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47|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弥勒佛出世,他也会像释迦牟尼佛一样讲《楞严经》,《法华经》吗?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7-10 17:00
  • 823

    主题

    2039

    帖子

    3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511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24 15:34: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0金币

    最佳答案

    查看完整内容

    楞严经曰;幻法云何立。是名妙莲华。世间一切相,一切法非幻成幻,如一妙莲花,众生忘失,法华经就是道明究竟义。而佛觉悟明了,以妙法莲华经说尽诸法实相。【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舍利弗,云何名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舍利弗,是为诸佛以一大 ...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心涵太虚,量周沙界,万法皆我一念!一念即是无量万法。如来法藏自在圆融无碍。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10-15 19:20
  • 445

    主题

    2190

    帖子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0115
    沙发
    发表于 2015-1-24 15:34:04 | 只看该作者
      楞严经曰;幻法云何立。是名妙莲华。世间一切相,一切法非幻成幻,如一妙莲花,众生忘失,法华经就是道明究竟义。而佛觉悟明了,以妙法莲华经说尽诸法实相。【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舍利弗,云何名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舍利弗,是为诸佛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佛告舍利弗,诸佛如来但教化菩萨,诸有所作,常为一事,唯以佛之知见、示悟众生。舍利弗,如来但以一佛乘故,为众生说法,无有余乘,若二、若三。】诸佛出世间一定讲法华经,楞严经。
      弥勒佛,以及一切诸佛出世间,是否以一样的方式讲呢?用心为异,示现大千世界各个时空,所以观察根基,说为诸乘。而佛性大同,清净本然十法界实为一界,诸乘实为一乘,比如从地涌出品里,诸众生等,易可化度,无有疲劳。诸众生本佛,佛菩萨所化,示现佛菩萨,示现众生相。所以,以众生心为异,以佛性为同,异非异,同非同。非同非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7-1 19:38
  • 218

    主题

    640

    帖子

    8734

    积分

    论坛元老

    周正道

    Rank: 8Rank: 8

    积分
    8734
    板凳
    发表于 2015-1-24 15:48:14 | 只看该作者
    是的,请看妙法莲华经《分别功德品》
       其有诸菩萨, 无量劫行道,
       闻我说寿命, 是则能信受。
       如是诸人等, 顶受此经典:
       愿我于未来, 长寿度众生,
       如今日世尊, 诸释中之王,
       道场师子吼, 说法无所畏。
       我等未来世, 一切所尊敬,
       坐于道场时, 说寿亦如是。

    另外《序品》日月灯明佛,讲法华经前的六种瑞相和释迦佛的瑞相一模一样。说法华经,受记,通知涅槃一般无二。佛佛道同,佛就是担心我们不信,才苦口婆心。
    唯一大事因缘,南无大乘妙法莲华经。
    只论法不论门派亲疏远近以及一切法外因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7-10 17:00
  • 823

    主题

    2039

    帖子

    3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5113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5-1-24 15:58:08 | 只看该作者
    南京当真 发表于 2015-1-24 15:48
    是的,请看妙法莲华经《分别功德品》
       其有诸菩萨, 无量劫行道,
       闻我说寿命, 是则能信受。 ...

    阿弥陀佛!感恩随喜师兄的精彩开示。
    心涵太虚,量周沙界,万法皆我一念!一念即是无量万法。如来法藏自在圆融无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6-29 15:42
  • 44

    主题

    299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8028
    5#
    发表于 2015-1-24 16:43:39 | 只看该作者
    师兄好,弥勒佛出世一定会讲《妙法莲华经》,但是会不会和本师释迦牟尼佛一样,《妙法莲华经》流传下的文字并未讲诸法实相义,而是分出一部《楞严经》来道破天机,这个不好说。

    至于说本师释迦牟尼佛,在最后8年法华涅槃时期,末学认为佛一定是讲了诸法实相义的,只是在流传下来的经文中,佛一定是故意让弟子们集结经典时不要加进去。

    三世诸佛降世都讲《法华经》,肯定有佛在他的法中流传下来的《法华经》中是直接明示诸法实相义,弥勒佛法中是否这样,末学不知道。

    一点浅见和大家分享!说得不对,还望师父师兄们多多指正!阿弥陀佛!
    受持成佛的法华和开悟的楞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7-10 17:00
  • 823

    主题

    2039

    帖子

    3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5113
    6#
     楼主| 发表于 2015-1-24 18:00:13 | 只看该作者
    武汉当智 发表于 2015-1-24 16:43
    师兄好,弥勒佛出世一定会讲《妙法莲华经》,但是会不会和本师释迦牟尼佛一样,《妙法莲华经》流传下的文字 ...

