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标题: 再驳:本来是佛 [打印本页]

作者: 明光    时间: 2017-1-2 15:36
标题: 再驳:本来是佛
本帖最后由 明光 于 2017-1-2 15:38 编辑

当下,社会上流行着一种本来是佛的观点。为此,本人陆续发表了两篇驳斥文章,引发了激烈争论。同时,随着辩论的深入,本来是佛这个论点的缺陷更加暴露无遗。也发现为其辩护论据的不堪一击。


现在就让我们再次剖析这个观点,还原它的本来面目:


首先是有人把这个观点中的可能性解读成了事实——


现实当中如果有人想成为科学家,可以通过努力而成为科学家;有人想成为富人,通过努力可成为富人;有人追求自由解脱,通过不懈努力,最终成为解脱者(圣贤)等等。都在说明一个问题:要想把理想变成现实,需要经过付出和努力才能够实现。如果不付诸行动,理想就成了空想。恰恰当下就有人怀着这样的空想,不单单为自己实现着成佛梦,并且将这种错误的认知广泛宣传,影响着他人。他们违背着事实和规律,非要把成佛的可能说成事实,即“本来是佛”。却没有想过,将理想强行解读成了现实,并且强烈执著,反而会影响成佛可能性的实现。赵本山的小品做梦中彩竟当真,凭空支配反欠债,不正是对这种说法的一种讽刺吗。

就像一个穷人通过努力有成为富人的可能,如果在没有成为富人之前就说:我本来就是富人。因此而停止了奋斗,那么成为富人的可能就会成为泡影。不论穷人说的多么坚定,事实上仍然是穷人。恰恰这种自欺欺人的自我安慰就是成为富人的障碍。一粒种子有长成参天大树的可能,但不能说种子就是大树。

世界之大,在为人类提供了生存空间的同时,也为人类提供了诸多机会和可能。但是资源和条件的利用,需要人类去开发创造,机会需要人类自身把握。大自然不专属于人类,更不会专属于某个人。人类只是利用大自然来创造属于自己的劳动成果,建设属于自己的家园。


人类只有创造了成果,才能享受成果。比如:自然中蕴涵着组成高楼大厦的所有物质元素,但是不能说自然就是高楼大厦,也不能说高楼大厦本来就有。只有从中提取所需物质元素、建造出高楼大厦,才能供人类享用。同样是在说明:可能不等于事实。

这个观点只强调结果,而忽视过程——


人类每一个理想的实现,无不渗透着成功者的辛酸与汗水;每一项科研成果的取得,无不是科研人员经过大量的付出和努力才取得;每一次革命胜利果实的取得,无不是革命者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用巨大牺牲和奉献换来的。如果没有过程,理想就不能成为现实。就像一粒种子,有长成参天大树的可能。如果没有过程,依然是种子,永远不能长成参天大树。

成佛也是一个长期修证的过程,尤其是行菩萨道,利益众生是必经阶段。如果没有这个过程,就不可能最终成就佛果。并且作为智力成果,不像物质财富可以直接给予和使用。佛对宇宙人生的透彻认知,以及对真幻虚实的明辨和把握,是需要众生去学习并身体力行,真正变成自己的营养,才能在自身产生作用。否则就不会真正受益。

人们常说:欲速则不达。捷径可以寻找,但是不能违背规律和事实。否则就会事与愿违,得不偿失。


事实是最好的反驳——


如果说众生本来是佛,那么现实就应该人人圣贤,处处净土,世界一片和谐而美好。可现实并非如此,事实雄辩地证明了这种观点的荒谬性。

还有人自认为悟了,悟到“众生本来是佛”,当然自己也是佛。并且信誓旦旦,言之凿凿,表面上给人的感觉非常坚定且不容质疑。事实却让人不敢苟同。在旁观者看来,他的表现非常简单而愚痴。执著“本来是佛”不放,高谈阔论,说着前后矛盾、不合逻辑的话,极力回避不同见解而言其他。当提出不同观点加以质疑,非但不接受,还随便扣帽子或任意定性。只管说而不管是否正确,什么心都见,就不见责任心。即使这样还以“佛”自居,以“师”出现。恰恰这些自以为是“佛”的人,用自打耳光的事实有力地反驳了 “本来是佛”的谬论!

这种观点是要把别人的成果据为己有——


佛是认知透彻圆满的智慧生命;佛是结果,是心灵当中诸多美德种子最完美的进化结果。并且这个成果专属于佛所有,它不属于任何众生。佛缔造净土世界进而成为净土的主人。即使众生通过修行、符合条件进入佛的世界,也不能成为主人。任何想把圣人的修行成果据为己有的想法都是天真幼稚的幻想!


