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86|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看破幻相----放下执着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11-2 13:33
  • 3244

    主题

    3591

    帖子

    2万

    积分

    实习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323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1 10:24: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昨天,有朋友拿着金刚经,指着书中“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几句话问我:“刘老师,这怎么理解呢?我看到的东西明明存在,为什么说是虚妄的呢?”
          这个问题在五年前刚开始读金刚经的时候,也曾经困扰我很长时间,明明看得到摸得着的东西,佛却说是不存在的,真是太奇怪了。不过既然古圣先贤都这样讲,就一定有他的道理。我暂且放下心中的疑惑,没有再去深究。
         直到有一天我了解到了唯识学,才终于明白其中道理。
         古往今来,我们人类创造了很多的东西,小到一本书,一个器皿,大到火车、飞机、大炮、火箭等等,这些东西为什么会存在呢?其实刚开始仅仅是一个想法,有人动了一个念,想要这样的东西,于是就通过各种方式创造了它。
    而它最终以物质的形态出现在我们面前,供我们所用。这就是物质的本源,
         从更大的角度来说,我们把宇宙之初形容成”无极”,即鸿蒙一气,浑然不分,也就是常说的混沌状态。宇宙在这样的存在中维持了很久很久。
         结果有一天,二气分,天地判。为什么会二气分呢?我们也同样可以依之前的理论来思考,因为一个想法 -----无极的想法,在混沌状态中,分不清彼此,时间久了,感到无趣,想拥有不同的体验,当这样的想法生成,则开天辟地。
         开天辟地之后,就产生了相对的阴阳,则太极成。阴和阳都通过了解对方的身份体验自己的存在。与此同时天地也分了清浊,阳动则阴静,阴息则阳生,清浮浊沉,所以很多武学家修炼,都在通过静坐、站桩、动态练习等感受阴阳相交,清浊相媾的状态,以找到原始那种氤氲化生的无极状态。从而达到自身修炼的目的。
         人的身体也一样分清浊二气,中焦横隔以上为清气,横隔以下为浊气,清浮浊沉,二气升降,与太极之相相合,所以会有人体是一小宇宙之说,这大概也是太极拳的生成之因吧。
         天地判之后,在这样的状态里面久了,自然又有了继续体验不同存在的想法,于是各种各样的生命体也就产生了。 可以说,我们的先天都是由无极而生,出生之后则为后天,即成太极。
         如此说来,我们的生命之初,仅仅是一个想法,万物皆因想法而变,在过去、现在、或是将来我们所存在的世界,所遇到的人和事在本质上并无差别,这是宇宙之本性,
        如此说来,我们在平常里所执著的东西,本质为假,一点都不奇怪了。
        就现代科技来说,科学家们研制的量子测量仪,早就测出了我们任何一种存在,不管是有生命的,还是没有生命,自然的,还是人造的,都有一个共同的特性,就是把这些东西放大去看,最终发现都是由同一种很小的微粒在不断的运动中密集而成,也正因此,物质才会有成、住、坏、空的表象。
          举个例子,就算我们住在空气很好,环境很干净的地方,时间久了不去打扫房间,会发现家具上积满了尘土。这些尘土是哪里来的呢?空气是那么的清新,怎么会有这些东西呢?这其实就是微粒运动的一种变现。这样的集合体比较少的时候,我们的肉眼是看不到的,但是随着微粒的运动,这样的集合体越来越大,越来越密集,最终就形成了我们可以看的到的物质。
         由此说来,本质上我们和所有的物体都没有差别。我们肉眼所看的到的东西都是幻相。我们可以随着心念的改变让这些物质变化,同时我们也可以随着我们的心念,让我们自己的形态得以改变,一点都不奇怪了。
         了解了这些,对我们的人生究竟有什么样的帮助呢?很多道理,我们明白了,悟到了,但是能很好的证在自己的身上吗?

