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175|回复: 35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宇宙之实相-妙法的世界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萌哒
    2023-7-2 08:28
  • 633

    主题

    1233

    帖子

    5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1214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2-28 23:42:3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妙法莲华经》是诸经之王,它为佛教信徒之间协调共存提供了基础。在每一宗派里,人们总是执着于他们自己的方式,执着于某种形式,因而被误解之蛇所咬伤。每逢这种时候,就需要努力去革新这个宗派,纠正错误,宣传更贴近于真实教义的修行方法。第一批大乘经典想做的就是这个。为了帮助人们更贴近佛陀的原始教义,无常、无我、涅磐的观点以一种新的方式被提出来了,以帮助人们贴近原始佛教。但是,由于他们在原有的修行团体处难以获得听众,所以这些经典的作者常常使用过激的语言。比如,他们说声闻众修行,只为了脱离这个苦痛的世界,而不是为了众生的利益和幸福,他们不是真正的佛子。

    --在《维摩诘经》中,对声闻众的抨击就像炮火一样无情。作为佛陀弟子中最有智慧的人、所有僧众的大师兄舍利弗遭到了嘲笑,而后果是,整个僧团都丢了脸。这部经的主旨在于抨击这种传统,即佛教只是给出家人和那些弃世者所走的道路。《维摩诘经》面世时,大乘佛教还只是一种思想流派,还没有建立起修行团体。为了引起人们的注意,大乘佛教徒们采取了一种好战的态度。直到公元二世纪时,《法华经》才为大乘佛教徒提供了一种建立真正修行团体的基础。
    --在《法华经》里,舍利弗恢复了佛陀最钟爱的弟子的地位。他紧挨着佛陀坐着,得到了佛陀极大的关怀。佛陀告诉他,以前之所以未讲《法华经》是因为时机尚未成熟。现在弟子们已修行得相当成熟了,可以准备接受最深的教法了。

    --《法华经》的两个主要教义是:(1)每个人都有能力成为一个圆满觉悟的佛;(2)佛遍一切时、一切处。在此以前,修行者以为他们可以成为阿罗汉,实现涅磐,熄灭欲望和烦恼之火,但他们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也能成佛。他们以为当个阿罗汉就足够了,因为他们只想结束自己的痛苦。《法华经》的第一个目的就是要打消这种错误的见解,教导人们,每个人都有能力成为一个圆满觉悟的佛。
    --《法华经》的第二个主要教义是佛陀的生命不只限于八十岁寿命或者限于印度。你不能说佛陀诞生了或者圆寂了,他永远在这里。在《华严经》中,我们已经看到佛不仅仅是释迦牟尼佛,他还是毗卢遮那佛。释迦牟尼是道的一种,而毗卢遮那则是道本身。
    --在佛教中,我们时常会提到三乘声闻乘(弟子们)、缘觉乘(自觉的人)和菩萨乘。声闻的目标是使自己从这个苦痛的世界中解脱出来,实现烦恼的熄灭;缘觉是那些通过修行、契入事物互即互入之本质而开悟的人;在菩萨乘中,你要帮助所有的人开悟。《法华经》问世以前,三乘之间界限分明,各乘都批评其它乘太狭隘了,但是在《法华经》里,我们了解到三乘原来是一家。'诸佛以方便力,于一佛乘,分别说三。''一乘'是《法华经》的关键词之一。《法华经》说,不论你属于哪个宗派,你都是佛陀的弟子。这真是令人高兴的消息!今天西方人修上座部(Theravada)、禅(Zen)、净土(Pure Land)、金刚部(Vajrayana),以及很多其它佛教宗派,我们知道他们都是在修一佛乘。感谢《法华经》,它使修行者之间的和平协调成为了可能。

