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食物中的全科医生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可爱
    2017-5-27 18:03
  • 557

    主题

    3万

    帖子

    18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80960
    11#
    发表于 2017-4-10 16:37:5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7)所谓的无量万法,所谓的佛,所谓的众生,所谓的是非好坏长短,,等等都是随心应量。都是性具功德的随缘妙用。如同世间人所讲,人心不同,各有所面是一个道理。尽管现的相千差万别,但无量的万法都是一个本体。楞严经讲四科七大讲的好,“皆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所以我们就明白过去,现在,未来,无量的时间。东西南北上下无量十方。在时间空间里无量的万法,都是当人当下一个人一个心一个念得变现。佛出世间就是告我们这个道理。你果真明白这个道理,当下了生脱死,当下就成就啦,当下最低都是圆教初住。上不封顶。而且从凡夫到分真即佛,无修无证,一步登天。当下成就。为什么呢?
  • TA的每日心情
    可爱
    2017-5-27 18:03
  • 557

    主题

    3万

    帖子

    18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80960
    12#
    发表于 2017-4-10 16:38:0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8)因为我们本来就是把那个东西。你明白了什么就是什么。如同法华经所讲的花开莲现。如同楞严经讲的发明便解脱。如同弥陀经所讲的,即已食时还到本国。都是一个道理,见道的当下即是证道。  注意:这里的证道只是比量境界的证道。与佛现量的证道相比还不究竟,还不圆满。我们现在的证道好比是初三初四的月牙,佛现量证道是十五十六的圆月。像龙女那样直接证道妙觉位的人几乎少中又少。
  • TA的每日心情
    可爱
    2017-5-27 18:03
  • 557

    主题

    3万

    帖子

    18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80960
    13#
    发表于 2017-4-10 16:38:2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9)所以针对一般人来讲,虽然无修无证,也不妨有修有证。在明心见性的前提下,悟后起修,带果行因,修因证果。最终成究竟圆满大佛。这和文殊菩萨在楞严经所讲:“归元性无二,方便又多门”也是相一致的。  这就是修行人修行的正确方法。特别是刚刚上路修行的人,必须从闻思修下手,必须从明心见性开始。在明心见性的前提下,修什么法门都能成就。  明心见性,必须从一心三藏开始,彻底搞明白如是我闻,阿弥陀佛。所以听经闻法太重要啦。闻中必有智慧。听经闻法,当下成就。今天就聊到这里吧,希望师兄们把这一段看懂。
  • TA的每日心情
    可爱
    2017-5-27 18:03
  • 557

    主题

    3万

    帖子

    18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80960
    14#
    发表于 2017-4-10 16:38:4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修行不是见道功,见道唯向闻法中。 见道走路,了道启程。 你“知道”了,才能修行! 修行不是比赛付出,不是看谁苦;修行,决不是懵懵懂懂向前冲。 道不远人,唯人自偏。 见道了道,直下承担。 倘若不然,怕你忍饥受寒,越走越远! 千古万古说修行,总有人不明修行! 不深入经藏,不知如来真实义;你不听世尊一乘法,不懂第一义谛,可怜干尽多少好事,善事,大事。 苟不明理,忘失菩提。偏偏这也积极,那也积极。佛子!云何佛强调“悟后起修”?何谓“悟”?何谓大悟,真悟,彻悟?什么才是究竟圆满的悟呢?! “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 “世尊法久后,要当说真实!” 一句话,就是法华楞严义理,就是一心三藏法。 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但为一乘故,分别说二三! 一个佛弟子,你如果不修学法华楞严,执着无量的方便法门,迷在种种不了义教法中;你对佛的真实法置若罔闻,你永远是见道不深,决定是见道不真! 见道不真,你做好人都是害人。 真见道了,自私自利也有道理。他关起门来不问苍生疾苦,已行救度。 见道之人,就是自度度它之人。 如是。见道无非闻法。闻法终究唯闻法华。法华,佛法之精华,佛法之花。 法华楞严,就是花开莲现,成就眼前。

    该用户从未签到

    0

    主题

    2870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677
    15#
    发表于 2017-4-11 15:43:2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末学还是做不到事事观照。阿弥陀佛。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11-6 22:09
  • 1947

