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20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习分享六大思维——十一要道之"一心三藏"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萌哒
    2023-7-2 08:28
  • 633

    主题

    1233

    帖子

    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1240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8-10 08:37:4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从六大思维,辩证佛教与各教 ——探讨中国特色佛教系列报道之五

    以下是法华弟子心得体会分享,不圆融之处请以恩师讲记和开示为准

    (1群)分享

    分享恩师开示一心三藏心得体会:

    一心三藏的真实含义,法法皆是一心三藏。
    比如阿弥陀佛,是一心三藏。
    阿就是空如来藏,陀就是不空如来藏。
    阿就是陀,陀就是阿,即空不空如来藏。
    弥:思维心力,眼睛看不到,也叫空如来藏,但是呢,能够感觉到,可以说为不空如来藏,在六大思维里把弥说为半空藏,说为空不空如来藏。

           无量的天地万法,没有哪一法不是一心三藏。大至天体,小至一根草叶缕结,一根头发丝皆为一心三藏。
    通常讲万法一念变现,也可以说为空如来藏变现一念心再变现出万法无量的天地万法。天地万法是总如来藏,任何一个个体的法,当下又是总如来藏。这是圆教的境界。

            传统的说法,由真如不守自性,一念无明而有万法。是别教的分别法。由空变现出一念无明,再变现出不空如来藏,有先后次第。当然理解到别教通教的境界,当下就能理解到圆教的境界。这一个念,一个心,当下就是三个如来藏。无地万法都是一心三藏,没有先后次第。用语言来表达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可以随缘变现为空,变现为不空,变现为空不空。空即不空即空不空。每一法都是一心三藏,各种原料本身也是一心三藏,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地水火风空见识哪一法都是一心三藏,原料具足,大家都一样,只是我们怎样搞配方的问题。我们来世是一个人肉团,还是一个狗肉团,还是佛菩萨的肉团?就看我们怎么样用心。配方只是在于原料的性质、质量、数量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果报。什么果报都是一心三藏。佛是一心三藏,黄金白银是一心三藏,臭狗屎、垃圾堆也是一心三藏……只是存在里面各种原料的性质、数量不同,而呈现不同的果报。因报应丝毫不爽啊!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就看我们怎样自在的把握这个心。
                   ——眉山当开
    学习“十一要道之 ‘一心三藏’”心得分享:

            传统的说法“真如不守自性,一念而有无明”,由空如来藏变现一念无明,再变不空如来藏是有先后次序的,这是别教的境界。而圆教, 一念一心当下就是三个如来藏,随缘变现空、有、空不空,没有先后次序。天地万法没有哪一法不是一心三藏 。

            阿:空如来藏; 陀:不空如来藏。 阿就是陀, 陀就是阿 ,就是空不空如来藏, 三个如来藏就是一个如来藏。

            弥:①有形有相,有动相,为不空如来藏。 “弥”也是“阿”空如来藏变出来的,也是空不空如来藏 。②我们的精神活动有思维、 动作、形象,我们能感受到,故为不空如来藏 ;但是用眼睛看不到,故为空如来藏;所以单独说为空不空如来藏或半空如来藏。

    双遮双照:遮与照从对立的角度理解

            阿弥陀佛:在“阿”(空如来藏)遮住了“弥陀”(不空如来藏),在“弥陀” (不空如来藏)照出了“阿” (空如来藏)。

            如来:在“如”(空如来藏)遮住了“来”(不空如来藏),在“来” (不空如来藏)照出了“如” (空如来藏)。
    看电影时,看不到荧幕:电影遮住荧幕,由电影照见荧幕。 荧幕-空如来藏,电影-不空如来藏,电影与荧幕不二就是空不空如来掌。

            舒拳为掌 ,看不到拳 :手掌遮住拳,由手掌照见拳,拳-空如来藏,掌-不空如来藏,拳掌不二为空不空如来藏。
    讲话前,语言文字声响存在而无形无相,由这个无形无相遮住了语言文字声响相而又能照见语言文字声响相,为“阿”、为“如”、为空如来藏 ;讲话时,由语言文字声响相遮住了无形无相而又能照见无形无相,语言文字声响为“弥陀”、为“来”、为不空如来藏;讲话前后不二,“阿弥陀”、“ 如来”、空不空如来藏。
    吃饭穿衣走路、鸡飞狗跳、亦复如是。
    ——拉萨当传
    恩师开示:(十一要道之“一心三藏”)心得体会

           阿弥陀佛对应一心三藏。
           阿,无形无相,如如不动,不生不灭,性具本然,空如来藏;
            陀,周遍尽虚空法界一切有情无情,都是不空如来藏;
            阿就是陀,陀就是阿,就是空不空如来藏。
            弥,精神、思维心力为动相,为不空如来藏。起心动念看不到,又是空如来藏。也是空不空如来藏,所以叫半空如来藏;
           弥,是动相,这个不空如来藏也是空如来藏阿变出来的,当下即空不空如来藏。
            所以阿也是空不空如来藏,弥也是空不空如来藏。陀也是空不空如来藏。三个如来藏都是一体,一心三藏。
           双遮双照,在阿就遮住了弥陀,在弥陀就遮住阿。在阿照见本有的性具功德,明心;在弥陀照见事造功德,本来是性具功德,见性;

           看电影,只见影像不空如来藏,弥陀;不见银幕,空如来藏,阿。银幕影像一体,空不空如来藏,三藏一心,一心三藏,阿弥陀佛。

           以金作器,器器皆金:各种各样的金器即不空如来藏;在器不见金,金即空如来藏;金、器一体,当下即空不空如来藏;千姿百态的金器都是一人一念设计创作制作出来的,天地万法唯心现识变,三藏一心,一心三藏。
            百川归海,海无满波,浮沤生灭。

       “譬如澄清百千大海,弃之,唯认一浮沤体,目为全潮,穷尽瀛渤;”只见波浪浮沤,不空如来藏,不见大海,大海为空如来藏;每个波浪浮沤本来就是大海,空不空如来藏;三个如来藏就是一个本体,一个心一个念,即一心三藏。

           说话吃饭穿衣走路、鸡飞狗跳、黄金白银狗屎,没有哪一法不是一心三藏,一粒微尘一片风一滴雨没哪一样不是一心三藏,无量的天地万法,每一法都是一心三藏,无量的天地万法也是一个总如来藏。任何个体单位的一心三藏,也都是总体的一心三藏。
           一心即作为空如来藏变出了一个念,再变现万法,这是分别说。天地万法当下就是一个心一个念。一个念一个心当下就是三个如来藏。

