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法华经天台宗会义辑要-曾其海著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8-20 09:57
  • 90

    主题

    630

    帖子

    909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091
    21#
     楼主| 发表于 2016-5-16 08:33:52 | 只看该作者
    《法华经》天台宗会义 《法师功德品》第十九

     法师,指受持读诵等五种法师。《法师品》广释此五种行。从六即的名字即开始,通于分证即,皆得为之。但五品约观,五种法师约事。是故此中读诵,未必即指第二品人。此中解说,未必即指第三品人。前面的《随喜功德品》已明初品初心功德,今则泛约于五事中随行一事。既云当得,即是举果以劝,乃五种法师所获之功德。然欲净六根,须修十乘观法。或以读而修十观,或以诵而修十观,或以解说而修十观,或以书写而修十观。五根清净,名外庄严,意根清净,名内庄严。又从地狱乃至诸佛一切色像,悉身中现,名内庄严。以普现色身三昧,现十界像,化度一切,名外庄严。身根既尔,其他五根亦然。受持既尔,其余四事亦然。《随喜品》既尔,其余四品倍然。相似即位既尔,分真即位倍然。故言《法师功德品》。此为世界悉檀。行者闻说此功德利,喜不自胜,勤求无厌,信进倍增,故言《法师功德品》。此是为人悉檀。闻此说己,深识大乘有大势力,决无疑网,故言《法师功德品》。此为对治悉檀。以似解之初,过二乘之极,百千万倍,指始显终,悬解第一义谛不可思议,故言《法师功德品》,此为第一义悉檀。
      尔时,佛告常精进菩萨摩诃萨: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法华经》,若读若诵,若解说,若书写,是人当得八百眼功德,千二百耳功德,八百鼻功德,千二百舌功德,八百身功德,千二百意功德,以是功德庄严,六根皆令清净。
      五品观行,竖约一人。五种法师,横约五人。然随一一观,亦能圆净六根,则竖而非竖。随一一人,亦可兼行五事,则横而非横。今借非横之横,以对非竖之竖。受即是持,持即是喜,故以受持拟《随喜品》。读之与诵,还用拟第二品,解说拟第三品,书写供养,堪拟第四第五两品。由其一一品中,必与十乘观法相应。“八百、千二百”等,但依《大佛顶经》释相。良由现前一念心性,本自竖穷横遍。由竖穷故,幻现三世。由横遍故,幻现四方。约十方三世一切十界,亦唯有此千二百数,足以尽之。此是不可思议法性,全真成妄,全妄即真。在圣不增,在凡不减。众生迷此性德而为逆修,致使六根之用有多有少。圆人依此性德而起顺修,则六根互用,无复胜劣。根根尘尘圆显法界。
      若于大众中,以无所畏心,说是《法华经》。汝听其功德,是人得八百,功德殊胜眼。以是庄严故,其目甚清净。父母所生眼,悉见三千界。内外弥楼山,须弥及铁围。并余诸山林,大海江河水,下至阿鼻狱,上至有顶处,其中诸众生,一切皆悉见。虽无得天眼,肉眼力如是。
      所谓次第五眼:肉眼见显对色;天眼见障外色;慧眼观空;法眼观俗;佛眼观中。梵王报得天眼,遍见自所统界,而不能傍见他界。二乘天眼,能见大千,而作意则见,不作意则不见。又目犍连以八千三昧,能见八千世界。舍利弗以一万三昧,能见一万世界等。并由入定方见,出定则不见。“虽未得天眼,肉眼力如是”,当知即是圆融肉眼,一眼一切眼,虽肉眼而具五眼之用。见大千,即天眼用;见业因缘果报,即法眼用;清净故无见恩惑,即慧眼用;清净故伏无明惑,即佛眼用。《大涅槃经》云:“虽是肉眼,名为佛眼。”即佛眼故,名为清净。具五眼故,名为庄严。即是相似佛眼,亦是相似佛五眼。已证相似之解,故似如来,称性五眼。既得相似圆融五眼,必得相似六根互用。偈中初三句,具显三轨。“若于大众中”,是入如来室;“以无所畏心”。是著如来衣;“说是《法华经》”,是坐如来座。三轨弘经,十乘具足,故得六根清净。“弥楼”,意译为“光”,弥楼山为七金山之一。
      诸所说法,随其义趣,皆与实相不相违背。若说俗间经书,治世语言,资生业等,皆顺正法。
      世间资生产业皆顺正法,即人意净。皆与实相不相违背,即慧意净。
      摘自:曾其海《法华经天台宗会义辑要》



