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370|回复: 2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请教:如何理解闻法后的成就相?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3-25 08:34
  • 1

    主题

    573

    帖子

    570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701
    楼主
    发表于 2018-3-15 13:59: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iang96 于 2018-3-15 14:07 编辑

    有段时间,我也喜欢看印广法师讲经,请了很多书和视频。不过直到现在我并没有开悟证果。只是对佛的境界有了更深入一层的了解。(我还是很感恩印广法师)那种“不二”的心理状态、“无念而念”的心理状态,对我来说太高深,我体验不到。因为很多的念头和情绪根本就不受自己的控制。
    有神通不代表什么,不代表开悟证果,不过开悟证果的人一定有神通。因为他能如实知自心故,了众生心行故。阿赖耶识中每一个业种如何运作、如何存储,如何显发,悉知悉见。
    法华经中有龙女,也有求名菩萨,他们的成佛之路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异?根本的原因在哪?我们更应该关注自己的用心,是与求名菩萨相应还是与龙女相应,而不应该只看到龙女当下成佛这个事情的结果。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3-25 08:34
  • 1

    主题

    573

    帖子

    570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701
    沙发
    发表于 2018-6-14 09:55:25 | 显示全部楼层
    烈火厚土 发表于 2017-12-8 22:47
    举两个例子,不依任何人说(类似的例子太多):

    尔时娑婆世界菩萨声闻天龙八部人与非人。皆遥见彼龙女成 ...

    首先感谢师兄能找出经典的相关法语,经典的正确性毋庸置疑,但是对经典的理解也是至关重要。闻法解悟与听法解悟有什么区别?闻法是用什么心来闻?深心理解的深心又是什么心呢?
    走玻璃栈道时,明知是安全的,明明知道前边的人已经悠闲的走过去了,明明理解玻璃的厚度和承载力都很牢靠,自己为什么就不能站起来,身体笔直的走过去?内心还是害怕得不得了,有的人甚至就是不敢抬腿走。就是说服不了自已不害怕,为什么?
    看球幕电影时,意识知道一切影像都在屏幕上,根本出不来,影像不是现实的,可还是害怕里面的车开到自己身上,害怕里面的飞刀砍到自己,子弹打到自己身上,于是身体就不自觉的左躲右闪。为什么?
    从上面二个例子可以推想到,临死时,明知道一切相虚幻不实,可一见到冤亲债主来讨债,仍然会害怕哆嗦,仍然会吓尿,这时你还会说解悟有用吗?
    一场法会下来为什么会有那么多自认为成就的弟子?他们都知道怎么用心了吗?他们的意根认可并放弃对自我的执著了吗?去走一走玻璃栈道,看一看球幕电影,他的身体就全招了。意根不认可,身心就不会转变。身心世界是由意根统治和执取的,由意根说了算。所以,长于言而拙于行的人,只是叶公好,是意识层面的解悟,而非闻在本识。闻法是意根的改变,身心世界的改变,行为造作的改变。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3-25 08:34
  • 1

    主题

    573

    帖子

    570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701
    板凳
    发表于 2018-6-27 07:24: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iang96 于 2018-6-27 07:32 编辑
    张力手 发表于 2018-6-18 21:53
    同修细致认真的态度,值得学习。末学也想知道为什么是90%,80%,而不是83%,97%?这数字怎么算的,又怎 ...


    佛一场法会下来有不计其数的人开悟证果,这一点是勿庸置疑的。许多经典都有证明。
    那么佛为什么不以佛身常住世间呢?这样不用多久娑婆世界的众生就可以度完了,为什么佛圆寂以后还要经历像法、末法和灭法时期呢?这么长的时间众生很苦,佛是不是不慈悲呀?
    印广法师自己也说了,一佛出世前先要观察弟子得度机缘成熟才会下世,正因为是弟子的根基成熟了才会有不计其数的人开悟证果,所以佛说佛不度人唯人自度。那么为什么佛把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称为末法时期?也是因为众生根性差很难得度,所以当来下生佛要等56亿年后下世成佛,如果我们真有那么好的根性,弥勒菩萨早来示现成佛了,以菩萨的慈悲,怎么可能看着众生再受56亿年的苦呢?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3-25 08:34
  • 1

    主题

    573

    帖子

    570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701
    地板
    发表于 2018-6-27 07:3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真如印广法师说的那样,一场法会有80%的人明心见性。释迦牟尼佛也不会预言现在是末法时期了。完全可以比肩正法时期。难道释迦佛也有算错的时候?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3-25 08:34
  • 1

    主题

    573

    帖子

    570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701
    5#
    发表于 2018-6-28 06:00:15 | 显示全部楼层
    法华之子 发表于 2018-6-27 20:53
    佛不是在《法华经》中说的很清楚,佛为什么要示现灭度了吗?