           都是一心三藏,但是随心应量。各种原料本身也是一心三藏,只在于原料的性质质量数量的不同,而呈现各种不同的果报。所以命自我立,都是应供。
    ——济南左开
    分享恩师开示【十一要道】之一心三藏学习体会:

            一心三藏是宇宙间究竟永恒实相,唯一绝对真理。天地万法没有哪一法不是一心三藏,即个体即总体的全身本心,法尔如是。

    一、从名相上看,通过阿弥陀佛即能悟到一心三藏,阿弥陀佛即是真心本来一心三藏:

    1、首先看阿和陀,阿表空如来藏,陀表不空如来藏,阿就是陀,陀就是阿,就是空不空如来藏,不空空如来藏,三个藏当下是一个东西。
    再看弥,弥为空现,思维能动为不空,即空即不空;同时,此思维心力,我人与他皆不能见,为空;虽不能见,我人却有真实存在的感受,为不空;空即不空,不空即空。
    当下当体即阿即弥陀即阿弥陀,此心即空即不空即空不空,三位一体,是即非即。

    2、再从双遮双照,看真心本来面目,遮照同时非相非性,现性现相,非遮非照,现遮现照,遮照同时,与阿弥陀佛对应,诠释一心三藏:
    在阿就遮住弥陀,在性见相,在弥陀照出阿,在相见性,显阿遮弥陀、显弥陀遮阿当下即阿即弥陀,性相无碍,性相一如。

    二、打个比方来看,十法界森罗万象皆在解说一心三藏。生活中的万事万物皆能用一心三藏来诠释:比如我们去看电影时,只看到电影,沉浸情节变化与形相,而看不到银幕,虽然看不到,银幕却当下就在,银幕就是阿,是无形无相的空如来藏;电影就是弥陀,是万法万相不空如来藏;银幕即是电影,不空空如来藏。三个如来藏没有哪个如来藏不是哪个如来藏,没有哪个如来藏不当下即是一心三藏如来藏。

           方便说一心,作为空如来藏变出了一个念,再变现万法,究竟说这天地万法当下就是一个心一个念。一个念一个心当下就是三个如来藏。

    明达此理,万法即是随各自心,用料配比,质量数量应供当下,世界因果,妙用一心三藏。
    ——莱阳当开
    分享恩师开示:

    【十一要道】之一心三藏心得体会……
    “一心三藏”……“一”指绝待的一,万法没有第二个心,万法共此心变现,所以称“一心”,为万法来源之处,叫“心体”、“彻法底源之真心”。既然是绝待心体,其特征就是“体不变”,离空离有,虽然体不变,但不妨碍随缘现妙用,叫“不变随缘”,因而是“离空离有,即空即有”。

    佛出世,就是为开示此实相真理,令众生悟入此理,
    由凡夫知见往生至诸法实相(佛知见)。
    佛49年讲法,即为引导众生入“如来藏”体,而《楞严经》正是直指此心体。
    将如来藏简述为“一心三藏”。绝待之心体,离空离不空、随缘现空、不空、空不空(空即不空),而三个如来藏不离一心变现,一心当下即三藏,三藏当下即一心。
    ……
    以上仅为抛砖引玉方便接引初学有缘,详解体悟 一心三藏,需按恩师讲义潜心专研《楞严经》。
    ……
    ——通州当扬
    分享感悟:

            当真正明白了一法,那么一通一切通。真如乃至通教别教,当真正懂得了,没有哪一法不是圆教。所谓引导法,名字相当下就是真实法,十方佛土唯此一乘,无二亦无三,方悟一真一切真,有一个方便有一个假就全假,这个法要命,要真正面对,来不得一丝丝差不多,似是而非,自以为是,当然即使如此也是一心三藏,因用心配比不同果报不同,天上天下无量的分别没有一时一事一处不是一心三藏!是为究竟处!

           由于习气不自觉知的二元对立,导致各种执着,一念反观,无一法不圆满。明白了这个道理没有一丝挂碍,没有东西可执,歇即菩提。以次第引导讲解时,再也不会落入次第,而圆通一切语言文字,不会以分别妄受于人,尤其在空有二相上,从根本不再执着对待,这很关键。

        如此菩提心,纵行一切,是名佛业。
                              —— 长春当教

    学习“十一要道之 ‘一心三藏’”心得分享:

            一心三藏为佛法之命脉,宇宙人生天地万法之真理实相。传统的说法“真如不守自性,一念而有无明”,由空藏现一念无明而有万法万相,在次第上属别教境界。而圆教, 一念当下即三藏,随缘现空、有、空不空,而且十法界所有天地万法没有哪一法不是一心三藏 。

            例如:大地为空藏,随缘显现花草树木、高楼大厦、人鬼畜牲等不空藏。可是大地之中分不出你的我的他的路,更分不出牛马猪羊的路……但是大地性具一切万法功德(法身、空藏),大地之上的一切万法(化身、不空藏)。大地含藏万法,遇缘则显现出万法,而万法以性俱功德藏于大地,否则也无法立于或生长于大地之上。因此空的当下即不空,不空的当下即空,空即不空即空不空,不空即空即空不空,没有哪一个不是哪一个。

            在《楞严经》中有“世尊,顶放百宝无畏光明,光中出生千叶宝莲,有佛化身…”。佛肉身示现已是化身佛,这里以肉团身表法身、空藏,而头顶表报身半空藏,顶上莲花有佛化身表化身不空藏。所以,佛的三身当下一体,空、不空、空不空不过是随缘显现罢了。
            阿:空如来藏1; 陀:不空如来藏3。 阿即陀, 陀即阿 ,就是空不空如来藏, 三个如来藏即是一心三种状态或是特征。
    弥:半空半不空藏,指我们的精神、思维、 起心动念、有弥漫充满之意(周边法界),亦然有动了,但是看不见摸不着,所以称之为胜义色法,故曰半空藏2。

