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宣化上人:看看这些魔王的子孙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可爱
    2017-5-27 18:03
  • 557

    主题

    3万

    帖子

    18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80960
    11#
    发表于 2017-3-20 13:55:4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上善若水zcr 于 2017-3-20 13:58 编辑

    2佛说受持《法华经》第一稀有:
    佛问:“有一个人用藕丝把须弥山捆起来,这须弥山有多大呢,三百三十六万里宽,三百三十六万里长,三个三百三十六万里高那么大,捆在半虚空——不是用钢丝绳捆啊,是用藕丝,舍利弗,这个人怎么样?”
    舍利弗还是那句话:“嗯,稀有。”
    佛又是那句话:“能够一念信解如来藏心法的人 ,倍加稀有。”

    佛问:有个大城,一万里见方中放满大火,一个人挑着一担干柴,悠悠晃晃走南闯北,片火不沾。那么大的火啊!人也无碍,干柴也无碍。
    现在我们来改换一下,不是佛问舍利弗,是我问各位,你们讲这个人怎么样啊?稀有!我说群里能得闻《妙法莲华经》的大家倍加稀有,是不是啊?
    佛陀在《妙法莲华经》如是说稀有:
    诸善男子 各谛思惟 此为难事 宜发大愿   
    诸余经典 数如恒沙 虽说此等 未足为难

    憨山大师云:  
    不读法华,不知如来救世之苦心。
    不读楞严,不知修心迷悟之关键。

    印光大师云:
    法华奥典,妙冠群经,
    闻即往生,位齐等觉。
  • TA的每日心情
    可爱
    2017-5-27 18:03
  • 557

    主题

    3万

    帖子

    18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80960
    12#
    发表于 2017-3-20 13:58:55 | 只看该作者
    1《大佛顶首楞严经浅释》
          你说心在内,见在外,为何心在内而不能先见心、肝、脾、胃呢?纵然看不见,那亦应该看见指甲的生、头发的长、筋络的转、脉搏的摇,你心应该明了,如何亦不知呢?既不能知内,如何反能知外呢?
    【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内。无有是处。】
          所以证明你所说的,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内。是不合道理的,是错误的。
    【阿难稽首而白佛言。我闻如来如是法音。悟知我心实居身外。】
           佛给阿难一个当头棒,打破他的执着,他那(心在内,见在外)之理论不成立,于是阿难又说:(我听闻如来说法之音,明白我的心,实在身外。)
    【所以者何。譬如灯光然于室中。是灯灯能先照室内。从其室门后及庭际。一切众生不见身中。独见身外。亦如灯光居在室外。不能照室。】
          什么道理呢?好像灯烛在房间燃着,这灯烛便能光照室内,再从门口,照到外边庭际,一切众生,看不见身内脏腑,只能看见外边,就如灯光,居于室外,便不能照亮室内一样。
    【是义必明。将无所惑。同佛了。义得无妄耶。】
    自《大佛顶首楞严经浅释》连载(066)
              宣化上人讲述
  • TA的每日心情
    可爱
    2017-5-27 18:03
  • 557

    主题

    3万

    帖子

    18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80960
    13#
    发表于 2017-3-20 13:59:5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2《大佛顶首楞严经浅释》  【所以者何。譬如灯光然于室中。是灯灯能先照室内。从其室门后及庭际。一切众生不见身中。独见身外。亦如灯光居在室外。不能照室。】        什么道理呢?好像灯烛在房间燃着,这灯烛便能光照室内,再从门口,照到外边庭际,一切众生,看不见身内脏腑,只能看见外边,就如灯光,居于室外,便不能照亮室内一样。  【是义必明。将无所惑。同佛了。义得无妄耶。】        这道理一定是对的,不会再起疑惑,并和佛所说之了义一样,大概错不了吧?  【佛告阿难。是诸比丘。速来从我室罗筏城。循乞搏食。归祇陀林。我已宿斋。汝观比丘。一人食时。诸人饱不。阿难答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是诸比丘。虽阿罗汉。躯命不同。云何一人能令众饱。】  自《大佛顶首楞严经浅释》连载(066)           宣化上人讲述
  • TA的每日心情
    可爱
    2017-5-27 18:03
  • 557