    法华经》天台宗会义 《常不轻菩萨品》第二十

     内怀不轻之解,外敬不轻之境,此为世界悉檀。身立不轻之行,此是为人悉檀。口宣不轻之教,此为对治悉檀。人作不轻之目,此为第一义悉檀。不轻之解者,《法华论》云:“此菩萨知众生有佛性,不敢轻之。”佛性有五:正因佛性,通亘本当(通于迷悟因果);缘了佛性,种子本有,非适今(还约性德以明二因,以对新熏,戒修得故);果性(菩提),果果性(涅槃),定当得知,决不虚也(了因至果,转名菩提。缘因至果,转名涅槃。又性三因至果之时,了名三种菩提,缘名三种涅槃)。是名“不轻”之解。昔毁者以此目人,今经家以此目品,此是因缘释。约教释:藏通二教,不诠中道佛性。别人通,通含别,明二种人有佛性,三种人无佛性。别教,但有正因佛性,不说有缘了性。今云“汝等皆为作佛,具有五佛性故,即是开显圆也”。故《见实三昧经》云:“佛为父王说,一切皆是佛。”王问:“一切众生,即是佛不?”佛答:“若如实见众生,于其即是佛。”本迹释:本已久远成佛。中间垂迹,复于威音王世为常不轻,流通本迹四一,化度众生。今又垂迹示成正觉,番番无尽,威猛大势之力。观心释:苦即正因佛性,惑即了因佛性。业即缘因佛性。了因即果佛性,缘因即果果佛性。又三因至果,即转名三菩提,三涅槃,故即以性德三因。一念具足三因五因,不纵不横,不一不异,一切皆生,无不皆然。常作是解,即常不轻。
      得大势至,乃往古昔,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
      虽云无量无边,若望《寿量品》中所谓尘劫,则不啻近。问:“前既开迹显本,今为什么复举迹中因行?”答曰:“正是由于既已显本,时会了知所说然灯时事,日月灯明时事,大通智胜时事,威音王时事,并属中间化他方便。并是处自在神通之力狮子奋迅之力,威猛大势之力。”
      最初,威音王如来既已灭度,正法灭后,于像法中,增上慢比丘有大势力。尔时有一菩萨比丘,名常不轻。
      本时,指最初威音王佛像法中。毁者,本时名增上慢。信者,本时名常不轻。所谓增上慢,由秉权教,修权行,微有所得,不知次位深浅,误认暖法四禅以为四果,妄自生满足想。此等即是无闻比丘之流。
      得大势,以何因缘,名常不轻。是比丘心有所见,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皆悉礼拜赞叹而作是言:我深敬汝等,不敢轻慢。所以者何?汝等皆行菩萨道,当得作佛。而是比丘,不专读诵经典,但行礼拜。乃至远见四众,亦复故往礼拜赞叹而作是言。我不敢轻于汝等,汝等皆当作佛。
      名常不轻,即人一;凡有所见,即理一;皆悉礼拜,即行一;而作是言,即教一。此是自行四一。汝等,即人一;皆行菩萨道,即行一;当得作佛,即证一。诠此三一,即是教一。此以四一化他。良由彼时四众,既多起增上慢拟方便之方便,著小之小(藏教已为方便,暖法又是藏教方便。四果已小,四禅又是小中之小)。故以大乘实义而开,晓之,不敢轻慢,对治增上慢失。“言汝等皆行菩萨道”,四念处是摩诃萨。暖法四禅,并资实相。“不专读诵,但行礼拜”,迹示初《随喜品》之相,随喜一切法,悉有安乐性,皆一实相。随喜一切人,皆有三佛性。有心者皆得作佛,即正因性。读诵威音王权乘遗法,即了因性。暖法四禅皆菩萨道,即缘因性,故不敢轻慢而深敬之。敬人敬法,不起争竞,即随喜意。“乃至远见四众”等,表示本四一。远见四众,表示本人一;故往礼拜,表本行一;而作是言,表本教一;皆当作佛,表本理一;以此本迹四一,强增上慢人,令成圆顿妙种,可谓得正说之宏宗。又,不轻深敬,是如来座;忍于打骂,是如来衣;以慈悲心常行不替,是如来室。又深敬,是意业;不轻之说,是口业;故往礼拜,是身业,此三业与慈悲俱,是誓愿安乐行。可谓得流通之妙益。有人问:“大小二律,俱制比丘不礼俗人,不轻哪得通礼四众?”答曰:“为度增上慢人,令得远近二益(四众之中,有受不受,受得近益,不受得远益)。大权方便知机,不妨破格。初心四安乐行,须依律文。”又问:“《大涅槃经》。礼知法者,净名比丘礼俗。同异如何?”答曰:“不同。”《大涅槃经》显敬法之志,从彼请益,故忘情礼下。净名比丘获法忍之恩,不存恒则,故忘犯投敬。若大乘正仪,并无以道礼俗科。今不轻立行,直是果后行因,格外化他方便,不可以为典要。故与四安乐行对辩,理虽不殊,事仪七别:一者,彼则安处法座,随问为说。此乃远见四众,故往礼拜。二者,彼则有所难问,方乃为答。此乃瓦石打掷,犹强宣之。三者,彼则常好坐禅在空闲处。此乃不专读诵,入众申通。四者,彼则深爱法者,不为多说。此乃被虚妄谤,仍强称场。五者,彼则初修理观,观十八空。此乃但宣一句作佛之解。六者,彼则以顺化故,护持律仪。此乃以逆化故,亡于恒则。七者,彼则初心行成,梦承佛记。此乃果后示现广授记人。又以此意望其余经教,大凡有四别:一者,小典生信,未是佛因。今经或毁,还成妙种。二者,诸经但明顺化宏教,此品礼俗,逆化通经。三者,余经所表,权实尚隔,此品表开,莫非四一。四者,诸经所表,迹尚不周。此品兼表本迹二相。
      是比丘临欲终时,于虚空中,具闻威音王佛先所说《法华经》二十千万亿偈,悉能受持,即得如上眼根清净,耳鼻舌身意根清净。
      问:“不轻既是释迦垂迹,但应以菩萨比丘身得度者,即应现菩萨比丘身而为说法。至若临终,具闻威音王所说《法华经》,乃得大根清净,岂以果佛现身,犹待闻于他佛。根尚未净,由闻持而始净耶。”答曰:“既属果后示现,何所不可?前此六根未净,是圆病行。临终闻经受持,是圆婴儿行。”又问:“本已成佛,何得又云种诸善根,乃至功德成就,当得作佛。”答曰:“譬如陶朱公,善得致富奇术,住于一处,货殖万亿。舍之而去,不带一文。复于他处,赤手成家,又货殖万亿,又舍而去。如此不疲。佛亦如是,本地功德,并置不用。复示因行,复示得果。遍于十方,亘于三世,番番不息,不可思议。故云:我本行菩萨道时所成寿命,今犹未尽。”又《梵网经》云:“吾今来此世界,八千返为此娑婆世界,坐金刚华光王座。”此中共论信者三报:六根清净更增寿命,是现报;命终值佛,是生报;复值诸佛乃至当得作佛,是后报。
      摘自:曾其海《法华经天台宗会义辑要》



    《法华经》天台宗会义 《如来神力品》第二十一

     此品为付嘱深法,现十种大力,故名《神力品》。神在于内,即是体宗。力显经用。佛说本迹,口轮力用已竟于前。今复身轮现此胜用,令众流通本迹之教。
      尔时,千世界微尘等菩萨摩诃萨,从地涌出者,皆于佛前,一心合掌,瞻仰尊颜,而白佛言:世尊,我等于佛灭后,世尊分身所在国土灭度之处,当广说此经。所以者何?我等亦自欲得是真净大法,受持、读诵、解说、书写而供养之。
      发誓宏经为三:一是明时节,是佛灭后。二是明处所,是分身国土。三是明利益,非但益他,亦自欲得真净大法。实体名真,权用名净,权实不二名大。又非权非实名真,能权能实为净,遮照不二名大。
      出广长舌,上至梵世,一切毛孔,人于无量无数色光,皆悉遍照十方世界。众宝树下狮子座上诸佛,亦复如是出广长舌,放无量光。释迦牟尼佛及宝树下诸佛现神力时,满百千岁,然后还摄舌相。
      “出广长舌”,表诚实语。福德人舌至鼻,三藏佛舌至发际。今至梵天,出过凡圣之外。相既殊常,说弥可信。当知开三显一,开远显远,皆实不虚。“毛孔放光遍照”,表二门理一。《序品》中说白毫东照,表七方便初见一理。今土门既竟,放一切光,照一切土。能令初心究竟佛慧。“分身诸佛”,化道是同,故亦复如是。“满百千岁”,意表横该百界千如,竖极古今十世。
      以要言之,如来一切所有之法,如来一切自在神力,如来一切秘要之藏,如来一切甚深之事,皆于此经宣示显说。
      “所有之法”,指一切诸法,皆是佛法。此结一切皆妙。“自在神力”,通达无碍具八自在,结妙用。“秘要之藏”,遍一切处,皆是实相,结妙体。“甚深之事”,一切因果,唯一大事,结妙宗。“皆于此经宣示显说”,总结一经,唯四而已。
      所以者何?当知是处,即是道场。诸佛于此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诸佛于此转于法轮,诸佛于此而般涅槃。
      此释何故经卷所在皆应起塔,以是处即是道场故。得道处、转法轮处、人涅槃处,皆名道场,道场是总,即释一切皆妙名。得菩提者,证于秘要之藏,释于妙体。转法轮者,说示自行本迹因果甚深之事,释妙宗。般涅槃者,非灭唱灭,神力自在,释妙用。得菩提是法身,转法轮是般若。入涅槃是解脱。三法成秘密藏,佛住其中,即是道场,亦即塔义,故应起塔以表彰之。
      摘自:曾其海《法华经天台宗会义辑要》