            例如:手机为空藏1,随着起心动念的缘2想起打电话,现出了语言声音文字相3。

           真心本具一切,要现什么,是现佛现菩萨还是现鬼现畜牲,就在于起心动念2上下功夫,现佛需是刻骨铭心一心三藏,转识成智;现三恶道,就是用心在贪嗔痴慢疑上;而明心见性的大菩萨,则是随念入无量色身三昧,随缘现鬼现菩萨现泥巴瓦块现人度化众生。所以讲哪里不是一心三藏,哪一法不是一心三藏,随捻一物无非诸佛法身真常。
           再从双遮双照这个角度来看:遮与照是对立的,一体两面
           阿弥陀佛:在“阿”(空藏)遮住了“弥陀”(不空藏),在“弥陀” (不空藏)照见了“阿” (空藏)。
    例如:不看手机时,即遮住了万法万相(抖音、微信、百度等)而同时照见空;拿上手机,无论是打电话还是看手机,即照见了不空,而遮住了空。因此遮照不二,遮当下即照,照当下即遮,随缘现遮现照而已。
    真理实相就是一个客观存在,所以地藏禅师讲“若论佛法,一切现成”。
                 ——西安沣东当开
            分享论文“十一要道”之一心三藏:

    一、空不空如来藏有两种讲解。第一种传统说法,阿:空如来藏,陀:不空如来藏,空即不空即空不空如来藏,空不空如来藏也是有形象属于动相,所以也可以作为不空如来藏。三个如来藏为一体,既然是为一体,意味着从根本上来讲三个如来藏中任何一个都是空不空如来藏。第二种讲解,弥本身就是空不空如来藏。弥作为精神思维活动,我们能感受到它的存在,但又看不到思维,所以说为空不空。

    二、任何一法都是一心三藏,仔细观照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可以打许多的比方。   

    三、传统讲法如楞严经168个字所讲空如来藏一念妄动变现出花花世界都是次第说,这样的说法为别教有先后顺序。例如九相无明任何一个无明也是一心三藏,明白这个道理之后,你讲转相无明变现空如来藏也都对。真实是一念当下三个如来藏。

    四、为了让别人听懂,在具体讲解一心三藏的时候,硬是给拆成空、不空、空不空来讲解。所以我们这样讲解之后,不能落入次第三藏,这三个当下是一体的,没有什么先后顺序,任何一个如来藏都是一心三藏。所以,次第三藏进行引导归入一心三藏之后,我们不要再落入、执着次第三藏境界,因为那不是圆教境界。自己不落入次第三藏不代表我们对不懂的人不讲次第三藏,因为别人也跟我们自己当初一样,不借助次第三藏,会听不懂乃至误解。

    五、明白了一心三藏,其它的话都成了多余,剩下的事就是“破除”习气搞好配方、弘法度生。
    怪不得法华经被说为“甚深微妙难解之法”。
    怪不得法华经说“无能问者”。
    怪不得法华经说“吾当为汝分别解说”还得靠分别法解释,以分别法导入究竟法。
    怪不得楞严经说“要当选择戒清净者第一沙门以为其师,若其不遇真清净僧,汝戒律仪必不成就。”修行人若没有明师作为师父去指导,你的心戒没有办法圆满成就,理不明,戒难持,而唯有受持心戒才是圆满无漏的,所以不明理的修行人一定有漏之戒。
            —— 大连当莲(左开)      
                   
    分享感悟一心三藏:

      群里在恩师没有讲法之前,不显一相,却含藏万法万相,即空如来藏。当下具足一心三藏,含而不显。
      在群里讲出来的语言相、文字相、顶礼相等等各种形相即不空如来藏,在相即具一心三藏,显而含藏。
      在讲出和没讲出时,皆由思维力驱驶即空不空如来藏。即具一心三藏,空有不二。
      天地万法皆是如来藏性,唯一人一念变现。
      ——巴彦淖尔市左当门

    (2群)分享

    学习恩师“十一要道”之【一心三藏】心得体会:

            三藏十二部经之总纲即《法华经》《楞严经》。《法华经》《楞严经》之总纲即【一心三藏】!【一心三藏】可谓【醍醐精华】!重中之重!乃成佛根本!闻即往生!当下成就!非大善根基之人而不可遇也!

    【一心三藏】名相概念,可对应【阿弥陀佛】【如是我闻】及恩师所讲【1 2 3 4】之等法。都是表宇宙天地万法本来面目。前面已解,不再重复。
    【一心三藏】即:【空如来藏、不空如来藏、空不空如来藏】。

    【一心三藏】可从【别教次第三藏】和【圆教一心三藏】来介绍:

    1【别教次第三藏】的说法:

    真如不守自性一念而有无明。由空如来藏变现一念,一念变现无量万法。它有次第性,此为权教不究竟不了义别教之法。

    2【圆教一心三藏】的说法:

            一心当下可现【空如来藏】【不空如来藏】【空不空如来藏】。一心当下即是三藏,三藏当下即是一心。比如孙悟空代表一心:孙悟空变空变有,变茶杯,变苹果,变芭蕉扇,变这变那变无量,当下都是个孙悟空。一心变现万法,万法当下即是一心!一心现空现有,空有当下一心!空即不空,不空即空,空不空也!此乃圆教一心三藏也!
            圆顿大法,心修法门!万法唯心所现,唯识所变!修行是修心!所以,我们起心动念至关重要!境随心转,相由心现!种何因得何果!对于世间法来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对于出世间法,佛法八大次第中最为殊胜的就是《法华》《楞严》圆顿大法!听经闻大法!无修无证!知佛即佛,不历阶梯!一步登天!吾辈当倍加倍加倍加珍惜!阿弥陀佛!
                                     ——廊坊文安当光
    分享恩师开示【十一要道之一心三藏】心得体会:

            阿弥陀佛就是如是我闻,就是一心三藏,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如来藏!它揭示宇宙人生本来面目。就是我们真心本来面目。

    【阿弥陀佛】与【如是我闻】相对应:
    如者阿也,是者弥也,
    我者陀也,闻者佛也,
    如是我闻,阿弥陀佛也。

    【阿弥陀佛】与【一心三藏】相对应:

            阿者空如来藏,法身。弥者空不空如来藏,报身。陀者不空如来藏,化身。阿弥陀一心三藏也,三位一体。佛者觉也。
            一心三藏从方便法来讲空如来藏变一个念,这个念变现天地万法,这个是通教别教菩萨证得明心见性的这个真如境界,它是不究竟的,执著空相,看不到如来藏的全体。他不知道空的当下就是有。

            一心三藏从究竟法来讲天地万法当下就是一个心,当下就是一个念,一个念一个心,就是一个如来藏。一个念一个心变现空如来藏,变现不空如来藏,变现空不空如来藏,空就是不空,不空就是空,那空如来藏不空如来藏当就是一心三藏。这个就是圆教真真如的境界。真真如他不执著空,不执著有,也不执著中,但它能随缘去现空、现有、现中。它就是这么个东西,非空非有非中,随缘现空现有现中。

