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对于来到眼前的一切,都要欢喜做、甘愿受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19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9360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2-10 13:17: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对于来到眼前的一切,都要欢喜做、甘愿受2017-02-05 佛法满人间

10:08对于来到眼前的一切来自佛法满人间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朗读音频

一个念佛人的心态,就是要知道,今生今世所遭遇的成败得失、苦乐祸福,所有的点点滴滴,百分之百都是跟我们的过去世有关,是生生世世所造作而来的。就是生生世世以来有造那样的因,所以今生今世才会出生在某个国家,做某人的子女,与某人结为夫妻,生几个儿女,身体健康或病弱,头脑聪明或愚钝,事业成功或失败,际遇是顺或逆……所有的点点滴滴都是我们生生世世自己所造作而来的,不是别人导致我们那样的。


所以一个念佛人首先要相信三世因果与善恶报应的道理,要有安分守己、随遇而安、逆来顺受之心,不要对人以牙还牙,这样来念佛才会感到自在喜乐。若念佛人不了解这种善恶报应、三世因果、自作自受的道理,就会凡事不平不满、嫉妒计较、争吵怨恨,他虽也念佛,依然是苦苦恼恼,乃至于会做出极端的行为,甚至于最后去自杀。这样的话,怎么可以怪罪阿弥陀佛说:我已经念佛了,怎么使我步上自杀之路呢?我是一个念佛人怎么还会这样呢?如此怪罪阿弥陀佛没有庇佑,这是不对的。


所以一个念佛人首先要相信三世因果与善恶报应的道理,要有安分守己、随遇而安、逆来顺受之心,不要对人以牙还牙,这样来念佛才会感到自在喜乐。若念佛人不了解这种善恶报应、三世因果、自作自受的道理,就会凡事不平不满、嫉妒计较、争吵怨恨,他虽也念佛,依然是苦苦恼恼,乃至于会做出极端的行为,甚至于最后去自杀。这样的话,怎么可以怪罪阿弥陀佛说:我已经念佛了,怎么使我步上自杀之路呢?我是一个念佛人怎么还会这样呢?如此怪罪阿弥陀佛没有庇佑,这是不对的。


其次,既然我们的身体仍然处在这个家庭环境之中,与子孙家眷、亲戚朋友互动往来,人与人之间,本来就应该有基本的做人态度,如果态度观念有偏差就会导致自己的苦恼。譬如说,人与人之间,本来就应该要互相谦卑体谅,多为对方设想,在态度方面要尽量亲切和睦。但是,自己虽然念佛,习性依旧没变,思想偏激、个性冲动,三言两语就与人争吵,这样自然与亲戚朋友,左邻右舍不和了,这时怎么可以怪罪说:我已经在念佛了,怎么仍会使我因缘不好?所以,作为一个念佛人,要了解因缘果报的道理,要安分守己、随遇而安、逆来顺受,不要以牙还牙,不可以说你对我这样,我也要这样对你。


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将所遭遇的逆境怪罪在子女、媳妇、丈夫、妻子或是其他人身上,应该要了解这都与曾互相欠债有关,这个逆境机缘,正是我们偿还欠债的时候,因为那都是我们以前欠他们的,我们过去曾经得罪、伤害过他,今世才会遭受他这样的对待。想想看,天底下的男人那么多,天底下的女人那么多,你为什么却会偏偏与这个人结婚,生育这种子女,与这种媳妇相处呢?这都是各有其相关的因果啊!所以,对于来到眼前的一切,都要欢喜做、甘愿受,不可以牙还牙,否则前债不但未还,又再另造一个新业了。


又比如,已经有几天没吃饭了,结果肚子饿、胃痛,甚至饿到濒临死亡。我们应知,肚子饿有肚子饿的因果,如果这个时候竟说:我都在念佛了,怎么还使我肚子饿?这种想法就不符合因果了。又譬如说:几天前气温很低,你故意只穿单薄的衣服,致使着凉感冒,却又疑惑已经在念佛了,怎么佛没有保佑我、赐我健康,不受感冒生病之苦呢?这样的想法也是不符合因果业报的道理。



一个学佛、念佛的人了解这个道理,所以第一会“随缘消旧业,更莫造新殃”,第二专念南无阿弥陀佛,第三愿生极乐世界。



这个愿生极乐世界,是讲真的,不是讲假的,是百分之百愿生极乐世界,这种心是坚定不移的。也就是说,虽然我们对这个家庭还眷恋不舍,平时当然也尽责尽分,不过若到了临终之时,自然就会放下,因为此生彼此因缘已尽,任你再怎样也都无济于事了。然而,这其实只是暂时的放下,因为到极乐世界之后,反而能够达成我们继续照顾眷属的愿望,而且在达成这样的愿望时无凡夫心,境界更高超。(来源:灵瑞之声)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1-6 22:38
  • 170

    主题

    2万

    帖子

    1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41846
    沙发
    发表于 2017-3-15 15:50:4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修行是为了修心,而不是为了修身。万法一念现,一念现万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