    --《法华经》有二十八品,请仔细研读第二品'方便品'。在这一品中,你将领会到这个教义:在十方一切佛土里,诸佛所说一切三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实际上都是一佛乘。佛陀之所以提出三乘,只是为了帮助那些处于不同修行阶段的众生。一个阿罗汉如果最终不能发起菩提心,他(她)就不是真正的佛弟子,也不是真正的阿罗汉。
    --在第三品中,佛陀授记舍利弗将成为一位圆满觉悟的佛。此时与会大众都踊跃欢喜,他们把僧衣抛向空中。以前佛陀的弟子们从来没有意识到,他们也能够成为圆满觉悟的佛。舍利弗被授记将成为一位圆满觉悟的佛之后,他感到非常自信,而后其他弟子们也都得到了佛陀的授记,都将成为圆满觉悟的佛。《法华经》的第一个教义就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位圆满觉悟的佛。
    --在《法华经》第十一品里,我们发现了第二个教义不能以时空观来看待佛陀,而佛陀也不受时空所限。在前十品里,我们有时空。我们可以看见尚未成佛的人正在为成佛而修行。此时,我们是在真实的'历史层面'。在第十一品开始,我们进入了'终极层面'。在历史层面中,你降生了,你修行,你开悟了,你进入了大般涅磐(Mahaparinirvana)。在终极层面中,你本来一直就在涅磐里,你已经是佛,没有什么事可做。《法华经》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展示真理的绝好方法。
    --佛陀和他所有的弟子正坐在灵鹫山上,佛陀在宣讲《法华经》。突然他们听到'善哉!善哉!释迦牟尼世尊,能以平等大慧,教菩萨法,佛所护念《妙法莲华经》'与会大众比丘、比丘尼、菩萨们都向上看去,他们看到一座庄严的宝塔矗立空中。佛陀告诉他们'多宝佛(Prabhutaratna)来了,他为我们讲法作证明。'在《法华经》里,当人们触摸着灵鹫山的泥土时,他们是在历史的层面;当他们的注意力被导向天空时,他们是在寻找终极层面。但是当他们向上看多宝佛时,却看不见。他们还在试图以历史的眼光、以他们的知见概念来看终极。他们正在以色观多宝如来,用时空概念来看佛,他们没有体会到作为佛的真实本性。他们不能理解,或者他们理解得太多,这就是他们不能见到佛的原因。
    --释迦牟尼佛解释说,多宝佛是一尊久远以前证得圆觉的佛。他发誓,每当一佛出世宣讲《法华经》时,他都要来赞叹'善哉、善哉!'。可是大众怎样才能够见到多宝佛呢?他们能够看到历史的佛陀,但是他们怎样才能看到终极的佛陀、不受时空约束的佛陀呢?释迦牟尼佛觉察到大众的强烈心愿,他以无尽的悲悯,努力去帮助他们。过去久远劫前,多宝佛发下誓愿:'任何佛想开我宝塔、见我佛身,必须唤回他(她)在十方世界的所有分身。'释迦牟尼佛说:'我当为之',然后他从前额放出强烈的光明,照亮了十方世界。即刻全体大众看到了周围有无数的佛土,每一佛土里都有一位释迦牟尼佛在对大众宣讲《法华经》。那一刻,佛陀的弟子们认识到,释迦牟尼佛不仅仅是一个在地球上教化的佛,远不止是一个人。他们抛弃了这种想法,即佛陀是我们的佛,在我们的星球上,是我们的导师,是一个八十岁的人。接着佛陀端坐在灵鹫山上,微笑着把他所有的分身召回到地球上,数钞钟之内,就有无数的释迦牟尼佛一起坐在灵鹫山上。开启多宝佛塔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了。