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75|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请教同修,释庄全法师的这段开示应如何反驳?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8-20 09:57
  • 90

    主题

    630

    帖子

    909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09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4-1 12:38: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三藏一心》

            如果从“体、相、用”三个方面来讲真心,这个“妙体”,就是空如来藏。
            空如来藏里面,圆含着不空如来藏的一切性具功德;不空如来藏,以性具功德含藏其中,所以,它遇缘就现万法万相。
            虽然随缘现相,但是体不变。

            因此,只从“体、用”两个方面讲真心的时候,不空如来藏这个“相”,当下就是真心之“体”。
            比如这个“双遮双照”。 “遮”,表的是“体”不动。 “双遮”空有二藏,为藏心之“体”。
            而“双照空有”的这个“照用”,就是空不空如来藏。而且“遮”和“照”是同时的。
      “双遮空有”的同时,还要“双照空有”。即所谓“寂而常照,照而常寂”。

            此时,“体”、“用”已经合而为一,会归为“一心”。
       
            交光法师的《正脉疏》多处讲到:不能够用三藏支离一心。
            支离一心就是“为蛇添足”,就不是圆教和顿教。
            而且,交光法师强调,法、报、化三身是“一个体”。如果哪一个人讲,法、报、化三身不是一个体,这个人当堕地狱!

            过去,楞严经的注疏,把三藏一心、妙奢摩他、悟门,称之为“见道分”。
            初见真谛之理、圆悟如来藏心以后,要从圆悟起圆修。

            这个“妙奢摩他”,是“三因佛性”的“正因佛性”。
            微密观照,是“了因佛性”。
            “了因佛性”,对“正因佛性”做微密观照,观照的“心体”,朗然现前。
            这个“心体”就是——华屋。

            所以,阿难尊者大开圆解以后打了一个比喻:“忽蒙天王,赐与华屋。虽获大宅,要因门入”。
             因而,悟门,还在“华屋”之外!   
            可不是“明白了三藏一心,当下就成佛。”
            那是骗人,误人子弟!未证谓证,害人法身慧命!
            成佛,必须进入“华屋”。也就是初住位,也叫分真佛。破一分无明,证一分法身,“分证”如来三德。
            然后, 再“升堂入室”,破所有无明,成圆满佛,这叫“满证”。
       
            楞严经“经题”含有“四个实法”:
            第一个,叫如来密因。
            第二个,是修证了义。
            第三个,是诸菩萨万行。
            第四个,是首楞严。
            只讲楞严经前三卷半的人,只讲三藏一心的人,你只讲了四个实法的一个而已。
            还有,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三个实法,你没有讲!
            悟,修,证,圆融为一体,才是首楞严大定 !
           只强调”悟门”,把”修”和”证”舍弃了,那不叫首楞严大定。
            楞严经十卷玄文,不可分割!

            所以,只停留在悟门,属于说食不饱,口头禅而已!
            正如佛陀开示阿难尊者,“虽复忆持,十方如来,十二部经,清净妙理,如恒河沙,只益戏论”!
             “是故阿难,汝虽历劫,忆持如来,秘密妙严,不如一日,修无漏业”!
           如来所说的“清净妙理”、“秘密妙严”不就是三藏一心吗?但是”悟”了以后,要起”圆修”啊!

           圆瑛法师讲:“每有狂慧之徒,但执菩提本具,即心即佛,拔无修证!则将醍醐,变作砒霜矣!

            当知:
            佛本是而须修,惑元空而须断!
            修证即不无,染污即不得!
            无修而修,修即无修!
            无断而断,断即无断!
            如是,方合本经了义修证!
             “不随分别”,即“无修之修”!
             “狂性自歇”,即“无断而断”!
             “胜净明心,本周法界”,即“无证而证”!
            所以,必须要解结修证。

            —— 庄全佛申 整理
    该法师专攻楞严经,很明显他对印师讲的楞严经也认真看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4-26 09:58
  • 15

    主题

    28

    帖子

    50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05
    沙发
    发表于 2021-4-2 08:58:4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当慧mh 于 2021-4-2 09:15 编辑