    《妙法莲华经》流传下的文字也讲诸法实相义,三变净土,十法界众生同时出现,都是讲一实相印,而且法华经是对楞严经的肯定。
    心涵太虚,量周沙界,万法皆我一念!一念即是无量万法。如来法藏自在圆融无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7-10 17:00
  • 823

    主题

    2039

    帖子

    3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5113
    7#
     楼主| 发表于 2015-1-24 18:01:29 | 只看该作者
    未来龙华三会功德当不可思议!末法的众生,凡是在释迦佛法中生关系者,皆与弥勒佛发生关系,将来龙华三会皆得受记作佛。 但是你对佛学有兴趣看这个会更有用更开智慧进而明心见性,这才是佛教终极秘密! 1.佛成佛以后,首先直接的给众生开示了“次第一心三藏”,即《华严经》,准备讲明“次第一心三藏”的当下开示“一心三藏”就可以圆满。但是发现事与愿违,许多人不能接受。他们有的执着苦修苦证,有的执着自然外道,有的执着求神通术。。。当时印度就有96种外道。无奈之下佛只有一步步引导,不与这些外道打成一片就意味着没有人会听佛的开示。 2.为了破这些外道,佛讲了《阿含经》,十二因缘法等进行接引,用因缘法来破自然外道法等,欲使小乘人得到他们的“果位”。这个果位即小乘人的阿罗汉,辟支佛。属于不了义二乘人的果位。所谓不了义是指这个所证是有漏的菩提。 3.佛又针对众生不同的喜好执着,比如有的人喜欢执相修行,有的人喜欢执空修行等,都为他们讲各自的经典进行进一步的引导:藏教菩萨 → 他们的发心很大,执着在事相上来行持,也就是说他们是执相修行,行有为法,比如念佛念咒,拜佛拜忏,只懂得拜有形相的佛,不懂得拜法界佛,天天有为的去行善,这叫有为法,有为法是生灭法,不能成佛。因为佛法不讲善只讲真。但是他们会得到很大的人天福报!但是因只有福德没有功德(功德是必须明心见性开悟)我们修行人学佛目的不是为了得福报,那叫三世冤,第一世受苦,第二世享用自己的福报所得,第三世往下落至三恶道等,因此是白修一场不出轮回。 佛为了接引有缘众生先入佛门再说,总比闻不到法强,因此为这部分执相才愿意修行的众生开示了《无量寿经》《地藏经》等,这是藏教菩萨所修经典。所以我们可以与古代的梁武帝比较一下,梁武帝建了四百八十座庙,度了十几万人出家,到最后还不得好死,达摩祖师直接告他说:“你没有功德”。通教菩萨 → 这了接引藏教菩萨放弃有为修行更上一个层次,也为了把喜欢执空修行的人接引进佛门,佛用《金刚经》《六百部般若》来破执相修行的有为法,《金刚经》就是把有为法判为邪法,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讲《金刚经》就是来接换《无量寿经》《地藏经》的。《金刚经》讲得很清楚,“若人以色见我 以音声求我 ”是人怎么了? 行邪法不能见如来。这是佛讲的,所以我们念佛,拜佛,供养舍利,建寺庙有什么用啊?!这些与成佛与你明心见性没有关系,这些是修行而不是修心。所谓那些念佛 拜佛 供养舍利,只能做为佛法形式上的有缘辅助接引众生的工具而已,不是成佛的方法,与成佛无关。想成佛要明理,深入经藏开了智慧才行。所以当今多少人在盲修瞎练一看便知,而且往往大家都去做的事就觉得是对的也跟风去做,不会理智的用智慧去分析,从而占用自己大量的学法时间去跑佛事啊等,还觉得这是自己往生的资粮,这不是与佛做交易吗?用世间人的想法与佛再做交换吗?佛啊你看我今天放生放了多少了,念了几千声佛号啊,还念经咒多少遍啊,我一定能往生了,是不是佛啊?就是这种心理啊。因此造成“求道者多如牛毛,得道者凤毛麟角”,而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这个通教就是指禅宗的修行,执空修行,破一切相归空相,连佛的三十二相他都判为无明相,这叫禅宗的无为法。他执在空相里不出来了,他却不知道空是对有而讲的,空本身也是一种相,是空相。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非有相,非空相,但他能现有相,现空相,随缘自在变现。真心本来面目是非有为,非无为,非不有为,非不无为. 禅宗所认为的这个“无为法”,通过禅定的功夫来修成的,是不是以有为之心 修无为之法?!所以仍然判为是有为法,以有为之心修无为之法,仍然是邪法。《楞严经》第六卷中文殊菩萨就把月光童子还有孙陀罗难陀一些人修的禅宗判为不能成就。禅宗五祖弘忍大师在《最上乘论》中讲:修此法门“恒沙莫一,亿劫希成”,就是讲修行这个法门能成就的人是恒河沙数的人中难有一个人有这样的根基,这个银河系可能还没有恒河沙数的修行人,即使有这么一个人修行,他还是亿劫希成。可见是甚难成就的法门。别教菩萨 → 因此为了破掉众生在有相与空相两个相上的执着,接引众生继续探求真理,这个时候通过《华严经》,《圆觉经》开示众生从亦空亦有两个门而入,在禅宗见空性的基础上,从空出有,比藏教通教更加圆融。