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9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太极图表现了黑洞与白洞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10-15 19:20
  • 445

    主题

    2190

    帖子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010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3-13 19:14: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编者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佛法以心法开示宇宙万法来龙去脉,以及本质。也对各法门都能圆融贯通起来,同时又确切圆满。
    学思 来源: 原创 王万波
    太极图也称四象图,它表现的是宇宙模式,也体现了伏羲之书《二进制宇宙生成说》。它的外圆圈,表现的是太极(即宇宙空间)。黑、白阴阳鱼是两仪。加上黑、白两个洞是四象。 《太极图》中,阴阳鱼的鱼头,表现的是两个漩涡:〈 1 〉是:看不见的无象,无形,暗、反,非气态,阴阳物质运动形成的风暴,风暴形成的黑漩涡头。〈 2 〉是看得见的有形物质(即所有行星,星体,星云,光等)运动形成的风暴,风暴形成的白漩涡头。
    《太极图》中,阴阳鱼头内,表现的两个黑、白点:(1)是看不见的无象,无形,暗、反,非气态物质形成的风暴,风暴形成的漩涡中心点就是白洞——太阳。白洞——太阳旋转着吸收的是:太空中看不见的无象,无形,暗、反,非气态物质。这些看不见的无形物质在漩涡洞内,经过高速度的旋转,撞击、燃烧、聚集,合成有形物质(中国的五行理论:“火能生土” )岩浆、岩粒(科学家称太阳中的岩浆,岩粒好象滚开的一锅粥)。当这些岩浆、岩粒越聚越多,越来越大,大到白洞——太阳无法承受时,被旋转着甩出白洞洞外,抛向宇宙空间冷却,形成行星、星体、星云等。所以说:“白洞——太阳是有形物质的聚合器。没有白洞——太阳,就没有——有形物质。(注:这里的有形物质,是指行星,星体,星云)。”也可以说:行星、星体、星云、宇宙间万事万物都是白洞——太阳生出来的。
    行星、星体、星云围绕太阳旋转的动力,是由白洞——太阳提供的。行星等自身的旋转动力是本身被白洞——太阳旋转着甩出洞外本身自带的旋转动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行星(包括地球),星体、星云旋转着离开自已的生身之母——白洞——太阳越来越远,其速度越来越慢:水星绕太阳旋转一周是88天。金星绕太阳旋转一周是246天。地球绕太阳旋转一周是365零1/4天。火星绕太阳旋转一周是687天。木星绕太阳旋转一周是11.86年。土星绕太阳旋转一周是29.45年。天王星绕太阳旋转一周是84.01年。海王星绕太阳旋转一周是164.79年。由此可见白洞——太阳生出的行星(包括地球)的旋转速度越来越慢,最后到达漫无边际的宇宙空间中。(2)是这些散布在大宇宙空间中的行星(包括地球),星体、星云、在大宇宙空间中,遂渐失去自转能力,行星一旦失去自转力 ,会自动解体,变成星体、星云。这些失去自转能力的行星,变成的星体、星云,又会在大宇宙空间形成气流、风暴。风暴形成的漩涡中心点,就是《太极图》阳鱼头中的黑点——即天文学家观测到的星体塌缩,连光都不放过吸进的黑洞。黑洞吸收脱离太阳轨道,散布在大宇宙空间的行星变成的星体,星云,经过黑洞高速度的旋转、撞击,把有形的物质星体、星云和一切看得见的有形物质变成看不见的无形、无象、暗、反非气太态物质,输送到大宇宙空间中去,作为能源供白洞——太阳的燃烧所需。黑洞——是一台超特大功率的撞击机,比电子对撞机的功率要大几百千亿亿倍。
    没有黑洞生产的看不见的无形、无象、暗、反,非气态物质为太阳担供能源,太阳将会停止旋转,停止燃烧。一切旋转力,什么引力,都将会停止。宇宙将会是什么样?地球将会是什么样?
