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20|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除去私心 做人不难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9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9360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7-25 16:21: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除去私心 做人不难
“做人难”,这是古人留下的遗训,也是当代最流行的名言。当今,几乎无人不喊做人难。女人说:“做女人难。”男人说:“做男人难。”可我却要大声疾呼:“除去私心,做人不难。”

说做人难,也不无道理,人在尘世,难免要为琐事而烦恼,会有种种关系要顾虑。在瞻前顾后之间,患得患失之际,你往往不由自主地与那大写的人字背道而驰了。然而,这些顾虑和烦恼又有几种不是为了一己私利!可见做人之难,难在私心难去。倘若没了私心,一切烦恼自然烟消云散。
除去私心,让心灵中只有真理与正义,认准正义的方向,只管走下去就是了。功成不居,事败无悔,如此做人,是何等轻松。心底无私,则世无难事。包拯无私,则侄儿铡得;尧舜无私,则天下让得。他们之所以能为常人所难为,只因心底无私而已。除去私心,做人不难。
除去私心,让心灵的原野更加辽阔。不必为区区小利而蝇营苟苟,不必为浮华虚名而谨小慎微,不必为自叹贫穷而垂头丧气,不必为炫耀富贵而虚张声势,不必为他人的一时苟得而牢骚满腹,不必为自己的一时受屈而愤世嫉俗。放弃斤斤计较,豁达地面对世界,对有情众生,如此为人,是何等自在。
除去私心,让心灵的天空升起一轮慈悲的太阳。忘掉猜疑,忘掉嫉妒,忘掉仇恨,留下的是菩提花果。把他人的成功视为自己的胜利,你将永远不会失败;把他人的快乐当作自己的幸福,你将永远没有痛苦。包容万物的缺陷,你会增加更多的般若;原谅他人的错误,你会赢得更多的菩提。心,总是因为有宽容,才有了清净,因为充满了佛法 才更加坚强。让心灵深入经藏,任何明枪暗箭无法让他流血,任何困难挫折都无法使他受伤,充满智慧的人,才是真正战胜自我的英雄。用佛菩萨的心代替私心,做人不难。

私心是心灵的包袱,是人性的原始背叛。勇敢地抛弃它,你会感到一身的轻松,一生的宽容。只有除去私心,你才会有真正的潇洒人生,才能弘扬佛法,实现人间净土。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1-6 22:38
  • 170

    主题

    2万

    帖子

    1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41846
    沙发
    发表于 2017-2-26 14:51:3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修行是为了修心,而不是为了修身。万法一念现,一念现万法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12-28 19:47
  • 7

    主题

    5742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831
    板凳
    发表于 2017-2-27 09:02:0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大乘妙法莲华经讲解:《于诸世间;》一切世间出世间。为无有上;没有哪一个能与《法华经》《楞严经》相比。佛所悦可:是一切诸佛所认可。前面讲《三世诸佛守护之藏》,三世诸佛就是守护,看住一个《妙法莲华经》,记好。一切众生,所应称赞;万法没有办法不称叹,因为万法都是一个《一心三藏》,都是一朵《妙莲华》。供养礼拜:你没有办法不供养。所以《无量亿千诸力解脱,禅定智慧》,统统包含其中,一即无量,无量即一。其它分别法,你修一就是一,修二就是二:唯有《法华经》《楞严经》是全性起修。因为你明白了一切万法都是《我》,以这样的心来行一切法,就是对一切法的加持。归纳为无分别不妨分别,分别不妨无分别。圆顿教,一粒微尘,一根草絲,无非一真法界;没有哪一法不是《阿弥陀佛》;而所有的阿弥陀佛,就是一个阿弥陀佛。所有的法都是一个法,都是一个念。没有哪一个不是哪一个。我们好好观照做梦的道理。《得如是乘,令诸子等,日夜劫数,就是从现在开始无量无量的劫数。常得游戏,就是得到了自在。藕益大师有解;<见道如日,无明尚在如夜。虽未尽恶,不落三恶。>恩师讲;见道之人最低保障线不落三恶道,就是参照藕益大师的说法。如果按法华经的讲法,那就是阿维越致,七地以上的菩萨。《与诸菩萨,及声闻众,乘此宝乘,直至道场;》《直至道场》就是《楞严经》讲的,一直到成佛没有委曲相,也就是见道之人最低保证线不落三恶道。然后呢,通过修证一直到成佛,中间不会退转。法华经是最快,最稳的成佛法门。学习法华经,楞严经我们知道,我什么都是的当下我什么也不是。真空妙有,真真如性。就是一心三藏。就是阿弥陀佛。万法一念,一念万法。一切相是佛。在性见相,在相见性,一切一切见。哪一样都是我,因为本来就是真真如。妙有就是真空,真空就是妙有。法法皆心,无心不相。成佛心去成佛,自性本定,首楞严大定。法华经是教菩萨法,佛所护念。如来使有佛做靠山。我为什么诚实守信,为什么信念坚真,为什么要兑现诺言。因为我说过,我将来有时间去哪个道场学习念一天一夜的念佛方法。去恭敬诸佛。还要在大众中宣传妙法莲华经,让阿弥陀佛们都学成佛最快的经。闻法开悟,法喜充满身。让大家明理,当下证果,活着往生。悟后进修,念虚空法界佛,个个当生成就。我的愿只有一个,我要生生世世来此娑婆世界弘扬法华经,楞严经。让所有的阿弥陀佛,听经闻法,入佛知佛见。即闻,即开,即悟,即入,即证。当下证果,成佛分真。悟后进修,成佛圆满。因为万法是我本性,万法就是我自己呀,恭敬心,慈悲心油然而生。我要像恩师父学习,二十多年默默奉献,为法献身呀!我要无私无我,为法界无量的阿弥陀佛早日闻法开悟,当生成就服务。此文摘录于上印下广门清恩师父讲记。感恩无量的阿弥陀佛。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 TA的每日心情
    萌哒
    2023-4-21 15:42
  • 1791

