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56|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藏通别圆四教各自的主修重点是什么?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8-20 09:57
  • 90

    主题

    630

    帖子

    909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09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2-17 13:15: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净界法师

    智者大师在讲《教观纲宗》时,他也给藏通别圆每一个法一个字代表它的主修重点。

    他说,藏教的法,整个《阿含经》思想就是修一个字——修“苦”谛。你打开四部《阿含经》,从头到尾就告诉你一个观念——生命是痛苦的。它就主修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你观察这四个以后,就会认为人生是没有价值的。所以,整个藏教的核心思想是从痛苦出发,就算它用无常观成就空性,它那个空性也是带有痛苦,带有出离的空性。

    它离开娑婆世界,不是因为娑婆世界是无所得,而是娑婆世界是痛苦的。它的整个启发点、它的原动力是对人生痛苦的体验深刻而带动它所有的法门,这个就是它的核心思想。所以,藏教根性的人,对痛苦特别敏感,而且体验特别深刻。

    诸位!阿罗汉为什么不敢从涅槃中出来?你说他真的没有那个能力吗?不是!阿罗汉的功德神通等同八地菩萨,不是他不能出来,他是不敢出来,因为他产生法执,他是我空法有。他用痛苦的思惟离开了三界,这是好事,但是这种痛苦的概念在他心中烙下的痕迹太深了,当他离开三界以后,开始要成佛时,过去本来是法宝的思维,现在变成毒药,变成障道了,他不敢从空出假。

    所以,藏教的法,如果你一辈子只看《阿含经》,后果就是你会很快离开三界,但是你后半段的路很难走下去。因为你看到人世的因缘,就觉得“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冤家”,但期自度不愿度人,畏惧三界的果报。但是你成佛的资粮,必须要来到人世间历练,所以你后半段就很难走下去。所以智者大师以“苦谛”这个“苦”字来形容藏教。

    通教是怎么回事呢?智者大师也给它一个字叫做“集”,苦集灭道的集。通教的人,般若法门,大谈空性,它的目的就是调伏烦恼。空性的人根机更利了,他离开三界不是因为痛苦,他根本不把痛苦当一回事,他认为痛苦是一瞬间,他是讨厌烦恼的障碍、干扰。为什么会烦恼呢?就是攀缘心。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所以攀缘心越重的人烦恼越重,因为你有所攀缘的心一动,人生只有两种:不是喜欢,就是不喜欢。那喜欢就变成贪爱,不喜欢就变成瞋恚,这两种烦恼都有了。所以空性的人,就是必须要让人世间的对立降到最低,人生没有好坏,如梦如幻。所以空性,整个般若的思想,这个法门它的药是干什么的?对治集谛的。

    再看别教。别教法门的重点,只有一个字叫做“道”,它是让你修道的,修六波罗蜜用的。为什么唯识学安立阿赖耶识?它就是菩萨道,你要忏悔业障,积集资粮,修六度。你修布施有布施的种子,未来的果报是富贵;你持戒有持戒的种子,未来的果报是尊贵;忍辱是庄严。所以它每一个种子都有它的差别相貌。所以你要激发你自己修六度法门,断一切恶,修一切善,你就必须研究唯识,因为这个法门的特点正是偏重在道法的修学。法门无量誓愿学,你一定要学唯识学,因为它把每一个法门都说得清清楚楚。比如:布施要怎么修,持戒要怎么修。

    圆教的一个字就是“灭”字。圆教的思想叫做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它是从佛陀的大般涅槃开始修起,就是你必须把生命归零,你的心必须要调整到跟佛陀的心是一个心,你才有资格谈修行。所以,圆教的修行只有一个概念,就是想办法把你这种没有自信、胸量狭小的心,调整到跟佛陀一样的心,就是跟佛陀大般涅槃是一个心性,这样对你前面所有的藏通别的修法有极大的加分。