为了帮助他的弟子们去除概念知见,佛陀大施法力。接着释迦牟尼佛打开了塔门,但是与会大众只有一小部分人能够看进塔去,用他们的眼睛看见真正的多宝佛。大部分会众坐在山脚下,什么也看不见。他们不在同一个高度上,还不能够自由地感受终极层面。菩萨们能够看进塔里去,看到活生生的多宝如来,而下面的声闻众却不能。释迦牟尼佛理解他们的心愿,便以自己的神力把他们举到空中,使他们与佛菩萨们处于同一高度,这样所有的人都能看进塔里去,看到多宝如来了。这表明借助佛的加持和帮助,我们能够升到我们所坐的地面(名相概念的地面)之上,从而体验到终极层面。
    --我们每一个人都同时既在历史层面里,又在终极层面里,但是我们还没有学会去体会终极层面。我们只是沉浸在历史层面里。为了使自己升上来,为了放弃我们对历史层面的执著,为了悟入无生无灭、无上无下、非一非多之实相,我们需要修行。从历史层面上来看,多宝佛已经涅磐了,所以他怎么能坐在那里讲话呢?但是从终极层面来看,他永远在那里,赞叹:'善哉!善哉!'。当每一个人被提升到相同高度的时候,他们都能看见示现人的形象的多宝佛,非常生动、非常庄严。这是一位不受时空限制的佛,一位永生的佛。然后多宝佛终极层面的佛,把他的狮子座分出半座,邀请释迦牟尼佛历史层面的佛,来与他坐在一起,每个人都能看见这两尊佛释迦牟尼佛和多宝佛,并排坐在狮子座上,终极层面和历史层面合而为一。是释迦牟尼佛历史层面的佛,帮助我们看到了终极层面的佛。我们不能说佛有始或有终。他已经成佛很长时间了,而且还要作很久远的佛。这是《法华经》的第二个主要教义。
    --坐在灵鹫山上,我们仍然处在历史层面上。突然间我们听到'善哉!善哉!'。此时终极触摸到了我们。我们抬起头来,看见了多宝佛这位不朽之佛的宝塔,我们抬眼看他,这是我们对终级的第一瞥。我们非常想打开塔门,直接看到终级之佛,但这中间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我们需要我们导师的帮助。门关着,阻止我们看见终极真实。这道门是什么?它就是我们的无知、概念、分别和知见。这道塔门在我们每个人心中,我们的导师释迦牟尼佛试图帮助我们,他说,'为了开启这道门,我需要召回我的遍满宇宙一切处的所有化身。当他们回到灵鹫峰时,我就能打开塔门。'于是佛陀放出眉间大毫光,照亮了十方,我们看到很多佛土,每一佛土里都有一位释迦牟尼佛在说法。现在我们能够放下释迦牟尼是一个人的想法了。所有这些佛都是释迦牟尼,他们都坐在莲花座上,讲着《妙法莲华经》。门现在打开了,但是使我们能够看见多宝佛的条件仍然不成熟。佛菩萨们能够通过那道门看见他,可是我们不能,因为我们在另一层面上。佛知道我们的愿望,于是他用心力把我们慢慢地举到空中。这意味着我们必须超越历史层面,与身处浩渺之太空的终极层面的佛菩萨们处于同一个高度,然后才能看进宝塔里去,见到多宝如来。
    --佛还能够采取什么其它方式来帮助我们明白这一点呢?《法华经》和《华严经》是古典诗作中的最好的两部。就诗歌想象所涉及的范围,没有人能超过印度人的心灵。印度人用他们的想象力表达了最深刻的觉悟。单是多宝佛及其佛塔的比喻,就已说明了很多道理。在那时的印度,像摩诃波罗多(Mahabharata)这样的戏剧很受欢迎,它们影响了表达法义的方式。这是《法华经》、《维摩诘经》以及其它经典被以戏剧化的方式表达出来的原因之一。请你们通过这些比喻、诗歌和对话体验佛陀的教义吧。