    太极图表现了黑洞与白洞
    陈氏先天八卦太极图
    人类没必要恐慌。伏羲之书《河图》所阐述的《阴阳互存论》和晚于伏羲六千多年后爱因斯提出来的《广义相对论》,都论证了宇宙间万事万物都是相对,互存的,失去一方,而另一方也将不存在。也就是说:只要有白洞——太阳生出有形物质,就有——有形物质提供给《黑洞》消化的物质,他们的运动是周而复始的。
    《太极图》和《伏羲先天河图》一样,都是宇宙生成模式图。伏羲之书《河图》和《太极图》,对宇宙的生成及宇宙模式的猜想,有待科学去证明。
    《太极图》在易学界有很多种:“伏羲八卦古太极图” 、“古太极图与先天八卦” 、“道教太极图” 、“胡煦·循环太极图” 、“太极河洛八卦图” 、“罗愿洛书太极图” 、“九宫八卦太极图” 、“十二生肖太极图” 、“韩国国旗中的太极图” 、“震阳太极八卦图” 等。
    伏羲八卦方位的古太极图(清·胡渭《易图明辩》)
    赵撝谦《六书本义》称《太极图》为:“天地自然之图,伏羲氏,龙马负图,出于荥河,八卦所由以画也。”世传蔡季通得于蜀隐者,秘而不传赵氏得之于陈伯敷氏,熟玩之,有太极含阴阳,阴阳含八卦之妙。自明洪武以后,此图遂传于世。
    清·胡渭《易图明辩》中曰:“其环中为太极,两边黑白回互,白为阳,黑为阴,阴盛于北,而阳起而薄之:震东北,白一分,黑二分,是为一奇二偶。兑东南,白二分,黑一分,是为二奇一偶。乾正南全白,是为三奇纯阳。离正东,取西之白中黑点,为二奇含一偶。故云对过阴中也。阳盛于南,而阴来迎之:巽西南,黑一分,白二分,是为二偶一奇。坤正北全黑,是为三偶全阴。坎正西,取东之黑中白点,为二偶含一奇,故云对过阳在中也。坎离为日月,升降于乾、坤天地之间,机时无定位,故东西交易,与六卦异也。” “八方三画之奇偶,与白黑之质次第相应,深得阴阳造化自然而之妙。”此图意蕴博大精深,恐为先秦遣图。道家一直秘藏,至宋代才流传于世。
    古人曰:“太极难图” 。太极不可见,图象既分黑白,可谓两仪图,或世人谓之“阴阳鱼” 。古人无非是“就图明理” ,不得已而为之,但图中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之义层次分明 。可见此图真谛尚在,故不可轻视忽视之。”
    北宋·哲学家周敦颐在所著《太极图说》中曰:“无极而太极。” “太极动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 “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行顺布,四时行焉” 。“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 周之学说,无极在先,无极相当于虚无这个概念。无极并非真无,虚无也是气,指宇宙尚未生出阴阳二气,那种既平衡又混沌的状态。现代科学实验已经证明,就是在一无所有的真空里也充满着无尽的电子。所以周敦颐描述的那种原始的无极空间是客观存在的。周之学说的太极,是指宇宙存在着混合无际的尚未分离的元气,元气一旦分离即成阴阳二气,叫做两仪。
    太极是元气,《鶡冠子》有“天地成于元气”之说。
    《道学正宗》:“古太极图,阳生于东而盛于南,阴生于西而盛于北;阳中有阴,阴中有阳,而两仪,而四象,而八卦,皆自然而然者。”实乃《先天太极图》又称《先天图》,又称《天地自然之图》。此图传自陈抟,民间流传较广,有太极含阴阳,阴阳含八卦之妙。
    宋·朱熹的《观物外篇》曰:“人人有一太极。”
    宋·邵雍曰:“道为太极” ,“心为太极”其重要。“先天者伏羲所画之易也。后天者文王所演之易也。伏羲之易,初无文字只有一图以寓其象数。而天地万物之理,阴阳始终之具变焉。文王之易即今周易” 。太极所寓之象,具有“阴阳始终之变” ,这无疑说明其来历与天体轨道运行,春夏秋冬四时秩序,有着密切的关系。
    朱熹曰:“邵子(指邵雍)发明“先天图”图传自希夷(指陈抟),希夷又自有所传,盖方士技术,用以修炼,《参同契》所言是也。”
    总之,太极图渊源于道教。道教的始祖是黄帝与老子,而黄帝和老子的始祖则是伏羲。
    太极图表现了黑洞与白洞
    太 极 图
    《周易本义》中曰:“太极分开,只是两个阴阳,阴气流行则为阳,阳气凝聚则为阴,消长进退,千变万化,做出天地间无限事来,是故无往而非阴阳,亦无往而非太极。”又曰:“象数未形理已具” ,“未有天地之先,毕竟先有此理” 。
    明·张介宾曰:“夫既有此理,则不能无清浊而两仪所判;既有清浊,则不能无老少而四象以分。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动静有机,阴阳有变。由此而五行分焉。神鬼灵焉,方隅位焉。河洛布生成之定数,卦气存奇偶之化几。有死有生,造化之流行不息;有升有降,气运之消长无端。体者有常者可知,变化无穷者莫测。因而大以成大,小以成小,大之而立天地,小之而悉秋毫,浑然太极之理,无乎不在。所以万物之气皆天地,合之而为一天地,天地之气皆万物,散之而为天地。故不知一,不足以知万,不知万,不足以言医。” “无者先之气,有者后天之形。先天者太极之一气,后天者两仪之阴阳,阴阳分而天地立,是为体象之祖,而物之最大者也。由两仪而四象,由四象而五行。”
