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8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爱因斯坦:我愿成为佛教徒!对高等生命存在的惊人回答!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11-2 13:33
  • 3244

    主题

    3591

    帖子

    2万

    积分

    实习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323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2 10:40:4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如果世界上有一个宗教不但不与科学相违,而且每一次的科学新发现都能够验证她的观点,这就是佛教。”——《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
    “我不能设想真正的科学家会没有这样深挚的信仰。这情况可以用这样一个形象来比喻:科学没有宗教就象瘸子,宗教没有科学就象瞎子。”——《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182-183页。
    空间、时间和物质,是人类认识的错觉”。——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是一个和平主义者,他为人和蔼友善,同时谦虚却又特立独行,从而受到广泛的尊敬。他有时会讲讲笑话,并爱好航行和拉小提琴。他还是个心不在焉的教授,经常丢三落四,专心于思考物理问题而忽视周围的世界。他还是位素食主义者。他曾说:我认为素食者的人生态度,乃是出自极单纯的生理上的平衡状态,因此对于人类的理想是有所裨益的。
    爱因斯坦相信一种宇宙宗教感觉(cosmic religious feeling),但反对一个人格化的神。他曾说:未来的宗教将是一种宇宙宗教,而佛教包括了对于未来宇宙宗教所期待的特征:它超越人格化的神,避免教条和神学,涵盖自然和精神两方面,它更是基于对所有自然界和精神界事物作为一个有意义整体的体验而引发的宗教意识。佛教正符合了这个描述。如果有任何能够应付现代科学需求的宗教,那必定是佛教。
    未来的宗教将是一种宇宙宗教
    它将是一种超越人格化神,远离一切教条和神学的宗教。这种宗教,包容自然和精神两个方面,作为一个有意义的统一体,必定是建立在由对事物的——无论是精神,还是自然的——实践与体验而产生的宗教观念之上的。佛教符合这种特征。——爱因斯坦
    原文如下:
    “The religion of the future will be a cosmic religion. “Buddhism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hat would be expected in a cosmic religion for the future: it transcends a personal God, avoids dogmas and theology; it covers both the natural & spiritual, and it is based on a religious sense aspiring from the experience of all things, natural and spiritual, as a meaningful unity. Buddhism answers this description. If there is any religion that would cope with modern scientific needs, it would be Buddhism.“- Albert Einstein
    [1954, from Albert Einstein:The Human Side, edited by Helen Dukas and Banesh Hoffma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出自1954年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出版的《Albert Einstein: The Human Side》一书
    与弗洛伊德的意念实验
    科学巨匠爱因斯坦与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是两位世人敬仰的大师。爱因斯坦思维敏捷深邃,思路广泛无所不及,他曾研究过《大藏经》、《易经》,他知道科学是有局限的,在他的日记里曾三次提到《易经》,并写道:“如果将来有一个能代替科学学科的话,那么这一学科唯一的就是佛教。”虽然佛经只是无边佛法的一部分,爱因斯坦已从佛经中看到了佛法超科学的端倪。爱因斯坦与弗洛伊德对科学抱着真正求实的态度,而对神奇的超科学现象,并没有随意否认和排斥,而是颇有兴趣,进而去思考论证。
    当时在欧洲有一位特异功能高手,善于通灵术与隐遁术的大师沃夫梅森,他生于华沙附近的小城可拉卡尼尔利亚的犹太人聚居地,能用意念指使他人。1915年物理大师爱因斯坦与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对当时世界第一号神奇人物沃夫梅森在维也纳之郊的一间寓所,进行了一次轰动世界的实验。
    弗洛伊德于心中发出无声的命令:要梅森在一分钟内,到隔壁卫生间取一把镊子,拔下爱因斯坦的三根胡须。
    弗洛伊德默念一停,梅森立刻照办。奇怪的是,爱因斯坦仿佛被梅森施了魔法,像木人一样,毫无反抗地让梅森顺顺当当地拔下三根胡须,时间恰好是一分钟,两位伟人在铁的事实面前,惊得目瞪口呆。
    “我知道很多人,会无法接受,因为这方面的信息接触得太少了。多接触一些现在最前卫的科学发现,你就会慢慢明白,人类对宇宙、对地球和对人体是多少的无知。人体对现在的科学家来说,还是一个迷!永远的迷。”
    “当科学家登上一座高山后,却发现神学家早就坐在那里了!”——爱因斯坦
    我愿成为佛教徒
    爱因斯坦所写自传的谈论中谈到:“我不是一名宗教徒,但如果我是的话,我愿成为一名佛教徒。”
                 爱因斯坦对神存在的惊人回答!
    宗教,在西方并不陌生的名字,“有神论”的观点成了人们精神的寄托,成了人们心灵的家园。可在中国却变了样,许多人把它当成“封建迷信”来批判,认为这和现代社会唱反调;许多人却把它当成了追求物质财富的聚宝盆,商店里、老板家,香火缭绕;有的人在家供着,把宗教中的神,当成了他们看家护院的高人。

