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6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诸高僧大德对首楞严经高度重视,一致赞叹,修行人必修经!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8

主题

37

帖子

53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3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7-20 10:34:0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明朝禅宗大成就者憨山大师:“不读法华,不知如来救世之苦心。不读楞严,不知修心迷悟之关键。”而楞严经无法不备,无机不摄,乃是一代法门的精髓,成佛做祖之正印。

       憨山大师:“《首楞严经》者,诸佛如来大总持门秘密心印,统摄一大藏教五时三乘,圣凡真妄、迷悟因果,摄法无遗,修证邪正之阶差、轮回颠倒之情状,了然目前如观掌果;彻一心之源.该万法之致,无尚此经之广大悉备者;如来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世间,舍此别无开导矣!”(出处见《楞严通议》)憨山大师大约四十一岁就大彻大悟了,《憨山大师自叙年谱》中记载:一夕静坐夜起,见海湛空澄,雪月交光,忽然身心世界,当下平沉,如空华影落,洞然一大光明藏,了无一物。即说曰:‘海湛空澄雪月光,此中凡圣绝行藏。金刚眼突空华落,大地都归寂灭场。’即归室中,取《楞严》印正,开卷即见‘妆身汝心,外及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全经之境顿时了然心目,于是振笔疾书。片刻之间便写成一卷《楞严悬镜》,烛才燃了半枝,已完成。

    憨山大师:“如来最极之至圣,集凡圣同居之法会,现无量光明之瑞相,演秘密难思之神咒,说微妙难思之法门,断历劫生死之爱根,销五阴邪思之魔业,得见所未见,幸闻所未闻。”——《楞严经通议 卷十》

       虚云大师:“无论老少,常读楞严,此经是你随身善知识,时闻世尊说法,就和阿难作同参!”

       宣化上人常告诫:当今参禅修道之人,必须要熟读及研究此经,因而才能明白五十种阴魔的魔境,禅修才不会走火入魔的。当今台湾以禅宗、禅七、禅功、印心禅为号召的道场四处林立,而修禅之人如果境界认识不清,或贪求神通,或执着禅修所产生的任何幻听幻觉或觉受等等,终究会落入狂禅、文字禅、口头禅、大我慢禅,这便容易入魔境而为魔王眷属,所以读者大德们便要小心了。 

       宣化上人:学佛法的人,要深深了解楞严经的道理,所以要到处提倡楞严经,要到处宣扬楞严经,要到处解说楞严经,要到处护持楞严经。为令正法久住于世,为令邪法永息于世,这是佛教徒应该尽的责任。 我(宣化上人)今天向大家提出保证,保证楞严经是真经。如果楞严经是伪经,我愿堕地狱,因为我对佛法不认识,以假当真,心甘情愿接受此种的果报。若楞严经是真的,我仍发愿,生生世世要弘扬楞严大法,要宣讲楞严真理。各位想一想,楞严经若不是佛说的,谁能说出这种正确的法?我盼望批评楞严经是伪经的人,赶快忏悔,痛改前非,否则,必定堕入拔舌地狱。我祈祷预祝念楞严经的人,讲楞严经的人,宣扬楞严经的人,流通楞严经的人,统统早成佛道。 法灭尽经云:“末法时代,楞严经先灭。其余的经典,逐渐而灭。”如果楞严经不灭,正法时代就现前。因此,我们佛教徒,必须以性命来护持楞严经,以血汗来护持楞严经,以志愿来护持楞严经。令楞严经永住于世,发扬光大,流通到每粒微尘中,到全世界每个角落去,流通到尽虚空、遍法界中。如果能这样,正法就能大放光明。 为什么说楞严经先灭?因为该经所讲的道理太真实啦!天魔外道受不了,所以用种种方法来破坏、来消灭它。首先造出谣言,说楞严经不是释迦牟尼佛金口所说的经,而是后人伪造的经,所以楞严经是假的,是伪经。这是外道强辞夺理的说法,故意破坏真经的卑鄙手段。 楞严经是佛的真身,楞严经是佛的舍利,楞严经是佛的塔庙。楞严经的内容,说明四种清净明诲,二十五圣各述圆通,五十阴魔的境界。好像照妖镜,使旁门外道原形毕露,妖魔鬼怪无处藏身,他们为着自身的安全,乃大事宣传楞严经是伪经,不可相信。 一般无知无识的人,没有辨别真伪的智慧,人云亦云,助纣为虐,硬说楞严经不是佛说。主要的原因,楞严经所讲的道理,既正确,又合理,妖魔鬼怪、旁门左道,无法遁形,为自身的利益,不得已使出这种卑鄙的手段来破坏。这种作法,必堕地狱。 近年来,无智的学者,愚痴的教徒,对佛教不认识,对佛学不了解,在一知半解之情形下竟妄测圣言,乱加批评,发表谬论,言之无物,令人作三日呕。