    程子曰:“四象者,阴阳刚柔也。阴阳生天,刚柔生地。”
    邵子曰:“天生于动,地生于静。动之始则阳生,动之极则阴生;静之始则柔生,静之极则刚生。阴阳之中,又有阴阳,故有太阴太阳,少阴少阳;刚柔之中,又有刚柔,故有太刚太柔,少刚少柔。太阳为日,太阴为月,少阳为星,少阴为辰,日月星辰交而天体尽。太柔为水,太刚为火,少柔为土,少刚为石,水火土石交而地体尽。” “物之大者,莫若天地。天之大,阴阳尽之;地之大,刚柔尽之。阴阳尽而四时成,刚柔尽而四维成。四象既分,五行以出,而水火木金土。五行之中,复有五行,阴根于阳,阳根于阴,阴阳相合,万象乃生。”
    道 教 太 极 图
    中国的本土宗教——道教,用太极八卦图作为教徽。其目的是让教职人员以八卦太极图为蓝本修行。(修就是学习,行就是实践,实验)认识天体宇宙,树立正确的宇宙观;还进行气功修炼,与宇宙沟通,达到强身健体长寿的目的。
    木本刻《道德经》太极图 陈抟太极图
    对伏羲古太极图,阳鱼中的黑点——宇宙黑洞的猜想,正被当今科学证明。
    1676年,奥劳斯·罗默通过记录木星的卫星衰落时间测量了光的速度。1784年,约翰·米歇尔牧师提出黑洞的概念。他提出我们看不见的宇宙中最大的物体,原因是:“这一物体发出的所有的光会被物体本身固有的引力吸回。”
    质量是太阳三倍的恒星会演化变成黑洞。在双星系X-l天鹅座中,一颗恒星几乎肯定是个黑洞,其伙伴另一颗恒星的物质会落在它附近的扁平圆盘上,在加速时产生数量巨大的Ⅹ光线。其它恒星成为活跃的星系核。它们是已知的最明亮物体,其大小也仅与我们的太阳系差不多。为保持平衡,它们的质量必须达到太阳质量的约一百亿倍。如此小的空间装着如此大的质量表明它们是超级大黑洞。
    当一个物体落入黑洞时,它会加速,当靠近被称作施瓦兹希尔半径的洞中心时速相当于光速。此时,从“视界”角度看,它消失并永远观察不到了。史蒂芬·霍金发现视界的表层面积永远不会减少。但在1974年他发现了一个小孔。他将黑洞论、量子力学和热力学结合起来,发现黑洞可以蒸发。视界外部产生的一对电子——正电子会导致一个粒子落入黑洞而另一个粒子逃走。由于黑洞的重力能被用来产生粒子,逃逸的粒子实质上带走了黑洞的一些质量。这些逃逸的粒子现在被称作“霍金辐射”——黑洞毕竟没有全黑。
    恺杰在《人类悬案大破译》什么是黑洞一文中曰:“黑洞是1967年由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约翰·威勒命名的。顾名思义,黑洞就是一个漆黑的洞。它是一个时空的黑暗区,由于它的质量非常大,周围存在巨大的引力场。引力过强以至于连自已发出的光线都无法由其中逃脱而出,光线由外射入,也象进入无底洞而无影无踪,在它的边界内你看不到任何东西。”
    黑洞是由具有极大质量的超巨星在塌陷时所造成的,恒星的核心在本身重量的影响下非常快速地收缩,并释放出强劲的爆发能量,当恒星塌缩到达光速时,已几乎无任何物体可逃脱而出。如果核心物质大到使塌陷无限地继续下去,便产生了黑洞。在重力的巨大挤压下,所留下的物质有难以想象的高密度,使得它们具有强大的重力场。黑洞的基本特征是有一个封闭的视界,这视界就是黑洞的边界,一切外来的物质和辐射可以进入这个视界以内,但视界内任何物质都不能从里面跑出来。
    一个光亮的恒星为什么会变成黑洞?答案是恒星痕老了。恒星的成份多为氢气,氢就是让恒星发光的燃料。每个恒星的内部都在进行核融合反应,有点像连续引爆氢弹那样,将氢气转化为能量:光与热。恒星在燃烧氢气时,必须面对一场拉锯战:一方面恒星内部的热压力会促使恒星扩张,就象把气球吹大那样:另一方面,恒星本身重量的拉扯力又促使恒星缩回来。因此恒星在发热时,这场拉据战是陷入胶着状态的,恒星的大小也不会起变化。但一旦核反应停止,恒星就得对重力让步整个崩溃下来,就象气球泄了气一样。
    不过恒星年纪一大就开始变冷。由于没有了热能,这个老迈的庞然大物无法产生足够的内部压力以抵抗重力的收缩。由于没有了热能,因此开始崩溃并缩小。但恒星虽然在缩小,却没有损失任何物质:氢仍旧在,只是被极力压缩而已。这意味着恒星所有的质量都向中心趋进许多,也就是将重力集中于一个地方。小型的恒星会缩小成所谓的“白矮星” ,与地球大小相当,但已是停止核融合的恒星。较大的恒星则一抹耀眼的华光,所谓的“超新星”在爆炸中自我毁灭殆尽,原来的质量几乎被轰得一点不剩。
    但如果恒星的剩余质量够大(约达我们的太阳质量的一点四倍)那么这些仅有的物质可能会变成黑洞。恒星被压缩到直径只有一英里。此时表面上的重力强得连它自已的光都不得无法逃脱。那个天体还在原地,再也看不到它了。任何接近它的物体都会被吸进去,然后消失在“黑洞”中。
    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光速是所有物体速度的极限,几乎没有任何物体的速度会超过光速。而塌缩到连光速都无法逃出时,任何物体都不可能再从“黑洞”中出来,当恒星塌缩到此一境界时,这时黑洞所呈现的半径就称为“史瓦西半径” ,它与星体的质量成正比。假设地球也做如此的塌缩,那此时地球的史瓦西半径就是一厘米宽。但恒星并非一定凝缩到此程度,才形成不可逃脱的表面;质量越大,其史瓦西半径内的物质密度愈小。如质量是太阳的一亿倍,缩到水的密度便达到史瓦西半径了。