    这段文字,带有很大的迷惑性。前半部分没有太大问题【如果从“体、相、用”三个方面来讲真心.....  这个“心体”就是——华屋。】后面段落:[悟门,还在“华屋”之外!   ]此言差错,与佛陀讲的开示众生悟入佛知见相违背,而且,前面既然讲了[这个“心体”就是——华屋]按他逻辑观点,难道,悟道在心外吗?[破一分无明,证一分法身]是通教禅宗破相见空,可不是圆教境界。[“分证”如来三德。]如来三德,圆教顿法,当下悟当下得,非同于别教门解行并重。(如来三德出自华严经疏 一恩德谓如来乘大愿力。救护众生。犹如赤子。是为恩德。二断德断德亦名解脱。谓如来断除一切烦恼惑业。净尽无余。是为断德。三智德智即智慧。谓如来以平等智慧。照了一切诸法。圆融无碍。是为智德。)圆教是悟后进修的法门,并不是说不修不证,强调悟的重要,不是说只喝水不用吃饭,请不要断章取义,片解。
    印广法师讲:一、明白并深信一心三藏之理,无修无证,当下解脱,当下了生死,即成菩萨位,亦即分真即佛。此为基础法门、低级法门,解决世界观问题,属质变。
     二、要成圆满、究竟佛果,尚须依六度万行,无量法门,破除习气,进修定力,增上品位。此为高级法门,解决方法论问题,属量变。
     三、明理之人,若不破除习气,亦能往生。但品位不高,来世受报(在人、天道受报后仍回佛土或再次愿身再来秽土度人、还债、受报)。故,菩萨再来或现来亦不可放纵、破戒!亦必须悟后进修、精修、苦修、真修,特别要劝修!
    无修无证当下解脱,当下了生死,是心法,妙修妙证。是不是在讲要修要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4-26 09:58
  • 15