       妙祥法师:什么叫正法住世?正法住世就代表了成就,成就就是住世。有了《楞严经》我们就能成就,没有《楞严经》就不能成就。正法住世就代表了我们有成就的因缘,这个因缘特别殊胜,所以《楞严经》叫“开悟的楞严”。什么是开悟呢?开悟就是成就,就是当下成就。佛法不像外道法,修一个,增加一个。佛法是减法,就是不断地减,去毛病、去习气。因为佛性是不生不灭的,不是修成的。就像虚空一样,虚空不是修成的,所以说虚空不烂。如果是修成的,它必然有毁坏的时候。《楞严经》也反复强调这个问题,可修之器无不烂,虚空就是不烂,不烂就代表了我们的佛性。
       我们的佛性本来是不增不减,不是修成的,是现成的。只要我们能够按照《楞严经》的修行方式去做,就能很快地得到《楞严经》上所说的楞严大定。楞严大定就是开悟,开悟才是真正的楞严大定。《楞严经》大家都已经读诵了七天,这很了不起。
我曾经跟他们讲过,“人生如果能看一遍《楞严经》,你就没有白活。”何况诵七天《楞严经》,这非常了不起,因为它是一个无价之宝。无价之宝在什么地方呢?每一个字都是无价之宝,每一句话都是无价之宝。因为佛在因地的时候,曾为半句偈子舍身。为了半句偈子为什么可以舍身呢?因为他舍掉了我执和法执,所以他证道了。半句偈子可以让我们舍掉法执和我执,能破除我们的迷惑颠倒,让我们从梦中醒来,能够证道。半句偈子都可以证道,《楞严经》又有多少句话!所以完全够我们成佛用的,每一句话都够我们成佛的。我们掌握了这么多的无价之宝,太难得了。
       这也说明一个问题,说明我们从无始劫以来是不断地修行,不断地努力,也是见过佛的。如果没有见过佛,没有这种善根,你是不可能读诵《楞严经》的。《楞严经》中的每一句话都是无价之宝。
       有人对《楞严经》提出了很多怀疑的问题,这是难免的。因为《楞严经》讲了最真实的道理,一般的众生是很难有所了解的,所以有很多的疑问,这不奇怪。还有一些外道也害怕,因为他不能理解。由于不能理解和害怕,他就诽谤《楞严经》。这都不奇怪,因为众生的业力就是这样,对真正的佛法他是不会知道的。只有佛才有这样的大智慧,留下了这无价之宝,直截了当地就把我们修行的道路给指出来了。道路在哪呢?每句话都是道路。它深深的意义在什么地方呢?就是在我们不断地按照《楞严经》的思惟去正思惟。你如果正思惟,有时候你可能连《楞严经》还没有看完,你就开悟了,就证道了。有可能你看到《楞严经》前面第一卷“七处征心”的时候,佛就现前了,它有这么大的威力。何况我们能够严持戒律,而且又能够不断地努力修行,所以我们是应该能够见道的。《楞严经》的威力是非常大的!所以我听说大家诵《楞严经》,很生欢喜心。那是无价之宝,这个我多少有点体会。

       虛雲老和尚:今之学佛者,应研习一切教理,而以行持为根本,宣扬佛法,使佛法灯灯相续。“将此身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希望一切学佛者,皆以此二语,以为自利利他之标准可也。        
       看藏经,三年可以看完全藏,就种下了善根佛种。这样看藏经,是走马观花的看。若要有真实受用,就要读到烂熟,读到过背。以我的愚见,最好能专读一部《楞严经》,只要熟读正文,不必看注解。读到能背,便能以前文解后文,以后文解前文。此经由凡夫直到成佛,由无情到有情,山河大地,四圣六凡,修证迷悟,理事因果戒律,都详详细细的说尽了。所以熟读《楞严经》很有利益。
       虚云老和尚:“《楞严经》此经几无法不备,无机不摄,究佛学哲学者,圴不可不参究。”——《虚云老和尚年谱法汇增定本》
       虚云老和尚曾开示道:“现正是末法时代,你到哪里参访善知识呢?不如熟读一部《楞严经》,修行就有把握,就能保绥哀救,消息邪缘,令其身心入佛知见,从此成就,不遭歧路!”