    换句话说,当一颗质量相当大的星体的核能耗尽后,没有辐射压力去抵抗重力,平衡态不再存在,这星体将全面塌缩成为中子星,若其质量仍大于三个太阳质量时,那么连中子兼并气体压力也不能平衡重力,星体将断续塌缩至它的重力半径范围之内,这时引力之大足以使一切粒子,包括光子,都被引回星体本身不能外逸,这就形成了黑洞。
    要了解一颗星体,我们需要很多参数,但当它塌缩成为一个黑洞,任何物质都不能逃离它,因此我们无法观测到任何有关它的信息,根据研究工作,只有三个基本参数,质量、电荷和旋转,我们才能在远距离探测到,这就在于是“黑洞没有毛发”的定理。理论上,黑洞可按体积分成小、中、大三类,已有许多证据显示,中型黑洞是大星体在其生命结束时,星体内陷和坍塌后所留下的遗骸,而大型黑洞则存于很多星系中,可能包括我们身处的星系。
    本来黑洞并非一定得由大质量的恒星演变而成,只是一般星体不可能一下子缩到底。所以恒星演变黑洞只有经由大质量塌缩这一途径。至于黑洞与外界的关系,我们可以把其形状试想成细长瓶子状,进入瓶子的一切短程线,都只能按弧线落到其底部。因此形成禁锢的空间,任何物质都无法逃出。但这个禁锢空间对外界是开放的,只是进得去,出不来,也就是它和外界相通只有单向性。这个禁锢空间和内外分界称为“事界” ,也就是史瓦西半径的界面。过了这个界线,外界就无从得知了。内部的物质最远只能到达史瓦西半径界面,也就是事界是他们世界的端点。而史瓦西界面是由史瓦西首先依据相对论所求出的解,后人便称之为史瓦西黑洞。其实事界的概念已先于爱因斯坦而存在,但爱因斯坦创建性地发现:时空弯曲以及光速是一切物体运动的极限之理论。
    当一个黑洞形成后,所有物质都会向中心场缩成为一个非常细小的质点,称为奇点,黑洞的表面层称为“事件穹界” 。而这表面层和中心奇点的距离就是史瓦西半径。任何物质要从黑洞的史瓦西半径跑到外面去,它的逃离速度便大于光速,但根据狭义相对论,光速是速度的极限,因此,一切物质到了“事件穹界”便被拉向中心的奇点,永不能逃出来。
    在我们的世界中,空间是自由的,你可以随意上下左右移动;但时间只有一个方向,你不能使时间倒流。靠近事界时,时间进程缓慢了,但是方向没有改变。而在事界中,则恰恰相反,我们不能在空间自由行动了,但却可在时间上后退。黑洞中的物质毫无办法向下落,绝对不停止地冲向黑洞中心。在外界不断的向时间的一方流逝,在事界却变为不断地向中心走去,舍此别无它途。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已的内在“时钟”,这时钟和某人一起行动,其时刻便称为他的“本位时”。由于各种原因,各人本位时皆不同,只是地球上的本位时差太微小了,所以大家可以校准,但靠近事界的人和远方的人本位时却相差很多。由于运动系统时间的延滞,不同速度的时间就相异了。靠近黑洞时的强引力,相对于周围世界产生加速度,同样也就有时间延滞。光的红位移也可表明这一效应。光有能量,也就是质量,一样受到引力场的作用,它要克服事界巨大力量,就要付出能量的代价。光的能量由频率决定,越靠近事界的光,跑出黑洞范围的频率越跌落得利害,如果以光的脉动来做计时装置,那么愈靠近事界处的钟就走的越慢。
    重力对时间亦有重大影响。若把时钟放在重力微弱的地方(例如地球)是很难(但仍可以办到)测出重力对时间的影响。但若把时钟放在重力强大,如黑洞之处,则立刻可见到重力对时间产生的影响,至于影响的大小又根据观察者位置的不同而不同。对于掉入黑洞中的太空旅行者而言,重力增大会使他对事物的认知加快;他会觉的他被黑洞吸了进去,一下子就到了底。但对位于远方,不受黑洞影响的观察者而言,看到的情形与此恰好相反。在他们的眼中,那么不幸的航天员似乎动得很慢,而且好象越接近黑洞,就移动得越缓慢。原因在于,根据相对论的预测,黑洞的强大重力会使时间延缓下来,所以那个航天员似乎永远都还没掉落到底。在最底下的地方——所有的质量和能量都被浓缩为极小的点——空间消失了,时间也停止了。黑洞内应用于外界的一切物理定律都宣告终止,因此我们无从得知黑洞到底是何种状况。
    按照恒星演化理论,黑洞是恒星演化的最后阶段,即是“死亡”了的恒星。由于黑洞不会放射出物质或辐射,所以我们便不能直接观察到黑洞;黑洞虽不让人看得见,但由于它的强大重力会影响其它行经附近的天体,因此我们仍然可得知或猜测黑洞就在那里。例如,黑洞可以与邻近的恒星构成双星系统,如果一对双星中的伴星是黑洞,那 么主星的物质被吸引而形成一个吸积环。由于吸积环的物质互相摩擦而引起高温,因而辐射出Ⅹ光线,于是黑洞搜索者就将重点放在Ⅹ射线附近双星上:从地球上看来,那可见的恒星(伴星)就好象是与一个看不见的天体不停地跳着华尔兹,从它的蹒跚运动的程度可推算出那看不见的天体质量,如果那天体的质量非常庞大,便很有可能是一个黑洞。此外,黑洞的巨大引力使伴星的气体物质以螺旋轨道冲进黑洞,由于被急速压缩,物质的温度变得很高,从而产生Ⅹ射线和辐射,在地球上观察这些射线,便可找到黑洞存在的证据。