    --在《法华经》第十五品里,发生了一件精彩的事情。在灵山法会上十方诸佛与大菩萨们都云集在灵鹫山。【“尔时他方国土诸来菩萨摩诃萨。过八恒河沙数。于大众中起。合掌作礼而白佛言。世尊。若听我等于佛灭后。在此娑婆世界。勤加精进。护持读诵书写供养是经典者。当于此土而广说之。尔时佛告诸菩萨摩诃萨众。止。善男子。不须汝等护持此经。所以者何。我娑婆世界。自有六万恒河沙等菩萨摩诃萨。一一菩萨。各有六万恒河沙眷属。是诸人等。能于我灭后护持读诵广说此经”】。接着佛放眉间光芒,大地震动,无数菩萨从地涌出,他们的出现和言谈都是非常庄严优美的。【“是诸菩萨。闻释迦牟尼佛所说音声。从下发来。一一菩萨。皆是大众唱导之首。各将六万恒河沙眷属。”】【“是诸菩萨从地出已。各诣虚空七宝妙塔。多宝如来释迦牟尼佛所。到已。向二世尊头面礼足。及至诸宝树下师子座上佛所。亦皆作礼。右绕三匝。合掌恭敬。以诸菩萨种种赞法。而以赞叹。住在一面。欣乐瞻仰于二世尊。”】【“是菩萨众中。有四导师。一名上行。二名无边行。三名净行。四名安立行。是四菩萨于其众中。最为上首。唱导之师。大众前。各共合掌。观释迦牟尼佛。而问讯言。世尊少病少恼。安乐行不。所应度者受教易不。不令世尊生疲劳耶。”】【“尔时世尊于菩萨大众中而作是言。如是如是。诸善男子。如来安乐。少病少恼。诸众生等。易可化度。无有疲劳。所以者何。是诸众生世世已来。常受我化。亦于过去诸佛恭敬尊重。种诸善根。此诸聚生始见我身。闻我所说。即皆信受入如来慧。除先修习学小乘者。如是之人。我今亦令得闻是经。”】。这时弥勒菩萨问佛陀:“世尊,您为太子时,出于释宫去伽耶城不远坐于道场,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从是以来始过四十余年,怎会教化出如是无量大菩萨众,这就像一个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却有七八十岁的孩子”。接着佛陀为除大众菩萨疑惑便宣讲了《法华经》第十六品如来寿量品。  
    --在《法华经》第二十三品中,我们进入了第三个层面,我们可以称之为'行的层面'。佛菩萨们为了行动,为了济世度人,为了做需要做的事情,从终极层面来到了历史层面。在这个层面上,我们看到的第一位菩萨叫'药王'。他的修行是,应以何身帮助众生,即现何身。若需现政治家、警察、男人或女人身,便一一现之。我们每个人都有多种身,药王菩萨教我们如何在相应情形下使用最需要的那种身,以便得到最佳的疗救效果。药王之道就是献身、信任和慈悲,他不遗弃任何人、任何东西。
    --在第二十四品中,我们遇到妙音菩萨。他已得种种三昧,其中包括'解一切众生语言三昧'。当众生以有相的语言说话时,他也以有相的语言说话;当众生以心理语言说话时,他也以心理语言说话;当众生以'性'或'毒品'的语言说话时,为了度他们,他也以'性'或'毒品'的语言说话。在他过去生中,妙音菩萨曾以音乐供养佛。他从终极层面来到我们这个世界,为了建立起真正的交流,他讲一切语言,并使用音乐作为供养。接下来我们遇到了观世音菩萨。他是大地之子,代表着我们这个世界最需要的行为慈悲。如果你很慈悲,为了给别人提供帮助,你会随时现身。佛陀说:'任何听到观世音菩萨名字的人,将能够度过一切灾难。'观世音菩萨以观音名号来教化众生。如果你修习《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你将能灭除很多痛苦和烦恼。当你身处地狱、被嗔怒和憎恨所吞噬时,如果你用心去体会观世音菩萨,地狱之火将化为清凉的甘露。当你身陷苦难之海,面对无数狂风巨浪、妖魔鬼怪时,如果你呼唤观世音菩萨的名字,你的苦难将会有转机,你将得到拯救。当你被锁链所捆缚时,如果你念观世音菩萨,你将得到解脱。当你察觉别人想用毒药害你时,如果你念观世音菩萨,你将不会受到伤害。不管你在哪里,因为观音菩萨有'寻声救苦'的特性,只要你祈唤他,就会得到感应。
    --观世音菩萨成就了五种观:(1)真观。即契入实相,摆脱虚妄观念和名相,进入了真如。(2)清净观。当观念和矛盾消溶之后,我们就拥有了清净无妄的心境。(3)广大智慧观。即般若波罗蜜,体证到'空'和'互即互入'的本性。(4)悲观。即了知众生的痛苦,并寻求使众生从痛苦中解脱出来的方法。(5)慈观。深入观察众生,知道做什么能够给众生带来幸福,就去做什么。观世音菩萨永远与众生同在。无论何时,只要我们需要他,我们就可以通过修习真观、清净观、广大智慧观、悲观及慈观来与他相感应。我们可以通过三个门进入只注重《法华经》。第一个门是通过历史的层面,即色相和现象的层面。第二个门是通过终极层面,即实体、本性和本体(noumena)的层面。第三个门是通过行动的层面。在这个层面上,我们努力为众生服务,得到众多值得效法的菩萨们的指导。如果你有机会研读和实修这部妙经,我知道你将会发现那是一种快乐。

