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95|回复: 2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虚云大和尚如何直释如来藏?如何说一闻即悟,即悟即证,不加修为!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萌哒
    2023-4-21 15:42
  • 1791

    主题

    1万

    帖子

    1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97763

    宣传达人最佳新人论坛元老优秀版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4-16 07:40: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虚云大和尚如何直释如来藏?如何说一闻即悟,即悟即证,不假修为!
    2017-04-16 觉悟当下

    佛法之真谛
    佛法非迷信,非宗教信仰,乃是宇宙万法之真理真相!它是讲真,讲实,讲宇宙万物的起源以及所有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三十三年二十六日晨,谒虚云老和尚求开示,余问怎样才得消除妄想?
          师言:“一、放下诸缘;二、时加觉照;三、起妄莫续;四、长期护持。”
    余曰:“弟子用功,不看念佛是谁,而直观无念,不知对否?”
        师曰:“所谓话头,即动念之前头,古人原不讲看话头,亦不看念佛的是谁,后世不得已而用之。其实话头甚多,有以看念佛是谁为本参话头的,有以看父母未生以前如何是你本来面目的。”
       余曰:“不论什么话头,结果都是观心。”
       师曰:“是。”


        余问开、示、悟、入佛之知见?
    师曰:“开是开显,示是指示,悟是了悟,入是证入。佛之知见,即如来藏心。如来藏生佛不二,只为众生迷,故轮转生死,无有了期。我佛悯之,因出现于世,将生佛不二之如来藏心,开显指示,令众生了悟,证入佛道 ,以免长劫沉沦,而获登彼岸。此即佛出世之一大因缘也。”


       二十六日晚,随众坐香后,师开示
       道本平常,道不远人,道也者不可须臾离,可离非道也。
        昔者有人问古德云‘如何是道’,曰:‘平常心是道 ’。
       又有人问古德曰‘何为道’,曰:‘道通长安’。此皆谓道极平常之意也。
    古人云:若识得心,大地无寸土。今人多迷失真心,修行参禅即在识得此真心。妙明真性常住,倘能屏息诸缘,不生一念,妙明真心自然现前。虽然言之则易,行到却难,仍非大家努力参究一番不可。


       ——学习心得:此段语录,虚云老和尚精确地指出,我佛出世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众生了悟此一“生佛不二之如来藏心”,修行参禅就是要识得此真心,即如来藏心。


       (老和尚)上堂 曰:三世诸佛。唯一大事化现世间。欲令众生开示悟入如来藏性。出没隐显。若水中月。



    二十日,师开示
        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只缘众生自迷,不能见自己如来藏心。勿再妄想执着,随业流转。须知人之本心本性,在圣不增,在凡不减。如同一真金,不论造像、造器,形虽不同,金体无异。
       如悟自体不异,造作由己,也要知佛之为佛,以其觉也;众生之为众生,以其迷也。除迷复觉,惟在觉照。觉幻幻离,幻离即觉;二六时中,觉照不已,终成大觉。宗下向上一著,即是如此。所以我佛出现于世,原为开显指示众生本具如来藏心 ,与佛无异,令其了悟,进入如来藏心。




    ——学习心得: 佛经里也说,众生不知自己如来藏,好比贫穷乞丐衣中有珠而不知。     经文依据:
        大方等如来藏经


        善男子。诸佛法尔。若佛出世若不出世。一切众生如来之藏常住不变。但彼众生烦恼覆故。如来出世广为说法。除灭尘劳净一切智。


       复次善男子。譬如真金堕不净处。隐没不现经历年载。真金不坏而莫能知。有天眼者语众人言。此不净中有真金宝。汝等出之随意受用。如是善男子。不净处者无量烦恼是。真金宝者如来藏是。有天眼者谓如来是。是故如来广为说法。令诸众生除灭烦恼。悉成正觉施作佛事。


       复次善男子。譬如贫家有珍宝藏。宝不能言我在于此。既不自知又无语者。不能开发此珍宝藏。一切众生亦复如是。如来知见力无所畏。大法宝藏在其身内。不闻不知耽惑五欲。轮转生死受苦无量。是故诸佛出兴于世。为开身内如来法藏。彼即信受净一切智。普为众生开如来藏。无碍辩才为大施主。如是善男子。我以佛眼观诸众生有如来藏。故为诸菩萨而说此法。


      《大乘密严经》:“佛说如来藏,以为阿赖耶,恶慧不能知,藏即阿赖耶;如来清净藏,世间阿赖耶,如金与指环,展转无差别。”