    主题

    28

    帖子

    50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05
    板凳
    发表于 2021-4-2 09:02:28 | 只看该作者
    无修无证当下解脱,当下了生死,是佛说,不是印广法师标新立异:《法华经》:尔时,佛告弥勒菩萨摩诃萨:阿逸多,其有众生,闻佛寿命长远如是,乃至能生一念信解,所得功德,无有限量。
    {《法华经》中当下证果案例}:
    【当下证入阿罗汉、辟支佛 】
    1.尔时,大通智胜如来,受十方诸梵天王及十六王子请,即时三转十二行法轮。若沙门、婆罗门,若天、魔、梵及余世间,所不能转,谓是苦,是苦集,是苦灭,是苦灭道,及广说十二因缘法......
        佛于天人大众之中说是法时,六百万亿那由他人,以不受一切法故,而于诸漏,心得解脱,皆得深妙禅定、三明、六通,具八解脱,第二、第三、第四说法时,千万亿恒河沙那由他等众生,亦以不受一切法故,而于诸漏,心得解脱。从是已后,诸声闻众无量无边,不可称数。
     ——《化城喻品第七》
    【当下证得圆满佛】
    2.文殊师利言:我于海中,唯常宣说妙法华经。智积问文殊师利言:此经甚深微妙,诸经中宝,世所希有,颇有众生勤加精进,修行此经,速得佛不?
    文殊师利言:有娑竭罗龙王女,年始八岁,智慧利根,善知众生诸根行业,得陀罗尼,诸佛所说甚深秘藏,悉能受持。深入禅定,了达诸法,于刹那顷,发菩提心,得不退转,辩才无碍;慈念众生,犹如赤子,功德具足,心念口演,微妙广大,慈悲仁让,志意和雅,能至菩提。
    ——《提婆达多品第十二》
    【当下证得无生法忍、分真即佛等】
    3.尔时,娑婆世界,菩萨、声闻、天龙八部、人与非人,皆遥见彼龙女成佛,普为时会人天说法,心大欢喜,悉遥敬礼。无量众生闻法解悟,得不退转,无量众生得受道记。无垢世界,六反震动,娑婆世界,三千众生住不退地,三千众生发菩提心,而得受记。
    ——《提婆达多品第十二》
    4.于时,世尊告弥勒菩萨摩诃萨:阿逸多,我说是如来寿命长远时,六百八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众生,得无生法忍;复有千倍菩萨摩诃萨,得闻持陀罗尼门;复有一世界微尘数菩萨摩诃萨,得乐说无碍辩才;复有一世界微尘数菩萨摩诃萨,得百千万亿无量旋陀罗尼;复有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菩萨摩诃萨,能转不退法轮;复有二千中国土微尘数菩萨摩诃萨,能转清净法轮;复有小千国土微尘数菩萨摩诃萨,八生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复有四四天下微尘数菩萨摩诃萨,四生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复有三四天下微尘数菩萨摩诃萨,三生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复有二四天下微尘数菩萨摩诃萨,二生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复有一四天下微尘数菩萨摩诃萨,一生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复有八世界微尘数众生,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分别功德品第十七》
    5.号之为常不轻。是比丘临欲终时,于虚空中,具闻威音王佛先所说法华经,二十千万亿偈悉能受持,即得如上眼根清净、耳鼻舌身意根清净。得是六根清净已,更増寿命二百万亿那由他岁,广为人说是法华经。
    ——《常不轻菩萨品第二十》
    6.说是药王菩萨本事品时,八万四千菩萨,得解一切众生语言陀罗尼。
    7.说是妙音菩萨品时,与妙音菩萨俱来者八万四千人皆得现一切色身三昧。此娑婆世界无量菩萨,亦得是三昧及陀罗尼。
    8.说是妙音菩萨来往品时,四万二千天子得无生法忍,华德菩萨得法华三昧。
    9.佛说是普门品时,众中八万四千众生,皆发无等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10.说是陀罗尼品时,六万八千人得无生法忍。
    11.尔时,彼佛为王说法,示教利喜,王大欢悦。尔时,妙庄严王及其夫人,解颈真珠璎珞,价直百千,以散佛上,于虚空中,化成四柱宝台,台中有大宝床,敷百千万天衣,其上有佛,结跏趺坐,放大光明。
    尔时,妙庄严王作是念:佛身希有,端严殊特,成就第一微妙之色。
    时云雷音宿王华智佛告四众言:汝等见是妙庄严王,于我前合掌立不?此王于我法中作比丘,精勤修习助佛道法,当得作佛,号娑罗树王,国名大光,劫名大高王;其娑罗树王佛,有无量菩萨众及无量声闻,其国平正,功德如是。
    12.佛说是妙庄严王本事品时,八万四千人远尘离垢,于诸法中,得法眼净。
    13.说是普贤劝发品时,恒河沙等无量无边菩萨得百千万亿旋陀罗尼,三千大千世界微尘等诸菩萨具普贤道。
    楞严经:自授记经文
    卷二
    王闻是言,信知身后
    舍生趣生,与诸大众
    踊跃欢喜!得未曾有

    卷三
    尔是阿难,及诸大众
    蒙佛如来,微妙开示
    身心荡然,得未罣碍
    是诸大众,各各自知
    心遍十方,见十方空
    如观手中,所持叶物
    一切世间,诸所有物
    皆即菩提,妙明元心
    心精遍圆,含裹十方
    反观父母,所生之身
    犹彼十方,虚空之中
    吹一微尘,若存若亡
    如湛巨海,流一浮沤
    起灭无从。了然自知
    获本妙心,常住不灭
    礼佛合掌,得未曾有
    于如来前,说偈赞佛
    妙湛总持不动尊
    首楞严王世希有
    销我亿劫颠倒想
    不历僧祇获法身
    愿今得果成宝王
    还度如是恒沙众
    将此身心奉尘刹
    是则名为报佛恩