    主题

    4512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9057
    16#
    发表于 2017-4-27 21:04:4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讲听经闻法、明白道理以后,当下就能成佛、当下就能往生?     我们来打第一个比方,这个茶杯,比方是茶杯盖子大还是茶杯大?茶杯大是不是?如果以茶杯盖大的气球能不能把茶杯这么大的铁块带上天?不能。如果把大殿这么大的气球能不能把这个茶杯带上天?这就是比方我们无量劫以来,我们造的种种的业障不管心量大心量小,这么大的业障少不掉是不是?它不会变,这是固定的。我们业障你没有办法叫它变大变小,但是我们心量能不能叫他变大变小?当我们心里只有我、只有家庭,或者只有这个地球或者西方极乐世界那个阿弥陀佛的时候,我们的心量就是茶杯盖大的气球,明白吗?当我们的心量,知道尽虚空遍法界、过去现在未来、无尽虚空都是我,都是阿弥陀佛的时候,你这个时候的心量是不是就有大殿这么大?是不是这个道理啊?所以我们这个时候心量到了大殿这么大的时候,能不能把我们的业障带到极乐世界去?能不能带走啊?能。这就叫带业往生。如果不带业往生,我告诉你谁都不能成佛,包括阿弥陀佛,他都不能成佛。我们带着业往生到佛土去,然后再成究竟圆满之佛。一定要搞明白这个道理。     我再打一个比方给大家看。比如说指甲盖大的一块老鼠药,如果放到茶杯里融化以后,人喝下去,是不是会当下一命呜呼啊?如果我把这么大的一块药放到太平洋里去,放到太湖、黄河里去或者放到长江里去,我们再喝江水、湖水、海水,人会不会毒死?不会。为什么?它已经稀释掉了是不是?那么换句话来讲,我们无量劫以来造的种种业,不管你心量大、心量小,这个业能不能变大变小啊?不能。可是我们的心量能不能变大变小啊?可以。心里只有我,只有家庭,只有极乐世界那个阿弥陀佛,我们就是茶杯大的心量。你必然要六道轮回里受苦,是不是?我们心量是尽虚空遍法界都是我,这个心量是不是大海啊?大海是不是把我们这一点业障全部消掉啊?不管是实病、虚病,业障是不是全部消除掉?     再打第三个比喻。有一个很坏很坏的坏蛋,他懂得电路。他到配电房去,怎么样捣鼓他会不会触电死亡?不会。有一个非常非常好的正人君子、劳动模范、非常慈悲,是大好人,可他不懂得电路,他跑到配电房去捣鼓是不是不想活了啊?所以明心见性的人即使他再坏再坏,他掌握了这一门活计,这一门手艺,他得救了,明白这个道理了吗?成佛了生死是讲真实,不是讲善恶。你这个技术你掌握了没有了?知道真理的人他当下即是善,但是他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习气还难免。     我们再打第四个比方,比如驾驶员开汽车。如果说一个刚才讲的那个正人君子、大好人、大善人他不会开汽车,他去开汽车是不是会车毁人亡?强盗土匪、杀人犯、潜逃犯逮着一部汽车开地忽忽转,他会不会出事啊?同样是讲我们掌握一门技术的问题。我们掌握了生死之技术,自在无碍,在佛法是讲真不是讲善,不是讲恶。所以现在以善、以第二义谛来冒充佛法,罪过无量,比强盗土匪还要坏。强盗土匪害人止于一人一次,好人害人他可以害无量的人,害你这一个人的无量的生生世世。而且这个好人,还是真好人,他想许多人都成佛。正因为他是真正的好人,所以才能害人明白吗?所以最慈悲的姥姥、姥爷、爷爷、奶奶不能当老师,慈悲的母亲也不能当老师。严父、严父,做老师的搞不好给你瞪一个眼睛,几个耳巴子打上去了,他才能当半个老师。真正的老师是学校里的老师教你学技术,学做人,可是我们往往拜好人为师,这是一种悲哀。讲到这个法是不是不通人情啊?正法是不讲道理的道理,是无情的慈悲。     第五个比喻:仍然以开汽车为例。驾驶员碰到紧急状况,急刹车。虽然急刹车,是不是仍然往前滑行几公尺啊?虽然滑行几公尺,他会不会车毁人亡?不会。因为他掌握了技术。虽然掌握了技术,虽然急刹车,它还要往前滑行,这就是汽车的惯性,这就比喻我们已经明心见性的人,虽然明白万法都是我,但是境界现前、烦恼现前的时候,我们仍然会破戒、犯戒,这就是我们的惯性,明白吗?虽然有惯性,它影响不影响我们往生成佛?它不影响的。我们主体上已经能把握自己。所以那个惯性是不是烦恼习气啊?因为我们无量劫以来已经形成了这些习气,境界现前的时候,很难一下克服。     我们再来打第六个比喻。比如说我们掉到水里去了,掉到水里去的时候,你眼睛敢不敢睁开?不敢睁。管它是死是活,眼前亏不能吃,是不是?鼻子通的,眼睛闭得紧紧的是不是?这个时候六道轮回的危险并没有解除,当我们一旦眼睛看水的时候,你还有没有生命危险了?没有了。虽然没有,眼睛看到水的时候,人是不是还在水里啊?还在水里就证明你还在烦恼中。也就是说我们明白『一心三藏』道理的人,他已经明心见性,就见水离水、知妄即真。虽然还在水中,那是我们的烦恼习气,但见水,我们已经离开水了,已经离开了危险。大家明白这个道理了吗?乃至上到岸上以后,衣裳还是湿的,仍然是烦恼习气,以后衣服干了换上新衣服了是不是就成佛了?这个道理大家能不能搞明白啊?     我们再打第七个比喻。从我们这心力速度来看,比如说从这里到百丈镇是五公里的路,我们一念是不是就到百丈镇啊?那从这里到杭州,比如说是一百公里,那么我们一念把杭州想起来是不是也是一念?假使说我到百丈镇五公里,这个距离一念是一秒钟的话,那么我一念到杭州的时间需要不需要二十秒钟啊?