等。不二法门不是指是一,是一的话叫不二,不能称为不二法门。是一,就又执空性了,落入别教次第。不二法门,是对二说不二。

           这个:二,是指无量万法万相、不空如来藏。是指有形有相的对立关系。这个:不二,是指一。是空如来藏,是无形无相的统一关系。

            不二法门,就是对立统一关系,把有形有相、无形无相圆融为一个本体,一个绝待的本体。即空不空如来藏。这是整个佛法的命脉。

           不二法门,是讲在你,我,他,万法万相,是识变,是谁也不是谁的当下,又是心现,谁又是谁。

            不二法门,即否定了二,又肯定了二。即否定了一,又肯定了一。在二的当下是一,在一的当下是二。也叫双非法门。比如苹果不是板凳,是否定一肯定二;苹果即是板凳,又是否定二肯定一。也叫在相即性。
             ——齐市左开

    非一非不一,
    非二非不二。
    一二同不得,
    一二异不得。
    开口说法,必有先后,
    有了先后,即是次第,
    若无次第,无法说法,
    若有次第,众生易着。
    不是执前,便是执后,
    执前执后,皆非圆融,
    真妄恐迷,常不开演,
    知佛苦心,唯圆解者。
          ——大连当莲(左开)

           就恩师今天分享的:十一要道之“不二法门”的心得分享:

           真心本来面目是一个绝待的本体,因为一念无明而随缘变现万法。即曰变,就有无量的万法万相,千差万别、森罗万象。

            即曰现,真心与万法就是一体。所以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你不能说它是一,因为它当下还是无量。你也不能说它就是无量,因为它当下还是一。所以一的当下就是无量,无量的当下就是一。就如《楞严经》所讲:一既无量,无量即一。

           恩师着重告诉我们,千万不要执性昧相。也就是说,不要只落在“”一“”,而忽略了它当下即是无量。也不能只落在无量,而忽略了它当下即是一。

           所以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就是:非一非二(就是无量),即一即二,现一现二。此为“不二法门”
           真心本来面目为总,万法为别,互为总别,互别为别。每个法当下都是那个总,当下又是别。没有哪一法不是哪一法,因为是一个心一个念。

           但是当下谁又不是谁,相有异,性无殊,非同非异。
      
           我们与一切的万法虽然是一个本体,一个心 ,但是真心随缘变现了无量相,所以解脱还得靠各自去悟“一心三臧”、性相一如、空有不二,悟的当下就是修,修的当下就是证,即悟即修即证,这就是圆顿大法的微妙之处。
                                                                                                                                                  ——齐齐哈尔右当开
      
            听恩师今天开示(十一要道,不二法门),分享

           不能讲是一,也不讲能不是一;不能讲二,也不能讲不是二;不能讲一是二,也不能讲一不是二;也不能讲一就是二,归根结底,一当下就不是二,一当下即是二,叫不二法门!

           万法唯一真之人一念之所变现,既然是一念变现:变,就是无量,有你,我,他……现,只能是一个东西现出来,既然讲变就是无量,既然讲现就是一。

           阿弥陀佛,阿为总,弥陀为别,阿为一,弥陀为无量(二),阿为空如来藏,弥陀为不空如来藏,阿弥陀空不空如来藏,阿弥陀佛为一心三藏;陀为弥所变,为阿所现,阿弥陀为佛所见。
    (2群)分享

            怎么「不二法门」?这个拳头跟这个手掌当下是不是一个东西?你说它是一个东西,它有两个相,拳头相和手相。你说它两个东西,这两个相是不是一个东西?说不二法门,是对二说不二。

            佛法是不二法门,正如母亲做梦生了一个儿子,儿子当下就是母亲一念之所变现,非一非二,即一即二,随缘现一现二。
    ——海林当平

            不二法门,不能讲是一(因为他有两个相:空相、有相),也不能讲不是一(因为两个相当下就是绝代一心真真如性)。不能讲是二(因为都是一个真真如性),也不能讲不是二(因为毕竟有两个相)。不能讲 一不是二(一就是多,空就是有,因为都是真真如),也不能讲  一即是二(因为相上看,确实有一多之别,空有之别)。

            归根到底,一当下就不是二(相上看是有别),一当下就是二(从根本说究竟说都是真真如性)。叫不二法门。
    真性有为空。万法就是一个真真如性,非一非二,现一现二,即一即二。三藏一心,一心三藏。
    ——廊坊当安

