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209|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灯能灭千年暗,一智能破万年愚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7-10 17:00
  • 823

    主题

    2039

    帖子

    3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511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4 11:12:5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法华当开 于 2015-12-14 12:06 编辑

       

         几千年来,佛教界犯的最大的错误,就是通过方便法门来明心见性。而佛2500年前的教诲,是要通过明心见性以后,入佛知佛见,带果行因,全性起修,全修在性。再通过无量的方便法门,来圆满究竟佛。
      
        《楞严经》:“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由诸众生遗此本明,虽终日行,而不自觉,枉入诸趣”。   
       
       《楞严经》明明告诉我们:“身心本不相代."从事相上修是修行人的悲哀。佛是圆满的大觉悟者,阿难是佛的堂弟弟,阿难自己不觉悟,佛待他再好,也没有办法让阿难成佛。佛不度人,唯人自度。 佛力大不过众生的业力,业力大不过众生的愿力。佛法是心法,心法是妙法,妙法不可思议。


       《楞严经》1--3卷是让我们见性,四卷是让我们明心。

        如果说七处征心是破妄识,那么十番现见则是显真。破妄则能了知一切皆是虚妄不实,显真则能了知还有一个万象丛中见到共性(也就是真空之性)的事实。当我们了知虚妄相在世间法找不到来龙去脉不真实的当下,虚妄就是真实,真妄不二,性相一如。

        十番显见:
    1,显见是心。借盲者有见,而灯同眼,直指见性,是心非眼。
    2,显见不动。借客不住而尘动摇,显见性常住不动。
    3,显见不灭。借色身变而观河之见不改,显见性不生不灭。
    4,显见不失。借首尾相换而随臂之手不失,显见性不增不减。
    5,显见无还。借尘象可还可择,说明见性无择,显见性不还。
    6,显见不杂,借一切现象种种差殊,显见性与物不杂。
    7,显见性无碍。借方圆器具限量,见精超限量,显见性自在无碍。
    8,显见不分,借祗陀林及诸物象,显见性非即非离物。
    9,显见超情,借外道真我,显见性离一切相即一切法。
    10,显见离见。借小乘所计眼等四缘,显见性离见。


       《楞严经》告诉我们,眼见耳闻身受的都不是真的,真正能见的是心。无手不成拳,无眼能成见,相有明暗,见无明暗。明暗有生有灭,见无生无灭,见性随众生心应所知量。

        "真性有为空 缘生故如幻 无为无起灭 不实如空华 言妄显诸真 妄真同二妄 尤非真非真 云何见所见?"
       
        我们的见性无形无相,但它确实存在,虽然它存在,但又看不见摸不着。当我们眼见手掌的时候,心见的是拳头。见不见之见,才是真见。能见的是心而非眼,我们往往认为眼见耳闻身受的都是真的,这都是我们的同分妄见。众生之所以在六道轮回的根源,是由于两种颠倒分别妄见,一种是别业妄见,一种是同分妄见。
      
        《楞严经》讲:真心没有大小方园是非好坏长短明暗,没有一切的千差万别之相,但它可以显现无量的万法万相。“真心本无迷悟,但能显迷显悟。迷本无根,悟非生迷。觉迷迷灭,知迷即悟。”“借假修真真亦假,执有执空空非空,非空非有真道理,显空显有妙无穷。”


        《楞严经》第四卷,给我们讲述了人生宇宙的真相。这个世界是怎么形成的?山河大地是怎么来的?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四科七大)皆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尽虚空遍法界,一切的万法都是当人当下,一个心,一个念的变现。何为变现?识为用故变,心为体故现,万变皆心现,因现故有变,以现解释变,以变观照现,悟心因变现。无论怎么变现,台前众角色,幕后一个人。
       
        圆顿大法,把握万有,活在当下。相的当下就是性的显现。性的当下就是相的本体。性相一如,体用不二。你果真刻骨铭心,深信不疑,尽虚空遍法界,一切的万法都是同一个如来藏性,就是见性。你知道尽虚空遍法界一切的万法都是一个心的变现,万法都是一个自己,就是明心。明心见性以后,全性启修,全修在修,这就是观世音菩萨讲的“从闻思修,入三摩提”。文殊菩萨讲的:“归元性无二。”