这里的破掉不是世间法里的破,世间法讲破是破掉不要了,佛法里的破是在相见性而不是破相见性。明白这个道理就是破了,并不是要把它破除掉不要。《华严经》,《圆觉经》为代表经典,来接换《金刚经》。所以从开始讲“次第一心三藏”难以被人理解到绕了一大圈,众生撞到南墙又撞到北墙,路都行不通,这才发现原来真的不能执着于一部经,人的境界在提升,就如上台阶一样,需要一个认知过程。这样众生就容易放下情执心,不再抱有先入为主的老观念,解放思想,比较开明了。就像我们要过河,只能乘船,过了河,还要船吗?有的人就是不肯丢下船,扛着船继续行,以至于障碍了自己前行的进程。这时再看《华严经》,《圆觉经》那就比以前效果要好得多了,这才理解佛之前讲的那些经那些法门啊是针对当时自己的根机而讲,是应机施教。并不究竟。当时自己就那样的境界,不能接受更深的指导。圆教菩萨 → 到了法华涅盘时,佛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对弟子们说:【世尊法久后,要当说真实】,又讲【唯此一真实,余二则非真】(《请见法华经原文》):唯有这部经是真的,第二部就是假的。也就是认定这部《法华经》才是我佛所要讲的,前面那些经典是引导你们最终流入此《法华经》的,也就是说,《法华经》是前面藏教,通教,别教里任何一部经的接换经,这是方便说,究竟说为:《法华经》为十法界任何一个国土中佛讲的无量经中任何一部的最终接换经。此经破前的小乘因缘经及不了义大乘经。其实佛在成佛后当下就可以讲此《法华经》的,《法华经》即前面所提到的“一心三藏”法理。佛就为了开示众生一心三藏法理,但是当时没有正法氛围,讲了人家也不接受反而会破法毁谤。因而佛讲了这么多经往“次第一心三藏”上引导,因“次第一心三藏”就是为了最后讲清“一心三藏”的辅助跳板!所以,如果你没有学过三藏十二部经能接受这个《法华经》的话,那就不必先前的一大圈子的弯路,可以直取佛法精髓“一心三藏”,直取家园,回归如来藏妙真如性。其实佛在之前41年的传法中,无时不在讲《法华经》只不过那时是旁敲侧击,暗示着讲,给弟子们心里留下一个痕迹。到了法华涅盘时,佛才全面的讲,正式的讲,直接的讲,真话真说,指出弟子们必须受持此《法华经》这样我才与授记成佛,这时佛已不问根性,只讲唯一佛乘。。《法华经》全名称为《大乘妙法莲华经》,佛最后七年就为了讲这部《法华经》。《无量义经》为《法华经》打前阵,《涅盘经》为《法华经》收尾。《楞严经》原名《妙法莲华王》,与《法华经》是同一部经,《法华经》是总讲,正面直接讲,《楞严经》是细讲,是从正反两面讲,把《法华经》要讲的道理全面展开着讲。主经就是《法华经》《楞严经》两部大经。圆教佛法是从非空非有而入,遇有说空,遇空说有,非空非有当下即空即有。圆融圆满圆通十法界万法为当人当下一念当下随缘变现。此法不立修证,不立阶梯,无修无证,一步登天,印光祖师遗训说为:“法华奥典,妙冠群经,闻即往生,位齐等觉”!等觉菩萨就是像观音菩萨那样的大菩萨的果位!
    心涵太虚,量周沙界,万法皆我一念!一念即是无量万法。如来法藏自在圆融无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2-11 23:01
  •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6448

    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论坛元老荣誉管理优秀版主突出贡献最佳新人灌水之王

    8#
    发表于 2015-3-5 20:22:57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闭嘴
    2024-4-9 08:51
  • 35

    主题

    426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3892
    9#
    发表于 2015-3-5 21:04:41 | 只看该作者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68

    主题

    816

    帖子

    553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535
    10#
    发表于 2015-3-7 19:42:11 | 只看该作者
    会,诸佛出世本怀,为宣说《妙法莲华经》

    诸佛唯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

    楞严经也是妙法莲华经,楞严经的另外一个名字,就叫大方广妙法莲华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