            我们真心本来面目非空非有当下即空即有,随缘现空现有,空有不二。不二法门,这就是如来藏心地法门,就是一心三藏。不二,就是一体二相,体是一个,相不同。

            1,不能讲是一,因为有空相、有相二相。对一说非一即是二。

            2,不能讲是二,因为空、有都是真心一念变现,体是一个。对二说非二即是一。
    非一非二即一即二,从本体说,随缘现空现有,从妙用说,体用双彰,不二法门。

            《过五关度六将证菩提》中第四关,天地万法,唯识所变,唯心所现,一个变一个现,就圆融了天地万法 ,讲变就有无量,讲现必然是一,一即是无量,无量即是一,一多不二。师徒有没有分别,不能讲有,都是真心现的,是一个东西,也不能讲没有,徒弟要尊敬师父,有各相有各用,师徒不二。不能万法归一,把相昧了,不执性昧相,不执相昧性,非性非相,随缘现性现相,性相不二。

            《楞严经》卷三,从四科(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七大(地、水、火、风、空、见、识),种种分折,从何而来,把四科七大归如来藏妙真如性(空如来藏),又从卷四恩师开示168字,专门讲从空出有,讲四相无明六种粗相,讲世界相续、众生相续、业果相续三相续相,来解释十方法界(不空如来藏)的来龙去脉,空即是不空,不空即是空,就是空不空如来藏,三个藏是一个东西,三位一体,这是一心三藏,全面介绍了宇宙世界的本来面目。一心三藏,一心为总,万法为别,互为总别,互别为别。大光明藏谁是谁,谁非谁。
    ——燕郊当门

           1. 师父以十一名相概念出世间语言,对圆实佛教本体论高度概括,使上中下跟机行人通过此十一要道不二法门,直圆通真心本来面目。可见师父良苦经营利生弘道之慈悲。

            2. 师父十一要道不二法门,可是与“十如是”遥相呼应。圆融,圆通,真心本体,“性,相,体”三位一体,此从前四要道从宏观以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展示。

            3. 中五要道以战术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从微观局部具体管窥,圆实本体如是力——缘起性空;如是作——双遮双照;如是因,缘,果,报——两种授记。论述圆偏不二,小大不二,体用不二。

            4. 最后二要道,可谓本末究竟,彰显否定之否定,对立统一,辩证思维,此也以法治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全局总体观对前九要道进行圆实本体概括总结,而华开莲现。又由本沦为末,终归究竟成佛极果,而瓜熟蒂落。其间之无量的渐进,比量与现量不二,相融相通,趋向圆满。
    综述。

            圆实本体之“性,相,体”经寂照不二,现性相一如,一多互用,体用双彰,为生佛一体。当下不二,非不二,随缘现二,现不二,即二,即不二。圆融,圆满,圆通,十法界宇宙万法本体无非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长沙当门

            万法    是一个念就是真,万法不是一个念就是假;真当下就是假;假当下就是真。这叫不二法门,叫真真如性。
    万法    是一个念叫真如,万法不是一个念叫假相,假相当下就是真如,真如当下就是假相。这叫真真如。

            由真真如变现出真如,变现出假相,变现出假心,变现出半真半假之心。这在讲绝待之法。讲对待之法:由空变成有,由有变成空。几千年以来,天上天下都停留在万法一念,万法一念本身是不对的!

            它只讲了万法就是一念,而没有讲,万法不是一念;而且没有讲出当下就是一念,当下不是一念;一念当下就是万法,一念当下不是万法。这叫不可思议的不二法门!!!

            虽然是强词夺理,但可以讲, 可以听懂,可以听明白。离即离非,是即非即:这两句话就是空不空如来藏。
    它是对即说离,对非说离。「离即」当下就是空。「离非」当下即是有。是不是讲空不空如来藏啊?所以这「离」字,是双遮双照。它离开了空,离开了有,是不是双遮?离即的时候照到空,离非的时候就照到有,是不是双照啊?
    所以「离即」当下就是双遮双照。双遮空有二边,双照空有二边。遮空照有,遮有照空。

            「是即非即」:就是「是即是非即」。「离即离非」是从体上来说明这个真心本来面目的特征;「是即非即」是从用上来说明这个问题。道理是一样的。

    「一切俱非」就是讲如,「一切俱即」就是讲是。这里「离即离非,是即非即」就是讲我,就是讲【如是我闻】。
    河南省西峡县黄石庵寺
              ——释当常

