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标题: 什么是自在 [打印本页]

作者: 静莲    时间: 2017-2-26 10:28
标题: 什么是自在
什么是自在2017-02-25 宣化上人 宣化老和尚法汇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我为大家讲《心经》开始的几句经文,也是《心经》的精华。

观自在菩萨就是观世音菩萨。他证得耳根圆通。怎样证得的?祂是修“反闻闻自性”的法门,“性成无上道”。

因为祂能反闻闻自性,所以才得到自在。所谓“自在”,就是无人、无我、无众生、无寿者的境界。

那么,“自在”在什么地方?在什么地方自在?在什么地方不自在?在圣人的地位,就能自在;在凡夫的地位,就不自在。

为什么在圣人的地位,就能自在?因为圣人,没有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的缘故,所以能得到自在。

为什么在凡夫的地位,就不自在?因为凡夫有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的缘故,所以不得自在。

我们修道人,如果这四相不空,始终得不到自在。你想得到自在,一定要扫三心空四相。三心就是──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所谓“三心了不可得”。

为什么过去心不可得?因为已经过去了嘛!所以过去心不可得。为什么现在心不可得?因为说现在,现在已经过去了。现在不存在,所以,现在是虚妄的,不可得到。为什么未来心不可得?因为还没有来嘛!没有来,想它做什么?再把四相空了,你就能观自在。

打禅七做什么?就是观自在。人人要观自在。谁能自在,谁就是观自在;谁不自在,谁就不是观自在。观自在不是观世音菩萨的专利,因为一切众生皆可作观自在。

我们坐禅,就是观察你自在不自在?若是自在,就能照见五蕴(色受想行识)皆空,就能行深般若波罗蜜。

能行深般若波罗蜜,才能照见五蕴皆空。这样才能度一切苦厄。一切苦都没有了,才能得到自在。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非台颂解







欢迎光临 法华论坛 (http://www.fahua123.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