可是当下就有这样的人,非要把别人的修行成果说成是自己的,而且眼中只有这个果。他们认为造物(佛、道、上帝等)最大,就想与造物合一,认为与造物合一,自己就是造物了。这就像一个人认为天地最大,却妄想把天地据为己有一样天真可笑!这无异于画饼充饥,而且不自量力。


人只有享用自己的劳动成果,才会心安理得。否则心如何能安?当下人们贪大求快,由此导致的急功近利,见利忘义等等不良现象发生,就是由这种不健康心态所导致。教训可谓惨痛,代价可谓巨大。
   
这个观点的危害性极大——


如果说本来是佛,就等于说人可以坐享其成,谈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就是多此一举。

如果说本来是佛,那么就不需要修。 而自称“大觉者”的潘麟公然说:没有修行,只有认同。潘麟认为:佛不是修成,而是本来就有。至于说什么是佛,知道与否都没有关系,只要认同就可以。既然如此,就更不需要修,连认同都是多余。因为修与不修佛都在,也就无所谓善恶、美丑,放纵又何妨?如果这样的人多了,社会不就大乱了吗!这不是无的放矢,更不是危言耸听!历史上的邪教组织对社会和人心造成的巨大伤害,就是邪知邪见的盛行和漫延所导致。

   这种观点可以中断众生向上进取的动力。

做为众生本身没有解脱,还有疑惑烦恼,如果相信这种观点停止修行,就会中断向上进取的动力,这样就把成佛的可能性失去,把自由解脱的机会放弃。就等于说种子没有生根发芽或者虽生根发芽,但没有开花结果,就停止输送营养,胎死腹中或半路夭折的悲剧就上演了!这是典型的诛心!是致命的误导!这种杀生是最根本,也最彻底!!同时这种误导的恶业也最大。众生虽有一颗向上的心,却走了一条向下的路,多么可叹、可悲!!!


   这个观点容易让人精神出现问题。

如果有人痴迷地相信本来是佛,就有可能凭想象产生幻觉,这是典型的精神分裂,但其本人并不知道这是病态,误认为幻像是真实。称之为幻是因为想像出自头脑,而不是源于心。是幻终有幻灭的一天。到头来竹栏打水一场空!


接下来分析一下支持这个论点的论据——


为证明“本来是佛”观点的正确性,支持者使用了各种各样的比喻。比如:矿中藏金、云遮月、乞丐不知己是富翁、平民不知己是国王、绳子当成蛇等等。


现在我们就拿几例来说明一下,看是否恰当。


一、矿石能提取金子,但是不能把矿叫作金。恰恰这个比喻说明:宇宙中蕴涵着美好,但不是纯粹的美好。只有提取出美好,才能表现出美好。所以这个比喻恰恰是对“本来是佛”观点的最有力反驳!

二、国王是相对臣民而言,一个国家不可能人人都是国王,但是都有成为国王的可能。否则没有臣民的国王还能称其为国王吗?

三、以云遮月来说明佛的智慧被遮蔽,这不荒唐吗?有什么能遮蔽无量的佛光和智慧呢?否则还能叫无量吗!岂不自相矛盾。所以说这些比喻都是经不起推敲和检验的狡辩论据,都无法证明这个观点。
有的用宝珠和电来说明“本来佛”的存在。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这些比喻有效的前提:所说是事实。否则就没有实际意义。把假想当成事实,那是自欺欺人!


有的说:凡心狂歇,本来佛自然显现。有的说:只要无念,本来面目(佛或道)就显现。有的说:由于自我意识的严密封锁,而使佛的作用不能体现等等。都是在说佛的智慧有局限,还能被凡心、意识影响控制。果真如此,学佛就没有意义。如此自相矛盾,实在是缺乏严谨!

还有人以经典或祖师大德所说作为依据来说明问题。佛经是铂来品,在由梵向汉转化的过程中经历了翻译、皇权干预、与本土文化融合等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经典已经不能照搬照抄。况且佛教的传播史已有二千多年,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佛法真义不可避免会被逐渐扭曲,以正信和实证的态度,去伪存真,才是明智之举。


祖师大德的话可以拿来说明问题,但需要正确解读。提出质疑并不是要否定祖师大德的境界和所说的话,而是防止误导。


比如:有人拿六祖大师的偈子(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来证明本来是佛的观点。这个偈子是六祖自身真实境界的体现,但并不是所有众生都具有这样的境界。如果没有达到那样的境界,就拿来用,并时常挂在嘴边,那就是妄语。“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来”的教训不能不吸取。


六祖推出的顿悟法门直接从修心入手,可谓快速捷径。从心入手,不等于心地就已经纯净圆满。六祖并没有说:众生本来圆满,众生本来是佛。可后人却敢这么说,多么胆大妄为!而且为转嫁责任还推托于佛说或高僧大德说。如此不负责任,已经不是简单的曲解圣义问题,而是做人的品质问题。


佛陀彻悟后说: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说的多么清楚明了——众生都有成佛的可能,只因妄想执著障碍了成佛可能性的实现。现实中偏偏有人只把第一句拿来,做为本来是佛的证据,而把后半句忽略掉。是不严谨,还是故意如此?无论如何都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有人为掩盖这个观点的缺陷,故弄玄虚,常以“最上乘”、“一般人听不懂”、“之乎者也”等等来迷惑人。宁可把人说糊涂,也不允许发现问题。就像一个人发现自身缺陷,不但不去面对,而且还极力掩盖,这样的态度怎能进步!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因为人的分别,所以才产生了种种不同。如果不分别,即使是佛与众生也没有不同。这种观点把不分别视为不辨别,大错而特措。