    卷四
    富楼那言,我与如来
    宝觉圆明,真妙净心
    无二圆满,而我昔遭
    无始妄想,久在轮回
    今得圣乘,犹未究竟

    卷六
    我今已悟,成佛法门
    是中修行,得无疑惑

    卷七
    我蒙如来,无上悲诲
    心已开悟,自知修证
    无学道成。

    有利根者,不起于座
    得须陀洹,纵其身心
    圣果未成,决定自知
    成佛不谬。

    卷八
    慈音无遮。善开众生
    微细沉惑,令我今日
    身心快然,得大饶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4-26 09:58
  • 15

    主题

    28

    帖子

    50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05
    地板
    发表于 2021-4-2 09:05:03 | 只看该作者
    自古以来,祖师大德们都是异口同声的讲,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
    印光法师讲“法华奥典,妙冠群经,闻既往生,位齐等觉”
    祖师大德对《楞严经》的开示

    是诚一代时教之精髓,成佛作祖之秘要,无上圆顿之旨归,三根普被之方便,超权小之殊胜法门,催魔外之实相正印也。
    ――蕅益大师
    《首楞严》一经,统摄一代时教迷悟修证因果,径断生死根本,发业润生二种无明,名结生相续,顿破八识三分,故设三种妙观,摄归首楞严大定,是为最上一乘圆顿法门,真显一真法界如来藏性,称为妙圆真心。
    ――憨山大师
    古德曾说:“自从一读楞严后,不看世间糟粕书。”又说:“欲知佛境界,当读华严;欲知佛智慧,要读楞严。”可见此经之重要,《楞严经》这是佛教里一部照妖镜的经,所有天魔外道、魑魅魍魉,一见到《楞严经》都现原形了,他无所遁形,什么地方他也跑不了。所以宣化上人说:“在佛教里,所有的经典,都很重要,但是《楞严经》更为重要。凡是有《楞严经》所在的地方,就是正法住世。《楞严经》没有了,就是末法现前。《楞严经》是佛的真身,《楞严经》是佛的舍利,《楞严经》是佛的塔庙。所有的佛教徒,必须拿出力量,拿出血汗来拥护这部《楞严经》。”藕益大师在《阅藏知津》中写道:“此经为宗教司南,性相总要。一代法门之精髓,成佛作祖之正印”虚云大师说:“无论老少,常读楞 严,此经是你随身善知识,时闻世尊说法,就和阿难作同参!”

    圆瑛法师楞严经讲义:   “合此圆妙二义,故为首楞严王三昧。自发解起行,直至历位成佛,从始洎终,中间永无诸委曲相,亦无出退,非常途之定有入、住、出。入之则有,出之则无,在定纵经多劫,必以静而碍动;出定略涉须臾,必以动而碍静,皆非圆妙大定也。”
           圆教行人闻法当下即成就楞严经中对应的五十五位妙菩提路之果。从始洎终,中间永无诸委曲相,不打闲岔,不历阶梯,不历修证。直成菩提,迟速同伦。故以此妙法闻法解脱于当下,功至圆满菩提。若见佛性,则地狱也本自清净。
    修行人只问自心,不执一端,莫以有限知见度佛菩萨心。究竟佛可以起到圆融圆满圆通的妙用。而凡夫众生不觉悟它,只能起到六道轮回受苦受报的受用。阿罗汉,辟支佛,藏,通,别教的菩萨,还没有认识到这究竟圆满的一念心。所以,也只能起到相应境界上的部分妙用。圆教位进修的菩萨,包括等觉位的法王子,也还不圆满,但是,圆教菩萨,已经见到了这一念圆满的心,见到了究竟意义上的本来面目。因此,他通过这个法理,能够尽快成就圆满佛,从而起到圆满佛的究竟智慧妙用。
    印广法师讲悟后进修:
    “圆顿大教的修行无量的次第可以成就于一生、一时、一念,只看明白道理深不深,信得深不深。
           按观音菩萨“闻思修入三摩地”,依文殊所释闻义“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之禅定,乃佛习、菩习、圣习。恶习难改能改。善习难改,不易改。圣习无法改。
           今生禅在哪一种习气里,来世就定在哪一种习气里。由同气相求,而散落在四圣、天、人、鬼、畜、乃至无情等无量法界——各自同分地。又由各自造业轻重不同,而在各同分地受高、低、贵、贱、贫、富、苦、乐等别业之报。人身造业,分分己获。因缘果报,随心应量。何种禅定,咎由自取。”
    祖师大德们公认,现在也被我们的智慧所认可,弘扬法华楞严究竟了义就是请佛住世,就是正法久住,阿弥陀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4-26 09:58
  • 15