        一、业与力

          一说到业,很多人就会“怕”,认为业是一个很麻烦、很复杂的东西。其实不然,“业”就是我们常说的缘,这一生我们为什么会想要选择做教育、做医生、做科学家等等,都是因为一个“业”---  在过去很多年当中有一个这样的愿望。不做这样的事情,我们的灵魂会躁动不安,肉体也会感到痛苦,会觉得自己背离了人生的目标和方向。反过来说,却正是因为我们有这样的缘,才能成就这样的事。
          在“业”的面前,灵魂也会考验我们,驱使我们走入“业”中,这就是“力”。灵魂这样做的目的是:业障现前,看我们如何过这一关。如果这一关过了,我们的智慧就得以提升,如果过不了,就继续轮回。灵魂不慌也不急,地球这个大训练场,有的是时间让我们浪费。
         当我们真正了解了“相即虚妄”,就会很好的过人生路上这一个一个的关卡,让我们的灵魂得以成长,智慧得以提升。
          比如,我们会因“业”遇到一些忘恩负义、不善交际、爱嚼舌根的人,并在无明与“力”的驱使下与其交往。在交往过程中,我们慢慢的发现与这样的人交往很累,也许我们还会感到自己受到了伤害。
          这时如果我们能清醒的觉知自己的内心世界,能明白自己在本质上与他们并无差别,我们就不会因为他们的错而心存怨气,反而感恩“业力”让我们获得了一次与他们之间“消障”的机会,那么这一关我们就算通过了。当然就算过了这一关,后面还会有更大的关等待着我们。
         因此说,我们不需要去在意我们遇到的是什么样的人和事,而应该在意的是,我们用什么样的心态来面对生命中的这些人和事。