    《法华经》天台宗会义 《嘱累品》第二十二


      “嘱”,是佛所付嘱。“累”,是烦尔宣传,此从如来圣旨得名。又“嘱”,是顶受所嘱。“累”,是甘而弗劳,此从菩萨敬顺得名,“嘱”,是如来金口所嘱。“累”,是菩萨丹心顶荷,此从授受合论。是故,如来躬从座起,伸手摩顶,授以难得之法。大众曲躬合掌,如世尊敕当具奉行。殷勤授受,故名《嘱累品》
      尔时,释迦牟尼佛从法座起,现大神力。以右手摩无量菩萨摩诃萨顶,而作是言:我于无量百千万亿阿僧祇劫修习,是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今以付嘱汝等。汝等应当一心流布此法,广令增益。如是三摩诸菩萨摩诃萨顶,而作是言:我于无量百千万亿阿僧祇劫,修习是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今以付汝等。汝等当受持、读诵,广宣此法。令一切众生,普得闻知。
      如来以一权智善巧之手,一时遍摩无量菩萨实智之顶,故名“现大神力”。如来授道化他,故以右手表权。菩萨自行受道,故以顶表实。伸手摩顶,即身付嘱。权智临实智,即意付嘱。“而作是言”,即口付嘱。三摩三嘱,殷勤不轻。普令自行化他,俾四悉檀,永永无尽
      所以者何?如来有大慈悲,无诸悭吝,亦无所畏,能与众生佛之智慧,如来智慧,自然智慧。如来是一切众生之大施主,汝等亦应随学如来之法,勿生悭吝。
      “有大慈悲”,究竟室。“无诸悭吝”,究竟衣。“亦无所畏”,究竟座。“佛之智慧”,觉法实性,是一切智。“如来慧”,从性起修,从因至果,是道种智。“自然智慧”,其体天然,双照不二,是一切种智
      说是语时,十方无量分身诸佛,坐宝树下,狮子座上者,及多宝佛,并上行等无边阿僧祇劫菩萨大众,舍利弗等声闻四众,及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
      诸佛为化他事遂故喜,菩萨为自行得法故喜。又说,入清净故善,佛是也。闻清净法故善,妙经是也。获证清净故喜,现在未来得益者是也。
      摘自:曾其海《法华经天台宗会义辑要》

    《法华经》天台宗会义 《药王本事品》第二十三

     观药王、药上菩萨,经云:“昔名星光,从尊者日藏闻说佛慧,以雪山上药供养众僧。愿我未来,能治众生身心两病。举世欢喜,号曰药王。”《大佛顶经》云:“我无始劫为世良医,口尝娑婆世界所有药味。承事如来,分别味因,从是开悟。如来印我昆季药王药上二菩萨名。”此文明一切众生喜见菩萨,顿舍一身,复烧两臂。轻生重法,命殒道存。举昔显今,故言《本事品》。说此诸品,并令众生得四悉檀益。
      宿王华,若有发心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能然手指,乃至足一指,供养佛塔。胜以国城妻子,取三千大千国土山林河池诸珍宝物而供养者。
      众生身见最难拔除,故然指功德,远胜外施。妻子是外身,国城等是外财。又人问:“毗尼中制烧身烧指,此劝指,其事如何?”答曰:“大小制别,教意不同。小制结果,大制令烧。”故《梵网经》云:“若不烧身臂指供养诸佛,非出家菩萨。”《大佛顶经》云:“能于如来像前,身然一灯,烧一指节,及于身上廨一香炷。无始宿绩,一时半毕。”夫顺小行易,不烧何难。从大诚难,烧乃不易。一身之中,二体同异。大乘无作戒体,极至佛身。比丘无作律仪,俱尽形寿。
      又如诸小王中,转轮圣王最为第一。此经亦复如是,于众经中最为其尊。
      三藏教如粟散王,三乘各别,通教如铁轮王。三乘同位,别教如铜轮王,次第诠于真中二理。诸经隔偏之圆,如银轮王。顿诠三谛,而不收彼定性二乘。此经开显之圆,如金轮王。
      又如一切凡夫中人,须陀洹、斯陀含、阿那舍、阿罗汉、辟支佛为第一。此经亦复如是,一切如来所说,若菩萨所说,若声闻所说,诸经法中最为第一。有能受持是经典者,亦复如是。于一切众生中,亦为第一。
      辟支出无佛世,不藉闻法,独自超悟。故其福田,能胜四果。余经所说,并涉方便。如四果人,因闻思修,方乃得悟。此经全诠,纯明无作一实之理。但悟实相,任远契人。如辟支佛,不藉外缘。
      摘自:曾其海《法华经天台宗会义辑要》



    《法华经》天台宗会义 《妙音菩萨本事品》第二十四

     放光相召,从东现来,而品称本事者,因华德菩萨之间,具明往昔伎乐宝钵供佛因缘果报。又明现一切色身三昧之用,故云《本事品》。《药王品》但明本行,不明游化。《普门品》但明游化,不明本行。今品则俱明之。又《药王》、《普门》两品,由问故说。今由光召故说,彼此互彰,并显圆行。
      尔时,释迦牟尼佛,放大人相肉髻光明,及放眉间白毫相光,遍照东方百八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等诸佛世界。过是数已,有世界名净光庄严,其国有佛,号净华宿王智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为无量无边菩萨大众恭敬围绕,而为说法。释迦牟尼佛白毫光明,遍照其国。
      佛是究竟人,故名大人。微妙净法身,具相三十二。相相皆是法界,故名为大人相。肉髻、白毫为大人相之二种。肉髻表圆极妙果,白毫表中道妙因。意显妙音菩萨,果后行因,与文殊、不轻、药王、观音、普贤等无有不同。有人间:“如地涌、药王等,足可流通妙法,何必远召妙音?”答曰:“妙音亦与此土有缘,此土众生,宜从妙音而得四益,故召之。”又问:“十方菩萨,能令此土众生得四益者,理必甚多,何故此但东召妙音,西说观音,不及其余八方耶?”答曰:“此有二意:一者,遍召遍说,于事无妨。二者,召东说西,于理亦足。东表于始,西表于终。始表发心,始表毕竟。”
      说是《妙音菩萨品》时,与妙音菩萨具来者八万四千人,皆得现一切色身三昧。此娑婆世界无量菩萨,亦得是三昧及陀罗尼。
      三昧、陀罗尼,体一而用异。寂用名三昧。持用名陀罗尼。又,色身变现名三昧,音声辨说名陀罗尼。只是圆定、圆慧而已。据《药王品》,先得三昧,梵身供佛,乃得总持。今约二土言之,俱来菩萨,是净土人,福胜于智,故“但得三昧”。此界菩萨,是秽土人,忍智力强,故兼得总持。
      说是妙音菩萨来往品时,四万二千天子,得无生法忍。华德菩萨,得法华三昧。
      “得无生忍”,即开佛知见。“得法华三昧”,即增道殒生。华德正是当机,故得益倍深。天子先己根净,今悟圆因,故知正说流通,节节皆有种、熟、脱益。
      摘自:曾其海《法华经天台宗会义辑要》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8-20 09:57
  • 90

