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41|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离四句,绝百非。2】心无所住,无所不住。3】离一切相,即一切法。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8-23 10:18
  • 87

    主题

    7346

    帖子

    5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5517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3-13 10:50: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离四句,绝百非。2】心无所住,无所不住。3】离一切相,即一切法。这三句话有什么共同之处吗?为什么?群内大德请讲一讲,顶礼大德!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 TA的每日心情
    可爱
    2017-4-19 12:42
  • 136

    主题

    725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612
    沙发
    发表于 2017-3-13 11:46:16 | 只看该作者
    心不挂身,身不碍心。
    心无所挂,身无所依。
    身不离心,心不离身。
    不着身心,不执相境。
    一切名,一切相,一切法,
    若有还无
    唯一心不动,
    无一心周遍。

    阿弥陀佛!
    一念万法,万法一念。随缘现万法,万法皆实心。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3-9 18:03
  • 1

    主题

    3

    帖子

    94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94
    板凳
    发表于 2017-3-15 20:52:35 | 只看该作者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0

    主题

    563

    帖子

    540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400
    地板
    发表于 2017-3-16 11:28:1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南无阿弥陀佛
  • TA的每日心情
    可爱
    2017-5-27 18:03
  • 557

    主题

    3万

    帖子

    18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80960
    5#
    发表于 2017-3-16 12:52:0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1佛法教育的目的是唤醒你从梦中醒来  轮回既无基也无根, 如果事物看似坚实,那只是妄念。 “显相之性为无生”,即事物从未发生过。“若有生起为执实”,就像在梦中但不知道自己做梦一样。存有的运转之轮(轮回),既无根且离基,轮回没有基础。如果你认为轮回有某个基础,有某种实际的存在,那只是妄念而已。除此之外,并无其他。 梦中的现象不需要任何基础,它们不需要任何根基好让它们得以显现。当我们在梦中但不知道自己正在做梦时,那是有根基的,而这个根基就是我们认为梦为真实的想法。梦中的显相似乎就是我们的生活,在梦中,我们对这个生活十分坚信,不过,当我们认出那是一场梦时,这个根基就消失了,“认为它们是真实的想法”的这个根基已经不见了。当我们认出自己在做梦时,消逝的并不是梦中的显相,消逝的是认为它们实有的想法。 轮回就像是当你不知道自己在做梦时的梦,而涅槃则像是当你知道自己在做梦时的梦。当你认出自己在做梦时,不认识梦的妄念自然就消逝了。因此,并没有任何其他我们试图要从外在某处取得的东西,没有什么要去达成的。涅槃,只不过是“不知道自己身处之梦是一场梦”的妄念竭尽了。
  • TA的每日心情
    可爱
    2017-5-27 18:03
  • 557

    主题

    3万

    帖子

    18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80960
    6#
    发表于 2017-3-16 12:52:2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2佛法教育的目的是唤醒你从梦中醒来  显相的真正本质是它们从未升起过, 如果生起看似发生了,那只不过是执着而已, 轮回既无基也无根, 如果事物看似坚实,那只是妄念。  还有另外一个例子可以来证明这一点。我们可以来看看一个本来非常生气的人,后来又生起慈悲心的例子。这个人的气愤是错乱的,当他生起慈悲心时,愤怒自然就不见了,不需要去做其他的事情。我们也可以来看看一个家庭在一天结束时的例子。这家人都从工作的地方或学校回到家,每个人都筋疲力竭而且很暴躁。父亲和母亲都因为工作了一整天,而劳累不堪。小孩在学校待了一整天也累了,而且开始吵架。接着,该吃晚餐了,他们开始有一点放松,觉得好多了。他们不再疲倦,也不再饥饿,所有的愤怒都消失了。这只是妄念的转变,只是如此而已。晚饭之后,一家人也放松了,他们一起开怀大笑。我们必须注意到:这一切只不过是妄念的改变而已。所谓的“涅槃”,只是我们转变了对“轮回”的想法,涅槃只不过是引生轮回的迷惑妄念竭尽了而已。
  • TA的每日心情
    可爱
    2017-5-27 18:03
  • 557