          二、善与恶 ---- 走出愧疚之幻相

         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
         如果每一个人都认为那是美善的东西,那么就成了恶,就像在“非典时期”,每一个人都认为醋是好东西,结果醋被抢购一空;很多人都认为所谓增强“免疫力”的中药是好东西,就大包小包拎回家,不顾后果狂吃一通,最后对自己的身体造成了很大的伤害。显然这时的美已经变成了恶。
         很多人认为檀香木是好东西,于是大量的采伐这样的树木,造成家具,做成沉香高价出售,对与人类来说,仅仅是多了一项奢侈品而已;而对于檀木的世界来说,无意遭遇了灭顶之灾。
         那么,究竟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呢?我们怎样来定义这样的事物呢?很多大师都会告诉我们说:凡事无善无恶。这样的话我们听了很多,遇到事情却还是会不自觉的分出善恶, 再依据我们的判断去做事情。看来,从“知道”到“做到”真的是两码事。
         如果一个人或一件事,在恰当的时机出现,在那一刻我们可以认为是善的,不管他用什么样的方式而来,我们怀着感恩的心去拥抱,接纳这样的事件。随着时间的推移,也许与我们当时所想所感受到的不一样,也无需因此而难过或者高兴。因为在那个时刻,我们顺应了灵魂的召唤,做到了最好。原来我们所感受到的与现在所感受到的都仅仅是我们的感受,而非事件的本身,这样的感受在我们自己的内心世界当中是真实存在的。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我们跳出事件的本身,站在局外,我们看的更清楚了,也明白了业力推动我们去做这件事情的意义。
         一件事情,如果我们认为这是一件好事,那么好在哪里?如果认为那是一件坏事,那么又坏在哪里?当我们把他分析的很清楚的时侯,我们就会发现,这其实仅仅是我们个人大脑里面的判断而已,我们因这样的判断而引发的情绪,只是为了增加这件事情在我们内心世界当中的真实性而做的辅助罢了。
         因此,对于我们的情绪,我们不需要去迎合他,更需要去静静的观察他,看清楚我们陷在什么样的漩涡里面,才是真正提升的方式。就好像我们坐在飞机上,在很高的空中飞行,能看到的是蓝天白云,往下却看不到陆地。我们会臆想如果飞机掉下去了,我们肯定被摔的粉身碎骨。在这样的恐惧之中,我们开始感到焦虑不安。
        事实却是,飞机安全的在天上飞,如果真的掉下去,可能还没到地上,我们就晕过去了,也不知道自己会摔成什么样子。引起我们焦虑不安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呢?是飞机吗?不是,是来自我们大脑里面的想法。
         伤害、妨碍我们的并非是事情的本身,也不是他人,给我们带来伤害的往往是我们对事情的态度和想法。
         如果我们对自己做过的事情有愧疚,感到愧对了某个人,我们不需要为了达到一种心理平衡的状态去攻击什么人,什么事。同时也不要拼命的去补偿自己的过失,这样做只会让我们的身心遭受更大的痛苦。
         因为愧对别人同样是一种假象,在心理辅导当中,有很多人怀着愧疚的心理无法走出,拼命的用自认为对的方式来帮助对方,以达到一种心理上的平衡。
         结果却事与愿违,令自己的内心更加的分裂,陷入强烈的得失之中无法自拔。由于事情的出发点是为了通过这样的方式补偿自己,因此对方的接受与不接受,理解与不理解,时刻牵动着自己的目光,啃噬自己的心灵,这样下去,不但无法让自己心灵获得安宁,反而会让自己陷入更大的迷雾无法走出。
          就愧对这件事情而言,那有可能是因为我们曾经做了对不住的对方的事情,对方因此而遭受了莫大的打击,可能无法接受而选择自杀,也可能因此而一蹶不振,自暴自弃。我们会理所当然的认为是我们的错误所导致的结果。在我们内疚自责的时候,不妨停下来想一想,这是真的吗?
          试想如果对方的心灵比较强大,深谙宇宙之奥秘,人生之哲学,本身是一个修为很高的人,他会因为我们的错误而受到伤害吗?无论我们做什么,恐怕不但伤害不了他,反而会让他嘲笑我们的无知吧。因此,如果我们认为是我们的行为导致了什么别人不能接受的结果,那么只能说明我们很自恋。他可以选择这样的结果,说明他是可以接受的,那为什么我们就不能接受呢?
          这样的补偿心理,在现实生活中非常普遍,当我们遇到一个人,莫名其妙,毫无理由的想要去帮助他,而且只有这样自己才能心安,那就已经是了。这个人有可能是我们过去的朋友,也有可能刚刚认识不久,也可能是很早很早以前就认识了。如果有可能的话,深入到我们的潜意识深处去挖掘,往往会找到过去的因缘。
          也许,你会很难过的告诉我:“他确实因为我的原因而选择了自杀,这该作何解释呢?”
          我们每一个人都像树上的叶子,秋天来了,自然会落,而树上又很快长出新的嫩芽,这些新芽到了来年的秋天也同样会落,落下的叶子过一段时间就会荡然无存。生命本身是短暂的,也许明天我们就会死去,我们所爱的人、所认识的人也会很快死去,今天埋葬我们的人也许就是明天死去的人。我们的肉身不过是很多的骨骼和血肉之结合体而已,这样的骨和肉无非又是一些密集的微粒组成,人的死亡不正是这些微粒的消散过程吗?人由无极而生,在微粒集合而成的当天,就已经注定了将来要消散的一天,早一些晚一些又有什么区别呢?