不论从事物存在的事实,还是作用效果,以及表现来看,即使不分别,事物也存在着实质性差别。比如:真理与谬误,真实与虚幻、正与邪、善与恶、美与丑等。精华与糟粕并存,但不能把糟粕叫做精华。难道还能把地狱叫净土?恰恰只有分别,才能辨明实质,做到有效取舍和把握。


如果不分别,就不能区别真理与谬误、正义与邪恶、美与丑等。这样一来,正义就不能得到伸张;邪恶就不能得到制裁;歪理邪说就会泛滥;邪教就会危害人类。对善行美好不能支持弘扬,对劣行丑恶无动于衷,难道这就是不分别?

不论人生、社会实践、以及修行都需要正确理论作为指导,否则就会背道而驰。不明因果规律,就不能做到有效把握,从而趋利避害;不明真幻虚实,就不能做到自如掌控,就会执著迷失。

如果没有对事物本质的透彻认识以及对真幻虚实的明辨和自如掌控,就说不分别,那是妄语。就像一个舵手在不清楚目标航线以及是否存在潜在危险的情况下,就说可以自由航行了。多么无知而可笑!


把智慧光芒平等地照耀每一个众生,把慈悲平等无分别地遍及所有众生。这样的不分别是圣人的胸怀和境界。

有人则以出世间为理由为此观点辩护。殊不知,真正的道理是在任何领域都是经得起检验的,不论是世间,还是出世间都能说得通。如果连世间都说不通,何谈出世间!难道说经不起检验的道理也能叫真理?陆游的两句诗很值得借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未加验证的理论不要轻易去说,但可以通过讨论加以辩明澄清。否则一字之差,天地之别


还有这样一种奇怪现象,有人承认你说的有道理,却以没有印证为由而拒绝接受。敢问一句:释迦和老子没有人印证,人们为什么会相信呢?如果他们所讲的道理经不起推敲和检验;如果他们的思想不通透、不成体系,既不符合逻辑,又自相矛盾;如果他们所说的道理不能指导社会和人生,不能给社会和众生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人们会相信吗?正所谓:真金不怕火炼,真理不怕检验!


人要想完善和提升自己,就需要有一种胸怀能听取不同的声音,接纳不同的见解。从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在完善提升的过程中实现自我的净化。


见多,才能识广。博学多闻,才不至于失去机会。但是不求实证地迷信、盲信,以及不加辨别地盲目排斥或否定都是不可取的态度。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这个观点实在是经不起检验,并且在诸多方面都存在着严重瑕疵,是无论如何都不能自圆其说的观点。最重要的是:它的危害性巨大而且深远!!!

本人曾经发表的帖子——
《驳斥:本来是佛》一文发表之后
也谈阿弥陀佛和极乐世界   
潘麟的生命观   
这样的极乐害了多少人  
质疑:没有修行,只有认同
应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经典?
驳斥:本来是佛