    主题

    630

    帖子

    909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091
    22#
     楼主| 发表于 2016-5-16 08:35:17 | 只看该作者
    《法华经》天台宗会义 《观世音普门品》第二十五

    作者:曾其海  “观”,是能观之智,即一心三智。“世音”,所观之境,即十法界机。境智双举,感应合标,故为“观世音”。“普”,意为遍。“门”,意为能通之义。用一实相,开十普门,无所障阂,故称普门。对此,先通释,再别释。
      通释又分为四,依次为:列名、次第、解释、料简。列名分为十:一人法,二慈悲,三福慧,四真应,五药珠,六冥显,七权实,八本迹,九缘了,十智断。次第分为二:一是约观明次第,二是约教明次第。
      约观明次第者,欲明观行,必先有人;人必秉法,故“人法”居列名之初。二慈悲;良由观音之人,观于实相普门之法,达于非人、非法实相之理。了知一切众生,亦复如是。故《法华》云:“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此理圆足,无有缺减。云何众生理具情迷、颠倒苦恼,既观是已,即起慈悲誓愿,故苦与乐。三福慧;初人法相成,此据其信;次慈悲与拔,此明其愿。欲满此愿,必须修行。修行不出福慧,慧即般若,福即五度。互相资导,以行顺愿。事理圆足,则能与拔。四真应:福慧具足,契于法性。法性即实相,名为法身。法身既显,从真起应。五药珠:证得真应,俱能益物,破三惑病,如药树王,雨三谛宝,如如意珠。六冥显;众生机感,二身应之或冥或显,得益不同。七权实:得益不同,皆由二智之力,不失其宜。八本迹:虽巧用权实二智,利益一切,而优降不同,良由本迹。或本迹俱高,或本高迹下,则二智必优。若本下迹高,或本迹俱下,则二智必降。九缘了:上说明行人发心修行,从因克果,化他利物,深浅不同。从人法至真应,是自行次第。从药珠至本迹,是化他次第。十智断:既却讨其根源,乃顺论其究竟,始则起自了因,终则菩提大智。始则起自因缘,终则涅槃断德。
      约教明次第者:又分通、别。通者:五时四教,各可论十。随法立义,不可深穷。且如三藏十双,揽五阴为人,谛缘度名为法。声闻法缘,菩萨生缘,名为慈悲。声闻三学,菩萨六度,名为福慧。五分法身为真,作意神通为应。治四住病为药,雨三乘宝为珠。见闻获益为显,不见不闻为冥。称真为实,随情为权。自证为本,示现为迹。一句一偈为了,三业微善为缘。尽无生智为智,有余无余为断。声闻渐证,菩萨顿成。
      别者:历五味以明多少不同。如乳味顿教,教名《大方广佛华严》。大方广是法,佛即是人。此人秉法,必具慈悲。因华即是福慧二严,严于果德,即是真应。既能利物,必辨药珠。物得其益,必有冥显。而权实、本迹、缘了、智断,通论则有,别论则无。何以故?佛一期化物,明于顿渐。今《华严》顿说,渐教未彰,故不明四意。小隔于大,如聋似哑。覆于此权,未显其实,故无权实。未发王宫生身之迹,未发实场法身之迹,未显久远久远久成之本,故无本迹。不言小乘本有性德缘了之因,当克智断本具之果,故无后二意。酪味三藏教,但明人法慈悲福慧三义,无真应等七义。何以故?灰身灭智,那得从真起应。既无真应,将何益物?又纵约真谛,通论有十,而菩萨三只伏惑,亦不得论真应等。生酥方等之教,对小明大,得有中道大乘人法,乃至冥显两益。然犹带方便调熟众生,故不得说权实等四意。熟酥般若教,虽已会小乘之法皆摩诃衍,犹未会小乘之人。亦带方便,故亦只有六义,未明权实等四意。今醍醐法华教,则会小乘之人。汝实我子,我实汝父,汝等所行,是菩萨道。开权显实,开迹显本,了义决定,不相疑难,得明中道人法乃至本迹八意。三世诸佛调熟众生大事因缘,究竟圆满,备在此经。故二万灯明,但说《法华》即便息化,迦叶如来,亦复如是。若涅槃教,则为钝根弟子,于《法华经》未能悟人。所以却讨源由,广说缘了,明三佛性。性德了因种子,修得即成三般若智德菩提。性德缘因种子,修得即成三解脱断德涅槃。性德非缘非了,即是正因。修得成就,则是不纵不横三点法身。故知涅槃所明,却说八法之始,终成智断。十义具足,既历五味以论十法次第,约四教则可解。又,《华严》六意,对于利根之人成醍醐,对钝根之人则成乳。三藏三意,对于利根之人密去,亦成醍醐。对于钝根之人则成酪。《方等》六意,对于利根之人则成醍醐,对于钝根之人则成生酥。《般若》六意,对于利根人则成醍醐,对于钝根之人则成熟酥。《法华》八意,对于钝根之人亦成醍醐。次第释竟。
      解释:初释人法。人即假名众生,法即五阴实法。法是能成,人是所成。此之人法,通于凡圣。故《大智度论》云:“众生无上者佛是,法无上者涅槃是。”然虽通凡圣,不无差别。上中下恶,即成三涂之人法。上中下善,即成三善道之人法,故有六趣阶差。若三藏有门,有五阴之法,乃人空法不空。若不闻《法华》实教,任运余依灭己,灰身泯智。自谓人于无余涅槃,人法都寂。故《大品般若》云:“色性如我性,我性如色性。始从初心,始于后心。”常观人法俱空,此复为三:一是只观二空。接人别、圆。二是了知生死人法,出世人法,名为二边。而实相法性,非人非法,非世出世,其体常任。观二边人法皆空,不住二边。三是了知生死人法,出世人法,一一无非真如实相。故《大智度论》云:“菩萨常观涅槃行道,以观人空,即是了因种子。”故知,观人空是了因种,观法空是缘因种。《大涅槃经》云:“因灭是色,获得常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大品般若》云:“菩萨行般若时,得无等等色,得无等等受想行识。”观人法空,即识三种佛性,故《大涅槃经》云:“众生佛性,不即六法,不离六法。”观人法空,修三佛性,历六即们,成六即人法。今《观世音普门品》,未是究竟之人法,是分证即之人法。前面一番问答,是分释无上之人,称观世音。后面一番问答,是分释揽无上之法,故称普门。当知人法因缘,故名《观世音普门品》。
      再释慈悲:悲名悯伤,慈名爱念,悯故拔苦,念故与乐。光起慈悲,心不牢固,须发宏誓,更加坚定。所谓众生无边誓愿度。所谓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上面明人法,则凡圣不同。今辨慈悲,大小亦异。若三藏事六度行人,观分段生死八苦,誓度无边众生。如此慈悲,即缘有作四谛所起。若通教行人,观生死八苦,如幻如化。又观涅槃,没有一法过涅槃。如此慈悲,是缘无生四谛所起。若别教行人,观于因缘生法,假名无量。所谓三止三观法门,即起誓愿,遍学遍行。所谓四种涅槃,六种无为,即起誓愿,令他同证。如此慈悲,是缘无量四谛所起。若圆教行人,观一切法实相真如,圆融法界,任运拔苦与乐,故名无缘大慈大悲。菩萨从初发心,修此无缘慈悲,历六即位,邻于究竟。今前一番明问答,明大悲拔苦。一心称名,即得解脱。后一番问答,明大慈与乐,现身说法,皆令得度。当知以大慈大悲因缘,故名《观世音普门品》。
      再释福慧:亦名定慧。寂照妙智,无幽不朗。福德禅定,纯厚资发。三藏教以无常观理为慧,以观练熏修种种事禅为福。所证天然真理,名为法身。通教但以体法异于析法,余皆同于三藏教。别教则以缘修智慧与诸禅定,助开中道法身。圆教则以实相观智为慧,实相寂定为福,共显非定非慧这理,名为实相法身。菩萨从此发心,修此不二定慧。今前问答,智光照暗,应机拔苦,是从慧庄严以得名。后问答首楞严定,普现色心,是从福庄严以得名。当知以福慧因缘,故名《观世音普门品》。