    佛不度无缘之人。和佛有缘的,该度的都会得 ...

    信自己本来是佛,是因为每个人都有第八识如来藏,但凡夫是乞丐怀珠,不能现量观到第八识的存在,但是第八识没有一刻离开五阴身,没有一刻停止运作,所以佛说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
    如果法华经真如你理解的这么简单,看了读了就成佛了,离文字相离名言相就是一句空谈,楞严经的“但有言说都无实义”就白说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3-25 08:34
  • 1

    主题

    573

    帖子

    570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701
    6#
    发表于 2018-6-28 14:04:59 | 显示全部楼层
    信自己本来是佛,这句话的含义你真理解了吗?法华经你们真读懂了吗?你们真的是在受持法华经吗?

    第八识遍一切时,遍一切地,遍一切处,遍一切界,遍一切法。遍一切时的意思,就是说第八识分秒刹那都存在着,都没有离开过众生,都没有离开过第七识意根,都没有离开过五阴。遍一切地的意思是说,三界九地的众生,都有第八识的存在,凡是众生都有第八识,某个众生生存在三界九地的时候都有第八识,即使他出了三界,入无余涅槃时,仍然有第八识。

    遍一切处的意思是说,第八识遍六根,也遍六尘,在众生的六根接触六尘的时候,都有第八识的存在和显现。遍一切界的意思是说,在六根上有第八识,在六尘上有第八识,在六识上也有第八识。遍一切法的意思是说,只要存在的法,不管能不能被认知到,都有第八识的住持,不管是色法还是心法,都有第八识的维持,不管是有为法还是无为法,都有第八识的住持,只要有存在义,一切人事物理,都有第八识的住持。

    如果真如你所理解的那样,一切都是佛,攀缘心也是佛,生灭法也是佛,那佛就不会在楞严经中批判:以攀缘心为自性,你也不用去找那个不生不灭的自性第八识了。佛也不用兴出于世,教人悟入佛之知见了。什么是佛之知见?依止第八识的体性,而不是依止第六意识心了别的见闻不觉知,也不是第七识强烈的我执法执。看看法华弟子们都斗成什么样了,这是依止了第八识的体性吗?这是受持法华经吗?未证谓证,未得谓得是什么果报?楞严经是怎么讲的想必不用我复述吧?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3-25 08:34
  • 1

    主题

    573

    帖子

    570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701
    7#
    发表于 2018-6-29 11:24: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iang96 于 2018-6-29 11:31 编辑

    明心见性要现量观到第八识,并依止第八识的体性。如果这个人修行,福德不足,也没有持戒,心性还不够好,忍辱不够,在布施、持戒、忍辱、禅定、般若的修学方面都不够精进,禅定也不具足未到地定,般若慧也不足,第八识的体性也不了知,那么可想而知,这个人无论如何也不能悟得第八识。如果有人在这个时候说自己悟了,那就要仔细检查一下,自己悟的到底是哪个识,把八个识的体性,都要学懂学通,再来判断自己和他人,就知道悟的是什么了

    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是指真心阿赖耶识根本的体性,祂没有语言,也不通达晓了任何语言。因此祂不说话,我们说话,祂也听不见,听不懂。所以我们想开悟找到祂,祂也不会说,我在这里,这就是我,没有祂的佐助,我们就什么也不能做。换句话说,没有祂,根本就没有我们,所以言语道断,是祂不通语言,不通文字,不听劝告,不听骗,不听哀求,不听吩咐,不听利诱,不听两舌,不听恶口,不听绮语,不听是非,也不听赞美,语言文字,干脆就不用施加于祂。言语道断的意思,不是让我们修到自己没有语言时,就是悟了。妄心的没有语言与真心阿赖耶识的本来就没有语言,不是一回事。

    心行处灭,也是指真心阿赖耶识的体性,真心祂没有任何心行,没有任何想法和打算,没有任何贪求和厌弃,祂无所求,也无所得,因此事事都不做主。在六尘任何境界里,祂都不起心,不动念,既不贪,也不嗔,也不愚痴,没有邪见,也没有我见,是一个无我的心。所以心行处灭,就是就是指真心,祂没有三界世间的心行,不对六尘境界,不知六尘,不分别六尘,无论什么样的境界来了,祂都不动心,所有六识心所具有的善恶和不善不恶的心行,祂都没有,祂是清净而又无为的。

    第八识本自有,不由于它缘,祂是唯一没有任何条件就存在的法,祂不属于五蕴、十八界内任何一法,是非因缘而生的不生法,不管缘存在与否,祂永远不生不灭,因此祂就是实相心。除此之外,其他一切都是因缘所生法,只要条件具足就会出生,缘生缘灭。既然是缘生缘灭的法,就没有自性,不由自己说了算,不能自主。第七识意根属于十八界内的因缘法,祂不是成佛的真人,也不是七处征心佛让我们寻找的那个心。