            不二法门,就是一个念,这一个念当下就是十法界万法,怎么不二法门,比如拳头和手掌当下是不是一个本体?你说它是一,它有两个相,拳头相和手掌相,你说它两个东西,是不是一个本体,所以我们真心本来面目,非空非有当下即空即有,随缘现空现有,一心三藏圆融圆满圆通,圆顿大法究竟了义,一实相印,真真如性。藏教法门执相昧性,通教法门执性昧相,别教法门执性执相次第三藏,但中道义,圆教法门非空非有,圆教中道,空有不二,性相一如,胜义中真胜义性。比如梦人表空相,在做梦的当下梦人见不到自己,虽然见不到自已,梦人就真实存在,梦境表有相,梦中梦到一切,有树木花草、老爸老妈、风云风雾,各种境界,既然梦境由梦人一念变现,梦人当下即梦境,梦境当下即梦人,梦人梦境不二,空相有相当下不二,都是当人当下一念心变现而已,佛法教育目的就是让我们从梦中醒来,回归真心本来面目,觉悟真理,无非都是阿弥陀佛自性智慧在示现表演而已。
                                                                                                                                                       ——天津当来

    不二就是万法真相,即绝待之楞严大定,如人以自已的手摄住自已的脖子使劲往他处甩,结果无处用力,因是一本体,宇宙实相是非-切,即一切,无所住而无所不住,非一切即会归一心,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七大皆是如来藏妙真如性,不从空来,不从自身来,不从他处来,皆由本来妙心中来,法尔如是,本来就是,即一切是指我们的妙心无所不包,无所不现,无所不是,万法当下自动现前,随众生心,应所知量,三昧之身无所不能,世界相续,众生相续,业果相续。归根结底,我们的妙心非一非三,即一即三,非真非不真,空即是色,色即是空,性相一如。
    ——北京石景山当门




    (3群)分享

            烦恼即菩提,这句话。在圆教的不二法门里,要观照为,烦恼即是菩提的当下(归于一心一念),烦恼也是烦恼,菩提也是菩提(妙用不一样)

            譬如一把刀子,可以杀人,可以救人。杀救都是同一把刀(不二),但是,妙用天壤之别(有二)。所以,圆教的不二法门是,不二的当下同时有二,次第圆融。

             我们经常会说,众生在烦恼,佛菩萨在菩提。而实际上,准确来讲,在释迦佛这样的境界里,是当体当下,证得,即是一切迷,同时是一切觉(正觉,正等正觉,无上正等正觉)。虽然一切迷,一切觉皆是,佛是住于,首楞严大定的境界里,一切了了分明,自在如意,任运而起一切大机大用。

           天地万法,不能说是一,不能说不是一;彼此之间,不能说彼就是此,不能说彼不是此,这是圆教的不二法门。所以口头禅说为,大光明藏中,谁也是谁,谁也不是谁。

            众生即佛,表不二,同体大光明藏。众生也是众生,佛也是佛。哪怕到了圆满佛的层次,也不能说是不二,也不能说是有二。

            你说有二吧,释迦佛也好,药师佛也好,都是安住心体大光明藏的,本体之本地风光里,自在如意。
            你说不二吧,各有各的愿力,各自示现的佛国净土,不一样,缘起不一样,佛号不一样,等等。
           总结来讲,圆教的不二法门,是如实认知到,大光明藏,在复杂中圆融,圆融中复杂的,真实情况也。
       —— 连云港 当胜

            不二法门,从文字上,故名思义,不能讲是一,也不能讲不是一;不能讲是二,也不能讲不是二;不能讲一是二,也不能讲一不是二。

            归根到底怎么讲呢?一当下就不是二,一当下即是二,叫不二法门。很难用世间语言、思维、文字表达,唯用智慧思维。辩证思维、逻辑思维都远远没达到这个境界。恩格斯说辩证法来源于佛教,佛教辩证法是圆满的,是超哲学的哲学。

            古今中外,到目前为止,对不二法门都没有解释清楚,只把大乘法讲为万法归一。若进一步分析就变成万法就是一(无分别,只讲对一半)而没二(分别)。

            万法既然都是一念变现,既然言变,就有彼此,就有无量,所谓无分别不妨分别。
            既然言现,就只能是一,所谓分别不妨无分别。
            一心三藏,一心为总,三藏为别。一心为总,万法为别,互为总别,互别为别。就互为总别而言本身就是不二法门,进一步提升到互别为别。

            法华道场恩师的主要功德就在于把不二法门讲清楚了。比如:苹果和板凳二者比较相差悬殊:一个能吃,一个不能吃。不能讲苹果就是板凳,也不能讲苹果就不是板凳,所以自古以来大乘佛法讲天地万法皆如来藏妙真如性这一理论,没有哪一法不是哪一法。但是我们在讲没有哪一法不是哪一法时,彼此的个别特征就已经现前。佛法讲一真一切真,一假一切假。如果讲一是真的,天地万法都是真的。这就容易造成执性昧相。

