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十二因缘法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10-24 11:59
  • 65

    主题

    67

    帖子

    138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38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9-22 12:54: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所谓「十二因缘法」,也就是把三世因果报应分为十二个方面、三个阶段来说明众生六道轮回的来龙去脉,也是对「苦、集、灭、道」的细说、深说。
    无明缘行:
    这里是讲小乘法,不能按照《楞严经》深说「三细无明」,「生相无明」。在这里的「无明」已经进入枝末无明,也就是「发业无明」,或「造业无明」。在造业之前就存在于我们心中的那些很粗糙的「无明妄想」,由它作为这「十二因缘」的灵魂,它始终起指导支配作用。它是「等流果、异熟果」。怎么个「等流果、异熟果」呢?在过去世中造的业等量流传到今生今世来受报。有些人他不理解:我一生从未作恶,怎么受恶报呢?这是「隔世而报」,都是你自己造的因,自作自受。这个相当于「集谛」,是受苦之因。缘行:因为无明而形成了我们的造业。也可以解释为「行缘于无明」,「行」就是我们所做种种善恶无计。「无计」,有些业非善非恶,属于中性。比如走路,也是一种业,也要受报。我们生生世世也都有「善恶无计之业」啊。这个「行」属于「集谛」,是来世受身之因。
    行缘识:
    「识」就是第八识「阿赖耶识」,就是我们生生世世轮回受生的种子仓库。也就是说我们造的业,全部保存在阿赖耶识里。造业包括身、口、意三业,这三业由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对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打妄想,打妄想就造意业,开口讲话造口业,动手动脚行持造身业。所以这个行啊,这个业啊,就包含了六根、六尘、六识等十八界,不出这十八界。造十八界之业,保存到阿赖耶识里,怎么样保存过去的?就是通过我们的第七识。第七识是六根之总根,它把这个业输送到阿赖耶识里去。
    为什么会有六道轮回?从第二义谛最直观、最当下的着眼点,我们来观照。许多众生听佛讲一遍十二因缘法,听佛讲一遍苦、集、灭、道,站在那里无修无证,他也能证四果罗汉,也能证辟支佛果位72。无论大乘法、小乘法,只看你会不会用心。这个法是不是讲得很朴实啊?就是讲我们生活中的法——你脑袋怎么样想问题,你眼睛怎么样看东西,耳朵怎么样听,嘴巴怎么样讲,身体怎么样行,一点一滴,善善恶恶,真真假假,全部都给你保存在阿赖耶识中,就跟这个光碟一样,是不是啊?你怎么样讲,怎么样做,这个光碟给你刻录下来了。所以我们要好自为之啊!
    人从一出生开始,就有两位护法神时刻监督:一个叫同生,一个叫同死。你一切的言行举止、思想念头,都给记录在案。在冥冥之中,我们受诸佛菩萨、诸天护法神明的监督。
    所有的万法都共一个「阿赖耶识」,共一个种子仓库。不管来世做什么,都离不开「阿赖耶识」这个仓库。决定你来生来世怎样受报的,是在你这个时空点活动力最强、对你影响最深、你最执著的那个东西。那个东西呢,就是根据你各个方面种种的习气来汇合起来的情况——你是贪、嗔、痴、慢、疑,还是慈悲、忍辱、行善、积德,正反各方面的这些最现行、执着最深的善恶和无计,来给你算总账。来世不管是在天、在人、在鬼、在畜,它总同时有善报和恶报。
    识缘名色:
    「名色」就是受报的种子,就是阿赖耶识里影响力最大的一个末那识。这个时候已经成为我们第七识,投胎。最初它仅仅是像牛奶那样的一滴液体。所谓「名色」,名义上是一个色法,它还没有「皮肉筋骨」,但是它已经有了殊胜意义上的「皮肉筋骨」——也就是「四种极微:色香味触」,是胜义四大。也可以解释为,「名」是「受想行识」这四种意识心,属于心法;「色」是「地、水、火、风」四大,属于色法,心色连持为一体,叫「名色」。
    从「阿赖耶识」到成就为「名色」,这个之间有「中阴身」,非常重要。一般人死之后,往生佛土的人没有中阴身,下地狱的人也没有中阴身。「中阴身期间」对于人道的、鬼道的、畜生道的众生有实际意义。中阴身一般是四十九天,但是也有例外。有些第一个七天、第二个七天,逢「七」就走,这是带有计划性;也有的不逢「七」就走;还有的中阴身可以延续几年,乃至几千年、几万年。这个取决于各人的执著心。
    首先讲那些不正常的投胎。比如通过助念往生的,他不用逢「七」,可以说走就走;也有的把天堂误以为是极乐世界;也有的把魔道来的误以为是接引——因为妖魔鬼怪、冤亲债主也能变现阿弥陀佛的殊胜之相;也有的在中阴身期间,由于冤亲债主太多,到处被追杀,这个时候他就狂奔,钻到草堆里,好了,变成一条虫子;也有的在中阴身期间,由于生前贪吃,闻到一股香味,一念心就是一只小爬虫,叫「湿生」。
    明心见性之人呢,他反而感到很好玩,专门来考察考察:小爬虫怎么来的?地狱道怎么回事?他来看一看,然后到极乐世界报个到,再来娑婆度众生。是不是很自在?即使阿弥陀佛来了,你还考察一下真假:若是真的,讲讲「如来藏」的道理,看看对不对。若是假的,你一提「如来藏」,他马上就没有影儿了。其实你并不需要谁接,你一念想极乐世界就走了。
    在实际的中阴身投胎之前那一刹那——一秒都不用——整个尽虚空遍法界漆黑一团,这个时候呢,在按照计划中,你要投胎的未来的父母之处自然露出一团亮光。在中阴身期间,没有速度、距离可言。即使太阳系、银河系之外的无量恒河沙数银河系之外的一团光,一念就到。这个心一起步就是超光速。那么什么时候去呢?就是在未来父母过夫妻生活的时候。已破除男女之欲之人,他不会受这种干扰。他一看就是:哎呀!到欲界投胎。他眼睛一闭,「阿弥陀佛」一声就走了。
    那么淫心未除之人,他就凑热闹去了——作为第三者进去了。一念妄想融入父精母血之中。所以胎生的众生要具备父缘、母缘和己缘这三种因素,再加上你的妄想。你没有这个妄想,当下就解脱。为什么佛规定:你真想了生死吗?不可以有男女生活。在家修行也可以,男女生活要断除。这当然是对修小乘法的人而言。修大乘之人,可以带业往生,但是也要节制。你果真在梦中、定中都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就能带业往生。否则也难免欲界之苦。当然了,在佛座下做龙天护法,都有可能。
    名色产生以后,在第二个七天有了黄豆大,然后在第四个七天小老鼠大,然后慢慢地,每隔七天一个变化,在《佛说入胎经》或《修行道地经》讲得很清楚,与现代医学通过超声仪器对十月怀胎进行检查的结果无二无别。想一想,几千年前连电都没有,哪有仪器啊?佛是什么人呐?如果是男胎,他肚脐眼一定跟母亲的肚脐眼保持相反的方向;如果是女胎,则是保持同一方向。儿女到底是什么啊?祖师大德讲,人如果有慧眼,有天眼,要丑得无地自容。话说回来,别说我们,诸佛菩萨谁不是从这条道来的?
    名色缘六入:
    「六入」就是指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为什么不叫「根」而叫「入」?它既能进入尘世间去造业,又可以从尘世间进入心里世界,它有双重性。到了「六入」啊,起初阶段可说为神经细胞、神经纤维;再发展呢,为「浮尘六入」——有了皮肉筋骨。
    六入缘触:
    「六入」一旦形成,就会与外界产生接触。有些法师解释为在子宫这个阶段,有的解释为在出世以后几个月。在娘胎里也能触啊。母亲吃一口凉,胎儿感觉冰寒地狱一样;母亲吃一口热,他的感受如同烈火地狱;母亲弯弯腰、翻翻身,胎儿感受如同泰山压顶,喘不过气来。我们知道在娘胎内与出胎后都涉及到「入、触、受」这种情况就行了。
    触缘受:
    接触以后就会有感受。此时产生五种俱生意识。那么「受」了以后呢?