    天文学相信黑洞可能存在于银河系中,也许我们所居银河系的中心就是黑洞。我们的宇宙边缘罗列着闪亮的准星。天文学家根据现有的理论去推想,认为推动这些准星所需的庞大力量可能来自于本身中心的黑洞。如何知道找到黑洞了?如果发现质量比太阳大许多倍且无法看得见的物体,就有可能是黑洞。
    英国出版物《新科学家周刊》2000年第三期有篇题为《宇宙的主人》的载文,该文指出:虽然它的臣民们看不见这位“君主” ,但是它却统治着伸展到数千光年以外的几十亿个“太阳系” ,它在所有“太阳系”诞生之前就已存在,并且早就在帮助塑造它们的未来了。这些暴君就是“黑洞” 。
    如果将宇宙比做一个无边无际的浴盆,那么黑洞就是这个超级浴盆的下水道。它那巨大无比的引力形成了一个极强的漩涡,任何靠近它的物质都会被统统吸进去。。黑洞犹如一个神密的监狱,它将所有的东西牢牢囚禁在里面,甚致连光线也无法逃脱。黑洞就像一个永远吃不饱的魔鬼。它不断地吞噬物质,将它们压碎,自已则慢慢长期存大。
    实际上,将宇宙比做一个浴盆是很恰当的。对于一个微小物体来讲,水管是一个房间的浴盆通向其它房间浴盆的惟一通道。而黑洞则是我们的宇宙与理论上可能存在的无数其它宇宙间连系的惟一路径。任何物理定律在黑洞中都全部失效,质量也非物质化。黑洞的边缘是个有去无回的界线,物质在被吸入时会发射出极强的Ⅹ射线,如同临终前发出的绝望哀叹。也正是这绝望衷叹才使我们看见“黑洞” 。
    美国物理学家约翰·惠勒为了形象的描述这种神奇的天体,于1967年创造了这个颇具神密色彩的术语——黑洞。惠勒把黑洞比作《艾丽丝漫游奇境记》中的坏女人,她只在临死前露出一丝微笑。
    “引力微笑”是恒星坍缩成黑洞或被另一个黑洞吞没时的惟一迹象。正是在“引力微笑”的指引下,我们得以在神奇的宇宙中去发现这个贪婪的掠夺者。黑洞为我们解答许多科学难题提供了线索,引导我们在没有边界,超越了时空概念的无数宇宙间遨游。
    实际上,黑洞概念的提出来已经有200多年了。1783年,英国人约翰·米歇尔第一个提出在质量足够大并足够紧密的恒星——它的引力是如何强大,以致连光线都不能逃逸。
    几年后,法国科学家皮埃尔·西蒙德·拉普拉斯也在他的《世界系统》一书中提出了和米歇尔类似的观点,但非常有趣的是,此书的第三版和以后版本再也不提此事了,或许他觉得这个想法过于荒诞了。在一个多世纪以后,德国的天文学家卡尔·施瓦西于1916年求解出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方程的第一严格解。这个解预示可能存在一类巨大天体,这就是60年代后人们所称的“黑洞” 。
    第一次“看到”黑洞是在1971年,那时通过1970年12月12日美国发射的小型天文卫星“自由号” ,发现了一个来自天鹅座区域的很强的Ⅹ射线脉冲源,它被命名为天鹅座Ⅹ—1,这是第一个被具体确认的黑洞。从那以后,黑洞变成了天体物理学的热门课题。今天,我们对黑洞的形成过程已有很多了解,简单的说,黑洞是质量巨大的恒星在超新星爆发后坍缩(即自身强烈的收缩)而成的。我们可以把黑洞想像成一个巨大的“磨碎机”,它把吸进的物质磨碎。它的中心点被称为“磨碎点” ,也就是所谓“奇点” 。在此奇点,科学定律和我们预测未来的能力都失效了。黑洞的边界被称为“视界” ,这是一个有去无回的界面,只要跨过这一界面就落入了黑洞的内部。不过假设,有人不幸掉进去的话,他首先看到的是被黑洞捕获的光线,而且这些光线呈螺旋状进入引力漩涡。
    人们猜想,包括银河系内的众多星系的中心区域都有许多黑洞。有许多迹象都支持这种猜想。我们可以观测到,太空中有一些物质围绕一个中心极快地旋转。这表明存在一个引力巨大的引力中心——黑洞。而黑洞对其伴星发射的Ⅹ射线辐射将研究带到了更清晰的层面。第一个落网的黑洞是天鹅座Ⅹ—1,它的质量是太阳的6倍,距地球8000光年。这个黑洞的伴星是一个质量超过太阳20倍的超巨星,它发射的气体尘埃形成一个称为“吸积盘”的气体圆盘,正是这个吸积盘表明了黑洞的存在。
    在我们的银河系内,其它一些天体也呈递了表明自已身份的证书。例如,距地球8000光年的AO620—00和尚未测出的GX339—4与麦哲伦云毗邻的两个天体LMCX—1T,和LMCX—3等。其它河外星系中同样发现了可能的黑洞,它们以每秒千万公里的速度吸进星际气体并喷出强大的射流。
    目前已知的保持最高纪录的黑洞是质量超过太阳50亿倍。位于室女座M87星系。在这个黑洞面前,我们的星球简直是轻如鸿毛。
    许多星系的核心都可能隐藏着相当数量的黑洞,如同银河系的核心那样,那里是许多老恒星的共同坟墓。一个有待验证的黑洞是人马座A,它是一个双星系统,而且应该有一个巨大的吸盘,并能发射巨大的能量。它虽然还不敢与M87星系的实体竟争,但也非同小可——其质量可能是太阳的350-500万倍。