    --《金刚经》里,佛陀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可是我们仍然执著于相,而失去了佛法'互摄互入'、'无相'和'空'的精髓。被相所缚,我们忘记了实相是既非'我'我们在此时此地就可以感知她的存在。当你在'金刚三摩地'中感受一朵花的时候,你就感受到了太阳和整个宇宙!如果你契入了花的互即互入的本性的时候,你就能感受到一切事物。你不必问:'后来怎么样了',因为就在你的眼前,你看到了一切永恒。只要你深入地感触一样事物,所有的东西就都在那儿。如果你在僧团里也像这样修行,深入地生活、深入地体察事物,修行就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了。如果你不明白,你也不要着急,就让法雨继续滋润你藏识的土壤吧。尽管法是用名相概念来表述的,但是不被名相概念所缚而真正地理解它仍然是可能的。
    --当我们眺望大海时,我们会看到有很多波浪。我们也许会把它们描述成或高或矮、或大或小、或有气势或不那么有气势,但是这些词却不适用于水。站在波浪的立场上来看,有生有灭,但这些只不过是表象。波浪同时又是水。如果波浪只看到自己作为波浪的一面,它就会怕死。为了觉悟到它自己同时又是水,波浪必须深刻地反观自己。如果我们把水取走,波浪就不存在了;如果我们把波浪取走,水就不存在了。波浪就是水,水就是波浪。它们属于存在的两种不同的层面。我们无法将这两者作比较。形容波浪的言词名相不适用于形容水。
    --实相不能用语言概念来描述。在华藏世界里,释迦牟尼佛所有一切过去、现在、未来都是永恒的,与十方世界诸佛即为一体。也可以说我们自己的本身也是诸佛与法的一部分,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会成佛。在华藏世界里,空间同时也是时间。过去在看着未来微笑,未来也在看着过去微笑,而两者都存在于现在,可以在现在被感受到。
    --当你走入华藏世界时,你就是佛。你不必说自己是未来佛,因为过去、现在、未来在这里成为了一体。当你去感受水的时候,这种感觉是很好的,但这不意味着波浪消失了。水的波浪永远是水。如果你只想感受波浪而不想感受水,你将会因恐惧生死和很多其它烦恼而痛苦。但是如果你深刻地反观自身,觉悟到你就是水,所有的恐惧和烦恼都会消失的。当你的思维融进了妙法的世界、那么你同时也看到了坐在菩提树下的释迦牟尼佛。就像水和波浪。
    --既然妙法的实相不能用语言名相来描述,那么用语言名相来谈论也它可能是危险的。涅磐代表着佛在宇宙实相的永恒,因为涅磐就是意着所有观念和名相的永恒。在某些宗派那里,人们惯于使用'父亲'这个词,但是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是父亲而不是母亲?任何能使人想起它的反义词的词都是有问题的。圣母是一个能冲淡我们对于圣父的观念的很好的词。
    --这首描写大丽花的诗是越南的一位年轻诗人写的。他的名字叫郭克泰(Quach Thoai):
    静静地伫立在篱笆前
    你绽开了隽永的微笑
    惊异于你的美
    我一时无语
    我听到你在吟唱
    一首不知始于何时的歌
    面对你
    我深深地弯下了腰
    --大丽花是一种我们每天都能看到的普通的花。但是如果我们不注意,我们就会错过它。那天早晨诗人完全地活在了当下,所以他能够体会到这朵花的美。花的歌声本来一直就在那里回旋,只是当诗人突然之间步入了妙法的世界,才会遇见了佛。出于尊敬,他深深地鞠了一个躬。大丽花是佛,每时每刻都在慈悲地讲法。因为我们被无明所障,听不到他在讲法,但这不意味着他没有在讲法。事实上,一切事物青草、鲜花、绿叶、卵石,所有这些无不在一直宣讲着《妙法莲华经》。
    --《华严经》里有一章,讲的是普贤菩萨(Samantbhadra)修行的故事。普贤菩萨坐在释迦牟尼佛面前,进入了'一切诸佛毗卢遮那如来藏身三昧'。'如来藏身'即'一切诸佛的法身'。在这种三昧里,他感受到了一切诸佛的真身,进入了华藏世界。尽管他就坐在释迦牟尼佛前面,可是他面前却出现了无数的佛,而且每尊佛前面都有一个普贤菩萨。
