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91|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虚云法师:不要怕妄想,亦不要费力去降伏他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8-20 09:57
  • 90

    主题

    630

    帖子

    909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09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8-31 10:59: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虚云法师:不要怕妄想,亦不要费力去降伏他

    大家怕妄想,以降伏妄想为极难。我告诉诸位,不要怕妄想,亦不要费力去降伏他,你只要认得妄想,不执著他,不随逐他,也不要排遣他,只不相续,则妄想自离。所谓“妄起即觉,觉即妄离”。若能利用妄想做功夫,看此妄想从何处起?妄想无性,当体立空,即複我本无的心性,自性清淨法身佛,即此现前。究实言之,真妄一体,生佛不二,生死涅槃,菩提烦恼,都是本心本性,不必分别,不必欣厌,不必取捨,此心清淨,本来是佛,不需一法,哪裡有许多萝嗦?——参。
    《虚云和尚全集》第一册,P162



    妄念人人皆有,然妄念起时,我自知之。知而不随,是谓不相续,不相续则我不为妄转;纵有妄念起灭,亦不过如浮云之点太虚,而太虚固不变也。佛说一切法皆为对治妄念,妄念若无,则法不必用。然凡夫流浪生死,无始劫来习染已深,若不假佛法修治,则生死无由解脱。但习那一法就要尽此一生习去,不可朝三暮四,徒费心力。
    《虚云和尚全集》第一册,P196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8-20 09:57
  • 90

    主题

    630

    帖子

    909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091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8-8-31 11:02:19 | 只看该作者
    如何体会生佛不二


          这位同修问:“拜佛时候,总觉佛、我是有很大的分别。佛高高在上,自性却是佛。如何使自己体会佛我无二的境界?”

          答:你问的话很正确。确实要能做到佛我无二,这是功夫。怎么能做到佛我无二?先要做到“人我无二”,然后才能够通达“佛我无二”。我们讲大经,不只一次的提醒同修,常常提醒!许多宗教里面,特别是东方的宗教,印度教、婆罗门教,实在讲,西方的基督教早期经典里面,也肯定有轮回。现在六道轮回的观念,已经成了一个时髦的话题,相信的人愈来愈多了。所以我们这个身会死,我们的灵性不会死!

          楞严会上,释迦牟尼佛问波斯匿王:“你今年多大年岁?”大王说:“我今年六十二岁。”他跟释迦牟尼佛同年。佛就问他:“你自己回想,你几时见到恒河?”他说:“三岁,母亲带我经过恒河,见到恒河。”然后佛就问他:“你想想,你十岁跟二十岁比,身体二十岁的时候比十岁怎么样?”“比十岁老很多了。”“三十岁?”“三十岁又比二十岁老。今年六十二岁,想起过去,比五十岁的时候老了很多。皱纹也多了,眼也变成老花,耳朵也不太灵光了。”这说明什么?身体变化,有变化就有生灭。

          佛就反过来问他:“你三岁见恒河,现在你六十几岁再见恒河。你的见有没有两样?”他想想,没有两样:“三岁见恒河是这个样子,现在六十二岁见恒河,还是这个样子。”“你这个见不变,不变就是没有生灭。”从这个地方证明,六根的根性是不生不灭的;六根的根身是有生灭的,根性没有生灭。波斯匿王从这个地方觉悟了。这个比现在一般人讲“灵魂”,高明太多了。实在讲,灵魂还是有生灭,为什么?它是妄心,它不是真心。佛讲的是见性,这是真心,六根根性是真性。心性不生不灭,肉体有生灭,这比一般说轮回要高明太多了。

          佛告诉我们,虚空法界一切众生,都是自性变现的。这个话我们很难懂,所以佛常常用比喻来说法,最常用的比喻是“梦”。“梦幻泡影”,梦、幻、泡、影四个比喻,是以梦为主。我们都有作梦的经验,梦中有自己,也梦到许多人,也梦到山河大地,也梦到虚空。当你梦醒的时候,你可以去仔细想想,梦里境界还很清楚,这梦中境界从哪来的?自己心想变现出来的。梦里自己是自己,梦中别人还是自己。山河大地、虚空,没有一样不是自己。梦是个妄境,所谓是“全妄即真”,全部的妄境是真心变现的。“全真即妄”,我们全部的心性化成外面虚幻的境界。性相是一不是二,性相一如,性相不二。真跟妄是一,它不是二。我们今天见不了性,是把真跟妄分做两边,不晓得真就是妄,妄就是真,真妄是一不是二。你真正契入这个境界,我们对一切众生就跟对自己一样,自他不二,生佛不二。