       ——虚云老和尚所说:须知人之本心本性,在圣不增,在凡不减。如同一真金,不论造像、造器 ,形虽不同,金体无异,就是“如金与指环,辗转无差别”这句经文的白话解释。  







    七月二日,师开示


        傅大士曰:“有物先天地,无形本寂寥;能为万象主,不逐四时凋。”


      此物即诸法实相,一切含生所同具,在凡不灭,在圣不增,所谓心佛众生,三无差别。


    众生若能放下识情,显了真性,即是见性成佛。上根利器之人,一闻即悟,即悟即证,不假修为,说修行都是不得已也。


       经文依据:


      《入楞伽经》卷三∶‘尔时圣者大慧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如修多罗说如来藏自性清净,具三十二相,在于一切众生身中,为贪嗔痴不实垢染阴界入衣之所缠裹,如无价宝,垢衣所缠。’


    《占察善恶业报经》云:‘如来法身自性不空,有真实体,具足无量清净功业,从无始世来自然圆满,非修非作,乃至一切众生身中亦皆具足,不变不异,无增无减。’


    《解深密经》卷一,佛云:‘广慧,此识亦名阿陀那识,何以故?由此识于身随逐执持故。亦名阿赖耶识,何以故?由此识于身摄受藏隐,同安危义故,亦名为心。’


    契经云:‘藏识住于身,摄藏诸种子。遍持寿暖识,如云覆世间。业用曾不停,众生莫能见。’




    《如来藏经》佛云:‘善男子,一切众生虽在诸趣烦恼身中,有如来藏常无染污,德相备足如我无异。又善男子,譬如天眼之人观未敷花,见诸花内有如来身结咖跌坐,除去萎花便得显现;如是善男子,佛见众生如来藏已,欲令开敷,为说经法,除灭烦恼,显现佛性。’又云:‘我已佛眼见,一切众生身,佛藏安稳住,说法令开现。’三云:‘如是,善男子,我见众生种种烦恼,长夜流转生死无量。如来妙藏在其身内,俨然清净如我无异。是故佛为众生说法,断除烦恼净如来智,转复化导一切世间。’







    七日,师开示
        修行须放下一切,方能入道,否则徒劳无益。
       要知众生本妙明心,原与诸佛无异,只因无始以来为妄想尘劳百般缠绕,不能显现,所以沉沦苦海,流浪生死,不能出离。诸佛悯之,不得已开示种种修行法门,无非令众生解脱。


       所谓放下一切,是放下甚么呢?内六根、外六尘、中六识,这一十八界都要放下,其他名利、恩爱、毁誉、得失,乃至一切财物、性命都要放下。


       总之,身心世界都要放下,因为这些都是如梦如幻、如电如泡,无可留恋,执之即成障道因缘。故统要放下,连此放下之念亦无,一放下一切放下,一时放下、永久放下、尽未来际都放下,如此放下干净了、长永了,本妙明心显现,即与诸佛无异。


       十九日,师开示
       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吾人本来是佛,何以佛有无量智慧、无量神通、无量光明,而吾人无之?良由吾人自己不信自己,把自己作贱,所以开的众生知见。


       无明烦恼、贪嗔痴爱、贡高我慢、欺诳嫉妒,种种迷愚,将自佛盖覆,不得现成。因此,佛制戒律,就是要佛弟子遵守,藉此除却一切习气毛病。习气毛病一除,佛性现前,自然成佛。”


         ——学习心得:老和尚此段开示,即如经文中所说,如来藏妙明真心,自性清净,而为烦恼尘垢所染污。


        经文对比如下:
        阿含部《央掘魔罗经》卷四云:
       “一切众生有如来藏,为无量烦恼覆,如瓶中灯。”


       《大法鼓经》卷下:


       “如是诸烦恼瓶,覆如来藏灯,相好庄严则不明净,于众生无用。”


       《大萨遮尼干子所说经》卷九:


       “大王当知:一切烦恼诸垢藏中,有如来性湛然满足……是故我言:烦恼身中有如来藏。”


      《大方等如来藏经》:


       “如是善男子!佛见众生如来藏已,欲令开敷,为说经法,除灭烦恼,显现佛性。”


       《楞伽经》一切佛语心品之二:


       “如来之藏常住不变亦复如是,而阴、界、入垢衣所缠,贪欲、恚、痴不实妄想尘劳所污,一切诸佛之所演说。”


       《胜鬘经》:胜鬘夫人云:「自性清净心而有染者难可了知,唯佛世尊实眼实智,为法根本,为通达法,为正法依,如实知见。」……佛云:「如是!如是!自性清净心而有染污难可了知;有二法难可了知,谓自性清净心难可了知,彼心为烦恼所染亦难了知。如此二法,汝及成就大法菩萨摩诃萨方能听受;诸余声闻唯信佛语。」


       老和尚说这个“心”本来清净如佛,但却因为“无明烦恼、贪嗔痴爱、贡高我慢、欺诳嫉妒,种种迷愚,将自佛盖覆,不得现成。”


       正是深明佛语听受佛语“有二法难可了知,谓自性清净心难可了知,彼心为烦恼所染亦难了知”之菩萨也


     !