    主题

    28

    帖子

    50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05
    5#
    发表于 2021-4-2 09:19:57 | 只看该作者
    他的观点自相矛盾,明明前面讲心体,后面讲悟道没有进入,难道悟不是心体?心外无法,法外无心,悟入当下并没有跑到心外去啊?如来三德,圆教顿法,当下悟当下得,非同于别教门解行并重。用通教禅宗破相见空,解释圆教法门,风马牛不相及。只能说明,他不懂得圆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4-26 09:58
  • 15

    主题

    28

    帖子

    50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05
    6#
    发表于 2021-4-2 09:27:47 | 只看该作者
    圆瑛法师楞严经讲义:   “合此圆妙二义,故为首楞严王三昧。自发解起行,直至历位成佛,从始洎终,中间永无诸委曲相,亦无出退,
    非常途之定有入、住、出。入之则有,出之则无,在定纵经多劫,必以静而碍动;出定略涉须臾,必以动而碍静,皆非圆妙大定也。”这段话讲悟后进修的重要,不立修证,中间永无诸委曲相。非同于禅宗,别教解行并重。“皆非圆妙大定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闭嘴
    2024-4-9 08:51
  • 35

    主题

    427

    帖子

    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3867
    7#
    发表于 2021-4-2 15:35:3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天山雪莲~~ 于 2021-4-2 15:40 编辑
    《三藏一心》

            如果从“体、相、用”三个方面来讲真心,这个“妙体”,就是空如来藏。
            空如来藏里面,圆含着不空如来藏的一切性具功德;不空如来藏,以性具功德含藏其中,所以,它遇缘就现万法万相。

            虽然随缘现相,但是体不变。
            因此,只从“体、用”两个方面讲真心的时候,不空如来藏这个“相”,当下就是真心之“体”。
            比如这个“双遮双照”。 “遮”,表的是“体”不动。 “双遮”空有二藏,为藏心之“体”。
            而“双照空有”的这个“照用”,就是空不空如来藏。而且“遮”和“照”是同时的。
      “双遮空有”的同时,还要“双照空有”。即所谓“寂而常照,照而常寂”。

            此时,“体”、“用”已经合而为一,会归为“一心”。
    评:体,相,性,力,作十如是,没有哪个不是哪十个,当下一个本体;万法即十如是,即心
    遮照空有都是对显着说,让人开智慧的;不是打文字仗,绕口令掰扯用的

      交光法师的《正脉疏》多处讲到:不能够用三藏支离一心。
            支离一心就是“为蛇添足”,就不是圆教和顿教。
            而且,交光法师强调,法、报、化三身是“一个体”。如果哪一个人讲,法、报、化三身不是一个体,这个人当堕地狱!
            过去,楞严经的注疏,把三藏一心、妙奢摩他、悟门,称之为“见道分”。
            初见真谛之理、圆悟如来藏心以后,要从圆悟起圆修。
    点评:引用大德的说法,笔者自己却在肢解这颗心噢!未懂“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亦或“世界观决定方法论”!粮草当下即兵马,唇亡齿寒之理;世界观当下即方法论!