            自古以来,从分别法讲,讲《地藏经》、《金刚经》、《华严经》。一个是工具,各有各相,各有各用,但皆是我一一个心变现。既然是一个心变现,谁不是谁呢?所以不能讲苹果不是板凳。如果讲苹果就是板凳,连互为总别都沒有讲到,更谈不到互别为别,那就只讲到如来藏为总的层面,还要提升到互为总别,互别为别。正确讲法:

            苹果就是板凳(在相归性),苹果不是板凳(即性周遍,随缘显现)《楞严经》第三卷,佛陀从四科七大会相归性,即性周遍。

           先将五蕴归入空性;六入:六种思维心归入空性;六根对六尘十二处归入空性;由十二处互相作用而形成六识,六根六尘而形成六识心十八界归入空性。把四科(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从相上进行分析,归如真如本性,空性。又从七大解释怎样随众生心,应所知量,随缘变现。

            《楞严经》第四卷168字,从真如不守自性,一念无明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从四相无明,六粗相无明,开示出世界、众生、业果三相续相,解释十方三世十法界来龙去脉,从空出有。

            最后,空、不空、空不空三个如来藏,三位一体。离即离非,是即非即。全方位解释了不二法门。值得注意的是:对三个如来藏,容易落入执性昧相,一定要注意:万法(相)归一(性)是前提,万法已经存在了,怎样归一?一定要注意首尾呼应,讲空时一定是空不空。

            万法就是一个东西,没有先后次序,但讲时必须有先后次序。佛讲这个法时都感慨万分:
    【真非真恐迷,我常不开演】。世间万法,过现未就一个东西,无前后,因讲时有先后,我们就易执先执后。

    此一心三藏,总说为一心
    三藏即为别,万法即为别
    互为总和别,互为别为别
    非一非不一,非别非不别
    倘若说是一,一佛成就时
        一切皆成就,能有此事乎?
    若说不是一,一佛成就时
        他人永不成,能说此理乎?
    倘若说不别,佛菩诸圣贤
    情无情诸凡,万类炽然异
    倘若说有别,圣不多一丝
    凡不缺一毫,四大五蕴同
    梦人与梦境,不二法门
    拳头与手掌,不二法门
    佛菩与众生,不二法门
    一心与三藏,不二法门
    ——廊坊当真(左开)
      不二是对二讲不二,从文字讲不能讲一,也不能讲不是一,不能讲二也不能讲不是二,即一即二,非一非二,是名不二。

      二是从相上讲有二,有三……有无量的无量……,比如我讲阿弥陀佛,在没有讲之前在不在,一定在,否则我讲不出来,在哪里?在心里,这心只一个,而且还无形无相的,看不见摸不着,用空表示,讲出来的阿弥陀佛有声音有字形,这是有形有相的,我不但会讲阿弥陀佛,还会走路穿衣吃饭,干活发明创造等等等等,这相有无量,用不空表示,这讲出来做出来想出来的一切万法,当下就是那个无形无相的心,这不空当下是空,空当下是不空,这不二就是一心三藏,二当下就是无量,是非二非无量,即二即无量,二与无量当下即是一即是心,一当下即是二即无量,是非一即一,就是真真如也,此不二法门也,没有谁不是谁!明白此理妙用无穷,解脱自在,离苦得乐!
          ——释当妙


    (4群)分享

    在如来藏中本来就存在有两个相,不能执相味性,也同时不能执性昧相。
    性:空如来藏为法身,比如昨天讲的电脑坏了,内存在的资料在不在呢?在,而看不见。(在同时也包括三藏)
    相:不空如来藏为化身,指显现出的一切万法,各各作用不同,碗与饭就是两个不同的作用。(当体皆空,知妄即真,碗就是饭,饭即是碗)
    性相不二:空不空如来藏就同是一个东西,真真如性在作用。不能说一也不能讲不一,空当下不空,不空当下空,即真即妄,相互圆融空不空如来藏。
    全真全妄妙如来。
    ——破天僧
      
          不二法门。让我们用辩证思维这一世间人的认知来进而进入佛法的妙理妙义。佛法中,有时间必有空间,必有万法。不二法门恰似非纵非不纵,非横非不横,对立统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就是我,我就是你,你还是你我还是我,看似矛盾,确实要用智慧来观照,进而体会如来藏为总,互为总别,互别为别。扎扎实实的与万法融为一体,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太原当教

           所谓不二,前提是有二,二代表无量,其次,二当下是一,无量的分别对立当下是一,一当下是无量的对立分别,一即无量,无量即一,既不执无量,又不执一,圆融圆满,辩证统一!