    主题

    1万

    帖子

    1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97763

    宣传达人最佳新人论坛元老优秀版主

    地板
    发表于 2017-2-28 15:06:49 | 只看该作者

    1、从说法历程看,《法华经》《楞严经》为世尊“久后、真实”之说、堪为临终遗嘱。当年,释迦牟尼佛讲经说法49年,共分五个阶段,即华严时、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涅槃时。前四个阶段,都是【于一乘道,随宜说三】,最后8年才【世尊法久后,要当说真实】。佛陀明确开示,诸佛出世唯以一大事因缘,即开示众生悟入佛知佛见,【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在临终遗嘱中,特别嘱咐弟子“依法不依人,依了义法不依不了义法”。由此可见,诸佛出世本怀,就是要众生依《法华经》《楞严经》究竟了义之法,明达宇宙人生真理。
         2、从法理法义看,《法华经》《楞严经》开权显实、彻法源底。《法华经》《楞严经》形式上是两部,实质是一部。《法华经》高度概括《楞严经》,《楞严经》详细解释《法华经》。从哲学与科学的角度,开示宇宙人生、天地万法的起源及其相互关系:宇宙万物的基本构成是什么?——四大假合;既然都是四大假合,为什么表现形式森罗万相?——非同非异;什么原因导致“非同非异”?——随心应量;“四大”究竟从何而来?——心现识变;谁的心所变现?——既是你心、也是我心、也是他心;大家的心是什么关系?一切万法是什么关系?——千佛一如,万法一念,一心三藏。把这个道理搞明白,即为明心见性。
       3、从文字表相看,《法华经》《楞严经》最具思辨性、逻辑性。《法华经》《楞严经》之前佛所说诸经,多以平实的铺陈、描述、讲故事为主,告诉我们修学的基本常识、理论和方法。通教禅宗《金刚经》等般若系列经典之时,思辨色彩渐浓;至别教华严宗之时辩证思想虽很丰富,但是佛陀对见道菩萨所说,多为铺排宣示,无需推理论证;到《法华经》《楞严经》之时,则极尽思辨之能事,辩证思想的丰富性、阐述论证的系统性、逻辑推理的严密性,均达到顶峰。从七处征心、十番显见,到会通四科、圆彰七大,到三如来藏、三种相续,通过假设、推理、边破边立、边立边破、环环相扣、层层递进,透过现象看本质,虚妄之中悟实处,把宇宙人生真理一步步开示出来。尔后二十五位菩萨略说圆通、文殊菩萨拣择圆通,由此入乾慧地、五十五位妙菩提路,再谈七趣、辨五魔,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结构之严整、逻辑之严密,在世法和佛法经典中无与伦比。可以说,佛法辩证思想,在这里最成熟、最完善,也最能代表佛之正法。因此世人常说,“自从一读楞严后,不看世间糟糠书”
    敬请关注法华论坛:http://www.fahua123.com/portal.php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12-28 19:47
  • 7