      再释真应:真,名不伪不动;应,名称适根缘。若契实相不伪不动之理,即能称机适缘而应。若二乘作意神通,亦不名应。不乘不尔,得实相真。菩萨从此发心,历六即位,邻于究竟。今前问答,明真寂不动,法界获益,是从真身得名。后问答,明随机广利,出没多端,是从应身得名。当知以真应因缘,故名《观世音普门品》。
      再释药珠:药树王疗治苦患出自《奈女经》,如意珠王能雨众宝,广出诸经。三藏、通、别亦各得明治病。雨宝,而所治不遍,所雨不普。今约圆教明之。如《华严》云:“有上药树,其根深入,枝叶四布,根茎枝叶,皆能愈病。菩萨亦尔,大悲熏身,形声利物,名大药王身。又如如意珠王,能雨大千珍宝,随意无尽,菩萨亦尔。”今前问答,遍救种种幽厄苦难,从药王身得名。后问答,称适所求,雨大法雨,皆令得度,从如意珠王身得名。当知以二身因缘故,故名《观世音普门品》
      再释冥显:冥,是冥密;显,是显露。譬如日月照世,盲虽不见,实荷深恩。以不知故,名为冥益。以使知故,名为显益。此约天台六即判位。今前问答,不见形声,密荷深佑,即是冥益。后问答,睹所现身,闻所说法,即是显益。当知以冥显因缘,故名《观世音普门品》。
      再释权实:权,是暂用,实,非暂用。略而言之,权实为三:一是自行权实,中观为实,二观为权;二是化他权实,他人根性不同,或说权为实,或说实为权。三是自行化他合明权实,自行有权有实,束皆为实。化他亦有权有实,总束为权。用此三意,广历四教。复就自行权实以判六即。如《法华玄义》及《法华经,·方便品》所明,可以意得。今前问答,从自他合明之实智益物。后问答,从自他合明之权智益物。当知以权实因缘,故名《观世音普门品》。
      再释本迹:本,名实得;迹,名应现。自有本高迹下、本下迹高等四句。事非一概,亦约天台六即判位。今前问答,不可见闻,但获冥佑,是从本地得名。后问答,应现殊形,说法度脱,是从迹地得名。当知以本迹因缘,故名《观世音普门品》。
      再释缘了:了,是显发;缘,是资助。了,即是般若,亦名慧行,亦名正道,亦名智慧庄严。缘,即是解脱,亦名行行,亦名助道,亦名福德庄严。《大智度论》云:“一人能耘,一人能种。种譬缘因,耘譬了因”。通论四教皆具缘了二义。今正明圆教二种庄严之因,使具二种庄严之果。《大涅槃经》云:“一切诸法,本性自空。亦由菩萨修习空故,见诸法空。”此即了因种子,本自有之。又云:“一切众生,皆有初地味禅。”《思益》云:“一切众生,即灭尽定。”此即缘因种子,本自有之。所谓摩诃般若,首楞严定。此一科不论六即,只论根本德性。今前问答,从下种受名,后问答,从缘种受名。当知以下因、缘因之因缘,故名《观世音普门品》。
      再释智断:智,即有为功德满,亦名菩提;断,即无为功德满,亦名涅槃。有为功德,即是因时智慧,有照用修成之义,故称有为。因虽无常,而果是常。无为功德,若小乘,但取粗心灭,无以为断德。则是但离虚妄,名为解脱,其实未得一切解脱,指无体之断德。大乘是有体之断德。恶不能染,纵任自在,无有累缚,名为断德。故《净名经》云:“不断痴爱,起诸明脱。”又云:“于诸见不动,而修三十七品,爱见为侍者,亦名如来种。乃至五无间,皆生解脱相。”无所染碍,名为一切解脱,即是断德无为。小乘灰身灭智,既无其智,何所照寂?大乘智断圆极,故法身显著,即是三种佛性义圆。故曰:“隐名如来藏,显名法身。虽非是因,而名为正因。虽非是果,而名为法身。”《大涅槃经》云:“非因非果,名为佛性。”即是此正因佛性。又云:“是因非果,名为佛性。”此据性德缘了,皆名为因。又云:“是果非因,名为佛性。”此据修得缘了皆满,了满转名般若,亦名大菩提果;缘满转名解脱,亦名大涅槃果果,皆称为果。佛性通于因果,不纵不横。性德时三因,不纵不横。果满时名三德,亦不纵不横。故《普贤观经》云:“大乘因者,诸法实相。大乘果者,亦诸法实相。智德既满,湛然常照。随机即应,一时解脱。今前问答,从智德分满受名。后问答,从断德分满受名。当知以智断因缘,故名《观世音普门品》。以上是通释了列名、次第、解释。下面通释料简。
      首先料简人法:有人间:“若人对观音,法对普门者,则《方等》有普门法王子标于人名,此义云何?”答曰:“此有二义:一者人非法,法非人。二者人即法,法即人。”若约《华严》,自有二意:一者不次第意,人即实相,实相即人,人法不二。二者次第意,地前生死行人,未是实相之法,此法亦非彼人也。若约三藏有门,明无假人,但有实法,此法非人。空门明揽实法以成假人,亦人法两异。纵令不离人论法,不离法论人。俗有真无,亦界内二谛意耳,非中道之人法也。若约《方等》对小明大论人法者,小同三藏,大同《华严》,《般若》、《涅槃》亦尔。今《方等》中明普门法王子,即大乘意,与此经同。此经普门是法,何得有法无人?《方等》普门是人,何得有人无法?但人法互举耳。”
      再料简慈悲:有人间:“若大悲拔苦,苦除即是得乐。若大慈与乐,乐至即是拔苦。何意两分?”答曰:“通论如此,别则不然。二乘修四无量,但自拔分段苦,未免变易。非究竟乐,亦不益他。菩萨不尔,非凡夫行,非贤圣行。非凡夫者,不同自受禅乐。又但论慈悲,不论喜舍者,四无量心,名虽有四,义但有三。”《大涅槃经》云“忧毕叉”,忧毕叉名舍,即是两舍。
      再料简福慧:“何故观音对慧,称之而拔苦?普门对福,见之而得乐?”答曰:“慧是光明,正治暗惑。如六度菩萨修般若,分阎浮提为七分。此是世智,不能断惑。如饿阿罗汉,以能断惑,名为智慧,而非福德。别教地前三十心,行行名福德。今圆教所明,福即是慧,慧即是福,福慧不二。故《大智度论》云:“如是尊妙人,则能见般若。此慧哪得无定。”又云:“健相三昧,能破强敌,此定哪得无慧。”
      再料简直应:凡夫不见理,故非真。无用故非应。二乘断结见谛,亦得名真。灰身灭智,不能起应。
      再料简药珠:如意珠王非雨宝,亦能除病。大施太子人海得珠,还治父母之眼。《大品般若》云:“若人眼痛,珠著身上,病即除愈。”
      再料简冥显:共有三十六句,如《法华玄义》。
      再料简权实:或因实智,解脱于权。或因实智,解脱于实。或因权智,得度于实。或因权智,得度于权。
      再料简本迹:通论本迹俱能与拔。智者的《请观音经疏》云:“或游戏地狱,大悲代受苦,即是从迹拔苦。”
      再料简缘了:问:“缘了既有性德善,亦有性德恶否?”答曰:“具问阐提与佛,断何等善恶,阐提断修善尽,但性善在。佛断修恶尽,但性恶在。”问:“性德善恶,何不可断?”答曰:“性之善恶,但是善恶法门,性不可改。历三世无谁能毁,亦复不可断坏。譬如魔虽烧经,何能令善法门断尽?假令佛烧恶谱,亦不能令恶法断尽。如秦焚典坑儒,岂能令善恶断尽耶?”问:“阐提不断性恶,还能令修善起。佛既不断性恶,亦还令修恶起耶?”答:“阐提既不达性善,由不达故,还为善所染。所以修善得起,广治诸恶。佛虽不断性恶,以达恶故,于恶自在,故不为恶所染。永无修恶,复能自在广用诸恶法门,化度众生。终日用之,终日不染。不染故不起,哪得以阐提为例。设使阐提能达此善恶者,则不复各一阐提也。”
      再料简智断:此是一法异名,不得相离。今经言说不得一时,故互举智断。到此,通释部分竟,下面为别释。