    十七日,师开示
       真心为无价之宝,贤愚凡圣、天堂地狱、秽土净土,皆由他造作。佛祖教人显了真心,证自性佛。人能将种种习气断尽,则真心自显,自佛即证。


       二十九日,师开示
       修行必须识得心。
      古人云:人若识得心,大地无寸土。要知为圣为凡,成佛做众生,皆是此心。
    此心不明,修行无益。此心向何处找寻?但能放下万缘,善恶都莫思,一念不生,即真心现前,此心一时现前,时时现前,永远现前,不为尘劳污染,即我是现成之佛。”


        三日,师开示
        云“十法界唯心所造,四圣六凡,皆是自作自受,大修行人惟愿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余皆不取也。”又详述三界六道轮回事理,苦乐升降因果。


       ——学习心得:在这几段开示里,老和尚阐述了三界万法唯心之理。也就是说,四圣六凡,十法界,天堂地狱、秽土净土,都是依真心而造。


       有经典佛语为对比: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第四


       佛告大慧。如来之藏是善不善因。能遍兴造一切趣生。


       入楞伽经卷第七
       佛告大慧。如来之藏是善不善因故。能与六道作生死因缘。


       大乘入楞伽经卷第五
       大慧。如来藏是善不善因。能遍兴造一切趣生。


       大乘密严经卷中
       诸仁者。阿赖耶识恒与一切染净之法而作所依。是诸圣人现法乐住三昧之境人天等趣。诸佛国土悉以为因。常与诸乘而作种性。若能了悟即成佛道。诸仁者。一切众生有具功德威力自在。乃至有生险难之处。阿赖耶识恒住其中作所依止。此是众生无始时界。诸业习气能自增长。亦能增长余之七识。


    清净与杂染  皆依阿赖耶


    圣者现法乐  等引之境界


    人天等诸趣  一切佛刹土


    如是染净法  如来藏为因







    二十二日,师开示


       “放下十八界,独头一真如”之理事,至为详晰。


    是日,中和于散香后,至方丈顶礼,陈述四根本大愿:一者消灭无量劫罪孽,二者证遍法界三身,三者严净十方世界,四者普度一切众生。


       四此生志愿:建设新宁远,建设新湖南,建设新中国,建立新世界。师对于根本四愿赞成;对于此生志愿,谓做不到。并说明人心复杂、众生难调,及自古以来兴败成亡、以善因而招恶果,种种情形,意欲中和速了生死,急求出离三界,果有愿再来不迟。


       如《五灯会元》载:


       世尊因黑氏梵志运神力。以左右手擎合欢.梧桐花两株。来供养佛。


       佛召仙人。梵志应诺。佛曰。放下着。梵志遂放下左手一株华。


       佛又召仙人。放下着。梵志又放下右手一株华。


       佛又召仙人。放下着。梵志曰。世尊。我今两手皆空。更教放下个甚么。


       佛曰。吾非教汝放舍其华。汝当放舍外六尘.内六根.中六识。一时舍却。无可舍处。是汝免生死处。


       梵志于言下悟无生忍。


       ——“放舍外六尘.内六根.中六识”,即是舍却十八界。 “无可舍处。是汝免生死处”,即是真如之处也。


      故此,虚云老和尚方有开示“放下十八界,独头一真如”的道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1 踩
    敬请关注法华论坛:http://www.fahua123.com/portal.php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7-7 13:18
  • 1730

    主题

    2万

    帖子

    18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88676
    沙发
    发表于 2017-4-16 07:50:3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阿弥陀佛。感恩一切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6-1 08:28
  • 11

    主题

    336

    帖子

    587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878
    板凳
    发表于 2017-4-16 08:05:06 | 只看该作者
    江山代有大师出,教化一方数百年!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12-28 19:47
  • 7