作者: 遇见天使    时间: 2017-1-2 15:56
不从修得 不修不得
作者: 一心三藏-_B0F1s    时间: 2017-1-3 10:15
佛法是非因缘,非自然!即因缘即自然!
作者: 一心三藏-_B0F1s    时间: 2017-1-3 10:15
不闻法华不懂法,不学楞严不懂经!
作者: 烈火厚土    时间: 2017-1-3 11:44
文章不错,但不以佛经佛法究竟实相来辨析法理,无异于门外汉搬门弄斧,学术娱乐尚可,论道远矣。 阿弥陀佛!
作者: 烈火厚土    时间: 2017-1-3 11:50
文章所举数例多是佛在经中所说,并非法师创造。依法不依人,不依法论道成佛之路就是空中楼阁。 阿弥陀佛!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7-1-3 12:09
其实,你造了坏因必定受恶果!因果定律,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丝毫不爽!你因地做坏事,果上必定受恶报。但是,可怜这些凡夫痴迷不悟呀,只为了眼前的快乐,不顾将来的恶果。你想杀人呀,要受法律制裁,杀你的头;你抢人家的东西,就要吃官司,坐监牢。你不想想看,做了坏事能逃得了吗?!唉,都是迷惑呀!眼前受报还不算,将来还要受地狱的惨报,不得了哇。有些人就不明白这个道理,你说要受惨报,我们怎么看到一些坏人现在很享福?反过来有些好人反而受苦,这个因果不相应嘛。他不知道这个因果要看三世的。佛经上有两句话:“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他今生受的福报是过去作善事而得到的,他现在作坏事,将来受恶报,非但将来受恶报,现在的福也就减少了,寿命也缩短了。你现在看到好人受苦,那是他过去做了坏事,现在才受苦果,他现在做好事,无形中就把他的恶报减少了,本来要受很多很多苦,现在已是减轻了。这些果报在冥冥中转换了,而大家都不知道。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7-1-3 12:10
   心无所住 随缘显现  随心应量 心外无法  法外无心  心觉妙明 明心见性 随心妙用 一心三藏    顶礼如来藏大法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7-1-3 12:10
其实,你造了坏因必定受恶果!因果定律,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丝毫不爽!你因地做坏事,果上必定受恶报。但是,可怜这些凡夫痴迷不悟呀,只为了眼前的快乐,不顾将来的恶果。你想杀人呀,要受法律制裁,杀你的头;你抢人家的东西,就要吃官司,坐监牢。你不想想看,做了坏事能逃得了吗?!唉,都是迷惑呀!眼前受报还不算,将来还要受地狱的惨报,不得了哇。有些人就不明白这个道理,你说要受惨报,我们怎么看到一些坏人现在很享福?反过来有些好人反而受苦,这个因果不相应嘛。他不知道这个因果要看三世的。佛经上有两句话:“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他今生受的福报是过去作善事而得到的,他现在作坏事,将来受恶报,非但将来受恶报,现在的福也就减少了,寿命也缩短了。你现在看到好人受苦,那是他过去做了坏事,现在才受苦果,他现在做好事,无形中就把他的恶报减少了,本来要受很多很多苦,现在已是减轻了。这些果报在冥冥中转换了,而大家都不知道。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7-1-3 12:11
一心三藏,成佛之本!法华经、楞严经的核心!佛法之核心!宇宙人生的根本真理!一心三藏大法,石破天惊,彻法源底,又称"狮子吼"大法,务必彻底搞懂搞透!故佛门盛赞云:石破天惊讲法华,风起云涌演楞严!一心三藏大法又称"圆顿大法":听经闻法,当下证果,不历阶梯,一步登天!一旦听明白此法理,当下即成为圆教明心见性的大菩萨!最高可当下即证到等觉菩萨的大果位!所以此法理需倍加珍惜!应广为弘扬!广度众生!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7-1-3 12:11
  现在我们有学习佛法的良好机缘,就应该抓住机缘一直学下去。否则,如果一旦失去了这个机缘,肯定会有所损失。经济上、名誉上的损失容易发现,心灵上的损失却不容易发现,很多人甚至将这种损失视为收获。有些人对听法生起厌烦心,于是耍小聪明不去听法,这个时候他们认为自己成功了、解放了,这种把损失当作收获、把失败当作胜利的想法非常愚痴。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7-1-3 12:11
  当然,如果没有学习佛法,要想身心调柔是有一定困难的。只有长期学习佛法,人的身心才会逐渐变得调柔,而一两天的学习不一定马上见效。今天你刚进经堂时特别粗暴,下课后就彻底调柔了,神情非常柔和,走路也非常轻柔,这是不太可能的。但只要坚持听法,性格和行为慢慢就会发生大的变化。其实,从一个人外在的言行举止,也能看出他有没有受过佛法的教育。如果受过佛法的教育,那不需要假装和造作,言行举止自然会和其它人有所不同。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7-1-3 12:12
  在世间,有些人性格特别粗暴,他们的语言、表情、行为让别人胆战心惊,始终给别人带来恐惧感,这也是一种缺点。其实,作为大乘佛教徒,我们已经让诸佛菩萨作证将身语意奉献给众生了,所以我们是众生的仆人,是为众生服务的,既然如此,为什么要对众生粗暴呢?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7-1-3 12:13
   不管在修行、人格、财富、技术等任何方面,如果你自认为很了不起,其它人都不放在眼里,这种傲慢就是增上功德的最大障碍。~。…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7-1-3 12:13
      法华经云:“又如来灭度之后,若有人闻妙法华经乃至一偈一句,一念随喜者,我亦与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
作者: zhangliming    时间: 2017-1-3 12:14
     法华经云:“又如来灭度之后,若有人闻妙法华经乃至一偈一句,一念随喜者,我亦与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
作者: 明光    时间: 2017-9-1 18:48
   矿中有金,但矿不能叫金。


   水中有尘,所以不能叫清。


作者: 明光    时间: 2017-9-26 20:38
foyin31 发表于 2017-9-1 19:54
师兄着相这么厉害啊!被个名相概念给折腾的这样子,真是不可思议!一个帖子不行,再折腾出来一个,有这个 ...

    经典也需要正确解读,才能起正用。如果不能把经典中的正见提取出来,那么不如没有。

作者: 想家的孩子    时间: 2017-9-27 11:18
本帖最后由 想家的孩子 于 2017-9-27 11:19 编辑

《开悟的楞严经》

照妖镜
试金石
降魔杵

看不懂楞严经的人
是妖
是魔
不是真金
我们各自去楞严经印证一下
心知肚明
一目了然

修行人
一定要对自己负责
对自己的言行负责

特定的时空点
每一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言行‘’买单‘’
因果报应
丝毫不爽

阿弥陀佛


作者: 想家的孩子    时间: 2017-9-27 11:27
道法流传有正邪
入邪背正遍天涯
腾空罕见穿云凤
陷溺多成井底蛙
难与辩
乱纷哗
都把赤土做金砂
端的欲知通玄路
细玩无根树下花
作者: 心照    时间: 2017-9-28 10:03
本帖最后由 心照 于 2017-9-28 10:06 编辑