      别释为二,先释观世音,再释普门。先释观世音:以何因缘名观世音?以境智因缘,故名观世音。故《中论》云:“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金光明经》云:“不思议智,照不思议境,此如智者《法华玄义》境妙、智妙中广以说明。”“世”,有三种:五阴世间、众生世间、国土世间。世为十法界之世,有三十种世。今就一法界,复有十法,所谓如是相、性、体、力、作、因、缘、果、报、本未究竟等。故《大涅槃经》云:“无漏亦有因缘,因灭无明,则得炽然三菩提灯。”是诸因缘生法,当体即是三谛。故《中论》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名中道义。”又如《华严》云:“心如工画师,造种种五阴。一切诸世间,莫不由心造。”又云:“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是故随举一念心,即具三十世间,三千性相。“音”,即十法界口业之机,界既不同,音亦有异。结此世音之境,即应为六,具体如智者《法华玄义》广以明之。观智,傍境明智,则有五番论观:若就因缘论四种观,若就四谛亦四种观,若就三谛有二种,若就二谛有七种观,若就一实谛唯一种观,若无谛则无观。详见智者《法华玄义》广以明之。今且约十界以明二种三谛:通论者,十界皆是因缘法,一一无不即空、即假、即中。空是真谛,假是俗谛,中是中道第一义谛。别论者,六凡界是因缘生法,二乘界是空,菩萨界是假,佛界是中。境、谛既有通别二意,对境明观,亦为二意:一是次第三观,二是一心三观。次第三观,如《璎珞经》云:“从假人空,名二谛观。从空人假,名平等观。二观为方便,得人中道第一义观。”此三观,即《大品般若》所明三智: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大涅槃经》明十二因缘,有四种观:谓下智、中智、上智、上上智。析空为下,即藏教;体空为中,即通教;从空人假为上,即别教;中道正观为上上,即圆教。当知析体二观,皆是一切智摄。若以三智四观对五眼,肉眼、天眼皆是世智;慧眼对空观一切智;法眼对假观道种智;佛眼对中观一切种智。《中论》“三是偈”为观智之本。后三句如次对三智。若对四教,则初句对藏教;后三句则依次对通、别、圆三教。所以要对四教,若无教,即无观。禀教修观,得成于智,所以要明教。《大涅槃经》以月光增减,喻智断二德。前十五日,喻智光渐增,即是智德。后十五日,喻邪光渐减,即是断德。月体本无偏圆,光相不无盈昃。体无偏圆,以喻实相。光有盈昃,以喻智断。智光增者,即诸法不生而般若生。断光减者,即诸法不灭而烦恼灭。故云:“不生不生,名大涅槃”,“不灭不灭,名大涅槃”。问:“若圆修实相,则一法三谛,一心三观,具足诸法。亦应一教四诠,但明圆教即足,何用四教如前分别耶?”答曰:“若一教圆诠一切诸法,赴利根人;若四教差别,逗钝根人。”用别显圆,所以先明四教。例如欲显一心三观,先明次第三观。虽说种种道,其实为一乘。故云:“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故知,但一圆顿之教,一切种智,中道正观,唯此为实观世音,其余皆方便之说。
      再料简本迹:本迹者,千手眼。《大悲经》云:“此菩萨不可思议威神之力,于过去无量劫前,已作佛竟,号正法明如来。大悲愿力,安乐众生,现作菩萨,”又《观音三昧经》云:“先已成佛,号正法明如来。释迦为彼佛作苦行弟子。”《悲华经》云:“过去宝藏佛时,转轮王第一太子,三月供佛及比丘僧,发菩提心。若有众生受三途等一切苦恼,若能念我,称我名字,为我天眼、天耳闻见,不免苦者,我终不成无上菩提。”宝藏佛言:“汝观一切众生,欲断众苦,故今字汝为观世音。”《大佛顶首楞严经》云:“我念往昔无量无数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各观世音。我于彼佛发菩提心,彼佛教我从闻思修人三摩地。初于闻中,人流亡所,乃至忽然超越世出世间,获二殊胜:一者上合十方诸佛,与佛如来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得成三十二应,十四无畏,四不思议无作妙德。彼佛叹我善得圆通法门,于大会中,授记我为观世音号。由我观听十方圆明,故观音名,遍十方界。”《观世音得大势二菩萨受记经》云:“次阿弥陀后,当成正觉,名普光功德山王如来。如此本迹,难可测知也。”
      观心释:观心因缘所生,是三藏观世音;观心即空,是通教观世音;观心即假,是别教观世音;观心即中,是圆教观世音。虽复轮回,性德无减,是理即圆观世音;若闻而能解,不于心外别问佛法及众生法,是名字即观世音;若如所解而修止观,圆伏五住,是观行即观世音;若止观力强,粗垢先落,净于六根,是相似即观世音;若发中道真无漏解,开示悟人佛之知见,是分证即观世音;若圆满菩提,归无所得,三千实相,究尽明了是究竟即观世音。以上是释观世音,下面释普门。
      列门名:如世间门,通至居室。三藏四门,通往有余、无余涅槃。通教四门,近通化城,远通常住。别教四门,渐通常住。圆教四门,顿通常住。此十六为教门,又有十六观门,共三十二门,皆为能通之义。具体见智者的《法华玄义》所明。
      示门相:三藏四门,谓《阿毗昙》是有门,《成实论》是空门,毗勒是亦有、亦空门,车匿是非空、非有门。一一广明行法,判贤圣位,由门通理。通教四门,谓如幻之有,如幻之空,亦有亦空,非有非空。本一一作行相,判贤圣位,由门通理。别教四门,谓观佛性如暗室瓶盆,即是有门。观佛性如空,迦毗罗城空,即是无门。观佛性如石中金,福人得宝,罪人见石,是亦有亦无门。观佛性离二边,即中道非有非无门。一一作行相判位,由门通理。圆教四门,名不异别。但一门即三门,三门即一门。不一不四,无历别之殊,圆融不四之四。一一判不思议行位之相,亦由门通理。
      明权实:藏通二教,若教若观,共十六门。能通所通,并皆是权别教。教观八门,能通是权,所通是实。圆教教观八门,能通、所通皆实。
      明普不普:藏通二教,但通化城,亦复非普。别教渐通,亦非普义。唯圆教教观,实相法门。能遍十法界千性相三谛,一时圆通。圆通中道,双照二谛,故称普门。又,“普”有十义,依次为:慈悲普、宏誓普、修行普、断惑普、人法门普、神通普、方便普、说法普、供养诸佛普、成就众生普。
      《大涅槃经》云:“汝随我语,即供养佛。”约起慈,名无缘慈。心通三谛,称之为“普”。若约一心圆妙三慈,且如众生缘慈悲,若观一法界众生假名,不能名“普”。今观十法界众生假名,一一法界,各有十法界性相、本末究竟等。十界互具,百界千如,宛然具足,在一念心。具体见智者《法华玄义》中的广释十界性相部分。菩萨深观十法界,众生千种性相,具在一心。此十法界,收一切众生,罄无不尽。十法界假名,假名皆空。常寂灭相,终归于空。故《净名经》云,能为众生说如此法,即真实慈也。若缘一法界起慈悲者,不能名“普”。今缘十法界法,才得名“普”。或三谛具足,故名为“普”。通至中道,故称为“门”。藏通二教,惟见分段四谛,亦不名“普”。别教先约分段,次约变易,此亦非“普”。圆教菩萨,于一心中,遍知一切苦、集、灭、道。凡夫见爱,即有作之集;二乘著空,即无作之集。故《净名经》云:“法名无染。若染于法,是名染法,非求法也。”又云:“结习未尽,华则著身。”即是变易之惑全未除也。《大涅槃经》云:“汝诸比丘,于此大乘,未为正法除诸结使,即无作集也。”乃至顺道法爱生,亦是无作集也。《普贤观经》云:“大乘因者,诸法实相。修如此道,名为圆因,故称普道。所得涅槃,即是究竟常住,一切烦恼永无遗余。比如劫火,无有遣烬。”《普贤观经》又云:“大乘果者,诸法实相。证如此灭,名为圆果,故称普灭。所观四谛既周,缘谛起誓,何得不遍,故云宏誓普也。”修行者,次第五行非普,一心五行,乃名为普。具体详见智者《法华玄义》说行妙这一部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8-20 09:57
  • 90

