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7|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楞严经》轻松学卷二(之二)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9-2 17:42
  • 1966

    主题

    5593

    帖子

    6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6655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8-18 17:27: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摘自《无量香光网文章集锦》



    身口意常行,清净十业道。
    人知奉其上,君父师道士,
    信戒施闻慧,终吉所生安。
    谛知五阴法,深修六和敬,
    远离不恭敬,除去六触身,
    观六度相续,舍彼六爱身。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
    罪亡心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于诸众生永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
    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无我见,无人见,无众生见,无寿者见。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
    始从今日,乃至命存,
    皈依佛陀,两足中尊;
    皈依达摩,离欲中尊;
    皈依僧伽,诸众中尊。(三遍)

    诸佛正法圣贤僧,直至菩提我皈依。
    以我所修施等善,为利有情愿成佛。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真诚 清净 平等 正觉 慈悲
    看破 放下 自在 随缘 念佛
    诚敬谦和,仁慈博爱。一门深入,长时薰修。
    敦伦尽分,闲邪存诚,信愿持名,求生净土。

    父子有亲 夫妇有别 君臣有义 长幼有序 朋友有信
    父慈子孝 兄友弟恭 夫和妇顺 君仁臣忠 朋实友信
    仁义礼智信 温良恭俭让 礼义廉耻 孝悌忠信 仁爱和平

    娑婆一场梦,啥都是假的,生死心恳切。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放在心上,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心上只有一句阿弥陀佛,看一切人是阿弥陀佛,看一切事是阿弥陀佛,看一切万法是阿弥陀佛,全是阿弥陀佛。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从心上放下自私自利、是非人我、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嗔痴慢、怀疑嫉妒、忧惧牵挂、七情情执、爱憎怨亲、胜负得失、身见对立、成见邪见、控制占有。

    佛即问弥勒。心有所念几念几相几识耶。弥勒言。拍手弹指之顷。三十二亿百千念。念念成形。形形皆有识。识念极微细不可执持。佛之威神入彼微识皆令得度。
    舍利子!十二缘生者,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如是生者,即一大苦蕴生。舍利子!彼无明灭即行灭,行灭即识灭,识灭即名色灭,名色灭即六入灭,六入灭即触灭,触灭即受灭,受灭即爱灭,爱灭即取灭,取灭即有灭,有灭即生灭,生灭即老死、忧、悲、苦、恼灭;如是灭,即一大苦蕴灭。舍利子!世尊如是说,为十二缘生。
    菩提树下。四十八日。乃于癸未二月七日之夕。入正三昧。二月八日明星出时。廓然大悟。成正等觉。叹曰。奇哉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惠能即会祖意,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祖知悟本性,谓惠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我作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远离分别,诸根寂静。若不决定成等正觉,证大涅槃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寿命无量,国中声闻天人无数,寿命亦皆无量。假令三千大千世界众生,悉成缘觉,于百千劫,悉共计校,若能知其量数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光明无量。普照十方。绝胜诸佛。胜于日月之明。千万亿倍。若有众生。见我光明。照触其身。莫不安乐。慈心作善。来生我国。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我作佛时。十方世界无量刹中。无数诸佛。若不共称叹我名。说我功德国土之善者。不取正觉。
    东方恒河沙数世界。一一界中如恒沙佛。各出广长舌相。放无量光。说诚实言。称赞无量寿佛。不可思议功德。南西北方。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四维上下。恒沙世界。诸佛称赞。亦复如是。何以故。欲令他方所有众生,闻彼佛名,发清净心,忆念受持,归依供养。乃至能发一念净信,所有善根,至心回向,愿生彼国。随愿皆生,得不退转,乃至无上正等菩提。
    每自作是念,以何令众生。得入无上道,速成就佛身。
    无边殊胜刹。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自致不退转。

    一心观礼,娑婆教主,九界导师,如来世尊,于五浊世,八相成道,兴大悲,悯有情,演慈辩,授法眼,杜恶趣,开善门,宣说易行难信之法。当来一切含灵,皆依此法,而得度脱,大恩大德,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清净法身,遍一切处,无生无灭,无去无来,非是语言分别之所能知,但以酬愿度生,现在西方极乐世界,常寂光土,接引法界众生,离娑婆苦,得究竟乐,大慈大悲,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经云:当来经灭,佛以慈愍,独留此经,止住百岁,遇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是故我今至心顶礼,广大,圆满,简易,直捷,方便,究竟,第一希有,难逢法宝,《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一乘了义,万善同归,凡圣齐收,利钝悉被,顿该八教,圆摄五宗,横超三界,迳登四土,一生成办,九品可阶,十方诸佛同赞,千经万论共指,宝王三昧,不可思议,微妙法门。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弥陀化身,从闻思修,入三摩地,返闻自性,成无上道,修菩萨行,往生净土,愿力宏深,普门示现,循声救苦,随机感赴,若有急难恐怖,但自皈命,无不解脱,万亿紫金身,观世音菩萨。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一心观礼,净宗初祖,以念佛心,入无生忍,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入三摩地,斯为第一,与观世音,现居此界,作大利乐,于念佛众生,摄取不舍,令离三途,得无上力,无边光智身,大势至菩萨。
    南无阿弥陀佛  一拜三称



