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6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和尚是“世界的大轴”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11-2 13:33
  • 3244

    主题

    3591

    帖子

    2万

    积分

    实习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323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4-20 09:47:3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佛子不需学,毕竟皆无有,

    善学若如是,福德焉不至?

    一切大乘佛子没有不需要学习的知识,世出世间的所有学问,全部都应一一了解、一一精通。若能如此行持,在菩提心的摄持下,了达一切学处的智者,哪会有不成福德之事呢?绝对不会有。因为他精通万法并非为了自己,而是圆满利他的一种方便,纯粹是为了饶益众生。

    一个人发了无上菩提心后,必须要学习广博的知识,不要认为只要念观音心咒、《金刚经》就可以了,只要在某地闭关专修就可以了。有些人刚出家就有这种心态,有些居士也有这种心态,始终对广大的知识没有兴趣,这是一个大毛病,这种行为相当不好!发了大乘菩提心的人,为了引导不同众生,必须要通达一切知识,比如工巧明、医学明、因明、内明、声明学,以及诗学、辞藻学、天文、历算等小五明。哪怕明天死亡将至,也要只争朝夕地精进学习,诚如萨迦班智达所言:“即使明早要死亡,亦应学习诸知识。”

    若没有修学一切知识的希求心,一方面不能成就遍知佛果,另外也不能饶益一切众生。弥勒菩萨在《经庄严论》中云:“若未通五明,圣者不成佛,为制服摄他,自知而学之。”意思是说,菩萨若未精通五明,不可能获得一切智智的佛果,尤其在利益众生时,为了制服对佛教具有成见者,也为了摄受与佛教有因缘者,菩萨必须通达一切知识,如此才能圆满自他二利。麦彭仁波切在《诗学注释》中也引用过这个教证,并引用佛经进一步说明,大乘行人必须精通五明。




    和尚是世界的大轴(资料图)

    有些人刚开始皈依佛门,就像声闻一样发自私自利的寂静心,想独自去找一个上师修行,只求自己快点成佛,其他什么都不管,这种心态不符合大乘教义。要知道,不精通五明的佛,整个世界上也没有,智悲光尊者和华智仁波切都说了,只有如所有智、没有尽所有智的一个笨笨的佛,从来也没有听说过。所以,从自利角度来讲,要获得佛果,一定要精通所有学问。

    另一方面,作为大乘修学者,如果要利益众生,没有通达五明及世间知识的话,那怎么摄受他们呢?在你的利众范围内,只能摄受一部分众生,对其他众生就一筹莫展,这是不行的。所以,自己达到一定程度时,不但要精通佛教的内容,佛陀还开许我们研究外道的典籍。大乘行人不能把目光放得太近了,而应从远处考虑,天文地理、商贸农业等知识全部要了解,如此才有摄受众生的智慧和能力。

    我看到国外的上师,经常拿一些钟表自己修,有些人采访他时,他说:“我非常欢喜琢磨这些,但有时候弄不好,就把它搞坏了。”然后边笑边说一些自己的经历。依靠他的这种智慧与摄受,后来许许多多的人皈入了佛门。

    《影尘回忆录》中也有一段:倓虚法师有个老同学,是钟表铺的经理。他对出家人很看不起,说:“你们这些和尚,一点活不干,只会消耗,不能替国家生产。如果每个人都去当和尚,一动不动,还成什么世界?”法师说:“你不知道和尚是不能动的,一动世界就不安了!”“我不明白这个意思,你说说看。”“且不说别的,你是钟表铺的经理,知道钟表是怎样形成的吧?”“当然知道了!里面有大轮子、小轮子、油丝、发条,还有许多小零件凑合起来。”“这些东西都安在什么上?”“安在大轴上!”“这些大轮子、小轮子都得动吧?”“对呀。有动得快的,有动得慢的,都得动,一不动就出毛病了。”“那大轴也动吧?”“大轴哪能动?一动钟表就坏了,没有准了!”法师说:“我告诉你吧,和尚就是‘世界的大轴’,和尚不能动,一动世界就乱了。你想,和尚要不为国家祈福,不去改善人心,偏要让他做别的事,如果人心都失去了正常状态,世界哪能不乱呢?”说到这里,他低下头去沉思了半天,说:“算你说得对吧!”