    所以,智者大师以苦集灭道来分判藏通别圆四教的修行特色。也就是说,当你想要厌离娑婆世界,你就要多修藏教的法;当你想要面对烦恼,你要多读《金刚经》、《楞严经》这种空性的道理;当你想要修习法门,你又提不起精神,你要多看唯识的思想,它会激励你。每一个法门有无量的功德。而当你想要安住在跟十方诸佛同一个体性,你就必须学圆教的思想。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7-1 19:38
  • 218

    主题

    640

    帖子

    8734

    积分

    论坛元老

    周正道

    Rank: 8Rank: 8

    积分
    8734
    沙发
    发表于 2020-2-19 22:29:1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阿弥陀佛,建议还是按照印广法师的开示做解答。藏教从有门入,不能明心见性,通教从空门入,破一切相见性,能见性但法门难修。别教从亦有亦空入,能明心见性,但难上难。圆教从非有非空,即有即空入。闻法就能入道,当下解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7-21 10:55
  • 7

    主题

    247

    帖子

    468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680
    板凳
    发表于 2020-2-20 09:43:0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如来使※ 于 2020-2-20 10:49 编辑

    不读《法华》,不知如来救世之苦心!
    不读《楞严》,不知修心迷悟之关键。
          《法华经》会三归一,只有一佛乘,无声闻弟子。以诸法实相、真心本来面目为法印。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识相。
             一切的语言文字都是路桥、标月指,都是方便说,而非宝所。只不过《法华经》是第一方便!佛称之为经王。
          《楞严经》:如何世间三有众生,及出世间声闻缘觉,以所知心测度如来无上菩提,用世语言入佛知见?
            缘经悟道!从《法华经》《楞严经》悟到了实相,十法界万法都是一真之人一念变现而已。哪来的那么多纷争。
            少点人我是非!少点此是彼非!
            真正看懂了《法华经》,悟到了“诸法实相”。《阿含经》也是《法华经》!修学方便法(权法)的人,认识不到这个问题。佛才把《法华经》说为“经王”、“第一方便”,把《楞严经》说为《妙法莲华王》。
            这不是“是一非余”!而是“圆融万法”
            神珠本具,非从外得!
            你本来是佛!不是修得、不是证得,而是悟得!悟了你就知道了。即悟即得,知妄即真。
            得亦无得,所以无所得。
            万法都是一个圆融的本体,没有吗一个不是哪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7-21 10:55
  • 7

    主题

    247

    帖子

    468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680
    地板
    发表于 2020-2-20 10:56:3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如来使※ 于 2020-2-20 18:38 编辑

    迷人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8-20 09:57
  • 90

    主题

    630

    帖子

    909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091
    5#
     楼主| 发表于 2020-2-24 10:05:54 | 只看该作者
    藏通别圆四教,教法有何不同?
    广州光孝寺  2019-05-18

      今天的周末讲堂,大照法师为大众讲解化法四教的教法特征,开示藏、通、别、圆各自的四圣谛、十二因缘及六度等法门的区别,令大众对佛陀的教法初步形成整体的认知。

    化法四教,就是针对不同众生所讲的四种不同的教化,好比医生给病人治病,要对症下药,不同的药治不同的病,各有它的用处。一般人以为小乘讲四圣谛,大乘讲十二因缘和六度,其实大小乘都有四圣谛、十二因缘和六度,但是内涵是有所差别的,具体怎么讲呢?

    第一藏教。此教诠释生灭四谛。苦谛则生住灭三相迁移。集谛则贪、嗔、痴、等分,四心流动。(等分,是说贪嗔痴三,兼而有之)道谛则对治易夺,(比如多淫众生以不净观对治之,多嗔众生以慈悲观对治之,使之反染还净。)灭则灭有相,还无相。亦诠释思议十二因缘。亦诠释事相修行之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

    第二通教。通教是通大小乘的,其教法为三乘共修,凡方等或般若部中有三乘共修之内容,都属通教。此教诠释无生四谛,苦无逼迫相。集无和合相。道不二相,灭无生相。

    苦无逼迫相,就是了达苦的本质如幻,当体即空,所以无逼迫相。集无和合相,了达惑业缘生,众生造作的惑业不是实在的,是因缘生法,缘生无性,全体是空,则无和合相。道不二相者,道为能治,惑为所治。所治之惑既空,能治之道亦空,岂有二相可得,故云道不二相。灭无生相,苦集既如虚空,空岂有生,空既无生,则今无所灭,故云灭无生相。