       《楞严经》告诉我们:“虽复忆持十方如来十二部经,清净妙理如恒河沙,只益戏论”。 意思就就是说,在没有明心见性之前,虽然你能背诵行持十方三世诸佛如来三藏十二部一切经典,如同恒河沙那么多的清净妙理,只能成就邪法。佛讲这一段经典的目的,就是告诉我们,在没有明白一心三藏之前,三藏十二部经典都是方便法,不能成就。要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智不依识。正如法华经所讲:“惟有一乘法,余二则非真”,要我们悟后起修,全修在性。一旦我们明白如来藏一心三藏,当下三藏十二经典,所有的方便法,所有的世出世间一切法,统统都是究竟法,都是《法华经》《楞严经》!佛法就是这么妙。

        大道至简,真理至易,就看我们如何用心。修行是修心,心修一切修。

       
       《法华经》告诉我们:一念信解如来藏的道理,胜过修布施,持戒,忍辱,禅定等无量法门,修无量百千万亿年功德的无量倍。法华经又告诉我们:能对《法华经》生一念欢喜心,蒙佛授记。你能知道万法都是一个念的变现,其功德等同于供养无量诸佛。

        学佛的根本要从悟门而入,而悟的根本要靠心悟。修行是修心,通过听经闻法明心见性,全性起修,全修在性,最终圆满究竟菩提。

       《楞严经》一至四卷,是悟门。佛给我们开示了如来密因,人生宇宙的真相。第五卷至七卷,是修门。二十五位圣人给我们各述圆通法门,第六卷文殊菩萨为我们一一作证明,为我们选择了观音菩萨耳根圆通法门。七卷观世音菩萨讲的闻思修入三摩提的圆通法门。诸佛菩萨语无虚妄。告诉我们修行的下手之处,要从闻思修开始。第七至十卷是证门。无量方便法门,对圆教大法来说,即悟即修即证。  
        可这几千年以来,我们修行人犯的最大的错误,最低级的错误,最不可原谅的错误,就是从修思闻下手,而《楞严经》明明告诉我们要从闻思修下手。这是修行人最大的误区,也是修行人的悲哀。这与佛的教导,与《楞严经》背道而驰,希望通过无量的法门来明心见性。这是佛门的悲哀,修行人不可不慎。选择什么样的法门尤为重要。文殊菩萨告诉我们:“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明心见性以后修什么法门都能成就。

        学习《楞严经》真让人感慨万分,万分感慨。楞严经在空说非空,在有说非有,所谓的空和有,善与恶,好与坏,长与短无非都是我们真心性具功德的妙用,真心不随任何一法而改变,而任何一法与万法都是一个真心本性,是绝待的平等无二的。


      《楞严经》告诉我们:真真如性,“非真求复,宛成非相。”真心非空非有,非善非恶,非真非妄,但当下可以显空显有,显善显恶,显真显妄。用什么心现什么相。佛法就这么妙,世间一切有形有相的万当下就是无形无相的真心。
       

        佛法太微妙,稍不留神,差之毫厘,失之万里,就感觉不到它的妙啦!一念的力量太不可思议啦,佛就是让我们的心,细心再细心,细中又细,细到不能再细。
    “带妄显真真非真 知妄即真妄非妄 真妄皆是方便说 显真显妄真中真。”


        无量的万法,无论是泥巴瓦块也好,无论天人鬼畜也好,无论诸佛菩萨也好,相上虽然有差别,但佛性是同一个佛性。你讲它是一吧,各有各的相,你不能讲它是一,它就是多,所以是非一。你讲它是多吧,万法都是同一个本体,你不能讲它是多,它就是一,所以是非多。非一非多的当下,即一即多。


        圆顿大法与一切方便法的区别有三点:第一个是成功率。圆顿大法成功率是百分之百,方便法是万分之一;第二个是成就的品位。了生脱死,方便法仅此而已,圆顿大法直至等觉妙觉;第三是成就的时间。其它法门无量百千亿年生生死死,圆顿大法一生一天一时一念就能成就。


    聆听印广法师楞严视频,如同醍醐灌顶,法界震动!佛说尽了宇宙人生真相,原来真心本来面目本性绝待。(一心三藏诠方便,无二无别亦巧因,当处非生亦无灭,幻生幻灭相住真。)

        弘扬正法,挽救如来家业任重道远!做师父的好弟子,关键要把师父讲的正法的法理法义彻底搞清楚搞明白,融会贯通。荷担如来家业,讲经说法弘法利生。以此心成就于一时,成就于当下。果真如此,十方诸佛如来,天龙护法都会欢喜。“ 一人果真发真心,十方何处不加持。”发心功德不可思议。当我们用现在的心见到原来的真心的当下,就转凡夫的业报身为菩萨的愿力身,就是菩提心的实践和体现。   