       文珠法师:《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简称《楞严经》,此经不但文字优美,内容丰富,阐理详尽,并且显密齐彰,性相并谈,事理兼顾,真俗圆融,有教有理,有解有行,有因有果,层次分明;既含有经藏所诠的定学,律藏所诠的戒学,还含有论藏所诠的慧学,可以说是佛教一部综合三藏教典的大乘法宝。熟读《楞严经》,不但可以理解宇宙原理,明白人生真相;还可以精通佛法,如果依之修行,决定成佛。

       蕅益大师:是诚一代时教之精髓,成佛作祖之秘要,无上圆顿之旨归,三根普被之方便,超权小之殊胜法门,摧魔外之实相正印也。”(出处见《楞严文句》)

       圆瑛大师:夫群生莫不有心,而真心难悟;修行莫不有定,而性定难明;指真心,而示性定者,其唯首楞严经欤!何谓真心?即众生所具,不生灭之根性,名为如来藏,个个圆成。何谓性定?即自性天真,不动摇之定体,号曰首楞严,人人具足。良由众生,迷真起妄,认识为心,则本有真心,不能解悟,天然性定,无从修证。故如来首告阿难云:‘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是知识心,乃大定之冤贼,菩提非此心所得成;根性为圆通之正因,楞严实自性之本具。故阿难请示成佛大定,如来即为破识显根:破识心五种胜善功能,犹属生死妄想,令人决定舍之;显根性,一精元明心体,以为涅槃妙门,令人决定用之。则欲令舍识用根,为修楞严要旨也明矣!
       圆瑛大师:斯经从始暨终,问定三,说定三,助定三,成就首楞严王三昧,为终实教意,圆顿法门。从上疏解,不一而足,可作南针,又何须重为注释?缘余年二十四,听讲斯经,愧学识之浅陋,感注疏之繁多,用心过度,致患血疾。乃于佛前发愿,仰叩慈光冥护,顿令恶疾速愈,更求得悟,寂常心性,真实圆通,宏扬是经,著述讲义,用报佛恩,藉酬私愿。

       惟则禅师:“首楞严经者,诸佛之慧命,众生之达道,教网之宏纲,禅门之要关也。世尊成道以来,五时设化,无非为一大事因缘。求其总摄化机、直指心体,发宣真胜义性、简定真实圆通,使人转物同如来、弹指超无学者,无尚楞严矣。”(出处见《楞严会解》)

       明.幽溪 传灯大师
  明代中兴天台宗的幽溪传灯大师:著有《楞严经圆通疏》。他在注疏中说“大矣哉!首楞严之为经也,无法不具,无教不收,狂心若歇,歇即菩是,胜净妙明,不从人得,谓之华严圆顿可也……可谓明心见性之妙门,成佛作祖之秘典也。”——《楞严经圆通疏》

       明.紫柏 真可大师: 紫柏真可大师是一名侠义僧,他宗说兼通,解行并应.宏宗演教,著作等身。他创刻的《嘉兴藏》以收录典藉多.续刻时间长,私人倡缘募刻而著称。紫柏大师对于《楞严经》极为赞赏,曾有偈曰:“七处征心心征心,八还辨见见辨见.从教猛风荡钧舟、一任吹去水清浅。”又有诗曰:“十卷楞严一柄刀,金牛不见眼中毛。试将智刃游心马,积劫无明当下消。”他说:“首楞严,此言一切事究竟坚固,一切事究竟坚固,即《法华》触事而真也,第名异而实同……倘能悟此,则《楞严》与《法华》字字皆实相顶佛也。”——《紫柏尊者全集 卷十四》

        近代.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印光大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者,乃三世诸佛圆满菩提之因,一切菩萨趣向觉道之妙行。”——《大佛顶首楞严经楷书以供众读诵序》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