          一个真正崇尚自然的人,一定可以为生而喜,同样也会为死而乐。
          而对方选择了自杀,是他体验生命的一种方式。你的行为只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罢了。
          听到了吗?你仅仅是一根稻草而已,单凭你单薄的身躯压的死一头骆驼吗?
          事实是,死亡的念头在他心目当中早就存在了,也可以说是“业力”在推动他走这条路,这是他选择体验生命的一种方式,是灵魂考验他的一种方式。选择面对或是逃避,是由他决定的。能坦然的接受他的死亡,是对他这种选择的尊重。
          我们居然把别人的死亡归结到自己身上,然后去懊悔,是我们的愚痴和无知,同时又是多大的狂妄和自大啊。
          假定这个人是因为你抛弃了他而选择了自杀,如果让你重新选择,你会选择和他在一起吗?没可能,对吗?因为在潜意识深处,你很清楚的明白,和这样脆弱的人在一起生活,你的灵魂是无法接受的。
          因此,收起我们的狂妄吧,我们都会不自觉的认为我们才是这个世界的中心。当我们从飞机上往下看的时候,人类如蚂蚁般的蠕动,房子如一个个玩具般的盒子,一座座的大山如同一个个小小的土包,长江大河成了一条小小的水沟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我们是多么的渺小。放眼整个宇宙,地球都只是浩瀚宇宙之中的一个小点,我们的生命,我们的存在是多么的不值一提啊。
          阳光在照射万物的时候,无论什么挡住了他,只要有一点点的缝隙他都会透进去。一旦把障碍物搬开,立刻就会撒满了阳光。他不会因为乌云挡住了他而心生怨恨,也不会因为乌云的散去而欢呼雀跃,他就那么静静的存在着,依自己普照万物的本性而存在。
          而地球上的我们,却无视这些存在,在自己的得与失,恐惧与焦虑、痛苦与失望,兴奋与哀怨中留恋徘徊,是何等愚蠢啊。
          人的本性并非如此,我们的本源----在无极的状态之下,这些情绪都是没有的,我们如此的单纯,如此的不为外物所动,无论发生什么事情,我们都不动心,不动念。我们很清楚我们和万物是一体。
          就算来到世界上,这样的本能也依然在我们的身体里面,是我们身体里面所具备的一种能力。只是我们忘记了我们原来的那种方式,那种形态。
         在地球上呆久了,我们看不清什么对我们才是最重要的,什么对我们是不重要的,虚幻的欲望使我们去拼命,追求想要的东西;虚幻的憎恶又使我们去回避我们不想要的东西。追求不到自己想要的,我们会痛苦,就算得到了,也维持不了多久,很快我们的眼光又会被新的东西所吸引,从而继续去追求。到手的东西如果是我们不想要的,无论那是什么,我们都会失望。我们渴望听到别人的赞扬,获得别人的认同。我们要了这个又想要那个,在地球这个训练场中,我们渐渐迷失了自己。
         一个可以一眼看透事物本质的人,一个可以了解这一切都是幻相的人,
    一个理性的人,内心清楚的知道那些对自己的赞扬,从每天自怨自艾的人嘴巴里讲出来,是多么的滑稽,多么的不切实际。明白所经历的一切,所追求的一切都只是过眼云烟,转瞬间都会消失----人的生命尚且如此,何况其他呢?
         这样的人有可能会因为得到或失去而郁郁寡欢吗?会因为得到一句赞扬而沾沾自喜吗?
         当我们拼命追求那些我们力不能及,无法控制的东西的时候,我们就会无视真正能带给我们快乐和满足的东西------就是当下我们已经拥有的!于此同时,我们对我们能修炼并掌控的思想和意识也会漠视。
         看来,只有看破一切幻相,加强对自己心性的修炼,意识的掌控,忆起自己本来的身份,才是回归之本,解脱之道啊。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10-15 19:20
  • 445

    主题

    2190

    帖子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0115
    沙发
    发表于 2014-12-11 15:21:35 | 只看该作者
    真妄同二妄。非幻成幻法。不取无非幻。一切虚妄时空究竟一念用心,一切具足圆满,五阴本来是真如,发明便解脱。觉悟解脱,当下即是。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2-11 23:01
  • 1万

    主题

    3万

    帖子

    1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6448

    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论坛元老荣誉管理优秀版主突出贡献最佳新人灌水之王

    板凳
    发表于 2014-12-12 10:17:06 | 只看该作者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