不需要。可杭州一百公里啊是五公里的二十倍啊,我这一念也不要二十秒钟,两秒钟要不要?也不要。一点一秒钟要不要啊?也不要,都是一秒钟。那我这一念到美国、到太阳、到无量无量的太阳系之外的太阳,比如说那个地方,我曾经去过,是不是也是一秒钟啊?     这里就有文章可作啊。时间相同,所走的距离不等,是不是距离越长速度就越快?速度越快,那个力量是不是越强?那个光是不是越亮啊?天上有的那卫星一飞,看到后面留下的白光,是不是刺激的发光啊?如果天上卫星跟拖拉机一样「突突突突......」它会不会发出光来?这就妙了。所以在我们生命的过程中,比如说我们生了什么病,你心发得很大,力量是不是很强啊?把那些有病的细胞是不是在震动的过程中,就把它震掉了?自行车骑得快是稳还是骑得慢稳啊?骑得快的它就不会倒,骑得慢的它就会倒了是不是?那么心力越快,速度越亮的时候,那有病的细胞、阴暗的细胞是不是给亮就化掉了?所以解决一个治病健身的问题,用好我们的心。所以心情开朗的人是不是脸上很光亮?那就是健康的标志。      那么涉及到我们在断气往生的时候,如果下三恶道: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心里本身的黑暗,沉重而下去;另一方面,是不是我们冤亲债主找我们的麻烦呢?那么因为心力速度快了、亮了,他们能不能来得及看到我们呢?他眼睛都睁不开。因为我们心很亮速度很快,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如果我们心只想到我或者只懂得有个极乐世界,有个阿弥陀佛这个速度是不是很慢?我知道整个尽虚空遍法界都是我,那个距离、速度叫什么速啊?叫无量速。我们心叫无量速,随时等待着你来开发。你一念就能开发,一念就能把无量速开发起来。所以你就想一想,佛为什么在《法华经》《楞严经》讲一个长、讲一个多、讲一个大,用五百万亿恒河沙那由他阿僧祇阿萨婆恒河沙国土化微尘做标记,然后每隔五百万亿那由他阿僧祇恒河沙国土下一点做标记,再把它化成微尘数,然后这个数字还是这些数的五百万亿那由他阿僧祇恒河沙倍数,目的在哪里?就是在拓宽我们的心量。为什么告诉我们无量的十方三世一切万法都是我一个念之所变现呢?就是要拓宽我们的心量。就跟开电视机、开空调,把它调整到最佳状态,明白吗?      所以《法华经》《楞严经》实际上就是在调控我们的心,调色、调光、调音、调性,调到最佳状态。所以【听经闻法】是不是在调啊?调心、在调理啊?就是这么简单。所以我们想一想佛为什么在《楞严经》讲【决定成佛,譬如以尘扬于顺风,有何艰险?何籍劬劳,肯綮修证】?讲得雄赳赳气昂昂、斩钉截铁、毫不拖泥带水,讲这句话,我们是不是感到喜气洋洋啊、洋洋自得啊?就是这样啊。所以我们讲《法华经》讲《楞严经》讲《过五关斩六将证菩提》,其实就是在拓宽我们的心量,把我们的心放大,把我们的心亮堂。打这七个比喻是不是叫七菩提分啊?这也是七菩提分。      那么我们现在打了这七个比喻,再结合佛的金口玉言,我们一定要深信不疑:「听经闻法,明白了一心三藏道理当下就成佛、当下了生脱死、当下就是愿身菩萨」这个法。我们还可以依样画葫芦,你们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来打比方。所以以自己本能的智慧,我们就能判别就能印证一种法它是不是真理,就是我们自己印证自己。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12-28 19:47
  • 7

    主题

    5742

    帖子

    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831
    17#
    发表于 2017-7-30 12:23:2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印广法师楞严经讲记法语  我们这个时代是邪师说法如恒河沙,可是在有些人眼里他没有一个邪师,只要能讲法的都是师父。不了义法害我们生生世世,我们要提高警惕。因为这部《楞严经》,佛自己都说了,‘真非真恐迷,我常不开演’。佛都不轻易讲这部经王,很难讲明白。 末法时代修行人离佛年代久远,讲邪法、不了义法的人又太多,很难得闻如来藏大法。阿难向佛请法,有没有什么方便之法,也来引导他们一下把心收住了,能安住于正法道场,远离各种魔事啊?也就是防止被一些天魔外道附体,防止自己走火入魔。前者是外魔,后者是心魔。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7-10 18:41
  • 0

    主题

    7630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5603
    18#
    发表于 2017-7-30 21:03:5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法华经》真实义而言,两句话就行。一者,「万法唯心所现」;二者,「即念即佛」。 「万法唯心所现」就是讲我们的本来面目;「即念即佛」就是讲你明白了我们的本来面目,你当下成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