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高僧们的他心通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5-1 10:20
  • 430

    主题

    1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031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1-9 20:30: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他心通有种种不同,如果是已经证道的圣人,比如澍庵,(清代高僧,扬州人,年少出家,性格狂放不守戒,被住持斥责,决心潜心修持。闭关三年后出关,判若两人,为人谦逊,无人能测度他证得的境界。一次,他在茶馆喝茶,邻座的人在争论佛经,澍庵笑着说,你们都不对。说着,他一面背经文,一面作解释,满座皆惊。任何书籍,他没看过的都能背诵,人们称他为圣僧。)

    澍庵从来没有读过书,然而不管别人问他什么书,都能背得清清楚楚,一字不错。原因在哪里?澍庵惑业断尽,彻底放下情执,心地清净犹如明镜,没有人问的时候,心中一个字也没有。倘若有人问的是那人自己曾经读过的书,时间长忘了,然而他的八识田中,已留有这些词句的影子,由于无明障碍,遮盖自性,所以他本人一点没感觉;澍庵有他心通,能在对方心识的影子中,看得明明白白,所以问什么答什么,一点不会错。即使问的人确实从未见过那本书,澍庵也能从其他见过那本书的人的心识中看到,然后为来者背诵。这就是把他人的心识作为自己的心用,不是他的心里真能记住这么多经书。凡夫不明白,觉得非常奇特,其实是业障消尽,智慧圆朗才能做到的。

    《宋高僧传》记载高僧缄到王处厚家,王处厚正在很得意地读文章。问他读什么,王处厚说:“这是我考中进士所写的文章。”缄和尚不信,问:“考试的时候那么紧张,你哪能写得这么从容整齐?”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一本册子问:“这是你写的吗?”王处厚一看,正是自己当初考试时写的原稿,于是不好意思地解释:“我现在看的是后来修正过的稿子。”缄和尚说:“我就知道这不是你的原稿。”

    王处厚心里纳闷:“师父口袋里怎么会有我的文章呢?”缄和尚神秘地一笑:“我非但有这一篇,从你读书以来写的所有文字,包括信手涂鸦的,我口袋里全都有。”王处厚吓得不轻,不敢再问下去了。澍庵有他心通,但还没显示神通;缄和尚不但有他心通,还有大神通,能把对方心识中所显现的书,现出形象来给对方看,并不是真的在自己口袋里放了那么多东西。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