    主题

    3万

    帖子

    18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80960
    14#
    发表于 2017-3-20 14:00:1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观音菩萨十二大愿 第一:广发弘誓愿: 广发弘誓大愿心,度尽众生消烦恼。 第二:常居南海愿 : 泛海救迷度有情,善念南海观世音。 第三:寻声救苦愿 : 为人诸病卧高床,诚念大士得安康。 第四:能除危险愿: 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度人舟。 第五:甘露洒心愿: 观音慈把甘露洒,烦恼于是化成莲。 第六:常行平等愿: 弥陀加持常有念,随似观音平等心。 第七:誓灭三涂愿: 观音菩萨救苦声,愿度三涂除诸障。 第八:枷锁解脱愿: 志心持念观自在,枷锁苦痛得解脱。 第九:度尽众生愿: 有情众生誓愿度,旷劫精勤慈悲海。 第十:接引西方愿: 虚空之中引净土,至心诚念观世音。 第十一:弥陀受记愿: 观音精勤宏愿力,弥陀受记下世佛。 第十二:果修十二愿: 十二大愿弘誓深,有情共证无上道。
  • TA的每日心情
    可爱
    2017-5-27 18:03
  • 557

    主题

    3万

    帖子

    18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80960
    15#
    发表于 2017-3-20 14:00:4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一门深入真实义!  问:我们新入门,应该怎么一门深入呢?  印广门清法师答:你们应该把如来藏这个法搞明白,这叫一门深入。天地万法都是一个人一个念变现出来的,既然是变你就不能讲是你,天人鬼畜、佛菩萨、泥巴瓦块无量无量,既然是现,那又不能讲不是你,都是一个东西变出来的是不是,还是一个东西呀。所以如来藏道理最重要,把这个道理搞明白了以后,你修起来任何法门都能成就,这叫一门深入。
  • TA的每日心情
    可爱
    2017-5-27 18:03
  • 557

    主题

    3万

    帖子

    18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80960
    16#
    发表于 2017-3-20 14:01:0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如来有大慈悲,无诸悭吝,亦无所畏,能与众生佛之智慧、如来智慧、自然智慧。如来是一切众生之大施主,汝等亦应随学如来之法,勿生悭吝。】       为什么要弘扬《妙法莲华经》?因为如来的智慧、慈悲全部在《法华经》里,就是『一心三藏』。你明白了『一心三藏』,一切万法都是「我」,你的大慈悲心发也发,不发也发,你没有办法不发;你的智慧开也开,不开也开,你没有办法不开。       如来有大慈悲心:『大』就『大』在他明白了万法都是自己。大慈悲心也是我们本有。众生被无明烦恼遮蔽,被我执烦恼习气所束缚,大慈悲心虽然有,等于无,发生不了作用。无诸悭吝:任何吝啬心都没有,为什么?一切人都是「我」,成就别人就是成就自己。佛为什么能成佛啊?歌利王割他的眼睛,割他的耳朵,完全是冤枉他,他还感恩。你要,命给你。什么都不怕。        能与众生佛之智慧:下面讲了三个智慧。究竟来讲,就是『一心三藏』智慧。「空智、俗智、中智」三智圆融为一体,也叫「一切种智」。      
  • TA的每日心情
    可爱
    2017-5-27 18:03
  • 557

    主题

    3万

    帖子

    18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80960
    17#
    发表于 2017-3-20 14:01:4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楞严经》视频 http://url.cn/MD23LF 《法华经》视频 http://t.cn/zTozXcL 《佛法修行八大次第》http://www.fahua123.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0991&fromuid=6 法华微信号码 fahua123com
  • TA的每日心情
    可爱
    2017-5-27 18:03
  • 557

    主题

    3万

    帖子

    18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80960
    18#
    发表于 2017-3-20 14:02:0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1、您一个人在房间会不会吃肉呢? 一个来访者问:法师,我想问一个不太恭敬的问题? 师:请讲! 来访:您在公众场合是素食,您一个人在房间会不会吃肉呢? (师并没有回答他的问题)反倒问他:您是开车来的吗? 来访:是的。 师说:开车要系安全带。请问您是为自己系还是为警察系?如果是为自己系,有没有警察都要系。 来访:喔,我明白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12-28 19:47
  • 7

    主题

    5742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831
    19#
    发表于 2017-3-20 18:33:3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楞严经告诉我们修行的下手之处,要从闻思修开始。可是现在很多修行人却与佛的教导,与《楞严经》背道而驰,希望通过无量的法门来明心见性。这是佛门的悲哀,修行人不可不慎。选择什么样的法门尤为重要。     学习《楞严经》真让人感慨万分,万分感慨。楞严经在空说非空,在有说非有,所谓的空和有,善与恶,好与坏,长与短无非都是我们真心性具功德的妙用,真心不随任何一法而改变,而任何一法与别的法都是平等无二的。《楞严经》告诉我们:真真如性,非真求复,宛成非相。真心非空非有,非善非恶,非真非妄,但当下可以显空显有,显善显恶,显真显妄。佛法就这么妙,世间一切有形有相的万法很难表达我们无形无相的真心。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7-7 13:18
  • 1730

    主题

    2万

    帖子

    18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88676
    20#
    发表于 2017-3-20 18:50:3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