    唉!世上到底有没有神?
    站在现代科学顶峰的爱因斯坦曾接受记者访问,请他谈对神是否存在的看法。爱因斯坦刚送走一位朋友,看着桌上的糖果、饼干、咖啡杯,对记者发问:“记者先生,您知道是谁将咖啡等物安放在此处的?”记者回答:“当然是阁下。”
    爱因斯坦接着便说:“小到咖啡杯等物,尚且需要一种力量来安排;那么请想想:宇宙拥有多少星球,而每一星球按照某一轨道运行无间,此种安排运行的力量就是神!”

    “也许阁下会说:‘我没有看见过,也没有听到过神,那么我如何相信神的存在呢?’是的,您具备了五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但这五种感官是有限度的,例如声音,只有在20赫兹到20000赫兹范围内的波长,人才能听到……”

    视觉也是一样,人只能看到能发出可见光的物体,而可见光仅仅是电磁波大家族的一个小小波段。现代宇宙学用动力学方法研究星系得到的星系总质量总是远远大于所有可见的星系质量之和,而现在的科学研究认为宇宙中暗物质比看得见的物质高出至少是数十倍、上百倍,几乎主宰了宇宙中的运动和演化。
    科学家发现我们周围的世界,一切是那么精确而有序。一切自然常数如电子电量、质子的质量、相互作用力的耦合常数等等,若稍有一点不同,原子就不会聚在一起,恒星就不能燃烧,行星、地球、生命都无法存在。所以剑桥大学名物理学家John.polkinghorne说:“当你认识到自然界的规律都是不可思议地精密地协调在一起,从而制造出我们看到的这个宇宙,你就会有如此的想法:这个宇宙不是碰巧存在的,而是有意创造的。”

    无独有偶,200多年前经典力学大师、大科学家牛顿就曾接待一位固执的无神论者,请他观赏自制的太阳系星体运行仪,客人惊叹于其运行之精确。自然问道:“谁制造,怎么制造的?”牛顿幽默地说:“自发地随机产生的。”无神论者以为这不可能,以为大谬不然,牛顿然后反问道:“既然你认为小小星运仪都不可能自发地、随机地、偶然产生,那阁下为什么坚持认为这庞大的宇宙及一切是随机、偶然地产生的呢?”这本来是浅显明白的道理,实证科学碰到实证,无神论者在星运仪面前无法不折服。这与爱因斯坦接受记者采访同样成为科学发展史上一则有趣的佳话。
    在天文学图书中标度为109光年的天文照片上,银河系已渺小得看不见,只有黑暗背景上分布的数以百计大小不一的渺小亮点,如同白天阳光下飘浮在空气中的微细尘埃,然而它们都是星系团、超星系团的庞大天体群。若将其一放大千倍,其中又有上万的微细尘埃,那才是星系的世界,银河系仅仅是其中之一。若直接观察银河系旋窝,会看到千亿颗恒星沿着既定轨道旋转,太阳要经2.5亿年才转一圈,太阳也不过是小小银河系中一丝微细尘埃,河外星系也如银河系,弥漫在我们能看到的这个小小宇宙整个空间。人类科学的脚步远未超出小小的太阳系,对深层的宇宙更是望尘莫及,难以想像。
    可见人们不能盲目的去否定神,也不能否定宗教本身。