          佛从哪里来的?佛是我们心性变现出来的,我这个身体也是心性变现出来的,一切众生、山河大地、桌椅道具,也全是自性变现之物。从这个地方,你才能够契入“我跟佛是一不是二”、“我跟佛的关系很近,没有距离”。你是因为不了解这个道理,不了解事实真相,“佛跟我们距离很远,佛高高在上”,其实不然,没有高下,没有远近,没有去来。这个道理在大乘经里面讲得很多,你慢慢去读,慢慢去参,慢慢去体会。你能够体会到,很有受用。(净空法师《学佛问答》21-90-44)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12-6 21:11
  • 3

    主题

    467

    帖子

    5722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722
    板凳
    发表于 2018-8-31 11:26:11 | 只看该作者
    师兄,受教了。

    谢师兄。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7-1 19:38
  • 218

    主题

    640

    帖子

    8734

    积分

    论坛元老

    周正道

    Rank: 8Rank: 8

    积分
    8734
    地板
    发表于 2018-8-31 12:16:3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感恩分享,感恩菩萨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8-9 20:09
  • 3

    主题

    527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8894
    5#
    发表于 2018-8-31 12:25:46 | 只看该作者
    阿弥陀佛
    虚云老和尚,是当下公认的‘得道高僧’,其有诸多‘故事’视颜留存。从‘三界’<亦即欲界、色界、无色界>视角观睹,其最大特点可概述为:法师已自在了脱‘欲界’<亦即‘财色名食睡’>之系缚、志心守道已。故其的感悟,属于‘色 无色’界之视画。
    依经典的开示:‘缘起性空,真空妙有,空不可道断’、‘吾法 法无法法 念无念念’,‘住实际故’,承上,语句的最后一字亦即‘法、念’,可理解为‘妙有’矣。怎样实现呢?心行体证‘色无色不二’亦为一可道。具体到题举,目标:完成‘真妄不二’的体证。阿弥陀佛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7-21 10:55
  • 7

    主题

    247

    帖子

    468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680
    6#
    发表于 2018-8-31 14:53:0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顶礼南无不动如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8-20 09:57
  • 90

    主题

    630

    帖子

    909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091
    7#
     楼主| 发表于 2018-8-31 17:48:5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慈法法师:我们所触及到的都是阿弥陀佛的示现——能不能起作用?

                弥陀身色如金山     相好光明照十方

                唯有念佛蒙光摄     当如本愿最为强

                六方如来舒舌证      专称名号至西方

                到彼华开闻妙法     十地愿行自然彰



    五念门第一门是身业礼拜。我们之前做了《往生礼赞》的礼拜。在礼拜过程中,我感到自己的念头不能散掉,一散掉就会有累的感受。我们一般对身业的认识和“触”联系在一起——根尘对应是触、触及到的感受。身业礼拜的触能触到什么?礼拜就礼拜呗!结果就拜不下去了——一天、两天还可以,到第三天他就想找个理由不干了,厌倦了,不知道身业礼拜的意义何在。所以天亲菩萨把身业礼拜称为:身业礼拜阿弥陀如来——他的触点是阿弥陀如来。身触阿弥陀如来——我把这翻译成周遍示现,就是我们所触及到的都是阿弥陀佛的示现。能不能起作用?

    身业礼拜阿弥陀如来应正遍知——这真是不可思议的事情!过去人如实地把一个法则传递给学习者,让他们依法则而行,得到即下利益。他没有文字游戏或像现在人那样说于空洞道理、口舌争斗。身业礼拜阿弥陀如来应正遍知——触什么?所触之处皆是阿弥陀佛示现!我们这个拜墩是不是阿弥陀佛呢?你听到的音声是不是阿弥陀如来呢?你感知到的是不是阿弥陀如来呢?是不是阿弥陀佛的示现?光明所照,周遍无遗,山河大地的显现皆是阿弥陀佛的显现。为什么是阿弥陀佛呢?无不如是,就是周遍,如来示现。

    他就是这个意思!所以身业所触皆是阿弥陀佛。你这个地方能不能礼拜归命呢?站着是礼拜吗?对!你要是了解到阿弥陀佛光明照十方国无所障碍,住法界身,那么你站在这个地方也在礼敬阿弥陀佛,真实无疑。躺着能不能礼敬?也可以!只要你了解了阿弥陀佛应正遍知,周遍广大,无处不在。就是所触及的都是阿弥陀佛的示现!所以说应正遍知,应正——遍知,你要周遍地了解,时时刻刻不要迷失,要用得上。应正遍知,我们如果把他当成一个称号,就和我们大家没有关系了。所以天亲菩萨让他与我们有关系。身业礼拜阿弥陀如来应正遍知——后边一句话先不讲,这个身业礼拜的作用在什么?所触及者皆是阿弥陀佛示现!时时刻刻周遍如是,时时刻刻周遍应知。所以应该正确地了解它。