            比同一枚硬币,不能说它是一,因为有两面,也不能说它是二,因为还是一枚硬币,一体两面,非一非二,即一即二,二当下是一,一当下是二!

           或如拿手好戏,拳即掌,掌即拳,拳非掌,掌非拳,拳掌即手,拳掌非手,总是总,总是别,别是别,别是总,互为总别,互别为别,太过绕口,当细观照!
                  ——太原当宣

           这个不二法门讲起来很微妙,不能讲是一,也不能讲不是一,不能讲是二,也不能讲不是二,不能讲一不是二,也不能讲一就是二,只能讲一当下不是二,一当下即是二,这叫不二,都知道万法一念变现,变就有无量,现就是一,因为是一个东西现出来的。如来藏一心三藏,一心为总,三藏为别即是万法为别,而且互为总别就是不二法门,进一步提升到互别为别,一心三藏的功德就是要把不二法门讲清楚,打个比方说一朵鲜花和牛粪在相上就不能讲是一个东西,但确是我们一个心变现而己,才知道谁不是谁呀,知道鲜花就是牛粪是在相见性,鲜花不是牛粪叫即心周遍,随缘显现。

           楞严经在四科七大会相归性,四科是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五蕴是受想行识这五蕴皆空,归于空性,六入是讲我们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思维识心,对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十二处互相作用成为六种意识心叫十八界,把四科七大从相上种种的分析归入到我们真如本性空性,随缘显现。

            佛又从地水火风空见识这七大来解释怎样随众生心应所知量随缘变现,把森罗万相会归为如来藏空如来藏。
    168字是从四项无明和六种粗相开示出世间,世界相续、众生相续、业果相续这三相续来解释十方法界来龙去脉,从空出有来解释不空如来藏,从空、不空、空不空三位一体详细诠释了宇宙全部的本来面目。

            所以我们都知道了万法就是一个东西,没有先后次序,但我们讲时还必须要有先后次序,必须要有彼此分别,从分别中才能讲清楚无分别,到究竟之法,所以说万法就是一个东西,这一个东西当下又什么都是,明心见性之人就知道一切万法万相都是一念心的全体随缘所现,这就靠我们用辩证思维自性智慧去活学活用,圆融一切万法相,恩师的详细开示受益匪浅,无比感恩!浅谈到此敬请圆融。
    ——牡丹江当芳

            《不二法门》这个不二法门呢,我们先从文字上,打官腔来分析:不能讲是一,也不能讲不是一。(即一非一)
    不能讲是二,也不能讲不是二。(即无量非无量)不能讲一不是二,也不能讲一就是二。(即一即无量,非一非无量)。归根到底就是讲,一当下就不是二,一当下即是二,叫不二法门。(无量即一,一即无量。一切即一,一即一切。)
          如来藏就是一心三藏:代表真真如性。(代表4)
           一心为总三藏为别~代表真空~空如来藏,法身佛,无相之实相。(代表1)
           一心为总万法为别~代表妙有~不空如来藏,化身佛,无不相之实相。代表(2)
           互为总别,互别为别~代表真空妙有~空不空如来藏,不空空如来藏,报身佛,无相无不想之实相。(代表3)
           互为总别而言本身就是不二法门。再进一步提升到互别为别。

            讲123如来藏分别法,就是为了讲这个(4)无分别法(即真真如性)。不讲123没有办法开示悟入到这个(真真如性4)上来,所以啊,真非真恐迷,我常不开演。所以这个不好讲,简直是太妙了。
    ——尚志當祥

            “不二法门”弟子的体悟:如来藏为总,即阿弥陀佛。一心三藏。一心为总,万法为别。比喻一张白纸,白纸表“空”智,表阿,一切智。纸上的各种不同的字,画,表不空智,差别智,表弥陀。白纸和文字当下就是一体,叫一切总智,即空不空如来藏。明白此理就是明心见性。(分真即佛)互为总别:在相上有不同的差别相,无量的差别相,都是一个真心随缘显现,即然都是一个真心所现,它当下就是真心,叫一真一切真,哪一个不是哪一个,互为总。互为别,哪一个又不是哪一个。互别为别:不能说它是一,也不能说它不是一。随心应量,都是这个心随缘而现。叫不动道场,周遍法界。一个心可以随缘现无量法界,无量法界当下就是一个心。叫不二法门,叫空不空如来藏。三空一体,即“一心三藏" “不二法门”就是宇宙世界的本来面目。没有先后次序,随缘而现。但我们总得一句一句讲,否则没有办法开口。
    一一浙江当悟