    而这个实相心有自性,有自己真实的自体性。祂不由它法而生,无条件地存在,有不生不灭等等体性,什么也限制不了祂,什么也控制不了祂,本然地就存在着。所以缘起法是没有自性的,非缘起法就有自性。缘起法就是此生故彼生,这些个生都无自性,因此都不是中道。而那个不是生出来的,本来就有的,就有自性,祂就是中道法。

    而世间一切万法是由实相心第八识变现出来的,祂又叫藏识,即能藏所藏与执藏,能藏一切业种,一切法的变现无非是业种起现形,都离不开第八识的运作。心不依靠各种现象而存在,但要找心,就得在现象上找,离开现象,离开五阴,离开十八界,就找不到心。因为这些现象的存在和运行,正说明心也存在和运行着,心若离开了,现象马上就灭,五阴马上变成尸体。所以参禅要在各个现象上参,在五阴的活动当中参,在六根触六尘时参,找这些法当中运行着的心,等到智慧满足,定力具足,时节因缘具足时,就能找得到这个实相心。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3-25 08:34
  • 1

    主题

    573

    帖子

    570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701
    8#
    发表于 2018-6-29 13:57: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iang96 于 2018-6-29 14:07 编辑

    明心见性是必须找到自性第八识如来藏,知道祂是如何配合七个识产生五阴活动,变现世间万法的,悟的心法要符合六祖说的五个何其自性。不是明白某个某些理论,就算开悟,那些道理,书里都写着,他人常议论,不是自己通过找到自性悟得的,那个不是悟。

    我们不能把佛法里讲的理论直接拿来,作为自己修证的结果,那是佛的智慧结晶,学佛语,或者学祖师大德的语,不是自己从内心深处所感悟证悟出来的,都不属于开悟。真正的修行人,要自己去实际证得一些佛法理论,从而变成自己的智慧,不能直接拿他人修行的结论当成自己的结论,整天挂在口头上,那对自己开悟并没有实际的功德利用。

    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一切万法本来不离第八识而有,也跑不出第八识之外。第八识无时不刻不出现,只是我们还没有定慧去发现祂。只要能现观到八识如何出生五蕴,就会知道五蕴确实是空的、生灭的、无我的,智慧就会不断增长,烦恼自然不断减轻直至消失。

    好面子、知荣辱、争高下对错、是非曲直、知善恶,思维推理分析、语言表达这些都是第六意识心的功能体性,请检验一下自己的内心,看看自己的心更符合哪个识的体性,就知道自己用的是哪个心,是不是开悟。

    点评

    明心见性是必须找到自性第八识如来藏,知道祂是如何配合七个识产生五阴活动,变现世间万法的,悟的心法要符合六祖说的五个何其自性。不是明白某个某些理论,就算开悟,那些道理,书里都写着,他人常议论,不是自己通   发表于 2018-7-26 11:24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3-25 08:34
  • 1