        修学佛法,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持,只有坚持才能彻底解脱。"一灯能灭千年暗,一智能破万年愚 "用几十年的功夫把无量劫的生死轮回做一个彻底的了断,那是日劫之倍,值得啦!人生难得今已得,正法难闻今已闻,须对自己这一生做一个圆满的交代。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心涵太虚,量周沙界,万法皆我一念!一念即是无量万法。如来法藏自在圆融无碍。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7-10 17:00
  • 823

    主题

    2039

    帖子

    3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5115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4 12:08:35 | 只看该作者
    原文出自本人的腾讯空间,把原文的逻辑和思路重新做整理,感恩诸大菩萨不吝赐教!
    心涵太虚,量周沙界,万法皆我一念!一念即是无量万法。如来法藏自在圆融无碍。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26 14:13
  • 40

    主题

    1362

    帖子

    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6958
    QQ
    板凳
    发表于 2015-12-18 11:41:33 | 只看该作者
    感恩师兄布施  阿弥陀佛
    世尊法久后 要当说真实
    顶礼如来藏 无漏不思议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5-25 10:16
  • 27

    主题

    280

    帖子

    639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395
    地板
    发表于 2016-1-1 11:19:30 | 只看该作者
    感恩法施,顶礼如来藏。阿弥陀佛!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8-9 20:09
  • 3

    主题

    527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8894
    5#
    发表于 2016-2-1 01:37:03 | 只看该作者
    同修好!俗曰‘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心诚则灵’。请允学生在此打一‘妄语’,谢!
    学生以为,佛学‘无上’或最不得了、不可思议之处,在其对‘娑婆世界’‘相法’万千视画的归并、实现‘归一、释一’之可道已!有结语:一切唯心,了脱生死烦恼然已。
    千万别小看这个‘一’,佛学修行倡导心行体证‘一切即一,一即一切’‘漏尽通’的归一,亦即‘生死’或始终、因果、好坏等等;更‘妙’的是尚需心行体证‘虚实不二’,如此在‘便于’实际操作已。
    本师,可以说是最伟大的‘归纳’大师,归纳者,归并、缩小已!教导众‘遇事尽可能玩缩小法’、不要‘贪’;佛学开示众‘明心见性’,方法呢?‘心静神明’亦为一‘可道’矣!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7-10 17:00
  • 823

    主题

    2039

    帖子

    3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5115
    6#
     楼主| 发表于 2016-2-2 10:00:34 | 只看该作者
    正航cq 发表于 2016-2-1 01:37
    同修好!俗曰‘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心诚则灵’。请允学生在此打一‘妄语’,谢!
    学生以为,佛学‘无上 ...

    阿弥陀佛!随喜赞叹!
    心涵太虚,量周沙界,万法皆我一念!一念即是无量万法。如来法藏自在圆融无碍。

    该用户从未签到

    0

    主题

    161

    帖子

    179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796
    7#
    发表于 2016-2-2 20:38:1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12-6 10:10
  • 2

    主题

    102

    帖子

    273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734
    8#
    发表于 2016-2-7 22:56:1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善哉,善哉。通俗易懂,正法  永住,阿弥陀佛。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2-22 18:03
  • 152

    主题

    475

    帖子

    806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065
    QQ
    9#
    发表于 2016-2-27 11:16:14 | 只看该作者
    圆顿大法,把握万有,活在当下。相的当下就是性的显现。性的当下就是相的本体。性相一如,体用不二。你果真刻骨铭心,深信不疑,尽虚空遍法界,一切的万法都是同一个如来藏性,就是见性。你知道尽虚空遍法界一切的万法都是一个心的变现,万法都是一个自己,就是明心。明心见性以后,全性启修,全修在修,这就是观世音菩萨讲的“从闻思修,入三摩提”。文殊菩萨讲的:“归元性无二。”

    随喜赞叹!
    时间相同,人生别样!
  • TA的每日心情
    可爱
    2022-7-21 10:24
  • 2118

    主题

    2万

    帖子

    1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0682

    活跃会员最佳新人灌水之王论坛元老热心会员突出贡献

    10#
    发表于 2016-5-24 23:27:17 | 只看该作者
    值得收藏慢慢消化,随喜赞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