    天亲菩萨用诸佛如来十号中的“如来、正遍知”来显示这一段文字的实际内涵,欲使礼拜有情得到实际利益。在礼拜过程中,不失每一个当下,遍知皆是佛之示现,佛之加持,佛所载负。这样来磕一个头,你会得到极大的安稳、安慰与鼓舞。你就知道你在阿弥陀佛的法身怀抱中成长,你受到了这样一个滋养与爱护。就像一个婴幼儿在母亲的怀抱里,时时刻刻不能舍离。你要健康成长,就脱离不了阿弥陀如来应正遍知。你的触及之处皆是阿弥陀如来应正遍知——这就是身业礼拜了。要不然身业礼拜不成立。所以礼拜有归命与安住之意。再讲得深刻一点就是“如是”。讲“如是”太早,又讲归命,安住。因为你所触及的地方皆是阿弥陀佛周遍示现,你应知应明,这就是礼拜,这样的触及就是归命与安住。所以我们时刻安住在阿弥陀佛示现的大怀抱中、功德藏中、威德海中。在这个心智之中,在这个庄严国土之中,你这个礼拜就叫身业礼拜。这个礼拜是有意义、有法则、有内容的礼拜。如果没有内容的礼拜,就在那儿磕头,你把自己磕得身心厌倦,磕了一身汗,磕每一次就想找个理由不磕头了。因为没有意义!对你没有加持,没有启发,没有意乐,没有完成你的需要。

    身业礼拜阿弥陀如来应正遍知——这十分重要!这样去礼拜《往生礼赞》就十分有意义。礼赞文字,尤其是彦琮法师的文字,你感觉太美了!美得让人感觉当下就是活泼泼的极乐世界。为什么?佛陀示现这种周遍的认知与觉受。我们在礼拜中如对目前,像面对诸佛菩萨一样没有丝毫距离,这样的礼拜是有意义的。这不是作意,是身业礼拜的事实!你所触及与所作为,皆是阿弥陀佛的示现。这样你是真正归命、安住在阿弥陀佛功德藏中了。这样你是身业礼拜者,你第一门的修行有意义了。虽然我们还没讲到“为生彼国意”,只讲到“应正遍知”。因为往生彼国意是固有的东西——往生彼国意故。我们先讲现前的作为与事实,这点希望大家思维观察。

    我们要改变过去的想法与修行模式,要不然我们年复一年,还在佛法智海之外,还依自己的妄想浪费着生命。所以身业礼拜阿弥陀如来应正遍知,就是说我们的身业所触及,皆是阿弥陀佛周遍显示;我们应知、应行与所触及者皆是阿弥陀佛示现,如此归命,如此安住,是为身业礼拜。身业礼拜是一个媒介,把我们给介绍过来,让我们去亲近阿弥陀佛,安住在阿弥陀佛无碍光明之中,来养育你的法身慧命,使你在现行中离苦得乐。我们一旦养成习惯,所触及的皆是阿弥陀佛之示现,那么我们礼敬阿弥陀佛,就不只是在大殿里礼敬了。我们在大殿里面专修礼敬是为了提醒我们,实际上我们时时刻刻皆在阿弥陀佛摄化之中,我们所触及的皆是阿弥陀佛的示现。这样一种礼拜的训练和作为罢了,在日常生活中亦复如是。

    所以,身业礼拜阿弥陀如来应正遍知——身业礼拜一切所触及,皆是阿弥陀佛示现,我们应知应明,如是安住,如是归命,是为身业礼拜。我在教大家思维方法,不是想教大家知识。我们平时在礼拜阿弥陀佛,所以一切时处莫不在阿弥陀佛的慈悲摄化之中,无有舍离。十劫呼唤,久远的爱护,对我们从来不舍离。因为我们的顽固、迷茫,在自己业力的幽暗冥蒙蔽下不能得见这种无碍光明,被我们业习的强制所蒙蔽。

       《五门修法随顺得入果地觉》讲记

    摘自慈法法师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8-20 09:57
  • 90

    主题

    630

    帖子

    909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091
    8#
     楼主| 发表于 2018-9-1 10:14:2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印光大师:怎样理解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含义

    摘自印光法师文钞:
     须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由迷悟之不同,致升沉以硕异。当念昔标清风明月之懿范,原承法身般若之威神。了此则自能息认影之狂心,起反照之正智。方知头本不失,佛自圆成。不离此念,入圣超凡。永辞虚妄之幻苦,恒享真常之法乐。然理可顿悟,事难即圆。宜发信愿之深心,求生净土,定蒙光寿之慈父,导归莲邦。从兹神超清泰,业谢尘劳,莲开上品之华,佛授一生之记。然后乘本愿轮,回入娑婆,逆顺隐显,度脱众生。普令法界有情,共证常住佛性。俾此明理爱人之心,清风明月之操,竖穷三际,横遍十方。庶可谓不辜佛化,不负己灵,超群拔萃,真大丈夫者矣。咦,冰水岂有两种湿,生佛原同一觉心。但能返观观自性,即获本具无价珍。(增广·启建水陆对灵小参 代友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