         这个“妙奢摩他”,是“三因佛性”的“正因佛性”。
            微密观照,是“了因佛性”。
            “了因佛性”,对“正因佛性”做微密观照,观照的“心体”,朗然现前。
            这个“心体”就是——华屋。
    点评:没有那个缘因,哪里现正因,依赖啥起妙用呢?这是分别来讲三;究竟没有哪一因不是哪三个,当下一个本体。
        所以,阿难尊者大开圆解以后打了一个比喻:忽蒙天王,赐与华屋。虽获大宅,要因门入
             因而,悟门,还在“华屋”之外!  
            可不是“明白了三藏一心,当下就成佛。”
            那是骗人,误人子弟!未证谓证,害人法身慧命!
            成佛,必须进入“华屋”。也就是初住位,也叫分真佛。破一分无明,证一分法身,“分证”如来三德。
            然后, 再“升堂入室”,破所有无明,成圆满佛,这叫“满证”。
    点评:
    阿难的比喻表“本来面目”为“屋”;即喻为屋,当然要入门;而入门,如来藏妙法之妙即:明白的当下即入,全方位而入!这才是心法之妙入门!相上的比喻,需要用活的妙的心来理解!不是死在文字相上,盯着那个屋子,瞪着那扇门!如此盯瞪,可不就在屋外嘛?!所以笔者就在外面呆着呢!因为没悟!
    强调“成佛,需入华屋”,----自性里本自具足,明白的当下即在!讲什么入不入呢? 不悟藏着,悟了妙用。而悟的境界深浅多少有别,所以需要继续通过听经闻法,悟后进修,直到圆满成就无上道!
    讲“破一分无明,证一分法身”,那是摸着石头过河的通教境界的表达,要解行并重,因为见地不圆满不究竟。即使悟到圆顿如来藏这个法,没成就圆满佛之前都叫无明,等觉菩萨那念生相无明最后也是需要诸佛加持破掉的;但圆顿法的菩萨见道位是圆满的佛知佛见,只是法力道力不如究竟圆满佛那样大而已,晓得嘛?不就是那个月亮的不同时段的亮度而已嘛?!

      楞严经“经题”含有“四个实法”:
            第一个,叫如来密因。
            第二个,是修证了义。
            第三个,是诸菩萨万行。
            第四个,是首楞严。
            只讲楞严经前三卷半的人,只讲三藏一心的人,你只讲了四个实法的一个而已。
            还有,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三个实法,你没有讲!
            悟,修,证,圆融为一体,才是首楞严大定 !
           只强调”悟门”,把”修”和”证”舍弃了,那不叫首楞严大定。
            楞严经十卷玄文,不可分割!
    点评:
    1-3是用来形容说明4用的;方便讲1-3即权法,4即实法,权实不二,一个本体,即心。
    究竟讲,1当下即22当下即33当下即41234即心的变现!1234单把哪个弄懂了,你都成就!本来就是一个东西,用不同的明相概念不同方面陈述而已。
    悟的当下即修即证了的,难道你听经闻法了,就不需要吃饭,购物,散步,工作了吗?相上转悠呢吧。。。处于研究讲义阶段

    4个实法?属于自创概念吧?!笔者自己就在割裂那颗周遍法界,法尔如是的心呢,把自己绕糊涂了吧?!

         所以,只停留在悟门,属于说食不饱,口头禅而已!
            正如佛陀开示阿难尊者,“虽复忆持,十方如来,十二部经,清净妙理,如恒河沙,只益戏论”!
             “是故阿难,汝虽历劫,忆持如来,秘密妙严,不如一日,修无漏业”!
           如来所说的“清净妙理”、“秘密妙严”不就是三藏一心吗?但是”悟”了以后,要起”圆修”啊!
           圆瑛法师讲:“每有狂慧之徒,但执菩提本具,即心即佛,拔无修证!则将醍醐,变作砒霜矣!
    点评:引用了世尊的开示也好,祖师大德讲的也好,都是在讲悟修证一个本体,明白啥当下即啥!从这个角度来讲是无修无证;讲有修有证,是指成就圆满佛,万法和自己当下一个本体,圆满圆融圆通;即究竟极果如来。讲了半天世尊楞严经里的开示和祖师大德的讲解,自己不能够悟到文字相里表达的真实义,确实是口头禅,呵呵。。。
        当知:
            佛本是而须修,惑元空而须断!---
            修证即不无,染污即不得!无修而修,修即无修!----
            无断而断,断即无断!--
            如是,方合本经了义修证!
             “不随分别”,即“无修之修”!
             “狂性自歇”,即“无断而断”!歇即菩提!
             “胜净明心,本周法界”,即“无证而证”!--法尔如是,证什么证?妙有真空,真空妙有!
            所以,必须要解结修证。---何为解结?结在哪儿?心结明了即解!六解一亡,好好的看世尊楞严经里的开示吧,卷四
            —— 庄全佛申 整理
    该法师专攻楞严经,很明显他对印师讲的楞严经也认真看过!
    点评:
    需修,不修不得妙用;需断?断了,圆满找谁要?
    无断对断而言,能断嘛?不能!手掌砍掉,拳头找谁去?
    断与不断,互相对显,为了讲清楚一个法才相对待而讲!
    不随分别无修而修!而是和光同尘!
    狂性顿歇无断而断而是歇即菩提!顿歇当下即菩提!一念回归!
    性净明心胜净明心本周法界当下即性净明心,即:妙有真空,真空妙有!

