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0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诚法师:《妙法莲华经》白话持验记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7-9 18:36
  • 388

    主题

    915

    帖子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8198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4-20 19:03: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觉悟当教 于 2015-6-10 09:47 编辑

    《妙法莲华经》白话持验记

      《妙法莲华经》中每一卷后都有一些“持验记”,是历史上记载读诵法华经的灵验事件,有名有姓,在历史上查得着,看得到,绝非杜撰。
      这些读诵法华经的感应,很奇特。
      很多版本的法华经都留着这些持验记,相信定有用意。
      可能在读诵的时候,大家心思都在经文上,没有闲暇读诵这些历史故事,而且由于是文言文,可能读的时候会有一些障碍。
      所以,特意摘选了一些,写成白话,供大家参考。如果能起到一点提策诵经欢喜心的作用,就再好不过了。


    一、
      晋时,杭州,僧人法志,经常诵《妙法莲华经》,常有一只野鸡在座下听。七年后,这只野鸡死了,法志师将其埋葬,夜里梦见一个小孩向他礼拜说:“我因为听经而脱离禽羽恶道,现在投生到山外一户姓王的人家。”
      不久,姓王的这家人设斋供僧,法志师登门,那个孩子竟然说:“我的和尚来了。”
      法志和尚摸摸这个孩子的脑袋说:“嗯,没错,是你。”
      然后把小孩子的衣服解开,看他的胳肘窝下,还有三根野鸡毛,于是给他起个名字叫昙翼。这个小孩善根了得,七岁就出家,十六岁在江西的庐山依远公,后来赴终南山随鸠摩罗什大师,再后来,在秦望山搭个了茅棚,称为法华精舍,专门诵法华经。
      十二年后,有一个妙龄女子穿着彩衣,拎着一个笼子,里面装了个小白猪,还带了两棵大蒜。到昙翼大师跟前说:“我到山里采野菜,天晚了,怕路上有豺狼,能不能在大师的茅棚里住一夜。”
      昙翼大师当即拒绝。
      该女子立刻痛哭。大师无奈,只好让她住在茅棚里的草上将就一宿。大师则塌上正坐,一心不乱。没想到,半夜这个女人嚷嚷肚子疼,非要昙翼大师给他按摩。
      大师没办法,就用布裹着锡杖,远远地递过去给她按摩。
      第二天,这个女人的彩衣化成祥云,那只小白猪变成白象,两棵大蒜变成莲花。
      原来是普贤菩萨示现,说:“你不久要随我而去,先来试试你的道心,见你的心确实如水中月,不可染污。”
      当下,瑞相频现,天降花雨。
      当地太守孟顗当天早晨起来视察工作,目睹南方有祥云瑞相,光芒一直照射到院落里,知道绝非平常,确定为普贤菩萨示现。于是向朝廷告以详情,由朝廷在当地兴建了法华寺,就是今天的天衣寺。
      昙翼大师后坐化,留下肉身。


    二、
      梁武帝二年,江苏高邮县有一个被称为“华手尼”的比丘尼,向来持戒极为严谨,为人称叹,平时的功课就是读诵《妙法莲华经》,不分昼夜地读诵,日久便出功夫。
      到后来,以至于每诵一卷,右手上就生出一朵莲花纹路,像丝一样,五个手指头都布满了这样的莲花纹路,到后来,双手上各生出一朵莲花。
      梁武帝听说后,特意召见了这位非同寻常的修行人。见后,非常赞叹,极为敬重。
      因而,当时人称之为“华手尼”。


    三、
      隋,法安大师,在建元寺修行,博古通今,通达无碍,平时专门以诵《妙法莲华经》为定课,开坛讲解《妙法莲华经》达四十多遍。
      有一天,忽然在他的讲座四周生出鲜花一丛,有十多枝,黄白相间,与莲花形状相似,有很奇异的香味。
      又过了一些日子,在大师的床榻边以及听法的大众座位边又生出共计八、九朵莲花。
      一个多月才枯萎。
      僧俗大众都惊异地围聚观看,无不称奇。


    四、
      隋,蒋州严恭,虔诚信佛,皈依三宝,在城外建了一个精舍,专门抄写《妙法莲华经》,并做清净供养,所用的纸、笔均用上好精品,绝不敷衍。
      平时为人忠厚诚信,做事、从商非常宽厚。
      每次写完经之后,都一个字一个字地校对,精益求精,时间长了,深入义理,不觉得疲倦。
      曾经有人找他借贷一万块钱,严恭便借给他。借钱的实在很倒霉,带着刚借来的钱坐船,结果遇翻船事故,钱全丢光了。万幸的是人没事。侥幸拣回一条命。
      当天,严恭进家里的库房查看,发现那一万块钱竟然还在。但钱上水淋淋的,跟洗过一样。
      后来听说借钱人翻船丢钱的事,才意识到事有灵验。
        闻文至此,千万不要误读,不是为了讲有什么道行,无非自勉而已,而且这一切完全都是建立在道场的加持上的,离了道场,啥也扯不上。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