    --为了发现一切诸佛的法身,如果你这样练习一个小时的坐禅或行禅,进入到华藏世界,并用那里的方式去观察一切事物,那么你将感触到过去、现在、未来的无数诸佛,并且听到每一尊佛所讲的法。当年轻的越南诗人突然进入华藏世界时,他遇到了一尊佛,叫'大丽花',他倾听了大丽花佛所讲的法,深受感动,他向大丽花佛鞠了一躬。佛一直在讲法。时代在讲法,国王在讲法,众生在讲法。如果你有一双专注的耳朵,你就随时能听到真正的法。
    --未来就是过去,现在就是未来。这三世彼此注视着,以无穷的方式使这个世界觉醒。全知是没有界限的。在华藏世界里,空间是由时间构成的,时间是由空间构成的。一粒微尘包含了整个空间,一粒微尘包含了整个时间;一刹那包含了整个时间,一刹那包含了整个空间和整个时间。从这个练习开始,深入地观察无常的特性,接着深入地观察'无我'和'互即互入'的特性。只要这样做,一切事物将在你面前展现出它的全体,一存在于多中,多存在于一中。
    --在华藏世界里,我们了解到一切事物都是我们的心所建造的。当我们被概念束缚时,当我们自心中有那么多无知和烦恼时,我们就无法看到事物的本性,我们就会建造起一个充满痛苦的世界。我们建起了监牢,我们建起了地狱,我们建起了种族歧视。我们污染环境是因为我们对'互即互入'缺乏洞察。这个由妄心建立起来的世界是一个充满了憎恨、痛苦和虚妄的世界。
    --如果我们练习深入地观察(即禅观),看到了事物互摄互入的本质,我们的无明就会转变为觉悟。读《华严经》之后出去行禅,你会感到世界明亮了一点,有了更多的光明、更多的空间、更多的鲜花和更多的海洋。将会有更多的鸟儿在歌唱,而你也会有更多的时间去欣赏它们。这些其实也是心的产物。如果我们继续一起深入观察,我们就能够立刻创造出华藏世界。这是减少痛苦的最好的方法。减少痛苦意味着减少无明,减少我们心中的基本烦恼。每一事物都渗透在其它所有事物当中。伤害了一个人同时就是伤害了我们自己和所有的人;给一个人带来了松弛,实际上就是给每个人包括我们自己带来了松弛。这种觉悟带来了真正有益的行为,即普贤菩萨的大行。
    --在华藏世界里,时间是无穷的。在这里,我们的时间是有限的,但是在那里,你有用不完的时间。你还有那么多空间。那里的空间是由时间构成的,时间是由空间构成的。在这里,我们有'寿者'的观念。我们有很多人认为自己生前死后都不存在。其实这些都是无常与世间的痴迷所造成的果宝。按照我们的'寿者'观念,我们没有多少时间。但是在那里,'寿者'的观念被清除了,那里只有自由。
    --有人问在华藏世界里是否能找到咖啡或可口可乐。有的,那里有这些东西。但是那里还有那么多别的更令人愉快的东西,所以根本不需要可口可乐。人们不需要药片。阳光、彩云、香花和珍宝,是这样地令人心旷神怡,所以你不必寻找遗忘痛苦的手段。在这里,你或许要借助于某种事物使自己忘却现实。当你的配偶给你带来很多痛苦时,你或许会投入到自己的社会工作或环保工作中去。你喝酒,因为你想忘却、想逃避。你想用药片来逃避那令人不快乐的现实。但是在华藏世界里,一切事物是那样地令人快乐,所以你不需要这些东西。这并不是因为它们是被禁止的。如果你想找它们,你就能找到它们,但是你不需要它们。如果我们把彼此敌对的人带入华藏世界,他们的行为将会像佛一样。他们将得到光明、空间和时间的加持,将不会做他们在这里所做的事情。
    --秋季的一天,我在练习行禅。秋叶如雨飘落。我踏在一片叶子上,停下来将它拾起来,凝视着它微笑了。我觉悟到,这片叶子本来一直就在那里。每个秋天树叶落了,每个春天它们又再现自己。它们经历了夏天、秋天,然后又一次飘然落地。它们在玩捉迷藏的游戏,假装死了,又假装重生。但这不是真的。当我深入地观察这片叶子时,我看到它不仅仅是一片叶子,就像佛不仅仅是一个人一样。佛是同时遍一切处的,这是我们在《法华经》和《华严经》《金刚经》里所了解到的。这片叶子也同样遍一切处。我请求它唤回自己的所有的示现身,因为它摆脱了生死观念,所以能这样做。