            我们明白一心三藏就悟后起修,破除我执,破除烦恼习气,转烦恼为菩萨,承担如来家业,广演妙莲花,唤醒百花齐开放。万法就是一个人念。念念都是阿弥陀佛。
    ——江门蓬江当开
    恩师开示[一心三藏]心得体会:

    正论:天地万法,法法都是[一心三藏]→[阿弥陀佛]。
    只是个人懂得深浅程度不同。

    1、以人我空为[一心三藏]→[阿弥陀佛]→[一念],只能出六道,不能明心见性,果位阿罗汉,辟支佛;

    2、以人我空、法我空为[一心三藏]→[阿弥陀佛]→[真如一念]。通教,破一切相见空性,佛讲[见真重增一重尘];别教亦有亦空,《楞严经》七次棒喝[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3、圆教菩萨不仅见到了人我空、法我空、还见到了真空妙有,以真真如为[一心三藏]。
    论述:地球人三分钟打妄想,让一手比另手长长(1cm)为[不空]→[陀];在手没长出的时候,它就在心里,没有任何形、相、数、量……叫[空]→[阿];我们打妄想这种精神思维,你看不到我的,我看不到你的,这叫[空不空]→[弥]。这种讲法是[弥]离[阿]与[陀]单独存在。

    第二种:就是在[不空]→[陀](1cm)手指当下悟到是[空]→[阿] 现,叫[空不空]→[弥],[照而常寂],眼见掌,心见拳,叫见性。懂得了[空]→[阿]现,空→[阿]当下就是[不空]→[陀],就是寂而常照,眼见拳,心见掌,叫明心。[真空不空]→双遮双照→空不空如来藏。你能把空、不空、空不空三个如来藏智慧在最高程度上完美融合,你已从次第三藏悟到了圆教一心三藏。三个如来藏当下是一个东西,[一心三藏]→[阿弥陀佛]→[一个念]。这个念是天地万法一人一念变现的[念](真真如)。而不是[真如不守自性,而有一念无明那个念(真如)。总而言之,[念]→[一心三藏]通大通小,个体位的[念]→[一心三藏]是总体位的[念]→[一心三藏];总体位的[念]→[一心三藏]又是个体位的[念]→[一心三藏]。
    ——鄂尔多斯释妙智法师
    恭听完恩师开示“十一要道之一心三藏"法理法义后的心得体悟:

    1、真心本来面目就是一个共同体,就是一个阿弥陀佛,就是真真如,就是“一心三藏”,就是一个念,就是一个心,任何一法都是总的阿弥陀佛,任何一法都是一个阿弥陀佛。

    2、 “一心三藏”和“阿弥陀佛”来对接,空如来藏就是“阿”,不空如来藏就是“陀”,“阿”就是“陀”,“陀”就是“阿”,就是空不空如来藏。三个如来藏当下是一个东西,都是我们真心本来面目随缘显现。比如说我抬腿走路,在走路之前能走的这个能力,它在不在?在。在没有显现出这种能力的时候,它就是空如来藏,就是“阿”;抬腿走路的时候显现出这种能走的能力,它就是不空如来藏,就是“陀”;空如来藏是不是就是不空如来藏?“阿”就是“陀”,是不是一个东西啊?能走的这个能力在没有显现出来的时候,它以无形无相的性具功德存在于我们真心本来面目当中,我们把它称为空如来藏,就是阿弥陀佛的“阿”,随着一念思维,“我要走路”,由无形无相的那种能动性显现为抬腿走路这种行为,这就是不空如来藏,阿弥陀佛的“陀”,其中的一念思维就是阿弥陀佛的“弥”,这个“弥”,我们可以把它说为不空如来藏,因为我们能感觉到它的存在,我们同时也可以把它说为空如来藏,因为我们眼睛看不到,别人也看不到,所以把“弥”称为空不空如来藏,这个“弥”也是由“阿”随缘现出来的,所以说“弥”当下就是“阿”,“阿”当下就是“弥”,都是“一心三藏”。

    3、“一心三藏”,我们还可以有另外一种说法。由“真如不守自性一念而有无明”由此显现出十法界万法,真如就是空如来藏,一念无明以及十法界万法,说为不空如来藏,不空如来藏就是由空如来藏随缘显现,不空如来藏是不是当下就是空如来藏,空如来藏当下就是不空如来藏,就是空不空如来藏,一心三藏。我们每一人每一物当下都是个体的“一心三藏”,当下也是总的”一心三藏”,原料相同;我们之所以有健康的人,有生病的人,有富贵的人,还有贫穷的人以及树木花草,牛马猪羊等等,只因我们同分妄见,别业妄见,各自造业不同,致使原料的性质、质量、数量出现不同而显现不同的果报,所以说因缘果报丝毫不爽,我们只有把握好当下这一念心,你才能把握住自己生生世世的命运。
          ——邯郸当开
    分享十一要道之一“一心三藏”之心得体会:

           眼见莲种子有形有相,即不空如来藏;在莲种子,眼不见莲花全体无形无相却本自具足即空如来藏,莲种子当下即空即不空当下空不空如来藏。

            眼见莲花全体有形有相,即不空如来藏,心见莲子空如来藏,莲花当下即空即不空当下空不空如来藏。
    原来之莲种子即是现在之莲全体,现空现有无非一朵妙莲在妙现,没有哪个不是哪个,觉、迷不离莲当下,觉即自在妙现,迷即冤枉轮回乞丐怀珠枉受贫穷,两者之间自己掂量。

    简化版
            种子种莲,莲体不空,种子为空,不空即空,空即不空,种子莲不二?三藏一心。莲再为种,种为不空,莲体为空,不空即空,空即不空,种子莲不二?三藏一心。
          ——沈阳妙传
    学习恩师十一要道“一心三藏心得体会:

            一心三藏对应(阿弥陀佛)如是我闻是真如本心,胜义化身。阿弥陀佛是我们自性弥陀!用自性体会阿弥陀没有那一个不是那一个,(阿)也(空)也〈性)也,就是本性自性无形无相,(法身〉空如来藏也。(弥)也(有)也,(报身)不(空如来藏)也。(陀)者即是(不空如来藏)者是。又,不空即空一一(空不空如来藏)也。一心三藏、一心即三藏、三藏即一心、三藏万法,万法即一心。一心为总、三藏为别,万法为别,互为总别,互别为别,别别互立、别别互即、万法万象不二法门。此一心三藏、示三相续,说透了十方三世森罗万象千变万化之来龙去脉及互相关系。然由念藏宏富,义趣深奥如来密因,以挈其要,以明其心无上妙法自性智慧。一心三藏梳通千经万论概说方略,理顺十方三世盘极错节凝魂聚气,強基固本。一念顿超,明心见性,见性成佛!
    ——广东江门当开
    顶礼恩师!恩师对一心三藏开示的心得感悟:

            恩师分析一心三藏真实义非常细致。

    一心三藏是佛法的精髓。是宇宙法界的实相。
    一心三藏就是阿弥陀佛!就是如是我闻。
    天地方法就是一心变现的。天地万法就是不空如来藏。真如是空如来藏。真如万法既空不空如来藏。三藏即一心,一心即三藏,没有谁不是谁。

            但是不用通教,别教次第无法开口。圆顿大法就是没有哪一法不是哪一法。因为是从一心一念变现万法万相。就向梦人梦境一个道理。梦人即是梦境,梦境即是梦人。本是一体。三藏是真如不守自性,打妄念而变现了天地万法。就有了不空如来藏,空如来藏。和空不空如来藏。三藏即是一心所现。所以三藏即是一心。如来藏随染缘变现万法。随净缘回归自性。所以真真如性,具足一切,也就是三藏。它非一非三,随缘现一现三。随缘现中。所以圆顿大法。不漏一法,不漏一人。唯明白如来藏一心三藏才称为圆满,圆融,圆通。悟后进修才能成圆满佛!阿弥陀佛!末学有不圆融之处请恩师和同修指正.
    ——北京当声
    分享恩师开示十一要道之"一心三藏“心得体会:

            《法华经》《楞严经》所阐述的[一心三藏]之法,一脉相承,义理贯通,即如是我闻,即阿弥陀佛,就是从宇宙本体揭示天地万法本根本源,及其万法相互关系,圆满真实,究竟了义,绝对真理。一心三藏与阿弥陀佛对应,阿者空如来藏,弥者空不空如来藏,陀者不空如来藏,阿弥陀即一心三藏,三位一体,三个如来藏当下就是一个东西,都是真心本来面目随缘显现。一心三藏就是真真如性,就是一个心,一个念,随缘显现三个藏,1空如来藏,无形无相,不生不灭,客观存在,比如梦人,2不空如来藏,有形有相,生住异灭,千变万化,比如梦境,3空不空如来藏,我们无形无相的真心本来面目,它本来具足一切万法,这叫做空不空如来藏,一切有形有相万法当下就是无形无相真心本来面目所变现,这就叫做不空空如来藏,也就是空不空如来藏,一心即三藏,三藏即一心,非一非三,即一即三,随缘现一现三,梦人即梦境,梦境即梦人,梦人梦境不二,本是一体,圆顿大法,不漏一人,不舍一法,心外无法,法外无心,这就是圆融圆满圆通的一心三藏,明白此理,即是阿弥陀佛。
    ——天津当来
    学习分享恩师开示的十一要道中的,一心三藏,心得体会:

            一心三藏就是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真真如性,就是三藏十二部经的总纲领。无量法界上至诸佛菩萨,下至天人鬼畜,旁及无情万法形形色色,总括空如来藏,不空如来藏,及空不空如来藏,无非真真如性,一真之人,一心变现而已。

            一心三藏按照通教分别法讲,是真如不守自性一念而有无明,变现出十法界万法,这是从分别法而言。
    按照圆顿法讲,一心当下就是三个如来藏。一心随缘变现了空如来藏,变现了不空如来藏,变现了空不空如来藏,它就是一个东西,是自己在变现,没有先后没有次第就是一个念。

            用手打比方,
    手表一心,这个手它随时变现拳空相,随时变现掌不空相,随时变现拳掌不二空不空相。那么变来变去,不管是空也好,不空也好,空不空也好,是不是就是这只手,自己在变现啊。
    所以一心即三藏,三藏即一心。一心是三藏之体,三藏是一心的妙用,体用不二,这就是圆融,圆通,圆满的一心三藏真真如性也。
    明白了万法都是一个念变现的就叫开悟,然后悟后进修成就金身,圆满菩提。
    ——天津北辰当开
    (3群)分享

       “一心三藏”是来自楞严经卷四,如来宣说,三个如来藏后,祖师大德总结为,一心三藏。

        宇宙万物,无非一个“本体”,一个东西(总说)。这个东西,可以称为“心”,“佛”,“如来藏”“真真如性”,等等,都是给它一个名字相,方便开口。

       既然,就是一个东西,当体当下即是,为何一个如来藏,说出来三如来藏?这个事情,其实也是,因病给药的。
       古人说:佛说一切法,为了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诚如是也。在如来的“果地”,其实无所谓佛法这回事儿。

       正是为了,对待于众生的“因地”,方便去认知这个东西,观照这个东西,从而相对性的,建立起来,所谓的“法理法义”(治病之药)。

       所以,佛门内外,有一些误解,认为学习法华经楞严经,只是意识心,思维心的层面,是“说食不饱”,不能解决生死问题,成就问题。

       其实他们不懂得,学习法华经楞严经,是借助法理法义这样的文字般若,以它为工具,通过返观内照,起用观照般若,从而觉悟生命真正的自我,这个尽虚空遍法界,无所不是,一即无量,无量即一的,大光明心。

      所以,开悟并不是停留于,意识心思维心的层面,实际上是,以意识思维为工具,去觉悟,当体当下这个本心实相也。
       一心三藏,是如来果地的境界。妙就妙在,在众生的“因地”,打开一看,当体当下现成。原来如此,法尔如是,所以一念成佛,是理所当然也。
       ——连云港当胜
            一心就是三藏,三藏就是一心,佛为了让我们更容易理解“一心”而分别开示了三个藏,空如来藏,不空如来藏,空不空如来藏,任何一个藏当下都是一心三藏。

    别教:在空性能看到,空中有万法;在万法万相上能看到,相当下是空。

    圆教:在空性的当下就是有,叫妙有,在有形有相的万法当下就是空,真空不空,妙有不有,任何一法当下都是一心三藏,每个个体位的一心三藏当下又是总的一心三藏,所以说大光明中没有谁不是谁!你就是我,我就是你!这个法真的很妙!说一心也好,说三藏也好,只是给他个名相,好方便开口,其实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灵明不昧,本来存在,无所不知,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知道一切,个个本具,在佛不增一丝一毫,在凡不减一丝一毫。
    ——释妙如
    (4群)分享

    十一要道之一心三藏分享体会:

            一心,一念当下就是一心三藏,当下就是空,不空,空不空如来藏。一粒微尘,一滴雨,一块儿黄金,都是一心三藏。
    每一个原材料都具足一心三藏,只在于用心的质量和数量不同,得到不同的因缘和果报。

            见道位就是证道位

            比量功德就是现量功德
    ——太原当教
    十一要道之一心三藏学习心得:

           一心三藏,总说为一心,分说为三藏。
           三藏即空如来藏,不空如来藏,空不空如来藏。所谓空不空如来藏,空即不空,不空即空,这是其一,其二也可以解释为报身功德;
           一心(一念)可以解释为由空如来藏先变现出一念,一念再变现天地万法,也可以解释为万法当下一念,三藏当下一心。前者次第、后者圆融,开权显实,权实并重!

