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3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真传一句话"如是我闻"——就看你闻不闻之二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2-11 23:01
  •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6448

    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论坛元老荣誉管理优秀版主突出贡献最佳新人灌水之王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7-16 14:29: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们还可以把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观照为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就拿《楞严经》阿难七处征心来说吧。阿难分别从内、外、中等七处找心,佛全部破解了阿难。当我们真正明白真心本来面目这个道理以后,再去观照阿难的七处征心,阿难把无形无相的真心当成物质啦。既然是物质就有一定的处所。阿难七处征心,你不能讲它对,也不能讲它不对。你讲它对吧,我们的真心无处不有,所以你不能讲它对。你讲它不对吧,我们的真心无处不在,阿难讲的七处,都没离开我们的那颗心,所以你不能讲它不对。所以我们的真心非对非不对,现对现不对,即对即不对。呵呵!对不对就对啦。这就是圆教中道了义之说。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如是我闻”四个字。下面把我们平时经典中常用的名相词与“如是我闻”来一 一对应:
    :   无相之实相               空如来藏                   实相般若            
    :   无不相之实相           不空如来藏       弥陀    文字般若            
    :   无相无不相之实相   空不空如来藏         (观照般若)        性相一如
    如:                                                                                   第一义谛
    是:                                                                                   第二义谛
    我:  理事不二    本迹不二    权实不二    体用不二    虚妄不二     

    上面我们分别简单介绍了“如、是、我”三个字。也讲出了一心和两个藏,一心,就是指我。两个藏:一个是空如来藏(如),一个是不空如来藏(是)。下面我们再继续观照空如来藏和不空如来藏到底是怎么回事情,其目的是要交代第三个如来藏,空不空如来藏。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无相无不相之实相。也就是阿弥陀佛的“阿弥陀”。
          
            
    圆教所讲的空是“对有说空”,圆教所讲的有是“对空说有”。空有不二,性相一如。真空本来不空,妙有本来非有。你如果讲真空,空的话,那妙有从何来呀?你如果讲妙有,真有的话。真空无生做何解呀?所以首先要搞明白,生和现的区别。所谓的“生”:是别教的境界,生是有二法门。譬如:妈妈在医院生了个儿子,妈妈就是妈妈,儿子就是儿子,儿子再也回不到妈妈肚子里面了。谓的“现是不二法门,就是一个东西。譬如:妈妈梦中生了个儿子,梦中的儿子当下就是做梦的妈妈所变现的。做梦的妈妈当下就是梦中的儿子所变现的。一字之差,就是天地之别。明白这个道理,万法都是平等的。哪里存在谁生谁呀?所以真空本来不空,空的当下就是有,就是空不空;妙有本来非有,有的当下就是空,就是不空空,空不空就是不空空。
    下面我们用拳头和手掌来说明这三个藏。我们用拳头来表空如来藏,用手掌来表不空如来藏。当我伸出拳头的时候,我眼睛看到的是拳头,心在拳头的当下就见到了手掌。那拳头生了没有啊?手掌灭了没有啊?拳头也没有生,手掌也没有灭是吧,拳头的当下就是手掌,“如”的当下就是“是”,“阿”的当下就是“弥陀”,空如来藏的当下就是不空如来藏,就是空不空如来藏;当我伸出手掌的时候,我眼睛看到的是手掌,心在手掌的当下就见到了拳头。那手掌生了没有啊?拳头灭了没有啊?手掌也没有生,拳头也没有灭是吧,手掌的当下就是拳头,“是”当下就是“如”,“弥陀”的当下就是“阿”,不空如来藏的当下就是空如来藏,就是不空空如来藏,空不空就是不空空。
    果真明白这个道理,就叫“闻。“闻”就是用心去观照,不是用耳朵去听。用心去见眼睛所不能见的东西,才是“真见”。但是这个“见”一定不离开拳头和手掌的当下。当我伸出拳头的时候,你眼睛仅仅看到拳头。而你的心不能在拳见掌。这个时候,“手掌”就藏(cang)在“拳头”里。“是”就藏在(cang)“如”中。“弥陀”就藏(cang)在“阿”中。自己和自己捉迷藏(cang)。当你眼睛看到拳头的当下,心在拳就能见掌,在“如”就见“是”,在“阿”就见“弥陀”。不离拳头的当下见到不见之见,这个叫“闻”。“闻”的当下,你就出了如来藏(cang)。出了如来藏(cang),你当下就是如来。
       