    宗教是文化的本体,文化是宗教的形式。文化是社会特有的精神运动,这种精神标志是以宗教信仰为基础的“价值体系”。因此,真正使文明得以形成与发展的生机勃勃的源泉乃是宗教信仰。离开信仰文化,人类文化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道德就必然沦丧,文化和社会就必然堕落。

    人类信仰文化主要是由释伽牟尼、老子、耶稣、孔子等大觉者传出,人类的文化来自于神传。因此,文化复兴运动,实质上是信仰文化的复兴运动,是神传文化的复兴运动。如果看不到这个本质,就必然找不到文化复兴运动的方向。

    以儒、释、道为主要代表的中华神传文化影响和决定了中国和东方许多国家的文化,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中国和东方的文明,这文明在唐朝达到了举世无双的辉煌,并深远地影响了西方和世界的文明。以儒、释、道为主要代表的中华神传文化是人类最优秀的文化的宝库,它高贵,雍容娴雅;它纯正、纯善、纯美;它微言大义,精微广大;它包含着人类应拥有的一切文明财富和普世原则。
    这个文化宝库中,早已对人类的人格作了道德规范,那就是以儒家“仁、义、礼、智、信”为代表的人格。这个文化宝库中,为人的精神世界做了无限广阔的描绘,自由精神在那里可以到处翱翔。这个文化宝库中,入世的法则,从人权人本到处世接物,应有尽有,任由选择。这是一座博大精深的神传文化宝殿。这个宝殿中,人类社会所应有的和必须有的文化理念、道德法则,神都给了,这是人类的真正文化。

    中国自由文化运动的先驱们,只要进入中华神传文化的宝殿,就会获得无穷尽的人类文化瑰宝,就会使自己的思想充满能量,就会激发更高更多的灵感,就会获得无穷无尽的创作智慧和题材。中华神传文化,是中国自由文化运动生命之树生机勃勃的土壤,是中国自由文化运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传统文化也是神传文化。复兴中华传统文化,是时代的需要,是历史的需要,也是我们精神的需要。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有责任将这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下去。
    发生在爱因斯坦眼前的奇异现象!
    朋友,您听说过“超科学”一词吧?科学巨匠爱因斯坦与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是两位科学界著名人物。他们对神奇的超科学现象,没有随意否认和排斥,而是饶有兴趣的进行了思考和论证。
    当时在欧洲有一位特异功能高手,通灵术与隐遁术的大师沃夫梅森,生于华沙附近的小城可拉卡尼尔利亚的犹太人聚居地,能用意念指使他人。1915年,在维也纳郊区的一间寓所,爱因斯坦与弗洛伊德对梅森这位当时的世界第一号神奇人物进行了一次轰动世界的实验。
    试验中,弗洛伊德默默地在心中发出无声的命令,要梅森于一分钟内,到隔壁卫生间取一把镊子,拔下爱因斯坦的三根胡须。
    弗洛伊德默念一停,梅森立刻照办。奇怪的是,爱因斯坦仿佛被梅森施了魔法,象木头人一样,毫无反抗地让梅森顺顺当当地拔下三根胡须,时间恰好是一分钟。爱因斯坦和弗洛伊德在铁的事实面前,惊得目瞪口呆!
    爱因斯坦思维敏捷深邃,思路广泛。为了探索宇宙奥秘,他曾研究过东方的《大藏经》和《易经》。他在日记里曾三次提到《易经》。
    有一天,某杂志社的记者访问爱因斯坦,请他对宗教的认识及神的存在问题发表看法。爱因斯坦说:“也许阁下会说:‘我没看见过,也没听到过神,那么我如何相信神的存在呢?’是的,您具备了五感,即: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但这五种感官是有其限度的,例如声音,只有在20赫兹到20,000赫兹范围内的波长,人才能听到。……”
    爱因斯坦接着说:“有些人认为宗教不合乎科学道理。我是一个研究科学的人,我深切地知道,今天的科学只能证明某种物体的存在,而不能证明某种物体不存在。”
    其实,西方很多有成就的大科学家到后来都走向了宗教,最有名的莫过于牛顿和爱因斯坦了。他们发现人类所面对的问题,并不是人类现有科学所能圆满解释的。而宗教为他们提供了一种观察或理解世界的新角度。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