           果真明白,善用其心,自在把握,命自我立!
                      ——太原当宣
    顶礼感恩恩师慈悲开示

            今天是讲“一心三藏”,一心三藏是佛教的总纲领。是成佛的法华开悟的楞严的浓缩。,真正明白了一心三藏的道理,也就明白了宇宙人生的真相,明白了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与一切有情众生的关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也可以说你觉悟了,达到明心见性永脱轮回之苦了。

            究其原因虚空法界万事万物无不包含一心三藏。例如我们人,有一体两面。一个真人(真心本性),一个假人(有生灭的肉体)。真心本性看不见,摸不着,如如不动无形无相,但是里边却含藏万法万相,,这就是空如来藏!而我们这个肉身看的见,摸得着,有生灭之相,就是不空如来藏!不管你是说真心本性,还是说这个肉体,总的来说就是一个人,这就是空不空如来藏!而且这个肉体也是从这个真心本性里一念妄动变现出来的,这是空中含有,而我们这个肉体是生灭的,终究回归空性,这就是有中含空,当下就是空有不二。也是空不空如来藏。

            无情众生也是如此。当一样东西没有现前的时候,我们的真心本性里就有这个东西,但是看不见摸不着,是空如来藏!一念心启动,这样东西现前了,它看得见,摸得着就是不空如来藏,凡是看的见,摸的着的东西都是生灭的,最后都回归空性。这也是空中含有,有中含空,是空有不二,是空不空如来藏。我们起心动念变现的过程就是我们的智慧妙用。也就是空不空如来藏。

            一心三藏妙用无穷,随粘一法就是一心三藏,都可以用一心三藏来解释。

            一心三藏还可以和阿弥陀佛,和如是我闻,和如来藏……融会贯通,当下都是一个自己。髓缘变现空如来藏,不空如来藏,空不空如来藏。而且没有谁先谁后。

    不圆融之处敬请师父们,菩萨们圆融指正,感恩大家
    ——漯河妙开
    十一要道之一心三藏学习心得:

           一心三藏,总说为一心,分说为三藏。
           三藏即空如来藏,不空如来藏,空不空如来藏,三藏当下是一。
    就好像我们的手,它即可以呈现出拳头的状态,也可以呈现出手掌的状态,还可以呈现拳头、呈现手掌的那个能力的状态,看起来好像是三个东西,其实还是一个本体,这一个本体是不是还是这三个东西?所以你不能执着于一
    ,也不能执着于三,它当下即一即三。

            那么跟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是不是它即可以呈现出真空,也可以呈现出妙有,还可以变现真空、变现妙有的那个智慧德能,是不是一即是三,三即是一。

            真空也好,妙有也好,那个变现真空变现妙有的那个智慧德能也好,都是唯心所现。
    越是真理越简单,所以我们只要明白了一切的万法都是唯心所现,心外无法,法外无心,明白了这个道理,你开了智慧,得大自在。

    ——临湘右开
    末学分享十一要道之"一心三藏″:

            天地万法,法法皆是一心三藏,没有先后次序。讲出一个空、不空、空不空三个如来藏当下即是一个如来藏,即空、即有、非空、非有,随缘现空现有,现来现去都是我们一念心的自性智慧随缘妙现,都是性具功德本自具足的一个东西,就是一心三藏。

            当我们真正理解证道别教、通教境界时当下就知道圆教一心一念就是三个如来藏,就是一个东西,各种原料本来就是一心三藏,只看自己配方的用心所在,用什么样的心,就现什么样的一心三藏,因为天地万法,天人鬼畜,泥巴瓦块皆是一心三藏,只是各种配方的原料相同,配比数量不同而成就了不同的一心三藏。

            所以明心见性之人要用圆教的一心三藏统领自己的思想,行持在生活当中,必得圆融圆满圆通的一心三藏,花开莲现。敬请圆融。

    ——牡丹江当芳
    感恩顶礼恩师慈悲开示:

            分享一心三藏心得:真正懂一心三藏的含义,怎么样讲都对,心法无形无相,有时感觉自己懂了,可是用语言讲出来又好像不是那么回事。有时感觉自己不懂,却又清楚知道就是讲我们的心啊,有点像欲罢不能那样……总之这《法华经》《楞严经》太妙了,学着学着爱上了,想把《楞严经》彻底弄明白,希望时时刻刻与《法华经、楞严经》在一起,特别希望大家都来学习受持法华楞严,可是这急又急不得……
           ——释当莲
    末学分享十一要道之一心藏:

    一心——总说
    三藏——别说(空如来藏,不空如来藏,空不空如来藏)
    关系:,一心就是三藏【圆教,心现万法】,三藏也是一心【别教,万法即心,次第圆融】!心现万法,万法现心!心外无法,法外无心!真正懂得了一心三藏的含义,天地万法没有哪一法不是一心三藏!一粒灰尘,一片风,一滴雨没有哪样不是一心三藏!无量的天地万法又是一个总的如来藏,任何一个个体位的如来藏又是一个总的如来藏!懂得这个道理,原料具足,你怎样搞配方的问题。仅仅是这个问题,我们自己来把握,各种原材料也是一心三藏,只是在于原材料的质量数量的不同而成就各种不同的果报,什么果报都叫一心三藏!相貌也是一心三藏!黄金臭狗屎都是一心三藏!都是原料性质数量的不同而存在不同的果报,所以命自我立。

            明白了一心三藏,自在解脱!用一心三藏统领自己的一切思想,必定会花开见佛!敬请师父菩萨们圆融扶正!感恩
          —— 公主岭市当正
    感恩顶礼师父慈悲开示:

    对师父今天开示的理解:

            双遮双照就是一心三藏,以阿弥陀佛为例:

            阿是空如来藏,陀是不空如来藏,弥是半空半不空如来藏,因为我们的六意识心有形有相,但是我们用肉眼看不见,但是又不受任何相的限制所以说半空半不空。

            讲阿的时候就是遮,遮住了弥陀,讲弥陀的时候就是照,照出了阿,从弥陀里头,可以照出阿,讲阿的时候把弥陀遮住了。弥陀就在阿里,弥陀是阿的性具功德,遮和照我们可以从对立的角度去理解它,同时就是一个东西,也就是一心三藏。

            以拳掌大法为例:拳头代表空如来藏,手掌表不空如来藏。拳头遮住手掌,手掌在不在呀?在。拳头当下就是手掌。空当下就是有。反过来在掌能照见拳头,掌当下就是拳头,这样一遮一照。在空见有,在有见空。

           以如来为例,〔如〕是空如来藏,〔来〕是不空如来藏,如当下就是来,来当下就是如,空不空如来藏;如来即是一心三藏。
    ——松原妙慧于北京
    (5群)分享

    阿弥陀佛

    就恩师今天开示的内容:十一要道之“一心三藏“,分享心得体会:

           阿弥陀佛即是一心三藏,
    阿即「空如来藏」陀即「不空如来藏」阿和陀,阿即陀,陀即阿,都可理解「空不空如来藏」三个东西是一个
    弥拿出理解,「不空如来藏」因为有思想思维有形相有动相。所以弥由阿变现所显「不空由空如来藏显现,所以阿也是「空不空」弥也是「空不空」。

            再用如来理解双遮双照如即「空如来藏」,来是即「不空如来藏」,如来即空不空或空不空都是一个心一个念一个东西自在变现。

            还可理解双遮双照「如来」与「来如」现来时来即如,现如时如即是来,即遮即照,双遮双照,随缘现遮现照,照即遮,遮即照,非遮非照,遮照对二说不二,二即一,一即二,随缘现一现二。现对待,现绝待,当下统统都是绝待。

            比喻:
    听师父讲课没讲出之前是空性无形不相真实存在,在空非空,师父讲出来叫不空,不空由空显,所以空即不空,不空即空,没讲之前空遮住了照,讲出课来,照显出来遮,所以照即遮,遮即照,无形无相真心当下即有形有相万法。

            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

            感恩恩师
    ——无名
            顶礼感恩师父慈悲开示,恩师辛苦详细解释一心三藏,按不同法,解释的道理,我们明白了,别教法分层次,一层一层细剥,先由真如空,真如不守自性,一念无明妄想,由真空,变空不空,接下来,无量念,变天地无量万法,现在按我们圆顿大法解释,空当下有,有当下空,当下是一,又是不空空,空不空,三个如来藏就是一,变现出天地无量万法,所以我们不能执着文字,名相概念对号万法,能圆融,自在明了,天地万法,之间的关系变化,就解脱了,自在了,尊师,诸佛就欣慰了,感恩师父慈悲救度
    ——宣化妙果
    尊敬的师父大德们吉祥:

            今天恩师的开示我想以儒释道、领袖各宗各教及日常生活(比喻)的方式对应如来藏,感悟宇宙人生的真理。全对应的话太长了,所以取前四个来对应如下:

    佛教:空如来藏(如)不空如来藏(来)空不空如来藏(如来)。
    道教:空藏(大道无形)不空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空不空藏(道可道非常道)。
    儒教:空藏(为天地立心),不空藏(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空不空藏(为往圣继绝学)。
    领袖:空藏(我心),不空藏;(宇宙),空不空如来藏(宇宙即我心,我心即宇宙)。综上所述没有哪一个不是哪一个,没有哪几个不是哪一部分。无非一个念随缘之所变现。此即(一心三藏)。

            日常生活打一比喻说明:手机打开现出种种相,是不是(不空如来藏)啊?没打开之前看不到任何形相,是不是(空相)?没打开和打开是一个东西呀?(空不空如来藏)。请问:手机是百度?是微信?是浏览器?是视频?是一切相?你说它是它不是。你说它不是它就是。不是也是,是也不是。无非一个念随缘之所变现!

    请师父大德慈悲指正!
    ——青岛释妙辉
           恩师开示的一心三藏让我更明白了,一切万法其实都是一心三藏,大到宇宙,地球,小到一粒微尘,佛,凡夫,有情无情,文字,声音,思想,精神等等都是空如来藏,也都是不空如来藏,也是空不空如来藏,都是一心三藏,只是数量,质量的配方不同而呈现出千差万别的相,质量不同是心的不同,是佛心,还是人心,牛心,马心,鬼心等等,数量不同是身口意即造的种种业的积累,所以我认为明白万法皆一人一念变现后,应时时妙用这一真理去观照,去实修自己的心,和种种的身口意,自利利他,不断提升品位,顶礼感恩恩师!
    ——石家庄当鸣
    (6群)分享

    感恩师父慈悲开示现就师父开示的内容“十一要道——一心三藏”分享学习体会。

    1.天地万法都是一心三藏,不管是看见看不见的,感受得到感受不到的都是。

    2.阿弥陀佛就是一心三藏,阿就是空如来藏,弥陀就是不空如来藏,阿弥陀就是空不空如来藏,明白了如来藏的真实义,你就是佛就是觉悟的人。

    3.一心一念就是一心三藏,空如来藏变出了一念,一念变现了万法,万法任何一个法当下就是一心三藏。

    4.明白了通教、别教分别法的一心三藏,我们要体会到空的当下就是有,有的当下就是空,没有哪一法不是哪一法,哪一法还是哪一法。

    ——龙城当教
    感恩恩师慈悲开示十一要道,一心三藏。

    一、阿空藏,弥陀不空藏,就是阿变现,佛是觉,没有那一个字不是一心三藏。

    二、尽虚空变法界为总如来藏,总里有别互为总別,认和一个别当下就昰一心三藏,起一个恶念当下具足。

    三、三个如来藏,没起前是空藏,起念了空不空藏,说话声音不空藏,这是按通別教说有次第,这一念当下具足三藏,原料本有,就看自己怎么配,料明白一心三藏,成佛,成鬼自己变,变来变去就是这一念。顶礼恩师,说法太妙。
    ——吉林松原长山当门
    听师父开示、分享感受:

            一心三藏是佛法的精华,它高度地概括了宇宙人生的真相。佛讲三藏十二部经目的就是要把众生由浅入深,由粗到细的步步深入方便引导,最终把众生引导到一心三藏,这是佛的智慧的体现,佛的慈悲所在。一心三藏就是一个心一个念变现出三个藏,即空如来藏,不空如来藏,空不空如来藏。三藏一心,这个心就是真真如性,真真如性就是性具功德,也叫法身德,也叫大光明藏,也叫法尔如是,变现出的空如来藏就是真如,(通教别教的真心)用手套大法来比喻,拳头就是空如来藏,就是阿,代表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手掌就是不空,是弥陀,代表无量的万法,那拳头在沒有变现出手掌之前,手掌在不在,答案是肯定在,在哪里呢?在拳头里,要不在拳头里拳头是变现不出手掌来的,这个时候拳头是遮,那拳头变现出手掌,是不是从空出有啊?这时候手掌又照住了拳头,我们眼见手掌心见拳,拳头当下就是手掌,手掌的当下就是拳头拳掌是一,也叫双遮双照。

            一心三藏,空藏离一切相当下就是一切法,不空藏的当下就是空藏,空有不二,心经云:“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心三藏就是如来,如就是阿,来就是弥陀,如是非心法非色法,真如不守自性,不觉一念而有生相无明,就变为心法。真空变现不空的过程叫空不空,是法身功德的智慧的妙用,叫空不空,也叫不空空。一心三藏和如来对应,如就是阿,是就是弥陀,阿弥陀就是如来,如来就是弥陀佛。如来藏为总,万法为别,互为总互为别,别和种只是各体和整的区别,就是配方不一样,也就是用心不一样,是上天堂下地狱,还是成佛做祖就看你怎么样配方,你用的是意识心的配方,那你就在六道轮回,你用的是第七识的配方那你就是阿罗汉,用的是第九识的配方你就是通教别教的菩萨,用的是真真如性的配方你就是佛。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命自我立。

            圆顿法叫自心取自心,心外无法,法外无心。明白了一心三藏,就明白了宇宙万法的来龙去脉,证果分真,明白了什么你就是什么,这是在见道位。
    ——吉林省松原市当化
    顶礼感恩恩师慈悲开示:十一要道之一心三藏心得体会:

            一心三藏:天地万法,没有哪一法不是一心三藏,懂得了怎么讲都行。从名称概念讲阿弥陀佛就是一心三藏,阿=空如来藏,陀=不空如来藏,阿就是陀,陀就是阿,就是空不空如来藏,三个如来藏是一个东西。

            弥也可以说为不空如来藏,因为它有形有相(动相),因为它是阿变出来的,所以阿是空不空如来藏,弥也是空不空如来藏。这个弥还可以离开阿和陀,单独说为空不空如来藏,因为我们精神活动有思维丶有动作丶有形象,可说为不空如来藏,但是自己和别人的眼睛都看不到感受不到,说为空如来藏,也叫空不空如来藏。

            所以空如来藏有二种解释,一心三藏也有二种解释,所以在六大思维佛教与各教里把如是我闻的<是>阿弥陀佛的<弥>,说为半空藏,总的理解没有超出一心三藏范围,比如<如来>本身就是一心三藏,<如>就是空如来藏,<来>就是不空如来藏,<如来>就是空不空如来藏。在落实到任何一个事物都可以从一心三藏角度来看,看电影时银幕就是阿,电影就是弥陀,就是不空如来藏,银幕就是空如来藏,讲话吃饭等等,没有哪一法不是一心三藏,无量的天地万法都是一心三藏,无量的天地万法又是一个总如来藏。任何一个个体的一心三藏当下又是总体的一心三藏。

            通常说天地万法一念变现,一心变现,那么一心、一念即可说为空如来藏变出一个念,变出万法,这是分别说,也可说天地万法当下就是一个念,一个心。一个念,一个心就是三个如来藏,一个念,一个心变出空如来藏,变现不空如来藏,那空如来藏不空如来藏当下就是一心三藏,空就是不空,不空就是空,也可以说从空如来藏,真如不守自性,而有一念无明,这一念无明就是一个念,就进入心法境界,空如来藏不能说是心法,也不能说是色法,它变出一念无明就是心法,空如来藏变出一个念,这一个念变出万法,这是两种说法。不管哪种说法,只要懂得了一心三藏的道理,知道了三个如来藏就是一个东西,没有谁不是谁,没有次序,知道原料的配比,知道原料本身也是一心三藏,原料都是本自具足,就可以随缘自在把握。
    一一长春当法
    感恩顶礼恩师   
            一心三藏,一心随缘变现空如来藏,不空如来藏,空不空如来藏。
            空如来藏无形无相,却蕴藏万法,具足性具功德,空即不空,空不空如来藏。
            不空如来藏是已现出的有形有相的万法,眼尚不能见的“能”。不空由空而现,不空空如来藏。
           空如来藏当下即是不空如来藏,空不空如来藏,反之亦然。三个如来藏即一即三,非一非三。十法界万法共一个空如来藏,共一个真心,所以大光明藏中没有谁不是谁。

            曰常生活中有很多现象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一心三藏。电风扇转动有风,有形有相,不空如来藏。电无形无相,空如来藏。电灯的电,电扇的电,电视机的电能不能分出你的电,我的电,他的电?不能。所以十法界万法没有那一法不是那一法。

             明白了一心三藏,明白了万法皆由一人一念所现,在日常生活中就要时时提起关照。床是谁,你是谁,能起身的那个“能”是谁?你曾经憎恶的那个人是谁,你在意的父母、儿女是谁?爱是谁,恨是谁?我们眼前“真实”的不得了的真实是谁……会相归性,皆是自性在表演,是孙悟空在变戏法。常常观照,历事炼心就是悟后起修,不修而修,修而不修。
            末学修习正法以来,烦恼习气减了不少,亲身验证了圆教正法的圆妙。
                  ——青岛平度当宣
    尊敬的家人们晚上好!阿弥陀佛顶礼恩师,顶礼一切。

    下面妙学分享恩师讲解的“一心三藏”:

            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愿加被未来于此门无惑

           “一心三藏”就是一个念。这一个念即是一又是无量。讲一个念还是方便说,强词夺理!夺无理之理,不这样讲无法开示这一个念,无形无相,“无上下左右内外,无垢无净,”却又真实存在,不生不灭!他非一非无量、现一现无量、即一即无量;相有异性无殊,离即离非是即非即。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7-21 10:55
  • 7

    主题

    247

    帖子

    468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680
    沙发
    发表于 2021-8-10 14:25:45 | 只看该作者
    感恩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