    主题

    3万

    帖子

    18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80960
    7#
    发表于 2017-3-16 12:55:0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1《大佛顶首楞严经浅释》       你说心在内,见在外,为何心在内而不能先见心、肝、脾、胃呢?纵然看不见,那亦应该看见指甲的生、头发的长、筋络的转、脉搏的摇,你心应该明了,如何亦不知呢?既不能知内,如何反能知外呢? 【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内。无有是处。】       所以证明你所说的,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内。是不合道理的,是错误的。  【阿难稽首而白佛言。我闻如来如是法音。悟知我心实居身外。】        佛给阿难一个当头棒,打破他的执着,他那(心在内,见在外)之理论不成立,于是阿难又说:(我听闻如来说法之音,明白我的心,实在身外。) 【所以者何。譬如灯光然于室中。是灯灯能先照室内。从其室门后及庭际。一切众生不见身中。独见身外。亦如灯光居在室外。不能照室。】       什么道理呢?好像灯烛在房间燃着,这灯烛便能光照室内,再从门口,照到外边庭际,一切众生,看不见身内脏腑,只能看见外边,就如灯光,居于室外,便不能照亮室内一样。 【是义必明。将无所惑。同佛了。义得无妄耶。】 自《大佛顶首楞严经浅释》连载(066)           宣化上人讲述
  • TA的每日心情
    可爱
    2017-5-27 18:03
  • 557

    主题

    3万

    帖子

    18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80960
    8#
    发表于 2017-3-16 12:55:2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2《大佛顶首楞严经浅释》  【所以者何。譬如灯光然于室中。是灯灯能先照室内。从其室门后及庭际。一切众生不见身中。独见身外。亦如灯光居在室外。不能照室。】        什么道理呢?好像灯烛在房间燃着,这灯烛便能光照室内,再从门口,照到外边庭际,一切众生,看不见身内脏腑,只能看见外边,就如灯光,居于室外,便不能照亮室内一样。  【是义必明。将无所惑。同佛了。义得无妄耶。】        这道理一定是对的,不会再起疑惑,并和佛所说之了义一样,大概错不了吧?  【佛告阿难。是诸比丘。速来从我室罗筏城。循乞搏食。归祇陀林。我已宿斋。汝观比丘。一人食时。诸人饱不。阿难答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是诸比丘。虽阿罗汉。躯命不同。云何一人能令众饱。】  自《大佛顶首楞严经浅释》连载(066)           宣化上人讲述
  • TA的每日心情
    可爱
    2017-5-27 18:03
  • 557

    主题

    3万

    帖子

    18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80960
    9#
    发表于 2017-3-16 12:56:3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妙法莲花经【如人渴须水,穿凿于高原。犹见干燥土,知去水尚远。渐见湿土泥,决定知近水。药王汝当知,如是诸人等,不闻法华经,去佛智甚远。若闻是深经,决了声闻法。是诸经之王,闻已谛思惟。当知此人等,近于佛智慧。若人说此经,应入如来室,著于如来衣,而坐如来座。处众无所畏,广为分别说。大慈悲为室,柔和忍辱衣,诸法空为座,处此为说法。若说此经时,有人恶口骂,加刀杖瓦石,念佛故应忍。我千万亿土,现净坚固身,于无量亿劫,为众生说法。若我灭度后,能说此经者,我遣化四众,比丘比丘尼,及清净士女,供养于法师。引导诸众生,集之令听法。若人欲加恶,刀杖及瓦石,则遣变化人,为之作卫护。若说法之人,独在空闲处,寂寞无人声,读诵此经典,我尔时为现,清净光明身。若忘失章句,为说令通利。若人具是德,或为四众说。空处读诵经,皆得见我身。若人在空闲,我遣天龙王。夜叉鬼神等,为作听法众。是人乐说法,分别无挂碍。诸佛护念故,能令大众喜。若亲近法师,速得菩萨道。随顺是师学,得见恒沙佛。】
  • TA的每日心情
    可爱
    2017-5-27 18:03
  • 557

    主题

    3万

    帖子

    18万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180960
    10#
    发表于 2017-3-16 12:57:0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看破放下随即提起!  如来藏大法是了义法无漏法,是“普及于一切”的法,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和家庭等等,如果还有一法不圆,如果还有一事不融,就是有漏,一漏一切漏。  比如说,我衣食无忧,每天用不了几个钱,一心弘法就好了,何必贪钱把时间浪费在挣钱上。对个人来说,这么想这么做当然可以。但是,如果印法宝没有钱,建寺院等钱开工,我就要努力赚钱,因为挣钱就是弘法。  不是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不同的时空点众生需要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 ——不在我做什么,而在用心。 以小乘心量学大乘,大乘也是小乘; 以大乘心量学小乘,小乘也是大乘! 《法华经》就是开权显实,三乘归一!  学小乘法时,我们无法看破放下; 如今大乘了义心法,看破放下的当下随即提起,因为我们要弘法,“普及于一切”的弘法!  这是历事炼心!这是火中生莲! 这是行菩萨道!这是践行愿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