明光先生:感觉你就是个做学问的,说大一点是一个佛学学者而已。一个学者来评说佛法,实在是有点那个。
作者: 想家的孩子    时间: 2017-9-28 12:48
见性的修行人
知道自省
知道法是什么

不见性的
乱论一通
害人害己
你和他辩不出个究竟所以然来
乱纷哗而已
作者: 心照    时间: 2017-9-28 13:19
心照 发表于 2017-9-28 10:03
明光先生:感觉你就是个做学问的,说大一点是一个佛学学者而已。一个学者来评说佛法,实在是有点那个。

一个纯粹的种地的农夫,去评说怎样才能让卫星上天,真的是怪怪的嘛,那句话能说到点上呢?
作者: 妙莲华    时间: 2017-10-3 11:28

不从修得 不修不得
作者: xiang96    时间: 2017-10-5 18:43
心有魔障勿小视,下心低眉拜明师。
胡搅蛮缠生歹意,阎王殿里吃官司。
执我执修应有时,万法一念是真知。
法华楞严伽陀药,转凡成圣如来使。
作者: 南无不动如来    时间: 2018-1-17 19:43
《弥陀经》言:若人念佛,临命终时,必生彼国。又《观经》言:念佛之人,生彼国者,莲分九品。盖此念佛法门,不论男女僧俗,不论贵贱贤愚,但一心不乱,随其功行大小,九品往生。故知世间无有一人不堪念佛。若人富贵,受用现成,正好念佛;若人贫穷,家小累少,正好念佛;若人有子,宗祀得托,正好念佛;若人无子,孤身自由,正好念佛;若人子孝,安受供养,正好念佛;若人子逆,免生恩爱,正好念佛;若人无病,趁身康健,正好念佛;若人有病,切近无常,正好念佛;若人年老,光景无多,正好念佛;若人年少,精神清利,正好念佛;若人处闲,心无事扰,正好念佛;若人处忙,忙里偷闲,正好念佛;若人出家,逍遥物外,正好念佛;若人在家,知是火宅,正好念佛;若人聪明,通晓净土,正好念佛;若人愚鲁,别无所能,正好念佛;若人持律,律是佛制,正好念佛;若人看经,经是佛说,正好念佛。若人参禅,禅是佛心,正好念佛;若人悟道,悟须佛证,正好念佛;普劝诸人,火急念佛。九品往生,华开见佛。见佛闻法,究竟成佛。始知自心,本来是佛。

                                  ——莲池《云栖法汇》



译 文

  《佛说阿弥陀经》言:若人信愿持名,临命终时,必定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又《佛说观无量寿佛经》言:念佛之人,往生极乐世界,分为九品莲华。只因念佛法门,不论富贵、贫贱、贤良、愚痴,只要信愿持名,一心不乱,随其念佛功夫行持的大小,悉可获得九品往生。

  如此看来,世间各色人等都堪可念佛:若人富贵,种种资生受用现成享受,正好念佛;若人贫穷,家小拖累少,正好念佛;若人有儿子,祖宗祭祀得以托靠,正好念佛;若人没有儿子,一身孤单自由,正好念佛;若人的儿子孝顺,安然享受供养,正好念佛;若人的儿子背逆,由此免生恩爱,正好念佛;若人无病,趁着身体康健,正好念佛;若人有病,切近死亡,正好念佛;若人年老,寿命光景无多,正好念佛;若人年轻少壮,精神清爽利落,正好念佛;若人处身闲暇,心中无事干扰,正好念佛;若人处事忙碌,忙中挤出闲暇,正好念佛;若人出家,逍遥物外,正好念佛;若人在家,深知家是火宅,正好念佛;若人聪明,通晓净土教理,正好念佛;若人愚笨迟钝,一无所能,正好念佛;若人奉持戒律,戒律是佛所制,正好念佛;若人读诵佛经,经是佛所说,正好念佛;若人参禅,禅是佛心,正好念佛;若人悟道,悟道须佛印证,正好念佛。普劝一切人等,十万火急念佛。九品往生极乐世界,莲华开敷亲见阿弥陀佛,见佛闻法,究竟成佛。伊时始知自心,本来是佛。
作者: 作如是观    时间: 2018-1-31 16:54
这个明光,几年来为驳斥“本来是佛”,非常卖力,最近两年在佛教网“www.shixiu.org”多次开帖驳斥,该网站有几个活跃资深学佛人士也是鼓吹呼应,为了让他们信、解,末学引用他们推荐的宣化上人、圆瑛大师、海仁法师、印祖的讲义、开示来引导,一点效果都没有啊!
明光这次是专门跑到法华道场踢馆的架式,学佛人没有谦虚恭敬的心,都是印祖说的,学佛未受其益,先受其损,结个佛缘而已!来生恐怕当受大苦报!可不哀哉?!

这个明光,不止对印广法师诽谤,对宣化上人、圆瑛大师、印祖也都是一个不放过,谁说众生本来是佛,谁就是邪师,他就大加批判。难度难化!