    主题

    630

    帖子

    909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9091
    23#
     楼主| 发表于 2016-5-16 08:36:09 | 只看该作者
    从断惑看,若从假人空,只断四住。华犹著身,未为正法除诸结使。虽离虚妄,但未得一切解脱,故不名“普”。若从空人假,只除尘沙,不依根本而断,亦不名“普”。若假空不二,正观中道,故名断惑“普”。
      从人法门看:二乘人一法门,不能人二。若修历别之行,阶差浅深,亦不名“普”。若人王三昧,一切三昧悉人其中。故名人法门“普”。
      从神通看:罗汉见大千,初地见百界,皆是限量之通,故不名“普”。今圆教菩萨,遍缘十法界境。方名为“普”。
      从方便看:有进行方便,是道前白行方便。有起用方便,是道后化他方便。今圆教菩萨,以二谛为方便,收得一切方便。人中道后,双照二谛。道前道后,皆名为“普”。
      从说法看:二乘及权位菩萨,不能一时遍答众声。又殊方异俗,不能令其俱解。今圆教人,一时演说,随类得解。以一妙音,遍满十方,故说法“普”。
      从供养诸佛看:一事,二理。事供养者,如《华严》云:“不为但供养一佛故,乃至不为但供养不可说佛刹,微尘数佛故,为欲遍供养,尽法界虚空界一切诸佛故。”如普贤愿王所说,理供养者,圆智正观之心,名之为觉,觉即是佛。万行功德熏修此智,即供养佛也。故云供养诸佛“普”。
      从成就众生看:譬如萤火、灯烛、星月,为益既微。若日光照吐,则一切卉木丛林,遍令生长。外道如萤,二乘如灯烛,小菩萨如星,别教如月。今圆教菩萨,犹如日轮。又如大云,一时等澍,四方俱下,三草二木,各得生长。故云成就众生“普”。
      普门之义,略举十义,以示其端。但观现前一念心性,法尔具足三千性相,即空即假即中,正是无作四谛妙境。以六即观之,闻而生解,是名字即普门;圆伏五住,是观行即普门;清净六根,是相似即普门;开示悟人,是分证即普门;法界洞彻,穷源尽性,是究竟即普门。解释品名到此结束。
      此品曾因昙摩罗谶法师,教河西王沮渠蒙逊诵之以除病,所以单独流通别行。天台智者大师,亦别说《观世音玄义》与《观吐音义疏》各二卷。《玄义》亦作“释名、辨体、名宗、论用、判教”五重展开。灵智以法身为体,感应为宗,慈悲利物为用,流通醍醐味为教相。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
      此时,说完了东方菩萨,再说西方菩萨。此为世界悉檀;说了东方生善,再说西方生善。此是为人悉檀;说了东方断疑,再说西方断疑。此是对治悉檀;说了东方得道,再说西方得道。此为第一义悉檀。“无尽”,指境。《大品般若经》明空则无尽(真)。《大集经》明八十五尽门。《华严》明十种不可尽(俗)。《净名经》云:“夫无尽者,非尽非无尽,故名无尽。”“意”,即智,亦一心三智。智契于境,境随智空,名无尽意(空)。意,世间、出世间之本,智随于境,境多智多,名无尽意(假)。又意即法界,一切皆是法界,故言能观心性,名为上定(中)。而作是言者,具二庄严,故能问。《占察经》云:“能闻我名者,即为闻十方佛名。”《大涅槃经》云:“二乘定多慧少,不见佛性。”《唯识》云:“无上觉者,神力难思。化无量类,皆令有心也。”
      具足妙相尊,偈答无尽意:“汝听观音行,善应诸方所。宏誓深如海,历劫不思议。侍多千亿佛,发大清净愿。”
      “观音行”,一心三智,观十界音,令无量苦,一时解脱,即已成利他行。“善应诸方所”,不动真心,垂形三土。三十二应,处处现往,即普门神力。“宏誓深如海”,明其初发心时,缘于无作四谛,故横该十界。竖彻三谛,广且深。
      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是故须常念。
      此明菩萨有种种德,具种种名。一一名字,并诠法界圆融不思议德,故须念也。即权而实名为妙音。即实而权,名为观世音。契本净性,名为梵音。契十界机,名海潮音。权实不二,自他不二,故胜彼十法界世间音。由于权即实故,他即自故,所以胜于别教所诠九界。同理,也胜于别教所诠佛界,缘理断九。所以观音一名,即与六十二亿名号功德等。
      尔时,持地菩萨,即从座起,前白佛言;“吐尊,若有众生闻是《观世音菩萨品》自在这业,普门示现神通力者,当知是人功德不少。”
      “自在之业”,谓于七难、三毒、二求,皆得大自在。“普门示现”,谓现十法界身方便说法。闻者功德,已自不少,况受持、读诵、解说、书写乎。然非通教、别教之释题,安令闻者获大功德,故须持地菩萨而叹证之。《大佛顶经》云:“毗舍浮佛摩顶,谓我当平心地,则世界地一切皆平。我即开心,见身微尘,与造世界所有微尘,等无差别,悟无生忍。”闻诸如来宣《妙莲华》佛知见地,我先证明而为上首。
      摘自:曾其海《法华经天台宗会义辑要》