    --当我拾起这片秋天的落叶,端详着它时,我微笑了,因为我看到它唤回了它在十方的无数个分身,就像释迦牟尼佛在《法华经》里所做的一样。然后我反观自己,看到自己是一片叶子,在那一刻,也将自己的无数分身唤回自己身边。只有在清除了我们只在此时此地存在的观念之后,我们才能这样做。我们同时遍一切时、一切处。
    --当你触摸这里的土壤的时候,你便是触摸到了那里的土壤。当你触摸到当下时,你也便是触摸到了过去和将来。当你触摸到时间时,你也便是触摸到了空间。当你触摸到空间时,你也便是触摸到了时间。当你触摸到早春的柠檬树时,你也便是触摸到了三、四个月后将高挂枝头的柠檬。你可以这样做,因为柠檬已经存在了。你可以触摸历史层面上的柠檬树,也可以触摸终极层面上的柠檬树,这取决于你。《法华经》的练习就是去体会终极层面上的你自己、树叶及树。
    --当你感受波浪时,你同时也感受到了水。这就是我们的练习。如果你与一群朋友在一起,在行坐或饮茶时练习觉照,你将在生活在历史层面上的同时,能够感受到终极层面。当你不为波浪所限而同时能感受到水的时候,你的恐惧、焦虑和愤怒将会被轻而易举地被转化掉。
    --安宁和快乐的世界就在我们的指端。我们只需要去感知它就可以了。你不必想死后才能进入天国,事实上,你必须活着的时候就这样做。是什么使你活着?觉照。你周围和你心里的一切事物都可以成为你进入法界之门。当你练习行禅时,请求一棵树或一朵花告诉给你华藏世界,我相信它一定会指给你入门之路的。
    --在《局外人》中,阿尔伯特·加缪给我们讲了一个名叫莫尔萨特(Meursault)的囚犯的故事。有一天,在他的单身牢房里,莫尔萨特感受到了生命、感受到了华藏世界。他仰面躺着,抬起头来,透过天花板旁边的一小块窗户,他平生第一次看见了蓝天。一个成年人怎么可能是第一次看见蓝天呢?事实上,很多人就是这样活着的,他们被囚禁于愤怒、沮丧和相信幸福与安宁只存在于未来的观念中。莫尔萨特在被处决以前还有三天时间可活。在充满觉照的那一刻,蓝天真正地存在了,而他也感受到了它。他发现生命是有意义的,他开始专注地生活于生命留给他仅剩的那些时光。他生命中的最后三天变成了真正的生活。最后一天,一位牧师来敲他牢房的门,希望能听到他最后的忏悔,但是莫尔萨特拒绝了。最后牧师失望地离开了。那时莫尔萨特把那位牧师描述成一个活死人。莫尔萨特领悟到,需要拯救的人不是他,而是那位牧师。如果我们看看周围,我们会看到很多人像死人,像行尸走肉一样活着。我们要尽己所能帮助他们。他们需要被某种事物所触动,如蓝天、孩子的眼睛,一片秋天的落叶等等,这样他们就能苏醒过来了。
    --有一篇小说。内容是一个法国猎人在非洲丛林里迷了路。他觉得他要死了,因为他找不到出去的路。但是他很顽固,不肯向上帝祈祷。于是他做了件半是祈祷半是玩笑的事情:'上帝啊,如果你存在,请来救我!'几分钟后,一个非洲人出现了,把他带出去了。后来他写道:'我呼唤上帝,但是来了一个黑人。'他不知道那个非洲人就是上帝。在莫尔萨特的情形中,上帝以一块蓝天的形式来拯救了他。我们也许会被一朵花、一块卵石、一只鸟或一声雷所拯救。任何事物都能为我们带来天堂、华藏世界的消息。任何事物都能使我们清醒过来,回到生命的当时当地。我们不应该分别。
    --我拾起这片叶子时,我看到它假装在春时诞生,又假装在秋末死去。为了帮助包括我们自己在内的众生,我们也出现了,然后又消失了。我们心中有一股不可思议的力量,如果我们在觉照中过日常生活,如果我们慈悲、小心、专注地行走,我们就能够创造奇迹,把我们的世界变成一个适合居住的奇妙的地方。慢慢地在觉照中行走,是一种解脱的艺术。你走着,摆脱了一切烦恼、焦虑、计划和执着。这样的一步就有使你从一切烦恼中解脱出来的力量。通过活在当下,你改变了自己,而你的慈悲也将得到证明。
    --看看花,看看蝴蝶,看看树木,看看有着一对富有同情心的眼睛的孩子。这是《法华经》教给我们的一种深刻的练习。你心中慈悲的力量将会改造生命,使它变得更美好。慈悲总是从智慧而生的,而智慧是深入观察的结果。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1-15 08:54
  • 380