            实际上没有哪一法当下不是不二法门。包括行住坐卧以及一举手一抬足。首先还是以分别法讲不二法门与一心三藏,如是我闻,五蕴皆空,无量等名相对应,之后用打比喻的方式圆融法理法义。
    不二法门的二对应:不空如来藏,是,五蕴,量。
    非二对应:空如来藏,如,皆空,无。
    不二对应:空不空,如是我,五蕴皆空,无量。

           下面打一比喻说明为什么不二法门?比喻我们有情无情是不是都是地水火风同一种元素啊?比喻(一)。即然是一的话是不是说明没有谁不是谁啊!没有哪几个不是哪几个啊!没有哪一部分不是哪一部分啊!没有哪几部分或哪一个不是总的一啊!互为总别,互别为别,互别为总等等。即然是同一元素为什么有男女老少,大小内外,有情无情呢?因为我们的用心不同,配料不同。从而成就世界相续,众生相继,业果相续。比喻(无量)。即然是无量的话你就不能说它就是一啊!那么到底它是一还是无量呢?不能说一,也不能说不是一。不能说无量,也不能说不是无量。所以我们把它说为非一非无量。即一即无量。因为变就是无量的,因为现就是一。这个一也是方便说!就是一个念在随缘变现而已!故说为(不二法门)。明白这个道理为觉为闻。(分真即佛)。无修无证,不立阶梯。真是三根普被,利顿全收啊!要想成极果如来,那就悟后进修!你说妙不妙!不圆融之处请师父大德们指导!
    ——青岛释妙辉

           首先师父从文字上进行了开示。不二法门就是不能讲它是一,也不能讲它不是一;不能讲它是二,也不能讲它不是二;不能讲一是二,也不能讲一不是二。归根结底:一当下就不是二,一当下即是二。这叫不二法门。

           其次就互为总别而言,本身就是不二法门。这个法很难讲,唯有用智慧来悟!当前逻辑思维辩证思维远远没有达到解释不二法门的境界。恩格斯说:辩证法最初来源于佛教,恩格斯认为佛教的辩证法是最圆满的。从这个角度出发呢,习主席做出指示:佛教界要做好解经工作,注重新的解经成果。深入挖掘教义教规。古今中外乃至天上地下到目前为止,这个问题都没有解释清楚。一些高僧大德谈到佛法就是万法归一,天地万法就是一人一念变现。这没有错!但是在进一步分析阐述中,就只变成了一,而没有了二。万法既然一念变现,那么变就是无量,就有你我他,就有彼此;而现,就是一。即万法由一所现,心现识变。心就是真心,空如来藏,识变就万法,不空如来藏。空如来藏不空如来藏当下就是一体,就是空不空如来藏。一心为总,三藏为别,一心为总,万法为别,互为总别。

           第三,举例子讲解不二法门。苹果与板凳。从苹果板凳的作用不同而说为二,但是呢,二者又都是一念变现的,都是四大和合,又是一。所以这也是不二法门。

           第四,从四科七大开示不二法门。佛陀从四科七大,把万法会相归性,即性周遍。又从七大解释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再一次把森罗万象会归如来藏妙真如性,就是讲的空如来藏。之后佛又从168字开示怎样从四相无明,六种粗相,世界相续,众生相续,业果相续,这三相续相来解释十法界的来龙去脉。这就是从空出有,讲不空如来藏。最后呢空、不空、空不空三位一体,全面揭示宇宙世界的本来面目。这就是对不二法门的圆融开示。

           第五,目前在修行人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只讲万法归一,而忽略了万法。千万注意。这样的话,就滑落到执性昧相的境界。一定要即讲万法归一,还要讲 一 现万法!
    天地万法就是一个东西,当下还就是无量的东西。当下就是一不是二,当下是二即是一。
    ——通辽当成

    (6群)分享

            不二法门:一当下就不是二,一当下即是二,这个法很难用世间的文字来归纳表达,唯有用智慧思维,万法既然都是一个念变现,变就有无量,就有彼此,就有你我他,现只能是一,只能是一个东西现出来的,一心三藏,一心为总,万法为别,如来藏为总,万法为别,互为总别,互别为别。 既然是一心变现万法,就不能说谁不是谁,苹果就是板凳,这叫会相归性,苹果不是板凳,这叫即性周遍,随缘变现,从师父慈悲的笑声中,弟子感觉到师父的无奈,感悟到诸佛出世的本怀,真非真恐迷,佛都不常开演,万法本就一个东西,很难用言语去讲,但不讲又没人能成佛,所以,我们只能通过标月指去体悟真心本来面目,千万不要分别名相不知休,死在文字相上!
    圆顿教,勿人情,有疑不觉只须争,不是修者逞人我,修行恐落断常坑!
    ——青岛平度当弘
    不二法门:

           佛陀用方便法次第法,把众生由浅入深的次第引导到究竟法,即不二法门第一议谛法,不二法门,不二你不能讲它是一,也不能讲不是一,不能讲它是二,你又不能说它不是二,不能讲一不是二,又不能讲一是二,因为一的当下就是二,二的当下就是一。我们的真心它是一法不立,没有分别没有对待,它是绝待之法。老法师又有更深入的开示,万法皆一念变现就变成就是一,变就有彼此有无量,有你我他,是非好坏了,有分别对待了,现只能是一个东西变的,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如来藏为总,万法为别,互为种,互为别,互别为别,互为总就是不二法门。

           比如说手掌和拳头,拳头表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手掌表无量的万法,拳头为总,手掌为别,手掌当下就是拳头,拳头当下就是手掌,你不能说拳头是手掌,各有各的用处,你又不能说拳头不是手掌,手掌的当下就是拳头,拳头的当下就是手掌真心(通教境界)非一即一可随缘现一,非二即二,可现二,它离一切相,当下即一切法,一真一切真,一假一切假,真心是真的,万法也是真的。叫不二法门。
    ——吉林松原长山镇当化
    不二法门:

            从文字上讲,顾名思议,不二法门,不能讲是一,也不能讲不是一,不能讲是二,也不能讲不是二,不能讲一不是二,也不能讲一就是二,归根到底一当下就是二,一当下就不是二,叫不二法门。很难用世间语言表达,唯用智慧思维观照。古今中外没有人解释清楚,恩师根据习主席讲话精神,与时俱进,做好解经工作,深入挖掘教义教规,把《法华经》《楞严经》真实的如来藏法理法义解析公之于众,高僧大德的说法万法归一,天地万法都是一个念变现的,总的说没有错,但解释的过程中变成只有一,而忽略了二(有形有相的万法)的真实存在,变成万法就是一,我们想一想,即然万法都是一个念变现的,变就有无量,就有彼此,就有你、我、他,现只能是一,只能一个东西现出来的,一心三藏,一心为总,三藏为别,一心为总,万法为别,而且互为总别,互别为别,就互为总别来讲就是不二法门,在提升到互别为别,要从这个角度来理解,把不二法门讲清楚。比如苹果和汽车,这两者截然不同,不能讲苹果就是汽车,不能讲苹果他不是汽车,所以自古以来大乘佛法如来藏这个理论,没有人像恩师这样讲的清晰明白。佛法讲一真一切真,一假一切假,真正明白了如来藏的道理,哪一法都是大乘法。正确讲苹果就是汽车,这是一,叫在相归性,第二苹果不是汽车,这是即性周遍,随缘显现。
    一一长春当法




    (7群)分享

    不二亦非一。
    纯纯当下是。
    于理不执着。
    于事不昧惑。
    ——大连开发区当开
    对不二法门的理解:

            从《楞严经》三、四、五卷分述了四科七大,即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地、水、火、风、空、见、识都归入到本如来藏妙真如性。有形有相的天地万法即是由无形无相的真心本性遇缘之所变现。有形有相的万法当下就是无形无相的真心。拳头、手掌就是整个一只手,手掌的当下即是拳头,拳头的当下即是手掌。用智慧观照苹果与板凳,苹果是好吃的水果,板凳是用来坐的工具,不能说它俩是一,也不能说它俩不是一,不能说它俩是二,也不能说它俩不是二,说一都是地、水、火、风所组成,说二,它俩的形状、用途不一样,也就是随众生心应所知量的问题,需要吃苹果就现苹果,需要坐板凳就现板凳。总的来讲就是非一即一,非二即二,即不二法门。如来藏为总,万法为别。互为总,互为别,互别为别。   
    ——北京密云当宝

            用做梦打比方,梦人是一、梦境是无量,梦人梦境是一,你讲是一的话,他当下就是无量的梦境,所以不能讲是一,也不能讲他不是一,不能讲他是无量也不能讲不是无量。也可以讲他是一、也可以讲他是无量,因为无量当下就是一。即然都是一、就是没有哪一个不是哪一个、没有哪一个不是哪九个、九个当下就是一百吨大米丶一百吨大米当下就是两堆狗屎、两堆狗屎当下就是三棵树、三棵树当下就是孙吾空。所有的一切的一切都是一个念在变现。这就是不二法门。
    ——北京怀柔当道