    如果有两艘宇宙飞船在空间一前一后驶向一个旋转的黑洞,第一艘飞船准备勇敢的牺牲自已,而你在第二只船上观察它的“表演” ,你将会看到怎样的情景?设想在第一艘飞船上的是一位“智能”机器人,在接近视界,即到达有去无回的黑洞边界时,机器人宇航员走出飞船去迎接死亡。他将被黑洞最近部位极强的引力吸引碎成两半,然后在刚接近时空消失的奇点(黑洞中心)时就毫无察觉地被吞没了,飞船也会在被吞没前被强大的引力撕得粉碎。这个引力有多大呢?对一个质量与太阳相当的黑洞而言,一个2米高的人在通过它的视界时必须承受相当于地球表面10亿倍的重力加速度。为了不落入黑洞,你必须借用足够的发动机的推力将飞船停靠在安全距离内或围绕黑洞飞行。在你看来,准备牺牲的飞船似乎用了无穷尽的时间接近黑洞,而且飞船的速度越来越慢,同时改变了颜色,但在你能够看到飞船处于静止之前,飞船就从眼中消失了。之后以产生这种现象,是因为根据相对论,时间的流逝取决于观察觉者的速度。
    一个旋转的黑洞就像一个旋转的中间有孔的圆盘。它有两层界面,里面的一层即为视界,外面的一层则被称为静止界限红移面。在这两个界面之间的是一个特殊的区域,称为能层。在静止界限上,时间被冻结,辐射被无限地红移,飞船停留在一个固定点上,飞船上的机器人宇航员看到的是星空将不再变化,而黑洞则在他的脚下急速的旋转。如果越过静止界限进入能层,飞船将被拖入旋转的运动。
    进入其中的物体的能量可以变成负值。我们不妨将这个物体想像成一个负有能量债务的人,当黑洞俘获这个物体时,黑洞的能量不是增多而是减少了。黑洞的能量必须“偿还”它的猎物欠下的能量债务。
    黑洞本身就是一个神密的物体,它像一台失控的计算机,可以吞下任何信息,同时又能把掉进去的任何东西的内容毁坏。我们能收集到的有关黑洞的物事特性只有三个,即质量,角动量和电荷。其余则是一堆无用的信息,它们对弄清黑洞内部的物质特性毫无帮助。在奇点,即黑洞中心密度无限有大的点上,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和由此而推导时空定律将全部失效。不再具有公民权力。
    但是伟大的黑洞理论家,英国天体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以巧妙的脱身之计在视界找到了关于黑洞胃口的宝贵信息。黑洞吸进的物质越多就越增它的质量,越扩大它的视界。这是一个如此快速的能量交换场面,连大自然都难以察觉。
    在黑洞不断增大的假设中,黑洞的生命永远不会停止。但有一个预示性的停止正是由同一位霍金做出来的,他把黑洞比作一个不断充气的气球。1976年,霍金在《自然》杂志上发表文章指出,黑洞会不断蒸发直到最后爆炸而消失。
    黑洞总是贪吃的,它们的终结正是由于狼吞虎咽地吃了某种消化不了的东西:带“负能”的粒子。带负能的粒子与提供正能的粒子一起来源于能层,但那些提供正能的粒子被推到了黑洞外面,而黑洞则吞下了带负能的粒子,这样它们就不得不用消耗自已的能量的代价来弥补债务。因此黑洞的质量减少了,并开始了一个不断蒸发的过程。黑洞越来越小,越来越热,它的能量在空间消失,最后这个老掠夺者就爆炸和消失了。
    黑洞的大小也不同,蒸发的程序也不同。
    黑洞不断地吸收物质并且不断地增大。由于它们越变越大,因此就能找到更近的物质,之后与其它黑洞相撞产生更大的黑洞。最后把宇宙中的物体吸进去,宇宙中只剩下它们自已,甚至可以说宇宙像是唯一的一个黑洞。但实际上,封闭的宇宙有一定的年龄,到一定时期就开始收缩,在宇宙成为单一的黑洞之前,封闭的宇宙就会因收缩而毁灭。
    在开放的宇宙中,膨胀在无限制地继续着,由于物质不断散失和离开,黑洞间相撞的可能性也日益减少。这个掠夺者的命运只能是在蒸发现象中毁掉。时间呢?长极了。一个黑洞全部蒸发所需的时间与其质量的3次方成正比。。一个质量与太阳相同的黑洞,它消失的时间将是目前宇宙年龄的1054倍。
    巨大黑洞的起源之谜直到今天仍包裹在重重迷雾之中,说不清道不明。黑洞是如何越变越大的,巨大黑洞又与星系的诞生和演化具有怎样的关系,需要解释的疑问还很多。1995年,美国夏威夷大学和密执安大学的几位科学家,在研究了巨大黑洞起源的问题后,发表了非常有趣的分析结果。
    他们将巨大黑洞的观测结果针对某一天体,把黑洞的质量与星系“鼓包”进行了比较,所谓星系“鼓包”指的是处于星系中心呈球状分布的古老恒星的集团。结果表明,这个比例大约是1000:1,就算黑洞的质量有变化,但这个比例都没有明显变化。星系“鼓包”在构造上与星系盘有所不同,椭圆星系几乎都是由“鼓包”构成的。
    如果美国科学家这一发现具有普遍意义,那么黑洞的形成便很可能与星系“鼓包”的形成有密切关系。这一假说现在比较有说服力。星系“鼓包”是由星系初期的“星爆“形成的。巨大黑洞也与“星爆”有关吗?新类型的黑洞是在M82星系被发现的,而它也是“星爆”。“星爆” 、星系形成、星系“鼓包” ,活动星系核以及中间质量黑洞和巨大黑洞,在这一系列组合之后,最终能够描绘出的到底是什么呢?在星系中,仍然隐藏着许多谜团。
    在“星爆”里正以迅猛的速度生成着新的恒星,同时超新星爆发也是猛烈之势,结果质量相当太阳的黑洞,当比一般星系存在得更多。那么,这些黑洞吸聚周围气体逐步变大,成为中间质量黑洞,难道不存在中间质量黑洞彼此聚合成为巨大黑洞的可能吗?不过计算可知.即使用宇宙年龄同样时间来集聚气体,质量也不过只能增加百分之几。黑洞合而为一的概律在球状星团的情况下要低得多。解决疑问的关键何在?