    第三别教。别教是只有菩萨才能修的法,声闻、缘觉根器的人接受不了,但是别教特别强调次第,不如圆教那样能融摄三乘、圆融无碍。此教诠无量四谛。苦有无量相,十法界不同故。集有无量相,五住烦恼不同故。道有无量相,恒沙佛法不同故。灭有无量相,诸波罗蜜不同故。(因为众生有种种不同的烦恼,有不同的根器,所以菩萨要修学无量的法门,去度化不同的众生。)亦诠不思议生灭十二因缘。此十二因缘即是界外大菩萨境界,二乘尚且不知,故不思议。但犹有变易生死在,故称为不思议生灭十二因缘。

    第四圆教。圆就是不偏,有圆妙、圆满、圆足、圆顿四义,故名圆教。此教诠无作四谛。什么是无作四谛呢?我们一般认为要修习四圣谛,才能证得实相,就是要去修、去作,才会见到有一个跟苦和苦因不同的实相。但是圆教讲的无作四谛,就是苦集道灭,本身就都是实相。实相之理,如天而然,非造作而后有,故名无作。实相就跟天空那样,不是你去造作出来一个天空,天空本来就那样,实相也本来就那样。一切法也本来如此,所以你不用舍弃诸法而另外再求一个实相。

    阴入皆如,无苦可舍。无明尘劳,即是菩提,无集可断。边邪皆中正,无道可修。生死即涅盘,无灭可证。

    【阴入皆如,无苦可舍。】我们现前的五阴、十二入、十八界,跟实相不相差异,既然本身就是实相,哪里还要舍实相再另求实相呢?所以说无苦可舍。

    【无明尘劳,即是菩提,无集可断。】无明尘劳,本身并无自己的实在性,这种无自性即是法性。法性就是果德理体,所以说是菩提。无明既然是菩提,就不必离菩提别修菩提,就像不必离波而别求水一样,离开波纹,你就舀不起来这碗水。

    【边邪皆中正,无道可修。】执着于有或者空,叫做边见。心外取法,叫做邪见。但是边或者邪,当下并无自性。无性之性,即三千性,乃即空、即假、即中之实相正体。所以焦芽败种的二乘行者,邪见的妙庄严王,随闻一句,皆得作佛,哪里需要离边邪而别修中道呢?

    【生死即涅盘,无灭可证。】生死都是缘起而生的,缘生无性,即寂灭性。《维摩诘经》云:“一切众生即涅盘相,不可复灭。”生死本来就缘起性空的,离开生死,就没有一个涅盘可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7-21 10:55
  • 7

    主题

    247

    帖子

    468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680
    6#
    发表于 2020-3-10 08:24:3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讲法要会相归性,用第一义悉檀关照,讲第一义,了义法。否则都是戏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萌哒
    2023-4-21 15:42
  • 1791

    主题

    1万

    帖子

    19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97739

    宣传达人最佳新人论坛元老优秀版主

    7#
    发表于 2020-3-13 09:56:27 | 只看该作者
    邪解圆顿法门,邪解如来义!建议同修多看看印广法师楞严经讲记,不要自误误人了!
    敬请关注法华论坛:http://www.fahua123.com/portal.ph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萌哒
    2023-10-2 14:12
  • 93

    主题

    1554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0990
    8#
    发表于 2020-4-10 07:11:04 | 只看该作者
    阿弥陀佛,苦集灭道是声闻人修行的法门,师兄还是看一下印广门清法师讲解的佛法八大次第吧,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正法难遇,生命在呼吸之间,珍惜,愿您早日圆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11-27 20:35
  • 0

    主题

    6

    帖子

    127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27
    9#
    发表于 2020-4-10 09:20:23 | 只看该作者
    多谢师兄布施分享,很有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