    《法华经》天台宗会义 《陀罗尼品》第二十六、二十七、二十八

     “陀罗尼”,意译为“总持”,持恶不起,持善不失。此为世界悉檀。又译“遮持”,能持善,此是为人悉檀。能遮恶,此为对治悉檀。遮边恶,持中善,此为第一义悉檀。众经用法不同,或专治病;或专护法;或专灭罪,如《方等》。或通用治病灭罪护经,如《请观音经》等。或大神咒、大明咒、无上咒、无等等咒,则非治病,非灭罪,非护经。又,密部共有三种;一佛部,自分五部,即五佛所说。二菩萨部;三鬼神部。一一部中,各论上中下三法。成就增益名上法,禳灾摄召名中法。降伏名下法。于上法中,又分三品,各有行仪,各有观法。若五师传,则名盗法。若违行仪,则招恶报。若犯严禁,则以功效向他人说,则招奇祸。旧译为“咒”,新译为“真言”。或是鬼神王名,故能降伏鬼神。或如军中密号,唱使相应,或如密默治恶。或是如来密语。陀罗尼亦尔,只是一法,遍有诸力。故存本音,不翻译也。
     
     《妙庄严王本事品》第二十七
      此事因缘出自他经。昔佛末法时,有四比丘,于《法华经》极生殷重。开始时研求未悟,结契人山。由于助道艰难,不能专志。其中一人云;“吾等四穷,尚不存身,法将安寄?”其他三人,只管以命奉道,莫虑朝中。于是三人得展其诚,功超累劫。而不修之人,数涉人间,道力未固,偶逢王驾,羡彼光荣。福力所资,随念受报。人中天上,常得为王。享受既久,渐起过患。三人以道眼见之,商议共同济度他。知其著欲,兼复邪见。若非爱钩,无由可拔。故一人为其妇,二人为其子,具如今品所说。妇即妙音菩萨,王即华德菩萨,二子即药王、药上。妙音处处宏经,药王说咒护法,流通妙典,四圣功深。说彼前缘,故名《妙庄严本事品》妙庄严者,妙法功德庄严六根,下文云:“八万四千岁精进修行《妙法华经》。得一切净功德庄严三昧以是义故,名为妙庄严也。”以本迹释;“迹则当时一凡三圣。本则四皆是大菩萨,为欲引导彼时眷属及诸众生故。观心释:于诸见不动而通达正见,统御无外,名为妙庄严王。”
      佛说是《妙庄严王本事品》时,八万四千人,远尘离垢,于诸法中得法眼净。
      “于诸法中得法眼净”,即遍照三千相性假实诸法,通达无滞无染著。或是分证,或是相似后心。
      
    《普贤菩萨劝发品》第二十八
      
    普贤,普即遍义,贤即吉义。等觉居众伏之顶,伏道周遍,故名为普。断道将尽,邻终际极,故名为贤。《大佛顶经》云:“我用心闻别众生所有知见。若于他方恒沙界外,有一众生心中发明普贤行我乘六牙象,分身百千皆至其处。暗中给以摩顶,劝发自行。更请流通,劝发化他+我为供养《法华经》故,自现其身。”若见我身,其大欢喜,世界悉檀。以见我故。转复精进,即得三昧及陀罗尼,为人悉檀。无有非人能破坏者,亦复不为女人惑辞,对治悉檀。刹尘菩萨具普贤道,第一义悉檀。问:“《华严》明普贤菩萨,依真而住非国土,今何故云从东方来?”答曰:“彼经显示所证自体,此经且据应迹所从。夫真如法性,初住已能分证,何况普贤?应迹所从,多宝亦云东方,又何况普贤?若知真性之外无国土,则知国土之外亦非别有真可住矣。”
      佛告普贤菩萨:若善男子善女人,成就四法。于如来灭后,当得是《法华经》。一者为诸佛护念,二者植众德本,三者人正定聚,四者发救一切众生之心。善男子善女人,如是成就四法,于如来灭后,必得是经。
      普贤菩萨既双请正说流通,今佛亦以四法而双答之。先答正说,开权显实。佛于众生,虽复大慈平等普度,而诸众生迷背法性,如覆盆之下,白隔日光。开众生知见,显佛知见者,则可称圣心,是为“诸佛护念”。若佛知见开、则般若照明,是为“植众德本”。亦即不乱不昧,不取不舍,是为“人正定聚”。亦即上合慈力,下同悲仰,是为“发救众生之心”。当知四法,只是开权显实,证圆三德。
      佛说是经时,普贤等诸菩萨,舍利弗等诸声闻,及诸天龙人非人等,一切大会,皆大欢喜。受持佛语,作礼而去。
      此中云何犹称声闻,乃经家存其本位耳。又有经家称其为大乘声闻,以佛道声,令一切闻也。
      摘自:曾其海《法华经天台宗会义辑要》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