    主题

    5742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831
    地板
    发表于 2017-4-16 08:27:3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只要明白了「法华三昧」,当下即蒙授记,这叫「开权显实」。阿罗汉、辟支佛是权宜之法,而佛要众生究竟成佛,这是真实之法。欢喜闻法是作为法喜,解脱知见。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就是佛讲的『唯以一大事因缘』。听懂了『如来藏』,才能得到真实的灭度。因为『如来藏』是彻法源底,究竟圆满。天地万法唯一念真心之所变现,听经闻法当下证果。       我们的如来妙真如性本无量珍宝,不求自得,见道成佛,当下解脱。正法之妙用在于『财宝无量』,以示自性的无量智慧德能。这些都是我们心地的「性具功德」本性的特征。「大圆镜智」里具足无量智慧德能。明白了『一心三藏』,你就住入佛家,永远不落六道轮回。       以法利益众生,利益众生,即为利己。「自他不二」。这个世界上只要还有一个人没有成佛,只要还有一粒泥巴没有回归大光明藏,我们这个真心就不能算圆满自在解脱,所以菩萨道是「自他不二」。
  • TA的每日心情
    大哭
    2018-2-19 12:43
  • 23

    主题

    952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25
    5#
    发表于 2017-4-16 09:17:48 | 只看该作者
    【妙明真性常住,倘能屏息诸缘,不生一念,妙明真心自然现前】

    此处不究竟,此人不是真见性,还是‘’以石头压草‘’

    此人妄言‘’妙明真心‘’,不知道‘’真心明妙‘’不知道眼前一切,都是‘’妙明真心‘’中所现之物
    ‘’诸缘‘’也是‘’妙明真心‘’所现之物,也是‘’妙明真心‘’,本是一体,如何‘’屏息‘’

    真正明心见性,秽土即净土,此身即佛身,烦恼即菩提,一切本一体

    该用户从未签到

    0

    主题

    563

    帖子

    540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400
    6#
    发表于 2017-4-16 16:38:0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识破天惊说法华,风起云涌演楞严。阿弥陀佛

    该用户从未签到

    3

    主题

    260

    帖子

    245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452
    7#
    发表于 2017-4-16 17:11:31 | 只看该作者
    真正明心见性,秽土即净土,此身即佛身,烦恼即菩提,一切本一体!!!

    太妙啦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6-26 08:54
  • 103

    主题

    2万

    帖子

    2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46045
    8#
    发表于 2017-4-17 07:59:5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1《楞严经》被称为[降魔杵,照妖镜,试金石],你这个人怎么样,你这个法对不对,用《楞严经》,一对照就知道,你有没有讲清一心三藏这个道理,讲解一心三藏叫人几句话当下开悟,所以这个无上,这个甚深,与前面首楞严与大佛顶对应起来观照。[微妙法]与《法华经》对照起来观照,《妙法莲华经》,妙在哪里,就是妙在一朵妙莲华,大道至简,真理至易,就是一朵妙莲花,莲花二字说尽了宇宙人生本来面目,我们在开课的第二天就,从三种角度来理解这个莲花,是不是啊,讲尽了宇宙万法,诸佛菩萨身坐莲花座,脚踩莲花台是不是,莲花在十法界并不是最好看的花,玫瑰花,牡丹花,都比它好看,桂花比它香,所以为什么不叫它,妙法桂花经, 佛讲的很清楚,没有明心见性的人都是盲修瞎练,《楞严经》第一卷,是不是讲的刻骨铭心啊,我们要明白啊,所以第一句。 【无上甚深微妙法】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6-26 08:54
  • 103

    主题

    2万

    帖子

    2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46045
    9#
    发表于 2017-4-17 08:00:1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2【无上甚深微妙法】 [无上]就是讲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这里不是讲第一,不是讲最高,不是讲世界冠军,而是讲一个本体,十法界一切万法,一个念,心外无法,法外无心,无上亦无下,无外亦无内,更无前后左右,没有空,没有有,什么都不能执着,什么都是,叫无上,这是成就我们的无分别心。一样的道理,无上一定就没有下,佛法里不可以打折扣,你想想看,如果有上的话,他一定就有下,是不是,再一个无上的话,什么是上,什么是下,我们认为是上的时候,美国人认为这是下,是不是,我们站在这个地球上,如果从另外一个星球来照相的话,正好我们的脚后跟跟美国人的脚后跟,脚后跟对脚后跟,是不是,哪有上下啊,即使在世间法里,我们也要开通智慧,用智慧来观照。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6-26 08:54
  • 103

    主题

    2万

    帖子

    2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46045
    10#
    发表于 2017-4-17 08:00:2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佛言:“不讲第一义谛法,非佛弟子”。第一义缔,就是《法华经》《楞严经》,就是如来藏的道理,就是“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是“如是我闻”,就是“一心三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