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96|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毛泽东诗词 四言诗 《明耻篇》题志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萌哒
    2023-11-13 20:04
  • 48

    主题

    621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57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2 16:18:4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白莲123 于 2018-11-22 16:30 编辑

                                     《明耻篇》题志
                                   (九一五年五月)

                                        五月七日,
                                        民国奇耻。
                                        何以报仇?
                                        在我学子!
    【注释】
    这首诗见于李锐《毛泽东早年读书生活》,高菊村等著《青年毛泽东
    等书。收录入邢崇智等主编的《毛泽东研究事典》(河北人民出版社19
    年9月版)、何平主编的《毛泽东大辞典》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2年8
    月版)。
    ①四言诗:即每句四个字的诗,《诗经》里的各篇基本上是四言诗,这
    种诗体有较大的局限性,到汉代,它的生命力就已衰微。东汉末,曹操写了
    些四言诗,如《观沧海》等,又复兴了这种诗体。
    ②明耻篇》:是1915年夏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学生集资刊印的揭露
    日本侵华和世凯卖国罪行的书刊。刊印后,毛泽东同志奋笔疾书短诗一
    首(略)。毛泽东在该刊各有关部位的批语,可使我们了解其大概内容。其
    批语有“此文作得好!“说得痛快!”“以上灭亡之原于社会”、“以上灭亡之
    一原自我”“以上灭亡之原于宫廷”等语。毛泽东还在该刊末篇(中日贸易
    出人额之比较》一文后写道:“此文为第一师范教习石润山先生作。先生名
    广权,宝庆人。当中目交涉解决之顷,举校愤激,先生尤痛慨,至辍寝忘食,
    同学等爰集资刊印此篇,先生则为序其端而编次之,云云。《救国刍言》亦先
    生作。”
    《明耻篇》刊印后,毛泽东广为寄赠、推荐。他在1915年6月25日致湘生的信中写道:“又《明耻篇》一本,本校辑发于中日交涉,颇得其慨,阅
    之终篇,亦可得新知于万一也。”
    ③五月七日:即1915年5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向中国政府提出最
    后通牒,限48小时内答复签订“二十一条“(日本帝国主义向袁世凯政府
    提出的旨在独占中国的秘密条款)。袁世凯为了换取日本对其复辟帝制的
    支持,于5月9日接受了除个别条款外的全部要求,不久,又逐条签字。日
    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野心和袁世凯的卖国罪行,激起了全国人民强烈的愤
    慨和反抗,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反日爱国斗争,使《二十一条》未能付诸实
    行,宣告无效。此诗以具体日期指代中日有关交涉。
    ④学子:学生。宋林景熙《酬谢皋父》诗:“风雅一手提,学子屦满户。”面对
    国难国仇,毛泽东在诗中发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呼声。
    【赏读】
    毛泽东的这首四言诗写于他获得的一本《明耻篇)的封面上,
    时年仅22岁,正值“天不怕地不怕”的年龄,但却预示着他10年之
    后写出《沁园春·长沙》中“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这样的诗句。
    1915年5月7日,袁世凯为了当皇帝,宁肯卖国求荣,竟然答
    应了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这一日是整个中华民族的耻辱。对于
    这一个生死存亡的历史事件,诗人忧国忧民,心焦如焚。
    该诗首句既写出国耻事件发生的时间,接用“奇耻”二字说明
    事件的性质。何谓“民国”,民国名存实亡,孙中山先生等革命先行
    者所创建的中华民国已经被北洋军阀、被袁世凯窃为己有,这对于
    “民国”来说不仅是耻辱,而且也是嘲讽。
    第二句:“何以报仇?在我学子”,这与他四年后写的“天下者,
    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
    谁说?我们不干,谁干”,以及他后来诗词中写的“指点江山,激扬文
    字”,"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等在情感上和气魄上是一致的。
    ,全诗语言明快,感情激愤,表达了作为时代学子强烈的爱国之心与
    报国之志。

    微信图片_20181105125633.jpg (12.43 KB, 下载次数: 20)

    微信图片_20181105125633.jpg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该用户从未签到

    38

    主题

    480

    帖子

    611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115
    沙发
    发表于 2018-11-22 16:20:5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感恩师兄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8-20 09:57
  • 90

    主题

    630

    帖子

    909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091
    板凳
    发表于 2018-11-22 17:24:20 | 只看该作者
    《七律•有所思》——毛泽东写于1966年文革中的一有诗

    正是神都有事时,又来南国踏芳枝。
    青松怒向苍天发,败叶纷随碧水驰。
    一阵风雷惊世界,满街红绿走旌旗。
    凭阑静听潇潇雨,故国人民有所思。

    这是毛泽东写的最后一首关于现实题材和惟一一首直接描写“文化大革命”的作品。直到1996年,才被正式收入《毛泽东诗词集》公开发表。
    在毛泽东生前,很少有人知道这首诗,如今保存下来的是经他审定过的抄件。这首诗当时没有以任何形式流传出来,可能有许多原因,但与作者在诗中表达的复杂心境不能没有关系。

    细细品味,“文化大革命”狂飙在北京突起之时,作者“又来南国踏芳枝”,语句虽然轻松,心情却未必如遥远的空间距离所显示的那样作壁上观。接下来“青松怒发”、“败叶纷落”、“风雷惊世”、“旌旗满街”各种意象的描述,依然是剑拔弩张的气氛,依然是因激情投入而显得十分自信的心理状态。