    止贵愿力强,那怕妄想多,散乱固成病,分别易入魔。
    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
    误人第一是多疑,疑网缠心不易知,勘破疑魔勤念佛,功纯自有佛加持。
    疑能生苦苦生疑,咬定牙关念阿弥,念得疑情连蒂断,到此方知我是谁。
    疑心净尽见真心,凡圣良由一念分,全在功夫绵密处,非关慧解与多闻。
    正念坚持即是慧,思量卜度转成痴,扫除自己闲枝叶,除却阿弥百不知。
    弥陀教我念弥陀,口念弥陀听弥陀,弥陀弥陀直念去,原来弥陀念弥陀。
    老实,听话,真干。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
    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依法不依人。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楞严经轻松学·超然法师]《楞严经》轻松学 卷二(之二)


    《楞严经》轻松学 卷二(之二)
    阿难即从座起,礼佛合掌,长跪白佛:世尊!若此见闻必不生灭,云何世尊名我等辈,遗失真性,颠倒行事?愿兴慈悲,洗我尘垢。
    “这时,阿难尊者从座位上站起来,礼拜佛陀之后,双手合掌,双膝跪地,恭敬地向佛说道:世尊!如果这个见闻之性,确实没有生灭的话,为什么您却说我们这些人“遗失真性,颠倒行事”呢?希望您用慈悲的开导,来洗涤我们心中的尘垢。”
    【见闻】这里指“见闻之性”,推而广之,也就是咱前文所解释的“见、闻、嗅、尝、觉、知”之性。世尊为了讲说之方便,以“见性”为代表,来为大家讨论讲述,而实际上,六根的本性,都包括在里面了。因此,它也就是指“心性”。
    【尘垢】想相为尘,识情为垢。也如《楞严经》卷一所说:“阿难,此是前尘虚妄相想,惑汝真性”。因此,“尘”就是指六尘,“垢”就是指六识。两者合起来,就是整个虚妄的世界,和众生虚妄的认识。
    在《楞严经》第一卷的末尾,世尊显发出见性没有开合舒卷之后,曾经说阿难和大众:“云何汝今,以动为身,以动为境?从始洎终,念念生灭,遗失真性,颠倒行事。性心失真,认物为己。轮回是中,自取流转。”其中的“真性”,当然也就是指“心性”。
    因此,当阿难尊者在世尊的开导下,通过“第三番显见”,认识到“见性(心性)没有迁变,也没有生灭”以后,他就发现了矛盾:哎,咱的“真性”没有迁流变化,没有生死,所以它不会失去呀!那为啥世尊又说咱大家“遗失真性,颠倒行事”呢?
    ——这其实就是语言表述的局限性。同时,世尊所说的“遗失”,其含义主要是指“忘失”,由于颠倒“错认”,而“忘失”了自己本有的“真性”。当咱大家从无明心当中重新觉悟,并认识到本有“真性”的时候,就叫做明心见性,也叫做从颠倒当中觉醒,而恢复正知正见。以下,世尊就将为大家开示,如何是众生的“性颠倒”,如何是如来的“正遍知”。
    即时如来垂金色臂,轮手下指,示阿难言:汝今见我母陀罗手,为正为倒?
    “如来当即垂下自己金色的手臂,伸展五轮指,手指头指向下方,对阿难说:“如今你来看,如来的这个手印姿势,是正还是倒呢?”
    【母陀罗手】翻译为“宝印手”,因为如来手的姿态,通常都自然结成各种“手印”,都有其秘密含义和妙用。比如“垂金色臂,轮手下指”这个手印,就应当属于“接引手印”之类。
    这个问题看似很简单,以一般世间常理来说,手指头下垂,应该算作“倒”,手指头上举,通常叫做“正”。
    阿难言:世间众生以此为倒,而我不知谁正谁倒。
    “阿难尊者回答:“世间的人们,把这叫做倒;但是我却不知道,哪个是正,哪个是倒。”
    阿难尊者依据人世间的常理,进行了回答。但是,尊者却补充说:“而我不知谁正谁倒”,这是为什么呢?
    答:因为阿难尊者早已开悟空性,开悟空性的意思就是说,内心已经不再执着于普通的概念和道理了,不再执着于好和坏、对和错、正和倒,是和非,等等概念了。因此,对于阿难尊者来说,不会去执着,手掌的正和倒之类的概念。
    开悟空性,是从根本上认识到了“自性空”,乃至于“一切法空”的妙理。尽管只算是初步的开悟,也已经非常了不起,因为,从此以后,烦恼会越来越少,内心的矛盾冲突会逐渐冰消瓦解。
    依据佛经,开悟空性属于声闻乘的“法眼净”,可称作小乘“悟无生忍”;也有经论说,这个“法眼净”就属于“初果须陀洹”。因此,一般认为,早期的阿难尊者,就已经证得初果了。
    有许多人不理解,说阿难尊者已经是初果圣者了,咋会这么笨呢?好多问题很简单,我都明白了,他为什么还不明白呢?
    答:这是一种典型的错觉。这些人因为粗心的缘故,对于经文法义体会得过于肤浅,只明白了一点点,就以为自己全都明白了。而阿难尊者呢,恰恰相反,因为深入法义的缘故,只要发现自己还有一丁点儿不明白,他就会向如来请法。尊者也因此而自他两利,成为了《楞严经》以及许多大乘妙法的请法人。
    佛告阿难:若世间人以此为倒,即世间人将何为正?
    “佛陀继续问阿难尊者:“如果世间的人们,把这个姿势叫做倒;那么,他们把什么叫做正呢?”
    阿难言:如来竖臂,兜罗绵手上指于空,则名为正。
    “阿难回答:“倘若如来您竖起手臂,将您那修长绵软的手指头,往上指向天空,就叫做正了。”