        当我伸出手掌的时候,你眼睛仅仅看到手掌,而你的心不能在掌见拳。这个时候,同样“拳头”就藏(cang)在“手掌”里。“如”就藏(cang)在“是”中,“阿”就藏(cang)在“弥陀”中。还是自己和自己捉迷藏(cang)。当眼睛看到手掌的当下,心在掌就能见拳,在“是”就见“如”,在“弥陀”就见“阿”,不离手掌的当下见到不见之见,这个叫“闻”。这就是《楞严经》所说:“能见的是心非眼”。就是观世音的“观”,叫又见。这个时候你就破如来密因,出如来藏(cang)。出了如来藏(cang),你就是如来。“如是我闻”,就看你闻不闻,就看你会不会用心,就看你怎么样用心。

        世间人执着,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这就是众生的迷惑颠倒。我们学佛的目的,无非是拓宽我们的心量,转变我们错误的思想,错误的观念,错误的知见,解放思想,破除迷信。你眼见到的也不是真的,眼睛也会欺骗我们。你今天听到的也不是虚的,它就是真实存在。这是不可改变的事实。明白这个道理,你当下就开大智慧。《楞严经》和《法华经》如来藏心地法门都是给我们开示这个道理,也难怪祖师大德讲“开慧的楞严经,成佛的法华经”,一定有它的道理。若非前世修佛慧,与此正法不能闻。

        讲到这里,我们还仅仅停留在别教“真如”(空如来藏)这个位置。“如是我闻”四个字才讲了“如是”二字,这样还不究竟。即使都见到了“真如”,见到了空性,但按照分别法来讲,见道和见道也是不同的。同样一句话,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者见大,小者见小。怎么个不同呢?通教的菩萨见真,要破有归空,破一切相见空性为真。讲什么真佛无相,真法不可说,连佛的三十二相都要破。《楞严经》针对通教菩萨讲:“言妄显诸真,妄真同二妄”,为什么说言妄显诸真,妄真同二妄呢?这个真还不是真正的真。因为它是带妄显的那个真,还是对待法,见真重增一重尘,所以这个真还不究竟,还是妄的。别教的菩萨见空性是真,见有相也是真,它是亦空亦有次第三藏。譬如:我的手掌握回来就能变成了拳头是我,拳头伸开就能变成了手掌也是我,它是有次第的。圆教的菩萨见空性,当下是有是真,见有相当下也是空是真,是在拳见掌,在掌见拳,掌拳不二,空有一如。主要强调的是“当下”二字。注意:对圆教菩萨来讲,这里讲的是“真如”,还是方便说,还不究竟,还没有彻法底源。究竟讲,圆教的见道,在空见有就是明心。就是明白一心。天地万法在有见空就是见性。就是尽虚空遍法界大至佛刹,小至微尘,所有的万法都是同一个心所变现的。换句话说,当你真正懂得拳的当下就是掌,空的当下就是有,就叫“明心”。当你真正懂得掌的当下就是拳,有的当下就是空,就叫见性。《楞严经》又告诉我们:“知妄即真,真妄同二真”就是这个道理。明白这个道理,禅宗菩萨想要破妄见空的这个妄心当下也是真。所以佛讲“真非真恐迷,我常不开演”,我们要好好理解佛的良苦用心啊!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5-25 17:53
  • 35

    主题

    919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23625
    沙发
    发表于 2014-7-16 14:33:0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