       “不二法门”就是诠释“一心三藏”的法理妙义,揭示宇宙人生的本来面目,即是“如是我闻”。

       “不二法门”就是对“二”说“不二”。“二”是有形有相的万法,是“空有不二”中的“有”;“性相一如”中的“相";“一心三藏”中的“不空如来藏”;“如是我闻”中的“是”。皆为是即非即(在有非有,在相非相,在不空非不空,在是非是)。会相归性,万法皆一真法界,皆如来藏妙真如性。

      “不二”即是“空有不二”中的“空”;“性相一如”中的“性”;“一心三藏”中的“空如来藏”;“如是我闻”中的“如”。皆是离即离非,皆一个人,一尊佛当下一念而已,万法皆我。明白了,通透了,通达了义,就是“如是我闻”,就是在诠释“一心三藏”的法理妙义。



      “ 二”与“不二”皆一体,在“二”非“二”,在“不二”非“不二”,现“二”现“不二”。“不二法门”离即离非,是即非即,就是唯一佛乘。
         ——齐市查农当开
    “不二法门”心得体会:

          “一心”就是我们的一个念。这一个念当下就是十法界万法。万法即一个念,一个念即万法。也就是“不二法门”。
           如拳和掌:拳头和手掌当下是不是一个本体。你说他是一,他有两个相,拳头和手掌相。你说他是两个东西,却是一个本体,这就是一个念,叫“不二法门”。

    “不二法门”就是不对立。
           人有两只手,两只眼睛,两只耳朵,两个脚,你说他是二吗?他两都是谁的?都是你的。不能讲是一,也不能讲不是一;不能讲是二,也不能讲不是二;不能讲一不是二,也不能讲二不是一,一当下即是二,二当下即是一,也即是一心三藏。如来藏为总,万法为别,一心为总,三藏为别,互为总别,互别为别,没有谁不是谁。我们都是一个大光明藏。不对立,不分别,也就是“不二法门”。

              性相一如,空有不二,空即是色,色即是空,地道的不二法门。

              一心三藏即首楞严大定即不二法门。其实就是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非一非三,即一即三,随缘现一现三。当下即不二法门!
       ——北京当祥
    (8群)分享

    分享不二法门(苹果与板凳):

            心现苹果与板凳,板凳、苹果、心一性。苹果是苹果,板凳是板凳,随缘显相来应供。执着苹果是板凳,执性昧相一法门。执着苹果非板凳,执相昧性二法门。妙用苹果当下是板凳,苹果当下非板凳,不二法门道尽天地万法一颗心。
           ——内蒙古巴彦淖尔五原当法  
    分享不二法门:

            佛來世间的真正目的就是让我们认识天地万法的来龙去脉,《楞严经》讲明了天地万法就是真心一念随缘变现,所以佛法叫不二法门。不二就是对二说不二(非一非二,即一即二),从而不二法门充分体现了佛法是最圆满的辩证法。

            楞严经第三卷佛将四科七大会相归性,这就是告诉我们无量即是一(即一)。佛在第四卷通过168个字讲清真心怎么变现万法的,就是讲明一即是无量(即二)。既然是变就是无量(非一),既然是现就是一(非二)。
    圆顿大法就是讲明了如来藏为总,万法为别,互为总别,互别为别!
    ——盘锦当扬

            《心经》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语石破天惊!佛法是不二法门,是对立和统一。在相上千变万化,森罗万象,在性上是绝对的统一的。智者大师云“听经,讲经,读经,会相归性就是修行”!不会相归性,不能解脱,不能圆满,不会性向相我们不能度众生,在度众人的过程就是圆满自己。!佛法就是要离一切相,即一切法,即一切法离一切相。性相一如,拳头和手掌是一个东西!
    ——海口当婵

    “不二法门”有感:

    1、天地万法皆一人一念之所变现,变出来的万法万相就是有千差万别,方便说成是二;可是在性上呢,都是共一个心一个念。所以不能说万法万相是一或是二,不是一或不是二。万法万相非一非二的当下即一即二。
    2、万法万相(不空如来藏)与真如(空如来藏)一个是有形有相,一个是无形无相,方便说为二;但是万法万相与真如当下就是一个心的随缘变现。所以不能说真如(空如来藏)与万法万相(不空如来藏)是一或是二,也不能说它们不是一或是二。
    “不二法门”是对一说非一,对二说非二!一也好,二也好,无量也罢,都是方便说,都是我们的妄想执着分别,哪有什么一和二?都是一个心的随缘变现。说一都已经落入分别,但是不方便说也开不了口讲这个法呀。
                                ——信阳当慧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