    同样一只手,垂下就叫做“倒”,上举就叫做“正”。由此可见,只是名字不同而已,本质没啥差别,还是那只手啊。佛与众生也是如此,佛陀的清净法身与众生的业力之身相比,一个叫做“正遍知”,一个叫做“性颠倒”,虽然听起来是一正一倒,实则并不是两个,而是本性无二无别。
    这也就是世尊垂手,询问阿难正与倒的用意所在。下面,世尊将会全面开显其中的微妙法义:
    佛即竖臂,告阿难言:若此颠倒,首尾相换,诸世间人一倍瞻视。则知汝身,与诸如来清净法身,比类发明。如来之身,名正遍知;汝等之身,号性颠倒。
    “佛陀于是竖起手臂,上指天空,告诉阿难说:如果手印像这样颠倒过来,就叫做正,和刚才那个倒相比,只不过是上下换了个方向而已,手本身并不曾有两样。对此,一切世间人也都看得倍加清楚,都能够明白。”
    “明白了上面这个道理,就可以知道,你们大家的业报身,与一切如来的清净法身,类比于垂手和举手的关系,可以显明:它们本来同体,只是方向不同而已。因为方向不同,如来的清净法身,叫做正遍知;你们的业报身,就叫做性颠倒。”
    【一倍瞻视】看得倍加清楚,观察得极其明白。“一倍”指的是加倍,也叫做倍加。
    【比类发明】通过相类比,从而显明其中的含义和道理。
    在这里,世尊用“垂手”来类比众生的业报身,用“举手”来类比如来的清净法身。从而显明如下三个道理:
    (一)同体无别:众生的业报身与如来清净法身同体无别,类比于“垂手”和“举手”都是同一只手。
    (二)方向有别:众生的业报身属于“无明错认”,如来清净法身不属于“无明错认”;类比于“垂手”和“举手”方向相反。
    (三)名字有别:因为同体无别,所以不曾失去,没有生灭与来去。同时,因为方向有别,而且是相反,所以,不妨名字也相反,众生业报身叫做“性颠倒”,如来清净法身叫做“正遍知”;类比于“垂手”叫做“倒”,“举手”叫做“正”。
    【汝等之身】同于前句的“汝身”,是指阿难尊者以及在座大众,乃至于一切众生的业报之身。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包含着身、心两个方面。因为,目前,众生心是离不开业报身的。
    【如来清净法身】同样,它也是一切众生的清净法身。它在哪里呢?它无处不在。它啥样子呢?本来没啥样子,本来无相,但是,不妨以众生身心为相。
    所谓的“如来”,是说它不生灭,没有来去;所谓的“清净”,是说它离相,永不染污;所谓的“法身”,是说它乃是万法之根本,一切的一切都源自于它。
    【正遍知】端正、周遍的了知,也叫做“全知”,唯有正觉者才具备。
    【性颠倒】随着习性而颠倒,众生都是如此。啥习性呢?那就是我执和法执,所谓的“无明错认”。
    那么,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2 踩
    真诚 清静 平等 正觉 慈悲
    看破 放下 自在 随缘 念佛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3-24 15:21
  • 83

    主题

    396

    帖子

    643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438
    QQ
    推荐
    发表于 2018-8-19 19:57:5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阿弥陀佛!随喜功德赞叹!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7 天前
  • 21

    主题

    901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969
    板凳
    发表于 2018-8-19 22:37:0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随喜赞叹!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7 天前
  • 21

    主题

    901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1969
    地板
    发表于 2018-8-19 22:39:3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南无大乘妙法莲华经!南无大佛顶首楞严经!

    该用户从未签到

    0

    主题

    21

    帖子

    22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27
    5#
    发表于 2018-8-19 22:43:5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阿弥陀佛!随喜赞叹!南无大乘妙法莲华经!南无大佛顶首楞严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