    主题

    573

    帖子

    570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701
    9#
    发表于 2018-6-30 06:59:24 | 显示全部楼层
    意根的现量证是真懂,意识心的思维分析推理是假懂
    意根现量证的表现
    (一)一切法的证得,应该都是现观的结果,而不是想象和分析得出的结论。什么叫作现观?现观就是现量观行、现前观行,六根对六尘的当下,现前观察体验各种法的出生、运行和生灭变化。意识是否是现量观察,思考得出的结论是否是事实,意根要不断的作出判断,但是有时判断正确,有时判断错误,因为意根也有自己的习气,再加上智慧不足,就容易判断错误。意根往往是承认意识的现量观察和充分的思考分析,有理有据时,才能启发意根的智慧,意根才能确认其思惟观行的结果;而不承认意识的非量想象和推论;意识的现量观察就是证据,当证据确凿时,意根才拍板加以赞同。
    意根的现量证,往往是要身心发生轻重不同程度的变化,因为意根与身心不相分离,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什么意根与身心联系非常紧密呢?因为第八识能变现一切法,也能见一切法,而意根依第八识的见分,也能随着见一切法,并且把这些法当作真实,当作是我见,生起执著,攀缘不已;同时意根就能在一切法上起作用,而能协调和控制身心世界,让身心世界发生各种变化。这就是意根的遍计所执性和时时处处作主性的表现,也是我执和法执的表现。
    意根如果能现量的知道了某种道理,认可了某种道理,就是我们常说的从心里往外的承认,就能让身心发生各种程度的变化,这是因为身口意行是由意根控制和决定造作的,由意根说了算。即使在没有证果,与证果相距很远的情况下,意根一旦接触到某个事理,认可并深肯此理,内心就受触动,于是身心就发生变化,比如心情舒畅、身心轻安、热泪盈眶、浑身战栗、汗毛直竖、情绪激动、头皮发麻、面红耳赤、眼神呆滞、头中嗡嗡作响、热血沸腾、心惊胆战、呼吸急促、青筋暴跳、气急败坏等等诸多情况,这是触动到意根,意根现量知,而后促使身根发生了或大或小的变化。每个人都有此经验,自己回想一下,就知道是否是这么回事。
    这些情况的出现,并不说明意根降伏了烦恼或者是断除烦恼了,更多时候还恰恰说明了意根的烦恼性很重,我执情执很重,才会出现这些身心的巨大反应。真正现量证得无我时也是如此,身心出现很大变化,由于意根从前不知此理,意识无论怎样念叨无我,意根也不知不认可无我,内心无动于衷,做起事情来仍然我我我,这显然是没有断我见之人的表现,意根一旦知道了确实无我,受到了触动,那么祂对身心的执著就放松,身心就出现变化、轻安而愉悦。
    意根也受意识的不正思惟影响和熏染,作出错误的抉择。无始劫以来意识一直在有意无意的欺骗意根,告诉意根五阴就是我,一切法都是我的,五阴世间美好快乐,都应该追求不舍,意识充当着邪师的角色,于是意根贪染于世俗五欲,执著五阴自己。断我见前后,意识就开始充当意根的良师益友,自己改邪归正以后,再帮助意根改邪归正,共同降伏烦恼、断除无明,共同转识成智,携手并进。
    (二)意根现量证得,身心受到的震动很大,会出现很多异常现象,禅定加深,睡眠改变,身体轻安,病痛消退,精神愉悦,等等,等等,越是现量,变化越大,越是解悟,越是没有变化。过去善根深厚,有深禅定的人,现量证得佛法,就会身体涌上虚空,神通现前,这是属于色身上的巨大变化。看看佛经里记载的那些圣贤人悟道,不管是大乘,还是小乘,都有神异现象发生,为什么如此?因为有禅定,是现量证,身心改变都极大。
    (三)有些人看到某种法义,内心受到了很大震动,色身出现了一些不同寻常的现象,这是震动到了意根,才有这些感触。即使是在世俗法里的实证,也一定有或大或小的身心感触和变动,不是平平淡淡的划过去就算了。已经有不少人在遇见某种法义时,在修证的过程中,都有身心的大小程度不同的变化,真认得某种理时,就是这样。
    平平淡淡的不与意根相应,只是意识心的理解,那不算数。学法时,像读课文一样滑过去,就认为自己理解了,知道了,证得了,于是就放过自己,这是对自己的高度不负责任。如果这样容易,三藏十二部看几遍,理解一部分,就说是证得了一部分,那简直就相当了不得了,八地以上菩萨也许能这样。把佛经拿过来,博士生博士后,也觉得能懂文字,如果懂就能证得,那佛法就太容易了,根本不用修三个无量劫。
    定力不足,看文章就像走马观花一样,定力足时,心里那个认知度就非同小可了,足以震动心脏,震动五脏六腑,感觉非常不寻常。有些人走马观花看一遍文章,不能细致思惟,就贸然否定,结果最后还是自己错了。错在哪里?没有定力,不能思惟观行,心思太浮浅,即使引导,也仍然不能观行,智慧不可能逐渐提升,不能日日增进。前世善根不足的人,看什么法也不会受惊吓,平平淡淡的就过去了,好像真懂了一样。
    有定力时,思惟细致,才能受触动,这叫作深有感触。看看我们古老的华夏文化内涵多么丰富,用词多么准确,把身心状态都能描述得清清楚楚、透透彻彻。都有一定的科学依据,有生理学依据,佛法并不孤立,就看大众是否有智慧如实认知。深有感触的深,就是深入到意根深处了,不是浮浅的表面的意识思惟,才有感触。一般性的思惟,没有感触,不会有感慨,更不会感慨万千。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3-25 08:34
  • 1

    主题

    573

    帖子

    570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701
    10#
    发表于 2018-6-30 07: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法华之子 发表于 2018-6-29 15:55
    “只要能现观到八识如何出生五蕴“--------五蕴是第八识生出来的?

    把第八识等同于如来藏,按这个逻辑, ...

    我没有明心见性,如何变现我观不到。但是要变现五阴世间,离不开种子,是谁含藏业种呢?

    您既然明心见性,自然是观到了。那就请您说说我们是如何看见东西的,几个识是如何配合起作用的,每个识功能职责是什么,我们看见的东西为什么是虚幻的?请说详细过程。不要说书上写着的总相,那个大家都知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