    那么,巨大黑洞不会由小黑洞聚合而成,就没有突然形成中间质量黑洞的途径了吗?要存在这种可能关键之处在于是否能把具有太阳质量100万倍的天体凝缩至0.01光年以下的空间。作为一种可能性,美国哈佛大学的科学家们提出了一种新的设想:在宇宙诞生之初由大质量的天体产生了中间质量的黑洞。
    太极图表现了黑洞与白洞
    宇宙黑洞
    科学家把这个过程用计算机进行了模拟,结果显示,在宇宙诞生30万年时,大质量天体中发生了电离,大小凝缩至0.01光年以下。此时,宇宙清澈无比,光能够通行无阻。由此产生的黑洞质量约为太阳的10万倍到100万倍,基本上是在与星系无关的空间形成的。
    现代科学证明了《太极图》阴鱼头中的白点,同宇宙中存在的白洞的论点是完全一致的。
    20世纪60年代,前苏联科学家开始提出了白洞的概念,简单的说,白洞可以说是时间呈现反转的黑洞,黑洞作为宇宙发展的终极,必然导致另一个终极,就是白洞。高能量超密物质的发展,显示黑洞存在的可能,自然也显示白洞存在的可能。
    在宇宙大爆发理论中,科学家们早就对宇宙原初火球的奇点问题感到很困扰。这个奇点的最大质量与密度和黑洞的奇点是相似的,但它们的活动机制却恰恰相反,如果说黑洞是从有到无,那么宇宙是从这个奇点开始从无到有的。由于具有和“黑洞”完全相反的性质,所以叫做“白洞” 。
    科学家思考的还有一个问题是进入黑洞的物质,是永远累积在无穷小的奇点中,直到宇宙毁灭,还是最后应会从白洞出来,出现在另外一个宇宙呢?目前天文学家们已经找到黑洞,但白洞并未真正发现,还只是理论上的名词。
    白洞假说的出现已有一段时间,早在1970年便有人提出它们存于类星体,剧烈活动的星系中的可能性。某些理论认为,由于宇宙物体的激烈运动,或者星系一部份喷出的高能小物体,它们遵守着克卜勒轨道运动。这是一种高度理想化的推测,亦即一个地方有几个白洞,在星系核心互相旋转,偶尔喷出满天星斗。喷出的白洞演化成新系。而从星系团的照片中可观察到一系列的星系由物质连接起来。这显示它们是由一连串剧烈喷射所形成的。然而这又和目前的理论相违背。就是对星系生成问题,科学家也有不同的见解。有的天文学家提出并接受宇宙之初便有不均匀物质的结块,而其中便包含了白洞。宇宙向最初奇点收缩,星系,星系群都同一动作,这当然和黑洞的奇点相似。宇宙的不同区域,其密度皆不同,收缩时首先在高密度的地方,达到黑洞的临界密度,宇宙不断收缩,不断出现高密度奇点,宇宙成为大量黑洞及周围物质的集合体。
    然而事实上,宇宙是澎胀而非收缩的,因此它是白洞而不是黑洞。在宇宙整体性原始的大奇点中存在着密度较高的小质点,它们随着膨胀向四面八方扩散,大白洞大量爆发生出小白洞,星系等不均匀物体,正是由它生成的。目前宇宙中黑洞和白洞的存在是并行不悖的,是过程的两个端点而已。“黑洞奇点是物质末期塌缩的终点,白洞物质的奇点是星系的始端。”只不过,过程不是同时的,而是先后交错的。
    但到目前为止,“白洞”还只是个理论名词,科学家并没有发现宇宙中“白洞”的存在。在技术上,要发现“黑洞”,超大“黑洞”,都比发现“白洞”要容易得多。也许每一个“黑洞”都有一个对应的“白洞”。但是我们并不确定是否所有的超大的“洞”都是黑洞,也不确定白洞与黑洞是否应成对出现。但就重力的观点来看,在远距离观察时两者的特性则是相同的。
    我们对白洞的喷发并不了解。白洞喷口的来历并不清楚。如同大爆发原因目前还不明确。奈里卡在1975年论述了许多使天文家感觉困扰的问题和白洞的数学联系,这是相当重要的。在喷发中白洞存在的前提下,外部观测者可以探测到蓝移所致的不同辐射源的频谱。大爆发的初期状态所遵循的爱因斯坦宇宙论方程式,同样可用于探索星系规模膨胀系统的未爆核状态,但奈里卡使用了方程式时结合了过程的物理项。白洞向外爆发的时间极短,这一瞬间的过程当然很难说明,但白洞所产生的电磁辐射是可以计算的。观测到的爆炸光谱的最大特征,是最初以高能辐射为主体,不久就显示出低能辐射。辐射若是由白洞产生,这现象就很自然了,辐射能愈高,蓝移也愈大,所以最初可见光也都移到紫外区了。他还计算了银河系中偶然的小规模爆发现象,说明了银河内小白洞随时爆发的可能性。例如短期活动的银河内X—ray,剧烈的最高能量最先到达,其后能量下降,整体按幂函数递减在光谱中显示出来。这和白洞理论计算是一致的。各X—ray之间,光谱不尽相同,不过这差异可从白洞对自已产生的电磁辐射发生畸变来说明。因为白洞内产生的辐射可能有黑体辐射(微波以下噪音)、自由辐射(带电粒子间互作用产生)、同步辐射(带电粒子在强磁中通过而产生)等不同形态,人造卫星偶然观测到的突发r射线,可说明“白洞”的存在,宇宙射线背景高能粒子的生成,也可以认定是“白洞”喷发的物体。