不过,对一个真正学习的人,师兄们不要介怀,把他当成逆增上缘,我当初为了说服他们,愣是把圆瑛大师讲义、海仁法师讲义、宣化上人讲义、印祖文钞、净空法师讲义(楞严、法华讲义),各分别认真读了三遍,因为带着问题去读,认真做笔记(知见、页码),所以虽然几年下来,没有说服他们,自己收获满满,要不是没有他们的刁难,我读这些讲义恐怕都不会认真,所以他们真是我的好监督老师!我非常感谢他们!

读了这些高僧大德的讲义,充分证明了印广法师讲的楞严法华的正确!这是毫无疑问的!也因为听了师父的讲解,才能更好的读懂这些高僧大德的讲解!法喜充满!!!

分享给大家!共勉!
作者: 作如是观    时间: 2018-1-31 16:57
在法华道场站稳脚跟,真正明白一心三藏,可以去那些诽谤这个法的地方去锻炼锻炼,在他们的督导下加工精进,收获会很大的!!!
作者: 法华之子    时间: 2018-2-11 13:02
同意“作如是观“,印广法师是领悟了《法华经》和《楞严经》的精髓后,结合其他法师的精华,用大家听得懂的语言讲给他家听,让我等能比较容易接受听懂。

感恩释迦牟尼佛!感恩印广法师! 顶礼《妙法莲华经》!
作者: 佛子昌亮    时间: 2018-2-11 21:06
 [-----------------如来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所谓开示悟入佛之知见。然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必有方便。是以有三藏十二部之教典,八万四千之法门。其究竟归极,皆为开示悟入佛之知见,皆为此一大事因缘也。

  法华经云:‘我以智慧力,知众生性欲,方便说诸法,皆令得欢喜。’又云:‘今我喜无畏,于诸菩萨中,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方便说诸法,方便也;正直舍方便即真实也。开方便门,示真实相,此法华一经,所以独王于三藏也。

  净土法门,称为方便中第一方便,了义中无上了义,圆顿中最极圆顿。蕅益大师云:‘诸佛悯念群迷,随机施化,虽归元无二,而方便多门。然于一切方便之中,求其至直捷至圆顿者,则莫若念佛求生净土。’是知净土法门,实与法华同为一味,即方便,亦即真实。印祖常云:‘九界众生离此法,上无以圆成佛道,十方诸佛舍此法,下不能普利群生。’净土法门之功用若此,所以十方齐赞,九界同归,千经俱阐,万论均宣也。

  至于修学净土法门,最要在真信切愿,专持名号,而临终一著,尤关紧要。昔日印祖曾刊印【临终津梁】一书,流通遐迩,蒙其利益者甚多。今西震法师世了法师等,为求普遍流通,妇稚咸解,更撰【饬终须知】。文虽浅显,意实周详,若能于此深切讲求,依法施行,亡人定能往生西方,其为利益,何可量哉!

  关于净土法门之义蕴,虽千经万论,阐发无遗,然犹有惑者,亦不可不加以解释。或谓念佛当念实相佛,不当念六字洪名。此惑也!夫实相者,离一切相、即一切法、寂照不二,身土不二,性修不二,真应不二,无非实相,岂可离六字洪名,而别求实相?是故洪名才举,法界洞朗,六字坚持,妙体全彰,彼歧实相、洪名为二者,适见其非能知实相也。或谓当念毗卢遮那,不当念阿弥陀。毗卢遮那者,法身佛,阿弥陀者,应身佛也。此亦惑也!法、报、应三身,即一而三,即三而一,即毗卢及弥陀,即弥陀即毗卢,彼复歧而二之,适见其非能知毗卢也。或又谓当求生常寂光土,不当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此亦惑也!夫寂光、实报、方便、同居,名虽有四,其体则一。未断见思,则生同居;已断见思,则生方便;断无明,则生实报,分证寂光。无明断尽,究竟寂光。且常寂光土,无生无不生,岂可求生?彼全不察断证之功行,进修之次位,妄以寂光,破此极乐;又不知极乐同居,当下寂光,妄以寂光,加于极乐,亦适见其非能知寂光也。或又谓即心是土,心净土净,但当求生于自心极乐,奚必求生于他方极乐?此亦惑也!夫心者即是法界,极乐虽在十万亿国土之外,原未离于法界,即未离于自心也。乃今强以六尘缘影为自心,而欲纳极乐世界于六尘缘影之妄心中,且求生焉,岂不谬哉!凡此诸惑,皆为但闻名辞,不究义蕴,徒彰无闻暗证之愚,岂免鼠即鸟空之诮,有智之人,不当为其所惑也!以此数端,皆为近人易犯之病,好高骛远,循名忘实,故不辞累赘,而连类及之,尚望学者察焉!--------]
读了这些高僧大德讲的佛法,充分证明了印广法师讲的楞严法华的正确!这是毫无疑问的!也因为听了师父的讲解,才能更好的读懂这些高僧大德的讲解!法喜充满!!!



