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成佛就是一念的事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3

主题

189

帖子

272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72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0-7 09:56:2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楞严经》讲到:摩登伽女听佛几句话当下证三果罗汉(她之前连罗汉是什么都不懂);再听文殊菩萨几句偈颂,当下证四果罗汉,这还是小乘果位1。憍陈如比丘听佛传了「苦集灭道四圣谛」之后,当下证四果罗汉2。舍利弗听马胜比丘四句偈颂:「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吾师大沙门,常作如是说」,实际上凭借前两句偈颂,当下证初果罗汉;然后皈依佛陀,再听一遍四圣谛,当下证四果罗汉3。在《楞严经》倒数第二段讲,一个马上就要下无间地狱的十恶不赦的大坏人只剩一口气了,听了「如来藏」的道理,当下罪障消除,变地狱为佛土4。
而在《法华经》,这方面讲得太多太多5。《法华经分别功德品第十七》讲:听闻一篇《如来寿量品》,无量众生证罗汉、辟支佛、菩萨、乃至等觉菩萨,特别是讲「尔时」6;最后还讲,对《法华经》一念信解,功德有多大呀?比你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这五度法门(实际包含了无量法门)——八十万亿恒河沙劫的功德还要大无量倍7。就是一念信解而已啊!好好看佛的金口玉言。

成佛就是一念的事。《楞严经》怎么讲的?决定成佛,譬如以尘扬于顺风,有何艰险8;何籍劬劳,肯綮修证9。佛就是这么讲的,无修无证,哪里要你修?哪里要你证啊?祖师大德也是这么讲啊10:圆顿大法不历修证,一步登天。你本来就是佛,只看你悟不悟。但是无修无证,不妨修不妨证——我们讲无修无证,是指证到分真即佛,也就是明心见性的菩萨。要证圆满之佛,还要修,还要证;同时,为了教化众生,我们还要示现有形有相的修证,自他两利。(摘自印广门清法师《心经讲记·第四次修订版》)

注:
1.《楞严经·卷七》:且汝宿世,与摩登伽,历劫因缘,恩爱习气,非是一生,及与一劫,我一宣扬,爱心永脱,成阿罗汉;(注:爱心永脱,是听佛讲了四圣谛时当下证三果,成阿罗汉是听文殊菩萨偈颂当下证四果。具体参照《楞严经讲义·圆瑛大师·著》)又,《楞严经·卷六》:普会大众,天龙八部,有学二乘,及诸一切新发心菩萨,其数凡有十恒河沙,皆得本心,远尘离垢,获法眼净。性比丘尼闻说偈已,成阿罗汉。

2.《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三》:当佛三转四谛十二行法轮时,阿若憍陈如于诸法中,远尘离垢,得法眼净。时虚空中,八万那由他诸天亦离尘垢,得法眼净。

3.《过去现在因果经·卷四》:时舍利弗。闻阿舍婆耆说此偈已,即于诸法,远尘离垢,得法眼净。见道迹已,心大踊跃,身诸情根,皆悉悦预;
尔时,世尊为舍利弗及目揵罗夜那,广说四谛。二人即得阿罗汉果。又复为彼二百弟子,广说四谛。即于诸法,远尘离垢,得法眼净,乃至亦成阿罗汉果。尔时世尊,即与一千二百五十比丘,皆大阿罗汉。

4.《楞严经·卷十》:若复有人身具四重十波罗夷,瞬息即经此方他方阿鼻地狱,乃至穷尽十方无间,靡不经历。能以一念,将此法门,于末劫中开示未学,是人罪障应念销灭,变其所受地狱苦因,成安乐国。

5.说是药王菩萨本事品时,八万四千菩萨,得解一切众生语言陀罗尼;说是妙音菩萨品时,与妙音菩萨俱来者八万四千人皆得现一切色身三昧。此娑婆世界无量菩萨,亦得是三昧及陀罗尼;说是妙音菩萨来往品时,四万二千天子得无生法忍,华德菩萨得法华三昧;佛说是普门品时,众中八万四千众生,皆发无等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说是陀罗尼品时,六万八千人得无生法忍;佛说是妙庄严王本事品时,八万四千人远尘离垢,于诸法中,得法眼净。

6.《法华经·分别功德品第十七》:于时,世尊告弥勒菩萨摩诃萨:阿逸多,我说是如来寿命长远时,六百八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众生,得无生法忍;复有千倍菩萨摩诃萨,得闻持陀罗尼门;复有一世界微尘数菩萨摩诃萨,得乐说无碍辩才;复有一世界微尘数菩萨摩诃萨,得百千万亿无量旋陀罗尼;复有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菩萨摩诃萨,能转不退法轮;复有二千中国土微尘数菩萨摩诃萨,能转清净法轮;复有小千国土微尘数菩萨摩诃萨,八生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复有四四天下微尘数菩萨摩诃萨,四生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复有三四天下微尘数菩萨摩诃萨,三生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复有二四天下微尘数菩萨摩诃萨,二生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复有一四天下微尘数菩萨摩诃萨,一生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复有八世界微尘数众生,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7.《法华经·分别功德品第十八》:尔时,佛告弥勒菩萨摩诃萨:阿逸多,其有众生,闻佛寿命长远如是,乃至能生一念信解,所得功德,无有限量。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于八十万亿那由他劫,行五波罗蜜:檀波罗蜜、尸罗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棃耶波罗蜜、禅波罗蜜,除般若波罗蜜,以是功德比前功德,百分、千分、百千万亿分不及其一,乃至筭数譬喻所不能知。

8.《楞严经·卷七》:云何汝等在会声闻,求最上乘,决定成佛,譬如以尘扬于顺风,有何艰险?

9.《楞严经·卷四》:胜净明心,本周法界,不从人得,何藉劬劳,肯綮修证?譬如有人于自衣中,系如意珠不自觉知,穷露他方,乞食驰走,虽实贫穷,珠不曾失;忽有智者指示其珠,所愿从心,致大饶富,方悟神珠非从外得。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