    诗人想象着“文化大革命”这场运动能改变寰宇。恰如他在战争年代行非常之事,以求非常之功一样。
    然而,诗人晚年的想象有了些滞涩。
    诗人晚年的歌唱也有了些错杂。
    在表层风暴的下面,是深层的思绪碰撞,深潜的忧患不安。于是,便有了让人惊讶揣测的最后两句——
    “凭阑静听潇潇雨,故国人民有所思。”

    字面上是人民“有所思”,字底下无疑是诗人“有所思”。
    毛泽东在思考着什么呢?
    或许在写完这首诗不久的7月8日给江青的信中,透露了一些消息。
    他说:“我总感觉不安。我历来不相信,我那几本小书,有那样大的神通。”
    他说:“同志们往往不信。我是自信而又有些不自信。我少年时曾经说过: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可见神气十足了。但又不很自信,总觉得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我就变成这样的大王了。”
    他说:“阳春白雪,和者盖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这后两句,正是指我。”
    他甚至还说:“事物总是要走向反面的,吹得越高,跌得越重,我是准备跌得粉碎的。”

    这是一些什么样的消息啊!
    对发动“文化大革命”,毛泽东虽然总体自信,但其隐忧,却又是那般浓烈。

    给江青的这封信,只有两三个人看过,很快就烧掉了。
    不好公开示人的隐忧,在毛泽东的胸中积累成了孤独的感受。
    20世纪70年代见过毛泽东的尼克松,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 世界上最伟大的人往往是最孤独的人。
    毛泽东则对来访的基辛格说: “我是为来访者准备的一件陈列品。”
    晚年毛泽东,被人抬到了神的位置,几乎没有人能够和敢于在平等的位置上同他交流。那份寂寞,那份苦涩,该是多么深沉。

    《七律•有所思》在“有所思”三字之后,陡然打住,没有了下文,但留下的不是句号,而是一个大大的问号。
    10年以后,他用政治家而非诗人的方式对此作了解答——
    发动“文化大革命”,这件事拥护的人不多,反对的人不少。
    几多失落,几多悲患。

    一位在民主革命时期带领人民天才地、创造性地解决所有中国革命复杂、艰难、严峻、危急问题的历史巨人,却在晚年对新制度模式的无畏探索中,在令人回肠荡气的一搏中,深深地意识到了自身的局限。

    1972年,当尼克松对毛泽东说,主席的著作推动了一个民族,改变了整个世界时,他却绝非谦逊地回答说:“我没有能够改变世界,只是改变了北京郊区的几个地方。”

    这时的毛泽东,或许已清醒而痛苦地意识到,自己倾尽心血发动的这场“革命”,并没有扫除积弊,创造一个他始终关注的真正实现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新世界”,没有真正出现一派“莺歌燕舞”的光明气象。

    这时的毛泽东,或许已清醒而痛苦地意识到,被自己珍视为平生所为两件大事之一的“文化大革命”,没有普遍得到跟随自己几十年的高层干部的理解和拥护; 自己以巨大的激情写作的这部“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作品,没有获得绝大多数“读者”的赞赏。

    毛泽东开始对中国的前途表现出极大的忧虑。生命终点的临近,更使他对现实的困境感到无奈。
    正像当时误传为毛泽东所作的一首词里说的那样: “业未竟,鬓已秋。江山靠谁守?”

    心有余而力不足的诗人晚年,面对“一墙古籍半床书”,吟哦陈亮的“古今几人能会”,感叹庾信的“树犹如此,人何以堪”?虽“独有豪情,天际悬明月”,但难免是“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他的女儿李敏曾这样回忆——
    “爸爸晚年的生活是孤苦的。爸爸的内心是孤独、寂寞的; 爸爸的内心也是很矛盾很复杂的。”“文化大革命”中期的一次见面,“我们俩人是长时间地相对无语。”

    回肠荡气的一搏,带来的是回肠荡气的悲剧。
    “风雷惊世”的反潮流,带来的是“风雷惊世”的大孤独。

    晚年毛泽东孤独,或许是因为他站得太高太虚。
    高处不胜寒,虚处脚不稳。谁站得最高最虚,谁就最孤独。
    纵然是“无限风光在险峰”,但有多少人会义不容辞地去跟着他攀登那缥缈的绝顶险峰呢?

    晚年毛泽东孤独,或许是因为他走得太快太远。
    他嫌“一万年太久”,要“只争朝夕”。
    结果呢?就像鲁迅先生说的那样,“吾行太远”,回头一看,“就只我一个人”。也像毛泽东自己在诗里说的那样,“国有疑难可问谁”?

    这样的孤独,便有了些悲剧。
    为了即将的胜利作出巨大的奉献和牺牲,不是悲剧,而是历史的正剧。
    悲剧的要旨在于,一个向往崇高并且去争取胜利的人或群体,把不可能的东西当做可能的东西来推行,把错误的东西当做最有价值的东西来实践,并且为了捍卫它而作出巨大的牺牲。

    结果呢?结果就像列宁说的:历史走错了房间。
    毛泽东试图从根本上解决红色江山的社会根基,这种目的的神圣性和崇高性使他在决策时具有一种卓绝意志。然而,“天下大乱”的结果,却没有像预期那样出现“天下大治”。现实的困顿和多数人的不理解、不拥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6-8 19:05
  • 66

    主题

    452

    帖子

    739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395
    QQ
    地板
    发表于 2018-11-23 08:16:47 | 只看该作者
    感恩师兄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萌哒
    2019-6-30 18:17
  • 30

    主题

    330

    帖子

    3856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856
    5#
    发表于 2018-11-23 12:24:22 | 只看该作者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