    受缘爱:
    有爱必有恨,这就进入了「想阴」阶段,他就可以打妄想了。讲到这里,再把前面的十个因缘作大概分类。
    在十二因缘中,把前面的「无明」与「行」划分为「能引」。「引」什么?能引未来的生死。把「识、名色、六入、触、受、爱」这六项划分为「所引子」。怎么「所引子」呢?是由「无明」和「行」造业以后所引起来的这种果报。下面:
    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
    「爱、取、有」这三个可划分为「能生子」。第二世的「爱、取、有」即已孕育了第三世的果报,叫「能生子」。有了爱憎之心,就必有取舍之心,叫「爱缘有」,取与舍都是我们的分别心。到了取呢,一般已经都在娘胎之外了,在内他没有办法取。到了取就开始造身业,那么这个受缘爱,这是开始造意业;所以到了取呢,身业、口业都已经包含——在爱的阶段也有可能造口业,他不能取,他可以开口讲话要啊,是不是?这样分析。
    取缘有:造了恶因的当下就已经孕育了来世的果报,这叫「有」。这种果报就已经保存在我们种子仓库里——「发业无明」随时可以爆发,只要机缘成熟。所以这个「爱、取、有」是属于来世的,属于「集谛」。前面的「名色、六入、触、受」属于「苦谛」。
    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老死忧悲苦恼」可以概说为「死」。这里就涉及到「生、死」这两个缘。这两个缘就是第三世的「所生子」,属于「苦谛」。
    这十二因缘概括了三世因果轮回,可以把它说为「生相」,也可叫作「生门」。对于小乘人来讲,明白十二因缘就知道了过来的道路,但也没有涉及到明心见性,是佛作为方便说,依此修行可以出分段生死。
    好,我们现在回到大乘因缘法。「无无明」。
    从刚才讲的这个十二因缘——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看上去我们是通过自己造业,通过父母生育,而形成三世果报;那想一想,在没有造业、在我们没有父母之缘而生之前,这个十二因缘在不在啊?在,就在我们的心中!都是我们自己的一个念变现,父母也是一念变现,造的一切业也是一念变现,我们自己受的果报都是一念变现。真心中本来就具备这种性具功德,它随十二因缘而显现为三世因果报应。
    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这就是修行十二因缘法的次第。这十二个因缘从任何一个环节下手都能成就。比如取缘有,我们从「取」讲:
    取就是造业嘛,那好了,要注意,十二因缘是闭关修行。我不取了,我什么都不做,饭都不吃,水都不喝,不是不取了吗?我断绝一切的因缘。比如钻到山洞里,然后用石头把洞口堵起来。「老子这次进来,不成功便成仁。饿死就成饿死鬼,成佛就成辟支佛」,是不是缘取了?他用「不取」来对付取,他就是保持这种清净心。在修禅宗的境界里那算第一道关,现在这样的人太多了。无明无明,无明风动,风动还不就是打妄想?那从无明就开始了,我不打妄想不就无明尽了?但要提起一个正念。
    我问大家:在我们真心本来面目里,有没有这种有形有相的修证啊?没有。但是这种修证,它的性具功德在不在啊?(在)。这就是真空妙有。我们是对有说无。我在这里其实把小法大法已圆融起来了,是不是?我们是对有说空,在说这个空的当下就是有啊;如果没有的话,他能不能想起来修这种法门啊?(不能)。在我们心中都是本来存在。讲空讲有都是方便法,我们的真心非空非有,它可以现空现有。那空如来藏是不是无为法呀?用方便法讲是无为法,究竟法讲,它是不是无为法啊?它也是有为法啊,是我们一念心现出来的。我们的真心非有为非无为,它可以现有为现无为,无为就是有为,有为就是无为。
    而一心三藏与次第三藏也是天地之别啊!也包括《大方广佛华严经》,许多人把它说为圆顿大法,这是误会;它是别教一乘,而非圆教一乘。那个法怎么修啊!《大方广佛华严经》是讲无量法门,而且它讲「一切唯心造」;而《法华经》《楞严经》是讲「一切唯心现」。造则有能所次第,现则为当下即是;造则有二,现则即一即二。所以圆顿大法只有《法华经》《楞严经》。
    亦无老死尽,这个道理是不是刚才都解释了?我们真空中哪有什么老啊,死啊这些东西?没有啊!可是如果用究竟法来讲,你如果没有的话,怎么能显现出老不老和死不死啊?没有大米,没有白面,能不能做出糕点来啊?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所以我们心中本来就存在这种东西,虽然无形无相,但它是真实存在。亦无老死尽,但可以现老死,现老死尽,老死是轮回,老死尽是得道证果。
                                                   节选自《心经讲记》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