    必须要解结修证?何为解结?结在哪儿?心结明了即是解!心解一切解!六解一亡是方便说,递进的开示!建议仔细连贯的看卷四楞严经对六根的开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8-20 09:57
  • 90

    主题

    630

    帖子

    909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091
    8#
     楼主| 发表于 2021-4-3 12:47: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南无不动如来 于 2021-4-3 13:20 编辑

    《从圆悟起圆修》
    圆悟
    一心三藏的理
    目的是起圆修

    掌握
    圆通本根
    观照闻性的妙智
    了达
    解结修证
    证无生法忍的妙理
    依此
    从闻而思修

    倘若
    还同昔日
    以文字去会悟
    徒守所知所解
    不加修证

    徒闻无功
    与未闻等

    属于
    说食不饱
    真药现前
    不知采取
    也是枉然

    终究是
    未获法乳
    滋养法身慧命

    二十五圣
    个个都是实修实证
    从圆修而获得圆通
    没有一个圣人
    无修无证就一步登天

    莫违佛语
    理则顿悟乘悟并销
    事则渐修因次第尽

    这才是
    真正的依教奉行

              庄全佛申.整理
    这是释庄全法师的第二段开示,供大家评判!
    该法师的观点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当代佛教徒大多认为,一切成就,无论大小都只能看现量功德,不认同有什么比量功德的说法。无论学人理解了何种层次的佛理佛义,只要他还停留在第六意识心的层面上,就没有太大的价值,不能说有成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0

    主题

    61

    帖子

    86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67
    9#
    发表于 2021-4-4 18:09:2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他本师父弟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8-20 09:57
  • 90

    主题

    630

    帖子

    909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091
    10#
     楼主| 发表于 2021-4-13 13:55: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南无不动如来 于 2021-4-13 13:56 编辑

    这是释庄全法师的最新开示,大家都来感受一下他的心态!

    一念顿超顿证?

    如果讲悟理可以
    既然顿证了
    证道位初住位到等觉
    你就可以现三十二应了

    德不配位

    自己还不知道

    你都证分真佛了
    习气还没有破掉
    自相矛盾啊!
    破习气才能证佛果
    这都不知道!!!

    悟修证三门之理
    是我(庄全)发明创造的?
    悟修证三门
    都不承认
    还辩论什么?
    真可怜!

    如果是
    见道即证道
    还去划分
    见道证道干什么?
    就没有意义了!
    无知者无畏
    可怜虫一个

    这就是分真佛的嘴脸
    小丑一个而已
    德不配位
    醒醒吧
    哪里有这样的
    分真佛?!


    识心胜解
    都不知道!
    还出来辩论什么

    典型的
    愚者不分根与识

    没有解结修证之前
    您(印广)那个识心
    舍掉了吗?
    大言不惭
    根本不知道
    怎么解结

    识心灭绝
    就是断灭?
    根性显发
    不可以吗?
    说你(印广)根识不分
    一点都不冤枉
    你就抱着识心
    当做宝贝吧

    不历僧祈获法身
    是悟获法身!

    忽蒙天王
    赐予华屋
    虽获大宅
    要因门入

    解结修证
    才能进入华屋

    根性在就不能舍识心?
    解结修证
    一窍不通
    也敢出来辩论
    真是
    无知者无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