    主题

    2804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032
    沙发
    发表于 2016-7-6 19:23:4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阿弥陀佛感恩一切大善知识阿弥陀佛感恩一切大善知识阿弥陀佛感恩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2-11 23:01
  •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6448

    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论坛元老荣誉管理优秀版主突出贡献最佳新人灌水之王

    板凳
    发表于 2016-7-8 21:49:23 | 只看该作者
    阿弥陀佛 随喜赞叹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2-11 23:01
  •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6448

    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论坛元老荣誉管理优秀版主突出贡献最佳新人灌水之王

    地板
    发表于 2016-7-15 13:30:49 | 只看该作者
    随喜赞叹!阿弥陀佛!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2-11 23:01
  •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6448

    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论坛元老荣誉管理优秀版主突出贡献最佳新人灌水之王

    5#
    发表于 2016-7-15 13:31:00 | 只看该作者
    随喜赞叹!阿弥陀佛!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2-11 23:01
  •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6448

    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论坛元老荣誉管理优秀版主突出贡献最佳新人灌水之王

    6#
    发表于 2016-7-15 13:31:10 | 只看该作者
    随喜赞叹!阿弥陀佛!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2-11 23:01
  •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6448

    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论坛元老荣誉管理优秀版主突出贡献最佳新人灌水之王

    7#
    发表于 2016-7-15 13:31:20 | 只看该作者
    随喜赞叹!阿弥陀佛!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2-11 23:01
  •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6448

    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论坛元老荣誉管理优秀版主突出贡献最佳新人灌水之王

    8#
    发表于 2016-7-15 13:31:30 | 只看该作者
    随喜赞叹!阿弥陀佛!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2-11 23:01
  •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6448

    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论坛元老荣誉管理优秀版主突出贡献最佳新人灌水之王

    9#
    发表于 2016-7-15 13:31:39 | 只看该作者
    随喜赞叹!阿弥陀佛!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2-11 23:01
  •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6448

    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论坛元老荣誉管理优秀版主突出贡献最佳新人灌水之王

    10#
    发表于 2016-7-15 13:31:49 | 只看该作者
    随喜赞叹!阿弥陀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