    我们现在知道,由于黑洞具有极强的引力,能将附近的任何物体一吸而进,而且只进不出,如果我们设想将黑洞当成一个“入口”,那么,应该还有一个只出不进的“出口”,就是所谓的《白洞》。
    虽然“白洞”尚无发现,但在科学探索上,最美的事物之一就是许多理论上存在的事物,后来真的被人们发现或证实。因此,将来有一天,天文学家也许会真的发现“白洞”的存在。
    白洞是高能天体物理研究的对象。白洞也有一个边界,它吸引外界物质和辐射只能到这个边界,并不能通过边界而进入白洞,可是白洞内部物质和辐射不受边界限制。因此,白洞像个源泉,不断地向外部喷射物质。正因为它“只出不进”的特点,使它成为一个可见的天体,因此它是“白的”。
    白洞“只出不进”那它的物质不会枯竭么?若不会枯竭,这些物质从何而来呢?有人提出来出一种设想,白洞与黑洞是相通的,二者之间有一通道,它叫做“虫眼”或“蛀洞” ,甚至有人把它称作“爱因斯坦·罗森桥”(同爱因斯坦不同,罗森桥的理论认为黑洞是不存的)。有趣的是,正是这条通道把黑洞吸积的物质运到“白洞”喷发出去。
    “白洞”是怎样形成的呢?著名的英国天体物理学家霍金曾对“黑洞”理论作出重大了贡献。他认为,“黑洞”有“自发蒸发”现象,它会使“黑洞”质量减小。小“黑洞”在很短时间内就蒸发干净,大黑洞则需要时间较长才可蒸发干净。蒸发过程中,质量不断减小,且随质量的减小加速蒸发。最后发生一种收缩方式的猛烈爆发,这与“白洞”很类似。这是否意味着,“黑洞”的终结是“白洞”的开始。
    总的来说,白洞和虫洞还只是广义相对论的一个数学结果,还未得到证实,而就理论自身来看,也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太极图》是宇宙图,是天象图,是天体图的猜想假说。《易与天地准,故能弥论天地之道》。太极图——白鱼头中的黑点,也可以说是“黑洞”。太极图——黑鱼头中的白点,也可以说是“白洞”。
    《太极图》的外圈好比大宇宙空间。黑鱼(它包含大宇宙空间无象、无形、暗、反非气态的无形物质),从鱼尾到鱼头形成漩涡状,其漩涡的中心点是“白洞”,“白洞”就是“太阳”。太阳“白洞”漩转着吸收大宇宙空间的无形物质作为燃料能源,成为一个聚合器(也可说是有形物质的生殖器),通过白洞——太阳的漩转,撞击,燃烧,聚集,合成有形物质岩浆、岩石(中国的五行理论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周而复始),越聚越多,越来越大,大到白洞——太阳无法承受时,被旋转着,甩出太阳——白洞外,慢慢冷却,形成行星、星体、星云。这就是太阳系行星自转与公转的能量来源。“白洞”——太阳要生出一个行星,需数十亿年。假如“白洞”——太阳再生出一个行星,地球要退到现在火星所处的第四轨道,由于第四轨道距离太阳比第三轨道要远、要冷,高级生命将无法生存,地球将不是人类的家园。例如太阳系的行星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摆脱太阳的旋转引力,逐步失去自转与公转的能力,散布在大宇宙空间。这些行星,星体一旦失去自转能力,它们将自行解体演变成为星云。当这些星云在宇宙大空间的流动形成风暴,即《太极图》白鱼,从鱼尾到漩涡的鱼头。风暴形成的漩涡中心点——就是太极图白鱼头中的黑点——《黑洞》。黑洞旋转着吸收大宇宙空间的有形物质(行星、星体、星云)包括光也无法逃脱。黑洞就是一台大粉碎机,磨碎机,黑洞高速度的旋转、撞击,把有形物质粉碎成看不见的,非气态无形物质,补充到大宇宙空间,为白洞————太阳提供能量能源。周而复始循环。这也是伏羲之书《太极图》对宇宙生成循环的猜想。有待科学去证明。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 TA的每日心情
    萌哒
    2019-6-30 18:17
  • 30

    主题

    330

    帖子

    3856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856
    沙发
    发表于 2019-3-14 11:34:19 | 只看该作者
    天地万法皆一念之所变现,大光明藏中没有谁不是谁,没有哪一法不是哪一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