    这个简单的对话,充分体现了倓虚大师特别善于应机施教。《影尘回忆录》中记载,他遇到基督教徒,就用基督教的语言,遇到农民,就用农民的语言,在不同层次人的面前,总有共同语言,“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恰到好处地说服他们。如果这些都不懂,只知道一点中观唯识,用佛教理论跟钟表经理辩驳,那别人肯定不屑一顾,根本不会对佛法产生信心。所以,先要了解对方的行业爱好,然后用他熟悉的道理和语言来引导,才会有很强的摄受力。

    我们出家人平时在坐车时,常会遇到一些非佛教徒的无理取闹,他明明看到你拿着念珠在念佛,却故意问:“这是什么东西?到底有什么用啊?你为什么没有头发?怎么还戴着眼镜?……”以各种语气来戏弄你。这时候如果你知道他的身份、职业,就用这种方法来反驳他,也许还能让他对佛法产生信心。




    和尚是“世界的大轴”

    现在有些人认为:“出了家以后,世间上的东西千万不要学,学这些乱七八糟的知识,对自己修行有障碍。”当然,首先你要打好佛教的基础,如果完全跟世间人一样,整天都学这些是不行的,必须要先对佛教产生稳固的定解。第二步,你要度化众生、摄受众生的话,若对社会上的各种知识一窍不通,到哪儿去弘扬佛法都有一定的困难。

    如果你终生都住在寂静的山洞里,不学这些也可以,但你有没有这种因缘,可能要打一个问号。有些人说:“我以后只是自己修行,绝对不会出来的!”但实际上,人的命运并不一定掌握在自己手里。当初我出家离开炉霍时,心里想:“这是最后一次看炉霍了,以后再也不会来这么大的城市了,从今天起我要到山沟里精进修学。”没想到,我来这里以后,去的城市比炉霍更大、更多!

    总之,我们首先要打好佛教的基础,如果该学的因明、中观都不学,却先学一些世间知识,对佛法没有产生不可动摇的定解,这是根本不行的。然后在此基础上,要了解一些世间学问,否则摄受众生也有一定的困难,很多讲义中都说,没有通达一切知识,就不能圆满利他。在我们藏传佛教中,无垢光尊者、麦彭仁波切、华智仁波切等祖师,对医学、天文学、历算、占卜等诸般学问了如指掌。在汉传佛教中,唐代的一行禅师,不仅是名扬中外的天文学家,打卦算命方面也颇有造诣;明朝的妙峰禅师,在建筑方面是一位了不起的专家;还有近代的弘一法师,多才多艺,诗词歌赋、书画篆刻等无一不精。

    因此,若想成为一名大乘修学者,千万不要说什么都不用学。现在有些人经常说:“我们什么都不要学,念一句佛号就行了。”“我是学大圆满的,什么都不用学。”其实麦彭仁波切在《定解宝灯论》里说,要通达大圆满的本来清净,必须先通达中观应成派的见解。无垢光尊者在《七宝藏》中也说了:“想懂得我密法的究竟境界,必须先精通世间的一切知识。”

    所以在大乘佛教中,通达五明到底是什么地位,这一点务必要了解。如果你没有了解,恐怕很多事情不一定圆满。尤其是利益众生和自己成佛,是弥勒菩萨说的两个关键问题,如果没有通达一切知识,既不能圆满利益众生,也不能获得圆满正等觉的果位!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10-15 19:20
  • 445

    主题

    2190

    帖子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0113
    沙发
    发表于 2015-4-20 21:52:00 | 只看该作者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其实自性具足一切德能,学是启发自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