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小小如来使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楞严经》开示的悟修证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可爱
    2017-3-8 08:30
  • 2

    主题

    6万

    帖子

    3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64924
    41#
    发表于 2016-10-27 09:58:3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0

    主题

    5万

    帖子

    3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0712
    42#
    发表于 2016-10-27 09:59:0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卷一阿难被文殊菩萨救回,见到佛悲泣顶礼,悔恨自己一向多闻,未全道力,殷勤祈请如来开示:“十方如来,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禅那,最初方便。”这是阿难因为不知道佛定总名,所以呢,就将平日里所闻三定别名冠以一“妙”字来请法,要如来开示,十方如来成佛的大定。这如来一听,便知道阿难不知佛定总名,故应阿难所请,先答言:“有三摩提,名大佛顶首楞严王,具足万行,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汝今谛听!”经文中后面逐段分说回答妙奢摩他、妙三摩、妙禅那:1、妙奢摩他(悟门):佛方便示导,历七处破妄(七处徵心)、十番显见剖妄显真;会通四科示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皆本如来藏妙真如性;圆彰七大地水火风空见识都是循业发现,周遍法界,非因缘非自然。七大即前四科之总相,四科为七大之别相。卷四再通过回答富楼那请法,开示不空如来藏,由无明不觉有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九相无明从细至粗,而有世界相续、众生相续、业果相续三种相续,迁流不息。再次,佛以答富楼那问五大本为相生相克,为何说本性圆融,周遍法界,湛然常住,不相陵灭?佛举虚空体非群相而不碍明暗动清浊霾映等诸相发挥,又举如人水中观于日影,百千人同观,各自行走,则各有日随其人而去,而日影原本虚无,故说一说异皆错,说明一切诸法,循业发现,观性元真,观相元妄,性相圆融无碍,依“本心”圆彰空、不空、空不空三如来藏,彻法流之底、穷性海之源,彻法源底的开示此一心三藏即首楞严大定,为自性天然之本定、如来大定,必当圆悟此理,悟圆教无生法忍,弹指超无学,入住佛家,成分真即佛,然后依理起行,悟后进修,方成了义之修证。 所以,通过听经闻法学习法华楞严,才能明心见性,入佛知见,明白人生宇宙的真理(一心三藏),是十方如来,得成菩提,最初方便。在明心见性的前提下,不妨有修有证。

    该用户从未签到

    0

    主题

    5万

    帖子

    3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0712
    43#
    发表于 2016-10-27 09:59:1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文殊菩萨在【楞严经】讲“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归元就是成佛,证菩提。性,就是明心见性,是指圆教的明心见性:见真真如性、见一心三藏这个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非是通教的见空性和别教的次第三藏。想成佛必须从圆顿大法心地法门一心三藏这个悟门而入,除了这个悟门没有其他第二个门。
  • TA的每日心情
    可爱
    2017-3-8 08:30
  • 2

    主题

    6万

    帖子

    3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64924
    44#
    发表于 2016-10-27 09:59:2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0

    主题

    5万

    帖子

    3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0712
    45#
    发表于 2016-10-27 09:59:4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2、妙三摩就是方便有多门,就是修门。经中首先就强调二决定义,告诉我们因地心与果地觉要相一致。修因同果、从根解结。楞严经叙二十五圣自证境界、重说佛顶光明无上神咒、开示建坛、结界、修定之法,其重点就是告诉我们观世音菩萨、十方如来都是从闻思修入,适合我们娑婆众生的法门就是耳根法门,“此方真教体, 清净在音闻。欲取三摩提, 实以闻中入”。 “反闻闻自性, 性成无上道”,所以,持续听经闻法加深悟量,闻熏闻修、反闻闻自性才是成就之道,带果行因、自利利他行菩萨道才是圆满菩提之道。楞严咒就是末世修学最好的助修法门、行菩萨道修心才是圆满菩提之路。
  • TA的每日心情
    可爱
    2017-3-8 08:30
  • 2

    主题

    6万

    帖子

    3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64924
    46#
    发表于 2016-10-27 09:59:4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0

    主题

    5万

    帖子

    3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0712
    47#
    发表于 2016-10-27 10:00:1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楞严经》云:世间一切所修心人,不假禅那,无有智慧。           禅那:巴利语jhàna的音译。心处于极专注所缘的状态,称为禅那。其意译为“思维修”或“静虑”。圆教的妙禅那即通过学习法华楞严如来藏大法,听经闻法,随文入观。对文字般若(声音)起观照般若,以契入实相般若。实相有三,即空、不空、空不空如来藏。三藏圆融于一心,即一心三藏。心外无法,法外无心。万法皆当人当下一念变现。明白了了义佛法的法理,你当下就是禅定,把你禅定在“一心三藏”,把你定在当下一念,这就叫圆顿大法心地法门,全性起修,一修一切修,当你当下禅当下定的时候,你当下即是阿弥陀佛,即是极乐世界,即是往生净土。           既言修心,不起观照,不知反闻自性、见性明心,无有是处!  
  • TA的每日心情
    可爱
    2017-3-8 08:30
  • 2

    主题

    6万

    帖子

    3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64924
    48#
    发表于 2016-10-27 10:00:3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可爱
    2017-3-8 08:30
  • 2

    主题

    6万

    帖子

    3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64924
    49#
    发表于 2016-10-27 10:00:4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0

    主题

    5万

    帖子

    3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0712
    50#
    发表于 2016-10-27 10:00:5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若未明心,持戒持咒皆是诸佛慈悲开示方便护心之助修助行。经中佛说咒利益已经是开示非常详尽。若已见性,持戒持咒即是全体起用,依本心起妙用,即业力成愿力之妙行。果真觉悟本心,当下转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转六识心为妙观察智,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即是一念心转法界转,一念心明十方明,即是心境一如,理事同圆之胜妙修心之道。果明此心此理,自住三摩地中,则森罗万像皆佛声皆咒,咒与心是一,六度万行法法皆是无上道,然总以弘法度众成佛为最胜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