    主题

    5742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831
    5#
    发表于 2017-2-28 16:01:4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楞严经》从前面的七处破妄、十番显见、八还辨见,无非告诉我们生死轮回的根本和成就涅槃的根本,再到第三卷讲的四科七大,一一皆是如来藏妙真如性。简单说,不懂楞严大定,以致轮回;懂得楞严大定,必取涅槃。道理非常简单。  再到《楞严经》的中间几卷内容,详细讲解「一念不觉有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由此产生世界相续、众生相续、业果相续——这是整部《楞严经》的重中之重。  那么,狂心顿歇,则三缘断,歇即菩提。如来开示发觉初心二决定义:一是以因同果,二是从根解结。  后文殊菩萨受佛敕命,从二十五圣圆通法门中,独选观音耳根圆通法门——这是从根本起修、全性起修、速得菩提的第一法门,初机众生必须按照这个法门来修,才能成就。反反复复就是讲这个自性本定,也是一切三昧之王。  再到《楞严经》后半部分,讲如何修如何证以及五十种阴魔,仍然是以戒助定、以慧助定而已。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7-10 18:41
  • 0

    主题

    7630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5603
    6#
    发表于 2017-2-28 21:35:0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楞严云『 诸法所生。唯心所现。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变现则动,动则为风。未风之前,身心本具。若不具者,无孰能有?身心虽具,却无形相。若有形相,岂不失控?虽无形相,其性本具。如诸疯癫,无非当人,妄想所至。楞严说为一念动摇妄想而有风大。地火水三,亦复如是。皆依心现识变,次第而现。是故明觉立坚,坚明立碍。一念坚固妄想而有地大。坚觉宝成,摇明风出。风金相摩,一念暖触妄想而有火大。宝明生润,籍火蒸之缘,一念湿润妄想而有水大。四大因心成体,次第变现。现即性一,变即相万。性相如是不二义故。现即不动其体,变即随缘而用。体用如是无二别故。现者即显圆融,变者即彰次第。如是次第不碍圆融,圆融无妨次第。互为总别,互别为别。次第圆融二无障故。如是乃至四大周遍,不相陵灭。性本绝待故。闻一悟千,推而广之。三界如是,一真如是。如来藏中,天真如是!
  • TA的每日心情
    萌哒
    2023-4-21 15:42
  • 1791

    主题

    1万

    帖子

    1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97763

    宣传达人最佳新人论坛元老优秀版主

    7#
    发表于 2017-3-4 20:42:53 | 只看该作者
    《法华经》第十一品:“如来不久当入涅槃,佛欲以此妙法华经付嘱有在”,“告诸大众,我灭度后谁能护持读说此经,今于佛前自说誓言”,“能于来世,读持是经,是真佛子,是诸天人,世间之眼”。
    敬请关注法华论坛:http://www.fahua123.com/portal.php

    该用户从未签到

    0

    主题

    4335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0023
    8#
    发表于 2017-3-4 21:16:1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这个指头就是全体,这三个指头又是这一万个指头,这就是圆顿大法的见「如是」,这叫「如来藏为总,万法为别,互为总别」——别就是总,总就是别;还有「互别为别」——没有哪一个不是哪一个,没有哪一部分不是哪一部分。把这个道理搞明白,就是圆教的明心见性。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7-10 18:41
  • 0

    主题

    7630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5603
    9#
    发表于 2017-3-4 23:13:3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法华经》《楞严经》开权显实、彻法源底。《法华经》《楞严经》形式上是两部,实质是一部。《法华经》高度概括《楞严经》,《楞严经》详细解释《法华经》。从哲学与科学的角度,开示宇宙人生、天地万法的起源及其相互关系:宇宙万物的基本构成是什么?——四大假合;既然都是四大假合,为什么表现形式森罗万相?——非同非异;什么原因导致“非同非异”?——随心应量;“四大”究竟从何而来?——心现识变;谁的心所变现?——既是你心、也是我心、也是他心;大家的心是什么关系?一切万法是什么关系?——千佛一如,万法一念,一心三藏。把这个道理搞明白,即为明心见性。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7-10 18:41
  • 0

    主题

    7630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5603
    10#
    发表于 2017-3-4 23:21:2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受持《法华经》。  是人于佛道,决定无有疑:佛在给我们打包票,反反复复地打包票,受持了《法华经》,决定成佛。明白了“妙莲华”的真实义、一心三藏如来藏此一实相印,即入法华三昧、首楞严大定,即花开莲现,决定成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