作者: 佛子昌亮    时间: 2018-2-20 23:01
印光大师:对《大佛顶首楞严经》的开示


--------------------------------------------------------------------------------

发布:净山 [文章 空间 留言]   日期:2017/3/23 14:41:00   收藏   微信分享   护持学佛网


3
   

  如来藏妙真如性,生佛同具,了无增减。佛以究竟证故,安住寂光,享常乐我净之法乐。众生以彻底迷故,起惑造业,受生死轮回之妄苦。虽则染净不同,苦乐各别,而其本具之妙真如性,仍自无增无减。然众生但有性德,绝无修德,不能得其受用。反承此妙性功德之力,作生死因,受轮回果。以是因缘,感佛慈悲,示生世间,随机说法。俾彼各各就路还家,识取衣珠,庶不致孤露无依,了无恃怙也。

  大佛顶首楞严经者,乃三世诸佛圆满菩提之密因,一切菩萨趣向觉道之妙行,故名之为首楞严也。梵语首楞严,华言一切事究竟坚固。何谓一切事,即心境二法。开而言之,即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七大也。此一切事,皆如来藏妙真如性之全体大用,本自坚固,了无生灭,垢净,增减之相。而众生迷真逐妄,背觉合尘,若心若境,皆成幻妄,皆是生灭,皆不坚固矣。故因阿难请问十方如来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禅那最初方便,如来于是征心显见,历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七大,以显示一一皆如来藏,随众生心,循业发现,令其开悟。后又以二十五圣,于二十五法,各证圆通,以实其说。

  此经为对阿难多闻,及娑婆闻性最利之机,故文殊选择,唯取观音。而净土念佛法门,普逗十方三世一切众生之机,故列于弥勒之后,观音之前,以密示其普逗群机之意。否则当列于虚空藏之后,弥勒之前矣。

  刻论普通法门,必须断尽烦惑,方可了生脱死,唯上上最利根人,可于现生即了。若非此等根性,则或二三四五生,或二三四五劫,或至尘沙劫又尘沙劫,仍在轮回六道中者多多矣。以仗自己戒定慧力,断尽贪瞋痴烦恼惑业,故难。况时丁末法,人根陋劣,寿命短促,知识稀少,魔外纵横,正见稍亏,即堕魔罥乎。唯净土特别法门,仗弥陀慈悲誓愿,与自己信愿忆念之力,于临命终时,蒙佛接引,往生西方。俾上上根人,速证无生,即下下根人,亦预圣流。其为利益,何可名言。此义乃华严末后归宗之一著,切不可以光之人微,而谓为谬妄也。吾人果能具真信切愿,如子忆母,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而念。即是以势至反念念自性,观音反闻闻自性,两重工夫,融于一心,念如来万德洪名。久而久之,则即众生业识心,成如来秘密藏,所谓以果地觉,为因地心,故得因该果海,果彻因源也。有缘遇者,幸勿忽诸。此是微尘佛,一路涅槃门,况我末法人,何敢不遵循。

  此后严示四重戒律,以培其基。备说神咒功德,以期恃卫。详谈十法界因果,一一皆是循业发现。显示五阴魔境,令知功行深者,尚有著魔造罪堕狱之事,况初心者乎。观经初七处征心,十番显见,历阴,入,处,界,大,重重开示,方令最利根之阿难,圆悟藏性(即宗门所谓,亲见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也),则大彻大悟,诚非易易。经后禅定力深,已破色受二阴,尚被魔惑,失其正见,造诸恶业,生陷王难,死堕地狱。是知欲了生死,唯仗自力,其难与险,莫可比喻。愿诸同伦,依势至忆佛念佛,及普贤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之教,与尽华藏世界海诸菩萨,一致进行,求生西方,实为万全之计。

  智茂居士许文菁,楷书楞严经,以供觉社莲友读诵。瞿智鸿,叶圣方二居士,为之购纸。书毕,祈光作序。光以觉社乃念佛道场,理宜显示净土法门胜妙之义,庶不致好高务胜者,专主自力,弃舍佛力,卒成求升反坠,弄巧成拙之结果,故其言似乎泛滥迂腐。纵有以此见责者,亦只曰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耳。

  《印光法师文钞续编(下)》:“大佛顶首楞严经楷书以供众读诵序”

  楞严一经,不知净土者读之,则为破净土之元勋。知净土者读之,则为宏净土之善导。何以言之。以自力悟道之难,净土往生之易。十法界因果,一一分明。若不仗佛力,虽阴破一二,尚或著魔发狂,为地狱种子。而且二十四圆通之工夫,今人谁能修习。唯如子忆母之念佛,凡有心者,皆堪奉行。但得净念相继,自可亲证三摩。知好歹者读之,其肯唯主自力,不仗佛力乎。不知好歹者反是。以其止欲为通家,无心了生死耳。

  节选自《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二》:“复永嘉某居士书七”

  师平生志在楞严,行在净土。日课佛号三万,誓求往生。晨持大悲咒一尺香,以为助行。欲令现未有情,同生净土。故于弥陀疏钞,及演义,要解,便蒙钞,势至圆通疏钞,皆为刊布。谓学者曰,禅宗名为教外别传,净土实为教内真传。须知即此真传,乃别传外之别传也。汝等烦惑未断,道业未成。切不可错认定盘星,高推禅宗,藐视净土。致令临命终时,业识茫茫,无本可据。虽有不可思议大慈大悲之佛力,由不信故,无从倚托。依旧乘恶业力,轮回恶道。从劫至劫,了无出期。可不哀哉,可不畏哉。

  其讲楞严也,于七处征心,十番显见处。必详明此土开悟之难,净土证道之易。至势至章,则殷勤劝导,不遗余力。直欲法会大众,人各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即随势至,亲证圆通。其至由恶业而沉沦四趣,乏定慧而坠堕五魔处。尤复极陈得失,痛示利害。每每泪随声出,语音哽噎。常曰,不知净土,楞严乃破净土之元勋。深明净土,楞严实宏净土之善导。看经不具择法眼,其孤负佛恩处,类多如是。汝等切不可将禅宗机锋转语,认做实法,薄净土而不屑修持。须知华严会上,华藏海众。同破无明,同证法身。尚须以十大愿王,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以期圆满佛果。汝何人哉,敢与彼抗。上孤佛化,下负己灵。诸佛名为可怜愍者。

  节选自《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三》:“通智法师公堂序(代悟开大师作)”

  得预楞严法会,何胜庆幸。观想一法,非理路明白,观境熟悉,无躁妄欲速之心,有镇定不移之志者,修之,则损多益少。

  至于实相念佛,乃一代时教,一切法门,通途妙行。如台宗止观,禅宗参究向上等皆是。所谓念自性天真之佛也。

  楞严一经,实为念实相佛之最切要法。然又为持名念佛,决志求生极乐,无上大教。何以言之,最初征心辨见,唯恐以妄为真,错认消息。迨其悟后,则示以阴入界大,皆如来藏妙真如性。乃知法法头头,咸属实相。既悟实相,则觅阴入界大之相,了无可得。而亦不妨阴入界大行布罗列。所示二十五圆通。除势至圆通,正属持名,兼余三种念佛之外。余者总为念实相佛法门。以至七趣因果,四圣阶位,五阴魔境。无非显示于实相理,顺背迷悟之所以耳。如是念实相佛,说之似易。修之证之,实为难中之难。非再来大士,孰能即生亲证。以此之难,固为持名念佛之一格量劝赞。了此而犹欲仗自力以断惑证真,复本心性。不肯生信发愿,执持佛号,求生西方者,无有是处。以实相遍一切法。持名一法,乃即事即理,即浅即深,即修即性,即凡心而佛心之一大法门也。于持名识其当体实相,则其益宏深。外持名而专修实相,万中亦难得一二实证者。能得苏东坡,曾鲁公,陈忠肃,王十朋等之果报,犹其上焉者。了生脱死一事,岂可以志大言大而成办乎哉。宜自详审。是知实相之理,不可不知。息心研究楞严,则凡圣因果迷悟修证之若事若理,明如观火。而自力佛力,持名实相之利益大小,亦明若观火。固当若自若他,皆期以即持名而实相。决不致以好高务胜,离持名以修实相。致使徒有修心,而无证果也。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一》:“复吴希真居士书二”

  友人以时事新报征文启见寄。光企座下发挥佛祖道妙,以结法缘。座下以执心在内(一),直指见性是心非眼(二),色阴本如来藏妙真如性(三),眼入本如来藏妙真如性(四),十二处本如来藏妙真如性(五),地大周遍(六),一心二门(七)等七题,令光作论,而曰拟作模范。

  ……

  论曰,执心在内在外在中间等,乃凡夫之情见也。执心定不在内在外在中间等,亦凡夫之情见也。非直指见性是心非眼,即末显本,指波即水之真智也。何也。以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七大,一一皆如来藏妙真如性,周遍法界也。若有在有不在,则非如来藏妙真如性,不周遍矣。以如来藏妙真如性,含育生佛,包括空有。世出世间,无有一法能出其外,不在其中故也。以凡情观之,岂但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七大,皆属生灭,皆非真如。即断惑证真,成等正觉,亦不出生灭之外。以圣智观之,非但断惑证真,成等正觉,固属真如。即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七大,全体真如。从本已来,原无一毫生灭之相可得。再进而论之,真亦不立,如本无名。一心尚不可得,有何二门之可论哉。是为究竟真如,究竟如来藏妙真如性,究竟心。正所谓五蕴皆空,度诸苦厄,圆满菩提,归无所得者也。

  如上一番说话,乃光二十年前偶尔梦著者。今承其雅意,献于座下。如曰必须分而论之,详其文义语脉旨趣,则非光之衰颓心目,荒唐学业,所能办也。请求之古德,及当代讲家。自能畅座下之本怀,惬座下之素志耳。

  节选自《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一》:“复海曙师书”

 

声明:本站为在公安机关登记备案的互动式网站,文章、图片和视频均为网友上传,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xuhua@xuefo.net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转自学佛网:http://www.xuefo.net/nr/article49/488287.html)
读了这些高僧大德讲的佛法,充分证明了印广法师讲的楞严法华的正确!这是毫无疑问的!也因为听了师父的讲解,才能更好的读懂这些高僧大德的讲解!法喜充满!!!




欢迎光临 法华论坛 (http://www.fahua123.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